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3378U -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3378U
CN219433378U CN202320321326.9U CN202320321326U CN219433378U CN 219433378 U CN219433378 U CN 219433378U CN 202320321326 U CN202320321326 U CN 202320321326U CN 219433378 U CN219433378 U CN 219433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volute
air inle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13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星亮
姚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13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3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3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3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新风模块包括机壳、风机以及导风件所述机壳包括罩体和蜗壳,所述罩体开设有新风进口,所述罩体连接于所述蜗壳的一侧,并形成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的进风腔,所述蜗壳开设有新风出口,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的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进风腔连通形成新风风道,所述蜗壳的至少部分侧围板为双层结构,且面向所述罩体的一侧具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蜗壳内,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正对所述进风口;所述导风件设于所述进风腔,且位于由所述新风进口吹入的新风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导风件用于将至少部分新风导引至所述进风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噪音,保证新风风量。

Description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空调器通常配置有新风模块,以利用该新风模块将室外环境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环境中,来补充室内环境的新风风量,提高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但是,若进风不当,极易因出现较大冲击导致的进风量减少,噪音增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模块,旨在降低噪音,保证新风风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模块,包括:
机壳,包括罩体和蜗壳,所述罩体开设有新风进口,所述罩体连接于所述蜗壳的一侧,并形成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的进风腔,所述蜗壳开设有新风出口,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的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进风腔连通形成新风风道,所述蜗壳的至少部分侧围板为双层结构,且面向所述罩体的一侧具有进风口;
风机,安装于所述蜗壳内,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正对所述进风口;以及
导风件,设于所述进风腔,且位于由所述新风进口吹入的新风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导风件用于将至少部分新风导引至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罩体,其自由端朝所述进风口呈曲线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的宽度在其延伸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在所述导风件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风件面向所述蜗壳的表面与所述蜗壳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面向所述蜗壳的表面与所述罩体面向所述蜗壳的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大于或等于8°,小于或等于15°。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在所述新风进口处的投影面积至少占据所述新风进口的面积的一半。
可选地,所述进风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且连接有所述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腔体延伸;
和/或,所述风机为前向式离心风机。
可选地,所述蜗壳包括内壳、外壳和连接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的所述侧围板,所述内壳设有所述进风口,并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侧围板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所述外板、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相连限定有空腔。
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设于所述蜗壳,且靠近所述新风出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降噪组件包括孔部和消音部,所述孔部形成于所述外壳,所述消音部位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内壳的一侧,且罩设在所述孔部的周围部位,以共同围设形成消音腔。
可选地,所述机壳还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设于所述出风腔,且连接于所述进风口的边沿。
可选地,所述导流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边和第二导流边,所述第一导流边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导流边远离所述新风出口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流边平滑相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流边为弧形结构,且与所述第一导流边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导流边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导流边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新风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导风件改变经由新风进口流入的新风的流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风冲击进风腔的腔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减少气流损失,降低新风冲击进风腔的腔壁产生的噪音,从而保证新风风量,确保用户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感,同时,新风在导风件的导引作用下流至进风口,并在风机的作用下经过进风口流入并流动于蜗壳内,通过至少部分侧围板为双层结构的设置,当新风撞击蜗壳使蜗壳的壁面发生振动时,振动将在双层结构的作用下发生耗散,进而传递至蜗壳外的噪声显著降低,从而,通过对进气腔和出风腔内产生的噪音的削减,有效降低新风模块工作时的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新风模块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内壳和侧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外壳和侧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蜗壳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模块。
