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4762U - 一种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4762U
CN220984762U CN202322547024.6U CN202322547024U CN220984762U CN 220984762 U CN220984762 U CN 220984762U CN 202322547024 U CN202322547024 U CN 202322547024U CN 220984762 U CN220984762 U CN 220984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iquid cooling
battery module
bottom plate
bearing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470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杰城
吉志宽
方俊峰
李�杰
赵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470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4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4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4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电池箱,包括底板和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承载梁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承载梁结构分别与所述电池箱的底板和侧板连接;电池模组,与所述承载梁结构连接;电控组件,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并与所述承载梁结构连接;其中,在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上,所述电控组件处于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之外。如此设置,通过承载梁结构可以加强电池箱底部的承载力,提升了电池箱的整体强度、承重能力,而且电控组件和电池模组均独立连接在承载梁结构上,并相对于电池箱位置固定,有利于提升电池包的结构整体性,有利于对电路进行检修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能源动力应用到使用场景中时,通常为多个电池模组集成安装在电池箱中,电池箱对内部的电池模组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方便电池模组的安装、更换和维护。
电池箱中,由于电池模组的集成,箱体底部为主要承重部位,其结构强度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箱的底部为单板结构,若底部产生变形将直接影响电池模组的排布位置,而电池模组脱离原位置将导致其他相关的电导通结构拉断,进而导致电池失效、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箱的箱体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包,包括:
电池箱,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的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
承载梁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承载梁结构分别与所述电池箱的底板和侧板连接;
电池模组,与所述承载梁结构连接;
电控组件,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并与所述承载梁结构连接;
其中,在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上,所述电控组件处于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之外。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液冷板,与所述承载梁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承载梁结构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
可选地,所述承载梁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和/或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液冷板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承载梁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侧板上的多个侧边梁,所述多个侧边梁中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条形凸台,所述条形凸台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侧边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形凸台的台面的定位柱,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所述条形凸台的台面上。
可选地,所述条形凸台凸起于所述侧边梁的中部并沿所述侧边梁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所述电控组件和所述第一液冷板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凸台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侧边梁连接的电控元件,所述侧边梁上设置有条形凹坑,所述条形凹坑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控元件之间。
可选地,包括:
液冷管路组件,与所述第一液冷板连通;
