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2911U -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2911U
CN217332911U CN202221158552.1U CN202221158552U CN217332911U CN 217332911 U CN217332911 U CN 217332911U CN 202221158552 U CN202221158552 U CN 202221158552U CN 217332911 U CN217332911 U CN 217332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member
reflective element
optical
wal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85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顺
范丞纬
周明达
蔡谆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2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2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0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光学反射组件包含一反射元件、一反射元件保持件及一结构件。反射元件包含一反射面,其中一光线入射反射面并通过反射面转折。反射元件保持件包含一安装表面,其中安装表面与反射元件对应设置。结构件为金属材质且呈三维结构,结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反射元件保持件中,且结构件包含一第一支撑壁、一第二支撑壁及至少一延伸壁。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与第二支撑壁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且延伸折线为非封闭线。借此,可提升结构刚性与组装可靠度。

Description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光学反射组件与光学透镜模块,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光学反射组件与光学透镜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计算机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光学透镜模块与其光学反射组件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光学反射组件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
具体而言,采用转折光路的光学透镜模块逐渐增加,而转折光路需要使用反射元件保持件以设置反射元件,且反射元件保持件的二通光孔需透过转折设置或偏心设置,然而上述的设置方式会使反射元件保持件的结构强度降低,容易在受到应力时发生变形。因此,发展一种可以保护反射元件并提升组装可靠度的光学反射组件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通过将金属材质的结构件埋入射出于反射元件保持件中,结构件通过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以提升结构刚性,并配合反射元件保持件的外型轮廓搭配延伸壁作为辅助支撑,不仅可以保护反射元件,维持尺寸精度,还可以提升组装可靠度。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反射组件,包含一反射元件、一反射元件保持件及一结构件。反射元件包含一反射面,且一光线入射反射面并通过反射面转折。反射元件保持件包含一安装表面,其中安装表面与反射元件对应设置。结构件为金属材质且呈三维结构,结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反射元件保持件中,且结构件包含一第一支撑壁、一第二支撑壁及至少一延伸壁。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与第二支撑壁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且延伸折线为非封闭线。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S;沿一方向观察时,反射元件与结构件的投影重叠,且方向上反射元件与结构件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DR,其满足下列条件:90度≤θS≤164度;以及0.05mm<DR<1.8mm。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结构件与反射元件保持件可为一体成型。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反射元件保持件可包含二通光孔,光线通过通光孔,且通光孔的几何中心轴彼此不重叠。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延伸壁与第二支撑壁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E,其可满足以下条件:90度≤θE≤152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延伸折线的长度可小于第一折线的长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延伸折线可为直线。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延伸壁的数量可为至少二。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反射元件可还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二连接面,入光面与出光面分别使光线入射及出射反射元件,连接面连接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延伸壁分别包含一平面,且各平面与各连接面对应设置。