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44760U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44760U
CN221144760U CN202323266328.1U CN202323266328U CN221144760U CN 221144760 U CN221144760 U CN 221144760U CN 202323266328 U CN202323266328 U CN 202323266328U CN 221144760 U CN221144760 U CN 221144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shaft
bearing body
oil
annular groove
rotary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663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羽飞
赵庆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663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44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44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44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泵体组件、电机组件、曲轴和轴承组件,泵体组件包括气缸;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围绕转子布置;曲轴穿设于转子并与转子连接,曲轴包括偏心部,偏心部转动设于气缸内;轴承组件包括轴承本体,轴承本体设有轴孔,轴承本***于电机组件背离泵体组件的一侧并通过轴孔套设于曲轴,轴孔的部分内壁与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油槽,油槽沿曲轴的周向布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降低曲轴与轴承组件之间的摩擦功耗,并提高润滑性,降低磨损,有效提高能效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旋转式压缩机高速化、高效化以及特定环境下高积厚电机的使用,保证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同轴度、以及减小曲轴的轴端变形对于保证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来说变得尤为重要。为此,部分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在电机的端部安装电机轴承来达到上述目的。然而,采用常规滑动轴承作为电机轴承进行使用时,电机轴承本身易发生磨损,可靠性相对较差,影响旋转式压缩机的整机可靠性,并且电机轴承与曲轴之间的摩擦功耗大,影响整机的能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可降低曲轴与轴承组件之间的摩擦功耗,并提高润滑性,降低磨损,有效提高能效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泵体组件,包括气缸;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围绕所述转子布置;曲轴,穿设于所述转子并与所述转子连接,所述曲轴包括偏心部,所述偏心部转动设于所述气缸内;轴承组件,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设有轴孔,所述轴承本***于所述电机组件背离所述泵体组件的一侧并通过所述轴孔套设于曲轴,所述轴孔的部分内壁与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油槽,所述油槽沿所述曲轴的周向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轴孔的部分内壁与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沿曲轴的周向布置的油槽,可减小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在油槽的区域内,不存在润滑油间的剪切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曲轴和轴承本体上,从而可降低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摩擦功耗,有利于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同时,油槽具有储存润滑油的功能,在重力作用下,油槽内的润滑油可沿曲轴的轴向向下流到轴孔的内壁与曲轴的外周壁之间的缝隙,起到润滑作用,使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降低磨损,有效提高轴承组件和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本体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设于所述轴孔的内壁并围绕所述曲轴布置,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本体包括第一挡油部和第二挡油部,所述第一挡油部和所述第二挡油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轴承本体的径向,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深度为T,所述轴孔的内径为D1,所述轴承本体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处的最小外径为D2,满足:0.1mm≤T≤(D2-D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所述轴承本体的高度为H,所述轴承本体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一端,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一环形槽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部的距离为L,满足:L/H≥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宽度为B,满足:(B+L)/H≤0.7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曲轴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沿所述曲轴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轴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曲轴包括第三挡油部和第四挡油部,所述第三挡油部和所述第四挡油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沿所述曲轴的轴向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轴孔内的两个第一轴套,