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9840U - 一种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9840U
CN218459840U CN202222326094.4U CN202222326094U CN218459840U CN 218459840 U CN218459840 U CN 218459840U CN 202222326094 U CN202222326094 U CN 202222326094U CN 218459840 U CN218459840 U CN 218459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ter
hole
chamber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60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万志刚
刘启乔
邓小清
梁泮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60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9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9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9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水装置,其包括本体和切换阀;本体设有进水道、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第四腔、若干第一过水孔、若干第一出水孔和若干第二出水孔;第一腔与各第一出水孔连通;第四腔与各第二出水孔连通;各第一过水孔连通第三腔和第四腔,且至少部分第二出水孔与第一过水孔对应设置,且各第一过水孔的出水方向朝向其对应的第二出水孔的孔壁;第二腔连通第三腔和/或第四腔;切换阀装设于本体内用于切换进水道与第一腔和第二腔的连通关系。该出水装置能够控制同一出水孔对应不同的隔腔,能够调节不同水花的花洒,即使对应的隔腔窜水也不会导致误出水。

Description

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出水装置,为了实现调节出水水花的功能,大部分需要设置多个隔腔,各隔腔分别对应不同的出水孔,通过控制水流进入不同的隔腔内,以调节出水的水花。这样使得制造成本增加,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同的隔腔存在窜水的风险,导致误出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同一出水孔对应不同的隔腔,能够调节不同水花的花洒,即使对应的隔腔窜水也不会导致误出水。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一种出水装置,其包括本体和切换阀本体设有进水道、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第四腔、若干第一过水孔、若干第一出水孔和若干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一腔与各所述第一出水孔连通;所述第四腔与各所述第二出水孔连通;各所述第一过水孔连通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四腔,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出水孔与所述第一过水孔对应设置,且各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出水方向朝向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孔壁;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三腔和/或所述第四腔;切换阀装设于所述本体内用于切换所述进水道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连通关系。
方案二: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一腔环绕所述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设置。
方案三: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三腔和第四腔之间设有第一腔壁;所述第一腔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沿其出水方向孔径逐渐缩小。
方案四:基于方案一,还包括调整组件;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三腔和第四腔均连通;所述调整组件装设于第二腔内,用于改变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三腔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四腔的连通面积之比。
方案五:基于方案四所述调整组件适于在水力驱动下在第二腔内旋转,以周期性地改变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三腔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四腔的连通面积之比。
