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3853U - 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3853U
CN217553853U CN202221697380.5U CN202221697380U CN217553853U CN 217553853 U CN217553853 U CN 217553853U CN 202221697380 U CN202221697380 U CN 202221697380U CN 217553853 U CN217553853 U CN 217553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ehicle
impact beam
collision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73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蒯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73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3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3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3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防撞梁本体、吸能盒和连接梁。吸能盒位于防撞梁本体的端部,且一端与防撞梁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在车辆的车身上;连接梁设置在防撞梁本体上,且一端临近吸能盒设置,另一端沿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通过在防撞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梁,能够在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协助防撞梁本体吸收部分碰撞力,并将多余的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从而增加防撞梁的吸能效果,从而使车辆在发生碰撞时更安全。

Description

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技术领域中,前防撞梁总成设置在车身前端,用于抵御碰撞,吸收碰撞能量。在实际的车辆碰撞事故中,不仅包含正向的前碰撞,还包括大量小偏置碰撞,现有技术中的防撞梁对车辆正向的前碰撞有较好的吸能效果,但是对小偏置碰撞的吸能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提高防撞梁的小偏置碰撞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撞梁,所述防撞梁能够在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具有较好的吸能效果,从而增加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采用上述防撞梁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吸能盒和连接梁。所述吸能盒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端部,且一端与所述防撞梁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在车辆的车身上;所述连接梁设置在防撞梁本体上,且一端临近所述吸能盒设置,另一端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吸能盒的一端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另一端与防撞梁本体连接,吸能盒位于防撞梁本体的端部,在防撞梁本体上,连接梁的一端临近吸能盒设置,另一端沿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在车辆正面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本体首先受到撞击,位于正面的防撞梁本体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并且将碰撞力传导至吸能盒,吸能盒受到压力发生溃缩,以达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从而增加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车内乘客的安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不仅包含正面碰撞,还包括大量的偏置碰撞,在车辆偏置方向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本体的端部与连接梁同时受到撞击并且吸收部分撞击的能量,防撞梁本体的端部将碰撞力传导至吸能盒,由于连接梁的一端临近吸能盒,连接梁也可将部分碰撞力传导至吸能盒,吸能盒在受到压力后发生吸能溃缩,最终实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通过在防撞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梁,能够在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协助防撞梁本体吸收部分碰撞力,并将多余的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从而增加防撞梁的吸能效果,从而使车辆在发生碰撞时更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下侧边沿上,并与所述防撞梁本体胶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第一顶板、后侧板以及第一底板,所述前侧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后侧板以及所述第一底板限定出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所述后侧板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前侧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的角度为50°-7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以将所述第一空腔划分为多个第一子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以及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厚度相同,且所述前侧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顶板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板、第二顶板、右侧板、第二底板,所述左侧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右侧板以及所述第二底板限定出第二空腔,所述吸能盒的棱边上设置有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以将所述第二空腔划分为多个第二子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以及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厚度相同,且所述左侧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顶板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吸能盒的所述另一端并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下方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所述吸能盒以及所述连接梁均构造为铝合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防撞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的防撞梁本体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的吸能盒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防撞梁100、
防撞梁本体10、前侧板11、第一顶板12、后侧板13、第一底板14、第一加强板15、第一空腔16、第一子空腔161、
吸能盒20、左侧板21、第二顶板22、右侧板23、第二底板24、加强筋25、第二加强板26、第二空腔27、第二子空腔271、
连接梁30、连接板40、安装板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100,包括:防撞梁本体10、吸能盒20和连接梁30。吸能盒20位于防撞梁本体10的端部,且一端与防撞梁本体10连接,另一端连接在车辆的车身上;连接梁30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0上,且一端临近吸能盒20设置,另一端沿防撞梁本体10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100,吸能盒20的一端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另一端与防撞梁本体10连接,吸能盒20位于防撞梁本体10的端部,在防撞梁本体10上,连接梁30的一端临近吸能盒20设置,另一端沿防撞梁本体10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