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两个所述第一轴套间隔布置并套设于所述曲轴,两个所述第一轴套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轴孔的内壁与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套包括减磨涂层,所述减磨涂层附着于所述第一轴套的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本体设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设于所述轴孔的内壁并围绕所述曲轴布置,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三环形槽的一端贯穿所述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形成有第五挡油部,所述第五挡油部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槽的另一端,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设于所述第三环形槽内,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五挡油部与所述第二轴套间隔布置,所述第五挡油部和所述第二轴套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三环形槽的内周壁与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制冷设备由于采用上述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在轴孔的部分内壁与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沿曲轴的周向布置的油槽,可减小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在油槽的区域内,不存在润滑油间的剪切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曲轴和轴承本体上,从而可降低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摩擦功耗,有利于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同时,油槽具有储存润滑油的功能,在重力作用下,油槽内的润滑油可沿曲轴的轴向向下流到轴孔的内壁与曲轴的外周壁之间的缝隙,起到润滑作用,使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降低磨损,有效提高轴承组件和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承本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曲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曲轴与轴承本体配合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曲轴与轴承组件配合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曲轴与轴承组件配合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轴承本体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轴端部的变形随第一环形槽的深度T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膜厚度随比值L/H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膜厚度随比值(B+L)/H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
泵体组件100;第一气缸110;第一压缩腔体111;第一滚子112;第二气缸120;第二压缩腔体121;第二滚子122;第一轴承130;第二轴承140;隔板150;
电机组件200;定子210;转子220;平衡块221;
曲轴300;偏心部310;第二环形槽320;第三挡油部330;第四挡油部340;
轴承组件400;轴承本体410;主体部411;安装部412;轴孔413;第一环形槽414;第一挡油部415;第二挡油部416;第五挡油部417;油槽420;第一轴套430;第二轴套440;第三环形槽4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装配、配合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旋转式压缩机高速化、高效化以及特定环境下高积厚电机的使用,保证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同轴度、以及减小曲轴的轴端变形对于保证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来说变得尤为重要。为此,部分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在电机的端部安装电机轴承来达到上述目的。
然而,采用常规滑动轴承作为电机轴承进行使用时,一方面,电机轴承本身易发生磨损,可靠性相对较差,影响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可靠性。另一方面,在旋转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曲轴高速旋转,曲轴与电机轴承之间的润滑状态为流体润滑状态,即润滑油为持续流动的,润滑油间存在剪切力,剪切力的方向与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反并作用于曲轴,也就是说,润滑油对曲轴产生粘滞阻力。因此,曲轴需要克服剪切力做功,即曲轴与电机轴承之间的摩擦载荷主要由剪切力产生,摩擦功耗高,影响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
为此,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是单缸的旋转式压缩机或者双缸的旋转式压缩机。
参照图1所示,为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省去了壳体。可以理解的是,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泵体组件100、电机组件200、曲轴300和轴承组件400。其中,泵体组件100为双缸结构,具体而言,泵体组件100包括第一气缸110和第二气缸120,泵体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轴承130、第二轴承140和隔板150,第一气缸110设置于第二气缸120的上侧,隔板150夹设于第一气缸110与第二气缸120之间,第一轴承130设置于第一气缸110的上侧,第二轴承140设置于第二气缸120的下侧,也就是说,第一气缸110和第二气缸120设于第一轴承130和第二轴承140之间。第一气缸110设置有第一压缩腔体111和安装于第一压缩腔体111内的第一滚子112,同样地,第二气缸120设置有第二压缩腔体121和安装于第二压缩腔体121内的第二滚子122。曲轴300的下部依次穿过第一轴承130、第一气缸110、隔板150、第二气缸120和第二轴承140,并且曲轴300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偏心部310,两个偏心部310的偏心方向相反,偏心部310的偏心方向即为自曲轴300的中心轴线朝向偏心部310的中心的方向。