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4140U - 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 Google Patents

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4140U
CN218434140U CN202222835898.7U CN202222835898U CN218434140U CN 218434140 U CN218434140 U CN 218434140U CN 202222835898 U CN202222835898 U CN 202222835898U CN 218434140 U CN218434140 U CN 218434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ole piece
conical
central axis
t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58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畏
朱文琪
魏辉
吴翔
温裕乾
唐鸣浩
张盛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358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4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4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4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极片分切装置包括第一锥形辊和第二锥形辊,第一锥形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锥形辊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相对。第一端面的直径小于第二端面的直径,第三端面的直径小于第四端面的直径。第一锥形辊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锥形辊的中心轴线共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分切装置安装更加简单。

Description

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背景技术
极片在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通过辊筒等仪器进行传送。以卷绕锂电池的电芯极片分切为例,通过切刀将极片裁切成两部分极片,裁切后的两部分极片分别沿上下平辊分开收卷后,得到两部分料卷。相关技术中,对两部分极片进行分开的极片分切装置的安装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极片分切装置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分切装置,极片分切装置包括:第一锥形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的直径D1小于第二端面的直径D2;第二锥形辊,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第三端面的直径D3小于第四端面的直径D4;其中,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相对,且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锥形辊的第二中心轴线共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锥形辊的第二中心轴线共线,可以将第一锥形辊和第二锥形辊同轴设置,例如将第一锥形辊和第二锥形辊安装在同一个转动轴上,这样安装更加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1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第一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1为第一锥形辊的母线与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的夹角;并且/或者第二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2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第二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2为第二锥形辊的母线与第二锥形辊的第二中心轴线的夹角。限定第一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1和第二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2,一方面保证第一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1和第二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2能够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分开,另一方面,避免第一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1太大造成第一极片的内侧和第一极片的外侧两侧的张力相差太大,造成第一极片断裂;避免第二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2太大造成第二极片的内侧和第二极片的外侧两侧的张力相差太大,造成第二极片断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锥形辊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锥形辊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当制作完第一锥形辊后,可以按照相同的流程和参数制作第二锥形辊,使得制作第二锥形辊更加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辊,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第一导向辊位于第一锥形辊的上游,第一导向辊的第三中心轴线与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平行。第一极片先经过第一导向辊然后再经过第一锥形辊,第一导向辊为第一极片提供导向,使得第一极片按照既定的方向进入第一锥形辊。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X,第一导向辊的长度L1大于或等于第二端面与第四端面之间的最大距离L2,可以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通过第一导向辊进行导向,简化极片分切装置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辊,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第二导向辊位于第一锥形辊的下游,第二导向辊的第四中心轴线与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平行。第一极片先经过第一锥形辊然后再经过第二导向辊,第二导向辊为第一极片提供导向,使得第一极片按照既定的方向离开第一锥形辊。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X,第二导向辊的长度L3大于或等于第二端面与第四端面之间的最大距离L2,可以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通过第二导向辊进行导向,简化极片分切装置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第三锥形辊,具有相对的第五端面和第六端面,第五端面的直径D5小于第六端面的直径D6;第四锥形辊,具有相对的第七端面和第八端面,第七端面的直径D7小于第八端面的直径D8;其中,第六端面与第八端面相对,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第三锥形辊位于第一锥形辊的下游,第四锥形辊位于第二锥形辊的下游,第三锥形辊的第五中心轴线与第四锥形辊的第六中心轴线共线,且第三锥形辊的第五中心轴线与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平行。第三锥形辊和第四锥形辊分别与第一锥形辊和第二锥形辊的朝向相反,可以在极片分开后经过第三锥形辊和第四锥形辊时纠正极片内侧和外侧的张力,避免极片内侧和外侧的张力长时间偏差较大造成极片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3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第三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3为第三锥形辊的母线与第三锥形辊的第五中心轴线的夹角;并且/或者第四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4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第四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4为第四锥形辊的母线与第四锥形辊的第六中心轴线的夹角。限定第三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3和第四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4,一方面保证第三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3和第四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4能够实现减小极片内侧外侧张力的差值。