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5636U - 车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05636U
CN218505636U CN202223111561.8U CN202223111561U CN218505636U CN 218505636 U CN218505636 U CN 218505636U CN 202223111561 U CN202223111561 U CN 202223111561U CN 218505636 U CN218505636 U CN 218505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interior
inner panel
panel
door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15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瑞
余爱萍
陈煜�
王彦彬
梁依山
蒋龙星
祝阳军
余芳磊
施泉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15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05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05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05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门和车辆,其中,车门包括车门内板和内饰板,所述车门内板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以供车门上的内水切安装,所述内饰板朝向所述车门内板一侧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内饰板与所述车门内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相固定,所述内饰板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下方,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内饰板靠近所述安装部的部分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对内饰板和车门内板的装配进行限位,保证了内饰板的安装更可靠,保证内饰板与车门内板之间的可视间隙保持稳定不轻易在车辆的Y方向发生改变,提高了内饰整体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车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载重类车辆,如轻型卡车的内饰板都是通过固定结构与车门内板相固定,如采用在车门内板上开卡扣孔,门饰板总成预装卡扣与车门内板钣金进行Y向匹配安装,或者是通过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针对多数车门结构此类安装方式可以满足内饰板边缘到门窗玻璃的间隙距离的装配性能要求,但是随着内饰开发多样性,个性化以及复杂程度增加,原有车门内板的固定点位置不能满足新开发内饰的装配要求,尤其是在内饰板在内水切区域的匹配关系难以保证,即内饰板到车门内板上内水切区域的间隙容易在车辆的Y向发生变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旨在解决内饰板与车门内板的安装部之间的间隙容易在Y向发生变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门,包括:
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内板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以供车门上的内水切安装;和
内饰板,所述内饰板朝向所述车门内板一侧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内饰板与所述车门内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相固定,所述内饰板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下方,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内饰板靠近所述安装部的部分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车门内板并朝靠近所述内饰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支架、及设于所述内饰板并朝靠近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支架,所述第二限位支架搭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的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支架还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支架还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卡接,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配置为限位口,所述限位口朝向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配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限位口,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支架包括折弯设置的第一限位段、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段两端的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与所述车门内板相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一安装段限定出所述限位口;
所述第二限位支架包括第二限位段,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段,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口,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支架沿所述车门内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支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的数量相对应,一所述第一限位支架与一所述第二限位支架相配合,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内饰板位于所述安装部一侧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配置为卡接结构,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内饰板通过卡接结构相固定。
可选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内饰板的卡扣、及设于所述车门内板对的扣槽,所述卡扣与所述扣槽相配合,而使所述内饰板与所述车门内板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车门内板和内饰板,所述车门内板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以供车门上的内水切安装;所述内饰板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内饰板朝向所述车门内板一侧设有固定结构,内饰板一般采用螺钉或卡扣方式固定在车门内板上,因为内饰板到安装部之间需要安装内水切,内饰板和车门内板的固定结构会避开该处区域,内饰板和车门内板之间又因为固定结构产生的空隙,导致内饰板边缘与安装部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容易发生改变,即内饰板靠近安装部的边缘远离安装部从而导致可视间隙变大,不利于提高内饰整体品质,为此,本申请在所述内饰板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下方,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内饰板靠近所述安装部的部分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通过在内饰板和车门内板靠近安装部位置设置限位结构,在车门内板和内饰板之间增加限位点,从而解决内饰板的边缘与安装部之间的间隙容易在车辆的Y方向发生变动的问题。通过对内饰板和车门内板的装配进行限位,保证了内饰板的安装更可靠,保证内饰板与车门内板之间的可视间隙保持稳定不轻易在车辆的Y方向发生改变,提高了内饰整体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限位结构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车门内板与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限位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限位支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57841220000031