参照图1至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新风模块包括机壳10、风机30以及导风件40,机壳10包括罩体15和蜗壳16,所述罩体15开设有新风进口11,所述罩体15连接于所述蜗壳16的一侧,并形成与所述新风进口11连通的进风腔13,所述蜗壳16开设有新风出口12,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新风出口12连通的出风腔14,所述出风腔14与所述进风腔13连通形成新风风道,所述蜗壳16的至少部分侧围板为双层结构,且面向所述罩体15的一侧具有进风口171;风机30安装于所述蜗壳16内,所述风机30的进风侧正对所述进风口171;导风件40设于所述进风腔13,且位于由所述新风进口11吹入的新风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导风件40用于将至少部分新风导引至所述进风口171。如此设置,通过导风件40改变经由新风进口11流入的新风的流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风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减少气流损失,降低新风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产生的噪音,从而保证新风风量,确保用户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感,同时,新风在导风件40的导引作用下流至进风口171,并在风机30的作用下经过进风口171流入并流动于蜗壳16内,由于新风在蜗壳16内流动会撞击蜗壳16的壁面导致较大噪音的产生,通过至少部分侧围板为双层结构的设置,当新风撞击蜗壳16使蜗壳16的壁面发生振动时,振动将在双层结构的作用下发生耗散,进而传递至蜗壳16外的噪声显著降低,从而,通过对进气腔13和出风腔14内产生的噪音的削减,有效降低新风模块工作时的噪声。
具体地,本申请的新风模块安装于空调室内机上,且用于给室内提供新风,进而保证室内环境的新风风量,提供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当风机30开始工作时,由风机30产生的吸力将使室外空气经由新风进口11流入新风风道,并由新风出口12吹入室内环境,实现室内环境的新风补充。
导风件40设于进气腔13内,且位于由新风进口11吹入的新风的流动路径上,可以理解的,导风件40可与罩体15固定连接,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成一整体,进一步增强导风件40与罩体15的连接稳固性,保障导风件40对新风的导引效果以及对噪音的削弱效果。其中,导风件40在新风的流动路径上,且靠近新风进口11设置,进而当新风吹入经由新风进口11吹入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大部分新风直接导引至进风口171,促使大部分新风在风机30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口171,直接流入蜗壳16内,并在风机30的引导作用下流动,如此,一方面,有效缓冲进风腔13的腔壁受到的冲击力,降低新风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产生的噪音;另一方面,有效减少新风在新风风道内的气流损失,保证由新风出口12吹出的新风风量,从而确保用户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感;同时,还能够降低导风件40完全阻挡新风的流动而增大风阻的情况发生,有效降低风阻,使新风风道内的气流均匀化,以便在风机30的作用下,由新风出口12吹出较大新风风量。
风机30为离心风机,新风在风机30的作用下在蜗壳16内流动,在撞击蜗壳16的壁面时,由于蜗壳16的至少部分侧围板为双层结构,此时产生的噪音需要经过双层结构,在此过程中,因产生了较多的损耗,降低了能量,进而显著地降低最终传递到蜗壳16外的噪音,从而有效降低新风模块工作时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导风件40改变经由新风进口11流入的新风的流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风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减少气流损失,降低新风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产生的噪音,从而保证新风风量,确保用户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感,同时,新风在导风件40的导引作用下流至进风口171,并在风机30的作用下经过进风口171流入并流动于蜗壳16内,通过至少部分侧围板为双层结构的设置,当新风撞击蜗壳16使蜗壳16的壁面发生振动时,振动将在双层结构的作用下发生耗散,进而传递至蜗壳16外的噪声显著降低,从而,通过对进气腔13和出风腔14内产生的噪音的削减,有效降低新风模块工作时的噪声。
参照图2至3,在一实施例中,导风件40一端连接于罩体15,其自由端朝进风口171呈曲线延伸设置,以使新风在导风件40的作用下高效流向进风口171,并在风机30的作用下流至蜗壳16内,而导风件40的自由端朝进风口171,呈曲线延伸设置,即导风件40的结构为弧形结构,有效延长导风件40整体的导流长度,极大程度上通过改变大部分新风的流动方向,并使其朝向进风口171流动,如此可以加快新风由新风进口11流至新风出口12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导风件40的宽度在其延伸方向上,逐渐减小,如此设置,通过减少导风件40的宽度,减少导风件40在新风流动路径上阻挡,而使大部分新风流至进风口171的同时,部分新风可以沿原先的流动路径进行扩散并充盈进风腔13,有利于新风风道内的新风均匀化,其中,宽度方向为进风口171的轴线延伸方向,导风件40的延伸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在导风件40的延伸方向上,导风件40面向蜗壳16的表面与蜗壳16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即,大部分新风在导风件40的导引作用下流至进风口171,其余部分新风可以通过导风件和蜗壳16之间的间隙流动,并扩散且充盈蜗壳16。在另一实施例中,导风件40可以通过背离蜗壳16的表面与罩体15面向蜗壳16的壁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来实现导风件40的宽度的减小;在又一实施例中,沿导风件40的延伸方向上,导风件40可以通过自由端正对蜗壳16的两表面,即相对设置的的两表面,逐渐相互靠近,来实现导风件40的宽度的减小。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导风件40面向蜗壳16的表面与罩体15面向蜗壳16的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大于或等于8°,小于或等于15°,具体而言,当α小于8°时,由于导风件40在新风流动路径上所占空间较小,导风件40整体结构较窄,导致无法可靠缓冲新风冲击蜗壳16的冲击力,以及削减噪音,同时,通过导风件40改变流向而导引至进风口171的新风风量也减少,从而极大程度上影响由新风出口12吹出的新风风量;当α大于15°时,由于导风件40在新风流动路径上所占空间较大,导风件40整体结构较宽,导致大部分新风被导风件40所阻挡,极易增大风阻,以及无法使新风风道内的新风均匀化。