在车辆正面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本体10首先受到撞击,位于正面的防撞梁本体10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并且将碰撞力传导至位于防撞梁本体10两端的吸能盒20上,吸能盒20受到冲击发生溃缩,以达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从而增加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车内乘客的安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不仅包含正面碰撞,还包括大量的偏置碰撞,在车辆偏置方向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本体10的端部与连接梁30可以同时受到撞击并且吸收部分撞击的能量,防撞梁本体10的端部将碰撞力传导至吸能盒20,由于连接梁30的一端临近吸能盒20,连接梁30也可将部分碰撞力传导至吸能盒20(以增加偏置碰撞,尤其是小于25%的小偏置碰撞),吸能盒20在受到冲击后发生吸能溃缩,最终实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
通过在防撞梁本体10上设置连接梁30,能够在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协助防撞梁本体10吸收部分碰撞力,并将多余的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20,从而增加防撞梁100的吸能效果,从而使车辆在发生碰撞时更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30位于防撞梁本体10的下侧边沿上,并与防撞梁本体10胶接固定。在现有技术中,部件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但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梁30与防撞梁本体10成本较高,在本申请中,连接梁30与防撞梁本体10之间通过胶接进行连接,能够保证连接梁30在车辆正常使用中不会与防撞梁本体10发生脱离,通过胶接固定能够在保证连接梁30与防撞梁本体10的连接强度,且胶接成本低于焊接成本,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连接梁30与防撞梁本体10通过结构胶连接。由此,通过使用结构胶对连接梁30与防撞梁本体10进行连接固定,能够保证较强的结构强度,增加防撞梁100的使用稳定性。
将连接梁30胶接固定于防撞梁本体10的下侧边沿,能够使防撞梁100正面形成更大的碰撞面积,在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更大的碰撞面积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力,从而提高防撞梁100的碰撞性能。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本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11、第一顶板12、后侧板13以及第一底板14,前侧板11、第一顶板12、后侧板13以及第一底板14限定出第一空腔16,第一顶板12的一端与后侧板13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与前侧板11连接。
具体而言,在垂直于防撞梁本体10的截面上,前侧板11、第一顶板12、后侧板13与第一底板14之间围成封闭的空腔,并且第一顶板12在朝向前侧板11方向向上延伸,即防撞梁本体10的前侧板11上端高于后侧板13上端,防撞梁本体10前侧板11的面积大于后侧板13的面积。由此,更大面积的前侧板11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可以吸收更多碰撞产生的能量,以提高防撞梁100的碰撞性能,从而保护车辆内部乘客以及机械部件的安全。
可选地,前侧板11与后侧板13上设有用于减重的减重孔。在防撞梁本体10的前侧板11与后侧板13上开设有减重孔,可以在保证防撞梁100具有良好的碰撞性能的前提下减轻防撞梁100的重量,在车辆实际使用中增加燃油经济性,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顶板12与前侧板11之间的角度为50°-70°。第一顶板12与前侧板11之间形成的角度,能够使防撞梁100在前侧板11上的面积更大,即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分散受力,使防撞梁100可以承受更大的碰撞力。
由于第一顶板12一端与后侧板13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与前侧板11连接,在前侧板11具有更大面积的同时,后侧板13的面积较小,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前侧板11收到的碰撞力通过第一顶板12与第一底板14传导至后侧板13,最终传递至吸能盒20,倾斜设置的第一顶板12能够使碰撞力更集中的传导到后侧板13上并最终传至吸能盒20,使吸能盒20具有更好的吸能效果,进而增加防撞梁100的防撞能力,保护车辆内部乘客以及机械部件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本体10还包括:第一加强板15,第一加强板15为多个且设置在第一空腔16内,以将第一空腔16划分为多个第一子空腔161。通过将第一加强板15设置在第一空腔16内,能够对防撞梁本体10的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第一加强板15也可以吸收部分碰撞力,从而增加防撞梁本体10的吸能效果。
在第一空腔16内设置第一加强板15可以在增加防撞梁本体1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使防撞梁本体10的重量得到控制,在实际应用中,较好的控制重量可以使车辆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侧板11与后侧板13的厚度相同,第一顶板12、第一底板14以及第一加强板15的厚度相同,且前侧板11的厚度小于第一顶板12的厚度。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前侧板11和后侧板13具有较大的受力面积,将前侧板11和后侧板13的厚度设置的较小,能够在保证前侧板11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
第一顶板12、第一底板14以及第一加强板15的受力面积较小,将第一顶板12、第一底板14以及第一加强板15的厚度设置的较大,可以使其承受更大的碰撞力。将防撞梁本体10的不同部分设置为不同厚度,可以在保证防撞梁100具有良好的防撞性能的同时降低防撞梁100的重量,从而更好的控制车重,使车辆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盒20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板21、第二顶板22、右侧板23、第二底板24,左侧板21、第二顶板22、右侧板23以及第二底板24限定出第二空腔27,吸能盒20的棱边上设置有加强筋25。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20受到防撞梁本体10传导的碰撞力,第二空腔27能够吸收碰撞力发生溃缩,从而使碰撞得到缓冲,进而保护车辆内部乘客以及机械部件的安全。在吸能盒20上设置的加强筋25,能够增加吸能盒20的结构强度,在吸能盒20发生溃缩时,加强筋25的设置可以使吸能盒20承受更大的碰撞力,从而更好的保护乘客以及车辆机械部件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盒20还包括:第二加强板26,第二加强板26为多个且设置在第二空腔27内,以将第二空腔27划分为多个第二子空腔271。通过将第二加强板26设置在第二空腔27内,能够对吸能盒20的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第二加强板26可以在吸能盒20溃缩时起到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以使吸能盒20的吸能效果得到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板21与右侧板23的厚度相同,第二顶板22、第二底板24以及第二加强板26的厚度相同,且左侧板21的厚度小于第二顶板22的厚度。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左侧板21与右侧板23具有较大的面积,将左侧板21与右侧板23的厚度设置的较小,能够在保证吸能盒20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第二顶板22、第二侧板以及第二加强板26的受力面积较小,将第二顶板22、第二侧板以及第二加强板26的厚度设置的较大,可以承受更大的碰撞力。将吸能盒20的不同部分设置为不同厚度,可以在保证吸能盒20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的同时降低吸能盒20的重量,从而更好的控制车重,使车辆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吸能盒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设置的吸能盒20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收更大的碰撞力,从而保证车辆内部乘客以及机械部件的安全。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100还包括:连接板40,连接板40设置在吸能盒20的另一端并用于与车身连接。通过连接板40,可以将防撞梁100与车辆的车身进行连接,使防撞梁100与车身形成一个整体,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使防撞梁100提供更好的防撞效果,增加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连接板40与车身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连接板40与车身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接,当连接板40与车身采用焊接时,可以使车辆与防撞梁100形成整体,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撞梁100可以更好的为车辆吸收碰撞力,从而增加安全性。