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延伸壁可对称设置。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结构件可包含多个通孔,且通孔贯穿第一支撑壁、第二支撑壁及延伸壁中至少一者。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反射元件保持件可还包含一注料口。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结构件可还包含一外露部分,外露部分外露于反射元件保持件,且注料口与外露部分相邻设置。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结构件埋入反射元件保持件的体积比例可占结构件的整体体积的90%以上。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结构件可不突出于反射元件保持件的表面。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反射元件可为玻璃反射元件。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透镜模块,包含前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与一透镜组,其中反射元件保持件还包含一透镜保持部,且透镜组包含多个透镜。一光轴通过透镜,且透镜保持部用以组装固定透镜组。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模块,其中透镜可包含至少一玻璃透镜。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实施方式的光学反射组件。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立体图;
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部分分解图;
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侧视剖面图;
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俯视透视图;
图1E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的立体图;
图1F绘示依照图1E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沿剖线1F-1F的局部剖面图;
图1G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1H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结构件的透视图;
图2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立体图;
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分解图;
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侧视剖面图;
图3D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的立体图;
图3E绘示依照图3D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沿剖线3E-3E的局部剖面图;
图3F绘示依照图3D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沿剖线3E-3E的另一局部剖面图;
图3G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3H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结构件的侧视图;
图3I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结构件的前视图;
图4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立体图;
图5B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分解图;
图5C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侧视剖面图;
图5D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的立体图;
图5E绘示依照图5D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沿剖线5E-5E的局部剖面图;
图5F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5G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结构件的前视图;
图6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中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7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的立体图;
图7B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的立体图;
图8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8B绘示依照图8A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9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九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9B绘示依照图9A第九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使用情境示意图;以及
图9C绘示依照图9A第九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300,500,700,91:光学透镜模块
111:第一透镜组
112:第二透镜组
120,320a,320b,520,720:反射元件
