TW201303458A - 液晶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3458A
TW201303458A TW100124278A TW100124278A TW201303458A TW 201303458 A TW201303458 A TW 201303458A TW 100124278 A TW100124278 A TW 100124278A TW 100124278 A TW100124278 A TW 100124278A TW 201303458 A TW201303458 A TW 2013034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film
film transistor
display unit
channel width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4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Han Tsai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TW100124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03458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03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3458A/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種液晶面板,其包括一基板、複數條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個雙閘極顯示單元。該等掃描線包括至少一奇數掃描線及至少一偶數掃描線。各雙閘極顯示單元包括兩顯示單元。該兩顯示單元電性耦接至相同資料線且分別電性耦接至該奇數掃描線及該偶數掃描線。本發明之液晶面板根據不同極性轉換形式,設計顯示單元之薄膜電晶體具有不同的通道寬長比,以使顯示單元之充電情況趨於一致。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晶面板,特別是有關一種能改善雙閘極(dual gate)架構中充電不均之液晶面板。
一般液晶面板包括複數條掃描線及複數條資料線,一顯示單元例如一顯示單元由一條掃描線及一條資料線控制,而雙閘極液晶面板則是兩個顯示單元共用一條資料線,故所需之資料線數量可以減半,進而節省源極驅動積體電路所需數量,而掃描線數量則必須加倍。請參閱第1圖,其係繪示雙閘極液晶面板之顯示單元示意圖,顯示單元P1-P12各包括一薄膜電晶體T,其中顯示單元P1、P2共用資料線S1而分別由掃描線G1、G2控制,顯示單元P3、P4共用資料線S2而分別由掃描線G1、G2控制,顯示單元P5、P6共用資料線S3而分別由掃描線G1、G2控制,顯示單元P7、P8共用資料線S1而分別由掃描線G3、G4控制,顯示單元P9、P10共用資料線S2而分別由掃描線G3、G4控制,顯示單元P11、P12共用資料線S3而分別由掃描線G3、G4控制。
請同時參閱第1圖及第2圖,其中第2圖係繪示第1圖之雙閘極液晶面板中驅動掃描線G1-G4的時序圖,該等掃描線G1-G4係由一組互為反相之時脈訊號CK及CKB作為輸入,其中時脈訊號CK用於控制掃描線G1及G3的導通及不導通,時脈訊號CKB用於控制掃描線G2及G4的導通及不導通。
首先時脈訊號CK導通掃描線G1,源極驅動電路(未圖示)透過資料線S1-S3將資料寫入與掃描線G1電性耦接之顯示單元P1、P3、P5,接著時脈訊號CKB導通導通掃描線G2,源極驅動電路(未圖示)透過資料線S1-S3將資料寫入與掃描線G2電性耦接之顯示單元P2、P4、P6,然後時脈訊號CK導通掃描線G3,源極驅動電路(未圖示)透過資料線S1-S3將資料寫入與掃描線G3電性耦接之顯示單元P7、P9、P11,最後時脈訊號CKB導通掃描線G4,源極驅動電路(未圖示)透過資料線S1-S3將資料寫入與掃描線G4電性耦接之顯示單元P8、P10、P12。
由於雙閘極液晶面板之掃描線數量加倍,因此時脈訊號CK及CKB之頻率亦必須加倍,然而頻率加倍會使得功率消耗提高,為解決功率消耗提高的問題,現有作法是將第2圖中使用一組互為反相之時脈訊號CK及CKB改為兩組互為反相而頻率減半之時脈訊號,藉由頻率減半來降低消耗的功率,請參閱第3圖,其係繪示兩組互為反相而頻率減半之時脈訊號之時序圖,圖中時脈訊號CK1及CKB1互為反相,時脈訊號CK2及CKB2互為反相。如圖所示,時脈訊號CK1、CK2、CKB1、CKB2係分別用於導通掃描線G1-G4。以時脈訊號CK1及CK2為例,由於時脈訊號CK1導通掃描線G1與時脈訊號CK2導通掃描線G2具有重疊的期間A(即時脈訊號CK1及CK2同時為高準位的期間),又從第1圖可知,掃描線G1、G2控制的顯示單元P1、P2係共用資料線S1,因此在掃描線G2導通的前半段(即期間A),如圖中之預充電時間(pre-charge time),經由資料線S1寫入的是掃描線G1控制的顯示單元P1的資料,直到掃描線G2導通的後半段,如圖中之實際充電時間(real charge time),經由資料線S1寫入的才是掃描線G2控制的顯示單元P2的資料,簡言之,各掃描線G1-G4導通的前半段為預充電時間,其係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各掃描線G1-G4導通的後半段為實際充電時間,寫入的才是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也才是真正所需的資料。
由於液晶不能以固定電壓驅動太久,否則會造成液晶特性的劣化,導致影像品質變差,因此寫入顯示單元的資料其極性必須隨圖框的改變作變化,即目前圖框中為正極性驅動的顯示單元到下一圖框需變成負極性驅動,再下一圖框又變成正極性驅動,如此交替循環,此動作稱為極性反轉驅動。而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係指以兩個顯示單元如第1圖之顯示單元P1、P2為一組,於目前圖框中該兩個顯示單元P1、P2係具有相同極性驅動,例如正極性驅動,而其相鄰之兩個顯示單元如第1圖之顯示單元P3、P4及P7、P8以負極性驅動,下一圖框時,顯示單元P1、P2從正極性驅動變成負極性驅動,而顯示單元P3、P4及P7、P8從負極性驅動變成正極性驅動。