当连接板40与车身采用螺接时,可以在保证防撞梁100与车辆连接稳固性的前提下使防撞梁100可拆卸,当车辆发生轻微碰撞,防撞梁100发生变形但是车辆内部未受损时,单独对防撞梁100进行更换可以降低车辆的维修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30下方还设置有安装板50,安装板50的一端与连接梁30连接,安装板50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在实际应用中,防撞梁100一般设置在车辆外包围内部,通过在连接梁30下方设置安装板50,能够将车辆外包围安装在安装板50上,从而在不改变防撞梁100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本体10、吸能盒20以及连接梁30均构造为铝合金件。使用铝合金件可以使防撞梁100在具有较强碰撞性能的同时减轻重量,在实际应用中,防撞梁100可以被设置与各种车辆类型,例如普通燃油车或者新能源车,将铝合金制的防撞梁100安装于普通燃油车,可以使车辆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从而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续航的长短关乎车辆的综合使用体验,重量较轻的铝合金制防撞梁100,能够在车辆具有相同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具有更轻的车重,从而使车辆拥有更好的续航表现,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防撞梁本体10与连接梁30采用的7系铝合金。7系铝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由此可以使防撞梁本体10与连接梁30具有更好的防撞表现,增加防撞梁100的安全性。
可选地,吸能盒20采用6系铝合金。6系铝合金具有更好的吸能表现,由此可以使吸能盒20的吸能效果更好,增加防撞梁100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防撞梁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撞梁本体;
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端部,且一端与所述防撞梁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在车辆的车身上;
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设置在防撞梁本体上,且一端临近所述吸能盒设置,另一端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下侧边沿上,并与所述防撞梁本体胶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第一顶板、后侧板以及第一底板,所述前侧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后侧板以及所述第一底板限定出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所述后侧板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前侧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的角度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以将所述第一空腔划分为多个第一子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以及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厚度相同,且所述前侧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顶板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板、第二顶板、右侧板、第二底板,所述左侧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右侧板以及所述第二底板限定出第二空腔,所述吸能盒的棱边上设置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以将所述第二空腔划分为多个第二子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以及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厚度相同,且所述左侧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顶板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吸能盒的所述另一端并用于与所述车身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下方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所述吸能盒以及所述连接梁均构造为铝合金件。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
CN202221697380.5U 2022-07-01 2022-07-01 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7553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380.5U CN217553853U (zh) 2022-07-01 2022-07-01 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380.5U CN217553853U (zh) 2022-07-01 2022-07-01 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3853U true CN217553853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2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7380.5U Active CN217553853U (zh) 2022-07-01 2022-07-01 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3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245033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1633678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15706639U (zh) 机舱前纵梁后端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08393477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
CN207535988U (zh) 前舱传力结构
CN209410169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1279613A (zh) 一种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
CN213735195U (zh) 用于车辆的b柱总成和车辆
CN102390432A (zh) 一种汽车纵梁内板总成
CN208306747U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217553853U (zh) 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874459A (zh) 一种吸能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1372212A (zh) 车辆的防撞杆以及包括该防撞杆的防撞装置
CN204915840U (zh) 一种汽车a柱的上边梁
WO2023125664A1 (zh) 车辆前舱结构及车辆
CN216101974U (zh) 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216424562U (zh) 一种汽车前板簧悬架的碰撞车架结构
CN211809482U (zh) 一种铝合金前碰撞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14689769U (zh) 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
CN108583689B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210133184U (zh) 副车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7984979U (zh) 前围与侧围连接结构和车辆
CN113365906A (zh) 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以及车辆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20053943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1

Address after: 1 / F, building 12, No. 5, Donghuan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AIC BJEV

Address before: 101300 Building 1, yard 99, Shuanghe street,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d7-0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