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3042U -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3042U
CN219483042U CN202320295306.9U CN202320295306U CN219483042U CN 219483042 U CN219483042 U CN 219483042U CN 202320295306 U CN202320295306 U CN 202320295306U CN 219483042 U CN219483042 U CN 219483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passing hole
cavity
out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53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永强
倪长征
胡煜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Aimei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Aimei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Aimei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Aimei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53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3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3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3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包括本体、分水件和切换机构。本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分水件设于本体内,分水件具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进水口通过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与出水口相连通。切换机构能活动地设于本体内并交替地与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相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交替地改变,进而使得出水口的出水水花交替变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无需设置活动的出水嘴就能够获得交替出水的出水方式,结构简单且功能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出水终端上的出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出水终端(例如花洒或水龙头或喷枪或抽拉头等)设有能够使水流交替变化(例如往复摆动)的出水结构,从而达到按摩等功效。现有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大多都是通过设置能活动的出水嘴,利用水力驱动机构驱动出水嘴摆动,从而实现水流的往复摆动,例如公告号为CN2022636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按摩花洒”、公告号为CN2067631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摆动旋转按摩水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花洒”、公告号为CN2024275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磁控花洒”等。然而,采用设置活动的出水嘴以获得循环交替的水花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出水嘴处密封不良导致漏水问题;2、长期使用后出水嘴的活动间隙可能被水垢堵住,造成出水嘴卡涩或甚至卡死不动,导致交替出水功能失效;3、出水嘴通常需要设置多个,而多个出水嘴需要一个一个组装到出水终端的出水面板上,安装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其无需设置活动的出水嘴,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不存在出水嘴漏水和卡涩的问题,组装也十分方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本体,还包括:
分水件,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分水件具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切换机构,能活动地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交替地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交替地改变,进而使得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水花交替变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切换机构交替地与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相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交替地改变,进而使得出水口的出水水花交替变换,这样无需设置类似现有技术的活动的出水嘴也能够获得交替出水的水花效果,因此,结构简单,也不存在出水嘴漏水和卡涩的问题,组装也十分方便,功能可靠,构思巧妙。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隔水件,所述隔水件设于所述出水口内以将所述出水口的内腔分割为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以该预定角度交汇为一股汇流水;所述第一过水孔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孔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切换机构交替地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相配合时,使得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呈强弱交替变化,进而使得所述汇流水往复摆动。
该方案中,通过设置隔水件将出水口的内腔分割为与第一过水孔相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与第二过水孔相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并且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和第二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以该预定角度交汇为一股汇流水,通过切换机构交替地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呈强弱交替变化。这样当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较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强时,汇流水偏向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当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较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强时,汇流水偏向第二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从而实现汇流水往复交替的摆动,实现水流的按摩功效,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切换机构交替地部分遮挡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从而交替地改变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当所述切换机构部分遮挡所述第一过水孔时,所述第一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当所述切换机构部分遮挡所述第二过水孔时,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