另一方面,避免第三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3和第四锥形辊的锥形角度α4太大,造成了极片的内侧的张力小于极片的外侧的张力,造成纠偏过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锥形辊的形状和尺寸与第四锥形辊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当制作完第三锥形辊后,可以按照相同的流程和参数制作第四锥形辊,使得制作第第四锥形辊更加简单。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切设备,分切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极片分切装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右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第一锥形辊和第二锥形辊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左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右视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主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第三锥形辊和第四锥形辊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锥形辊;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第一中心轴线;20、第二锥形辊;21、第三端面;22、第四端面;23、第二中心轴线;30、第一导向辊;31、第三中心轴线;40、第二导向辊;41、第四中心轴线;50、第三锥形辊;51、第五端面;52、第六端面;53、第五中心轴线;60、第四锥形辊;61、第七端面;62、第八端面;63、第六中心轴线;
100、第一极片;101、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2、第一极片100的外侧;200、第二极片;201、第二极片200的内侧;202、第二极片200的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并且/或者”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并且/或者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本申请人注意到,在电池的极片生产过程中,极片在涂敷完浆料后会从极片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将极片分切成两片极片,然后再将两片极片各自进行卷绕。但是分切后的两片极片相隔很近,为便于后续的卷绕工作,需要将两片极片分开。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将两片极片分开,会使用极片分切装置将两片极片分开,极片分切装置包括两个锥形辊,两个锥形辊的小端面相对,且在竖直方向上,每个锥形辊的辊筒面的最高点在一条直线上,且两个锥形辊的辊筒面的最高点所在的直线共线。由于锥形辊的中心轴线与锥形辊的辊筒面的最高点所在的直线是不平行的,在安装锥形辊时需要不断调整锥形辊的中心轴线保证两个锥形辊的辊筒面的最高点所在的直线共线,安装难度较大。
为了解决极片分切装置的安装难度大的问题,申请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极片分切装置,极片分切装置包括第一锥形辊和第二锥形辊,第一锥形辊的小端面与第二锥形辊的小端面相对,第一锥形辊的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锥形辊的第二中心轴线共线。这样在安装极片分切装置时,只需要将第一锥形辊与第二锥形辊同轴设置即可,安装难度较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极片分切装置包括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第一锥形辊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第二锥形辊20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21和第四端面22,第一端面11与第三端面21相对。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左视图。参见图2,第一端面11的直径D1小于第二端面12的直径D2。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右视图。参见图3,第三端面21的直径D3小于第四端面22的直径D4。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主视图。参见图1和图4,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共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分切装置,包括第一锥形辊10与第二锥形辊20。第一锥形辊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第一端面11的直径D1小于第二端面12的直径D2。第二锥形辊20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21和第四端面22,第三端面21的直径D3小于第四端面22的直径D4。其中,第一端面11与第三端面21相对,且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共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均为圆台,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的侧面用于传动极片,极片与第一锥形辊10或第二锥形辊20的侧面接触,在第一锥形辊10围绕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转动,第二锥形辊20围绕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转动时,实现对极片的传送。例如,在图1中,第一锥形辊10用于传送第一极片100,第一锥形辊10围绕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转动使得第一极片100沿着图1中的传送方向A移动;第二锥形辊20用于传送第二极片200,第二锥形辊20围绕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的转动使得第二极片200沿着图1中的传送方向A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第三端面21和第四端面22均为圆形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共线,可以将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同轴设置,例如将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安装在同一个转动轴上,这样安装更加简单。
同时,在本申请中,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同轴设置不需要上下设置,占用的空间较小,空间利用率更高。
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分切装置时,分切后的极片包括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在进入极片分切装置前,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和外侧102受到的张力是一样的,第二极片200的内侧201和外侧202受到的张力也是一样的。进入极片分切装置后,第一极片100经过第一锥形辊10,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靠近第一端面11,第一极片100的外侧102靠近第二端面12,由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端面11的直径D1小于第二端面12直径D2,使得第一极片100在经过第一锥形辊10时,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距离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更近一些,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相较于第一极片100的外侧102被拉伸,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的张力大于第一极片100的外侧102的张力,在张力的影响下第一极片100向第二端面12偏移。第二极片200经过第二锥形辊20,第二极片200的内侧201靠近第三端面21,第二极片200的外侧202靠近第四端面22,由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三端面21的直径D3小于第四端面22直径D4,使得第二极片200在经过第二锥形辊20时,第二极片200的内侧201距离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更近一些,第二极片200的内侧201相较于第二极片200的外侧202被拉伸,第二极片200的内侧201的张力大于第二极片200的外侧202的张力,在张力的影响下第二极片200向第四端面22偏移。即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分别向相远的方向偏移,从而将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分开。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第一锥形辊和第二锥形辊的俯视图。参见图5,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并且/或者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
