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5534U -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5534U
CN220785534U CN202322241931.8U CN202322241931U CN220785534U CN 220785534 U CN220785534 U CN 220785534U CN 202322241931 U CN202322241931 U CN 202322241931U CN 220785534 U CN220785534 U CN 220785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air
ventilation
air guid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419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刘涛
尹海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419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5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5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5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属于汽车座椅通风技术领域;具体地,通风***包括:气流驱动组件和承压导风组件;所述气流驱动组件具有吸风端和出风端;承压导风组件设置于发泡上,且承压导风组件与通风孔道连通设置;承压导风组件包括具有承压面和连接面的承压导风结构,同时连接面与承压面之间形成的导风空间能够将人体侧的气流与气流驱动组件进行连通。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口,连通口与导风空间连通设置,用于与气流驱动组件内的气路连通;当有乘客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承压导风结构会为承压导风组件提供支撑力,导风空间不会压缩,大大提升汽车座椅的通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人体与座椅接触紧密,导致空气不流通,不利于汗液排出,使人体感到不适。所以汽车座椅的通风功能应运而生,该功能能够有效改善人体与座椅间的空气流通,使人体保持干爽舒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目前市场上常规方案负载时(即驾驶人员/乘客乘坐时),用于通风的通风口容易被挤压住,通风口四周截面积减小,从而导致风量减小,进而影响汽车座椅的通风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通风效果良好的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所述通风***安装于汽车座椅的发泡远离人体一面上,所述发泡上具有通风孔道,所述通风***与所述通风孔道连通,包括:
气流驱动组件,所述气流驱动组件具有吸风端和出风端;
承压导风组件,所述承压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发泡远离人体一面上,且所述承压导风组件与所述通风孔道连通设置;所述承压导风组件包括:承压导风结构;所述承压导风结构具有靠近所述发泡的承压面和靠近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的连接面;
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承压面之间形成导风空间,所述导风空间与所述吸风端或者所述出风端连通,且所述导风空间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承压导风组件内部连通的气路;外部气流可以经由所述导风空间在所述通风孔道与所述吸风端或者所述出风端间流动;
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导风空间连通设置,用于与所述气流驱动组件内的气路连通;
当人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所述承压面受到自所述发泡传递的作用力时,所述承压面和所述连接面间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保持初始数值;所述初始数值为所述承压面未受到作用力时所述承压面和所述连接面间沿第一方向的距离的数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压导风结构包括:靠近所述发泡的上主板、靠近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的下主板,和设置于两主板间与所述上主板、所述下主板连接的若干支撑部;所述上主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发泡上开设的所述通风孔道对应的第一通风孔,用于连通所述通风孔道与所述承压导风结构;
所述上主板靠近所述发泡一面为所述承压面,所述下主板靠近所述气流驱动组件一面为所述连接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主板和所述下主板以及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构成多个沿所述承压导风结构周向分布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用于与所述承压导风组件内部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压导风组件还包括:
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内部设置有所述承压导风结构,所述导风件和所述承压导风结构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相连通;
所述导风件具有与所述通风孔道对应的导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通过与所述导风孔对应设置,进而与所述通风孔道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风件包括:密封层和包覆在所述密封层内部的导风层;
