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1031U -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热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热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1031U
CN219341031U CN202320284318.1U CN202320284318U CN219341031U CN 219341031 U CN219341031 U CN 219341031U CN 202320284318 U CN202320284318 U CN 202320284318U CN 219341031 U CN219341031 U CN 219341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rame
workpieces
distribution system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43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威
赵玮华
王永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es Industrial Furnaces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es Industrial Furnace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es Industrial Furnaces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es Industrial Furnace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43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1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1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1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及设有该双向自动布料***的热处理设备,包括:上料单元;在所述上料单元两侧配置有用于等待布料工件的布料机构,两侧所述布料机构交错地朝所述上料单元方向相向移运工件;每个所述布料机构均包括集料单元、拨料单元和铺料单元,其中,所述拨料单元靠近所述集料单元的一侧设有铰接的拨料臂,所述拨料臂能够使堆积在所述集料单元中的工件分批次地将多个工件同步滑入所述铺料单元内进行布料;待所述铺料单元中的工件达到上限后,再一同移运至所述上料单元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可对不同直径及长度的管棒料进行布料,全程自动下料平铺,定位精准且移运安全,全程无缝接托运,布料效果好且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热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棒材布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及设有该双向布料***的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热处理设备或其他机械设备中,需要把管棒材物料由捆状,分布为平铺或者小批量状态送入上料装置上,为满足节能和提高产能,要求布料时间短,位置准确。现有布料设备中常用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动小批量地布料,这种方式不仅操作人员费时费力,而且准确性低;一种是半自动布料,这种方式需要操作人员干涉,布料节奏慢,且产能低。无论哪种布料方式,都需要生产人员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干预,存在被管棒材刮伤或磕碰的风险,而且生产效率低,布料***可控性差,需要多次人员辅助操作,而且对管棒材的直径和长度都有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及设有该双向布料***的热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干预布料,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且可控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包括:
上料单元,用于传送已布料完毕的工件;
在所述上料单元两侧配置有用于等待布料工件的布料机构,两侧所述布料机构交错地朝所述上料单元方向相向移运工件;
每个所述布料机构均包括集料单元、拨料单元和铺料单元,其中,所述拨料单元靠近所述集料单元的一侧设有铰接的拨料臂,所述拨料臂能够使堆积在所述集料单元中的工件分批次地将多个工件同步滑入所述铺料单元内进行布料;待所述铺料单元中的工件达到上限后,再一同移运至所述上料单元上。
进一步的,所述拨料单元还包括若干并排构置的托架,所述托架上端面被构造为倾斜的导面,且其靠近所述集料单元一侧边被构造为坡面;
所述导面与所述坡面互为反向倾斜配置;
所述拨料臂通过转轴与所述托架连接,且被构置在所述托架的外壁侧。
进一步的,相对于朝所述集料单元一侧的水平方向,所述导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坡面的倾斜角度;
所述坡面的倾斜角度为钝角,并所述导面的倾斜角度不大于45°;
所述导面靠近所述集料单元的一端高于其靠近所述铺料单元的一端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单元包括立架、提升架以及支撑气缸;