而雙閘極液晶面板使用雙線極性反轉驅動(2 line inversion)且相鄰掃描線具有如第3圖所示重疊導通的期間A時,會導致部份顯示單元其預充電時間(即前半段)所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與實際充電時間(即後半段)所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為相反極性驅動,而部份顯示單元其預充電時間(即前半段)所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與實際充電時間(即後半段)所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為相同極性驅動,進而導致相反極性驅動的顯示單元與相同極性驅動的顯示單元兩者的充電情況不同,請參閱第4A圖及第4B圖,其中第4A圖係繪示預充電時間B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與實際充電時間C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為相反極性驅動之充電情況,第4B圖係繪示預充電時間B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與實際充電時間C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為相同極性驅動之充電情況。於第4A圖中,當掃描線導通訊號GS為高準位時,預充電時間B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SS1(負極性)與實際充電時間C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SS2(正極性)為相反極性驅動,最後充電為顯示單元電壓PV1。於第4B圖中,當掃描線導通訊號GS為高準位時,預充電時間B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SS1(正極性)與實際充電時間C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SS2(正極性)為相同極性驅動,最後充電為顯示單元電壓PV2。比較兩圖可知,第4A圖最後充電完成之顯示單元電壓PV1低於第4B圖最後充電完成之顯示單元電壓PV2,代表預充電時間B與實際充電時間C為相反極性驅動時最終之充電電壓低於預充電時間B與實際充電時間C為相同極性驅動時之充電電壓。
請參閱第5A圖,其係繪示雙閘極液晶面板使用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時顯示單元極性示意圖。圖中”+”表示以正極性驅動,”-”號表示以負極性驅動,由於使用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所以每兩個顯示單元為一組而具有相同極性。該圖係將第1圖以四條掃描線表現之液晶面板延伸成以八條掃描線G1-G8來表現,所以與第1圖相同標號之元件不多加贅述,奇數掃描線G1、G3、G5、G7控制資料線S1、S2、S3左側顯示單元,偶數條掃描線G2、G4、G6、G8控制資料線S1、S2、S3右側顯示單元,所以掃描線G1-G8依序導通時,顯示單元之驅動順序如圖中箭頭方向所示之Z型。
圖中標示”反”係表示預充電時間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與實際充電時間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為相反極性驅動,標示”同”係表示預充電時間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與實際充電時間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為相同極性驅動。以顯示單元P2為例,前一顯示單元P1為正極性驅動,而顯示單元P2也為正極性驅動,因此顯示單元P2標示”同”,表示預充電時間與實際充電時間為相同極性驅動;又,以顯示單元P7為例,前一顯示單元P2為正極性驅動,而顯示單元P7為負極性驅動,因此顯示單元P7標示”反”,表示預充電時間與實際充電時間為相反極性驅動。從圖中歸納可知,資料線S1、S2、S3左側的顯示單元都為相反極性驅動(即充電電壓較低),右側的顯示單元都為相同極性驅動(即充電電壓較高),導致顯示影像時呈現條紋亮暗的現象。
為改善條紋亮暗的現象,係將第5A圖部分掃描線控制的顯示單元作改變,第5B圖中,掃描線G1、G2控制的顯示單元與第5A圖相同,掃描線G3控制的顯示單元與掃描線G4控制的顯示單元與第5A圖相反,掃描線G5、G6控制的顯示單元與第5A圖相同,掃描線G7控制的顯示單元與掃描線G8控制的顯示單元與第5A圖相反,因此掃描線G1-G8依序導通時,驅動順序如圖中箭頭方向所示之弓型。從圖中可知,相反極性之顯示單元與相同極性之顯示單元不再呈現條紋狀分布,而是呈現棋盤格狀交錯分布,藉此降低人眼目視條紋感,然而其本質上並未解決顯示單元充電狀況不同的問題,一旦處於較為嚴苛的條件如低溫或高頻時,視覺上仍會有棋盤格狀的感覺。