方案六:基于方案五,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叶轮和切换件;所述第二腔的腔壁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和第三腔的第一孔和连通第二腔和第四腔的第二孔;所述叶轮置于所述第二腔内并适于相对所述本体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切换件装设于所述叶轮上并设有封堵部;所述第二腔通水时,所述叶轮在水力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并带动所述封堵部转动以周期性地改变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一孔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二孔的连通面积之比。
方案七:基于方案六,所述第二腔的侧腔壁绕所述第一轴线沿周向布设有具有第一齿数的内齿;所述叶轮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偏心柱;所述切换件与所述偏心柱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所述切换件上还设有具有第二齿数并绕所述第二轴线布设的外齿,所述第二齿数小于所述第一齿数;所述叶轮带动所述切换件相对所述本体绕第一轴线运动使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啮合,以使所述切换件相对所述叶轮以所述第二轴线运动从而调节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连通面积的比例。
方案八:基于方案七,所述第一齿数为N个,所述第二齿数为N-1个。
方案九:基于方案六,所述第二腔的侧腔壁设有通水孔;所述进水道适于通过所述通水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通水孔倾斜设置,以在所述通水孔通水时引导所述水流驱动所述叶轮转动。
方案十:基于方案七,本体还包括齿件;所述本体上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和通水孔均设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所述齿件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与所述容置腔共同形成所述第二腔,且所述齿件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绕所述第一轴线止转配合;所述齿件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二腔内壁的一部分,且所述内齿设置于所述齿件的内壁。
方案十一:基于方案四,所述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四腔连通的第三孔;所述切换阀适于切换所述进水道与所述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孔的连通关系。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设置切换阀切换进水道与第一腔和第二腔的连通关系。当进水道与第一腔连通时,水进入第一腔后直接从第一出水孔流出,出水装置正常出水。当进水道与第二腔连通时,若第二腔连通第三腔和第四腔,则进入第四腔的水直接从第二出水孔流出,进入第三腔的水,从各第一过水孔流向对应的第二出水孔,流出各第一过水孔的水进入对应的第二出水孔后撞击对应的第二出水孔的孔壁进行打散形成颗粒水。因此,与第一过水孔对应的第二出水孔出水为线性水和颗粒水结合而成的颗粒水,未与第一过水孔对应的第二出水孔流出的始终是线性水。设置部分第二出水孔与各第一过水孔对应,使得只有与各第一过水孔对应的第二出水孔可以流出颗粒水,其余部分均为线性水,这样出水装置在出水时,既有颗粒水又有线性水,与仅有颗粒水相比冲击力更大。若第二腔只连通第三腔,则只有与第一过水孔对应的第二出水孔出水,且为颗粒水。由于还设置了第一出水孔,当不想要颗粒水时,可以通过切换阀,使得进水道与第一腔连通,使得出水装置的出水选择更多,更加人性化。
若第二腔只连通第四腔,则第二出水孔均出线性水。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设置第一腔以及对应的第一出水孔的位置、面积和第四腔以及对应的第二出水孔的位置、面积,实现不同出水范围的切换。
本申请的第二出水孔和第三腔和第四腔对应,即使第三腔和第四腔之间窜水也不会导致误出水。
2、设置第一腔环绕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设置,因此第一出水孔的出水区域环绕第二出水孔,当需要出水区域范围更大时可以调节切换阀使第一出水孔出水,当需要出水区域较集中时可以调节切换阀使第二出水孔出水。
3、设置第二出水孔沿其出水方向孔径逐渐缩小,使得第二出水孔的孔壁为锥面,当第三腔通水时,其打散水流的效果更好。