121,321,521:反射面
122,322,522:入光面
123,323,523:出光面
124,324,524:连接面
130,330a,330b,530,730:反射元件保持件
131,531:透镜保持部
132,332a,332b,532:安装表面
133,333,533:通光孔
140,240,340,440,540,640,740:结构件
141,241,341,441,541,641:第一支撑壁
142,242,342,442,542,642:第二支撑壁
143,243,343,443,543,643:延伸壁
144,244,344,444,544,644:第一折线
145,245,345,445,545,645:延伸折线
246,446,646:通孔
310,510,710:透镜组
534:固定件
550:镜筒
735:注料口
747:外露部分
80,90:电子装置
811:长焦望远镜头
812:超广角镜头
813:超长焦望远镜头
814:广角主镜头
82:镜头盖板
83:电子感光元件
84:使用者界面
85:成像信号处理元件
86:光学防手震组件
87:感测元件
88:闪光灯模块
89:对焦辅助模块
92:显示面板模块
X1:第一光轴
X2:第二光轴
D1,D2:方向
θSE:角度
DR:最小间隔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光学反射组件,包含一反射元件、一反射元件保持件及一结构件。反射元件包含一反射面,其中一光线入射反射面并通过反射面转折。反射元件保持件包含一安装表面,其中安装表面与反射元件对应设置。结构件为金属材质且呈三维结构,结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反射元件保持件中,且结构件包含一第一支撑壁、一第二支撑壁及至少一延伸壁。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与第二支撑壁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且延伸折线为非封闭线。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S;沿一方向观察时,反射元件与结构件的投影重叠,且方向上反射元件与结构件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DR,其满足下列条件:90度≤θS≤164度;以及0.05mm<DR<1.8mm。
透过埋入结构件可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的刚性,使反射元件保持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维持结构,并保持尺寸精度,或者在组装时可增加承靠力道,提升组装可靠度。
透过第一折线与延伸折线可使结构件呈三维结构,借以承受不同方向应力,提升整体结构的刚性。
透过结构件还可以抑制反射元件保持件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减少反射元件保持件与反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移,其中温度变化可能来自环境温度或发光源产生的热源。
当满足0.05mm<DR<1.8mm时,可提供反射元件较佳的保护,以避免反射元件保持件在受到应力时变形,并可避免导致反射元件的组装精度降低或挤压反射元件。
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取决于反射元件保持件的结构。因此,当满足90度≤θS≤164度时,借以配合反射元件保持件的结构,并可承受不同方向的外力冲击。
具体来说,非封闭线为二端开放的一线段,第一折线与延伸折线并非在结构件上的装饰线,而是冲压金属板时形成于弯折处的折痕。再者,第一折线与延伸折线可为一圆角,且圆角的曲率半径与弯折的角度相关。
进一步来说,反射元件可为脆性材质,其中脆性材质可为玻璃、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但并不以此为限。由于反射元件对于安装表面的平面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结构件维持平面度。
金属材质的结构件具有较高的杨氏模数,因此受到应力时的形变较小。金属表面可经过表面处理,如粗糙化处理或黑化处理,其中粗糙化处理可提升塑胶材质与金属材质的结合强度,黑化处理则可降低光线反射率。详细来说,结构件可为将厚度0.15mm的金属板通过冲压制程制作,且金属板材料可为不锈钢、铝、铝合金等,并不以此为限。
结构件与反射元件保持件可为一体成型。具体而言,结构件与反射元件保持件可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
反射元件保持件可包含二通光孔,其中光线通过通光孔,且通光孔的几何中心轴彼此不重叠。具体来说,反射元件保持件的通光孔可为偏心设置或转折设置,然而上述的设置容易使结构强度降低。必须说明的是,反射元件保持件的外型复杂,量产制造可使用塑胶射出成型制程,然而复杂外型容易使结构强度降低以及容易产生翘曲。借此,透过埋入射出结构件可提升结构刚性,避免反射元件保持件变形。
延伸折线的长度可小于第一折线的长度。具体而言,延伸壁具有辅助支撑与保护反射元件的用途,自第一支撑壁或第二支撑壁的边缘局部弯折延伸,较短的延伸折线可以使延伸壁配合反射元件保持件的复杂外型。具体来说,第一折线可为直线或者曲线。
延伸折线可为直线。借此,可提高量产制造性。
延伸壁的数量可为至少二,且反射元件可还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二连接面。入光面与出光面分别使光线入射及出射反射元件,连接面连接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延伸壁分别包含一平面,且各平面与各连接面对应设置。借此,可透过延伸壁加强对反射元件的保护。
延伸壁可对称设置。借此,可使结构件更为稳固。
结构件可包含多个通孔,且通孔贯穿第一支撑壁、第二支撑壁及延伸壁中至少一者。借此,可改善射出成型的品质,以及增加塑胶与金属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可以使结构件轻量化。
反射元件保持件可还包含一注料口,且结构件可还包含一外露部分,其中外露部分外露于反射元件保持件,且注料口与外露部分相邻设置。借此,透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可改善射出成型品质,且有利于量产制造。
结构件埋入反射元件保持件的体积比例可占结构件的整体体积的90%以上。借此,可进一步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的结构刚性。
