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1049U -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1049U
CN219361049U CN202320147387.8U CN202320147387U CN219361049U CN 219361049 U CN219361049 U CN 219361049U CN 202320147387 U CN202320147387 U CN 202320147387U CN 219361049 U CN219361049 U CN 219361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cover plate
web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73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
孙秀
刘岗
邬勇辉
严俊峰
王磊
雷恩强
李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ailteco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ailtec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ailteco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ailtec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73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1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1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1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包括下侧梁本体,所述下侧梁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下侧梁本体均固定连接有枕梁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侧梁本体、枕梁本体、中梁本体、牵引梁框架、第一大横梁、缓冲梁机构、下底板、外腹板、冲击座、内腹板、斜隔板、垫板和直隔板,枕梁本体通过中梁本体和牵引梁框架的连接,配合第一大横梁和缓冲梁机构加强装置的结构强度,同时在支撑梁机构的辅助下形成A字型结构,保证装置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自身重量,解决车辆牵引梁、缓冲梁以及侧梁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一般采用增大断面和板厚的方式进行加强,随着纵向力的增大,车辆自重也会增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通过设置缓冲结构以及辅助装置,优化纵向力传递路径,改善结构受力状态,提高轨道车辆底架的整体承载能力。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具有成列编组运行的特点,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通过车钩缓冲装置来连挂、传递牵引力及纵向冲击力,对于普通客货车,主要采用三类车钩缓冲装置,其中一类是车辆中部设置两用车钩,带有能与螺旋车钩连接接口的自动车钩,同时端部两侧设置侧缓冲器,为满足上述这一类钩缓装置的安装要求,要求车辆中部设置牵引梁,用来安装自动车钩和缓冲器;车辆端梁设置若干连接孔,用来安装侧缓冲器;
车辆中部纵向力主要靠牵引梁、中梁、侧梁来承担,某些车辆在限界和车宽尺寸限定下,为满足蹬车需要,下侧梁需要截断开设孔洞,下侧梁缺口处成为结构强度的薄弱环节,在侧缓受力后,纵向力通过缓冲梁分别传递给牵引梁和下侧梁,因侧缓水平中心线低于地板面一定尺寸,导致缓冲梁在主要承受纵向力的同时,还承受该纵向力引起的附加弯矩作用,缓冲梁成为结构强度的另一个薄弱点,为满足上述轨道车辆钩缓装置的车体纵向力承载要求,车辆牵引梁、缓冲梁以及侧梁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一般采用增大断面和板厚的方式进行加强,随着纵向力的增大,车辆自重也会增大,在轴重一定的情况下,车辆载重将降低,进而影响车辆经济性。
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满足上述轨道车辆钩缓装置的车体纵向力承载要求,车辆牵引梁、缓冲梁以及侧梁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一般采用增大断面和板厚的方式进行加强,随着纵向力的增大,车辆自重也会增大,在轴重一定的情况下,车辆载重将降低,进而影响车辆经济性的问题。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包括下侧梁本体,所述下侧梁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下侧梁本体均固定连接有枕梁本体,所述枕梁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梁本体,所述枕梁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牵引梁框架,所述牵引梁框架的一侧与枕梁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梁框架正面和背面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大横梁,所述下侧梁本体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梁机构,所述缓冲梁机构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腹板,所述外腹板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冲击座,所述冲击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腹板,所述内腹板的表面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内腹板与外腹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隔板,所述斜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隔板,所述直隔板的两侧分别与外腹板和内腹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牵引梁框架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且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相对的一侧形成缓冲器套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大横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梁本体,所述纵向梁本体远离第一大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大横梁,所述第二大横梁的一端与牵引梁框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梁机构,所述支撑梁机构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一侧与第一大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斜腹板,所述斜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盖板,所述斜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腹板,所述第一横腹板的底部与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斜盖板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纵盖板,所述斜腹板的另一侧且与下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腹板,所述第二横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盖板。
