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5719U - 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5719U
CN220135719U CN202320813211.1U CN202320813211U CN220135719U CN 220135719 U CN220135719 U CN 220135719U CN 202320813211 U CN202320813211 U CN 202320813211U CN 220135719 U CN220135719 U CN 220135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guiding
along
length
fa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32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丽红
吴昊
史俊茹
周宏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32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5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5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5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该换热器包括导流结构、换热管组、沿第一方向与换热管组相对设置的风机、沿第二方向与风机间隔设置的动力源,动力源与风机连接,换热管组构造有沿第一方向与动力源相对设置的辅风量区,导流结构沿第一方向位于辅风量区和动力源之间,导流结构构造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风机,第二端靠近辅风量区,导流结构至少靠近风机的一端构造有渐缩段,渐缩段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渐缩。通过导流结构能够将风机出风口靠近动力源的侧边处的气流引流至辅风量区,以促进换热管组表面气流分布均匀,提升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中,换热器主要用于冷媒与外界的换热。具体的,换热器中包括换热管,换热管中流通有冷媒,换热器还包括风机,风机中吹出的气流能够与换热管中的冷媒换热,但是由于风机位置的设置,气流吹至换热管表面时,存在着不同位置的换热管表面的气流量不同,导致冷媒换热不均,不同位置的换热管处的换热效率不一,整体的换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器,以促使换热管组表面的风量均匀、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换热器,包括导流结构、换热管组、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相对设置的风机、沿第二方向与所述风机间隔设置的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换热管组构造有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动力源相对设置的辅风量区,所述导流结构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辅风量区和所述动力源之间,所述导流结构构造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风机,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辅风量区,所述导流结构至少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构造有渐缩段,所述渐缩段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渐缩。
可以理解的是,动力源对风机进行驱动,使风机产出气流用于与换热管组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导流结构的渐缩段设置能够对风机出风口靠近动力源的侧边处的气流进行引流,使这部分气流能够沿着导流结构的渐缩段自第一端流向第二端,由于第二端靠近于辅风量区,故能够将气流引导至辅风量区处的换热管组的表面,以促进整个换热管组表面气流分布均匀,进而提升整体的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和第三导流段,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流段和第三导流段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段和所述第三导流段均设置为所述渐缩段;所述第二导流段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所述第一导流段末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三导流段渐扩;沿第三方向,至少所述第二导流段的投影轮廓为曲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流段的渐缩段设置以对风机侧边处的气流进行第一次引流,以使气流流向沿第一方向动力源所正对的空间;第二导流段渐扩且为曲面的设置,能够加速气流,并使气流能够沿着第二导流段继续流动;第二导流段与第三导流段的圆滑过渡以便将气流沿着圆滑过渡面流动至第三导流段,第三导流段的渐缩段设置能够继续将气流引流至沿第一方向动力源所对应的换热管组表面的中部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段渐缩末端的长度为d1,所述第一端长度为D,d1=(30%-60%)D,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段的长度为h1,所述导流结构长度为H,h1=(20%-35%)H;和/或,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段渐扩末端的长度为d2,所述第一端的长度为D,d2≤D,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段的长度为h2,所述导流结构长度为H,h2=(30%-50%)H;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导流段的长度为h3,所述导流结构长度为H,h3=(15%-45%)H。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段的尺寸能够限定第一导流段的渐缩程度,设置第二导流段的尺寸能够限定出第二导流段的外扩程度,设置第三导流段的尺寸亦能够限定第三导流段的渐缩程度,以确保对气流的引流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义所述风机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动力源的区域为边侧出风区域A,所述风机的整个出风区域范围为B,A=(10%-35%)B;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侧位于或趋近于所述边侧出风区域A。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以便边侧出风区域中的气流能够从风机中吹出后立刻沿着第一导流段的渐缩方向流动,以确保引流效果,边侧出风区域范围的限定可以确保所引流的气流的量合理有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渐缩设置;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围设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侧,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渐缩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一方向的渐缩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一方向的渐缩长度,所述第二导流件的渐缩末端限定为敞口。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流件渐缩的设置便于风机侧边处的气流进行引流,风机边侧的气流只能够顺着气流通道流向沿第一方向动力源所对应的换热管组的表面,第二导流件能够限制气流流向,避免气流偏离引流方向。沿第一方向,第一导流件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导流件的长度,能够加强对气流的引流效果,避免气流未达到换热管组表面时分散。