其中,在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上,所述液冷管路组件处于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之外,且所述液冷管路组件与所述电控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液冷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远离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液冷板与所述电池模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设置有两个,并沿垂直于电芯层叠方向的方向排布。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承载梁结构设置在电池箱的底部,同时承载梁结构与电池箱的侧壁连接,通过承载梁结构的设计,可以对电池箱的底部进行加强,提升电池箱的底部的承载力。电池模组与电控组件电连接,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控制,电池模组和电控组件均连接在承载梁结构上,可以提升电池模组和电控组件的连接可靠性,提升结构强度。而且电控组件处于电池模组在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之外,以使电控组件与电池模组在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不重合,使得电控组件和电池模组的连接相对独立,可以避免两者相互干扰,有利于对电路进行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箱的内部结构图一;
图2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箱的内部结构图二;
图3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承载梁结构的安装结构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承载梁结构的拆分结构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的结构图;
图6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图一;
图7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的结构图二;
图8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侧边梁的结构图。
图中:1、电池箱;21、第一侧边梁;211、条形凸台;212、条形凹坑;213、折边;22、第二侧边梁;23、第三侧边梁;24、第四侧边梁;25、横梁;26、纵梁;3、第一液冷冷板;4、电池模组;41、侧板;42、顶板;43、底板;44、间隔件;45、采集板;46、镍片;5、第二液冷板;61、通信接口;62、充放电接口;63、BMS板;64、熔断器;65、继电器;66、分流器;71、液冷接口;72、进液管路;73、出液管路;8、防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1、承载梁结构、电控组件和电池模组4。
承载梁结构、电控组件和电池模组4均设置在电池箱1的内部,电池箱1起到承载作用,具体地,电池箱1具有下箱体和盖体,通过盖体盖合在下箱体的开口处,以将下箱体封闭。电池箱包括底板和多块侧板,多块侧板设置在底板的四周并依次连接,底板和多块侧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
承载梁结构设置在电池箱1的容纳腔内,同时承载梁结构与电池箱1的底板和侧板连接,通过承载梁结构的设计,可以对电池箱1的底部进行加强,提升电池箱1的底部的承载力,具体地,承载梁结构设置为框架结构,承载梁结构的侧边与电池箱1的侧壁(侧板)连接,承载梁结构的下部与电池箱1的底壁(底板)连接。
电池模组与电控组件电连接,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控制,比如,电控组件设置为充放电组件和通信组件,以实现电池模组的充放电和通信功能。电池模组和电控组件均连接在承载梁结构上,可以提升电池模组和电控组件的连接可靠性,提升结构强度。而且,在底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上,电控组件处于电池模组在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之外,以使电控组件与电池模组在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即在底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使得电控组件和电池模组的连接相对独立,可以避免两者相互干扰,有利于对电路进行检修维护。
如此设置,通过承载梁结构可以加强电池箱1底部的承载力,进而降低因振动、冲击等外在因素影响而失效的风险,提升了电池箱1的整体强度、承重能力,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箱1的箱体易变形的问题;而且电控组件和电池模组4均独立连接在承载梁结构上,并相对于电池箱1位置固定,有利于提升电池包的结构整体性,有利于对电路进行检修维护。
本方案中,电控组件包括充放电组件和通信组件,电池箱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即多块侧板中相对的两个),电池箱1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通信接口61和充放电接口62,通信接口61通过通信组件(具体包括BMS板63以及连接线路等)与电池模组4电连接,充放电接口62通过充放电组件(具体包括熔断器64、绝缘子、继电器65、分流器66以及连接线路等)与电池模组4电连接,通信组件和充放电组件集成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电池模组4之间。这样,通过将电路组件(通信组件和充放电组件)集成在第一侧壁和电池模组4之间的空间区域,有利于对电路进行检修维护,避免电路组件和电池模组4之间相互影响。
具体地,电池模组4包括电芯组、汇流件和采集件,其中,电芯组具有多个层叠设置的电芯;汇流件位于电芯组的极耳侧,并电连接电芯的极耳和充放电组件,具体地,汇流件包括多个镍片46和铜排,镍片46电连接相邻的两个电芯的极耳,铜排连接端部的电芯的极耳和充放电组件;采集件位于电芯组的极耳侧,并电连接电芯的极耳和通信组件,具体地,采集件设置为采集板45,采集板45与多个电芯的极耳连接,且采集板45的一端弯折设置且贴合在侧板41远离电芯组的一侧,并与通信组件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本电池包包括第一液冷板3,第一液冷板3设置在承载梁结构和电池模组4之间,并与承载梁结构连接,以使第一液冷板3对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降温的同时,还可以对承载梁结构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进一步提升电池箱1底部的承载力,进而降低因振动、冲击等外在因素影响而失效的风险,提升了电池箱1的整体强度、承重能力,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箱1的箱体易变形的问题。