因此需要對上述雙閘極液晶面板顯示單元充電不均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防止充電不均之液晶面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係提供一種液晶面板,係利用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該液晶面板包括一基板、複數條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個雙閘極顯示單元。該等掃描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包括至少一奇數掃描線及至少一偶數掃描線。該等資料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與該等掃描線交錯排列。各雙閘極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顯示單元以及一第二顯示單元。該第一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奇數掃描線及該等資料線之其中一條之間。該第一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一通道寬長比。該第二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二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偶數掃描線及該條資料線之間。該第二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二通道寬長比。該第一顯示單元及該第二顯示單元分別位於該條資料線的兩側。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一通道寬長比大於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二通道寬長比。
根據本發明之一另一特點係提供一種液晶面板,係利用單雙線極性反轉(1+2 line inversion)驅動,該液晶面板包括一基板、複數條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個雙閘極顯示單元。該等掃描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包括至少一奇數掃描線及至少一偶數掃描線。該等資料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與該等掃描線交錯排列。各雙閘極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顯示單元以及一第二顯示單元。該第一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奇數掃描線及該等資料線之其中一條之間。該第一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一通道寬長比。該第二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二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偶數掃描線及該條資料線之間。該第二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二通道寬長比。該第一顯示單元及該第二顯示單元分別位於該條資料線的兩側。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二通道寬長比大於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一通道寬長比。
根據本發明之一又一特點係提供一種液晶面板,係利用N線極性反轉(N line inversion)驅動,其中N為大於等於3之自然數。該液晶面板包括一基板、複數條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以及複數個雙閘極顯示單元。該等掃描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包括至少一奇數掃描線及至少一偶數掃描線。該等資料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與該等掃描線交錯排列。各雙閘極顯示單元包括兩顯示單元。該兩顯示單元之其中一者包括一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奇數掃描線及該等資料線之其中一條之間。該兩顯示單元之另一者包括另一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偶數掃描線及該條資料線之間。該兩顯示單元分別位於該條資料線的兩側,與第mN+1條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長比大於與其他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長比,其中m為0、1、2……等之自然數。
本發明之液晶面板對顯示單元之薄膜電晶體設計不同之通道寬長比,藉此能使各顯示單元之充電情況趨於一致。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閱第6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該液晶面板係利用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其包括一基板10、複數條掃描線(以G1’-G8’表示)、複數條資料線(以S1’-S3’表示)以及複數個雙閘極顯示單元60。該等掃描線G1’-G8’及該等資料線S1’-S3’係設置於該基板10上且彼此交錯排列。
各雙閘極顯示單元60包括一第一顯示單元600以及一第二顯示單元602。要說明的是,該第一顯示單元600及該第二顯示單元602可以為顯示黑白的一個畫素或是顯示彩色的一個子畫素,如紅色、綠色或藍色子畫素。由於本發明之液晶面板為雙閘極架構,所以該第一顯示單元600及該第二顯示單元602係共用同一條資料線S1’而由不同掃描線控制,更明確而言,該第一顯示單元600及該第二顯示單元602係分別設置於該資料線S1’之兩側。該第一顯示單元600包括一第一薄膜電晶體62電性耦接於該資料線S1’及該第一掃描線G1’之間,該第二顯示單元602包括一第二薄膜電晶體64電性耦接於該資料線S1’及該第二掃描線G2’之間。簡單的說,與奇數掃描線G1’、G3’、G5’、G7’電性耦接的是第一顯示單元600,與偶數掃描線G2’、G4’、G6’、G8’電性耦接的是第二顯示單元602。