第二导流件渐缩末端敞口的设置便于气流从气流通道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件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轮廓包括直线边和弧线边,且所述弧线边的弧长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直线边;和/或,所述第二导流件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轮廓包括两条沿第二方向间隔的直线边;和/或,所述气流通道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递增。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道沿第一方向向着换热管组逐渐变宽,与辅风量区沿第二方向的尺寸相适应,以促进气流均匀分布于辅风量区。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沿第三方向投影轮廓中直线边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第一导流件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轮廓中弧线边的设置,对气流的引流效果更为顺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义所述风机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动力源的区域为边侧出风区域A,所述风机的整个出风区域范围为B,A=(10%-35%)B;所述第二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位于或趋近于所述边侧出风区域;所述第一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一端沿第所述二方向的至少一侧位于所述风机靠近所述动力源的侧边处。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以便边侧出风区域中的气流能够从风机中吹出后立刻沿着气流通道的方向流动,能够确保引流效果,边侧出风区域的限定能够确保所引流的气流的量合理有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H,所述风机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间距为L,H=(45%-97%)L。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确保导流结构将气流引流至辅风量区,减少气流的分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安装机壳,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所述换热管组、所述风机和所述动力源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机壳;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沿第二方向至少一侧构造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机壳或所述风机。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机壳的设置以将导流结构、风机、换热管组和动力源均得到稳定安装。安装部的设置便于导流结构的安装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于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内弯折,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机壳连接;或者,所述安装部自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端点处,向所述风机内部延伸形成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风机出风口处的内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导流片的设置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易于加工成型。第一安装板的设置便于将导流结构与安装机壳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的设置便于将导流结构与风机连接,以固定住导流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实施例一中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实施例一中导流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实施例一中导流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实施例二中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00、换热器;10、导流结构;20、风机;30、换热管组;31、迎风面;40、动力源;50、安装机壳;11、第一导流段;12、第二导流段;13、第三导流段;14、第一导流件;15、第二导流件;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03、安装部;1031、第一安装板;1032、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6,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100,包括导流结构10、换热管组30、沿第一方向与换热管组30相对设置的风机20、沿第二方向与风机20间隔设置的动力源40,动力源40与风机20连接,换热管组30构造有沿第一方向与动力源40相对设置的辅风量区。导流结构10沿第一方向位于辅风量区和动力源40之间。
如此,动力源40能够驱动风机20产生气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动力源40可采用电机驱动。风机20产生的气流能够流至换热管组30表面,以与换热管组30中的冷媒进行换热。由于风机20产出的气流主要流动至沿第一方向与风机20所正对的换热管组30表面,而沿第一方向,动力源40与风机20位于同一侧,动力源40所正对的换热管组30表面的气流量较少,此处的换热效果不佳,故以这部分换热管组30表面为辅风量区。通过在动力源40和换热管组30之间设置导流结构10,能够将风机20的出风口靠近动力源40侧的气流引流至辅风量区,以促使换热管组30表面气流分布均匀,提高气流与冷媒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导流结构10构造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第一端101靠近风机20,第二端102靠近辅风量区,导流结构10至少靠近风机20的一端构造有渐缩段,渐缩段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第一端101朝向第二端102渐缩。如此,导流结构10渐缩段的设置具有引流的效果,使风机20出风口边侧的气流能够沿着第一端101流向第二端102,由于第二端102趋近于辅风量区,故气流能够沿着导流结构10到达辅风量区,进而促进气流在换热管组30表面分布均匀,使换热管组30各处的风机20效率趋于相同,以提升整体的换热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至少靠近换热管组30的一端构造有渐缩段,或者,导流结构10至少靠近风机20和换热管组30的两端均构造有渐缩段。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定义第一方向为y轴方向,第二方向为x轴方向,第三方向为z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以两个风机20和一个动力源40为例进行阐述,即沿第二方向,两个风机20之间连接有一个动力源40,沿第一方向,动力源40与换热管组30之间设置有一个导流结构10。当风机20和动力源40的数量改变时,亦可以参照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导流结构10进行安装布设,只需满足沿第一方向,动力源40所对应的辅风量区处的气流分布充分且均匀即可。
