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6602U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6602U
CN219406602U CN202320696759.2U CN202320696759U CN219406602U CN 219406602 U CN219406602 U CN 219406602U CN 202320696759 U CN202320696759 U CN 202320696759U CN 219406602 U CN219406602 U CN 219406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s
vehicle body
lower cross
cabin longitudinal
to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67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书任
陈强
贺志杰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67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6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6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6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两侧前机舱纵梁后端的上部与前围下横梁连接,两侧前机舱纵梁后端的下部均连接有扭力盒;两侧扭力盒之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且前围下横梁、连接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使两侧的扭力盒通过连接梁相连,且前围下横梁、连接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利于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其对碰撞力的传递及分散效果,进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及整车品质。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壳体通常分为三段,即由前车身、中间车身和后车身三大部分及相关构件组成。其中,前车身也即车身前部结构通常由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围板以及前纵梁等构件构成。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由车身前端部分吸收,并向车辆后方进行碰撞载荷的传递分散。
然而,受限于现有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较差,且发生碰撞时,前围位置对碰撞力传递及分散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导致前围位置遭到破坏,不利于车辆的安全性及整车品质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前部结构,以利于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及对碰撞力的传递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后端的上部与前围下横梁连接,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后端的下部均连接有扭力盒;
两侧所述扭力盒之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且所述前围下横梁、所述连接梁,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和所述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扭力盒均呈“人”字型,并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外盒体和内盒体;各侧所述外盒体延伸至与同侧的门槛梁相连,各侧所述内盒体向中通道一侧延伸,且两侧所述内盒体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
进一步的,各所述扭力盒上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人”字型,并具有沿所述外盒体延伸方向布置的外加强筋,以及沿所述内盒体延伸方向布置的内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连接梁的两端扣设在前围板上,并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形成有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前围下横梁的左右两端与两侧的A柱相连,且对应于所述前围下横梁的左右两端,在前围板朝向驾驶舱内的一侧分别设有加强梁,各侧所述加强梁连接在所述前围板和同侧的所述A柱之间。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A柱内分别设有对应于所述前围下横梁布置的加强支架。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前围下横梁和所述扭力盒之间分别设有A柱连接板,且各侧所述A柱连接板的一端与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后端相连,各侧所述A柱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A柱和所述门槛梁均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前围板上设有分设在中通道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各所述支撑结构均为向车头方向鼓出,且所述前围下横梁搭接在两侧所述支撑结构上。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前端连接有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所述连接梁,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和所述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二环形结构,和/或,所述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围下横梁,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连接形成第三环形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使两侧扭力盒通过连接梁相连,且前围下横梁、连接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可利用环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碰撞力传递性能,由此可提升整车安全性,提升整车品质。
此外,扭力盒呈“人”字型,可使得前机舱纵梁传递而来的碰撞力较为均匀地向左右两侧传递,且也能够使扭力盒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变形,而能够提高扭力盒应用效果。并且,通过在扭力盒上设置随形布置的加强筋,有利于引导碰撞力在扭力盒中的传递,能够提升碰撞力传递效果。
其次,通过使连接梁与前围板围构形成腔体,可利用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连接梁自身的结构强度,提升其连接可靠性。并且,通过在A柱内设有与前围下横梁对应布置的加强支架,能够增加A柱与前围下横梁连接位置的强度,有利于碰撞力向A柱位置传递。通过在前围下横梁和扭力盒之间设有A柱连接板,能够提高各侧前机舱纵梁、A柱、门槛梁以及扭力盒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并可在各侧形成新的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向A柱及门槛梁位置传递。
