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1097U -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1097U
CN219221097U CN202223599303.9U CN202223599303U CN219221097U CN 219221097 U CN219221097 U CN 219221097U CN 202223599303 U CN202223599303 U CN 202223599303U CN 219221097 U CN219221097 U CN 219221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hub
piston
friction plate
assembl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93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亮
郑泽奇
朱佳兴
冯浩成
张晨光
马鑫宇
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93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1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1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1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自动变速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自动变速器壳体相对两侧的第一外毂结构和第二外毂结构,所述第一外毂机构包括B1外毂总成,所述第二外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B2外毂总成、B3外毂总成以及B4外毂总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的结构,区别于以往的分体式外毂设计,先将包括摩擦片在内的制动器外毂总成装配完毕,再固定在壳体上,简化了装配流程,使得工人操作更加方便,同时拆解也变得简单,降低了整个变速器的成本,实现了零件加工以及安装方便的目的,推进了制动器外毂系列化开发进程,对于自动变速器的安装,固定和拆解都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思路。

Description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自动变速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司机对于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对于车辆的低耗油能力有了更大的需求;同时,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也在高速发展,由于这些条件,使得液力自动变速器在商用车领域有了更多的客户需求,尤其是应用于矿山等特殊工况下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扩大。但是,目前大多数应用于特殊工况下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由于结构复杂,承载扭矩大等特点,导致设计的变速器往往重量较重,体积较大,长度较长,在安装时工人操作不方便,安装困难,同时由于配合需要,往往对零件精度有较高要求,导致加工成本高,而且在矿山等恶劣工况条件下使用还可能导致零件出现故障,拆解不便,造成自动变速器使用体验差,维修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液力自动变速器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产品系列化的开发。而自动变速器内部零件的系列化开发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针对自动变速器制动器外毂的轻量化,低成本,系列化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体积较大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安装困难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化了整体结构,使得不论是安装还是拆解变速器都更加方便,同时并不影响变速器的整体工作效率,实现了实现自动变速器制动器外毂的轻量化,低成本,系列化开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自动变速器壳体相对两侧的第一外毂结构和第二外毂结构,所述第一外毂结构包括B1外毂总成,所述第二外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B2外毂总成、B3外毂总成以及B4外毂总成;
所述B1外毂总成包括B1外毂、B1盖板、B1摩擦片组、B1弹簧总成、B1弹簧座支撑板、B1活塞和B1固定螺栓,所述B1外毂通过花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B1摩擦片组通过花键结构与B1外毂连接,所述B1弹簧座支撑板设置于B1摩擦片组与自动变速机壳体之间,所述B1弹簧总成设置于B1弹簧座支撑板与B1盖板之间,所述B1固定螺栓贯穿B1盖板与自动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B1活塞与B1弹簧座支撑板连接,且滑动设置于自动变速机壳体的第一活塞腔内;