因此,将导风件40面向蜗壳16的表面与罩体15面向蜗壳16的壁面之间的夹角设置在8°至15°之间,如此可以既改变大部分新风的流动方向,使大量新风流至进风口171,提升新风风量和新风流动效率,同时,其余新风可以沿原先的流动路径进行扩散并充盈蜗壳16,有利于新风风道内的新风均匀化;还能够可靠缓冲新风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的冲击力,削减噪音,减少新风在新风风道内的气流损失,进一步保证新风风量。其中,导风件40面向蜗壳16的表面与罩体15面向蜗壳16的壁面之间的夹角的具体取值可为8°、9°、10°、11°、12°、13°、14°、15°。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导风件40在新风进口11处的投影面积至少占据新风进口11的面积的一半,如此可以保证大部分新风的流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导风件40改变流动方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风在新风风道内的气流损失,保证流入室内环境的新风风量;同时,有效避免导风件40完全阻挡气流流动导致的风阻增大,以及导风件40阻挡的新风风量较少导致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的冲击力较大而产生的噪音。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进风腔13包括第一腔体131和第二腔体132,第一腔体131与新风进口11连通,且连接有导风件40,导风件40的自由端朝向第二腔体132延伸,可以理解的,第一腔体131可折弯连接第二腔体132,且其腔壁可为弧形结构,如此既能够节省空间,还能充分将新风由第一腔体131导引至第二腔体132,进一步地,导风件40连接于第一腔体131内,且其自由端朝向第二腔体132延伸,进一步导引新风流至进风口171,加快大部分新风流至进风口171的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风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减少气流损失,降低新风冲击进风腔13的腔壁产生的噪音,保证新风风量。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导风件40还能够与第二腔体132的腔壁固定连接,即在导风件40的延伸方向上,当导风件40面向蜗壳16的表面与蜗壳16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减少导风件40的宽度,通过导风件40背离蜗壳16的表面与第二腔体132的腔壁固定连接,进而增大导风件40与罩体15的有效连接面积,提升导风件40与罩体15的连接稳固性,保证导风件40的导引效果。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风机30为前向式离心风机,前向式离心风机的进风端正对进风口171,以使通过进风口171的新风能够快速流向前向式离心风机的进风端,并在前向式离心风机的离心作用下运动,使得新风能够经由新风出口12吹出。而前向式离心风机具有送风距离远、结构尺寸小,便于蜗壳16等的结构设计,以保证新风模块的出风量以及噪音的削减。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蜗壳16包括内壳17、外壳18和连接于所述内壳17和所述外壳18之间的侧围板,所述内壳17设有所述进风口171,并与所述罩体15连接,所述侧围板包括内板19和外板20,所述内板19、所述外板20、所述内壳17和所述外壳18相连限定有空腔,可以理解的,至少部分侧围板包括外板20和内板19,此时,侧围板与内壳17和外壳18连接后至少形成有一个密封的空腔结构,换言之,蜗壳16内的空腔结构可设置有多个,其中,外板20可作为承重板,用于与其他零件接触,有效减少内板19因外力而产生的变形,而导致风量和噪音朝不利的方向发展,如风量减少,噪音增加,使内板19与内壳17、外壳18相连限定出的出风腔14的腔壁较为平滑,凹坑结构和凸起结构较少,同时,外板20可作为密封板,配合内壳17、外壳18和内板19的固定连接,形成密封的空腔结构,有利于减少热交换,进而减少凝露,还便于消耗新风撞击侧围板的能量,进而减少噪音。
由外壳18朝内壳17的方向上,侧围板还可分为两子板,两子板密封连接,且可拆卸设置,并且能够分别与内壳17、外壳18连接,通过侧围板的两子板的分体设置,实现内壳17和外壳18的装配,同时便于风机30等零件装配至蜗壳16内。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降噪组件50,所述降噪组件50设于所述蜗壳16,且靠近所述新风出口12设置,其中,降噪组件50可设于外壳18和/或侧围板,如此可以对流向新风出口12的新风起到降噪作用。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组件50包括孔部51和消音部52,所述孔部51形成于所述外壳18,所述消音部52位于所述外壳18背离所述内壳17的一侧,且罩设在所述孔部51的周围部位,以共同围设形成消音腔,其中,孔部51呈微孔结构,孔部51设有多个,且呈阵列排布,同时,各孔部51的孔径可不相同,进而在外壳18上形成消音区域,且利用不同孔径的组合,实现对不同频率段的噪音的消除改善。而消音部52罩设在孔部51的周围部位,消音部52包括消音罩和内设于消音罩的消音材料,该消音材料可为例如海绵、泡沫等材料,且与外壳18紧密贴合,使蜗壳16的整体密封性得以提升,避免因孔部51而造成蜗壳16负压减少而减小风量,同时,阻隔部分频率波段噪音的传播,实现减少噪音和异音的目的。此外,消音材料和消音腔兼顾保温效果,以避免蜗壳上16产生凝露。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还包括导流圈60,所述导流圈60设于所述出风腔14,且连接于所述进风口171的边沿,可以理解的,导流圈60设于内壳17的进风口171的边沿,且朝向外壳18延伸,当风机30工作时,位于进风腔13内的新风经过进风口171流入蜗壳16内,并在导流圈60的导流作用下流向风机30的进风侧,导流圈60的设置,有利于增强对新风的导流作用,进而减少新风由进风腔13流向出风腔14时漩涡的产生,从而使新风的流动更加顺畅,并且能够保证新风风量,削减噪音。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圈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边61和第二导流边62,第一导流边61为弧形结构,第二导流边62远离新风出口12设置,且与第一导流边61平滑相接,由于蜗壳16在新风出口12处设有蜗舌,大部分新风在风机30的离心作用下由新风出口12吹出,小部分新风在蜗舌处形成回流气流重新参与风机30的离心驱动,进而极易导致回流气流通过导流圈60流至进风腔13内,从而增加噪音,降低吹入室内环境的新风风量,因而,第一导流边61位于蜗舌和第二导流边62之间,且为弧形结构,方便小部分新风重新参与风机30的离心驱动,并且有效降低由第一导流边61处泄露的新风风量,即流至进风腔13的风量,如此,既能够保证新风的吹出量,同时有效降低新风模块工作时的噪声,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而第二导流边62与第一导流边61相对设置,且远离新风进口12设置,其中,第二导流边62可为弧形结构、方形结构等,便于保证由进风腔13流至出风腔14的新风风量,进而进一步提升新风模块的出风量。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流边62为弧形结构,且与第一导流边61同心设置,第一导流边61的直径小于第二导流边62的直径,此时导流圈60整体呈椭圆形,此时较为靠近蜗舌的第一导流边61由于直径较小,而有效增大第一导流边61和蜗舌之间的距离,有效避免蜗舌处形成的回流气流经过第一导流边61流回进风腔13,远离蜗舌的第二导流边62由于直径较第一导流边61的大,而有效增加经由进风口171流至出风腔14的新风风量,进而保证新风的吹出量,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模块,该新风模块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空调室内机可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移动空调。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空调室外机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包括罩体和蜗壳,所述罩体开设有新风进口,所述罩体连接于所述蜗壳的一侧,并形成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的进风腔,所述蜗壳开设有新风出口,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的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进风腔连通形成新风风道,所述蜗壳的至少部分侧围板为双层结构,且面向所述罩体的一侧具有进风口;
