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338U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9338U
CN215909338U CN202122305698.6U CN202122305698U CN215909338U CN 215909338 U CN215909338 U CN 215909338U CN 202122305698 U CN202122305698 U CN 202122305698U CN 215909338 U CN215909338 U CN 215909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air
component section
se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56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李威
黄煜鹏
贾冰冰
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23056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9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9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9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壳体内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位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导向部用于将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一个进入壳体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至少两次导向后,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另一个排出壳体外。通过导向部来引导气体方向,将进入壳体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至少两次导向,能最大程度的起到导流作用,而且减弱了气体紊流度,降低了涡流噪音的强度,改善了涡流噪音的音质。

Description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挑选空调时多数用户都偏向于噪音值较低的空调。目前很多空调在高风档时存在噪音值偏高,音质难听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部分空调为了降低空调噪音,只能选择降低贯流风叶的转速,通过牺牲风量来达到降噪的目的,然而这种方法大大的降低了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因此,如何在不牺牲空调制冷/制热能力的同时,把空调的噪音降低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针对空调降噪的研究大多都只是理论研究,部分技术的结构较复杂,成本也很高,不利于空调的量产;部分研究基于噪音的幅值、波长等特性,利用特殊的发声装置来反向消除空调的部分噪音,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而且存在一定的噪音污染风险,难以应用在实际的空调技术中。
现有技术中虽然公开有一种空调降噪装置及降噪方法,通过噪音采集模块,并根据降噪算法来发出另一种噪音抵消降低空调的噪音,但该方法不仅增加了空调的成本,而且也存在一定噪音污染的风险。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空调降噪风道是通过多段短管体对接,增强管道上下侧板对通过气流的抗压性,从而降低震动所产生的噪音,但该方法一方面结构较复杂,需要占用较大的风道体积,从而导致风量的减少,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在空调贯流风叶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涡流在这些管道之间存在共振的可能,导致空调的涡流噪音增大,音质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降噪风道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壳体内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位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导向部用于将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一个进入壳体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至少两次导向后,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另一个排出壳体外。
进一步地,导向部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凸起部和凹陷部沿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凸起部为多个,凹陷部为多个,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沿壳体的高度方向交替地设置。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设置于壳体内,蒸发器将壳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风口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风口与第二腔体连通,导向部位于第一腔体内,多个凸起部朝向蒸发器一侧凸起地设置,多个凹陷部远离蒸发器一侧凹陷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凸起部中至少一个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凸起高度与其余的凸起部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凸起高度不同地设置,和/或,多个凹陷部中至少一个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与其余的凹陷部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不同地设置。
进一步地,凸起部的表面为弧面,凹陷部的表面为弧面,相邻的凸起部与凹陷部的连接处呈弧面过渡。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的侧壁包括与蒸发器相对设置的腔壁面,腔壁面的靠近第一风口一侧设置有风道,腔壁面包括:第一组成段,第一组成段的第一端靠近第二风口一侧设置,第一组成段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设置于第一组成段上;第二组成段,第二组成段的第一端与第一组成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组成段的第二端与风道连接,第二组成段的朝向蒸发器一侧的表面与竖直面具有夹角地设置。
进一步地,风道内设置有风机,风道包括扩压段,扩压段的第一端与风道的涡喉连接,扩压段的第二端沿风机的周向逐渐远离风机设置,第二组成段第二端与扩压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组成段的第一端至第二组成段的第二端之间的连线、扩压段的第一端至第二组成段的第一端之间的连线、第二组成段的第二端至扩压段的第一端的连线形成位于第一腔体外侧的三角形区域。
进一步地,第二组成段的内表面所在的平面与蒸发器所在的平面平行地设置。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分隔板,分隔板设置于第一腔体内,分隔板与第一组成段和第二组成段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分隔板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分隔板的远离第一组成段或第二组成段的一侧与蒸发器的表面具有距离地设置。