所述B2外毂总成包括B2外毂、B2摩擦片组、B2弹簧总成、B2弹簧座支撑板和B2活塞,所述B2外毂通过花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B2摩擦片组通过花键结构与B2外毂内部连接,所述B2弹簧座支撑板设置于B2摩擦片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之间,所述B2弹簧总成的一端设置于B2弹簧座支撑板,另一端与B3外毂总成连接;所述B2活塞与B2弹簧座支撑板连接,且滑动设置于自动变速机壳体的第二活塞腔内;
所述B3外毂总成包括B3活塞座、B3活塞、B3外毂、B3压板、B3摩擦片组、B3弹簧座支撑板和B3弹簧总成,所述B3活塞座、B3外毂、B3压板均与自动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B3摩擦片组设置于B3外毂内部,所述B3摩擦片组位于B3压板与B3活塞座之间;所述B3弹簧座支撑板设置于B3摩擦组件与B3活塞座之间,所述B3弹簧总成的一端搭扣于B3弹簧座支撑板上,另一端搭扣于B3压板上;所述B2弹簧总成的一端与B3活塞座连接;所述B3活塞与B3弹簧座支撑板,且滑动设置于B3活塞座中;
所述B4外毂包括B4外毂、B4摩擦片组、B4弹簧总成、B4活塞、B4弹簧座支撑板和后盖,所述B4外毂与自动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B4摩擦片组设置于B4外毂内部,所述B4弹簧座支撑板设置于B4摩擦片组与B4活塞之间,所述活塞的一端与B4弹簧座支撑板接触,另一端与贯穿后盖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后盖与B4外毂连接,所述B4弹簧总成的一端搭扣于B4弹簧座支撑板上,另一端搭扣于B3压板上。
优选的,所述B1弹簧座支撑板上设有搭扣凸台,所述B1盖板的端面加工凹台上,所述B1弹簧总成的一端搭扣于搭扣凸台上,另一端搭扣于端面加工凹台上;所述B1弹簧座支撑板上还设有外花键,所述外花键与B1外毂配合。
优选的,所述B1弹簧总成包括弹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凸台搭扣;所述第二支架为平面结构,嵌设于端面加工凹台中;所述B2弹簧总成、B3弹簧总成和B4弹簧总成的结构与B1弹簧总成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B1摩擦片组包括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所述内摩擦片的内花键和行星架花键配合,所述行星架花键与制动器的扭矩输入端配合,所述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通过花键进行连接,所述外摩擦片的外花键与B1外毂的第二花键配合;所述B2摩擦片组、B3摩擦片组和B4摩擦片组的结构与B1摩擦片组的结构相同;所述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均为单面摩擦材料。
优选的,所述B3活塞座、B3外毂和B3压板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
优选的,所述B3活塞座、B3外毂和B3压板均通过方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B4外毂与自动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方键结构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B3活塞座上设有导油孔、定位销孔、螺栓包位、螺栓孔位和减重孔,所述导油孔为油液进入活塞腔的通道,所述螺栓包位用于连接B3外毂和自动变速器壳体,所述螺栓孔位用于连接B3活塞座、B3外毂和B3压板;所述B3外毂上设有配合凸台,所述配合凸台与自动变速器壳体上的方键配合。
优选的,所述B3压板上设有第一装配凹台和第二装配凹台,所述第一装配凹台与B3弹簧总成连接,所述第二装配凹台与B4弹簧总成连接。
优选的,所述B4外毂的内侧设有第一装配花键,所述第一装配花键与B4摩擦片组配合;所述B4外毂上还设有第四装配凹台,所述第四装配凹台与后盖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抛弃了原来的分体式设计,通过采用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的结构,区别于以往的分体式外毂设计,先将包括摩擦片在内的制动器外毂总成装配完毕,再固定在壳体上,简化了装配流程,使得工人操作更加方便,同时拆解也变得简单,降低了整个变速器的成本,实现了零件加工以及安装方便的目的,推进了制动器外毂系列化开发进程,对于自动变速器的安装,固定和拆解都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思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合式结构设计的制动器组,提高了自动变速器制动器系列化设计的重复使用率,降低了设计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先分装后总装的装配顺序,保证了安装以及拆卸过程的便捷性,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采用B1,B2外毂类似结构设计,可以在加工时使用同一批毛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进一步的,采用方键结构固定相对转动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在保证其基本功能不受影响情况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采用制动器组去重的的轻量化设计,使得整个变速器的整体总重量得到有效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B1外毂的示意图.