另外,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并使前围下横梁搭接在支撑结构上,可增加前围下横梁设置的稳定性。通过前防撞梁总成、连接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二环形结构,或是通过前防撞梁总成、前围下横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连接形成第三环形结构,从而利用环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更好地提升车身前部的刚度,提升整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中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利于通过前围下横梁、连接梁、前机舱纵梁及扭力盒在结构上的配合,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碰撞力传递性能,便于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及整车品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视角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扭力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扭力盒及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围板与A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及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支架及A柱连接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围下横梁于前围板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机舱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机舱纵梁;2、前防撞梁总成;3、扭力盒;4、连接梁;5、前围下横梁;6、前围板;7、第一加强板;8、加强梁;9、加强支架;10、A柱;11、A柱连接板;12、支撑结构;13、中通道;14、门槛梁;15、第二加强板;
101、纵梁内板;102、纵梁外板;103、第一连接板;
201、吸能盒;202、前防撞梁;203、第二连接板;204、第三连接板;205、连接管;
301、外盒体;3011、第一底板;3012、第一侧板;3013、外加强筋;302、内盒体;3021、第二底板;3022、第二侧板;3023、内加强筋;
501、前围横梁底板;502、前围横梁侧板;
901、第一加强凸起;
1101、第二加强凸起;1102、第三加强凸起;1103、第四加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配合部件之间采用本领域常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便可。而且,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整体构成上,如图1及图2和图3中所示,该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两侧前机舱纵梁1后端的上部与前围下横梁5连接,两侧前机舱纵梁1后端的下部均连接有扭力盒3。两侧扭力盒3之间通过连接梁4相连,且前围下横梁5、连接梁4,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和扭力盒3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两侧扭力盒3通过连接梁4相连,且前围下横梁5、连接梁4,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和扭力盒3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可利用环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碰撞力传递性能,由此可提升整车安全性,提升整车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前机舱纵梁1与前围下横梁5之间,前机舱纵梁1与扭力盒3之间,以及扭力盒3与连接梁4之间均可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能够保证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即可。并且,下述的其余各构件之间连接亦可采用焊接、铆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12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4中所示,两侧扭力盒3均呈“人”字型,并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外盒体301和内盒体302。且各侧外盒体301延伸至与同侧的门槛梁14相连,各侧内盒体302向中通道13一侧延伸,且两侧内盒体302通过连接梁4连接。具体实施时,外盒体301的前端连接在车身纵梁的后端,并向后延伸至门槛梁14处。内盒体302的前端连接在外盒体301的内侧,并向后延伸至连接梁4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可使外盒体301及内盒体302的横截面均呈“U”形,具体的,可使外盒体301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底板3011,以及位于第一底板3011两侧的第一侧板3012,并使内盒体302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底板3021,以及位于第二底板3021两侧的第二侧板3022。如此,便于在扭力盒3与前围板6之间形成有空腔,能够保证扭力盒3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使扭力盒3的重量也较轻,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此外,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扭力盒3上分别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呈“人”字型,并具有沿外盒体301延伸方向布置的外加强筋3013,以及沿内盒体302延伸方向布置的内加强筋3023。
具体的,外加强筋3013设置在第一底板3011上,内加强筋3023设置在第二底板3021上。外加强筋3013沿外盒体301的走向延伸,内加强筋3023沿外盒体301的走向延伸。通过在扭力盒3上设置随形布置的加强筋,可使得前机舱纵梁1传递而来的碰撞力较为均匀地向左右两侧传递,且也能够使扭力盒3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变形,而能够提高扭力盒3的应用效果。
并且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5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扭力盒3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加强板7,且第一加强板7设置在外盒体301内,第一加强板7的一侧与第一底板3011相连,另一侧与靠近驾驶舱内一侧的第一侧板3012相连,且第一加强板7由外盒体301的前端沿外盒体301的走向一直延伸至门槛梁14处。第一加强板7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扭力盒3的结构强度,尤其能提高外盒体301的强度,方便扭力盒3将前机舱传递而来的碰撞力传递至门槛梁14处。
