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0097U - 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0097U
CN220000097U CN202321431857.XU CN202321431857U CN220000097U CN 220000097 U CN220000097 U CN 220000097U CN 202321431857 U CN202321431857 U CN 202321431857U CN 220000097 U CN220000097 U CN 220000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equipment main
collecting hopper
main part
bl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18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新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bei Miaolinsen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bei Miaolinsen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bei Miaolinsen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bei Miaolinsen Bi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18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0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0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0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属于秸秆搅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外侧设置有排料斗,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物料直接堆积于地面的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底部为半圆形结构且其一端位置向下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集料斗移动至排料斗的下端后可将其排放的物料承接,进而利用集料斗的倾斜结构可自动将物料向下导向避免聚集于一处影响后续的下料使用,进一步的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螺旋送料叶片旋转即可将物料向排放框的内部推动进行下料,可直接将物料排放至收集机构的内部便于后续转运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堆积于地面影响生产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秸秆搅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机,是一种建筑工程机械,主是用于搅拌水泥、沙石、各类干粉砂浆等建筑材料。这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稠度的机器。搅拌机分为好多种,有强制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双卧轴搅拌机等等;随着社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在搅拌机的种类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其中就有用于农业秸秆进行搅拌的搅拌机;
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秸秆搅拌机大多为卧式搅拌设备,其出料口设置于搅拌机的一端外侧,在搅拌结束时直接将内部物料向外排放堆积于地面,后续需要人工长时间的收集转运以及清理等操作,较为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容易引起劳累不便于实际操作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外侧设置有排料斗,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物料直接堆积于地面的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底部为半圆形结构且其一端位置向下倾斜,所述集料斗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物料排放的放料筒,所述放料筒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排放框,所述集料斗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物料推出的隔板,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便捷施加秸秆物料的进料板,所述进料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秸秆物料限位的限位框。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秸秆物料向外散落的挡板,所述进料板的下端设置有凸出的支板,所述支板位于设备主体的一端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板的下端设置有凸出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用于将秸秆物料向设备主体内部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的下端设置有凸出圆形结构的旋轴,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旋轴限位的轴座。
进一步地,所述旋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座转动连接的挡环,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挡环对接并带动其旋转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隔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滑动安装于集料斗两侧框体外侧的滑套。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电机连接并带动物料向排放框内部移动的螺旋送料叶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集料斗移动至排料斗的下端后可将其排放的物料承接,进而利用集料斗的倾斜结构可自动将物料向下导向避免聚集于一处影响后续的下料使用,进一步的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螺旋送料叶片旋转即可将物料向排放框的内部推动进行下料,可直接将物料排放至收集机构的内部便于后续转运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堆积于地面影响生产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在设备主体的一端设置旋轴与第一电机对接后,可利用第一电机经支板带动进料板的一端旋转至低处位置,此时即可直接将秸秆物料搁置于进料板的上端并经限位框以及挡板进行限位,进一步的利用第一电机带动进料板复位即可使秸秆物料持续的送入设备主体的内部进行粉碎搅拌,结构简单无需反复投放物料即可实现持续性的加料操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大大降人工成本便于实际操作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进料板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支板与设备主体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集料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放料筒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图中:1、设备主体;2、排料斗;3、集料斗;4、放料筒;5、排放框;6、隔板;7、进料板;8、限位框;9、挡板;10、支板;11、导料板;12、旋轴;13、轴座;14、第一电机;15、挡环;16、第二电机;17、滑套;18、螺旋送料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一端外侧设置有排料斗2,设备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物料直接堆积于地面的集料斗3,集料斗3的底部为半圆形结构且其一端位置向下倾斜,集料斗3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物料排放的放料筒4,放料筒4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排放框5,集料斗3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物料推出的隔板6,设备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便捷施加秸秆物料的进料板7,进料板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秸秆物料限位的限位框8,本实施例中可将进料板7旋转为外侧向下倾斜的状态,此时可将大量的秸秆物料直接搁置于进料板7与限位框8的内部,无需后续反复上料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进行其他的处理操作。