靠近人体侧的所述密封层设有所述导风孔,远离人体侧的所述密封层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导风层对应所述连接口处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口和所述连接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承压导风结构;所述导风层用于将所述通风孔道与所述承压导风结构内部的气路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压导风结构与所述导风件间通过粘贴或超声波焊接方式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流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汽车座椅或者所述承压导风组件相连接;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内部,所述风机具有所述吸风端和所述出风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承压导风组件相连接时,
所述连接部可以是卡合口,所述卡合口与所述连通口匹配设置,用于与所述连通口相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应用有上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还包括:所述发泡,所述通风***安装于所述发泡远离人体一面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气流驱动组件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气流驱动组件的运行工况;所述运行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和停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上设置有与承压导风组件配合的凹槽。
综上,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包括:气流驱动组件和承压导风组件。气流驱动组件具有吸风端和出风端;承压导风组件设置于发泡远离人体一面上,且承压导风组件与通风孔道连通设置;承压导风组件包括:承压导风结构;承压导风结构具有靠近发泡的承压面和靠近气流驱动组件的连接面,连接面与承压面之间形成导风空间,导风空间与吸风端或者出风端连通,且导风空间具有至少一个与承压导风组件内部连通的气路;外部气流可以经由导风空间在通风孔道与吸风端或者出风端间流动;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口,连通口与导风空间连通设置,用于与气流驱动组件内的气路连通;当人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承压面受到自发泡传递的作用力时,承压面和连接面间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保持初始数值;初始数值为承压面未受到作用力时的数值。
针对现有的座椅通风***在有乘员乘坐时,通风口处会被挤压,导致座椅的通风功能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通过优化原用于连通座椅发泡和风机的导风单元,设计得到承压导风组件,承压导风组件中的承压导风结构具有用于为承压导风组件提高有力支撑的承压面和用于与风机连通的连接面,通过该结构不仅能够保证通风***的气流流通还能够进一步增加承压导风组件的承压能力,即使有乘员乘坐在汽车座椅上,在承压导风结构提供支撑的情况下,连接面与承压面之间形成导风空间不会被挤压,汽车座椅的通风效果大大提升,进而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的初始结构受压示意图。
图3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的承压导风结构高于导风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中承压导风结构(承压面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中承压导风结构(连接面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中承压导风组件与气流驱动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100、发泡;101、通风孔道;200、气流驱动组件;201、吸风端;202、出风端;203、驱动壳体;204、风机;300、承压导风组件;301、承压导风结构;301-1、连通口;301-2、上主板;301-3、下主板;301-4、支撑部;301-5、第一通风孔;301-6、第二通风孔;302、导风件;302-1、导风孔;302-2、密封层;302-3、导风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由于夏季的高温导致驾驶人员(或者乘客)身体上很容易出汗,所以会对乘坐环境有更高的需求,现有的通风***在驾驶人员(或者乘客)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在导风单元的通风口连接处会受到挤压(参见图2,F用于表示人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向发泡100施加的压力),通风口处的吸风或者吹风截面积减小,通风***的通风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而本申请利用优化得到的承压导风组件200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气流驱动组件200,气流驱动组件200具有吸风端201和出风端202;
承压导风组件300,承压导风组件300设置于发泡100远离人体一面上,且承压导风组件300与通风孔道101连通设置;承压导风组件300包括:承压导风结构301;承压导风结构301具有靠近发泡100的承压面和靠近气流驱动组件200的连接面;
连接面与承压面之间形成导风空间,导风空间与吸风端201或者出风端202连通,且导风空间具有至少一个与承压导风组件300内部连通的气路;当外部气流可以经由导风空间在通风孔道101与吸风端201或者出风端202间流动;
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口301-1,连通口301-1与导风空间连通设置,用于与气流驱动组件200内的气路连通;
当人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承压面受到自发泡100传递的作用力F时,承压面和连接面间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保持初始数值;初始数值为承压面未受到作用力时的数值,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具体参见图1,箭头Y的指向。