两个偏心部310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一压缩腔体111和第二压缩腔体121内,从而实现曲轴300与第一气缸110连接、曲轴300与第二气缸120连接。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轴承130和第二轴承140,实现对曲轴300支撑和定位,以承载旋转式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第一气缸110和第二气缸120内压缩气体的反作用力,提高第一气缸110和第二气缸120的工作稳定性。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电机组件200与曲轴300连接并位于泵体组件100的上方,具体而言,电机组件200包括定子210和转子220,通常而言,定子210与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固定连接,定子210呈环状,转子220设置于定子210的内圈内,即定子210围绕转子220布置,并且曲轴300穿设于转子220并与转子220固定连接。转子220能够相对定子210转动,在磁场作用下,可驱使转子220相对定子210转动,从而转子220通过曲轴300带动偏心部310转动,实现在第一压缩腔体111和第二压缩腔体121内压缩冷媒。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为平衡曲轴300的偏心部310的离心力,转子220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平衡块221,且上端和下端的两个平衡块221位于转子220沿径向的两端,即两个平衡块221对侧布置。因此,可以提高转子220转动过程中的平衡性,减小转子220沿径向的偏移幅度,提高定子210和转子220220的同轴度,改善动静平衡效果。
参照图1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为提高定子210和转子220的同轴度,防止定子210与转子220发生剐蹭,并减小曲轴300的端部的挠曲变形,将轴承组件400安装于曲轴300的上端端部,即轴承组件400位于转子220背离泵体组件100的一侧。具体而言,轴承组件400包括轴承本体410,轴承本体410包括主体部411和安装部412,主体部411呈圆柱状,安装部412连接于主体部411的上端并呈圆环形,安装部412围绕主体部411布置,通过安装部412可将轴承本体410固定安装。主体部411和安装部412为一体成型结构,易于生产。
参照图1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411设置有轴孔413,轴孔413沿轴承本体410的轴向贯穿主体部411。轴承本体410通过轴孔413套设于曲轴300的上端,实现对曲轴300支撑和定位。通常而言,曲轴300的上端穿过轴孔413。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轴孔413的部分内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油槽420,油槽420沿曲轴300的径向的槽宽大于轴孔413的内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轴承本体410设置有第一环形槽414,第一环形槽414设置于轴孔413的内壁并围绕曲轴300布置,第一环形槽414朝轴承本体410的中心轴线凹陷设置,第一环形槽414的开口朝向曲轴300的外周壁。在轴承本体410的纵截面上,第一环形槽414的外形轮廓可以是矩形、腰型孔状等。第一环形槽414上面向曲轴300的外周壁的壁体为底壁,底壁在纵截面上可以是直线或弧线,且第一环形槽414的底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在曲轴300的径向上间隔布置。因此,在第一环形槽414处,第一环形槽414与曲轴300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油槽420,油槽420则围绕曲轴300布置。
因此,通过在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设置油槽420,一方面,在油槽420处,第一环形槽414的底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在曲轴300的径向上间隔布置,即第一环形槽414的底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不接触,从而可减小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降低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另一方面,在油槽420处,第一环形槽414的底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之间的空间相对较大,不存在润滑油间的剪切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曲轴300和轴承本体410上,即此处的润滑油对曲轴300的粘滞阻力较小或没有粘滞阻力,可减小润滑油对曲轴300整体的粘滞阻力,从而通过减小粘滞阻力来降低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因此,通过降低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有效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能效。
此外,油槽420具有储存润滑油的功能,在旋转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对轴承本体410的供油不足的情况时,在重力作用下,油槽420内的润滑油可沿曲轴300的轴向向下流到轴孔413的内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之间的缝隙中,对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起到润滑作用,使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降低曲轴300和轴承本体410的磨损,有效延长轴承本体410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轴承本体410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可靠性。
参照表格1所示,容易理解的是,在同一工况下,示例一中,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没有设置油槽420,此时,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为31.22W。示例二中,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设置有围绕曲轴300布置的油槽420,此时,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为16.8W,比示例一的摩擦功耗下降接近50%。因此,通过在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设置有围绕曲轴300布置的油槽420,可有效降低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进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能效。