图3为B1摩擦片组的示意图。
图4为B1弹簧总成的示意图。
图5为B1弹簧座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6为B1盖板的示意图。
图7为B2外毂的示意图。
图8为B3活塞座的示意图。
图9为B3外毂的示意图。
图10为B3压板的示意图。
图11为B4外毂的示意图。
图中,1、自动变速器壳体;2、B1外毂;3、B1盖板;4、B1摩擦片组;5、B1弹簧总成;6、B1弹簧座支撑板;7、B1活塞;8、B1固定螺栓;9、B2外毂;10、B2摩擦片组;11、B2弹簧总成;12、B2弹簧座支撑板;13、B2活塞;14、B3活塞座;15、B3活塞;16、B3外毂;17、B3压板;18、B3摩擦片组;19、B3弹簧座支撑板;20、B3弹簧总成;21、B4外毂;22、B4摩擦片组;23、B4弹簧总成;24、B4活塞;25、B4弹簧座支撑板;26、第三装配花键;27、第二装配花键;28、第一避让结构;29、第二避让结构;30、第一吊装螺栓孔;31、第三避让结构;32、连接台;33、平面端;34、支撑外花键;35、搭扣凸台;36、第一螺栓过孔;37、倒角;38、第三装配花键;39、避让凹台;40、第二螺栓过孔;41、第二吊装螺栓孔;42、第四装配花键;43、配合结构;44、导油孔;45、定位销孔;46、螺栓包位;47、螺栓孔位;48、减重孔;49、B3装配凹台;50、第一方键槽;51、配合凸台;52、第二方键槽; 53、第五配合花键;54、第三螺栓过孔;55、装配凹台;56、第三方键槽;57、螺栓凹台;58、第一凹台;59、第二凹台;60、第四方键槽;61、第一装配花键;62、第三装配凹台;63、第四装配凹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参照图1,包括分别设置于自动变速器壳体1相对两侧的第一外毂结构和第二外毂结构,第一外毂结构包括B1外毂总成,第二外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B2外毂总成、B3外毂总成以及B4外毂总成。
B1外毂总成包括B1外毂2、B1盖板3、B1摩擦片组4、B1弹簧总成5、B1弹簧座支撑板6、B1活塞7和B1固定螺栓8,B1外毂2通过花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B1摩擦片组4通过花键结构与B1外毂2连接,B1弹簧座支撑板6设置于B1摩擦片组4与自动变速机壳体之间,B1弹簧总成5设置于B1弹簧座支撑板6与B1盖板3之间,B1固定螺栓8贯穿B1盖板3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B1活塞7与B1弹簧座支撑板6连接,且滑动设置于自动变速机壳体的第一活塞腔内。
参照图2,B1外毂2上设有用来和变速器壳体固定的第三装配花键26,设计时第三装配花键26侧隙是间隙配合,方便装配以及拆解。还设有和摩擦片组配合的第二装配花键27,使用渐开线花键增加配合强度。B1外毂2内侧的第二装配花键27去除了部分齿,主要是为了避让弹簧总成和固定螺栓,去齿加工后的结构为第一避让结构28和第二避让结构29,第一避让结构28是为了避让弹簧座顶端,通过尺寸链计算,其距离中心轴需要正公差且精度要求高;第二避让结构29是为了避让固定螺栓,加工精度要求较低;B1外毂2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一吊装螺栓孔30,为了方便拆解时候将B1外毂2通过吊耳取出。
参照图3,B1摩擦片组4包括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内摩擦片的内花键和行星架花键配合,行星架花键与制动器的扭矩输入端配合,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通过花键进行连接,以便向制动器传递扭矩。外摩擦片的外花键与B1外毂2的第二装配花键27配合,在摩擦片组压紧时候,将扭矩降低为零,起到制动作用。外摩擦片的外花键去除部分齿形成第三避让结构31,为了避让安装弹簧座的地方。B2摩擦片组、B3摩擦片组和B4摩擦片组的结构与B1摩擦片组的结构相同,不同处只在于花键参数以及内外径大小。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均为单面摩擦材料。
参照图4,B1弹簧总成包括弹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弹簧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第一支架上设有连接台32,连接台32与凸台搭扣;第二支架为平面结构,方便放入对配件的加工凹台内,起到支撑作用,第二支架嵌设于端面加工凹台中。B2弹簧总成11、B3弹簧总成和B4弹簧总成的结构与B1弹簧总成的结构相同,不同处只在于弹簧座加工高度以及花键参数等。
