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4794U -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 Google Patents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4794U
CN219374794U CN202223437410.1U CN202223437410U CN219374794U CN 219374794 U CN219374794 U CN 219374794U CN 202223437410 U CN202223437410 U CN 202223437410U CN 219374794 U CN219374794 U CN 219374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eurysm
stent
novel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74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堃
张卫
蔡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o Shen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o Shen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o Shen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o Shen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74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4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4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4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包括:编织网架,具有自膨胀性,适于在释放后对动脉瘤封堵,并自适应动脉瘤形态;雕刻支架,与所述编织网架相连接且具有自膨胀性,适于在释放后紧贴于动脉瘤下方的分叉血管壁。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封堵瘤颈位置,在动脉瘤内部直接释放密网进行封堵,且与瘤颈处贴合,避免瘤颈处的复发。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雕刻支架支撑设置在血管壁内部,降低了占位效应,降低对分叉部其他分支血管的影响。

Description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血管疾病,在脑血管病中,颅内动脉瘤发生率仅次于脑血栓,其发生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感染、外伤等有关,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的任何部位。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将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可引发血管痉挛引起大范围脑梗死而导致偏瘫和昏迷等。
传统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包括:1)外科手术治疗如:动脉瘤颈夹闭术、动脉瘤颈结扎术、巨大动脉瘤的切开缝合术等;2)内科药物治疗,传统内科药物治疗通常用于未破裂的稳定型动脉瘤,主要目的是通过药物控制那些能够诱发动脉瘤破裂的潜在危险因素,如控制患者血压等;3)微创介入治疗如: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腔、液体胶填塞动脉瘤腔、支架辅助填塞等。
弹簧圈栓塞的缺陷是占位效应及需要其它支架辅助而造成的成本增加。球形栓塞的缺陷是占位效应、只适合于特定动脉瘤形状以及需要支架辅助而造成成本增加。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发生在微导管进入动脉瘤腔时,头端顶破原动脉瘤出血部位,或者在防止3D弹簧圈成篮时,圈较硬或选择偏大。因此会多选用血流导向装置进行封堵,但血流导向装置存在的缺陷是动脉瘤延迟破裂、闭塞其它细小分支及可能需要填塞弹簧圈辅助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及占位效应。
颅内分叉部动脉瘤是颅内常见动脉瘤且多为宽颈动脉瘤,约占破裂动脉瘤的30%。针对分叉部的动脉瘤治疗,无论是Y型双支架辅助栓塞术,还是“神龙摆尾”术式(即释放支架时依靠支架自身的回弹,横向放置于分叉部的载瘤动脉中),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更高,而且术后易产生血栓等并发症。
目前另一个使用较多的为瘤内扰流装置WEB,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且只针对动脉瘤本身,不对载瘤动脉产生影响,但其对适配的动脉瘤大小要求较高,单产品适用范围较窄,因此对选用要求高,选错尺寸后易移位无法完成动脉瘤的完全闭塞。而动脉瘤栓塞不致密,瘤腔特别是瘤颈有残留,随着病人术后持续血压高,血流冲刷,动脉瘤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复发。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技术存在占位效应,易发生位移,瘤颈有残留而导致动脉瘤可能会复发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包括:
编织网架,具有自膨胀性,适于在释放后对动脉瘤封堵,并自适应动脉瘤形态;