表格1:不同方案下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摩擦功耗对比
示例 方案 摩擦功耗/W
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没有设置油槽 31.22
曲轴与轴承本体之间设置有围绕曲轴布置的油槽 16.8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环形槽414包括底壁和两个侧壁,底壁为圆柱面并面向曲轴300的外周壁,两个侧壁分别连接于底壁的上端和下端,两个侧壁在轴承本体410的轴向上间隔布置,并且两个侧壁与轴承本体410的中心轴线垂直。也就是说,第一环形槽414在轴承本体410的纵截面上的外形轮廓为矩形,便于加工。因此,轴承本体410上形成分别位于第一环形槽414的上下两端的第一挡油部415和第二挡油部416,其中,第一挡油部415位于第一环形槽414的上端,第二挡油部416位于第一环形槽414的下端,第一挡油部415和第二挡油部416所在的内壁为圆柱面。因此,使得第一环形槽414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可增强油槽420的储存功能,以对曲轴300和轴承本体410提供润滑。同时,在第一环形槽414的上端和下端,轴承本体410均具有支撑结构,有利于轴承本体410对曲轴300提供稳定支撑和定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环形槽414可以设置为下端封闭,上端向上贯穿主体部411,即轴承本体410仅设置第二挡油部416。因此,既能增强油槽420的储存功能,又可使轴承本体410对曲轴300提供支撑和定位,并可减小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接触面积,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沿轴承本体410的径向,定义第一环形槽414的深度为T,轴孔413的内径为D1,轴承本体410在第一环形槽414处的最小外径为D2,由于第一环形槽414设置于主体部411,主体部411为圆柱结构,则D2为主体部411的外径,满足:0.1mm≤T≤(D2-D1)/5,其中,(D2-D1)/5即为主体部411的单侧壁厚的0.4倍,通常而言,(D2-D1)/5必大于0.1mm。
当T<0.1mm,第一环形槽414的深度过小,一方面,难以加工如此小尺寸的槽结构,存在加工困难问题;另一方面,第一环形槽414的底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之间的空间过小,使得在油槽420处,润滑油间的剪切力会作用于曲轴300和轴承本体410上,从而产生摩擦功耗,不利于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能效。同时,会导致油槽420的储存功能变差,可储存的油量少,不利于对曲轴300和轴承本体410进行润滑,影响旋转式压缩机的整机可靠性。
当T>(D2-D1)/5,第一环形槽414的深度相对于主体部411的单侧壁厚过深,将导致主体部411在第一环形槽414处的壁厚过小,轴承本体410的结构刚度小,则轴承本体410对曲轴300的支撑力过小而造成曲轴300的上端变形大及造成定子210与转子220发生剐蹭,不利于保持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油膜厚度的稳定性,即油膜厚度会恶化,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润滑效果差,磨损大。
参照图9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工况下,随第一环形槽414的深度增大,曲轴300的端部的变形增大,其中,曲轴300的端部的变形用端部相对曲轴300的中心轴线的偏移量来表示。因此,根据主体部411的单侧壁厚来限定第一环形槽414的深度,使T≤(D2-D1)/5,可有效避免曲轴300的端部的变形过大。
因此,使0.1mm≤T≤(D2-D1)/5,在保证油槽420能够降低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的前提下,降低对轴承本体410的结构刚度的影响,以及降低对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润滑效果的影响。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沿轴承本体410的轴向,定义轴承本体410的高度为H,轴承本体410的第一端到第一环形槽414靠近第一端的端部的距离为L,此处的第一端为轴承本体410的上端,轴承本体410的下端为第二端,也就是说,L为轴承本体410的上端到第一环形槽414的上端的距离,亦即第一挡油部415沿轴承本体410的轴向的长度为L,满足:L/H≥1/3。也就是说,根据轴承本体410的高度来限定第一挡油部415的长度,第一挡油部415的长度L至少为轴承本体410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在轴承本体410的高度H一定时,使L/H≥1/3,可保证第一挡油部415的长度足够大,一方面可保证曲轴300本体的结构刚度,以给曲轴300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定位,另一方面,使得轴承本体410在第一挡油部415处对曲轴300的承载面积足够大,有利于降低面压,面压即单位面积内所承受的载荷,从而增大油膜厚度,改善轴承本体410与曲轴300之间的润滑效果,降低磨损,延长轴承本体410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可靠性。
参照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工况下,随比值L/H增大,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油膜厚度增大。当L/H≥1/3时,油膜厚度大于1.2μm左右。因此,可保证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油膜厚度足够,以保证润滑效果,提高可靠性。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沿轴承本体410的轴向,定义第一环形槽414的宽度为B,满足:(B+L)/H≤0.75,(B+L)/H即为第一环形槽414的宽度与第一挡油部415的长度之和与轴承本体410的高度的比值。当轴承本体410的高度H一定时,使(B+L)/H≤0.75,反过来说,也就是第二挡油部416沿轴承本体410的轴向的长度与轴承本体410的高度H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5,即第二挡油部416的长度至少为轴承本体410的高度的0.25倍。
因此,在轴承本体410的高度H一定时,使(B+L)/H≤0.75,可保证第二挡油部416的长度足够大,一方面可保证曲轴300本体的结构刚度,以给曲轴300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定位,另一方面,使得轴承本体410在第二挡油部416处对曲轴300的承载面积足够大,有利于降低面压,从而增大油膜厚度,改善轴承本体410与曲轴300之间的润滑效果,降低磨损,延长轴承本体410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可靠性。