所述提升架被连接在所述立架上,并可沿所述立架高度上下移动;
每个所述立架配置一个所述提升架;
所述支撑气缸与所述提升架连接,并被设置在所述提升架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架被构造为L型结构,其一边竖向设置并与所述立架连接;
其另一边与所述导面平行设置,且其靠近所述托架的端部并抵近所述坡面设置;并沿所述坡面的长度往复。
进一步的,所述铺料单元包括:
固定台,其为水平设置;
支撑架,置于所述固定台上并沿所述固定台的宽度方向并行构置;
移动带,与构置在每个所述支撑架两端的滚轮配合;
铺料驱动机,构置在所述固定台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带传输;
在所述移运带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前挡块和后挡块,工件沿相邻所述移运带的宽度方向放置,并卡放在所述前挡块和所述后挡块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台上还设有用于将置于所述移运带上的工件转移至所述上料单元上的转运单元,包括:
转架,其与所述支撑架并行设置,且其上端面的两端都设有凸台;
顶架,为长条形的凹槽,用于支撑所述转架的下端面;
壳架,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顶架升降的导向柱,并在其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导轮;
所述转架沿置于所述固定台上的导轨在所述铺料单元与所述上料单元之间移动;并可顶起置于所述移动带上的布料工件并转运至所述上料单元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单元还包括:
升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柱带动所述顶架使所述转架上下移动;
移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轮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导轨贯穿所述铺料单元和所述上料单元设置;
所述升降电机、所述移动电机与所述壳架一同随所述转架沿所述导轨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单元包括若干并行设置的辊轴,所述辊轴与所述转架的长度并行设置;工件随所述辊轴的移动方向与随所述转架的移动方向垂直。
一种热处理设备,配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自动布料***。
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可对不同直径及长度的管棒料进行布料,全程自动下料平铺,定位精准且移运安全,全程无缝接托运,布料效果好且效率高。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设有该双向布料***的热处理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向自动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向自动布料***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料单元和拨料单元配合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料单元和拨料单元配合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驱动提升架升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转运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转运单元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转运单元的俯视图。
图中:
10、上料单元 11、辊轴 12、上料架
20、集料单元 21、立架 22、提升架
23、支撑气缸 25、提升电机 26、提升链条
30、拨料单元 31、拨料臂 32、托架
321、导面 322、坡面 323、长导架
33、拨料电机 40、铺料单元 41、固定台
42、支撑架 43、滚轮 44、移动带
45、铺料驱动机 46、前挡块 47、后挡块
50、转运单元 51、转架 52、顶架
53、壳架 54、导轮 55、导向柱
56、升降电机 57、移动电机 6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传送已布料完毕的工件60的上料单元10,在上料单元10两侧配置有用于等待布料工件的布料机构,两侧布料机构交错地朝上料单元10方向相向移运工件10。其中,每个布料机构均包括用于将一捆工件60散放堆积存放的集料单元20、将工件60多批次地且可每次多个工件60地一同拨开平铺的拨料单元30、用于将被拨料单元30分开的工件10单层平铺布置的铺料单元40、以及用于将布料后的工件10转运至上料单元10中的转运单元50。其中,工件60为管棒料,不限制其尺寸和长度,但同一批次的工件60的直径及长度是一致的。
如图2所示,上料单元10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辊轴11,所有辊轴11的两端都固设在上料架12上,辊轴11的长度垂直于工件60的长度设置,且上料架12的长度方向与工件60的长度方向相同。辊轴11旋转,可带动布料完毕后的工件60沿其长度方向上移动,转向下一个工位。
两侧布料机构是相对于上料单元10对称设置,均朝上料单元10一侧移动;也就是,两侧布料机构是相向移动,且为交错地控制布料后的工件60朝辊轴11的方向移动并放置在辊轴11上。每个布料机构都是独立运行的,在此仅以单侧的布料机构为例,进行详述。