4、第二腔与第三腔和第四腔均连通,并在第二腔内设置调整组件,以调节第二腔与所述第三腔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四腔的连通面积之比。根据由调整组件决定的第二腔与所述第三腔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四腔的连通面积之比,第二腔内的水按照与连通面积的比例对应的比例进入第三腔和第四腔内;调整组件可以使连通面积之比一直处于变化状态,也可以使连通面积之比变化至某一状态后保持。与第一过水孔对应的第二出水孔根据进入第四腔和第三腔的水的比例,颗粒度发生变化,第三腔内的水占比越高,颗粒度越小,反之颗粒度越大。
5、设置调整组件适于在水力驱动下在第二腔内旋转,以周期性地改变第二腔与第三腔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与第四腔的连通面积之比。因此,在进水道与第二腔连通时,在水力的作用下调整组件一直旋转,使得第二腔与第三腔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与第四腔的连通面积之比呈周期性变化,进而使得出水颗粒度不断变化,在使用时产生间歇的按摩感。
6、调整组件包括叶轮和切换件,水力通过驱动叶轮转动,以使切换件上的封堵部转动,实现周期性地改变第二腔与第一孔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与第二孔的连通面积之比。结构合理、简单。
7、切换件与叶轮上的偏心柱转动连接,因此叶轮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切换件绕第一轴线运动。由于切换件的外齿与第二腔的内齿啮合,因此切换件被允许相对叶轮转动。
当叶轮绕第一轴线转动而带动切换件相对本体绕第一轴线运动,外齿与内齿啮合的状态不会导致切换件卡死,而是使得切换件相对叶轮以第二轴线为转动轴转动。当外齿上的齿和内齿脱离啮合,切换件转动一个齿后,切换件上新的齿与内齿重新实现啮合,啮合过程中,由于第二齿数小于第一齿数,叶轮带动切换件转动时,切换件的每个齿均需与内齿的每个齿啮合一次,切换件转一圈的时间将大于叶轮转一圈的时间,减速倍率为1/第一齿数,通过设置内齿和外齿实现了切换件减速的功能,使得切换件转速不会过快,使得第二出水孔出水时,间歇的按摩感更明显。
当叶轮绕第一轴线转动带动切换件相对本体绕第一轴线运动时,切换件相对本***置发生变化,封堵部分位置就会变化,当切换件由于啮合而自转时,其位置相对本体由于自转发生变化,封堵部同样跟随着变化。由上述两个因素导致均会使得第二腔与第一孔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与第二孔的连通面积之比产生变化。因此,切换件相对本体绕第一轴线运动和切换件以第二轴线自转均能改变上述的连通面积之比,其中切换件自转占主导地位。
8、由于外齿的每个齿均需要跟内齿的每一个齿啮合一次,因此叶轮转N圈时,外齿转一圈,减速倍率为1/N,可减速N倍,并防止齿数差过大时啮合不畅的问题。
9、设置倾斜的通水孔,引导水流的流向,能够更好的驱动叶轮转动。
10、设置齿件,并将齿件置于容置腔内与容置腔共同形成第二腔。这样设置方便内齿加工。齿件与容置腔的腔壁绕第一轴线止转配合,使得齿件上的内齿与切换件上外齿啮合时,不会被切换件带动而转动。
11、由于调整组件受水力的作用会不断地转动,因此与第一过水孔对应的第二出水孔出水的颗粒度始终不断地变化。设置第三孔,使得当想要出水装置的第二出水孔都出线性水时,可以调整切换阀使得第三孔与进水道连通,水直接进入第四腔内使得所有第二出水孔均出线性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出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出水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出水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第三腔和第四腔通水时第二出水孔的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分水盘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分水盘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分水盘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切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中齿件和切换件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中出水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分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本体100;第一腔1001;第二腔1002;第三腔1003;第四腔1004;
花洒本体1;手柄部11;安装座12;安装柱121;
分水盘2;分水盘本体21;第二环壁22;第三孔23;第四孔24;容置部25;容置腔251;环槽252;通水孔253;插槽254;第一孔255;第二孔256;过水部26;第一过水道261;第二过水道262;第三过水道263;
斜水盘3;第一过水孔31;
出水面板4;出水面板本体41;第一环壁42;第一出水孔43;第二出水孔44;
进水管5;
齿件6;齿件本体61;插块62;内齿63;
上盖7;
切换阀8;按键81;
叶轮9;叶片91;转轴92;偏心柱93;
切换件10;外齿101;封堵部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2所示,出水装置包括本体100、切换阀8和调整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出水装置为花洒,但不限于花洒。