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沿第二方向,风机20出风口的长度趋近于风机20的长度,定义风机20出风口沿第二方向靠近动力源40的区域为边侧出风区域,导流结构10中的部分位于或趋近于边侧出风区域,其中,沿第二方向,边侧出风区域的范围为A,风机20的整个出风区域范围为B,A=(10%-35%)B,边侧出风区域的末端为风机20的出风口靠近动力源40的一侧边。如此设置,能够确保所引流的气流足量,且不影响沿第一方向风机20所正对的换热管组30表面的气流分布。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边侧出风区域的范围A占出风区域的范围B的20%、28%或者35%。
从导流件的整体长度来看,如图1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H,风机20沿第一方向与换热管组30间距为L,H=(45%-97%)L。其中,换热管组30沿第一方向朝向风机20的一侧具有迎风面,风机20沿第一方向朝向换热管组30的一侧具有送风面,风机20沿第一方向与换热管组30的间距也就是迎风面和送风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如此,具有足够长的导流长度,能够确保导流结构10将大部分边侧出风区域的气流引流至辅风量区处,减少导流过程中的气流向别处分散。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H占风机20沿第一方向与换热管组30间距L的45%、66%或者97%。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包括第一导流段11、第二导流段12和第三导流段13,沿第一方向,第二导流段12连接于第一导流段11和第三导流段13之间;第一导流段11和第三导流段13均设置为渐缩段;第二导流段12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第一导流段11末端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三导流段13渐扩;沿第三方向,至少第二导流段12的投影轮廓为曲线。如此,第一导流段11渐缩的设置能够将边侧出风区域中的气流进行引流,以使气流沿着第一导流段11的表面流动,气流压力增大。气流随第一导流段11的表面流动至第二导流段12,第二导流段12渐扩曲面的设置呈向外凸设状,气流能够附着在第二导流段12的表面流动,使气流压力降低,气流流速增加。接着,第三导流段13渐缩的设置能够引导气流沿着第三导流段13的表面流动,最终以使气流到达辅风量区。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段11和第三导流段13沿第三方向的投影的轮廓均为曲线,如此,第一导流段11的表面为曲面,第三导流段13的表面亦为曲面,对气流引流的效果更加顺畅,具有更好的引流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导流段13沿第一方向朝向换热管组30的第二端102的端面构造为圆弧面。如此设置,使得第三导流段13沿第一方向朝向换热管的端面较为圆滑,促进气流顺畅流动,确保整体的引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H占风机20沿第一方向与换热管组30间距L的95%。如此设置,以确保对气流的引流效果。
如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第一导流段11渐缩末端的长度为d1,第一端101长度为D,d1=(30%-60%)D,且,沿第一方向,第一导流段11的长度为h1,导流结构10长度为H,h1=(20%-35%)H。如此,第一导流段1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较短,且第一导流段11延伸末端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亦较短,第一导流段11具有足够的渐缩程度,以确保从边侧出风区域处的气流在第一导流段11的引导下,向辅风量区流动。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第一导流段11与第二导流段12连接处的长度d1为第一端101长度D的30%、45%或者60%,沿第一方向,第一导流段11的长度h1占导流结构10长度H的20%、30%或者35%。
如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第二导流段12渐扩末端的长度为d2,第一端101的长度为D,d2≤D,且沿第一方向,第二导流段12的长度为h2,导流结构10长度为H,h2=(30%-50%)H。如此,使得第二导流段12的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三导流段13渐扩的程度合理,以确保第二导流段12的曲率较小,对气流阻碍作用小,避免气流流动方向偏移,使得气流能够顺利附着在第二导流段12的表面,并朝向辅风量区流动。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二导流段12的长度h2占导流结构10长度H的30%、40%或者50%。
如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三导流段13的长度为h3,导流结构10长度为H,h3=(15%-45%)H。如此,第三导流段13设置得较短,能够减少气流的分散,确保在第三导流段13的引流作用下,大部分气流到达辅风量区。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三导流段13的长度h3占导流结构10长度H的15%、30%或者45%。
如图1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导流结构10的第一端101的至少一侧位于或趋近于所述边侧出风区域A。如此,边侧出风区域中的气流从出风口流出后,能够立刻沿着导流结构10的表面进行流动,以确保边侧出风区域中的气流均能够得到引流。
如图3所示,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由导流片围设而成,导流结构10围设出贯通第三方向的腔。如此设置,第一导流段11、第二导流段12和第三导流段13能够由导流片一体加工成型,加工简单,生产效率高。导流片的设置在满足引流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的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至少一侧构造有安装部103。如此,安装部103的设置便于将导流结构10固定安装。
如图2及图3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端101呈敞口状,安装部103于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内弯折,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1031。如此,第一端101敞口状的设置利于第一安装板1031的加工,减少导流结构10于第一端101处沿第二方向所占的面积,在安装时能够不额外占用安装空间,且第一安装板1031加工简单,能够与第一端101一体加工成型,安装时也较为方面。
如图1及图6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器100包括安装机壳50,至少部分导流结构10、换热管组30、风机20和动力源40均安装于安装机壳50。如此,安装机壳50能够对导流结构10、换热管组30、风机20以及动力源40的作业提供稳定的支撑。在本方案中,第一安装板1031安装于沿第一方向动力源40所对的安装机壳50。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可选用焊接、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将第一安装板1031固定在安装机壳50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导流结构10包括第一导流件14,沿第一方向,第一导流件14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第一端101朝向第二端102渐缩设置,以限定出渐缩段。如此,能够将气流直接从第一端101引流至第二端102。
如图4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0还包括第二导流件15,第二导流件15围设于第一导流件14的外侧,第二导流件15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第一端101朝向第二端102渐缩设置,并与第一导流件14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第二导流件15沿第一方向的渐缩长度大于第一导流件14沿第一方向的渐缩长度,第二导流件15的渐缩末端限定为敞口。如此,使得气流能够沿着气流通道进行流动,第一导流件14和第二导流件15均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第二导流件15在引流的基础上还能够限制气流向其他方向分散,以提高对气流的引流效果。第二导流件15渐缩末端的敞口设置以便于气流从气流通道流出,并到达辅风量区处。其中,第二导流件15沿第一方向的渐缩长度大于第一导流件14沿第一方向的渐缩长度的设置,使得气流从气流通道流出后不会立即散开,而能够在第二导流件15所围设成的空间内流动,直至从第二导流件15的敞口处流出,以尽可能避免气流流向偏移,促进气流均匀到达辅风量区。