本實施例中係利用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所以每兩個顯示單元即該第一顯示單元600與該第二顯示單元602為一組在同一圖框中具有相同極性驅動,如圖中所標示同時為”+”或同時為”-”,又該實施例之驅動順序如第5A圖之Z型,因此位於資料線S1’、S2’、S3’左側之第一顯示單元600其預充電時間與實際充電時間為不同極性驅動(即充電電壓較低),而位於資料線S1’、S2’、S3’右側之第二顯示單元602其預充電時間與實際充電時間為相同極性驅動(即充電電壓較高),其相同或相反極性驅動之分布如第5A圖所示,為解決充電不均的問題,本發明設計相反極性驅動的第一顯示單元600其第一薄膜電晶體62之第一通道寬長比大於相同極性驅動的第二顯示單元602其第二薄膜電晶體64之第二通道寬長比,如第6圖中分別標示”大”、”小”,藉此使第一顯示單元600及第二顯示單元602兩者最後之充電電壓趨於一致,從根本解決充電不均的問題。
請參閱第7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掃描線G1’、G2’與第一實施例同樣分別控制資料線S1’、S2’、S3’左側、右側的顯示單元,而掃描線G3’、G4’則與第一實施例相反,本實施例之掃描線G3’、G4’分別控制資料線S1’、S2’、S3’右側、左側的顯示單元,而本實施例之掃描線G5’、G6’與第一實施例同樣分別控制資料線S1’、S2’、S3’左側、右側的顯示單元,而本實施例之掃描線G7’、G8’則又與第一實施例相反,本實施例之掃描線G7’、G8’分別控制資料線S1’、S2’、S3’右側、左側的顯示單元,因此其驅動順序如第5B圖之弓型,因此第一顯示單元600及第二顯示單元602為相同或相反極性驅動的之分布也如第5B圖所示,本發明設計相反極性驅動的第一顯示單元600其第一薄膜電晶體62之第一通道寬長比大於相同極性驅動的第二顯示單元602其第二薄膜電晶體64之第二通道寬長比,如圖中分別標示”大”、”小”,藉此使第一顯示單元600及第二顯示單元602兩者最後之充電電壓趨於一致,從根本解決充電不均的問題。
要說明的是,雖然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驅動順序不同,只要是利用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奇數掃描線G1’、G3’、G5’、G7’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600都為相反極性驅動,偶數掃描線G2’、G4’、G6’、G8’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602都為相同極性驅動,因此與奇數掃描線G1’、G3’、G5’、G7’電性耦接的第一薄膜電晶體62之第一通道寬長比需大於與偶數掃描線G2’、G4’、G6’、G8’電性耦接的第二薄膜電晶體64之第二通道寬長比。
請參閱第8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第三實施例之驅動順序與第6圖之第一實施例同樣為Z型,差異在於第三實施例係利用單雙線極性反轉(1+2 line inversion)驅動,即第一個顯示單元採用正極性(或負極性)驅動,之後以兩個顯示單元為一組具有相同極性驅動且與第一個顯示單元為相反極性驅動,以圖中為例,各雙閘極顯示單元80包括一第一顯示單元800以及一第二顯示單元802,與前兩個實施例相同,奇數掃描線G1’、G3’、G5’、G7’控制的是第一顯示單元800,偶數掃描線G2’、G4’、G6’、G8’控制的是第二顯示單元802,由於利用單雙線極性反轉(1+2 line inversion)驅動,以資料線S1’來說,假設掃描線G1’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800單獨為正極性驅動時,之後以兩個顯示單元為一組即掃描線G2’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802與掃描線G3’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800為負極性驅動,再之後的兩個顯示單元即掃描線G4’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802與掃描線G5’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800為正極性驅動,依此循環。
以資料線S2’來說,由於資料線S1’的第一個顯示單元為正極性驅動,因此資料線S2’的第一個顯示單元為負極性驅動,之後以兩個顯示單元為一組為正極性驅動、負極性驅動如此循環,而資料線S3’的第一個顯示單元又必須與資料線S2’的第一個顯示單元為相反極性驅動,因此資料線S3’的第一個顯示單元為正極性驅動,之後以兩個顯示單元為一組利用負極性驅動、正極性驅動如此循環。
以資料線S1’與掃描線G3’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800來說,其利用負極性驅動,而前一顯示單元即資料線S1’與掃描線G2’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802也為負極性驅動,因此根據本發明,資料線S1’與掃描線G3’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800為相同極性驅動,其第一薄膜電晶體82之第一通道寬長比需設計成較小值,而以資料線S1’與掃描線G4’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802來說,其利用正極性驅動,而前一顯示單元即資料線S1’與掃描線G3’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800為負極性驅動,因此資料線S1’與掃描線G4’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802為相反極性驅動,根據本發明,其第二薄膜電晶體84之第二通道寬長比需設計較大值,使得資料線S1’與掃描線G3’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800與資料線S1’與掃描線G4’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802具有相同之充電情況。