其中,进料板7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秸秆物料向外散落的挡板9,进料板7的下端设置有凸出的支板10,支板10位于设备主体1的一端外侧,本实施例中挡板9用于将秸秆物料集中于进料板7的上端内部,并防止向外松散抵住设备主体1的外壁,保障秸秆物料的顺利施加。
其中,进料板7的下端设置有凸出的导料板11,导料板11用于将秸秆物料向设备主体1内部导向,本实施例中导料板11用于防止秸秆物料下滑时抵住设备主体1的入料口框壁。
其中,支板10的下端设置有凸出圆形结构的旋轴12,设备主体1的一端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旋轴12限位的轴座13,本实施例中旋轴12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出的支杆结构与轴座13形成转动连接。
其中,旋轴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座13转动连接的挡环15,设备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挡环15对接并带动其旋转的第一电机14,本实施例中挡环15在旋轴12的两端为对称设置,可防止进料板7产生左右滑动。
其中,放料筒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6,隔板6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滑动安装于集料斗3两侧框体外侧的滑套17,本实施例中隔板6用于将残余的物料推出进行下料使用。
其中,放料筒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电机16连接并带动物料向排放框5内部移动的螺旋送料叶片18。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集料斗3移动至排料斗2的下端后可将其排放的物料承接,进而利用集料斗3下端的倾斜结构可自动将物料向下导向避免聚集于一处影响后续的下料使用,进一步的利用设置于放料筒4一端的第二电机16可带动放料筒4内部的螺旋送料叶片18旋转,经此即可将物料向放料筒4一端底部的排放框5内部推动进行下料,可直接将物料排放至收集机构的内部便于后续转运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堆积于地面影响生产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设备主体1的一端设置旋轴12与第一电机14对接后,可利用第一电机14经未可与支板10上端与进料板7连接的支板10,带动进料板7的一端旋转至低处位置,此时即可直接将秸秆物料搁置于进料板7的上端,并经设置于进料板7端部的限位框8以及两侧位置的挡板9进行限位,进一步的利用第一电机14带动进料板7复位即可使秸秆物料持续的送入设备主体1的内部进行粉碎搅拌,结构简单无需反复投放物料即可实现持续性的加料操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大大降人工成本便于实际操作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一端外侧设置有排料斗(2),所述设备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物料直接堆积于地面的集料斗(3),所述集料斗(3)的底部为半圆形结构且其一端位置向下倾斜,所述集料斗(3)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物料排放的放料筒(4),所述放料筒(4)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排放框(5),所述集料斗(3)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物料推出的隔板(6),所述设备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便捷施加秸秆物料的进料板(7),所述进料板(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秸秆物料限位的限位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7)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秸秆物料向外散落的挡板(9),所述进料板(7)的下端设置有凸出的支板(10),所述支板(10)位于设备主体(1)的一端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7)的下端设置有凸出的导料板(11),所述导料板(11)用于将秸秆物料向设备主体(1)内部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的下端设置有凸出圆形结构的旋轴(12),所述设备主体(1)的一端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旋轴(12)限位的轴座(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轴(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座(13)转动连接的挡环(15),所述设备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挡环(15)对接并带动其旋转的第一电机(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筒(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6),所述隔板(6)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滑动安装于集料斗(3)两侧框体外侧的滑套(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筒(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电机(16)连接并带动物料向排放框(5)内部移动的螺旋送料叶片(18)。
CN202321431857.X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Active CN220000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857.XU CN220000097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857.XU CN220000097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0097U true CN220000097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8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1857.XU Active CN220000097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0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47259U (zh) 一种用于生产pp单丝布用的搅拌机
CN208392327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112895135A (zh) 一种干混砂浆搅拌装置
CN220000097U (zh) 一种秸秆搅拌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CN113500700A (zh) 一种水泥配料器
CN210610982U (zh) 一种饲料混合装置
CN210552138U (zh) 一种建筑机械高效混凝土搅拌机
CN112604582A (zh) 一种可以进行快速打碎并清理沾附的饲料搅拌机
CN210229677U (zh) 一种用于石英石板材生产中的配料搅拌装置
CN115672121A (zh) 一种混料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31411U (zh) 一种砂浆制备装置
CN211837362U (zh) 一种饲料原料生产用混料装置
CN208212989U (zh) 一种建筑施工搅拌机
CN220802846U (zh) 一种猪饲料混料机
CN219902696U (zh) 一种往复式水泥净浆搅拌机
CN212948456U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水泥混合搅拌机
CN221271598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制备用物料混合机
CN219650257U (zh) 一种具有多层搅拌结构的高效搅拌机
CN215549987U (zh) 一种塑料混料机
CN21566104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水泥搅拌与分配设备
CN218422588U (zh) 一种防粘连拌料机出料斗
CN218138974U (zh) 一种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
CN218854015U (zh) 一种食品机械用新型原料搅拌装置
CN220614472U (zh) 一种搅拌机的高效搅拌机构
CN116001101B (zh)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防堵料混凝土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