其中,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的形状均为圆台状,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为第一锥形辊10的母线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夹角,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为第二锥形辊20的母线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大于或等于2度且小于或等于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大于或等于2度且小于或等于5度。
示例性地,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和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中的任意一个锥形角度满足上述条件,或者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和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中的两个锥形角度均满足上述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定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和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一方面保证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和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能够将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分开,另一方面,避免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太大造成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和第一极片100的外侧102两侧的张力相差太大,造成第一极片100断裂;避免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太大造成第二极片200的内侧201和第二极片200的外侧202两侧的张力相差太大,造成第二极片200断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锥形辊10而言,在第一锥形辊10的高度一定的情况下,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越大,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端面11的直径D1与第二端面12直径D2相差越大,第一极片100经过第一锥形辊10时,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和外侧102的张力的差值越大,那么第一极片100向第二端面12移动的距离越大,也即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来控制第一极片100向第二端面12移动的距离。同样地,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来控制第二极片200向第四端面22移动的距离。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和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来控制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分开的距离。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的位置来控制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分开的距离。即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来控制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分开的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锥形辊10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锥形辊20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示例性地,第一端面11的直径D1等于第三端面21的直径D3,第二端面12的直径D2等于第四端面22的直径D4,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等于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锥形辊10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锥形辊20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当制作完第一锥形辊10后,可以按照相同的流程和参数制作第二锥形辊20,使得制作第二锥形辊20更加简单。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3,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辊30,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第一导向辊30位于第一锥形辊10的上游,第一导向辊30的第三中心轴线31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
由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共线,那么第一导向辊30的第三中心轴线31也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平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为提高空间利用率,极片的传送方向A并不是单纯的直线传播而是曲线传播。第一导向辊30位于第一锥形辊10的上游,也即对第一极片100上的某一个点,会先经过第一导向辊30然后再经过第一锥形辊10。
示例性地,极片在经过第一导向辊30前可以通过主动辊进行传送。
示例性地,极片在经过第一导向辊30时可以从第一导向辊30的顶部过辊也可以从第一导向辊30的底部过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极片100先经过第一导向辊30然后再经过第一锥形辊10,第一导向辊30为第一极片100提供导向,使得第一极片100按照既定的方向进入第一锥形辊1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4,沿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延伸方向X,第一导向辊30的长度L1大于或等于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端面12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垂直,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平行,此时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距离唯一。
示例性地,第一导向辊30的长度L1等于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辊30的长度L1大于或等于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可以将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均通过第一导向辊30进行导向,简化极片分切装置的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再次参见图2和图3,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辊40,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第二导向辊40位于第一锥形辊10的下游,第二导向辊40的第四中心轴线41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
第二导向辊40位于第一锥形辊10的下游,也即对第一极片100上的某一个点,会先经过第一锥形辊10然后再经过第二导向辊40。
示例性地,极片在经过第二导向辊40时可以从第二导向辊40的顶部过辊也可以从第二导向辊40的底部过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极片100先经过第一锥形辊10然后再经过第二导向辊40,第二导向辊40为第一极片100提供导向,使得第一极片100按照既定的方向离开第一锥形辊1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延伸方向X,第二导向辊40的长度L3大于或等于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导向辊40的长度L3等于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导向辊40的长度L3大于或等于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可以将第一极片100和第二极片200均通过第二导向辊40进行导向,简化极片分切装置的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图6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第三锥形辊50具有相对的第五端面51和第六端面52,第四锥形辊60具有相对的第七端面61和第八端面62,第六端面52与第八端面62相对。