参照图5,B1弹簧座支撑板6上设有搭扣凸台35,B1盖板3的端面加工凹台上,B1弹簧总成5的一端搭扣于搭扣凸台35上,另一端搭扣于端面加工凹台上,其中,搭扣凸台35宽度根据弹簧总成配合尺寸确定,需要负公差保证装配宽度,搭扣凸台35距离中心轴高度需要考虑弹簧座干涉问题,经过尺寸链计算,给以精度较高的正公差。B1弹簧座支撑板6上还设有支撑外花键34,支撑外花键34与B1外毂2配合。B2弹簧座支撑板12、B3弹簧座支撑板19和B4弹簧座支撑板25的结构与B1弹簧座支撑板6的结构相同,B1弹簧座支撑板6。
参照图6,B1盖板3的作用是通过螺栓穿过B1外毂2,将包括B1摩擦片组和B1弹簧总成等在内的零件轴向移动固定,B1盖板3上开设有第一螺栓过孔36,共有十处,其中有八处是直径11mm的通孔,用来穿过螺栓,有两处是M12的螺纹孔,因为使用的螺栓是M10螺栓,是可以直接穿过该孔而没有干涉,将这两处孔改为螺栓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拆解安装时候将其通过吊耳取出。B1盖板3上还设有R4~R5的倒角37,倒角37主要是为了防止变速箱安装完成后,由于轴向攒动,使得后面零件和倒角37处发生碰撞干涉。
B2外毂总成包括B2外毂9、B2摩擦片组10、B2弹簧总成11、B2弹簧座支撑板12和B2活塞13,B2外毂9通过花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B2摩擦片组10通过花键结构与B2外毂9内部连接,B2弹簧座支撑板12设置于B2摩擦片组10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之间,B2弹簧总成11的一端设置于B2弹簧座支撑板,另一端与B3外毂总成连接;B2活塞13与B2弹簧座支撑板12连接,且滑动设置于自动变速机壳体的第二活塞腔内。
参照图7,B2外毂9的作用和B1外毂2类似,但是结构不同,B2外毂9上设有第三装配花键38,用于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配合,防止转动,第三装配花键38侧隙是间隙配合,方便装配以及拆解。B2外毂9上还设有用于避让B2弹簧总成加工的避让凹台39。B2外毂9上还设有第二螺栓过孔40,与B1外毂2加工位置不同,主要是因为两个外毂在变速箱内安装角度有区别,按照现在方式加工可以使得变速箱壳体上两侧的螺纹孔角度错开,不会出现壁厚不足情况。第二螺栓过孔40共有10处。B2外毂9上还设有第二吊装螺栓孔41,是为了方便使用吊耳拆装。B2外毂9的内侧设有第四装配花键42,用于与B2摩擦片组10的外摩擦片配合,以便传动扭矩。
B3外毂总成包括B3活塞座14、B3活塞15、B3外毂16、B3压板17、B3摩擦片组18、B3弹簧座支撑板19和B3弹簧总成20,B3活塞座14、B3外毂16、B3压板17均通过方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而且B3活塞座14、B3外毂16和B3压板17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B3摩擦片组18设置于B3外毂16内部,B3摩擦片组18位于B3压板17与B3活塞座14之间;B3弹簧座支撑板19设置于B3摩擦组件与B3活塞座14之间,B3弹簧总成20的一端搭扣于B3弹簧座支撑板19上,另一端搭扣于B3压板17上;B2弹簧总成11的一端与B3活塞座14连接;B3活塞15与B3弹簧座支撑板19,且滑动设置于B3活塞座14中。
参照图8,B3活塞座14作用是配合活塞形成活塞腔,润滑过油以及配合弹簧总成等。B3活塞座14上设有配合结构43,配合结构43与B3活塞15配合形成活塞腔;B3活塞座14上设有导油孔44、定位销孔45、螺栓包位46、螺栓孔位47和减重孔48,导油孔44为油液进入活塞腔的通道,导油管穿过变速器壳体以及B3活塞座14,使得油液能够从油底壳进入活塞腔。定位销孔45是安装定位销,定位销可以固定活塞座轴向移动。螺栓包位46用于连接B3外毂16和自动变速器壳体1,螺栓孔位47用于连接B3活塞座14、B3外毂16和B3压板17,能够将B3活塞座14,B3外毂16以及B3压板17串联起来。B3活塞座14采用球铁制作,重量交大,故设置减重孔48。B3活塞座14上还设有B3装配凹台49和第一方键槽50,B3装配凹台49用于放置弹簧总成,第一方键槽50是为了安装和变速器壳体配合的方键,防止转动。B3活塞座14边缘预留了许多空间,主要是为了方便过油,油液流通空间充足,放置油液不足现象发生。
参照图9,B3外毂16配合B3摩擦片组18以及变速器壳体,发挥制动作用。B3外毂16上设有配合凸台51,配合凸台51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上的方键配合,继续实现其制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相邻凸台之间间隙很大,主要就是为了留出充足的过油渠道,既保证了花键配合没有问题,又保证了过油充足。装配凹台55是为了避让弹簧总成的凹台处,为了安装弹簧总成。