该方案中,通过切换机构交替地部分遮挡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从而实现交替地改变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构思巧妙、容易实现,且功能可靠。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隔水件的外端位于所述出水口内且与所述出水口的外端具有一定距离,所述隔水件的外端界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出水端,所述隔水件的外端与所述出水口的外端之间的空间形成汇流腔,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在所述出水口内交汇为所述汇流水;或者,所述隔水件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出水口的外端,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在所述出水口之外交汇为所述汇流水。
该方案中,两个出水通道的水流选择在出水口内交汇为一股汇流水,可以使得汇流效果更好,并且汇流水的出水状态也更稳定。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水件与所述本体之间围成出水腔,所述分水件包括分水部,所述分水部将所述出水腔分割为不相通的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腔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水孔和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水口设有若干个且周圈间隔布置,各个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所述汇流水形成一水圈,所述第一出水腔围绕在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外周,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位于若干个所述出水口围成的圆的外侧,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位于若干个所述出水口围成的圆的内侧,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水流较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水流强时,所述水圈呈内缩状态,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水流较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水流强时,所述水圈呈外张状态。
该方案中,出水口设有若干个且周圈间隔布置,从而使得汇流水会形成一水圈,出水状态呈现为该水圈的内缩或外张,出水方式新颖;此外,第一出水腔围绕在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外周,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位于若干个所述出水口围成的圆的外侧,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位于若干个所述出水口围成的圆的内侧,结构布局十分简单、紧凑且巧妙。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水件还包括分水盘,所述分水部为连接在所述分水盘上面向所述出水口一侧的分水圈,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贯穿地设于所述分水盘上,所述分水圈的内侧界定所述第二出水腔,所述分水圈的外侧界定所述第一出水腔。
该方案中,通过分水圈隔出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以使得第一出水腔围绕在第二出水腔的外周,结构简单。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水圈围绕在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之外,所述分水圈上设有缺口,所述分水盘上面向所述出水口一侧设有引流筋条,所述引流筋条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水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孔通过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腔相连通。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隔水件一体成型在所述分水圈上,所述分水件装入所述本体内时,所述隔水件伸入所述出水口中。
该方案中,将隔水件一体成型在所述分水圈上,使得整体结构更简单、紧凑,组装也更方便,无需单独组装隔水件。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腔内位置与所述第一过水孔相对应处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整流柱,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水流向所述第一整流柱,并经所述第一整流柱整流后流至所述第一出水腔的内壁;所述第二出水腔内位置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相对应处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整流柱,所述第二过水孔的水流向所述第二整流柱,并经所述第二整流柱整流后流至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内壁。
该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整流柱和第二整流柱,能够使得第一过水孔或第二过水孔的水接触到对应出水腔的内壁前被对应的整流柱整流缓存,从而减小水流冲击出水腔的内壁时的噪音,降噪效果明显。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所述切换机构交替地打开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从而使得所述出水口的水流呈强弱交替变化;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为单个孔或者由若干个小孔组成;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水花为灯泡状水花。当打开所述第一过水孔时,所述出水口的水流较强,灯泡状的水花外扩变大;当打开所述第二过水孔时,所述出水口的水流较弱,灯泡状的水花内缩变小。
该方案中,能够获得忽大忽小的灯泡状出水水花,出水方式新颖。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分水件之间还形成有分水腔,所述分水腔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形成所述分水腔的出口,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分水腔内的叶轮、与所述叶轮同轴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设于所述分水腔内周壁的周圈内齿、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和周圈内齿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与所述叶轮同轴转动的切换片,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切换片传动配合,所述分水腔的进口流入的水流驱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叶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带动所述行星齿轮沿所述周圈内齿周向移动,所述行星齿轮进而带动所述切换片绕所述叶轮的转轴转动,所述切换片转动时交替地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相配合。