参照图1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工况下,随比值(B+L)/H增大,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油膜厚度减小。当(B+L)/H≤0.75时,油膜厚度大于或等于1.3μm。因此,可保证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油膜厚度足够,以保证润滑效果,提高可靠性。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曲轴300设置有第二环形槽320,而轴承本体410不设置第一环形槽414。第二环形槽320设置于曲轴300的外周壁并沿曲轴300的周向布置,及第二环形槽320围绕曲轴300一周,第二环形槽320朝向曲轴300的中心轴线凹陷设置,第二环形槽320的开口朝向轴孔413的内壁。第二环形槽320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可以参照第一环形槽414,此处不再赘述。由此,在第二环形槽320处,第二环形槽320与轴孔413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油槽420,油槽420则围绕曲轴300布置。因此,可降低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有效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能效,并可对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起到润滑作用,使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曲轴300上形成分别位于第二环形槽320的上下两端的第三挡油部330和第四挡油部340,其中,第三挡油部330位于第二环形槽320的上端,第四挡油部340位于第二环形槽320的下端,第三挡油部330和第四挡油部340所在的外周壁为圆柱面。因此,使得第二环形槽320的上端和下端封闭,可增强油槽420的储存功能,以对曲轴300和轴承本体410提供润滑。同时,在第二环形槽320的上端和下端,曲轴300均具有承载结构,有利于轴承本体410对曲轴300提供稳定支撑和定位。
参照图6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轴承组件400还包括两个第一轴套430,两个第一轴套430均安装于轴孔413内并沿轴承本体410的轴向间隔布置,通常而言,位于上方的第一轴套430的上端与轴承本体410的上端平齐,位于下方的第一轴套430的下端与轴承本体410的下端平齐。两个第一轴套430均套设于曲轴300的上端。由此,轴孔413内位于两个第一轴套430之间的内壁、两个第一轴套430相对的两个端面、以及曲轴300中位于两个第一轴套430之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油槽420,油槽420则围绕曲轴300布置。因此,可降低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有效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能效,并可通过储存润滑油以对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起到润滑作用,使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7和图8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轴承本体410设置有第三环形槽450,第三环形槽450设置于轴孔413的内壁并围绕曲轴300布置,沿轴承本体410的轴向,第三环形槽450的上端贯穿轴承本体410,第三环形槽450的下端封闭,轴承本体410则形成位于第三环形槽450的下端的第五挡油部417,第五挡油部417相对第三环形槽450的内周壁朝轴承本体410的中心轴线凸出设置,使得轴承本体410中形成阶梯孔。轴承组件400还包括第二轴套440,第二轴套440设于第三环形槽450内,并且第二轴套440与第五挡油部417在轴承本体410的轴向上间隔布置。容易理解的是,第二轴套440的内径与第五挡油部417处的内径相等,第二轴套440也套设于曲轴300的上端。由此,第三环形槽450内位于第五挡油部417与第二轴套440之间的内周壁、第五挡油部417与第二轴套440相对的两个端面、以及曲轴300中位于第五挡油部417与第二轴套440之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油槽420,油槽420则围绕曲轴300布置。因此,可降低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的摩擦功耗,有效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能效,并可通过储存润滑油以对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起到润滑作用,使曲轴300与轴承本体410之间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轴套430和第二轴套440均包括减磨涂层,减磨涂层分别附着于第一轴套430和第二轴套440的内壁,减磨涂层可以是高分子树脂或石墨等材料,从而可以降低第一轴套430和第二轴套440的内壁的摩擦力,改善曲轴300与轴承组件400之间的润滑性,减少磨损,有效延长轴承组件400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可靠性,进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轴孔413的内壁与曲轴300的外周壁之间可以设置多个油槽420,每个油槽420沿曲轴300的周向布置并呈弧形,多个油槽420沿曲轴300的周向等间隔布置。同样能够降低摩擦功耗并可通过储存润滑油以提供润滑作用,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可以是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制冷设备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
制冷设备由于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2)

1.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组件,包括气缸;
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围绕所述转子布置;
曲轴,穿设于所述转子并与所述转子连接,所述曲轴包括偏心部,所述偏心部转动设于所述气缸内;