图7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左视图。参见图7,第五端面51的直径D5小于第六端面52的直径D6。图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右视图。参见图8,第七端面61的直径D7小于第八端面62的直径D8。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第三锥形辊50位于第一锥形辊10的下游,第四锥形辊60位于第二锥形辊20的下游。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极片分切装置与极片配合的俯视图。参见图9,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与第四锥形辊60的第六中心轴线63共线,且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
由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共线,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与第四锥形辊60的第六中心轴线63共线,那么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和第四锥形辊60的第六中心轴线63均相互平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均为圆台,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的侧面用于传动极片,极片与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的侧面接触,在第三锥形辊50围绕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的转动,第四锥形辊60围绕第四锥形辊60的第六中心轴线63转动时,实现对极片的传送。例如,在图6中,第三锥形辊50用于传送第一极片100,第四锥形辊60用于传送第二极片2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端面51、第六端面52、第七端面61和第八端面62均为圆形面。
在图6中,对于第一极片100中的某一个点,在传送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辊30、第一锥形辊10、第三锥形辊50和第二导向辊40;对于第二极片200中的某一个点,在传送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辊30、第二锥形辊20、第四锥形辊60和第二导向辊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极片100经过第一锥形辊10和第三锥形辊50时的过辊位置不同。例如,第一极片100从第一锥形辊10的顶部过辊,那么就需要从第三锥形辊50的底部过辊。第二极片200经过第二锥形辊20和第四锥形辊60时的过辊位置不同。例如,第二极片200从第二锥形辊20的顶部过辊,那么就需要从第四锥形辊60的底部过辊。
示例性地,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第二导向辊40位于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的下游。
由于极片在经过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后内侧和外侧的张力不同,如果极片内侧和外侧的张力长时间偏差较大,容易造成极片变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分别与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的朝向相反,可以在极片分开后经过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时纠正极片内侧和外侧的张力,避免极片内侧和外侧的张力长时间偏差较大,造成极片变形。
示例性地,当第一极片100经过第一锥形辊10后,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的张力大于第一极片100的外侧102的张力,当第一极片100经过第三锥形辊50后,使得第一极片100的内侧101的张力和第一极片100的外侧102的张力之间的差值减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第三锥形辊和第四锥形辊的俯视图。参见图10,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并且/或者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
其中,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为第三锥形辊50的母线与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的夹角,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为第四锥形辊60的母线与第四锥形辊60的第六中心轴线63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大于或等于2度且小于或等于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大于或等于2度且小于或等于5度。
示例性地,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和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中的任意一个锥形角度满足上述条件,或者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和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中的两个锥形角度均满足上述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定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和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一方面保证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和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能够实现减小极片内侧外侧张力的差值。另一方面,避免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和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太大,造成了极片的内侧的张力小于极片的外侧的张力,造成纠偏过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三锥形辊50的形状和尺寸与第四锥形辊60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示例性地,第五端面51的直径D5等于第七端面61的直径D6,第六端面52的直径D7等于第八端面62的直径D8,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等于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锥形辊50的形状和尺寸与第四锥形辊60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当制作完第三锥形辊50后,可以按照相同的流程和参数制作第四锥形辊60,使得制作第第四锥形辊60更加简单。
示例性地,第一锥形辊10的形状和尺寸、第二锥形辊20的形状和尺寸、第三锥形辊50的形状和尺寸与第四锥形辊60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切设备,分切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极片分切装置。
示例性地,分切设备可用于生产电池的极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切设备安装简单。
极片分切装置包括第一锥形辊10、第二锥形辊20、第一导向辊30、第二导向辊40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第一导向辊30位于第一锥形辊10和第二锥形辊20的上游,第一锥形辊10位于第三锥形辊50的上游,第二锥形辊20位于第四锥形辊60的上游,第二导向辊40位于第三锥形辊50和第四锥形辊60的下游。
第一锥形辊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第二锥形辊20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21和第四端面22,第一端面11与第三端面21相对。第三锥形辊50具有相对的第五端面51和第六端面52,第四锥形辊60具有相对的第七端面61和第八端面62,第六端面52与第八端面62相对。第一端面11的直径D1小于第二端面12的直径D2;第三端面21的直径D3小于第四端面22的直径D4;第五端面51的直径D5小于第六端面52的直径D6;第七端面61的直径D7小于第八端面62的直径D8。