该方案中,通过切换机构包括叶轮、传动齿轮、周圈内齿、行星齿轮和切换片,切换机构的结构十分简单、紧凑、占用本体内腔的空间小。
一些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隔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后围成一容腔,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隔板、分水件和切换机构均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围成一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腔,所述隔板背向所述进水腔的一侧与所述分水件之间围成所述分水腔,所述隔板上设有所述分水腔的进口。
该方案中,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隔板,并通过隔板同时隔出进水腔和分水腔,使得本体的结构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剖视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剖视图之二(图中带箭头的虚线示意水流路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水件和隔水件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出水状态图之一(水圈内缩状态,图中带箭头的虚线示意水流路径);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出水状态图之一(水圈外张状态,图中带箭头的虚线示意水流路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剖视图之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的剖视图之二。
附图标记为:
本体;11-第一壳体;111-进水口;12-第二壳体;121-出水口;1211-第一出水通道;1212-第二出水通道;1213-汇流腔;13-隔板;14-分水腔;141-分水腔的进口;15-进水腔;
隔水件;
分水件;31-第一过水孔;32-第二过水孔;33-第一出水腔;331-第一整流柱;34-第二出水腔;341-第二整流柱;35-分水盘;351-引流筋条;36-分水圈;361-缺口;
40-切换机构;41-叶轮;411-转轴;42-传动齿轮;43-周圈内齿;44-行星齿轮;441-中心限位孔;45-切换片;451-限位柱。
A-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查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包括本体10、分水件30和切换机构40等。其中,本体10具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21;分水件30设于本体10内,分水件30具有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进水口11通过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与出水口121相连通;切换机构40,能活动地设于本体10内并交替地与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相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交替地改变,进而使得出水口121的出水水花交替变换。这样无需设置类似现有技术的活动的出水嘴也能够获得交替出水的效果,因此,结构简单,也不存在出水嘴漏水和卡涩的问题,组装也十分方便,功能可靠,构思巧妙。
本实施例中,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还包括隔水件120,隔水件20设于出水口121内以将出水口121的内腔分割为第一出水通道1211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出水方向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出水方向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A(见图4),第一出水通道1211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流出的水流以该预定角度交汇为一股汇流水;第一过水孔31与第一出水通道1211相连通,第二过水孔32与第二出水通道1212相连通。切换机构40交替地与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相配合时,使得第一出水通道1211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流出的水流呈强弱交替变化,进而使得所述汇流水往复摆动,实现交替出水的功效。上述设计,当第一出水通道1211流出的水流较第二出水通道1212流出的水流强时,汇流水偏向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出水方向;当第二出水通道1212流出的水流较第一出水通道1211流出的水流强时,汇流水偏向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出水方向,从而实现汇流水往复交替的摆动,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切换机构40交替地部分遮挡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从而交替地改变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当切换机构40部分遮挡第一过水孔31时,第一过水孔31的过流截面积小于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此时,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水流较强于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水流;当切换机构40部分遮挡第二过水孔32时,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小于第一过水孔31的过流截面积,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水流较强于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水流。如此设置,构思巧妙、容易实现,且功能可靠。