结构件可不突出于反射元件保持件的表面。借此,可避免结构件与其他组件干涉。
反射元件可为玻璃反射元件。必须说明的是,玻璃反射元件的材质为脆性材料,容易在受外力冲击时碎裂,因此需结构件保护。再者,反射元件亦可为塑胶材质,并在表面镀有反射层,并不以此为限。
延伸壁与第二支撑壁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E,其可满足以下条件:90度≤θE≤152度。因此,当满足90度≤θE≤152度时,可配合反射元件保持件的外型做局部延伸,使结构件提升抗冲击能力。
上述本揭示内容的光学反射组件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光学透镜模块,包含前述的光学反射组件与一透镜组。透镜组包含多个透镜,且一光轴通过透镜,其中透镜可包含至少一玻璃透镜。反射元件保持件还包含一透镜保持部,且透镜保持部用以组装固定透镜组。具体来说,透镜保持部可直接组装透镜组或通过一镜筒间接组装透镜组,且玻璃透镜可承受高温高湿的环境。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光学反射组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A至图1D,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100的立体图,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100的部分分解图,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100的侧视剖面图,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100的俯视透视图。由图1A至图1D可知,光学透镜模块100包含一光学反射组件(图未标示)、第一透镜组111及第二透镜组112,且具有一第一光轴X1及一第二光轴X2。
请参照图1E与图1F,其中图1E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的立体图,图1F绘示依照图1E第一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沿剖线1F-1F的局部剖面图。由图1A至图1F可知,光学反射组件包含一反射元件120、一反射元件保持件130及一结构件140,其中反射元件保持件130与反射元件120对应设置,结构件140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反射元件保持件130中,且结构件140与反射元件保持件130可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透过埋入结构件140可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130的刚性,使反射元件保持件130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维持结构,并保持尺寸精度,或者在组装时可增加承靠力道,提升组装可靠度。再者,透过结构件140还可以抑制反射元件保持件130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减少反射元件保持件130与反射元件120之间的相对位移,其中温度变化可能来自环境温度或发光源产生的热源。
由图1C可知,一光线(图未绘示)沿第一光轴X1的方向进入第一透镜组111,而反射元件120用以反射光线沿第二光轴X2进入第二透镜组112。具体而言,第一透镜组111与第二透镜组112分别包含多个透镜(图未标示),其中第一光轴X1通过第一透镜组111的透镜,而第二光轴X2通过第二透镜组112的透镜。再者,透镜包含至少一玻璃透镜,而玻璃透镜可承受高温高湿的环境。
由图1B与图1C可知,反射元件120包含一反射面121、一入光面122、一出光面123及二连接面124,其中光线入射反射面121并通过反射面121转折,入光面122与出光面123分别使光线入射及出射反射元件120,连接面124连接入光面122、出光面123及反射面121。详细来说,反射元件120可为脆性材质,或者反射元件120可为塑胶材质并于表面镀有反射层,其中脆性材质可为玻璃、PS、PC、PMMA等,但并不以此为限。因脆性材料如玻璃易受外力冲击时碎裂,故反射元件120需结构件140的保护。第一实施例中,反射元件120的反射面121的数量为一。
由图1A至图1C可知,反射元件保持件130包含一透镜保持部131与一安装表面132,其中透镜保持部131用以组装固定第一透镜组111与第二透镜组112,且安装表面132与反射元件120对应设置。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反射元件120对于安装表面132的平面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结构件140维持平面度。第一实施例中,透镜保持部131直接组装第二透镜组112,并透过一镜筒(图未标示)间接组装第一透镜组111。
由图1C与图1D可知,结构件140埋入反射元件保持件130的体积比例占结构件140的整体体积的90%以上,且结构件140不突出于反射元件保持件130的表面。借此,可进一步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130的结构刚性,且可避免结构件140与其他组件干涉。
由图1B与图1C可知,反射元件保持件130包含二通光孔133,光线通过通光孔133,且通光孔133的几何中心轴彼此不重叠,其中反射元件保持件130的通光孔133可为偏心设置或转折设置,然而上述的设置容易使结构强度降低。必须说明的是,反射元件保持件130的外型复杂,量产制造可使用塑胶射出成型制程,然而复杂外型容易使结构强度降低以及容易产生翘曲。借此,透过埋入射出结构件140可提升结构刚性,避免反射元件保持件130变形。
请参照图1G与图1H,其中图1G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结构件140的立体图,图1H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结构件140的透视图。由图1G与图1H可知,结构件140为金属材质并呈三维结构,且包含一第一支撑壁141、一第二支撑壁142及至少一延伸壁143,其中第一支撑壁141与第二支撑壁1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144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143与第二支撑壁1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145,且延伸折线145为非封闭线。透过第一折线144与延伸折线145可使结构件140呈三维结构,借以承受不同方向应力,提升整体结构的刚性。第一实施例中,延伸壁143的数量为二。必须说明的是,图1A、图1B及图1E至图1H中二点链线用以表示曲面交界的边切线。