請參閱第9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本實施例也利用單雙線極性反轉(1+2 line inversion)驅動,掃描線G1’、G2’與第8圖同樣分別控制資料線S1’、S2’、S3’左側、右側的顯示單元,而掃描線G3’、G4’則與第三實施例相反,本實施例之掃描線G3’、G4’分別控制資料線S1’、S2’、S3’右側、左側的顯示單元,本實施例之掃描線G5’、G6’與第三實施例同樣分別控制資料線S1’、S2’、S3’左側、右側的顯示單元,而掃描線G7’、G8’則又與第三實施例相反,本實施例之掃描線G7’、G8’分別控制資料線S1’、S2’、S3’右側、左側的顯示單元,因此其驅動順序呈現如第5B圖之弓型。
於本實施例中,奇數掃描線G1’、G3’、G5’、G7’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800與前一顯示單元(即對應之前一條掃描線的第二顯示單元802)都是相同極性驅動,因此其第一薄膜電晶體82之第一通道寬長比需設計較小值,而偶數掃描線G2’、G4’、G6’、G8’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802與前一顯示單元(即對應之前一條掃描線的第一顯示單元800)都是相反極性驅動,因此其第二薄膜電晶體84之第二通道寬長比需設計較大值。
要說明的是,雖然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之驅動順序不同,只要利用單雙線極性反轉(1+2 line inversion)驅動,奇數掃描線G1’、G3’、G5’、G7’控制的第一顯示單元600都為相同極性驅動,偶數掃描線G2’、G4’、G6’、G8’控制的第二顯示單元602都為相反極性驅動,因此與偶數掃描線G2’、G4’、G6’、G8’電性耦接的第二薄膜電晶體84之第二通道寬長比需大於與奇數掃描線G1’、G3’、G5’、G7’電性耦接的第一薄膜電晶體82之第一通道寬長比。
請參閱第10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以下將說明N線極性反轉(N line inversion)驅動中通道寬長比之設計規則,其中N為大於等於3之自然數。本實施例係以N=4為例,以圖中為例,各雙閘極顯示單元90包括兩顯示單元900、902,所謂四線極性反轉驅動係指以四個顯示單元為一組具有相同極性驅動,以資料線S1’來說,掃描線G1’、G3’控制的顯示單元900與掃描線G2’、G4’控制的顯示單元902為同一組而利用正極性驅動,之後的四個顯示單元即掃描線G5’、G7’控制的顯示單元900與掃描線G6’、G8’控制的顯示單元902為同一組而利用負極性驅動。資料線S2’、S3’與資料線S1’相同,此不再贅述。
根據圖中”+”、”-”對各顯示單元900、顯示單元902可以歸納出下列結果:掃描線G1’、G5’控制的顯示單元900為相反極性驅動,因此其第一薄膜電晶體92之通道寬長比需設計成較大值,掃描線G3’、G7’控制的顯示單元900與掃描線G2’、G4’、G6’、G8’控制的顯示單元902為相同極性驅動,因此掃描線G3’、G7’控制的顯示單元900其薄膜電晶體92的通道寬長比、掃描線G2’、G4’、G6’、G8’控制的顯示單元902其薄膜電晶體94的通道寬長比需設計成較小值。
由第五實施例可歸納出,當為N線極性反轉(N line inversion)驅動,N為大於等於3之自然數,與第mN+1條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長比需大於與其他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長比,其中m為0、1、2……等之自然數。
根據實驗得到,上述實施例中相反極性驅動者其通道寬長比大於相同極性驅動者其通道寬長比以大於20%至50%為較佳。
為設計不同的通道寬長比,第一種方法係使通道長度相同而調整通道寬度之作法,請參閱第11A圖及第11B圖,第11A圖係繪示前一顯示單元與目前顯示單元為相反極性驅動時,通道長度L與通道寬度W之電路佈局示意圖,第11B圖係繪示前一顯示單元與目前顯示單元為相同極性驅動時,通道長度L’與通道寬度W’之電路佈局示意圖。由於第11A圖之相反極性驅動的通道寬長比W/L需大於第11B圖之相同極性驅動的通道寬長比W’/L’,在通道長度L、L’相同的情況下,第11A圖的通道寬度W(包括所有虛線部分)需大於第11B圖的通道寬度W’(包括所有虛線部分)。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需要進一步考慮閘極與汲極之間的電容,因為閘極與汲極之間的寄生電容不同會導致回踢電壓(kickback voltage,又稱為feed through voltage)不同,回踢電壓係指掃描線從導通到不導通的瞬間造成顯示單元電壓的下降,各顯示單元之回踢電壓不同會產生閃爍(flicker)現象。因此需使第11A圖中汲極之接觸長度CLD(contact length)與第11B圖中汲極之接觸長度CLD’相同,以及使第11A圖中汲極之接觸寬度CWD(contact width)與第11B圖中汲極之接觸寬度CWD’相同,藉由調整第11A圖源極之接觸長度CLS(contact length)大於第11B圖源極之接觸長度CLS’(contact length),來達到調整通道寬度W、W’的目的。
第二種設計不同的通道寬長比係使通道寬度相同而調整通道長度之作法,請參閱第12A圖及第12B圖,第12A圖係繪示前一顯示單元與目前顯示單元為相反極性驅動時,通道長度L與通道寬度W之電路佈局示意圖,第12B圖係繪示前一顯示單元與目前顯示單元為相同極性驅動時,通道長度L’與通道寬度W’之電路佈局示意圖。由於第12A圖之相反極性驅動的通道寬長比W/L需大於第12B圖之相同極性驅動的通道寬長比W’/L’,在通道寬度W、W’相同的情況下,第12A圖的通道寬度L需小於第12B圖的通道寬度L’。