进一步地,分隔板为多个,多个分隔板沿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导向部与壳体一体成型,和/或,分隔板与壳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涡喉与风机之间的间隙小于扩压段与风机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室内机具有上出风模式和下出风模式,当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风口为出风口,第二风口为进风口,当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风口为进风口,第二风口为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导向部来引导气体方向,将进入壳体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至少两次导向,能最大程度的起到降低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风机部拍打气流的频率,起到降低气动噪音的作用,而且将进入壳体内的气流至少导流两次,使得气流形成的噪音在导向部的作用下发生多段反射后传递至壳体外,起到有效降低气流噪音的能量,使得噪音总值得到有效的降低,而且在壳体内设置导向部能够起到加强壳体强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三角形区域的第一实施例的仿真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三角形区域的第二实施例的仿真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三角形区域的第三实施例的仿真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第一风口;12、第二风口;
20、导向部;21、凸起部;22、凹陷部;
30、蒸发器;31、第一腔体;311、腔壁面;3111、第一组成段;3112、第二组成段;32、第二腔体;
40、风道;41、扩压段;42、涡喉;
50、风机;
60、分隔板;
70、三角形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室内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壳体10内设置有导向部20,导向部20位于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之间,导向部20用于将从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中的一个进入壳体10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20至少两次导向后,从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中的另一个排出壳体10外。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导向部20来引导气体方向,将进入壳体10内的部分气流经导向部20至少两次导向,能最大程度的起到降低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风机部拍打气流的频率,起到降低气动噪音的作用,而且将进入壳体10内的气流至少导流两次,使得气流形成的噪音在导向部20的作用下发生多段反射后传递至壳体10外,起到有效降低气流噪音的能量,使得噪音总值得到有效的降低,而且在壳体10内设置导向部能够起到加强壳体10强度的作用。
导向部20包括凸起部21和凹陷部22,凸起部21和凹陷部22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这样设计使气流产生的噪音在第一腔体31内形成多段反射,当噪音在第一腔体31内折射时,不同频率、波长的噪音从不同角度撞向凸起部21时会产生多角度的反射,使得噪音在不同方向产生错位离散效应,通过离散第一腔体31内噪音频谱,有效衰减了噪音的能量,降低了气动噪声。
凸起部21为多个,凹陷部22为多个,多个凸起部21和多个凹陷部22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交替地设置。这样设置对噪音的错位离散效应效果越好,有效降低了气动噪声,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室内机还包括蒸发器30,蒸发器30设置于壳体10内,蒸发器30将壳体10分隔成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第一风口11与第一腔体31连通,第二风口12与第二腔体32连通,导向部20位于第一腔体31内,多个凸起部21朝向蒸发器30一侧凸起地设置,多个凹陷部22远离蒸发器30一侧凹陷地设置。这样设置使得第一腔体31的至少部分的腔壁面为波纹状腔体,这样设置有效降低了气流产生的“轰轰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多个凸起部21中至少一个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凸起高度与其余的凸起部21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凸起高度不同地设置,多个凹陷部22中至少一个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与其余的凹陷部22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不同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导向部能够对不同频率、波长的噪音进行反射降噪,进一步降低了气动噪声,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凸起部21的表面为弧面,凹陷部22的表面为弧面,相邻的凸起部21与凹陷部22的连接处呈弧面过渡。这样设置不仅能加强壳体10的强度,能够降低气流风阻。
第一腔体31的侧壁包括与蒸发器30相对设置的腔壁面311,腔壁面311的靠近第一风口11一侧设置有风道40,腔壁面311包括第一组成段3111和第二组成段3112。第一组成段3111的第一端靠近第二风口12一侧设置,第一组成段3111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凸起部21和多个凹陷部22设置于第一组成段3111上,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一端与第一组成段311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二端与风道40连接,第二组成段3112的朝向蒸发器30一侧的表面与竖直面具有夹角地设置。这样设置使第二组成段3112具有一定的斜度,可以引导上进风的气体流向,减弱了气体紊流度,同时扩大中段风道的容积,从而降低进风气体流速,减少了高速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气动噪音。
风道40内设置有风机50,风道40包括扩压段41,扩压段41的第一端与风道40的涡喉42连接,扩压段41的第二端沿风机50的周向逐渐远离风机50设置,第二组成段3112第二端与扩压段4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一端至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二端之间的连线、扩压段41的第一端至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一端之间的连线、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二端至扩压段41的第一端的连线形成位于第一腔体31外侧的三角形区域7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三角形区域70的形成能最大程度的起到导流作用,将上贯流风叶旋转所带动的气流集中沿坡道斜度(第二组成段3112的内壁面)向下贯流风叶区流动,不仅能增大风量,而且由于第二组成段3112的内壁面的斜度与风叶出口角度相匹配,避免了气流与风道结构脱离,减弱了气体紊流度,从而降低了涡流噪音的强度,起到降低室内机噪音的作用。