如图4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气流通道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自第一端101朝向第二端102递增。也就是说,沿第一方向,自风机20朝向换热管组30,气流通道越来越宽。如此,相比于直接从出风口流向换热管组30表面,流体先进入气流通道,气流通道沿第二方向的尺寸相对出风口沿第二方向的出风范围较窄,故流体流速在从出风口进入气流通道时流速变大,随着气流通道的逐渐变宽,流速略减,但仍大于从出风口直接流出的流体。与此同时,这样设置使得第二导流件15敞口处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能够略小但趋近于辅风量区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利于气流在辅风量区的均匀分布。
如图4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14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轮廓包括直线边和弧线边,且弧线边的弧长两端分别连接有直线边。也就是说,第一导流件14沿第一方向的延伸末端为圆弧面。如此设置,直线边所在的第一导流件14的表面能够引导气流逐渐向辅风量区流动,弧线边所在第一导流件14的表面较为圆滑,使气流流动顺畅。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第二导流件15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轮廓为两条沿第二方向间隔的直线边,第二导流件15的两条直线边所形成的夹角小于第一导流件14的两条直线边所形成的夹角。如此,第二导流件15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第二导流件15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轮廓中的两条直线边夹角的设置利于形成沿第一方向宽度递增的气流通道。
如图4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导流件15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位于或趋近于边侧出风区域处;第一导流件14位于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安装于风机20靠近动力源40的侧边处。也就是说,第二导流件15位于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的一端点位于边侧出风区域沿第二方向的一端,第一导流件14位于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上与第二导流件15同侧的端点(即第一导流件14位于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导流件位于边侧出风区域端点的端点)位于同一边侧出风区域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即,沿第二方向,第一导流件14和第二导流件15所组成的气流通道的宽度为边侧出风区域的宽度。如此,边侧出风区域的气流能够完全进入到气流通道中,并沿着气流通道流动,提高所引流的气流量。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14构造有安装部103,安装部103安装于沿第一方向动力源40所对应的安装机壳50,具体设置可参见实施例一;第二导流件15位于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两侧的端点处分别构造有安装部103,安装部103自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两侧的端点处,向风机20内部延伸形成第二安装板1032,第二安装板1032与风机20出风口处的内壁连接。如此,第二安装板1032能够将第二导流件15固定在风机20出风口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在风机20的出风口处的内壁构造有相应的安装结构,例如风机20的出风口处的内壁上构造有安装凸起,相应的,第二导流件15的第二安装板1032与安装凸起连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选用焊接、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来将第二导流件15的安装部103固定在风机20出风口处。
除以上不同外,在本方案中,其他均可参照实施例一中内容,再次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组(30)、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30)相对设置的风机(20)和动力源(40),沿第二方向,所述风机(20)与所述动力源(40)间隔设置,所述动力源(40)与所述风机(2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30)构造有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动力源(40)相对设置的辅风量区,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
导流结构(10),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辅风量区和所述动力源(40)之间,所述导流结构(10)构造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第一端(101)靠近所述风机(20),所述第二端(102)靠近所述辅风量区,所述导流结构(10)至少靠近所述风机(20)的一端构造有渐缩段,所述渐缩段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所述第一端(101)朝向所述第二端(102)渐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10)包括第一导流段(11)、第二导流段(12)和第三导流段(13),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段(12)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流段(11)和第三导流段(13)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段(11)和所述第三导流段(13)均设置为所述渐缩段;
所述第二导流段(12)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所述第一导流段(11)末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三导流段(13)渐扩;沿第三方向,至少所述第二导流段(12)的投影轮廓为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段(11)渐缩末端的长度为d1,所述第一端(101)长度为D,d1=(30%-60%)D,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段(11)的长度为h1,所述导流结构(10)长度为H,h1=(20%-35%)H;和/或,
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段(12)渐扩末端的长度为d2,所述第一端(101)的长度为D,d2≤D,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段(12)的长度为h2,所述导流结构(10)长度为H,h2=(30%-50%)H;和/或,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导流段(13)的长度为h3,所述导流结构(10)长度为H,h3=(15%-45%)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风机(20)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动力源(40)的区域为边侧出风区域A,所述风机(20)的整个出风区域范围为B,A=(10%-35%)B;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导流结构(10)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侧位于或趋近于所述边侧出风区域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10)包括第一导流件(14),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导流件(14)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所述第一端(101)朝向所述第二端(102)渐缩设置;