风机,安装于所述蜗壳内,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正对所述进风口;以及
导风件,设于所述进风腔,且位于由所述新风进口吹入的新风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导风件用于将至少部分新风导引至所述进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罩体,其自由端朝所述进风口呈曲线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的宽度在其延伸方向上,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件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风件面向所述蜗壳的表面与所述蜗壳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面向所述蜗壳的表面与所述罩体面向所述蜗壳的壁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大于或等于8°,小于或等于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在所述新风进口处的投影面积至少占据所述新风进口的面积的一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且连接有所述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腔体延伸;
和/或,所述风机为前向式离心风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内壳、外壳和连接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的所述侧围板,所述内壳设有所述进风口,并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侧围板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所述外板、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相连限定有空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设于所述蜗壳,且靠近所述新风出口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包括孔部和消音部,所述孔部形成于所述外壳,所述消音部位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内壳的一侧,且罩设在所述孔部的周围部位,以共同围设形成消音腔。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设于所述出风腔,且连接于所述进风口的边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边和第二导流边,所述第一导流边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导流边远离所述新风出口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流边平滑相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边为弧形结构,且与所述第一导流边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导流边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导流边的直径。
14.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CN202320321326.9U 2023-02-23 2023-02-23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9433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1326.9U CN21943337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1326.9U CN21943337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3378U true CN219433378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4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1326.9U Active CN21943337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3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80744B2 (ja) 送風ユニット
US9964118B2 (en) Sirocco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same
JP2000205589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7922328U (zh) 蜗壳及油烟机
JPH07101141B2 (ja) 冷蔵庫用送風装置
CN219433378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570991B (zh) 轴流柜机
EP4365498A1 (en) Air channel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having same
CN215490035U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8495109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13228247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车辆
CN210568855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风道组件的装置
CN215909338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934248U (zh) 空调器
CN214065241U (zh) 送风设备的风道结构和送风设备
CN216346477U (zh) 薄型烟机
CN219911255U (zh) 蜗壳组件、离心式风机及空调器
CN218672574U (zh) 一种窗式空调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
CN213273281U (zh) 降噪结构、压缩机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19479444U (zh) 一种低噪高风压的高速吹风机
CN221403229U (zh) 空调器
CN220268011U (zh) 一种导风结构及无叶风扇
CN221424965U (zh) 屋顶机
CN217031394U (zh) 风管机
CN21563754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