如图1、3-4所示,集料单元20位于布料机构的最外侧,其包括垂直于底面设置的立架21、设置在立架21上的提升架22以及用于支撑提升架22升降移动的支撑气缸23。提升架22被连接在立架21上,并可沿立架21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每个立架21配置一个提升架22;支撑气缸23用于固定提升架22并与提升架22的下端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立架21由两个相对设置的槽钢焊接设置,形成具有一定水平距离的两个导轨,且其上端面通过钢架连接固定。在顶部钢架上设有悬吊提升架22的链条,同时在提升架22高度的两侧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导轮54,通过导轮54沿立放设置的槽钢可作为导轨的进行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提升架22可沿立架21平稳地竖直升降移动。
沿工件60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立架21且所有立架21之间都通过横梁钢架相互连接,并相互连接形成同一个一体式固定稳定的结构,此为本领域中的常用固定结构,且在每个立架21上都设有提升架22。沿工件60长度方向上,会设有若干个提升架22,可同步同向地对工件60进行操作。优选地,提升架22至少位于工件60的两端位置设置,也就是,至少在工件60两端位置分别设置一个提升架22,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件60升降的稳定性,还可以在工件60的两端之间设置其它的提升架22,在工件60两端之间设置提升架22的数量,可基于实际情况而定,如基于工件60的长度范围、直径大小以及安装空间等情况,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提升架22被构造为L型结构,其一边竖向设置并与立架21连接,其另一边水平倾斜朝下设置,即水平倾斜地朝靠近拨料臂31一侧的方向向下倾斜。钝角L型结构的提升架22不仅可堆放很多工件60,而且还有利于工件60沿其倾斜朝下设置的水平边向拨料单元30移送工件60。优选地,提升架22的水平边的倾斜角度与拨料单元30中的托架32上的导面321的倾斜角度相同,也就是两个边是平行设置,便于工件60无颠簸地进行交接;且提升架22靠近托架32的端部并抵近坡面322设置。
如图4所示,在提升架22的水平边的下端面上设有支撑气缸23,支撑气缸23竖直设置,其上端面与提升架22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托架32上,支撑气缸23可竖向往复升降,从而推动提升架22竖直边两侧的导轮54沿立架21槽钢可作为导轨的高度方向进行升降移动,同时,提升架22靠近托架32一侧的边沿坡面322的长度一同上下移动。
如图5所示,在提升架22的水平边的下端面上设有用于控制其上下升降的提升链条26,同时在托架32的下段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提升链条26旋转的提升电机25。提升链条26被绕设为一个类四边形的单线程的结构,可通过控制提升电机25的输出旋转方向,从而控制链条26的上升或下降,进而控制提升架22的升降位置,从而在驱动提升架22上下移动的基础上还能稳定固定提升架22。
对于提升架22的驱动,还可以设置为液压式驱动或气动机构驱动,这些均为本领域中常用的配合结构,在此不再详述。
拨料单元30靠近集料单元20的一侧设有铰接的拨料臂31,拨料臂31能够使堆积在集料单元20中的工件60分批次地且每次可将多个工件60同步地滑入铺料单元40内进行布料;待铺料单元40中的工件60达到上限后,再一同移运至上料单元10上。
如图1所示,拨料单元30还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拨料臂31的托架32、用于连接拨料臂31和托架32的连轴、以及用于驱动拨料臂31往复翻转的拨料电机33,拨料臂31设置在托架32的顶部端并通过连接轴与拨料电机33连接。所有的拨料臂31仅通过一个拨料电机33控制,且在每个托架32的旁侧配置有一个拨料臂31,且每个拨料臂31与提升架22一一对应。
拨料臂31的活动端始终在靠近铺料单元40一侧的空置空间中活动,其与工件60接触的面为直线面,便于工件60滑行入至其远离工件60的铺料单元40上的移动带44上。但在其悬空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小凸台,防止在翻转时工件60滑行速度过快导致工件60相互之间磕碰或损伤表面。远离工件60的面为弧形面或斜面,优选地,工件60的重心朝其铰接端设置,便于其上下摆动。沿工件60的移动方向上,拨料臂31与工件60接触的一侧面的长度短于托架32与工件60接触的一侧面的长度,目的是防止拨料臂31与托架32在交接位置时,拨料臂31的长度会影响工件60的运行。
拨料臂31在初始位置时,其活动端竖直朝上设置,且其与工件60接触的面紧靠提升架22的端部设置。当工件60被提升架22从最低位上升到与拨料臂31的铰接端同高位置时,则工件60沿提升架22上端面的倾斜面滑动到拨料臂31的铰接端处。再通过拨料电机33驱动转轴带动拨料臂31从竖直朝上的位置朝靠近铺料单元40的一侧旋转,并带动工件60沿拨料臂31的直线面翻转,当拨料臂31带动工件60翻转的角度逐步与托架32的导面321并行时,则拨料臂31与托架32交接,使得工件60再以托架32的导面321为导向,逐步向下滑动,直至移动到铺料单元40上的移动带44上。提升架22、拨料臂31和托架32都是无缝接交接,工件60移运安全且精准,这种多斜面顶托的交接滑动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工件60下滑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本申请提出的每一个拨料单元30和与其同侧配合的集料单元20相结合,可在同一个一批次中带动多个工件60一同布料,不仅结构简单,且配合安全,亦可保证运行稳定;双向相向而置的布料***可进一步提高拨料效率,快速且精准地使大批量工件60被安全稳定地进行布料,生产节拍可控,尤其是适合批量化生产规模。
