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5600U - 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5600U
CN219485600U CN202320143613.5U CN202320143613U CN219485600U CN 219485600 U CN219485600 U CN 219485600U CN 202320143613 U CN202320143613 U CN 202320143613U CN 219485600 U CN219485600 U CN 219485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oller
supporting frame
moving mechanis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36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少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Da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Da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Da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36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5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5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5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支撑台,涉及机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该可移动支撑台包括支撑框架、移动机构和滚轮,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缺口。移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框架内并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滚轮连接于移动机构。其中,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滚轮相对于支撑框架移动,使滚轮选择性设置于缺口内,以在滚轮滚动模式和滚轮隐藏模式之间切换。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一个操作人员就能控制支撑框架的自由移动,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滚轮在不工作时隐藏在支撑框架的内部,在工作时可伸出支撑框架位于底部的缺口之外,实现支撑框架的移动,缩短了施工时间,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且无需天车吊运,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机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的车体在组装过程中或者已经完成组装时,需要临时放置在支撑台上,支撑台可能不会恰好对准机车的支撑位置,因此需要调节支撑台的位置,用于对准车体的支撑位置。
现有支撑台比较笨重,需要依靠几个操作人员同时施力才能进行位置移动,且只能偏离一定的位置。如果需要远距离移动,只能通过天车吊运,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目前实际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支撑台,可同时满足支撑和移动的双重功能,省时省力,安全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支撑台,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缺口;
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
滚轮,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
锁止件,用于所述移动机构的锁定和解锁;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滚轮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移动,使所述滚轮选择性设置于所述缺口内,以在滚轮滚动模式和滚轮隐藏模式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滚轮,所述转动杆被配置为在所述滚轮滚动模式时相对于水平面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滚轮,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滑动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支撑台还包括:
滑轨,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
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通过所述锁止件相对于所述滑轨选择性锁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滑轨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锁止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和所述锁止件之间的锁止位置为所述滑轨的底部位置,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被配置为在所述滚轮滚动模式时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顶板、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底板,四个所述侧板首尾相接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之间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支撑台,支撑框架起到支撑机车的作用,为机车的组装和完成组装提供支撑位置。移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框架内,滚轮连接于移动机构,支撑框架起到整体支撑的作用。
当可移动支撑台需要进行移动时,将支撑框架抬离地面,使支撑框架的缺口离开地面,在滚轮和移动机构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机构自动下落并带动滚轮相对于支撑框架移动,使滚轮从缺口至少部分外露。然后利用锁止件对移动机构的位置进行锁定,使移动机构不会因支撑框架的重力而被压回去,保证滚轮相对于缺口的位置稳定。此时处于滚轮滚动模式,滚轮可相对于地面滚动,从而可调节支撑框架相对于机车的相对位置,以实现与机车的支撑位置进行对接过程。
当可移动支撑台不需要移动时,利用锁止件解除移动机构相对于支撑框架的相对位置,在支撑框架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对移动机构进行下压,使移动相对于支撑框架反向转动,移动机构的转动带动滚轮相对于支撑框架移动,使滚轮从缺口回缩至支撑框架内,此时处于滚轮隐藏模式,支撑框架在原地起到支撑作用。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一个操作人员就能控制支撑框架的自由移动,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滚轮在不工作时隐藏在支撑框架的内部,在工作时可伸出支撑框架位于底部的缺口之外,实现支撑框架的移动,缩短了施工时间,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且无需天车吊运,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其中: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移动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撑框架;2、移动机构;3、滚轮;4、锁止件;5、滑轨;6、滑块;
11、顶板;12、底板;121、缺口;13、侧板;14、固定杆;
21、转动杆;22、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支撑台,适用于机车的组装过程或者完成组装的转运过程。如图1所示,该可移动支撑台包括支撑框架1、移动机构2和滚轮3,支撑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缺口121。移动机构2设置于支撑框架1内并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1,滚轮3连接于移动机构2。其中,移动机构2被配置为带动滚轮3相对于支撑框架1移动,使滚轮3选择性设置于缺口121内,以在滚轮滚动模式和滚轮隐藏模式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支撑台,支撑框架1起到支撑机车的作用,为机车的组装和完成组装提供支撑位置。移动机构2设置于支撑框架1内,滚轮3连接于移动机构2,支撑框架1起到整体支撑的作用。