第二组成段3112的内表面所在的平面与蒸发器30所在的平面平行地设置。这样设置使气流沿第二组成段3112向下流动时,可以加大通过蒸发器的气体流量,进一步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室内机还包括分隔板60,分隔板60设置于第一腔体31内,分隔板60与第一组成段3111和第二组成段311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分隔板60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分隔板60的远离第一组成段3111或第二组成段3112的一侧与蒸发器30的表面具有距离地设置。这样设置使分隔板60将蒸发器与面板处形成的第一腔体31分隔开,减少了气流的碰撞,增大了进风量,使空调出风更均匀,提高了空调的舒适性。
分隔板60为多个,多个分隔板60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通过多个分隔板60将第一腔体31分割开,其中,第一腔体31属于狭长的结构,将狭长的第一腔体31分割开,使得不同位置的气流不至于在狭长的风道中相互碰撞,能有效地降低第一腔体31内所产生的“轰轰声”,进一步地增大了风量,并使空调出风更均匀,降低了室内机产生的噪音,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导向部20与壳体10一体成型,分隔板60与壳体10一体成型。这样设置使空调的结构简单,并使导向部20、分隔板60与壳体10一体化,整体注塑成型,制造成本较低,能广泛运用在空调上,能有效降低空调的噪音,改善噪音音质。
涡喉42与风机50之间的间隙小于扩压段41与风机50之间的间隙。这样设置保证了扩压段41的形成,从而使得气流在扩压段41处形成一段气流缓冲带,可以有效隔断高速运转的上贯流风叶在此处突变段所产生的涡流,抑制空调产生的“呼呼”噪音。
室内机具有上出风模式和下出风模式,当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风口11为出风口,第二风口12为进风口,当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风口11为进风口,第二风口12为出风口。这样设置便于控制上出风模式和下出风模式的切换。
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还可以用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
具体地,本申请通过大量的实验结合空调中噪音的产生机理,提供了一种能兼具降噪、引流增压、解决空调出风不均问题的风道结构,其结构简单,能解决现有降噪风道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也不存在通过另一种噪音来抵消空调噪音所存在的噪音污染风险。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通过导流扩容来降低中段风道的气体流速,以及通过仿真结合实际实验来找到最优的导流斜度,从而避免涡流的产生来达到降低空调气动噪声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大上进风口的气体流速及压力,从而增大了进风量,通过适宜的坡道斜度,引导上进风的气体流向,减弱了气体紊流度。其中,分隔板60通过引流作用,减少气体在中段风道的相互撞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采用流线型的结构延长进风扩压段41,同时在上贯流风叶下方设置凸起导向部,通过在上贯流风叶和下贯流风叶之间形成三角形区域70,能最大程度的起到导流作用。在坡道的下沿为凹坑结构,扩大了中段风道的容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上贯流风叶下方的风道前端采用了流线型的扩压段,该处的流线型不能与风道40的型线相吻合,通过对三角导流区进行流体仿真,结合实际实验测量的风量数据可知,在空调下出风时,上贯流风叶可用较低转速辅助进风,通过本申请的三角形区域70,能使上贯流风叶转动时所带动的气流集中沿坡道斜度向下流动,加大通过蒸发器的气体流量,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三角形区域70的位于腔体内侧段的气体流量最大。同时该导流斜度配合贯流风叶的出口角,能避免上进风段的气流与风道结构脱离,减小气体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涡流噪音的强度,改善了噪音的音质,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仿真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上进风段的气体流向,几乎没有产生涡流,大大减小了涡流噪音。
由于要达到一定的制冷量,对蒸发器30的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在上贯流风叶和下贯流风叶中间的风道40中段形成了狭长的风道结构,上贯流风叶在低速转动辅助进风时所带动的气流沿三角形区域70的斜坡向下流动时,由于风道40结构狭长,因此左右两端的气流很容易在风道40中段处发生碰撞,不仅会导致风量降低,同时还会使气体紊流度加大,导致风道中段处产生一种很难听的“轰轰声”,用户难以接受这种声音。为此在狭长的风道中段处设计三个分隔板60,分隔板60形状不局限于三角形、流线型、梭形等形状,主要根据蒸发器的形状设计。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风道段设置不同斜度的导流结构,并不仅仅局限于三角形区域70,还可以是类似流线型、椭圆形等的导流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腔体31中的导向部20并不仅仅不局限于波纹式结构,还可以是任何通过多段反射方式使噪音能量降低的结构,例如包括多段分隔片、腔体挖孔使噪音反射等方式同样适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可以通过改变第二组成段3112的内壁面的斜度从而改变导流斜度、通过改变风道40段导流区的导向部20的凸起位置等而得到新的导流方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导向部(20),所述导向部(20)位于所述第一风口(11)和所述第二风口(12)之间,所述导向部(20)用于将从所述第一风口(11)和所述第二风口(12)中的一个进入所述壳体(10)内的部分气流经所述导向部(20)至少两次导向后,从所述第一风口(11)和所述第二风口(12)中的另一个排出所述壳体(10)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20)包括凸起部(21)和凹陷部(22),所述凸起部(21)和所述凹陷部(22)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1)为多个,所述凹陷部(22)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21)和多个所述凹陷部(22)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交替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蒸发器(30),所述蒸发器(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蒸发器(30)将所述壳体(10)分隔成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所述第一风口(11)与所述第一腔体(31)连通,所述第二风口(12)与所述第二腔体(32)连通,所述导向部(20)位于所述第一腔体(31)内,多个所述凸起部(21)朝向所述蒸发器(30)一侧凸起地设置,多个所述凹陷部(22)远离所述蒸发器(30)一侧凹陷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部(21)中至少一个沿所述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凸起高度与其余的所述凸起部(21)沿所述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凸起高度不同地设置,和/或,多个所述凹陷部(22)中至少一个沿所述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与其余的所述凹陷部(22)沿所述壳体(10)的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不同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1)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凹陷部(22)的表面为弧面,相邻的所述凸起部(21)与所述凹陷部(22)的连接处呈弧面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1)的侧壁包括与所述蒸发器(30)相对设置的腔壁面(311),所述腔壁面(311)的靠近所述第一风口(11)一侧设置有风道(40),所述腔壁面(311)包括:
第一组成段(3111),所述第一组成段(3111)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二风口(12)一侧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段(3111)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凸起部(21)和多个所述凹陷部(22)设置于所述第一组成段(3111)上;
第二组成段(3112),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组成段(31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二端与所述风道(40)连接,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朝向蒸发器(30)一侧的表面与竖直面具有夹角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40)内设置有风机(50),所述风道(40)包括扩压段(41),所述扩压段(41)的第一端与所述风道(40)的涡喉(42)连接,所述扩压段(41)的第二端沿所述风机(50)的周向逐渐远离所述风机(50)设置,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第二端与所述扩压段(4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二端之间的连线、所述扩压段(41)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一端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第二端至所述扩压段(41)的第一端的连线形成位于所述第一腔体(31)外侧的三角形区域(7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内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蒸发器(30)所在的平面平行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分隔板(60),所述分隔板(6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31)内,所述分隔板(60)与所述第一组成段(3111)和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分隔板(60)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板(60)的远离所述第一组成段(3111)或所述第二组成段(3112)的一侧与所述蒸发器(30)的表面具有距离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60)为多个,多个所述分隔板(60)沿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20)与所述壳体(10)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分隔板(60)与所述壳体(10)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喉(42)与所述风机(50)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扩压段(41)与所述风机(50)之间的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具有上出风模式和下出风模式,当所述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所述第一风口(11)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12)为进风口,当所述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所述第一风口(11)为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12)为出风口。
15.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CN202122305698.6U 2021-09-23 2021-09-23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5909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5698.6U CN215909338U (zh) 2021-09-23 2021-09-23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5698.6U CN215909338U (zh) 2021-09-23 2021-09-23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9338U true CN215909338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10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5698.6U Active CN215909338U (zh) 2021-09-23 2021-09-23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9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5104B (zh) 空调器、轴流风机及其静叶
JP2002115866A (ja) 窓型エアコンのターボファンハウジング
CN115717735A (zh) 室内挂机
CN114440313A (zh) 空调器
CN114459072A (zh) 空调器
CN215909338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EP4365498A1 (en) Air channel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having same
CN113932420A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495109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108443978B (zh) 空调设备
CN110762622A (zh) 空调器
CN215490035U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526010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13228247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车辆
CN211290302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469073B (zh) 窗式空调设备
CN110762636A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747769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9433378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484278A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220837U (zh) 蜗壳、风机及空调器
CN218495121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18120145U (zh) 导风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7814123U (zh) 涡壳和空调柜机
CN215260437U (zh)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