所述导流结构(10)还包括第二导流件(15),所述第二导流件(15)围设于所述第一导流件(14)的外侧,所述第二导流件(15)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自所述第一端(101)朝向所述第二端(102)渐缩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14)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
所述第二导流件(15)沿第一方向的渐缩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流件(14)沿第一方向的渐缩长度,所述第二导流件(15)的渐缩末端限定为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14)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轮廓包括直线边和弧线边,且所述弧线边的弧长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直线边;和/或,
所述第二导流件(15)沿第三方向的投影轮廓包括两条沿第二方向间隔的直线边;和/或,
所述气流通道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自所述第一端(101)朝向所述第二端(102)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风机(20)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动力源(40)的区域为边侧出风区域A,所述风机(20)的整个出风区域范围为B,A=(10%-35%)B;
所述第二导流件(15)位于所述第一端(10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位于或趋近于所述边侧出风区域;所述第一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一端(101)沿第所述二方向的至少一侧位于所述风机靠近所述动力源的侧边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H,所述风机(20)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30)间距为L,H=(45%-97%)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包括安装机壳(50),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10)、所述换热管组(30)、所述风机(20)和所述动力源(40)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机壳(50);
所述导流结构(10)的第一端(101)沿第二方向至少一侧构造有安装部(103),所述安装部(103)安装于所述安装机壳(50)或所述风机(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03)于所述第一端(10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内弯折,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1031),所述第一安装板(1031)与所述安装机壳(50)连接;或者,
所述安装部(103)自所述第一端(101)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端点处,向所述风机(20)内部延伸形成第二安装板(1032),所述第二安装板(1032)与所述风机(20)出风口处的内壁连接。
CN202320813211.1U 2023-04-07 2023-04-07 换热器 Active CN220135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3211.1U CN220135719U (zh) 2023-04-07 2023-04-07 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3211.1U CN220135719U (zh) 2023-04-07 2023-04-07 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5719U true CN220135719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62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3211.1U Active CN220135719U (zh) 2023-04-07 2023-04-07 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5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6780A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CN112212491A (zh) 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287989B (zh) 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09280A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US20070217906A1 (en) Fan inlet flow distributor
KR20040073370A (ko) 분리형 공기 조화기
US6776710B1 (en) Vent structure for slotted outlet with uniform velocity profile
CN109340915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448209U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EP3726061B1 (en) Air duct assembly for axial fan
CN220135719U (zh) 换热器
CN213478685U (zh) 用于贯流风轮的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调节设备
CN108443978B (zh) 空调设备
KR20240021305A (ko) 에어덕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절 설비
US20200318642A1 (en) Ventila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heat exchange module with air guides for guiding the air flow passing through the air manifolds
CN216691607U (zh) 蜗壳结构、风道部件和空调器
CN115264599A (zh) 一种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器
CN210141211U (zh) 一种离心风机以及空调器
ITMI981182A1 (it) Unita' interna per condizionatore d'aria
CN215336667U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9083263U (zh) 一种贯流风道及其空调器
CN213931181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7715413U (zh) 空调器
CN213542816U (zh) 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057067B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