如图3-4所示,每个单侧的拨料单元30中,都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托架32,且每个托架32配置有一个拨料臂31,托架32为两侧并行设置的铁板焊接而成的结构,铁板之间具有一定的宽度,以形成一个稳定且高强度的支撑整体。且托架32的上端面被构造为倾斜的导面321,并在每个导面321的旁侧设有一个与其斜度相同的长导架323,且长导架323的长度要大于导面321的长度,且导面321的长度要大于拨料臂31的长度。导面321的下端面与铺料单元40的固定台41靠近,由于铺料单元40中的移动带44设置在固定台41的正上方,且移动带44的上端面,即其直接与工件60接触的一面距离固定台41有一定的高度,则长导架323设置的目的用于使工件60交接到移动带44上进行布料。
导面321靠近集料单元20的一端高于其靠近铺料单元40的一端位置,坡面322是从集料单元20一侧向铺料单元40一侧倾斜构置。长导架323与导面321的倾斜角度相同,同时,长导架323的长度延长至铺料单一40一侧,且其靠近铺料单元40的一侧嵌置于铺料单元40中的间隙处,长导架323的悬空端一侧还设有水平设置的延长段,可与铺料单元40中的移动带44无缝接交接。
在本实施例中,托架32靠近集料单元20的一侧边被构造为坡面322,也就是导面321与坡面322互为反向倾斜配置。其中,拨料臂31通过设置在托架32上端的转轴与托架32连接,也就是拨料臂31位于导面321与坡面322连接的位置处,且被构置在托架32的外壁侧。
进一步的,相对于朝集料单元20一侧的水平方向,导面321的倾斜角度θ小于坡面322的倾斜角度β,优选地,坡面322的倾斜角度β为钝角,并导面321的倾斜角度θ不大于45°。
其中,导面321的倾斜角度θ的角度小于或等于45°,优选地,角度θ的范围为20-45°,可延长工件60沿托架32下行的长度,使得其滑动下滑的速度较缓,提高其下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还有利于工件60受拨料臂31和托架32交接工作的可靠性。坡面322的钝角角度β,优选地,角度β的范围为100-120°之间,不仅有利于托架32整体的安装强度,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架22上下滑行的安全和稳定。因提升架22靠近拨料臂31的侧面是沿坡面322一侧所设置的间隙滑动,提升架22沿该钝角不仅可减少向上移动的阻力,而且还可增加其下行的配合面积,提高下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铺料单元40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台41、置于固定台41上并沿固定台41的宽度方向并行构置支撑架42、与构置在每个支撑架42两端的滚轮43配合的移动带44、以及构置在固定台41上并用于驱动移动带44传输的铺料驱动机45,其中,工件60的长度与固定台41的宽度相同,也就是支撑架42的长度及移动待44的传动方向都垂直于工件60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43为齿轮,与其配合的移运带44为链条带,因链条带强度高且支撑力大,不易被工件60压坏。所有移运带44被同一个铺料驱动机45控制,也就是,铺料驱动机45固设在固定台41上,其输出端与其中一排作为主动轮的滚轮43连接,所有作为主动轮的滚轮43再分别通过移运带44与另一排的作为从动轮的滚轮43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同步驱动的铺料***40。
为了保证多个工件60同时布料在移运带44上,且能使所有工件60同步移动,在移运带44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60的前挡块46和后挡块47,工件60沿相邻移运带44的宽度方向上放置,并卡放在前挡块46和后挡块47之间。随着工件60数量的增加,铺料驱动机45能以设定的移动节拍来定时地接收多批次的工件60,也就是当一批次的多个工件60布料放置到移运带44上后,此时前挡块46与后挡块47之间的宽度较大,还可以多放置更多的工件60,***可自动设定再控制移动带44向前移一定距离后即暂停,等待下一批次的多个工件60的布料放置;如此多次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在前挡块46与后挡块47之间的宽度方向上布料满工件60。也就是移运带44上可放置多批次的多个工件60的布料,以同步对多批次工件60的布料铺装,自动化程度高,且无需人员辅助,安全且稳定。由于所有工件60都是圆棒型结构,当其从长导架323上导入到移动带44上时,移动的移动带44可使所有工件60单层地平铺在其上,并稳定放置。
待同一捆的工件60被布满在移运带44上的前挡块46与后挡块47之间后,移动带44再带动所有被布满的工件60一同朝靠近上料单元10一侧移动,待移动到规定位置后停止;工件60被转运单元50转移运走,转运单元50将工件60移运到与上料单元10并行重叠的位置,再将工件60放置在上料单元10上的辊轴11上,至此,完成一组工件60的自动布料移运工作。
如图6所示,转运单元50设置在固定台41上,包括:
转架51,其长度与支撑架42的长度并行设置,且其上端面的两端都设有用于隔挡工件60偏移的凸台,由工字钢材料制成,其上的凸台为铁制的挡料台;且转架51上用于放置工件60数量的长度尺寸,也就是其上相邻凸台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移动带44上前挡块46至后挡块47之间的距离,保证所有布满在移动带44上的工件60都能一次性地被转架51转移运走。
顶架52,为长条形的凹槽结构,两端通槽设置,用于支撑转架51的下端面,且每个转架51配置有一个顶架52,且顶架52的长度小于转架51的长度,目的是在保证支撑转架51强度的条件下,便于监控转架51的放置位置。转架51固定焊接在顶架52上,且转架51长度方向上的中线与顶架52长度方向上的中线重叠。