当可移动支撑台需要进行移动时,将支撑框架1抬离地面,使支撑框架1的缺口121离开地面,在滚轮3和移动机构2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机构2自动下落并带动滚轮3相对于支撑框架1移动,使滚轮3从缺口121至少部分外露。然后利用锁止件4对移动机构2的位置进行锁定,使移动机构2不会因支撑框架1的重力而被压回去,保证滚轮3相对于缺口121的位置稳定。此时处于滚轮滚动模式,滚轮3可相对于地面滚动,从而可调节支撑框架1相对于机车的相对位置,以实现与机车的支撑位置进行对接过程。
当可移动支撑台不需要移动时,利用锁止件4解除移动机构2相对于支撑框架1的相对位置,在支撑框架1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对移动机构2进行下压,使移动相对于支撑框架1反向转动,移动机构2的转动带动滚轮3相对于支撑框架1移动,使滚轮3从缺口121回缩至支撑框架1内,此时处于滚轮隐藏模式,支撑框架1在原地起到支撑作用。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一个操作人员就能控制支撑框架1的自由移动,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滚轮3在不工作时可隐藏在支撑框架1的内部,在工作时可伸出支撑框架1位于底部的缺口121之外,实现支撑框架1的移动,缩短了施工时间,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且无需天车吊运,安全性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滚轮3为万向轮。其中,万向轮也可以称之为活动脚轮,可允许沿水平方向进行360°旋转,自由灵活性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包括顶板11、底板12和四个侧板13,顶板11和底板12平行间隔设置,四个侧板13首尾相接并设置于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
其中,四个侧板13也可以分别称之为左板、右板、前板和后板,顶板11和底板12平行间隔设置,四个侧板13首尾相接并设置于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使这六个板围成六面体结构。这六个板之间可通过焊接相连接,在相对的两个侧板13设置有加强筋,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框架1整体外形可为长方体结构,也可为锥形体结构。具体地,顶板11的长度小于底板12的长度,侧板13相对于底板12倾斜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缺口121设置于底板12,利用底板12的缺口121,方便滚轮3的伸出和收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还包括固定杆14,固定杆14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3之间并设置于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
当两个相对设置侧板13相对于底板12倾斜时,侧板13的结构强度比较弱,通过在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设置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3,固定杆14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避免移动机构2拉动侧板13出现侧板13变形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杆14的两端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3之间可通过焊接相固定,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比较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机构2包括转动杆21,转动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1,另一端连接于滚轮3,转动杆21被配置为在滚轮滚动模式时相对于水平面垂直设置。
具体地,转动杆21的一端通过铰链结构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1的固定杆14,另一端连接于滚轮3的转动轴,当转动杆21相对于固定杆14摆动时,转动杆21可带动滚轮3转动,以实现滚轮3相对于缺口121伸出和回缩的过程。当在滚轮滚动模式时,转动杆21相对于水平面垂直设置,以为滚轮3提供下压力,此时转动杆21和支撑框架1对机车的支撑力、支撑框架1的重力、转动杆21对滚轮3的下压力三者共线,保证滚轮3和地面相互接触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及第三连杆24,第一连杆22的一端连接于滚轮3,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第二连杆23远离第一连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1,第三连杆24远离第一连杆22的一端相对于支撑框架1滑动设置。
具体地,第一连杆22的一端连接于滚轮3的转动轴,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第二连杆23的一端分别转动于第一连杆22和第三连杆24,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侧板13。第三连杆24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另一端相对于侧板13滑动设置。此时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形成连杆机构,随着连杆机构的转动,为滚轮3提供伸出和回缩的拉力和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移动支撑台还包括滑轨5和滑块6,滑轨5设置于支撑框架1的内壁,滑块6设置于第三连杆24远离第一连杆22的一端,滑块6和滑轨5滑动配合。
其中,滑轨5焊接于支撑框架1的侧板13,第三连杆24的另一端连接于滑块6,滑块6可沿滑轨5进行滑动,在滑块6和滑动的配合作用下,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第三连杆24移动的顺畅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6通过锁止件4相对于滑轨5选择性锁定。
当利用锁止件4将滑块6相对于滑轨5进行锁定时,实现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之间的自锁,保证在滚轮滚动模式时滚轮3伸出的可靠性;当利用锁止件4将滑块6相对于滑轨5解除锁定时,实现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之间的解锁,使在滚轮隐藏模式时滚轮3可以灵活回缩至支撑框架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6朝向滑轨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滑轨5对应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锁止件4能够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其中,滑块6的顶部转动连接于第三连杆24,滑块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滑轨5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至少一个为螺纹孔,或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两者其中一个为螺纹孔,另一个为通孔,锁止件4可选螺栓,锁止件4分别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实现滑块6和滑轨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连杆机构在自锁和解锁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6和锁止件4之间的锁止位置为滑轨5的底部位置,第一连杆22和连杆被配置为在滚轮滚动模式时同轴设置。
由于第三连杆24可同时推动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如果滑块6和锁止件4之间的锁止位置为滑轨5的底部位置,滑块6滑动至滑轨5的底端位置进行固定,那么此时第三连杆24对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为最大极限位置,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的位置不会再改变。