电池模组4连接在承载梁结构上,以使承载梁结构、第一液冷板3和电池模组4连接成一体,并相对于电池箱1位置固定,有利于保证电池箱1内部结构的整体性,进而提升电池包的结构整体性,避免因结构件晃动偏移而造成质量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液冷板3和承载梁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强电池箱1底部的承载力,进而降低因振动、冲击等外在因素影响而失效的风险,提升了电池箱1的整体强度、承重能力,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箱1的箱体易变形的问题;而且承载梁结构、第一液冷板3和电池模组4一体连接,并相对于电池箱1位置固定,有利于提升电池包的结构整体性。
本方案中,第一液冷板连接有液冷管路组件,其中,在底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上,液冷管路组件处于电池模组在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之外,且液冷管路组件与电控组件分别位于电池模组的两侧,以使液冷组件和电控组件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4相对的两个侧壁,由于冷却液温度较低,容易在液冷组件上形成冷凝现象,将液冷组件和电控组件分开设置,可以避免液冷组件和电控组件相互影响,有利于保证电路的安全稳定。
具体地,电池箱1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液冷接口71,液冷接口71通过液冷管路组件(具体包括进液管路72、出液管路73和控制阀等)与第一液冷板3连接,液冷管路组件集成设置在第二侧壁与电池模组4之间。
电池箱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和/或第四侧壁上设置有防爆阀8,这样,防爆阀8、电控组件和液冷组件分别位于电池模组4的三个不同侧面,有利于避免三者相互产生干扰,而且防爆阀8对应电池模组4的极耳侧,有利于提升泄压效率。
本电池包还包括有第二液冷板5,第二液冷板5位于电池模组4远离第一液冷板3的一侧,并与电池模组4连接,以使第一液冷板3和第二液冷板5分别位于电池模组4的两侧,以形成双层液冷结构,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和更均匀的温度分布,散热性能更佳,且能够降低电池模组4温度不均衡现象。
其中,第二液冷板5远离电池模组4的一侧设置有柔性件,第二液冷板5通过柔性件与电池箱1接触。这样,在盖体与下箱体连接时,盖体与第二液冷板5之间通过柔性件柔性接触,既可以防止第二液冷板5与盖体之间发生硬性碰撞,又可以提供预紧力,使第二液冷板5和电池模组4之间连接更加紧密,进而提升电池包的结构整体性和性能稳定性。具体地,柔性件设置为泡棉,并粘贴在第二液冷板5上。
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梁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第一液冷板3通过第一定位结构定位固定在承载梁结构上,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通过第一定位结构对第一液冷板3和承载梁结构进行定位,再对第一液冷板3和承载梁结构进行连接,可以避免连接时第一液冷板3和承载梁结构发生晃动或者错位,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承载梁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电池模组4通过第二定位结构定位固定在承载梁结构上,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通过第二定位结构对电池模组4和承载梁结构进行定位,再对电池模组4和承载梁结构进行连接,可以避免连接时电池模组4和承载梁结构发生晃动或者错位,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具体地,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可以设置为定位柱的形式,定位柱凸起于承载梁结构并能够穿设并定位在第一液冷板3或者电池模组4内(相对应地,第一液冷板3和电池模组4上设置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柱穿设在定位孔内),以形成承载梁结构和第一液冷板3的定位,以及承载梁结构和电池模组4的定位。当然,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
如图3、4所示,承载梁结构包括多个侧边梁、纵梁26和横梁25,其中,侧边梁的数量与电池箱1的侧壁数一致(比如四个),多个侧边梁一对一连接在电池箱1的侧壁,相邻的两个侧边梁连接,纵梁26和横梁25设置在电池箱1的中部并交叉连接,纵梁26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两个侧边梁连接,横梁25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两个侧边梁连接。具体地,电池箱1设置为方形结构,具有四个侧壁,侧边梁设置有四个,且纵梁26和横梁25呈十字交叉,上述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和铆接。
如此,多个侧边梁组成一个闭合环框结构,并于电池箱1的内壁进行加固,加强了电池箱1的形状稳定度,而交叉连接的纵梁26与横梁25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进而实现了在电池箱1的底部设置一组一体化的承载梁结构,降低因振动、冲击等外在因素影响而失效的风险,提升了电池箱1的整体强度、承重能力,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箱1的箱体易变形的问题。
其中,侧边梁设置有四个,即第一侧边梁21、第二侧边梁22、第三侧边梁23和第四侧边梁24,第一侧边梁21和第二侧边梁22相对设的,第三侧边梁23和第四侧边梁24相对设置,第一侧边梁21、第二侧边和横梁25均梁搭接在纵梁26、第三侧边梁23和第四侧边梁24上,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三侧边梁23、第四侧边梁24和横梁25布置在电池箱1的底部并焊接,再将第一侧边梁21、第二侧边梁22和纵梁26搭接在纵梁26、第三侧边梁23和第四侧边梁24上并进行焊接,其中,纵梁26和横梁25之间满焊,以形成一体化结构,如此布局结构配合度好,优化结构稳固度。