在本实施例中,气流驱动组件200为通风效果的主要驱动力单元,汽车座椅需承载人体的一侧(以下简称为人体侧)产生的气流需要在气流驱动组件200的作用下通过承压导风组件300由气流驱动组件200的出风端202排出或者将外部气流通过出风端202并经由承压导风组件300吹向人体侧,达到为人体提供舒适乘坐环境的目的。
承压导风组件300为通风***的主要导风单元,其中,承压导风组件300包括承压导风结构301,同时承压导风结构301与发泡100通过粘贴或超声波焊接方式连接,用于增加通风***的承压能力,使得当有人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承压导风结构301的承压面以及连接面不会受到挤压,两者间距与汽车座椅未乘坐有乘客的时候保持一致,进而导风空间也能正常进行导风,保证了通风***的通风效果。
如图4和图5所示,承压导风结构301是通风***的主要承压单元,承压导风结构301包括:靠近发泡100的上主板301-2、靠近气流驱动组件200的下主板301-3,和设置于两主板间与上主板301-2、下主板301-3连接的若干支撑部301-4,此处,支撑部301-4可以是支撑板还可以是支撑柱等结构;上主板301-2上具有至少一个与发泡100上开设的通风孔道101对应的第一通风孔301-5,用于连通通风孔道101与承压导风结构301;上主板301-2靠近发泡100一面为承压面,下主板301-3靠近气流驱动组件200一面为连接面。
结合前述内容可知,承压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孔301-5,例如6图所示,第一通风孔301-5的数量为四个;而连接面需要与气流驱动组件200进行连通,本质上连接面其实是与气流驱动组件200中的吸风端201或者出风端202进行风路的连通,所以上述已形成的导风空间也随之与吸风端201或者出风端202相连通,那么气流驱动组件200便可为通风***提供动力源;
此外,上主板301-2和下主板201-3以及相邻两个支撑部301-4构成多个沿承压导风结构301周向分布的第二通风孔301-6;第二通风孔301-6用于与承压导风组件300内部连通,同时第二通风孔301-6也与第一通风孔301-5、导风空间连通设置。由于承压导风结构201的规格有限,未与第一通风孔301-5连通的通风孔道101中的气流便可通过第二通风孔201-5进入导风空间。
进一步地,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口301-1;连通口301-1与导风空间连通设置,连通口301-1用于与气流驱动组件200内部气路连通设置;具体地,由于通风***可以是吸风功能也可以是吹风功能,所以连通口301-1和气流驱动组件200的连通方式可以是通过连通口301-1直接与吸风端201或者出风端202去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通气管路进行连通,通气管路的固定可以通过卡接或者粘贴等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当连通口301-1与吸风端201连通时,此时气流驱动组件200可以将人体侧气流经由承压导风组件300吸入,最后经由出风端202排出,此时,通风***可以是吸风功能;当连通口301-1与出风端202连通时,此时气流驱动组件200可以通过出风端202向人体侧输送气流,为人体进行降温。
例如,连通口301-1与吸风端201连接时,所以连通口301-1是气流进入吸风端201的主要汇集处,那么在本申请中若干支撑部301-4未落入连通口301-1向上主板301-2的投影中,结合图5所示,可通俗理解为支撑部301-4的延伸长度均未伸入连通口301-1中,不会阻碍连通口301-1处的气流流通,进一步提升通风***的通风效果。
需要注意是,第一通风孔301-5的设计与布局需要依赖发泡100上的通风孔道101进行布局与设计,但其形状、大小以及位置等等均在此不作特殊限定;而第二通风孔301-6的设计位于承压导风结构301周向位置处,能够有效将未与第一通风孔301-5相连通的通风孔道101中的气流(该处气流均由通风孔道101进入)导入气流驱动组件200中,第二通风孔301-6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同样不作特殊限定。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承压导风结构301的规格有限,为大程度的保证承压导风结构301的支撑效果,承压导风结构301需要设置在汽车座椅上表面的主承载区域处,其中,主承载区域为汽车座椅与人体接触的区域;承压导风结构301对应于主承载区域设置,能够为承压导风组件300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撑力,保证导风空间不会过度被挤压。
如图1所示,承压导风组件300还包括:
导风件302,导风件302内部设置有承压导风结构301;导风件302的类型例如为通风袋体;导风件302和承压导风结构301通过第二通风孔301-6和第一通风孔301-5相连通;
导风件302具有与通风孔道101对应的导风孔302-1,使得导风件302与发泡100上的通风孔道101得以连通,所以第一通风孔301-5的设计与布局也需要根据导风孔302-1的情况进行调整。由于承压导风结构301设置于导风件302的内部,所以第一通风孔301-5便通过与导风孔302-1对应设置,进而与通风孔道101连通,至此,通风孔道101、导风孔302-1以及第一通风孔301-5形成气流流通气路。同时导风孔302-1与第一通风孔301-5一致,其形状、大小以及位置等等均在此不作特殊限定,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风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只要可以达到通风效果都可以。
具体地,导风件302包括:密封层302-2和包覆在密封层302-2内部的导风层302-3,导风层302-3例如为3D针织网布等有支撑作用的透气材料;
靠近人体侧的密封层302-2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导风孔302-1,远离人体侧的密封层302-2开设有连接口,而导风层302-3对应于连接口处设置有连接凹槽,连接口和连接凹槽正是用于容纳承压导风结构301的,具体地,承压导风结构301可通过与胶粘或者超声波焊等方式与导风件302进行连接。
如图1所示,气流驱动组件200包括:
驱动壳体203,驱动壳体203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汽车座椅或者承压导风组件300相连接;
风机204,风机204设置于驱动壳体203内部,风机204具有吸风端201和出风端202,风机204即为整个通风***的通风核心动力部件;