雕刻支架,与所述编织网架相连接且具有自膨胀性,适于在释放后紧贴于动脉瘤下方的分叉血管壁。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编织网架为半球形或球形或椭球形或碗形。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编织网架上设置有能够防止所述雕刻支架进入动脉瘤的限位部。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编织网架为生物相容性网架。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雕刻支架由若干管线交错固定而成,各管线交错形成若干单元格。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雕刻支架的单元格自中段向两端由小变大。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雕刻支架的两端设置为喇叭口型。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雕刻支架为可生物降解支架。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雕刻支架为生物相容性支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结构稳定,不易移位,操作释放简便,且能防止动脉瘤复发。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封堵瘤颈位置,在动脉瘤内部直接释放密网进行封堵,且与瘤颈处贴合,避免瘤颈处的复发。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雕刻支架支撑设置在血管壁内部,降低了占位效应,降低对分叉部其他分支血管的影响。一是对动脉瘤封堵后进行支撑,避免封堵后使载瘤动脉形成狭窄;二是避免对分支血管形成占位,造成分支血管的堵塞。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选配和操作简单:单个雕刻支架尺寸可以适应多种病灶情况,且封堵与支撑一体,同时进入释放,从而保证术中安全并能降低动脉瘤延迟破裂风险,避免闭塞其他分支。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编织网架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能够防止所述雕刻支架进入动脉瘤,并能够便于微导管对***整体进行推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雕刻支架为可生物降解支架,其径向力强到足以被植入并支撑,以稳定损伤和血管回缩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编织网架为半球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半球形编织网架截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半球形编织网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编织网架为球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球形编织网架截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球形编织网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编织网架为碗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碗形编织网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碗形编织网架截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微导管内雕刻支架半释放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编织网架,11、限位部,2、雕刻支架,3、连接点,4、动脉瘤,5、微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10所示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主要用于分叉部动脉瘤,由编织网架1和雕刻支架2结合而成。
编织网架1具有自膨胀性,适于在释放后对动脉瘤4封堵,并自适应动脉瘤4形态。
雕刻支架2与编织网架1相连接,且具有自膨胀性,适于在释放后紧贴于动脉瘤下方的分叉血管壁。
上述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能够有效封堵瘤颈位置,在动脉瘤内部直接释放密网进行封堵,且与瘤颈处贴合,避免瘤颈处的复发。并且本实施例通过雕刻支架2支撑设置在血管壁内部,降低了占位效应,降低对分叉部其他分支血管的影响。一是对动脉瘤封堵后进行支撑,避免封堵后使载瘤动脉形成狭窄;二是避免对分支血管形成占位,造成分支血管的堵塞。单个雕刻支架2尺寸可以适应多种病灶情况,且封堵与支撑一体,同时进入释放,从而保证术中安全并能降低动脉瘤延迟破裂风险,避免闭塞其他分支。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编织网架的形态为半球形或球形或椭球形或碗形,能封堵动脉瘤及瘤颈口即可。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编织网架1为生物相容性网架。编织网架1以包含钴铬、不锈钢、镍钛、铂、铱、钽、钛等合适的生物相容性合金、其他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或其组合编织而成,同时因材料钴铬、铂、铱、钽等具有不透X光性,在X光下具有一定的显影性,术中更加易于观察。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编织网架1上设置有限位部11,限位部11能够防止所述雕刻支架2进入动脉瘤。限位部11位于编织网架1与雕刻支架2交接处,限位部11的最大外径大于编织网架1的最大外径。当编织网架1进入到动脉瘤时,限位部11位于动脉瘤外侧,限位部11与血管管壁相贴合。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雕刻支架2由若干管线交错固定而成,各管线交错形成若干单元格。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雕刻支架2的单元格渐变设计,自中段向两端由小变大。在确保支撑力的前提下,以较低的金属覆盖率避免植入后对分支血管的占位影响,从而避免分支血管的堵塞。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雕刻支架2的两端设置为喇叭口型,从而增强产品的贴壁性能。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雕刻支架2为可生物降解支架。雕刻支架可以由镁合金、聚乳酸、聚碳酸酯聚合物、水杨酸聚合物和/或其组合制成。换言之,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制造的任何生物相容的但也是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其径向力强到足以被植入并支撑,以稳定损伤和血管回缩的情况。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编织网架1与雕刻支架2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点3,编织网架1与雕刻支架2的结合,可以使用焊接、编织、挂扣以及与支架显影环镶嵌等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体。