结合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的方案,多个侧边梁(第一侧边梁21、第二侧边梁22、第三侧边梁23和第四侧边梁24)中的至少一者(这里所说的至少一者可以为一者、两者、三者或者四者,比如第一侧边梁21,又比如第一侧边梁21和第二侧边梁22)设置条形凸台211,第一定位结构包括条形凸台211,条形凸台211的延伸与所在侧边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有利于提升侧边梁的结构强度,在装配过程中,第一液冷板3的侧边与条形凸台211相抵接,以对第一液冷板3进行限位,进而形成上述的第一定位结构,这样,有利于提升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条形凸台211的台面上的定位柱,通过定位柱贯穿电池没准,以将电池模组定位固定在条形凸台211的台面上。在装配过程中,条形凸台211对第一液冷板3进行定位的同时将电芯模组抬高,以使第一液冷板3和电芯模组的连接位置错位,可以实现第一液冷板3和电芯模组的分别定位,并提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空间上的合理排布,有效避免电池包内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浪费,而且通过条形凸台211可以将电池模组所受的重力释放到电池箱上而不是直接作用在第一液冷板,对电池模组产生向下的力有一定的吸收、缓冲作用。
具体地,第一侧边梁21上(即条形凸台211的内侧)和条形凸台211上均设置定位柱,条形凸台211内侧(朝向电池箱1的中部的一侧)的定位柱用于定位第一液冷板3,条形凸台211的台面上的定位柱用于定位电池模组4。第二侧边梁22上也设置有定位柱,该定位柱可以通过穿设在第一液冷板3和电池模组4内,以实现第一液冷板3和电池模组4的同时定位。其中,第一侧边梁21、第二侧边梁22和横梁25上可以设置有螺纹孔,螺栓贯穿第一液冷板3或者电池模组4并连接在螺纹孔中,以实现第一液冷板3或者电池模组4相对于承载梁结构的固定。
本方案中,条形凸台211为设置在侧边梁(第一侧边梁21)中部的折边凸起,即条形凸台211凸起于侧边梁的中部,并沿侧边梁的延伸方向延伸,这样,通过条形凸台211可以将侧边梁分隔成两部分,在加强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将两侧的应力进行分隔,避免两侧应力相互干扰。这里,电控组件和第一液冷板分别位于条形凸台211的两侧,在安装时,电控组件和第一液冷板通过压铆或者螺栓与侧边梁连接,由于连接点位较多,平板设计的话会导致板材出现裂纹、变形等不良现象,通过条形凸台211将电控组件和第一液冷板的连接应力分隔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进一步地,电控组件包括多个与侧边梁连接的电控元件(比如熔断器64、绝缘子、继电器65、分流器66、BMS板等),侧边梁上设置有条形凹坑212,条形凹坑212位于相邻两个电控元件之间。这样,通过条形凹坑212可以对侧边梁的强度进行加强,并可以将各个电控元件的连接点位进行分隔,减小应力集中的现象,提升侧边梁与电控组件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条形凹坑212和条形凸台211的延伸方向垂直,可以在各个方向上进行板材的强度加强。
侧边梁靠近电池箱的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折边213,折边213贴合连接在电池箱的侧壁,有利于提升连接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4上设置有第三定位结构,第二液冷板5通过第三定位结构定位在电池模组4上。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通过第三定位结构对第二液冷板5和电池模组4进行定位,再对第二液冷板5和电池模组4进行连接,可以避免连接时第二液冷板5和电池模组4发生晃动或者错位,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如图6、7所示,电池模组4包括电芯组、侧板41、顶板42和底板43,其中,电芯组具有多个层叠设置的电芯;侧板41设置有两个,在电芯的层叠方向上,两个侧板41分别位于电芯组的两侧,以使两个侧板41与多个电芯层叠设置;顶板42和底板43分别位于电芯组的上侧和下侧,并与侧板41连接。这样,通过顶板42、底板43和两个侧板41围成框型并环绕在电芯组的外周,以实现对电芯组的固定,具体地,电芯组的外周涂胶,顶板42、底板43和两个侧板41均粘结在电芯组的外周。
其中,第三定位结构设置在顶板42上,具体地,第三定位结构可以设置为定位柱的形式,定位柱凸起于顶板42并能够穿设并定位在第二液冷板5内(相对应地,第二液冷板5上设置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柱穿设在定位孔内),以形成电池模组4和第二液冷板5的定位。当然,第三定位结构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
而且,侧板41与承载梁结构连接。具体地,侧板41远离电芯组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螺栓依次贯穿连接座和底板43,并连接在承载梁结构上。
电池模组4还包括间隔件44,间隔件44位于电芯组的中部并层叠设置相邻两个电芯之间,间隔件44具有中空结构,间隔件44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顶板42和底板43。这样,间隔件44的中空结构令其具有支撑和缓冲作用,当电池箱1产生振动时,间隔件44吸收振动,且令多个电芯之间相对位置稳定,而且通过间隔板、顶板42、底板43和两个侧板41使得电池模组4构成了稳定的整体式结构,有利于将电池模组4设计为大型模组,通过大型模组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池箱1的空间利用率,体积能量更大,简化PACK结构,极大降低成本。
具体地,间隔件44为表面包覆绝缘膜的铝型材。这样一来,铝型材自带中空结构,质轻的同时可满足一定的强度需求,加之表面包覆绝缘膜,可以达到一定的绝缘、耐压要求。
电池模组4设置有两个,并沿电芯的层叠方向的垂向排布,这样将电池模组4的数量减少,增大电池模组4的体型,通过大型模组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池箱1的空间利用率,体积能量更大,简化PACK结构,极大降低成本。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箱,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的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
承载梁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承载梁结构分别与所述电池箱的底板和侧板连接;
电池模组,与所述承载梁结构连接;
电控组件,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并与所述承载梁结构连接;