壳架53,为长方形的钢制壳体结构,设有用于连接顶架52升降的导向柱55,导向柱55对称设置在壳架53的长度方向上,其两端分别与顶架52的下端面和壳架53的上端面连接,且贯穿壳架53的上端面设置。在壳架53外壁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还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导轮54,
在固定台41的长度方向上,即垂直于工件60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与导轮54配合的槽钢导轨,且每个壳架53配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导轨。
转架51沿置于导轨在铺料单元40与上料单元10之间移动;并可顶起置于移动带44上的布料工件60并转运至上料单元10中的辊轴11上。
转架51与辊轴11并行且错位设置,进而可使置于转架51上的工件60完全放置在辊轴11上。
转运单元50还包括用于驱动导向柱55带动顶架52使载有工件60的转架51或空置的转架51可上下移动的升降电机56、以及用于驱动导轮54沿导轨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的移动电机57。其中,升降电机56和移动电机57至少分别各有一台,当并行的转架51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下时,仅需要一台升降电机56和一台移动电机57即可;当并行的转架51数量超过3时,则都需要各增加一台升降电机56和一台移动电机57,方可保证转运单元5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本实施中,设有4个转架51,则需要两台升降电机56和两台移动电机57,其中,升降电机56分别设置在沿工件60长度方向上,也就是对称设置在最外侧的两个壳架53的外侧壁面上,并通过一个贯穿所有壳架53宽度的连轴,分别与各个壳架53上的导向柱55连接,以控制所有转架51同步的升降移动。所有移动电机57都设置在连接所有壳架53的连架上,也就是位于转架51长度的一端,且靠近上料单元10一侧的方向上;移动电机57用于同步驱动所有壳架53沿垂直于工件60长度方向上的移动,以保证所有转架51移运的稳定性。所有升降电机56、移动电机54和壳架53一同都随转架51沿导轨长度往复移动。
导轨是贯穿铺料单元40和上料单元10设置的(附图省略),其垂直于工件60的长度方向上,从而可保证移动电机57带动所有的壳架53和转架51一同在铺料单元40和上料单元10之间往复穿行,以使工件60从移动待44上转移到辊轴11上。
转架51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上料单元10一侧,且其高度位于转架51的下方,也就是通过升降电机56带动导向柱55,使所有转架51都位于其下限位。当位于上料单元10两侧的任一个布料机构发出工件60快布料集结完毕的信号后,移动电机57就控制导轮54带动壳架53、转架51一同沿导轨朝待转运的工件60所在的铺料单元40一侧进行移动,直至移动到转运单元50与铺料单元40进行交接工件60的位置处停止。当然,对于转架51的升降控制的驱动,亦可替换为现有常用的液压式驱动或气动机构驱动,均在本案保护范围之内,在此省略。
当布置在移动带44上的工件60集结完毕后,铺料驱动机45通过滚轮43带动移动带44朝靠近其与转架51交接的位置处移动。待移动带44停稳后,再通过升降电机56控制所有转架51竖直上升,并同步顶起所有工件60至其上限位,完成与移动带44的交接。此时,升降电机56暂停工作,且工件60被举起的位置不变,再控制移动电机57工作,使其驱动导轮54沿导轨带动所有的转架51朝靠近辊轴11的一侧移动,直至其与辊轴11的位置重叠为止。再暂停移动电机57工作,启动升降电机56并控制导向柱55下行移动,带动所有工件60一同向下移动,并使工件60沿垂直于辊轴11的长度方向上放置,且升降电机56带动转架51下行至其初始位置停止。至此,完成一组工件60的转运工作,等待着下一组工件60转运的指令。
一种热处理设备,配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自动布料***。
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可对不同直径及长度的管棒料进行布料,全程自动下料平铺,定位精准且移运安全,全程无缝接托运,布料效果好且效率高。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设有该双向布料***的热处理设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单元,用于传送已布料完毕的工件;
在所述上料单元两侧配置有用于等待布料工件的布料机构,两侧所述布料机构交错地朝所述上料单元方向相向移运工件;
每个所述布料机构均包括集料单元、拨料单元和铺料单元,其中,所述拨料单元靠近所述集料单元的一侧设有铰接的拨料臂,所述拨料臂能够使堆积在所述集料单元中的工件分批次地将多个工件同步滑入所述铺料单元内进行布料;待所述铺料单元中的工件达到上限后,再一同移运至所述上料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单元还包括若干并排构置的托架,所述托架上端面被构造为倾斜的导面,且其靠近所述集料单元一侧边被构造为坡面;
所述导面与所述坡面互为反向倾斜配置;
所述拨料臂通过转轴与所述托架连接,且被构置在所述托架的外壁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朝所述集料单元一侧的水平方向,所述导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坡面的倾斜角度;
所述坡面的倾斜角度为钝角,并所述导面的倾斜角度不大于45°;
所述导面靠近所述集料单元的一端高于其靠近所述铺料单元的一端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单元包括立架、提升架以及支撑气缸;
所述提升架被连接在所述立架上,并可沿所述立架高度上下移动;
每个所述立架配置一个所述提升架;
所述支撑气缸与所述提升架连接,并被设置在所述提升架的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被构造为L型结构,其一边竖向设置并与所述立架连接;