金属材质的结构件140具有较高的杨氏模数,因此受到应力时的形变较小,其中金属表面可经过表面处理,如粗糙化处理或黑化处理,而粗糙化处理可提升塑胶材质与金属材质的结合强度,黑化处理则可降低光线反射率。详细来说,结构件140可为将厚度0.15mm的金属板通过冲压制程制作,且金属板材料可为不锈钢、铝、铝合金等,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而言,非封闭线为二端开放的一线段,且第一折线144与延伸折线145并非在结构件140上的装饰线,而是冲压金属板时形成于弯折处的折痕。再者,第一折线144与延伸折线145可为一圆角,且圆角的曲率半径与弯折的角度相关。
由图1G可知,延伸折线145的长度可小于第一折线144的长度,其中第一折线144可为直线或者曲线,而延伸折线145可为直线。详细而言,延伸壁143具有辅助支撑与保护反射元件120的用途,自第一支撑壁141或第二支撑壁142的边缘局部弯折延伸,较短的延伸折线145可以使延伸壁143配合反射元件保持件130的复杂外型。再者,透过直线的延伸折线145可提高量产制造性。
由图1F可知,延伸壁143分别包含一平面(图未标示),且各平面与各连接面124对应设置,其中延伸壁143对称设置。借此,可透过延伸壁143加强对反射元件120的保护,且可使结构件140更为稳固。
由图1C与图1D可知,沿一方向D1观察时,反射元件120与结构件140的投影重叠,且由图1C可知反射元件120与结构件140的延伸壁143投影重叠。
由图1D与图1H可知,第一支撑壁141与第二支撑壁142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S;方向D1上反射元件120与结构件140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DR;延伸壁143与第二支撑壁142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E,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一条件。
Figure BDA0003642221640000111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结构件240的立体图。由图2可知,结构件240为金属材质并呈三维结构,且包含一第一支撑壁241、一第二支撑壁242及至少一延伸壁243,其中第一支撑壁241与第二支撑壁2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244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243与第二支撑壁2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245,且延伸折线245为非封闭线。透过第一折线244与延伸折线245可使结构件240呈三维结构,借以承受不同方向应力,提升整体结构的刚性。第二实施例中,延伸壁243的数量为二。
进一步来说,结构件240包含多个通孔246,且通孔246贯穿第一支撑壁241,其中通孔246的形状并不以此为限。借此,可改善射出成型的品质,以及增加塑胶与金属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可以使结构件240轻量化。
必须说明的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件240可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模块100,但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A至图3C,其中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300的立体图,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300的分解图,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300的侧视剖面图。由图3A至图3C可知,光学透镜模块300包含一光学反射组件(图未标示)与透镜组310。
请参照图3D至图3F,其中图3D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的立体图,图3E绘示依照图3D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沿剖线3E-3E的局部剖面图,图3F绘示依照图3D第三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沿剖线3E-3E的另一局部剖面图。由图3A至图3F可知,光学反射组件包含反射元件320a、320b、反射元件保持件330a、330b及一结构件340,其中反射元件保持件330a与反射元件320a对应设置,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与反射元件320b对应设置,结构件340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中,且结构件340与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可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透过埋入结构件340可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的刚性,使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维持结构,并保持尺寸精度,或者在组装时可增加承靠力道,提升组装可靠度。再者,透过结构件340还可以抑制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减少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与反射元件320b之间的相对位移,其中温度变化可能来自环境温度或发光源产生的热源。