B3外毂16上设有第二方键槽52,用于安装方键,配合变速器壳体,防止转动。B3外毂16的内侧设有第五配合花键 53,用于与B3摩擦片组18配合,实现扭矩的传递。B3外毂16上还设有第三螺栓过孔54,为了穿过将整个B3外毂16固定在壳体上的长螺栓。
参照图10,B3压板17分别对B3制动器和B4制动器起到压合摩擦片组作用,B3压板17上开设有第三方键槽,为了安装方键,配合变速器壳体,防止转动。B3压板17上设有螺栓凹台57,主要作用是为了预留出来将整个B3制动器串联起来的螺栓安装位置,螺栓凹台57的位置是为了安装螺栓后不干涉整个结构的轴向距离,通过计算使用螺栓的螺帽高度尺寸链,确定预留深度。B3压板17上设有安装B3弹簧总成20加工的第一装配凹台58,用来放置弹簧总成,主要是配合B3制动器的弹簧总成。B3压板17上还设有安装B5弹簧总成加工的第二装配凹台59,配合B4制动器的B4弹簧总成23,由于摩擦片外齿的尺寸区别,所以部位3和部位4高度同样不同。
B4外毂21包括B4外毂21、B4摩擦片组22、B4弹簧总成23、B4活塞24、B4弹簧座支撑板25和后盖,B4外毂21通过方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B4摩擦片组22设置于B4外毂21内部,B4弹簧座支撑板25设置于B4摩擦片组22与B4活塞24之间,B4活塞24的一端与B4弹簧座支撑板25接触,另一端与贯穿后盖与外部设备连接;后盖与B4外毂21连接,B4弹簧总成23的一端搭扣于B4弹簧座支撑板25上,另一端搭扣于B3压板17上。
参照图11,B4外毂21上设有第四方键槽60,将B4外毂21和变速器壳体连接起来,防止相对转动。B4外毂21的内侧设有第一装配花键61,所述第一装配花键61与B4摩擦片组配合,用于传递扭矩;B4外毂21上设有第三装配凹台62,第三装配凹台62用于避让B4弹簧总成连接。B4外毂21上还设有第四装配凹台63,第四装配凹台63与后盖配合,第四装配凹台63可以增加后盖该处的密封面积,保证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的安装方式如下:
首先将变速器壳体固定于台架上,安装B1制动器,将B1外毂2放入后,按照顺序依次放入B1弹簧座支撑板6,B1摩擦片组4以及B1弹簧总成5,之后放入B1盖板3,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到变速器壳体上,B1制动器安装完毕。
之后将变速器壳体翻转,安装B2制动器,先放入B2外毂9,再依次放入B2弹簧座支撑板12,B2摩擦片组10以及B2弹簧总成11;在箱体外部,组装B3制动器,先将B3活塞15放入B3活塞座14,再对齐B3外毂16,放入B3弹簧座支撑板19,B3摩擦片组18以及B3弹簧总成20,之后将B3压板17对齐方键槽后,用螺栓将其固定起来,即B3制动器安装完毕,之后将B3制动器总成放入变速箱壳体中,通过长螺栓将其和B2制动器一起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
之后即是B4制动器安装,先放入B4外毂21,按照B4弹簧座支撑板25,B4摩擦片组22,B4弹簧总成23顺序放入零件,之后使用方键放入方键槽中,固定相对转动,之后安装后盖等零件,即可完成制动器组的安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自动变速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向B1制动器内充油时,油液通过自动变速器壳体11内的油路,向B1活塞7配合形成的活塞腔内部充油,推动活塞7压紧摩擦片组4,实现制动效果。
制动器B2油腔充油过程和制动器B1类似,油液从自动变速器壳体11油道充往B2活塞腔,推动B2活塞13,压合B2摩擦片组10,实现制动效果。
B3活塞座14通过一个油管和变速器壳体1直接相连,油底壳油液通过油管向活塞腔内部充油。在工作时,首先油液从油底壳通过油管向B3活塞座14油腔充油,推动B3活塞15,压紧B3摩擦片组18,起到制动效果。
B1制动器和B2制动器均通过从变速器壳体开通的油道充油,推动活塞压紧摩擦片组,实现制动作用;B3制动器通过和变速器壳体连接的油管处充油,实现制动作用;B4制动器通过后盖壳体内部的油道充油,最终实现制动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该技术方案还可以进行若干简单的修改和替换,这些修改和替换也均属于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自动变速器壳体(1)相对两侧的第一外毂结构和第二外毂结构,所述第一外毂结构包括B1外毂总成,所述第二外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B2外毂总成、B3外毂总成以及B4外毂总成;