此外,如图1及图6中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设置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梁4的横截面呈“U”型,且连接梁4的两端扣设在前围板6上,并与前围板6之间形成有腔体。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连接梁4与前围板6之间形成有腔体,可利用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连接梁4自身的结构强度,提升其连接可靠性。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7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围下横梁5的左右两端与两侧的A柱10相连,且对应于前围下横梁5的左右两端,在前围板6朝向驾驶舱内的一侧分别设有加强梁8,各侧加强梁8连接在前围板6和同侧的A柱1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前围板6内侧设置与前围下横梁5端部对应布置的加强梁8,可提高前围下横梁5与A柱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前围下横梁5处的碰撞力向A柱10传递分散。并且,如图7中所示,加强梁8向驾驶舱内侧鼓出,而使其与A柱10及前围板6围构形成有腔体,从而进一步提升加强梁8、前围板6及A柱10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8中所示,前围下横梁5的横截面呈“U”型,其包括前围横梁底板501,以及设置在前围横梁底板501上下两侧的前围横梁侧板502。如此,也能够在前围下横梁5与前围板6之间形成有腔体,从而进一步利用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前围下横梁5自身的结构强度,提升其连接可靠性。
此外,仍如图8中所示,在前围下横梁5与前围板6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设有第二加强板15。并且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第二加强板15设置在前围横梁底板501上,且可使第二加强板15的横截面也呈U形,以在第二加强板15与前围下横梁5之间也围构形成有腔体,增加第二加强板15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对前围下横梁5起到较好的结构加强的作用。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两侧A柱10内分别设有对应于前围下横梁5布置的加强支架9。具体实施时,如图9中所示,可在加强支架9上设有第一加强凸起901,以进一步提升加强支架9自身的结构强度。
仍如图9中所示,第一加强凸起901沿车辆前方向延伸,并可为沿车辆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布置的多个。可以理解的是,A柱10内加强支架9的设置,可增加A柱10与前围下横梁5连接位置的强度,有利于碰撞力向A柱10位置传递。
此外,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如图2及图9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侧前围下横梁5和扭力盒3之间分别设有A柱连接板11,且各侧A柱连接板11的一端与同侧前机舱纵梁1的后端相连,各侧A柱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同侧的A柱10和门槛梁14均相连。通过A柱连接板11的设置,能够提高各侧前机舱纵梁1、A柱10、门槛梁14以及扭力盒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并可在各侧形成新的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向A柱10及门槛梁14位置传递。
具体实施时,如图9中所示,可在A柱连接板11上形成有长条状的第二加强凸起1101,向外拱出的第三加强凸起1102,以及圆形的第四加强凸起1103。如此,能够进一步提升A柱连接板11自身的结构强度,保证各侧前机舱纵梁1、A柱10、门槛梁14及扭力盒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其中,第二加强凸起1101为沿车辆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两个第三加强凸起1102分设在两个第二加强凸起1101的两侧,第四加强凸起1103设置在A柱连接板11的靠近前围下横梁5的一端,且自靠近前机舱纵梁1的一端,至靠近A柱10的一端,第四加强凸起1103为间隔布置的多个。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10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前围板6上设有分设在中通道13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12,各支撑结构12均为向车头方向鼓出,且前围下横梁5搭接在两侧支撑结构12上。通过设置支撑结构12,并使前围下横梁5搭接在支撑结构12上,可增加前围下横梁5设置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使支撑结构12向车头的方向鼓出,便于使其自身也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此外,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侧前机舱纵梁1的前端连接有前防撞梁总成2,前防撞梁总成2、连接梁4,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和扭力盒3连接形成第二环形结构。并且,前防撞梁总成2、前围下横梁5,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连接形成第三环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环形结构和第三环形结构的形成,可利用环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更好地提升车身前部的刚度,提升整车安全性。
当然,上述的既形成有第二环形结构,又形成有第三环形结构仅是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此外,也可仅形成有第二环形结构,或是仅形成有第三环形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时,结合图3中及图11所示,前防撞梁总成2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吸能盒201,以及前防撞梁202。为方便前防撞梁总成2与前机舱纵梁1之间的连接,在前机舱纵梁1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板103,并在两侧的吸能盒201的后端均设有第二连接板203,且第一连接板103与第二连接板203之间可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进而实现前机舱纵梁1与前防撞梁总成2之间的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吸能盒201前端还设有与前防撞梁202连接的第三连接板204,以实现吸能盒201与前防撞梁202之间的连接。并且还可在第三连接板204上设有穿设在前防撞梁202上的连接管205,并使连接管205与前防撞梁202固连,以进一步提升吸能盒201与前防撞梁202之间的连接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前防撞梁202和两侧的吸能盒201均可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以便于利用铝型材结构强度大、重量低的特点,保证前防撞梁总成2的强度,并利于实现其轻量化设计。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前机舱纵梁1可包括扣合连接在一起的纵梁内板101和纵梁外板102。内、外板可通过冲压方式一体成型,再焊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前机舱纵梁1,并且,如图12中所示,可使纵梁内板101的纵截面呈“U”形,并使纵梁外板102扣合在内板的开口处,从而使纵梁内板101与纵梁外板102之间形成有腔体,利于实现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前机舱纵梁1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使前围下横梁5、连接梁4,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和扭力盒3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利于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碰撞力传递性能。并且,通过加强梁8、加强支架9以及支撑结构12的设置,进一步有利于前围下横梁5处的碰撞力向其它构件传递分散,便于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及整车品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身中设有实施例一的车身前部结构。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有实施例一的车身前部结构,利于通过前围下横梁5、连接梁4、前机舱纵梁1及扭力盒3在结构上的配合,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碰撞力传递性能,便于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及整车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后端的上部与前围下横梁(5)连接,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后端的下部均连接有扭力盒(3);