透镜组310包含多个透镜(图未标示),其中一光轴(图未标示)通过透镜组310的透镜,且透镜组310设置于反射元件320a、320b之间。再者,透镜包含至少一玻璃透镜,而玻璃透镜可承受高温高湿的环境。
由图3B可知,反射元件320a、320b分别包含一反射面321、一入光面322、一出光面323及二连接面324(以反射元件320b的标示为例),其中光线入射反射面321并通过反射面321转折,入光面322与出光面323分别使光线入射及出射反射元件320a、320b,连接面324连接入光面322、出光面323及反射面321。详细来说,反射元件320a、320b可为脆性材质,或者反射元件320a、320b可为塑胶材质并于表面镀有反射层,其中脆性材质可为玻璃、PS、PC、PMMA等,但并不以此为限。因脆性材料如玻璃易受外力冲击时碎裂,故反射元件320a、320b需结构件340的保护。第三实施例中,反射元件320a、320b的反射面321的数量分别为一。
由图3C可知,反射元件保持件330a、330b包含一透镜保持部(图未标示),且反射元件保持件330a、330b分别包含一安装表面332a、332b,其中透镜保持部用以组装固定透镜组310,而安装表面332a与反射元件320a对应设置,且安装表面332b与反射元件320b对应设置。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反射元件320a、320b对于安装表面332a、332b的平面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结构件340维持平面度。
具体而言,反射元件保持件330a、330b分别包含二通光孔333(以反射元件保持件330a的标示为例),一光线(图未绘示)通过通光孔333,且通光孔333的几何中心轴彼此不重叠。
由图3C可知,结构件340埋入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的体积比例占结构件340的整体体积的90%以上,且结构件340不突出于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的表面。借此,可进一步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的结构刚性,且可避免结构件340与其他组件干涉。
请参照图3G至图3I,其中图3G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结构件340的立体图,图3H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结构件340的侧视图,图3I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结构件340的前视图。由图3G至图3I可知,结构件340为金属材质并呈三维结构,且包含一第一支撑壁341、一第二支撑壁342及至少一延伸壁343,其中第一支撑壁341与第二支撑壁3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344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343与第二支撑壁3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345,且延伸折线345为非封闭线。透过第一折线344与延伸折线345可使结构件340呈三维结构,借以承受不同方向应力,提升整体结构的刚性。第三实施例中,延伸壁343的数量为三。
金属材质的结构件340具有较高的杨氏模数,因此受到应力时的形变较小,其中金属表面可经过表面处理,如粗糙化处理或黑化处理,而粗糙化处理可提升塑胶材质与金属材质的结合强度,黑化处理则可降低光线反射率。详细来说,结构件340可为将厚度0.15mm的金属板通过冲压制程制作,且金属板材料可为不锈钢、铝、铝合金等,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而言,非封闭线为二端开放的一线段,且第一折线344与延伸折线345并非在结构件340上的装饰线,而是冲压金属板时形成于弯折处的折痕。再者,第一折线344与延伸折线345可为一圆角,且圆角的曲率半径与弯折的角度相关。
由图3G可知,延伸折线345的长度可小于第一折线344的长度,其中第一折线344可为直线或者曲线,而延伸折线345可为直线。详细而言,延伸壁343具有辅助支撑与保护反射元件320b的用途,自第一支撑壁341或第二支撑壁342的边缘局部弯折延伸,较短的延伸折线345可以使延伸壁343配合反射元件保持件330b的复杂外型。再者,透过直线的延伸折线345可提高量产制造性。
由图3C、图3H及图3I可知,第一支撑壁341与第二支撑壁342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S;沿一方向D1观察时,反射元件320b与结构件340的投影重叠,且方向D1上反射元件320b与结构件340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DR;延伸壁343与第二支撑壁342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E,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二条件。
Figure BDA0003642221640000141
另外,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结构件440的立体图。由图4可知,结构件440为金属材质并呈三维结构,且包含一第一支撑壁441、一第二支撑壁442及至少一延伸壁443,其中第一支撑壁441与第二支撑壁4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444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443与第二支撑壁4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445,且延伸折线445为非封闭线。透过第一折线444与延伸折线445可使结构件440呈三维结构,借以承受不同方向应力,提升整体结构的刚性。第四实施例中,延伸壁443的数量为三。
进一步来说,结构件440包含多个通孔446,且通孔446贯穿第二支撑壁442与延伸壁443,其中通孔446的形状并不以此为限。借此,可改善射出成型的品质,以及增加塑胶与金属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可以使结构件440轻量化。