如图4和图7所示,本体100设有进水道、第一腔1001、第二腔1002、第三腔1003、第四腔1004、第三孔23、若干第一过水孔31、若干第一出水孔43和若干第二出水孔44。
进水道适于与第一腔1001、第二腔1002和第三孔23连通。
如图4所示,第一腔1001与各第一出水孔43连通。第二腔1002与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均连通,且其腔壁上设有连通第二腔1002和第三腔1003的第一孔255,以及连通第二腔1002和第四腔1004的第二孔256。
如图2至图11所示,第二腔1002侧腔壁绕第一轴线沿周向布设有具有第一齿数的内齿63,第二腔1002的侧腔壁上还设有倾斜设置的通水孔253。具体地,本体100包括齿件6,并还设有容置腔251。第一孔255、第二孔256和通水孔253均设于容置腔251的腔壁上,齿件6置于容置腔251内与容置腔251共同形成第二腔1002。齿件6与容置腔251的腔壁绕第一轴线止转配合,齿件6的内壁形成第二腔1002内壁的一部分,且内齿63设置于齿件6的内壁。
如图4所示,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之间设有第一腔壁,第一腔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31。第一过水孔31连通第三腔1003和所述第四腔1004,且至少部分第二出水孔44与第一过水孔31对应设置,且第一过水孔31的出水方向朝向其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的孔壁。第二出水孔44沿其出水方向孔径逐缩小,使得第二出水孔44的孔壁为锥面,打散水流的效果更好。
第四腔1004与第三孔23和各第二出水孔4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1001环绕第二腔1002、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设置。
在实际使用时,如图2所示,本体100包括花洒本体1、分水盘2、斜水盘3、出水面板4、进水管5、齿件6和上盖7。
如图2和图3所示,花洒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座12和手柄部11。安装座12上设有一端开口的安装腔,手柄部11为中空的管状体,其内腔与安装腔连通。手柄部11靠近安装腔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按压孔。安装腔朝向开口的腔壁上凸设有朝向其开口方向延伸的安装柱121。
如图2和图4所示,出水面板4盖设于安装腔的开口处。分水盘2和斜水盘3装设于出水面盖和安装腔朝向出水面盖的腔壁之间,且斜水盘3更靠近出水面盖。分水盘2、斜水盘3和出水面板4三者的中部均设有安装孔。
如图2所示,出水面板4包括出水面板本体41和凸设于出水面板4中部的第一环壁42。出水面板本体41盖设于安装腔的开口处。第一环壁42设置于出水面板本体41朝向安装腔一侧的面上,将出水面板4分隔为位于中部的第一区域和环绕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各第一出水孔43设置于出水面板本体41的第二区域,并沿周向均匀布设,各第二出水孔44设置于出水面板本体41的第一区域,并均匀布设。
如图2和图4所示,斜水盘3装设于出水面板本体41的第一区域内与出水面板本体41围合形成第四腔1004。斜水盘3形成上述的第一腔壁,第一过水孔31设置于斜水盘3上,且第一过水孔31倾斜设置。
如图2、图4和图6至图8所示,分水盘2包括分水盘本体21,分水盘本体21与斜水盘3围合形成第三腔1003,分水盘本体21与出水面板4围合形成第一腔1001。分水盘本体21朝向出水面板4一侧的面上设有朝向出水面板4延伸的第二环壁22,第二环壁22贯穿斜水盘3后其内孔与第四腔1004连通。分水盘本体21背离出水面板4一侧的面上设有第四孔24和上述第三孔23,并凸设有过水部26和容置部25。第四孔24与第一腔1001连通。
如图6至图8所示,容置部25上设有容置腔251和环槽252,容置腔251背离斜水盘3的一端开口,环槽252环绕容置腔251设置。容置腔251顶端的侧壁沿周向设有若干上述的通水孔253,且通水孔253连通环槽252和容置腔251。容置腔251的侧腔壁上还沿周向布设有插槽254,且插槽254一端贯穿容置腔251开口端的端面。容置腔251的底壁设有第一孔255和第二孔256,其中第二孔256连通第二环壁22的内孔以实现与第四腔1004连通。
如图6和图8所示,过水部26上设有均适于与进水道连通的第一过水道261、第二过水道262和第三过水道263。第一过水道261与环槽252连通,第二过水道262通过第三孔23与第四腔1004连通,第三过水道263通过第四孔24与第一腔1001连通。
如图3所示,进水管5装设于手柄部11内,其管路形成进水道。
如图2和图11所示,齿件6包括齿件本体61和对称地凸设于齿件本体61外侧壁的插块62。插块62插设于容置腔251的插槽254以实现与容置腔251的止转配合。齿件本体61将容置腔251分隔为两部分,并设有开口方向与容置腔251相反的第一槽,第一槽的侧壁上设有内齿63。齿件本体61上还设有贯穿的第五孔,第五孔使得容置腔251被分隔的两部分互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齿件6方便内齿63加工。
如图4所示,上盖7盖设于容置部25上并遮蔽容置腔251和环槽252的开口。