优选的,所述斜盖板和纵盖板的顶部均与第一大横梁的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的左侧与下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盖板靠近牵引梁框架的一侧与牵引梁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直隔板和斜隔板的中心线与斜腹板的中心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侧梁本体、枕梁本体、中梁本体、牵引梁框架、第一大横梁、缓冲梁机构、下底板、外腹板、冲击座、内腹板、斜隔板、垫板和直隔板,枕梁本体通过中梁本体和牵引梁框架的连接,配合第一大横梁和缓冲梁机构加强装置的结构强度,同时在支撑梁机构的辅助下形成A字型结构,保证装置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自身重量,此外内腹板开设的减重孔可以进一步减少装置重量,通过直隔板和斜隔板的中心线与斜腹板的中心线重合,确保力流传递无偏转,降低节点处应力水平,优化了牵枕缓结构的连接结点和力的传递路径,改善了底架的受力状态,提高了底架及车辆整体承载能力,提高了车厢使用寿命,提高了车厢的运用可靠性和安全性,且在轴重一定前提下,可进一步减轻车辆自重,进而提高增加载重,提高运能,以此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梁机构、下盖板、斜腹板、斜盖板、第一横腹板、斜盖板、第二横腹板和横盖板,第二横腹板、斜腹板和第一横腹板主要起传递纵向力,斜盖板和第一横腹板起到增加纵向的局部刚度,防止纵梁受力失稳,支撑梁机构采用变断面结构,靠近缓冲梁机构处为大断面,远离缓冲梁机构处为小断面,实现等强度设计,通过支撑梁机构和牵引梁框架、第一大横梁、下底板和下侧梁本体构成整体承载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承载能力,且配合各个辅助结构形成A字形,让装置具有较大刚度,另一方面对牵引梁框架形成的套口起到局部加强作用,设置支撑梁机构后,可将侧缓处纵向力分解,一部分传递到下侧梁本体,一部分传递到牵引梁框架,再经枕梁本体传递到中梁本体,从而大幅改善缓冲梁受力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牵引梁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侧梁本体;2、第二大横梁;3、枕梁本体;4、中梁本体;5、牵引梁框架;6、第一大横梁;7、支撑梁机构;701、下盖板;702、斜腹板;703、斜盖板;704、第一横腹板;705、纵盖板;706、第二横腹板;707、横盖板;8、缓冲梁机构;801、下底板;802、外腹板;803、冲击座;804、内腹板;805、斜隔板;806、垫板;807、直隔板;9、纵向梁本体。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包括下侧梁本体1,下侧梁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下侧梁本体1均固定连接有枕梁本体3,枕梁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梁本体4,枕梁本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牵引梁框架5,牵引梁框架5的一侧与枕梁本体3固定连接,牵引梁框架5正面和背面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大横梁6,下侧梁本体1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梁机构8,缓冲梁机构8包括下底板801,下底板80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腹板802,外腹板802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冲击座803,冲击座8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腹板804,内腹板804的表面开设有减重孔,内腹板804与外腹板80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隔板805,斜隔板8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板806,垫板8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隔板807,直隔板807的两侧分别与外腹板802和内腹板804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牵引梁框架5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且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相对的一侧形成缓冲器套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大横梁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梁本体9,纵向梁本体9远离第一大横梁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大横梁2,第二大横梁2的一端与牵引梁框架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纵向梁本体9和第二大横梁2,进一步增加装置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支撑梁机构7,支撑梁机构7包括下盖板701,下盖板701的一侧与第一大横梁6固定连接,下盖板70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斜腹板702,斜腹板7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盖板703,斜盖板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腹板704,第一横腹板704的底部与下盖板701固定连接,斜盖板703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纵盖板705,斜腹板702的另一侧且与下盖板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腹板706,第二横腹板7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盖板7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斜盖板703和纵盖板705的顶部均与第一大横梁6的上盖板固定连接,下盖板701的左侧与下底板80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盖板701靠近牵引梁框架5的一侧与牵引梁框架5固定连接,直隔板807和斜隔板805的中心线与斜腹板702的中心线重合。
具体工作原理:
首先在装置侧方向受到纵向力的时候,首先外腹板802与下底板801会首先受到纵向力的冲击,外腹板802通过斜隔板805、冲击座803、直隔板807和内腹板804向下盖板701传递纵向力,在斜腹板702、斜盖板703与第一大横梁6形成的A字型结构下,对纵向力进行力的传递,并通过第二横腹板706传递至牵引梁框架5,再由牵引梁框架5传递至枕梁本体3最后传递至下侧梁本体1,支撑梁机构7和缓冲梁机构8的设置可将侧缓处纵向力分解,一部分传递到下侧梁本体1,一部分传递到牵引梁框架5,再经枕梁本体3传递到中梁本体4,从而大幅改善缓冲梁受力状态,优化了牵枕缓结构的连接结点和力的传递路径,改善了底架的受力状态,提高了底架及车辆整体承载能力,提高了车厢使用寿命,提高了车厢的运用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现有技术中为满足上述轨道车辆钩缓装置的车体纵向力承载要求,车辆牵引梁、缓冲梁以及侧梁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一般采用增大断面和板厚的方式进行加强,随着纵向力的增大,车辆自重也会增大,在轴重一定的情况下,车辆载重将降低,进而影响车辆经济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包括下侧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梁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下侧梁本体(1)均固定连接有枕梁本体(3),所述枕梁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梁本体(4),所述枕梁本