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雕刻支架2为生物相容性支架。雕刻支架以包含钴铬、不锈钢、镍钛、铂、铱、钽、钛等合适的生物相容性合金、其他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或其组合,由单片(或多片)金属或管使用激光切割制成。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雕刻支架2在支架表面通过焊接、压握等方式镶嵌铂、铱、钽等合适的生物相容性合金,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在体内植入的显影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编织网架1和雕刻支架2预装在导入鞘中。使用时,先将微导管5置于分叉部动脉瘤内,再通过微导管5将编织网架1推送至分叉部动脉瘤内,如图10中雕刻支架半释放图,将前端编织网架1优先释放,并将其贴于动脉瘤瘤颈处,如位置不合适时可以进行回收再释放,待编织网架1释放后,缓慢释放与其相连的雕刻支架2,使其置于动脉瘤下方的分叉血管中,此时雕刻支架2将自膨胀并紧贴于血管壁。
编织网架1释放后用于瘤内封堵,可自适应动脉瘤形态,与动脉瘤贴合良好,无需弹簧圈栓塞即可扰乱动脉瘤内血流并致动脉瘤栓塞。同时与之结合的雕刻支架2依靠稳定的径向支撑力贴于对向血管壁,能更好地托住编织网架1,避免编织网架1移位或者脱落到载瘤动脉中。
在选用产品时,可以使编织网架1凸出于动脉瘤瘤颈位置,利用编织网架1的包裹性,将瘤颈位置完好封堵,从而避免后续瘤颈口的复发。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织网架(1),具有自膨胀性,适于在释放后对动脉瘤封堵,并自适应动脉瘤形态;
雕刻支架(2),与所述编织网架(1)相连接且具有自膨胀性,适于在释放后紧贴于动脉瘤下方的分叉血管壁;
所述编织网架(1)上设置有能够防止所述雕刻支架(2)进入动脉瘤的限位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架为半球形或球形或椭球形或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架(1)为生物相容性网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支架(2)由若干管线交错固定而成,各管线交错形成若干单元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支架(2)的单元格自中段向两端由小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支架(2)的两端设置为喇叭口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支架(2)为可生物降解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支架(2)为生物相容性支架。
CN202223437410.1U 2022-12-20 2022-12-20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Active CN219374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7410.1U CN219374794U (zh) 2022-12-20 2022-12-20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7410.1U CN219374794U (zh) 2022-12-20 2022-12-20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4794U true CN219374794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7410.1U Active CN219374794U (zh) 2022-12-20 2022-12-20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4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2525317A (ja) 血管障害の治療のための可撓性継合部を有するフィラメント状デバイス
US20230149022A1 (en) Filamentary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JP6110427B2 (ja) 解剖学的開口部を密閉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22247145A1 (zh) 一种瘤内扰流装置
JP2022525745A (ja) 血管障害の治療のためのフィラメント状デバイス
CN107374688A (zh) 一种管腔内封堵装置
CN113069168B (zh) 动脉瘤封堵装置
CN112971903A (zh) 一种颅内密网支架
CN113081125B (zh) 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
CN109745094B (zh) 封堵装置
CN215651351U (zh) 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及动脉瘤封堵***
CN207604981U (zh) 一种网阻隔动脉分支起始部动脉瘤支架
CN219374794U (zh) 新型分叉动脉瘤封堵***
CN219271020U (zh) 封堵***及封堵装置
CN216257277U (zh) 医用植入物
CN204971706U (zh) 一种用于动脉瘤的局部密网支架
CN215384322U (zh) 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
CN209734239U (zh) 颅内分叉处动脉瘤支架
CN210112737U (zh) 封堵装置
CN11539982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
CN210044072U (zh) 一种动脉瘤栓塞装置及动脉瘤栓塞***
CN113017950A (zh) 半球形编织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CN220175176U (zh) 动脉瘤辅助支架
CN116077123A (zh) 一种用于治疗颅内分叉动脉瘤的支架
CN215191946U (zh) 一种医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