当连接部与承压导风组件300相连接时,连接部可以是卡合口,卡合口与连通口301-1匹配设置,用于与连通口301-1相连接,此时,风机204的吸风端201或者出风端202通过连通口301-1与承压导风结构301连通;在夏季时,风机203与承压导风组件300的配合便可完成对人体侧热气流的排出,为驾驶人员(或者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环境;此外,驱动壳体203和承压导风组件300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直插、旋转、滑动,而连接部还可以是螺钉或者拉钉等结构,在此不进行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在炎炎夏日,驾驶人员(或者乘客)在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汽车座椅的通风效果能够帮助人体侧气流的连通,有利于汗液的排出。
当人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承压导风组件300中的导风件302受压,由于其内部设置有承压导风结构301,所以导风件302不会受到过度挤压,通风效果不会降低,此时,连通口301-1与风机203可以通过吸风端201或者出风端202连通(承压导风结构与风机的吸风端或者出风端连通对应着通风***的吸风功能或者吹风功能);
当通风***为吸风功能时,人体侧气流便可通过通风孔道101进入导风件302中,随后导风孔303-1中的气流可以经由第一通风孔301-5进入导风空间也可以是经由第二通风孔301-6进入导风空间,最后由风机204的出风端202排出。
当通风***为吹风功能时,风机202吹向座椅侧的气流会经由出风端202进入导风空间,随后可分为两路,一路由第一通风孔301-5进入导风孔302-2再经由通风孔道101吹向于乘坐在汽车座椅上乘客;另一路则是由第二通风孔302-5进入导风孔302-2中,再经由通风孔道101吹向于乘坐在汽车座椅上乘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应用有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还包括:发泡100,通风***安装于发泡100远离人体一面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向气流驱动组件200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气流驱动组件的运行工况;运行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和停止。
具体地,发泡100上还设置有与承压导风组件300配合的凹槽,其中,凹槽底面可以是平整的,此外,在同时设置有承压导风结构301和导风件302的情况下,若承压导风结构301的规格过大(参见图2),承压导风结构301比导风件302高时,可对密封层302-3进行局部凸出设计,相应地,为配合承压导风组件300靠近发泡100一面的形状,凹槽底面也可以是不平整的。
控制器主要是对气流驱动组件200中的风机204进行控制,结合实施例1中的内容可知,风机204属于整个通风***的动力源,所以控制器能够通过控制风机204,进而驱动整个通风***运行,进而为驾驶人员(或者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环境。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所述通风***安装于汽车座椅的发泡(100)远离人体一面上,所述发泡(100)上具有通风孔道(101),所述通风***与所述通风孔道(101)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流驱动组件(200),所述气流驱动组件(200)具有吸风端(201)和出风端(202);
承压导风组件(300),所述承压导风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发泡(100)远离人体一面上,且所述承压导风组件(300)与所述通风孔道(101)连通设置;所述承压导风组件(300)包括:承压导风结构(301);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具有靠近所述发泡(100)的承压面和靠近所述气流驱动组件(200)的连接面;
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承压面之间形成导风空间,所述导风空间与所述吸风端(201)或者所述出风端(202)连通,且所述导风空间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承压导风组件(300)内部连通的气路;外部气流可以经由所述导风空间在所述通风孔道(101)与所述吸风端(201)或者所述出风端(202)间流动;
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口(301-1),所述连通口(301-1)与所述导风空间连通设置,用于与所述气流驱动组件(200)内的气路连通;
当人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所述承压面受到自所述发泡(100)传递的作用力时,所述承压面和所述连接面间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保持初始数值;所述初始数值为所述承压面未受到作用力时所述承压面和所述连接面间沿第一方向的距离的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包括:靠近所述发泡(100)的上主板(301-2)、靠近所述气流驱动组件(200)的下主板(301-3),和设置于两主板间与所述上主板(301-2)、所述下主板(301-3)连接的若干支撑部(301-4);所述上主板(301-2)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发泡(100)上开设的所述通风孔道(101)对应的第一通风孔(301-5),用于连通所述通风孔道(101)与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
所述上主板(301-2)靠近所述发泡(100)一面为所述承压面,所述下主板(301-3)靠近所述气流驱动组件(200)一面为所述连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主板(301-2)和所述下主板(301-3)以及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301-4)构成多个沿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周向分布的第二通风孔(301-6);所述第二通风孔(301-6)用于与所述承压导风组件(300)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压导风组件(300)还包括:
导风件(302),所述导风件(302)内部设置有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所述导风件(302)和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301-5)与所述第二通风孔(301-6)相连通;
所述导风件(302)具有与所述通风孔道(101)对应的导风孔(302-1),所述第一通风孔(301-5)通过与所述导风孔(302-1)对应设置,进而与所述通风孔道(10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件(302)包括:密封层(302-2)和包覆在所述密封层(302-2)内部的导风层(302-3);
靠近人体侧的所述密封层(302-2)设有所述导风孔(302-1),远离人体侧的所述密封层(302-2)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导风层(302-3)对应所述连接口处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口和所述连接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所述导风层(302-3)用于将所述通风孔道(101)与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内部的气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压导风结构(301)与所述导风件(302)间通过粘贴或超声波焊接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驱动组件(200)包括:
驱动壳体(203),所述驱动壳体(203)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汽车座椅或者所述承压导风组件(300)相连接;
风机(204),所述风机(204)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203)内部,所述风机(204)具有所述吸风端(201)和所述出风端(2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承压导风组件(300)相连接时,
所述连接部可以是卡合口,所述卡合口与所述连通口(301-1)匹配设置,用于与所述连通口(301-1)相连接。
9.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还包括:所述发泡(100),所述通风***安装于所述发泡(100)远离人体一面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气流驱动组件(200)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所述气流驱动组件(200)的运行工况;所述运行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和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100)上设置有与承压导风组件(300)配合的凹槽。
CN202322241931.8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Active CN220785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1931.8U CN22078553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1931.8U CN22078553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5534U true CN220785534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41931.8U Active CN22078553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5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4245B2 (ja) 空調機連動シート装置
EP2423040B1 (en) An insert for ventilating a vehicle seat
CN210852140U (zh) 车辆座椅总成及车辆
US6341814B1 (en) Heating system for an open motor vehicle
WO2018079041A1 (ja) 通風シートおよび座席空調装置
US20090127894A1 (en) Vehicle Seat with a Ventilation Device
CN220785534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KR20160083213A (ko) 통풍시트
CN114683982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KR101501077B1 (ko) 차량의 시트 하부 통풍 장치
CN213262068U (zh) 通风座椅和车辆
CN215921986U (zh) 车辆用座椅
KR101345961B1 (ko) 실내공기 흡입형 차량용 통풍시트
CN212373110U (zh) 车辆送风结构和汽车
KR100836349B1 (ko) 헤드라이닝에 설치된 에어 벤틸레이터 덕트 구조
CN218141169U (zh) 一种座椅通风***及汽车座椅
CN218577567U (zh) 车辆的座椅和车辆
CN220096202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以及汽车座椅
CN216184669U (zh) 车辆用座椅
KR20160139839A (ko) 냉온풍 기능이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
CN215793328U (zh) 一种车载多功能坐垫
CN21562156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结构
CN220884134U (zh) 座椅通风***、座椅和车辆
CN218948997U (zh) 一种座椅通风***及汽车座椅
CN220884135U (zh) 座椅通风***、座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