Figure BDA000395784122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市场上载重类车辆,如轻型卡车的内饰板都是固定结构与车门内板相固定,如采用在车门内板上开卡扣孔,门饰板总成预装卡扣与车门内板钣金进行Y向匹配安装,或者是通过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针对多数车门结构此类安装方式可以满足内饰板边缘到门窗玻璃的间隙距离的装配性能要求,但是随着内饰开发多样性,个性化以及复杂程度增加,原有车门内板的固定点位置不能满足新开发内饰的装配要求,尤其是在内饰板在内水切区域的匹配关系难以保证,即内饰板到车门内板上内水切区域的间隙容易在Y向发生变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旨在解决内饰板与车门内板的安装部之间的间隙容易在Y向发生变动的问题。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车门100包括车门内板10和内饰板20,车门100一般是车门内板10与车门外板70组成焊合件,然后安装玻璃60升降器等附件,再安装内饰板20,为了装配牢固,车门内板10局部还要加强。为了增强安全性,车门外板70内侧一般安装了防撞杆,车门内板10与车门外板70通过翻边、粘合、滚焊等方式结合,针对承受力不同,要求外板质量轻而内板刚性要强,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
结合参照图2,所述车门内板10具有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用以供车门100上的内水切50安装;车门内板10形成有门窗框,内水切50安装在门窗框的边缘,内水切50的一侧与门窗玻璃60相抵接,保证密封性,门窗玻璃60在门窗框内升降而遮蔽或显露门窗框的窗口,即升降车窗玻璃60的过程。
所述内饰板20朝向所述车门内板10一侧设有固定结构30,所述内饰板20与所述车门内板10通过所述固定结构30相固定,内饰板20一般采用螺钉或卡扣31方式固定在车门内板10上,因为内饰板20到安装部11之间需要安装内水切50,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的固定结构30会避开该处区域,又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之间因为固定结构30产生的空隙,导致内饰板20边缘与安装部11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容易发生改变,即内饰板20靠近安装部11的边缘远离安装部11从而导致可视间隙变大,不利于提高内饰整体品质,为此,本申请在所述内饰板20和所述车门内板1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40,所述限位结构40靠近所述安装部11,所述固定结构30位于所述限位结构40的下方,所述限位结构40限制所述内饰板20靠近所述安装部11的部分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10的方向移动,通过在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靠近安装部11位置设置限位结构40,在车门内板10和内饰板20之间增加限位点,从而解决内饰板20的边缘与安装部11之间的间隙容易在车辆的Y方向发生变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车门内板10和内饰板20,所述车门内板10具有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用以供车门上的内水切50安装;所述内饰板20和所述车门内板1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40,所述限位结构40靠近所述安装部11,所述内饰板20朝向所述车门内板10一侧设有固定结构30,内饰板20一般采用螺钉或卡扣31方式固定在车门内板10上,因为内饰板20到安装部11之间需要安装内水切50,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的固定结构30会避开该处区域,又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之间因为固定结构30产生的空隙,导致内饰板20边缘与安装部11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容易发生改变,即内饰板20靠近安装部11的边缘远离安装部11从而导致可视间隙变大,不利于提高内饰整体品质,为此,本申请在所述内饰板20和所述车门内板1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40,所述限位结构40靠近所述安装部11,所述固定结构30位于所述限位结构40的下方,所述限位结构40限制所述内饰板20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10的方向移动,通过在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靠近安装部11位置设置限位结构40,在车门内板10和内饰板20之间增加限位点,从而解决内饰板20的边缘与安装部11之间的间隙容易在车辆的Y方向发生变动的问题。通过对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的装配进行限位,保证了内饰板20的安装更可靠,保证内饰板20与车门内板10之间的可视间隙保持稳定不轻易在车辆的Y方向发生改变,提高了内饰整体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照图3至图6,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在车辆的Y方向的限位,所述限位结构40包括设于所述车门内板10并朝靠近所述内饰板20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支架41、及设于所述内饰板20并朝靠近所述车门内板1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支架42,所述第二限位支架42搭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41的靠近所述安装部11的一侧,而限制所述内饰板20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10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车门内板10在安装部11下方具有弧形过渡面,该第一限位支架41设置在该过渡面上,即可理解为通过在车门内板10设置沿车辆Z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支架41,内饰板20设置相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支架42,第二限位支架42在车辆的Y方向位于第一限位支架41的前方,第二限位支架42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限位支架41重叠形成搭接关系,当内饰板20往车辆的Y方向,即内饰板20往车内的方向移动,第一限位支架41被第二限位支架42抵挡,二者之间搭接形成的摩擦也会削弱第二限位支架42在车辆的Z向上越过第一限位支架41的趋势,从而保证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之间的可视间隙,保证内饰整体品质。
进一步地,为了使内饰板20与车门内板10的限位更可靠,所述第一限位支架41还设有第一限位部411,所述第二限位支架42还设有第二限位部421,所述第一限位部4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21相卡接,而限制所述内饰板20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10的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支架41为限位板,第一限位部411为设置在限位板自身端部和/或中间处的凹槽或凸起,第二限位支架42也为限位板,第二限位部421为设置在朝向第一限位支架41的一侧的端部和/或中间处的凹槽或凸起,如此,当内饰板20相对车门内板10在Y方向移动时,第一限位支架41和第二限位支架42的凹槽或凸起,会彼此相卡接,而限制内饰板20的移动,从而保证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之间的可视间隙,保证内饰整体品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411配置为限位口,所述限位口朝向所述安装部11,所述第二限位部421配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限位口,而限制所述内饰板20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10的方向移动。
限位口可以是贯通的第一限位支架41,也可是不贯通限位支架,限位凸起的形状不做限定,可伸入限位口即可,如此,当内饰板20相对车门内板10在Y方向移动时,限位凸起会被限位口的腔壁所抵挡,而限制内饰板20的移动,从而保证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之间的可视间隙,保证内饰整体品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工和安装的方便,节约成本,所述第一限位支架41包括折弯设置的第一限位段、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段两端的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与所述车门内板10相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一安装段限定出所述限位口,第一限位支架41为“几”字形状的板件,像抽屉的把手形状。
所述第二限位支架42包括第二限位段,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段,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口,而限制所述内饰板20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10的方向移动,第二限位支架42的形状和结构很多,只需要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伸入限位口即可,例如,将第二限位支架42设置为板件,板件在车辆的Y方向延伸超过与车门内板10固定位置,理解为折边也行,如此也能伸入限位口内,从而限制内饰板20的移动,从而保证内饰板20和车门内板10之间的可视间隙,保证内饰整体品质。