本实施例中,切换机构40具体是通过下文所述的切换片45部分遮挡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切换片45活动至与第一过水孔31或第二过水孔32相对应的位置时,切换片45与第一过水孔31或第二过水孔32的入口端之间具有过流间隙(也即切换片45未贴合第一过水孔31或第二过水孔32的入口端端面),该过流间隙允许较少水流流过第一过水孔31或第二过水孔32,从而实现切换片45部分遮挡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该过流间隙界定了与其对应的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切换片45部分遮挡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也可以替换设计为:在切换片45上开设过流小孔(未图示),过流小孔的过流截面积均小于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当切换片45活动至与第一过水孔31或第二过水孔32相对应的位置时,水流能够通过过流小孔流过第一过水孔31或第二过水孔32,从而实现切换片45部分遮挡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过流小孔界定了与其对应的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隔水件20的外端位于出水口121内且与出水口121的外端具有一定距离,隔水件20的外端界定第一出水通道1211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出水端,隔水件20的外端与出水口121的外端之间的空间形成汇流腔1213,第一出水通道1211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流出的水流在出水口121内交汇为汇流水;或者,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择将隔水件20的外端延伸至出水口121的外端,第一出水通道1211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流出的水流在出水口121之外交汇为汇流水。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出水通道的水流选择在出水口121内交汇为一股汇流水,可以使得汇流效果更好,并且汇流水的出水状态也更稳定,相比两个出水通道的水流选择在出水口121之外交汇为一股汇流水的方案更佳。
本实施例中,分水件30与本体10之间围成出水腔,分水件30包括分水部,分水部将出水腔分割为不相通的第一出水腔33和第二出水腔34,第一出水腔33分别与第一过水孔31和第一出水通道1211相连通,第二出水腔34分别与第二过水孔32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出水口121设有若干个且周圈间隔布置,各个出水口121流出的汇流水形成一水圈,第一出水腔33围绕在第二出水腔34的外周,第一出水通道1211位于若干个出水口121围成的圆的外侧,第二出水通道1212位于若干个出水口121围成的圆的内侧,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水流较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水流强时,水圈呈内缩状态,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水流较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水流强时,水圈呈外张状态。如此设置,出水口121设有若干个且周圈间隔布置,从而使得汇流水会形成一水圈,出水状态呈现为该水圈的内缩或外张,出水方式新颖;此外,第一出水腔33围绕在第二出水腔34的外周,第一出水通道1211位于若干个出水口121围成的圆的外侧,第二出水通道1212位于若干个出水口121围成的圆的内侧,结构布局十分简单、紧凑且巧妙。
本实施例中,分水件30还包括分水盘35,分水部为连接在分水盘35上面向出水口121一侧的分水圈36,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贯穿地设于分水盘35上,分水圈36的内侧界定第二出水腔34,分水圈36的外侧界定第一出水腔33。通过分水圈36隔出第一出水腔33和第二出水腔34,以使得第一出水腔33围绕在第二出水腔34的外周,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分水圈36围绕在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之外,分水圈36上设有缺口361,分水盘35上面向出水口121一侧设有引流筋条351,引流筋条351与本体10的内壁围成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过水孔31相连通,另一端与缺口361相连通,第一过水孔31通过引流通道与第一出水腔33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隔水件20一体成型在分水件30上,具体是与分水件30上的分水圈36一体成型,分水件30装入本体10内时,隔水件20伸入出水口121中从而将出水口121的内腔分割为第一出水通道1211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这样能够使得整体结构更简单、紧凑,组装也更方便,无需单独组装隔水件20。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将隔水件20一体成型在出水口121内,这样同样也具备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腔33内位置与第一过水孔31相对应处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整流柱331,第一过水孔31的水流向第一整流柱331,并经第一整流柱331整流后流至第一出水腔33的内壁;第二出水腔34内位置与第二过水孔32相对应处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整流柱341,第二过水孔32的水流向第二整流柱341,并经第二整流柱341整流后流至第二出水腔34的内壁。通过设置第一整流柱331和第二整流柱341,能够使得第一过水孔31或第二过水孔32的水接触到对应出水腔的内壁前被对应的整流柱整流缓存,从而减小水流冲击出水腔的内壁时的噪音,降噪效果明显。
本实施例中,本体10与分水件30之间还形成有分水腔14,分水腔14的进口141与进水口111相连通,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形成分水腔14的出口。切换机构40包括设于分水腔14内的叶轮41、与叶轮41同轴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42、设于分水腔14内周壁的周圈内齿43、分别与传动齿轮42和周圈内齿43相啮合的行星齿轮44、与叶轮41同轴转动的切换片45,行星齿轮44与切换片45传动配合,分水腔14的进口141流入的水流驱动叶轮41转动,叶轮41通过传动齿轮42带动行星齿轮44沿周圈内齿43周向移动,行星齿轮44进而带动切换片45绕叶轮41的转轴转动,切换片45转动时交替地与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相配合。如此设置的切换机构40,结构十分简单、紧凑、占用本体10内腔的空间小,并且行星齿轮传动能够起到减小转速的作用,使得切换片45的转速小于叶轮41的转速。本实施例中,叶轮41、传动齿轮42和切换片45均绕叶轮的转轴411转动,叶轮41、传动齿轮42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44与切换片45之间的传动配合是通过在切换片45上设置限位柱451,在行星齿轮44的中心设置中心限位孔441,限位柱451***中心限位孔441中,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联动。
本实施例中,本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隔板13,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具体采用螺纹连接相固定,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后围成一容腔,进水口111设于第一壳体11上,出水口121设于第二壳体12上,隔板13、隔水件20、分水件30和切换机构40均设于容腔内,隔板13与第一壳体11之间围成一与进水口111相连通的进水腔15,隔板13背向进水腔15的一侧与分水件30之间围成分水腔14,隔板13上设有分水腔14的进口141,优选的,分水腔14的进口141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分水腔14的进口141的水流以大致沿着叶轮41的切线方向对着叶轮41的叶片冲击,以能够充分利用进水水压来驱动叶轮41转动。将本体10设计为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隔板13,并通过隔板13同时隔出进水腔15和分水腔14,使得本体10的结构简单、紧凑。