如图2、图3和图8所示,切换阀8装设于本体100内用于切换进水道与第一腔1001、第二腔1002和第三孔23的连通关系。具体地,切换阀8装设于手柄部11的空腔内,其输入端与进水管5连通,并设有三个分别连通第一过水道261、第二过水道262和第三过水道263的输出端。切换阀8上设有露出手柄部11上按压孔的按键81,通过操作按键81调节切换阀8的输入端与其三个输出端的连通关系实现出水水路的切换。本实施例中的切换阀8为现有技术,对其具体结构和实现的原理不再具体展开说明。
调整组件装设于第二腔1002内,用于改变第二腔1002与第三腔1003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1002与第四腔1004的连通面积之比。具体地,调整组件适于在水力驱动下在第二腔1002内旋转,以周期性地改变第二腔1002与第三腔1003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1002与第四腔1004的连通面积之比。
在实际使用时,如图2和图9至图10所示,调整组件包括叶轮9和切换件10。叶轮9置于第二腔1002内并适于相对本体100绕第一轴线转动。切换件10装设于与叶轮9上并设有封堵部102。第二腔1002通水时,叶轮9在水力的驱动下绕第一轴线旋转,并带动封堵部102转动以周期性地改变第二腔1002与第一孔255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1002与第二孔256的连通面积之比,结构简单、合理。在本实施例中,进水道适于通过通水孔253与第二腔1002连通,通水孔253通水时引导水流驱动叶轮9转动。
如图9所示,叶轮9上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的偏心柱93。具体地,叶轮9包括叶轮本体和偏心柱93。叶轮本体包括转轴92和叶片91,叶片91沿周向设置于转轴92上。叶片91位于上盖7和齿件本体61之间,转轴92贯穿齿件本体61。偏心柱93凸设于转轴92背离上盖7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齿数为N个,第二齿数为N-1个。由于外齿101的每个齿均需要跟内齿63的每一个齿啮合一次,因此叶轮9转N圈时,外齿101转一圈,减速倍率为1/N,可减速N倍,并防止齿数差过大时啮合不畅的问题。
如图10和图12所示,切换件10与偏心柱93绕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切换件10上还设有具有第二齿数并绕第二轴线布设的外齿101,第二齿数小于第一齿数。叶轮9带动切换件10相对本体100绕第一轴线运动使外齿101与内齿63啮合,以使切换件10相对叶轮9以第二轴线运动从而调节第二腔1002与第一孔255和第二孔256的连通面积的比例。具体地,切换件10包括连为一体的外齿101轮和封堵部102,外齿101轮上的齿形成上述外齿101,封堵部102大致呈扇形。
叶轮9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切换件10与叶轮9上的偏心柱93转动连接,因此叶轮9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切换件10绕第一轴线运动。由于切换件10的外齿101与第二腔1002的内齿63啮合,因此切换件10被允许相对叶轮9转动。
当叶轮9绕第一轴线转动而带动切换件10相对本体100绕第一轴线运动,外齿101与内齿63啮合的状态不会导致切换件10卡死,而是使得切换件10相对叶轮9以第二轴线为转动轴转动。当外齿101上的齿和内齿63脱离啮合,切换件10转动一个齿后,切换件10上新的齿与内齿63重新实现啮合,啮合过程中,由于第二齿数小于第一齿数,叶轮9带动切换件10转动时,切换件10的每个齿均需与内齿63的每个齿啮合一次,切换件10转一圈的时间将大于叶轮9转一圈的时间,减速倍率为1/第一齿数,通过设置内齿63和外齿101实现了切换件10减速的功能,使得切换件10转速不会过快,使得第二出水孔44出水时,间歇的按摩感更明显。
当叶轮9绕第一轴线转动带动切换件10相对本体100绕第一轴线运动时,切换件10相对本体100位置发生变化,封堵部102分位置就会变化,当切换件10由于啮合而自转时,其位置相对本体100由于自转发生变化,封堵部102同样跟随着变化。由上述两个因素导致均会使得第二腔1002与第一孔255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1002与第二孔256的连通面积之比产生变化。因此,切换件10相对本体100绕第一轴线运动和切换件10以第二轴线自转均能改变上述的连通面积之比,其中切换件10自转占主导地位。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装配时:
如图1至图12所示,首先,将切换阀8安装在手柄部11内,并使其输出端伸入安装腔内,按键81伸出按压孔。接着,将进水管5装入手柄部11内,使进水管5的一端与切换阀8的输入端连通。接着,将切换件10放置于容置腔251内,使其封堵部102与容置腔251的底壁抵接。接着,将齿件6的插块62与容置腔251腔壁上的插槽254插接配合形成止转配合,使得齿件6上的内齿63与切换件10上外齿101啮合时,不会被切换件10带动而转动。接着,移动齿件6使其沿插槽254滑动至内齿63和外齿101适于啮合的位置。之后,使叶轮9的偏心柱93贯穿齿件本体61与切换件10转动连接。接着,将上盖7盖设于过水座上,叶片91位于上盖7和齿件本体61之间,上盖7与容置腔251的底壁配合,将叶轮9沿第一轴线的方向轴向限位于第二腔1002内。