所述B1外毂总成包括B1外毂(2)、B1盖板(3)、B1摩擦片组(4)、B1弹簧总成(5)、B1弹簧座支撑板(6)、B1活塞(7)和B1固定螺栓(8),所述B1外毂(2)通过花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所述B1摩擦片组(4)通过花键结构与B1外毂(2)连接,所述B1弹簧座支撑板(6)设置于B1摩擦片组(4)与自动变速机壳体之间,所述B1弹簧总成(5)设置于B1弹簧座支撑板(6)与B1盖板(3)之间,所述B1固定螺栓(8)贯穿B1盖板(3)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所述B1活塞(7)与B1弹簧座支撑板(6)连接,且滑动设置于自动变速机壳体的第一活塞腔内;
所述B2外毂总成包括B2外毂(9)、B2摩擦片组(10)、B2弹簧总成(11)、B2弹簧座支撑板(12)和B2活塞(13),所述B2外毂(9)通过花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所述B2摩擦片组(10)通过花键结构与B2外毂(9)内部连接,所述B2弹簧座支撑板(12)设置于B2摩擦片组(10)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之间,所述B2弹簧总成(11)的一端设置于B2弹簧座支撑板(12),另一端与B3外毂总成连接;所述B2活塞(13)与B2弹簧座支撑板(12)连接,且滑动设置于自动变速机壳体的第二活塞腔内;
所述B3外毂总成包括B3活塞座(14)、B3活塞(15)、B3外毂(16)、B3压板(17)、B3摩擦片组(18)、B3弹簧座支撑板(19)和B3弹簧总成(20),所述B3活塞座(14)、B3外毂(16)、B3压板(17)均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所述B3摩擦片组(18)设置于B3外毂(16)内部,所述B3摩擦片组(18)位于B3压板(17)与B3活塞座(14)之间;所述B3弹簧座支撑板(19)设置于B3摩擦组件与B3活塞座(14)之间,所述B3弹簧总成(20)的一端搭扣于B3弹簧座支撑板(19)上,另一端搭扣于B3压板(17)上;所述B2弹簧总成(11)的一端与B3活塞座(14)连接;所述B3活塞(15)与B3弹簧座支撑板(19)连接,且滑动设置于B3活塞座(14)中;
所述B4外毂(21)总成包括B4外毂(21)、B4摩擦片组(22)、B4弹簧总成(23)、B4活塞(24)、B4弹簧座支撑板(25)和后盖,所述B4外毂(21)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所述B4摩擦片组(22)设置于B4外毂(21)内部,所述B4弹簧座支撑板(25)设置于B4摩擦片组(22)与B4活塞(24)之间,所述B4活塞(24)的一端与B4弹簧座支撑板(25)接触,另一端与贯穿后盖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后盖与B4外毂(21)连接,所述B4弹簧总成(23)的一端搭扣于B4弹簧座支撑板(25)上,另一端搭扣于B3压板(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1弹簧座支撑板(6)上设有搭扣凸台(35),所述B1盖板(3)的端面加工凹台上,所述B1弹簧总成(5)的一端搭扣于搭扣凸台(35)上,另一端搭扣于端面加工凹台上;所述B1弹簧座支撑板(6)上还设有外花键,所述外花键与B1外毂(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1弹簧总成(5)包括弹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连接台(32),所述连接台(32)与搭扣凸台(35)搭扣;所述第二支架为平面结构,嵌设于端面加工凹台中;所述B2弹簧总成(11)、B3弹簧总成(20)和B4弹簧总成(23)的结构与B1弹簧总成(5)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1摩擦片组(4)包括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所述内摩擦片的内花键和行星架花键配合,所述行星架花键与制动器的扭矩输入端配合,所述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通过花键进行连接,所述外摩擦片的外花键与B1外毂(2)的第二花键配合;所述B2摩擦片组、B3摩擦片组和B4摩擦片组的结构与B1摩擦片组的结构相同;所述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均为单面摩擦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3活塞座(14)、B3外毂(16)和B3压板(17)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3活塞座(14)、B3外毂(16