如上所述,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需考慮回踢電壓的影響,因此仍需使第12A圖中汲極之接觸長度CLD與第12B圖中汲極之接觸長度CLD’相同,以及使第12A圖中汲極之接觸寬度CWD與第12B圖中汲極之接觸寬度CWD’相同,藉由調整第12A圖源極之接觸寬度CWS(contact width)大於第13B圖源極之接觸寬度CWS’,來達到調整通道長度L、L’的目的。
本發明之液晶面板係解決雙閘極架構充電情況不同的問題,根據不同形式的極性轉換驅動,包括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單雙線極性反轉(1+2 line inversion)驅動及N為大於等於3之自然數的N線極性反轉(N line inversion)驅動,設計相反極性驅動之顯示單元其薄膜電晶體的通道寬長比大於相反極性驅動之顯示單元其薄膜電晶體的通道寬長比,使兩者之充電情況趨於一致。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用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A...期間
B...預充電時間
C...實際充電時間
CLD’、CLD’...汲極之接觸長度
CLS’、CLS’...源極之接觸長度
CWD、CWD’...汲極之接觸寬度
CWS、CWS’...源極之接觸寬度
CK、CKB、CK1、CKB1、CK2、CKB2...時脈訊號
G1-G4、G1’-G8’...掃描線
GS...掃描線導通訊號
L、L’...通道長度
P1-P12...顯示單元
PV1、PV2...顯示單元電壓
S1-S3、S1’-S3’...資料線
SS1...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
SS2...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
T...薄膜電晶體
W、W’...通道寬度
10...基板
60、80、90...雙閘極顯示單元
62、82...第一薄膜電晶體
64、84...第二薄膜電晶體
92、94...薄膜電晶體
600、800...第一顯示單元
602、802...第二顯示單元
900、902...顯示單元
第1圖係繪示雙閘極液晶面板之顯示單元示意圖;
第2圖係繪示第1圖之雙閘極液晶面板中驅動掃描線G1-G4的時序圖;
第3圖係繪示兩組互為反相而頻率減半之時脈訊號之時序圖;
第4A圖係繪示預充電時間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與實際充電時間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為相反極性驅動之充電情況;
第4B圖係繪示預充電時間寫入前一顯示單元的資料與實際充電時間寫入目前顯示單元的資料為相同極性驅動之充電情況;
第5A圖係繪示雙閘極液晶面板使用雙線極性反轉驅動時顯示單元極性示意圖;
第5B圖係繪示雙閘極液晶面板使用雙線極性反轉驅動時顯示單元另一種極性示意圖;
第6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
第7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
第8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
第9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
第10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液晶面板之示意圖;
第11A圖係繪示前一顯示單元與目前顯示單元為相反極性驅動時,通道長度L與通道寬度W之電路佈局示意圖;
第11B圖係繪示前一顯示單元與目前顯示單元為相同極性驅動時,通道長度L’與通道寬度W’之電路佈局示意圖;
第12A圖係繪示前一顯示單元與目前顯示單元為相反極性驅動時,通道長度L與通道寬度W之電路佈局示意圖;以及
第12B圖係繪示前一顯示單元與目前顯示單元為相同極性驅動時,通道長度L’與通道寬度W’之電路佈局示意圖。
G1’-G8’...掃描線
S1’-S3’...資料線
10...基板
60...雙閘極顯示單元
62...第一薄膜電晶體
64...第二薄膜電晶體
600...第一顯示單元
602...第二顯示單元

Claims (12)

  1. 一種液晶面板,係利用雙線極性反轉(2 line inversion)驅動,該液晶面板包括:一基板;複數條掃描線,設置於該基板上,該等掃描線包括至少一奇數掃描線及至少一偶數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與該等掃描線交錯排列;以及複數個雙閘極顯示單元,各雙閘極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奇數掃描線及該等資料線之其中一條之間,該第一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一通道寬長比;以及一第二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二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偶數掃描線及該條資料線之間,該第二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二通道寬長比,其中該第一顯示單元及該第二顯示單元分別位於該條資料線的兩側,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一通道寬長比大於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二通道寬長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一通道寬長比大於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二通道寬長比20%至5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等於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大於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等於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小於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