接着,将分水盘2安装在安装腔内,使切换阀8上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分水盘2上的第一过水道261、第二过水道262和第三过水道263连通。接着,将斜水盘3安装在分水盘2背离安装腔开口的一侧,将出水面板4盖设于安装腔的开口处。通过螺钉依次穿过出水面板4、斜水盘3和分水盘2三者的安装孔,与花洒本体1上的安装柱121螺接,以将出水面板4、斜水盘3和分水盘2三者固定在花洒本体1上。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使用时: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花洒的启闭由与进水管5连通的阀门控制,切换阀8只用于花洒水路的切换。当花洒通水时,花洒内的水路分为以下三条:
第一连通水路:进水管5与第一过水道261连通,水从进水管5进入第一过水道261后进入环槽252内,并经过通水孔253引导进入第二腔1002内。当进水道与第二腔1002连通时,根据调整组件决定的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三腔1003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四腔1004的连通面积之比,第二腔1002内的水按照与连通面积的比例对应的比例进入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内。在本实施例中,通水孔253引导水流带动叶轮9转动,使得第二腔1002与第三腔1003的连通面积和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四腔1004的连通面积之比呈周期性变化。
进入第四腔1004的水直接从第二出水孔44流出。进入第三腔1003的水,从各第一过水孔31流向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流出各第一过水孔31的水进入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后撞击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的孔壁进行打散形成颗粒水。因此,未与第一过水孔31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流出的始终是线性水。如图5所示,与第一过水孔31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出水为线性水和颗粒水结合而成的颗粒水,根据进入第四腔1004和第三腔1003的水的比例,第二出水孔44出水的颗粒度不断变化,在使用时产生间歇的按摩感。第三腔1003内的水占比越高,颗粒度越小,反之颗粒度越大。在使用时,由于通过内齿63对切换件10进行减速,间歇感会更明显。
若所有第二出水孔44均与第一过水孔31相对应,只要第三腔1003内通水,第二出水孔44的出水就是颗粒水。设置部分第二出水孔44与各第一过水孔31对应,使得只有与各第一过水孔31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可以流出颗粒水,其余部分均为线性水,这样出水装置在出水时,既有颗粒水又有线性水,与仅有颗粒水相比冲击力更大。应当理解,除了本实施例列举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三腔1003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四腔1004的连通面积之比的一直处于变化状态的实施方式外,也可以使连通面积之比根据需求变化至某一状态后保持。
第二连通水路:进水管5与第二过水道262连通,水从进水管5进入第二过水道262后从第三孔23进入第四腔1004内。此时,第二出水孔44出线性水。
由于调整组件受水力的作用会不断地转动,因此与第一过水孔31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出水的颗粒度始终不断地变化。设置第三孔23,使得当想要出水装置的第二出水孔44都出线性水时,可以调整切换阀8使得第三孔23与进水道连通,水直接进入第四腔1004内使得所有第二出水孔44均出线性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第三连通水路:进水管5与第三过水道263连通,水从进水管5进入第三过水道263后从第四孔24进入第一腔1001内。此时,第一出水孔43出线性水。
本实施例的花洒在使用时,若想要具有间歇的按摩感,可以通过按键81调整进水道与第一水道连通,使第一连通水路通水。当不需要颗粒水时,可以调节切换阀8使得进水道与第二过水道262或第三过水道263连通。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设置第一腔1001以及对应的第一出水孔43的位置、面积和第四腔1004以及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的位置、面积,实现不同出水范围的切换。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腔1001环绕第二腔1002、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设置,使得第一出水孔43的出水区域环绕第二出水孔44,因此当需要出水区域范围更大时可以调节切换阀8使进水道与第三过水道263连通,使第三连通水路通水。当需要出水区域比较集中时,可以调节切换阀8使第二出水孔44出水。本实施例的花洒,出水选择更多,更加人性化,且能够使得同一出水孔能够出不同的水花。