其另一边与所述导面平行设置,且其靠近所述托架的端部并抵近所述坡面设置;并沿所述坡面的长度往复。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铺料单元包括:
固定台,其为水平设置;
支撑架,置于所述固定台上并沿所述固定台的宽度方向并行构置;
移动带,与构置在每个所述支撑架两端的滚轮配合;
铺料驱动机,构置在所述固定台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带传输;
在所述移运带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前挡块和后挡块,工件沿相邻所述移运带的宽度方向放置,并卡放在所述前挡块和所述后挡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台上还设有用于将置于所述移运带上的工件转移至所述上料单元上的转运单元,包括:
转架,其与所述支撑架并行设置,且其上端面的两端都设有凸台;
顶架,为长条形的凹槽,用于支撑所述转架的下端面;
壳架,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顶架升降的导向柱,并在其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导轮;
所述转架沿置于所述固定台上的导轨在所述铺料单元与所述上料单元之间移动;并可顶起置于所述移动带上的布料工件并转运至所述上料单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单元还包括:
升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柱带动所述顶架使所述转架上下移动;
移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轮沿所述导轨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导轨贯穿所述铺料单元和所述上料单元设置;
所述升降电机、所述移动电机与所述壳架一同随所述转架沿所述导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包括若干并行设置的辊轴,所述辊轴与所述转架的长度并行设置;
工件随所述辊轴的移动方向与随所述转架的移动方向垂直。
10.一种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自动布料***。
CN202320284318.1U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热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341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4318.1U CN219341031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热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4318.1U CN219341031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热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1031U true CN219341031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2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4318.1U Active CN219341031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热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1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18318Y (zh) 整理排列纱管的装置
US4723885A (en) Device for the removal of bobbins from an automatic spinning machine
CN109319203A (zh) 钢管码垛缠绕打包生产线
CN109178977B (zh) 一种可重构袋装水泥自动装车机
CN108639772B (zh) 一种全自动袋装产品装车机
CN210451492U (zh) 一种焊接钢筋网片时的纵向短筋上料布筋装置
CN113492319A (zh) 一种型钢自动成型生产线
CN109850581B (zh) 一种钢管自动叠料装置
CN208683967U (zh) 砖坯自动码垛装置
CN219341031U (zh) 一种双向自动布料***、热处理设备
JP5327655B2 (ja) 搬送設備
CN203592029U (zh) 一种柔性全自动卷板生产线
CN209988734U (zh) 一种钢管自动叠料装置
CN207810538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9052479U (zh) 一种制管钢卷展开送出机构
CN211768793U (zh) 一种上管机
CN212831047U (zh) 一种吊挂流水线的上下料装置
CN116334364A (zh) 一种金属管棒材自动下料机构
CN213036828U (zh) 一种用于大径圆管的单管上料装置
CN108861631A (zh) 砖坯自动码垛装置
CN108147312A (zh) 专用移载小车自动升降装置
CN216473379U (zh) 一种金属管棒材自动下料机构
CN112978329A (zh) 一种钢筋上料***
CN111038938B (zh) 一种单根管杆转移装置及方法
CN113369415B (zh) 一种盘圆钢筋与直螺钢筋加工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