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牵引梁框架(5),所述牵引梁框架(5)的一侧与枕梁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梁框架(5)正面和背面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大横梁(6),所述下侧梁本体(1)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梁机构(8),所述缓冲梁机构(8)包括下底板(801),所述下底板(80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腹板(802),所述外腹板(802)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冲击座(803),所述冲击座(8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腹板(804),所述内腹板(804)的表面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内腹板(804)与外腹板(80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隔板(805),所述斜隔板(8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板(806),所述垫板(8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隔板(807),所述直隔板(807)的两侧分别与外腹板(802)和内腹板(804)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车辆缓冲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框架(5)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且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相对的一侧形成缓冲器套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车辆缓冲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横梁(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梁本体(9),所述纵向梁本体(9)远离第一大横梁(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大横梁(2),所述第二大横梁(2)的一端与牵引梁框架(5)固定连接。
4.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缓冲梁,还包括支撑梁机构(7),所述支撑梁机构(7)包括下盖板(701),所述下盖板(701)的一侧与第一大横梁(6)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70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斜腹板(702),所述斜腹板(7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盖板(703),所述斜盖板(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腹板(704),所述第一横腹板(704)的底部与下盖板(701)固定连接,所述斜盖板(703)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纵盖板(705),所述斜腹板(702)的另一侧且与下盖板(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腹板(706),所述第二横腹板(7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盖板(70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轨道车辆缓冲梁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盖板(703)和纵盖板(705)的顶部均与第一大横梁(6)的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701)的左侧与下底板(801)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轨道车辆缓冲梁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701)靠近牵引梁框架(5)的一侧与牵引梁框架(5)固定连接,所述直隔板(807)和斜隔板(805)的中心线与斜腹板(702)的中心线重合。
CN202320147387.8U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Active CN219361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7387.8U CN219361049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7387.8U CN219361049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1049U true CN219361049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7387.8U Active CN219361049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1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8359B (zh) 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列车
CN106364511B (zh) 轨道车辆端部枕外结构
CN111976770B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底架结构
CN110733523B (zh)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浮车端梁及下部铰接安装座结构
CN209888947U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CN113602308A (zh) 一种轨道车辆底架
CN112026819A (zh) 内燃动车组
CN102530008A (zh) 轨道车辆牵引梁
CN112026838B (zh) 牵引梁、中央牵引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19361049U (zh)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CN111806491B (zh) 转向架用单拉杆牵引销座、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11361592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和端底架
CN116176643A (zh) 一种轨道车辆缓冲梁及其辅助结构
CN112026831B (zh) 防爬器传力结构、端部底架及轨道车辆
CN115709739A (zh) 动车组车体底架结构
CN211663235U (zh) 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铁路货车的承载大底架
CN114670883A (zh) 一种列车车桥连接单元及列车
CN113581225A (zh) 一种大载重轻量化集装箱平车车体及包括该车体的平车
CN111361597B (zh) 一种牵引梁及轨道车辆
CN112124428A (zh) 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
CN218141533U (zh) 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
CN211765565U (zh) 用于悬挂式单轨列车的牵引梁
CN220220732U (zh)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用摇枕
CN220947989U (zh) 一种小底架组件
CN111845825B (zh) 牵引梁构架、底架前端结构和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