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第二腔1002仅与第三腔1003连通,且未设置调整组件和齿件6。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中的出水装置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251形成第二腔1002,容置腔251的腔壁仅设置第一孔255未设置第二孔256。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装配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省略装配齿件6和调整组件的步骤即可。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使用时,进水管5与第一过水道261连通的出水情况与实施例一不同,进水管5与第二过水道262和第二过水道262连通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不存在同时出水的情况,因此使所有第二出水孔44均与各第一过水孔31对应设置更加合适。
在本实施例中,当进水管5与第一过水道261连通时,水从环槽252的通水孔253进入第二腔1002后从第一孔255进入第三腔1003内,经过各第一过水孔31后,撞击与其对应的第二出水孔44的孔壁后形成颗粒水从第二出水孔44流出。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当需要颗粒水时,通过切换阀8调整进水管5与第一过水道261连通。当需要出水范围集中的线性水时,通过切换阀8调整进水管5与第二过水道262连通。当需要出水范围较大的线性水时,通过切换阀8调整进水管5与第三过水道263连通。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第二腔1002仅与第四腔1004连通,即容置腔251形成第二腔1002,容置腔251的腔壁仅设置第二孔256未设置第一孔255。那么需要设置第三孔23与第三腔1003连通。这样也能实现本实施例的出水效果。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00),其设有进水道、第一腔(1001)、第二腔(1002)、第三腔(1003)、第四腔(1004)、若干第一过水孔(31)、若干第一出水孔(43)和若干第二出水孔(44);所述第一腔(1001)与各所述第一出水孔(43)连通;所述第四腔(1004)与各所述第二出水孔(44)连通;各所述第一过水孔(31)连通所述第三腔(1003)和所述第四腔(1004),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出水孔(44)与所述第一过水孔(31)对应设置,且各所述第一过水孔(31)的出水方向朝向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出水孔(44)的孔壁;所述第二腔(1002)连通所述第三腔(1003)和/或所述第四腔(1004);
切换阀(8),其装设于所述本体(100)内用于切换所述进水道与所述第一腔(1001)和所述第二腔(1002)的连通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001)环绕所述第二腔(1002)、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之间设有第一腔壁;
所述第一腔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过水孔(31);
所述第二出水孔(44)沿其出水方向孔径逐渐缩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组件;
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三腔(1003)和第四腔(1004)均连通;
所述调整组件装设于第二腔(1002)内,用于改变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三腔(1003)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四腔(1004)的连通面积之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组件适于在水力驱动下在第二腔(1002)内旋转,以周期性地改变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三腔(1003)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四腔(1004)的连通面积之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叶轮(9)和切换件(10);
所述第二腔(1002)的腔壁上设有连通第二腔(1002)和第三腔(1003)的第一孔(255)和连通第二腔(1002)和第四腔(1004)的第二孔(256);
所述叶轮(9)置于所述第二腔(1002)内并适于相对所述本体(100)绕第一轴线转动;
所述切换件(10)装设于所述叶轮(9)上并设有封堵部(102);
所述第二腔(1002)通水时,所述叶轮(9)在水力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并带动所述封堵部(102)转动以周期性地改变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一孔(255)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二孔(256)的连通面积之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1002)的侧腔壁绕所述第一轴线沿周向布设有具有第一齿数的内齿(63);