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通道1211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均为直通道,且两个出水通道沿水流方向渐靠近,这样,通过直通道的整流作用,能够使得两个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更稳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隔水件20位于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面,隔水件20位于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与出水口121的内壁围成圆柱状的第一出水通道1211,第二圆弧面与出水口121的内壁围成圆柱状的第二出水通道1212。第一出水通道1211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均为圆柱状的直通道,相比非圆柱状的直通道而言,出水的冲击力更集中,出水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参见图5,水流从进水口111进入进水腔15,进水腔15的水通过隔板13上倾斜设置的分水腔的进口141进入分水腔14中,分水腔14的进口141流入的水流驱动叶轮41转动,叶轮41通过传动齿轮42带动行星齿轮44沿周圈内齿43周向移动,行星齿轮44进而带动切换片45绕叶轮41的转轴411转动,切换片45转动时交替地部分遮挡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分水腔14中的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一过水孔31后进入第一出水腔33,另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二过水孔32后进入第二出水腔34,第一出水腔33的水流进而流至第一出水通道1211,第二出水腔34的水流进而流至第二出水通道1212,第一出水通道1211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流出的水流以预定角度交汇为一股汇流水流出。
参见图8,此时为切换片45部分遮挡第二过水孔32,这样,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小于第一过水孔31的过流截面积,从而使得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水流强于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水流,水圈呈内缩状态。
参见图9,此时为切换片45部分遮挡第一过水孔31,这样,第一过水孔31的过流截面积小于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从而使得第二出水通道1212的水流强于第一出水通道1211的水流,水圈呈外张状态。
请查阅图10至图1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设置了隔水件20,并利用隔水件20将出水口121的内腔分割为第一出水通道1211和第二出水通道1212;此外,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还设置了第一出水腔33、第二出水腔34、第一整流柱331、第二整流柱341、引流筋条351、分水圈36、缺口361等特征,而本实施例未设置上述结构来实现出水口的出水水花交替变换。本实施例实现出水口的出水水花交替变换采用的是以下结构:第一过水孔31的过流截面积设计为大于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切换机构40交替地打开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从而使得出水口的水流呈强弱交替变化。本实施例只需将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设置为不相同即可获得交替出水效果,结构简单。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孔31由3个小孔组成,第二过水孔由1个小孔组成,该3个小孔的总过流截面积大于该1个小孔的过流截面积。当然,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的孔数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过水孔31也可以仅设置1个孔,第二过水孔32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的孔等,只要第一过水孔31的过流截面积大于第二过水孔32的过流截面积即可。
本实施例中,出水口121流出的水花为灯泡状水花。当切换片45运动至打开第一过水孔31时,出水口121的水流较强,灯泡状的水花外扩变大;当切换片45运动至打开第二过水孔32时,出水口121的水流较弱,灯泡状的水花内缩变小,从而获得忽大忽小的灯泡状出水水花,出水方式新颖。使出水口121流出灯泡状水花的结构采用现有已知的结构即可,这里不详细展开说明。
此外,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还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分水腔14的进口141设置在隔板13上,而本实施例分水腔14的进口141则是设置在分水件30上;第一实施例的分水件30与第二壳体12独立成型,而本实施例的分水件30与第二壳体12采用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参见图12,水流从进水口111进入进水腔15,进水腔15的水通过分水件30上的分水腔的进口141进入分水腔14中,分水腔14的进口141流入的水流驱动叶轮41转动,叶轮41通过传动齿轮42带动行星齿轮44沿周圈内齿43周向移动,行星齿轮44进而带动切换片45绕叶轮41的转轴411转动,切换片45转动时交替地遮挡第一过水孔31和第二过水孔32。当切换片45遮挡第二过水孔32时,分水腔14中的水流通过第一过水孔31后流至出水口121,此时出水口121的水流较强,灯泡状的水花外扩变大;当切换片45遮挡第一过水孔31时,分水腔14中的水流通过第二过水孔32后流至出水口121,此时出水口121的水流较弱,灯泡状的水花内缩变小;如此循环切换,使得出水口121的出水水花呈现为忽大忽小的灯泡状,出水方式十分新颖。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水件,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分水件具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切换机构,能活动地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交替地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交替地改变,进而使得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水花交替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水件,所述隔水件设于所述出水口内以将所述出水口的内腔分割为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出水方向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以该预定角度交汇为一股汇流水;所述第一过水孔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孔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切换机构交替地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相配合时,使得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呈强弱交替变化,进而使得所述汇流水往复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交替地部分遮挡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从而交替地改变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当所述切换机构部分遮挡所述第一过水孔时,所述第一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当所述切换机构部分遮挡所述第二过水孔时,