必须说明的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件440可应用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透镜模块300,但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A至图5C,其中图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500的立体图,图5B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500的分解图,图5C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500的侧视剖面图。由图5A至图5C可知,光学透镜模块500包含一光学反射组件(图未标示)与透镜组510。
请参照图5D与图5E,其中图5D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的立体图,图5E绘示依照图5D第五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沿剖线5E-5E的局部剖面图。由图5A至图5E可知,光学反射组件包含一反射元件520、一反射元件保持件530、及一结构件540,其中反射元件保持件530与反射元件520对应设置,结构件540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反射元件保持件530中,且结构件540与反射元件保持件530可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透过埋入结构件540可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530的刚性,使反射元件保持件530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维持结构,并保持尺寸精度,或者在组装时可增加承靠力道,提升组装可靠度。再者,透过结构件540还可以抑制反射元件保持件530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减少反射元件保持件530与反射元件520之间的相对位移,其中温度变化可能来自环境温度或发光源产生的热源。
透镜组510包含多个透镜(图未标示),其中一光轴(图未标示)通过透镜组510的透镜。再者,透镜包含至少一玻璃透镜,而玻璃透镜可承受高温高湿的环境。
由图5B可知,反射元件520包含反射面521、一入光面522、一出光面523及二连接面524,其中光线入射反射面521并通过反射面521转折,入光面522与出光面523分别使光线入射及出射反射元件520,连接面524连接入光面522、出光面523及反射面521。详细来说,反射元件520可为脆性材质,或者反射元件520可为塑胶材质并于表面镀有反射层,其中脆性材质可为玻璃、PS、PC、PMMA等,但并不以此为限。因脆性材料如玻璃易受外力冲击时碎裂,故反射元件520需结构件540的保护。第五实施例中,反射元件520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且反射元件520的反射面521的数量为四。
由图5B、图5D及图5E可知,反射元件保持件530包含一透镜保持部531,且反射元件保持件530包含一安装表面532与一固定件534,其中透镜保持部531用以组装固定透镜组510,而安装表面532与反射元件520对应设置,且固定件534用以固定反射元件520。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反射元件520对于安装表面532的平面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结构件540维持平面度。第五实施例中,透镜保持部531透过一镜筒550间接组装透镜组510,或者透镜保持部531与镜筒550可为一体成型,使透镜保持部531可直接组装透镜组510。
由图5B与图5C可知,反射元件保持件530分别包含二通光孔533,一光线(图未绘示)通过通光孔533,且通光孔533的几何中心轴彼此不重叠。
由图5C可知,结构件540埋入反射元件保持件530的体积比例占结构件540的整体体积的90%以上,且结构件540不突出于反射元件保持件530的表面。借此,可进一步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530的结构刚性,且可避免结构件540与其他组件干涉。
请参照图5F与图5G,其中图5F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结构件540的立体图,图5G绘示依照图5A第五实施例中结构件540的前视图。由图5F与图5G可知,结构件540为金属材质并呈三维结构,且包含一第一支撑壁541、一第二支撑壁542及至少一延伸壁543,其中第一支撑壁541与第二支撑壁5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544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543与第二支撑壁5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545,且延伸折线545为非封闭线。透过第一折线544与延伸折线545可使结构件540呈三维结构,借以承受不同方向应力,提升整体结构的刚性。第五实施例中,延伸壁543的数量为二。
金属材质的结构件540具有较高的杨氏模数,因此受到应力时的形变较小,其中金属表面可经过表面处理,如粗糙化处理或黑化处理,而粗糙化处理可提升塑胶材质与金属材质的结合强度,黑化处理则可降低光线反射率。详细来说,结构件540可为将厚度0.15mm的金属板通过冲压制程制作,且金属板材料可为不锈钢、铝、铝合金等,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而言,非封闭线为二端开放的一线段,且第一折线544与延伸折线545并非在结构件540上的装饰线,而是冲压金属板时形成于弯折处的折痕。再者,第一折线544与延伸折线545可为一圆角,且圆角的曲率半径与弯折的角度相关。
由图5F可知,延伸折线545的长度可小于第一折线544的长度,其中第一折线544可为直线或者曲线,而延伸折线545可为直线。详细而言,延伸壁543具有辅助支撑与保护反射元件520的用途,自第一支撑壁541或第二支撑壁542的边缘局部弯折延伸,较短的延伸折线545可以使延伸壁543配合反射元件保持件530的复杂外型。再者,透过直线的延伸折线545可提高量产制造性。