所述叶轮(9)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偏心柱(93);
所述切换件(10)与所述偏心柱(93)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所述切换件(10)上还设有具有第二齿数并绕所述第二轴线布设的外齿(101),所述第二齿数小于所述第一齿数;
所述叶轮(9)带动所述切换件(10)相对所述本体(100)绕第一轴线运动使所述外齿(101)与所述内齿(63)啮合,以使所述切换件(10)相对所述叶轮(9)以所述第二轴线运动从而调节所述第二腔(1002)与所述第一孔(255)和第二孔(256)的连通面积的比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数为N个,所述第二齿数为N-1个。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1002)的侧腔壁设有通水孔(253);
所述进水道适于通过所述通水孔(253)与所述第二腔(1002)连通;
所述通水孔(253)倾斜设置,以在所述通水孔(253)通水时引导水流驱动所述叶轮(9)转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100)还包括齿件(6);
所述本体(100)上设有容置腔(251),所述第一孔(255)、第二孔(256)和通水孔(253)均设于所述容置腔(251)的腔壁上;
所述齿件(6)置于所述容置腔(251)内与所述容置腔(251)共同形成所述第二腔(1002),且所述齿件(6)与所述容置腔(251)的腔壁绕所述第一轴线止转配合;所述齿件(6)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二腔(1002)内壁的一部分,且所述内齿(63)设置于所述齿件(6)的内壁。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上还设有与所述第四腔(1004)连通的第三孔(23);
所述切换阀(8)适于切换所述进水道与所述第一腔(1001)、第二腔(1002)和第三孔(23)的连通关系。
CN202222326094.4U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出水装置 Active CN218459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094.4U CN218459840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094.4U CN218459840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9840U true CN218459840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6094.4U Active CN218459840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9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20532A (en) Dental irrigator
US5246169A (en) Shower head
US20070235091A1 (en) Water tap assembly having a pull-out water-discharge head
CN114769014A (zh) 一种出水装置
JPH0668174B2 (ja) シャワーバス水栓及びその切換弁
CN101922570A (zh) 可调节流量的水路切换装置
JP2012506015A (ja) 水道バルブ
CN110076015B (zh) 可切换水花的出水装置
CN218459840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110976109A (zh) 一种带有一体式控制键的水路控制机构及花洒
KR20140004765A (ko) 샤워 헤드
WO2023109590A1 (zh) 一种可形成多种出水水花的出水装置
CN210661493U (zh) 兼具混水分水功能的水龙头阀芯
CN217830407U (zh) 一种出水装置
KR200401806Y1 (ko) 비데용 유로전환장치
CN114733658A (zh) 一种自动变化出水状态的出水装置
CN110594432A (zh) 一种液体流量连续性变化控制装置
CN110639716B (zh) 一种多功能花洒
CN217615372U (zh) 一种自动变化出水状态的出水装置
CN117772437B (zh) 出水装置及淋浴设备
CN220531934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219309046U (zh) 花洒
CN217989680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219923328U (zh) 一种水路切换机构及出水装置
CN218394185U (zh) 花洒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