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件的外端位于所述出水口内且与所述出水口的外端具有一定距离,所述隔水件的外端界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出水端,所述隔水件的外端与所述出水口的外端之间的空间形成汇流腔,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在所述出水口内交汇为所述汇流水;或者,所述隔水件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出水口的外端,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在所述出水口之外交汇为所述汇流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件与所述本体之间围成出水腔,所述分水件包括分水部,所述分水部将所述出水腔分割为不相通的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腔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水孔和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设有若干个且周圈间隔布置,各个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所述汇流水形成一水圈,所述第一出水腔围绕在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外周,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位于若干个所述出水口围成的圆的外侧,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位于若干个所述出水口围成的圆的内侧,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水流较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水流强时,所述水圈呈内缩状态,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水流较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水流强时,所述水圈呈外张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腔内位置与所述第一过水孔相对应处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整流柱,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水流向所述第一整流柱,并经所述第一整流柱整流后流至所述第一出水腔的内壁;所述第二出水腔内位置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相对应处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整流柱,所述第二过水孔的水流向所述第二整流柱,并经所述第二整流柱整流后流至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过水孔的过流截面积,所述切换机构交替地打开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从而使得所述出水口的水流呈强弱交替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为单个孔或者由若干个小孔组成;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水花为灯泡状水花。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分水件之间还形成有分水腔,所述分水腔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形成所述分水腔的出口,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分水腔内的叶轮、与所述叶轮同轴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设于所述分水腔内周壁的周圈内齿、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和周圈内齿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与所述叶轮同轴转动的切换片,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切换片传动配合,所述分水腔的进口流入的水流驱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叶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带动所述行星齿轮沿所述周圈内齿周向移动,所述行星齿轮进而带动所述切换片绕所述叶轮的转轴转动,所述切换片转动时交替地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相配合。
CN202320295306.9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Active CN219483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5306.9U CN219483042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5306.9U CN219483042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3042U true CN219483042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3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5306.9U Active CN219483042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3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5038B2 (en) Massage water outlet device
US8020788B2 (en) Showerhead with enhanced pause mode
CN105937255B (zh) 射流调节器
CA2690919A1 (en) Revolving spray shower head
CN102205284B (zh) 一种双面旋钮切换花洒
TW201501680A (zh) 具有旋轉運動式控制盤的噴淋頭
CN110076015B (zh) 可切换水花的出水装置
US20210094049A1 (en) Shower device
CN219483042U (zh)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CN112058516B (zh) 一种能变换出水的出水组件和带有该出水组件的花洒
CN214974952U (zh) 一种能变换出水的出水组件和带有该出水组件的花洒
CN116273521A (zh) 一种交替变化的出水结构
CN218902250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116135328A (zh)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CN210357611U (zh) 出水组件和花洒
CN114289201A (zh) 一种可形成多种出水水花的出水装置
CN110639716B (zh) 一种多功能花洒
CN210846802U (zh) 一种出水组件和花洒
CN112568761A (zh) 淋浴器
CN218757757U (zh) 一种起泡器
CN220496656U (zh) 旋转出水装置
CN218459840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117772437B (zh) 出水装置及淋浴设备
CN217615375U (zh) 一种简易式多功能出水器
CN219309046U (zh) 花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