轴承组件,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设有轴孔,所述轴承本***于所述电机组件背离所述泵体组件的一侧并通过所述轴孔套设于曲轴,所述轴孔的部分内壁与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油槽,所述油槽沿所述曲轴的周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设于所述轴孔的内壁并围绕所述曲轴布置,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包括第一挡油部和第二挡油部,所述第一挡油部和所述第二挡油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承本体的径向,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深度为T,所述轴孔的内径为D1,所述轴承本体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处的最小外径为D2,满足:0.1mm≤T≤(D2-D1)/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所述轴承本体的高度为H,所述轴承本体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一端,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一环形槽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部的距离为L,满足:L/H≥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宽度为B,满足:(B+L)/H≤0.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沿所述曲轴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轴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包括第三挡油部和第四挡油部,所述第三挡油部和所述第四挡油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沿所述曲轴的轴向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轴孔内的两个第一轴套,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两个所述第一轴套间隔布置并套设于所述曲轴,两个所述第一轴套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轴孔的内壁与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包括减磨涂层,所述减磨涂层附着于所述第一轴套的内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设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设于所述轴孔的内壁并围绕所述曲轴布置,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三环形槽的一端贯穿所述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形成有第五挡油部,所述第五挡油部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槽的另一端,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设于所述第三环形槽内,沿所述轴承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五挡油部与所述第二轴套间隔布置,所述第五挡油部和所述第二轴套相对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三环形槽的内周壁与所述曲轴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油槽。
12.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2323266328.1U 2023-11-30 2023-11-30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21144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66328.1U CN221144760U (zh) 2023-11-30 2023-11-30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66328.1U CN221144760U (zh) 2023-11-30 2023-11-30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44760U true CN221144760U (zh) 2024-06-14

Family

ID=9142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66328.1U Active CN221144760U (zh) 2023-11-30 2023-11-30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44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168828A (ja) 遠心圧縮機
CN221144760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US8419286B2 (en) Hermetic compressor
CN113187728A (zh) 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7489591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21144759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WO2022179135A1 (zh)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CN215908074U (zh) 空压机转子组件
JP6184648B1 (ja) 軸受ユニット及び圧縮機
CN117450069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7387415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3494459A (zh) 压缩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CN112727764A (zh) 泵体结构、压缩机、空调器
CN218563841U (zh) 压缩机、泵体组件和电器设备
CN212508831U (zh) 一种曲轴止推结构及压缩机
CN113586451B (zh) 涡旋压缩机用主轴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CN215860804U (zh) 一种径向剖分式单级离心泵
CN215927786U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
CN118088451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5256791U (zh) 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CN113550973B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8913448U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
CN212508812U (zh) 一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CN218387054U (zh) 一种电机
CN217898178U (zh) 压缩机、空调器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