  5. 一種液晶面板,係利用單雙線極性反轉(1+2 line inversion)驅動,該液晶面板包括:一基板;複數條掃描線,設置於該基板上,該等掃描線包括至少一奇數掃描線及至少一偶數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與該等掃描線交錯排列;以及複數個雙閘極顯示單元,各雙閘極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一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奇數掃描線及該等資料線之其中一條之間,該第一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一通道寬長比;以及一第二顯示單元,包括一第二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偶數掃描線及該條資料線之間,該第二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二通道寬長比,其中該第一顯示單元及該第二顯示單元分別位於該條資料線的兩側,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二通道寬長比大於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一通道寬長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二通道寬長比大於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該第一通道寬長比20%至5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等於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大於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等於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該第二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小於該第一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
  9. 一種液晶面板,係利用N線極性反轉(N line inversion)驅動,N為大於等於3之自然數,該液晶面板包括:一基板;複數條掃描線,設置於該基板上,該等掃描線包括至少一奇數掃描線及至少一偶數掃描線;複數條資料線,設置於該基板上且與該等掃描線交錯排列;以及複數個雙閘極顯示單元,各雙閘極顯示單元包括兩顯示單元,該兩顯示單元之其中一者包括一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奇數掃描線及該等資料線之其中一條之間,該兩顯示單元之另一者包括另一薄膜電晶體電性耦接於該偶數掃描線及該條資料線之間,其中該兩顯示單元分別位於該條資料線的兩側,與第mN+1條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長比大於與其他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長比,其中m為0、1、2……等之自然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與該第mN+1條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長比大於與其他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長比20%至50%。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與該第mN+1條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等於與其他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與該mN+1條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大於與其他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液晶面板,其中與該第mN+1條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等於與其他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與該第mN+1條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長度小於與其他掃描線電性耦接之該薄膜電晶體之通道寬度。
TW100124278A 2011-07-08 2011-07-08 液晶面板 TW201303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4278A TW201303458A (zh) 2011-07-08 2011-07-08 液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4278A TW201303458A (zh) 2011-07-08 2011-07-08 液晶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3458A true TW201303458A (zh) 2013-01-16

Family

ID=4813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4278A TW201303458A (zh) 2011-07-08 2011-07-08 液晶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0345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320B (zh) * 2014-08-18 2016-10-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低色偏之顯示面板
WO2019104839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架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31174B2 (en) 2017-11-30 2019-10-0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ixel driving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79527A (zh) * 2020-06-30 2020-09-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320B (zh) * 2014-08-18 2016-10-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低色偏之顯示面板
WO2019104839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架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31174B2 (en) 2017-11-30 2019-10-0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ixel driving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79527A (zh) * 2020-06-30 2020-09-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79527B (zh) * 2020-06-30 2023-04-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833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065221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433119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7567228B1 (en) Multi switch pixel design using column inversion data driving
CN103558720B (zh)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US20100315402A1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269905A (zh) 液晶面板
KR10200004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20160027396A1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20210049971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929310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442062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65454A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1006722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631445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028587B1 (ko) 표시 장치
JP2014052627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10879500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WO2017049679A1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JP201718183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303458A (zh) 液晶面板
WO2013054724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17040881A (ja) 駆動回路、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TWI410946B (zh) 多閘極液晶顯示器之驅動機制
US911150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