沿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延伸方向X,第一导向辊30的长度L1等于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第二导向辊40的长度L3等于第二端面12与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
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与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共线。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与第四锥形辊60的第六中心轴线63共线,且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第一导向辊30的第三中心轴线31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第二导向辊40的第四中心轴线41与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
第一锥形辊10的形状和尺寸、第二锥形辊20的形状和尺寸、第三锥形辊50的形状和尺寸与第四锥形辊60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且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分切装置包括:
第一锥形辊(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所述第一端面(11)的直径D1小于所述第二端面(12)的直径D2;
第二锥形辊(20),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21)和第四端面(22),所述第三端面(21)的直径D3小于所述第四端面(22)的直径D4;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11)与所述第三端面(21)相对,且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与所述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锥形角度α1为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母线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夹角;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所述第二锥形辊(20)的锥形角度α2为所述第二锥形辊(20)的母线与所述第二锥形辊(20)的第二中心轴线(23)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二锥形辊(20)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向辊(30),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所述第一导向辊(30)位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上游,所述第一导向辊(30)的第三中心轴线(31)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延伸方向X,所述第一导向辊(30)的长度L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端面(12)与所述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
第二导向辊(40),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所述第二导向辊(40)位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下游,所述第二导向辊(40)的第四中心轴线(41)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的延伸方向X,所述第二导向辊(40)的长度L3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端面(12)与所述第四端面(22)之间的最大距离L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分切装置还包括:
第三锥形辊(50),具有相对的第五端面(51)和第六端面(52),所述第五端面(51)的直径D5小于所述第六端面(52)的直径D6;
第四锥形辊(60),具有相对的第七端面(61)和第八端面(62),所述第七端面(61)的直径D7小于所述第八端面(62)的直径D8;
其中,所述第六端面(52)与所述第八端面(62)相对,在极片的传送方向A上,所述第三锥形辊(50)位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下游,所述第四锥形辊(60)位于所述第二锥形辊(20)的下游,所述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与所述第四锥形辊(60)的第六中心轴线(63)共线,且所述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与所述第一锥形辊(10)的第一中心轴线(13)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所述第三锥形辊(50)的锥形角度α3为所述第三锥形辊(50)的母线与所述第三锥形辊(50)的第五中心轴线(53)的夹角;并且/或者所述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大于或等于1度且小于或等于10度,所述第四锥形辊(60)的锥形角度α4为所述第四锥形辊(60)的母线与所述第四锥形辊(60)的第六中心轴线(63)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形辊(50)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四锥形辊(60)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11.一种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分切装置。
CN202222835898.7U 2022-10-27 2022-10-27 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Active CN218434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5898.7U CN218434140U (zh) 2022-10-27 2022-10-27 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5898.7U CN218434140U (zh) 2022-10-27 2022-10-27 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4140U true CN218434140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0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5898.7U Active CN218434140U (zh) 2022-10-27 2022-10-27 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4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9731B (zh) 一种极片的涂布、辊压、分切一体机
US11949059B2 (en) Winding method, winding machin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battery cell
CN113903999B (zh) 电池电芯生产线
JP6529745B2 (ja) 極板巻取り装置
CN218434140U (zh) 极片分切装置和分切设备
US20240173761A1 (en) Device for repairing burrs of electrode plate
CN107053320A (zh) 一种三轴超薄铜箔分切机及其分切方法
CN107039630B (zh) 极耳抚平随动机构及锂电池卷绕机
CN114583143A (zh) 一种负极补锂锂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3241156A1 (zh) 极片延展装置和极片制造设备
CN115608778B (zh) 极片延展装置、极片加工***及极片延展方法
CN218827338U (zh) 切断装置及电池流水线生产设备
CN116216392A (zh) 一种放卷一体式纠偏导向装置
CN209929053U (zh) 铜铝复合带生产设备及校直辊
CN219296772U (zh) 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用s型牵引装置
CN112642880A (zh) 一种高速旋转式冷轧盘卷上料器
CN220821621U (zh) 电极制备装置
CN217528725U (zh) 一种轧钢线材校正风冷线上钢材位置的输送辊
JP2005026194A (ja) 円筒形密閉式鉛蓄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6422704U (zh) 极片切割设备
CN218642108U (zh) 铝带分切机的去毛刺机构
CN210074009U (zh) 锂电池极卷制作中的极耳抚平装置
CN218261128U (zh) 极片过辊及极片成型装置
WO2014210272A1 (en) Flexible electrical power cabl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221041194U (zh) 传送机构和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