两侧所述扭力盒(3)之间通过连接梁(4)相连,且所述前围下横梁(5)、所述连接梁(4),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1)和所述扭力盒(3)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侧所述扭力盒(3)均呈“人”字型,并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外盒体(301)和内盒体(302);
各侧所述外盒体(301)延伸至与同侧的门槛梁(14)相连,各侧所述内盒体(302)向中通道(13)一侧延伸,且两侧所述内盒体(302)通过所述连接梁(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扭力盒(3)上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人”字型,并具有沿所述外盒体(301)延伸方向布置的外加强筋(3013),以及沿所述内盒体(302)延伸方向布置的内加强筋(30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梁(4)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连接梁(4)的两端扣设在前围板(6)上,并与所述前围板(6)之间形成有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下横梁(5)的左右两端与两侧的A柱(10)相连,且对应于所述前围下横梁(5)的左右两端,在前围板(6)朝向驾驶舱内的一侧分别设有加强梁(8),各侧所述加强梁(8)连接在所述前围板(6)和同侧的所述A柱(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侧所述A柱(10)内分别设有对应于所述前围下横梁(5)布置的加强支架(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侧所述前围下横梁(5)和所述扭力盒(3)之间分别设有A柱连接板(11),且各侧所述A柱连接板(11)的一端与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后端相连,各侧所述A柱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A柱(10)和所述门槛梁(14)均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板(6)上设有分设在中通道(13)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12),各所述支撑结构(12)均为向车头方向鼓出,且所述前围下横梁(5)搭接在两侧所述支撑结构(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前端连接有前防撞梁总成(2);
所述前防撞梁总成(2)、所述连接梁(4),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1)和所述扭力盒(3)连接形成第二环形结构,和/或,所述前防撞梁总成(2)、所述前围下横梁(5),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1)连接形成第三环形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车身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CN202320696759.2U 2023-03-31 2023-03-31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406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6759.2U CN219406602U (zh) 2023-03-31 2023-03-31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6759.2U CN219406602U (zh) 2023-03-31 2023-03-31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6602U true CN219406602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0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6759.2U Active CN219406602U (zh) 2023-03-31 2023-03-31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6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4089B1 (en)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CN112896323B (zh) 车身笼形骨架结构
CN219406602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17022679U (zh) A柱总成和车辆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1731585U (zh)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CN219728356U (zh) 前围底部加强结构与设有其的车辆
CN218505981U (zh) 前上纵梁加强板、前上纵梁总成以及车辆
CN221138321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858546U (zh) 汽车前地板总成及汽车
CN221138311U (zh) 车身门槛总成及车辆
CN221049786U (zh) 车身中部结构及车辆
CN216468090U (zh) 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及汽车
CN218662096U (zh) 车身中部结构与汽车
CN211308735U (zh) 侧围前部连接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214790B (zh) 汽车前机舱及汽车
CN219406619U (zh) 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与车辆
CN221316366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
CN115214789B (zh) 下车身前部总成和汽车
CN219601386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19406601U (zh) 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和车辆
CN219728332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
CN218949303U (zh)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CN219339562U (zh) 车身中部结构及汽车
CN221316373U (zh) 前减震塔的加强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