)和B3压板(17)均通过方键结构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连接;所述B4外毂(21)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之间通过方键结构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3活塞座(14)上设有导油孔(44)、定位销孔(45)、螺栓包位(46)、螺栓孔位(47)和减重孔(48),所述导油孔(44)为油液进入活塞腔的通道,所述螺栓包位(46)用于连接B3外毂(16)和自动变速器壳体(1),所述螺栓孔位(47)用于连接B3活塞座(14)、B3外毂(16)和B3压板(17);所述B3外毂(16)上设有配合凸台(51),所述配合凸台(51)与自动变速器壳体(1)上的方键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3压板(17)上设有第一装配凹台(58)和第二装配凹台(59),所述第一装配凹台(58)与B3弹簧总成(20)连接,所述第二装配凹台(59)与B4弹簧总成(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4外毂(21)的内侧设有第一装配花键(61),所述第一装配花键(61)与B4摩擦片组配合;所述B4外毂(21)上还设有第四装配凹台(63),所述第四装配凹台(63)与后盖配合。
CN202223599303.9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Active CN219221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303.9U CN21922109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303.9U CN21922109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1097U true CN219221097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0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9303.9U Active CN21922109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1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29216B1 (en) Strain wave gear system
CN102937149B (zh) 一种离合器及其装配工艺
CN214028067U (zh) 一种叉车用湿式桥箱一体驱动桥
CN102748432A (zh) 一种减速机
CN110873168A (zh)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高性能减速箱
CN112324865B (zh) 一种轮边减壳附带悬臂式行星轮结构总成
CN219221097U (zh) 一种整合式制动器外毂结构
CN211259607U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换挡装置
CN209813711U (zh) 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无级调速变速器
CN201198830Y (zh) 一种变速箱用油泵
CN214007924U (zh) 一种轮边减壳附带悬臂式行星轮结构总成
CN206158855U (zh) 柴油机前端多功能动力输出结构
CN214698306U (zh) 内置式变速泵
CN215908370U (zh) 行星排、行星变速箱及工程机械
CN211474850U (zh) 具有制动功能的减速机
CN218094166U (zh) 一种行星架、行星排、变速箱及车辆
CN220930127U (zh) 电动工程机械用变速箱及电动工程机械
CN216895629U (zh) 一种液力变速箱
CN217401674U (zh) 一种新型行星减速机行星架结构
CN213322514U (zh)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轮边减速机及车辆
CN219734187U (zh) 一种自润滑行星轮减速器
CN213360989U (zh) 变速箱及其pto传动装置
CN216112045U (zh) 一种变速器中间轴及变速器
CN216951558U (zh) 一种小中心距变速箱后盖壳体总成
CN218992247U (zh) 一种八挡变速箱使用的斜齿取力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