进一步地,为了使内饰板20与车门内板10的限位更可靠,所述第一限位支架41沿所述车门内板10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支架4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41的数量相对应,一所述第一限位支架41与一所述第二限位支架42相配合,而限制所述内饰板20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10的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支架41和第二限位支架42可以是整体沿车门内板1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成本,第一限位支架41和第二限位支架42在车门内板10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不难理解,该方案中通过多处限位提高限位效果,保证限位可靠性,因此第一限位支架41和第二限位支架42可以设置第一限位部411和第二限位部421,也可以不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内饰板20和内水切50之间的可视间隙进行有效遮蔽,所述内饰板20位于所述安装部11一侧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安装部11的上方。
在限位结构40的作用下,内饰板20在靠近安装部11处的间隙不易轻易改变,安装部11上的内水切50和内饰板20之间产生可视距离,通过将内饰板20延长设置在内水切50上方,如此,即不会影响内水切50的安装,也能通过内饰板20自身实现了内饰板20与内水切50之间间隙的遮蔽,保证了外观美观。
参照图1至图3,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内饰板20朝靠近车门内板10方向移动,也为了安装方便,所述内饰板20在靠近安装部11处设置加强筋21,第二限位支架42在加强筋21的前方,即在车辆的Y方向更靠近安装部11的一侧,第二限位件与加强筋21之间限定出凹槽。在安装时,加强筋21抵接第一限位支架41,按压内饰板20即可将第二限位支架42抵推到第一限位支架41的前方,安装便捷,同时,加强筋21也能起到对车门内板10的限位,如此,安装简单,不改变内饰板20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内饰板20与车门内板10的固定的问题,通过卡接结构固定解决,所述固定结构30配置为卡接结构,所述车门内板10与所述内饰板20通过卡接结构相固定。
具体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内饰板20的卡扣31、及设于所述车门内板10对的扣槽32,所述卡扣31与所述扣槽32相配合,而使所述内饰板20与所述车门内板10相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在车门内板1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构成扣槽32的卡孔,在内饰板20对应卡孔的位置开设有构成卡扣31的熔接柱,熔接柱卡入对应的卡孔中,内饰板20与车门内板10通过熔接柱和熔焊孔熔焊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卡扣31为多爪结构,多爪结构伸入卡孔时相互靠拢,伸入扣槽32后张开,从而固定车门内板10和内饰板2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安装有上述的车门100,该车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内板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以供车门上的内水切安装;和
内饰板,所述内饰板朝向所述车门内板一侧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内饰板与所述车门内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相固定,所述内饰板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下方,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内饰板靠近所述安装部的部分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车门内板并朝靠近所述内饰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支架、及设于所述内饰板并朝靠近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支架,所述第二限位支架搭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的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还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支架还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卡接,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置为限位口,所述限位口朝向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配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限位口,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包括折弯设置的第一限位段、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段两端的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与所述车门内板相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一安装段限定出所述限位口;
所述第二限位支架包括第二限位段,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段,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口,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沿所述车门内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支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的数量相对应,一所述第一限位支架与一所述第二限位支架相配合,而限制所述内饰板沿远离所述车门内板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板位于所述安装部一侧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配置为卡接结构,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内饰板通过卡接结构相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内饰板的卡扣、及设于所述车门内板对的扣槽,所述卡扣与所述扣槽相配合,而使所述内饰板与所述车门内板相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
CN202223111561.8U 2022-11-22 2022-11-22 车门和车辆 Active CN218505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1561.8U CN218505636U (zh) 2022-11-22 2022-11-22 车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1561.8U CN218505636U (zh) 2022-11-22 2022-11-22 车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05636U true CN218505636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9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1561.8U Active CN218505636U (zh) 2022-11-22 2022-11-22 车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05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85302B1 (en) Door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US9346339B2 (en) Vehicle door
EP1580056B1 (en) Doorframe structure
JP2011051544A (ja) バックドア
TWI412462B (zh) 框架飾板安裝構造
CN111108011A (zh) 车门窗框构造
CN218505636U (zh) 车门和车辆
CN212708887U (zh) 车门外板组件、车门以及车辆
CN111051101A (zh) 车门窗框构造
CN210139810U (zh)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CN220220356U (zh) 车门总成及车辆
CN218876852U (zh) 一种后背门加强件、后背门及车辆
JP2603707Y2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JPH06106975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CN213502590U (zh) 汽车a柱总成及汽车
CN213292452U (zh) 一种车门组件以及汽车
CN218966648U (zh) 车辆背门及车辆
CN215360876U (zh) 一种外挡水条的安装结构
CN215850697U (zh) 外水切结构、车门及汽车
JP3981581B2 (ja) 車輌用灯具の取付構造
CN217994567U (zh) 侧围端限位块及车辆
CN214874152U (zh) 车辆侧门
CN220374254U (zh) 天窗加强框以及车辆
CN214874153U (zh) 车辆侧门
CN220483213U (zh) 车身立柱饰板固定支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