在滚轮滚动模式时,滑块6和滑轨5通过锁止件4进行位置锁定,第二连杆23的位置也固定,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同轴设置,即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共线,此时转动杆21、固定杆14和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围成直角三角形结构,根据三角形结构稳定的特点,保证位于顶角位置的滚轮3的结构稳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支撑台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可移动支撑台需要移动时,在支撑框架1的顶部施加上抬的作用力,使支撑框架1的底板12与地面形成一个角度,以将缺口121脱离地面。在滚轮3和移动机构2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机构2和滚轮3会自动下落,此时转动杆21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杆23逆时针转动,第三连杆24带动滑块6沿滑轨5向下移动,当滑块6滑至滑轨5的底部时,转动杆21相对于固定杆14垂直设置,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同轴设置,然后将锁止件4穿设于侧板13、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将滑块6锁止在滑轨5的底部位置。此时移动机构2处于自锁状态,滚轮3至少部分伸出缺口121之外,由于移动机构2处于自锁状态,移动机构2不会因支撑框架1的重量而被压回去,从而支撑框架1可利用滚轮3进行自由移动。
当支撑框架1需要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旋拧锁止件4,将锁止件4脱离滑块6和滑轨5,使移动机构2的自锁失效。在支撑框架1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杆21带动滚轮3在支撑框架1内部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22运动和第二连杆23顺时针转动,以及第三连杆24带动滑块6沿滑轨5向上移动,直到滚轮3通过缺口121回缩至支撑框架1的内部,此时移动机构2返回支撑框架1的内部,支撑框架1在原地起到支撑作用。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可移动支撑台仅仅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一个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说明书中描述的装置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缺口;
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
滚轮,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
锁止件,用于所述移动机构的锁定和解锁;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滚轮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移动,使所述滚轮选择性设置于所述缺口内,以在滚轮滚动模式和滚轮隐藏模式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滚轮,所述转动杆被配置为在所述滚轮滚动模式时相对于水平面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滚轮,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滑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支撑台还包括:
滑轨,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
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通过所述锁止件相对于所述滑轨选择性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滑轨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锁止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和所述锁止件之间的锁止位置为所述滑轨的底部位置,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被配置为在所述滚轮滚动模式时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顶板、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底板,四个所述侧板首尾相接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之间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CN202320143613.5U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Active CN219485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3613.5U CN219485600U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3613.5U CN219485600U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5600U true CN219485600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2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3613.5U Active CN219485600U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5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39889A1 (en) Mobile crane for angling a main jib extension relative to a main jib of a mobile crane
JP5513820B2 (ja) トラニオン運搬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クレーン
CN104671118A (zh) 民用多功能高楼自动吊车
DE102019130241B3 (de) Fahrzeugkran mit einem Teleskopausleger und Fahrzeugkran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Abspannvorrichtung an den Teleskopausleger eines Fahrzeugkrans
EP2900587B1 (de) Turmdrehkran
CN110759283B (zh) 集装箱侧面装载机
JP2008150159A (ja) ジブクレーン
DE2437570A1 (de) Krantraverse zur horizontalen lastverschiebung
US3540603A (en) Mill liner handling machine
DE102012110053B4 (de) Handhabungs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flacher Gegenstände
JP6756518B2 (ja) クレーンを操作する方法及びクレーン
DE3839858C2 (zh)
EP2423147B1 (de) Anordnung zum Wenden einer Last
CN205172590U (zh) 一种组合多用隧道衬砌台车
EP3132137A1 (de) Mobile kran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r temporären montage einer solchen kranvorrichtung
CN219485600U (zh) 一种可移动支撑台
CN209836688U (zh) 隧道内可交会错车的无轨调板车
KR102022044B1 (ko) 고소작업차량의 전복방지장치
DE3911868A1 (de) Turmdrehkran, vorzugsweise oben drehender turmdrehkran
CN114873448A (zh) 一种辅助载重的侧向抬升机构及龙门架
CN111663788B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卸料平台
AU2015101469A4 (en) A vehicle for an item and a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 item
CN202670977U (zh) 货物施工升降机套架
CN214647859U (zh) 伸缩定位锁止架、云梯运载总成及云梯车
DE2647227A1 (de) Umschlaggeraet zum heben und kippen von frachtcontainer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