其中,在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上,所述电控组件处于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液冷板,与所述承载梁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承载梁结构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梁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和/或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液冷板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梁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侧板上的多个侧边梁,所述多个侧边梁中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条形凸台,所述条形凸台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侧边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形凸台的台面的定位柱,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所述条形凸台的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台凸起于所述侧边梁的中部并沿所述侧边梁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所述电控组件和所述第一液冷板分别位于所述条形凸台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侧边梁连接的电控元件,所述侧边梁上设置有条形凹坑,所述条形凹坑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控元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冷管路组件,与所述第一液冷板连通;
其中,在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上,所述液冷管路组件处于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承载梁结构上的投影之外,且所述液冷管路组件与所述电控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液冷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远离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液冷板与所述电池模组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设置有两个,并沿垂直于电芯层叠方向的方向排布。
CN202322547024.6U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电池包 Active CN220984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7024.6U CN220984762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7024.6U CN220984762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4762U true CN220984762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3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47024.6U Active CN220984762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4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2933B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及绝缘组件及电源模块
EP3706192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N211556079U (zh) 横梁、电池***箱和电动汽车
CN21447769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1952523A (zh) 一种电池包
CN217426941U (zh)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220984762U (zh) 一种电池包
JP7322159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と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CN219017792U (zh) 大容量储能的电池装置
CN215418311U (zh) 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4112706U (zh) 电动汽车
CN113889708B (zh) 车辆及其电池包
CN214313319U (zh) 一种无模组式的电池***结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104505532A (zh) 叠片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CN211980717U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车辆
CN211929603U (zh) 多极柱端子锂电池
CN210040322U (zh) 一种电池包
CN206461001U (zh) 一种中间带加强结构的电池模组
CN220652180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8975645U (zh) 电池包支架及电池包
CN221080217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20856784U (zh) 电池包
CN218005095U (zh) 电池包
CN218827512U (zh) 一种高性能的高尔夫球车电池
CN219329337U (zh) 集成液冷板的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