由图5C与图5G可知,第一支撑壁541与第二支撑壁542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S;沿一方向D1观察时,反射元件520与结构件540的投影重叠,且方向D1上反射元件520与结构件540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DR;延伸壁543与第二支撑壁542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E,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三条件。
Figure BDA0003642221640000171
另外,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6,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中结构件640的立体图。由图6可知,结构件640为金属材质并呈三维结构,且包含一第一支撑壁641、一第二支撑壁642及至少一延伸壁643,其中第一支撑壁641与第二支撑壁6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644并呈现一角度,延伸壁643与第二支撑壁642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645,且延伸折线645为非封闭线。透过第一折线644与延伸折线645可使结构件640呈三维结构,借以承受不同方向应力,提升整体结构的刚性。第六实施例中,延伸壁643的数量为二。
进一步来说,结构件640包含多个通孔646,且通孔646贯穿第一支撑壁641,其中通孔646的形状并不以此为限。借此,可改善射出成型的品质,以及增加塑胶与金属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可以使结构件640轻量化。
必须说明的是,第六实施例的结构件640可应用于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透镜模块500,但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7A与图7B,其中图7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中光学透镜模块700的立体图,图7B绘示依照图7A第七实施例中光学反射组件的立体图。由图7A与图7B可知,光学透镜模块700包含一光学反射组件(图未标示)与透镜组710。
光学反射组件包含一反射元件720、一反射元件保持件730、及一结构件740,其中反射元件保持件730与反射元件720对应设置,结构件740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反射元件保持件730中,且结构件740与反射元件保持件730可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透过埋入结构件740可提升反射元件保持件730的刚性,使反射元件保持件730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维持结构,并保持尺寸精度,或者在组装时可增加承靠力道,提升组装可靠度。再者,透过结构件740还可以抑制反射元件保持件730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减少反射元件保持件730与反射元件720之间的相对位移,其中温度变化可能来自环境温度或发光源产生的热源。
反射元件保持件730包含一注料口735,且结构件740包含一外露部分747,其中外露部分747外露于反射元件保持件730,且注料口735与外露部分747相邻设置。借此,透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可改善射出成型品质,且有利于量产制造。
另外,第七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8A与图8B,其中图8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的示意图,图8B绘示依照图8A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的方块图。由图8A与图8B可知,电子装置80是一智能手机,且包含一光学透镜模块(图未绘示),其中光学透镜模块包含一光学反射组件(图未绘示)与一透镜组(图未绘示)。
第八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包含四成像镜头,分别为长焦望远镜头811、超广角镜头812、超长焦望远镜头813及广角主镜头814。再者,可透过切换不同视角的成像镜头,使电子装置80实现光学变焦的功能。必须说明的是,镜头盖板82仅为示意电子装置80内部的长焦望远镜头811、超广角镜头812、超长焦望远镜头813及广角主镜头814,并不表示镜头盖板82为可拆卸式的。具体而言,超长焦望远镜头813可为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的光学透镜模块,但并不以此为限。
电子装置80还包含一电子感光元件83与一使用者界面84,其中电子感光元件83设置于长焦望远镜头811、超广角镜头812、超长焦望远镜头813及广角主镜头814的成像面(图未绘示),且使用者界面84可为触控屏幕或显示屏幕,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来说,使用者透过电子装置80的使用者界面84进入拍摄模式。此时长焦望远镜头811、超广角镜头812、超长焦望远镜头813及广角主镜头814汇集成像光线在电子感光元件83上,并输出有关影像的电子信号至成像信号处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85。
因应电子装置80的相机规格,电子装置80可还包含一光学防手震组件86,是可为OIS防抖回馈装置,进一步地,电子装置80可还包含至少一个辅助光学元件(图未标示)及至少一个感测元件87。第八实施例中,辅助光学元件为闪光灯模块88与对焦辅助模块89,闪光灯模块88可用以补偿色温,对焦辅助模块89可为红外线测距元件、激光对焦模块等。感测元件87可具有感测物理动量与作动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计、陀螺仪、霍尔元件(Hall Effect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环境施加的晃动及抖动,进而有利于电子装置80中光学透镜模块(即长焦望远镜头811、超广角镜头812、超长焦望远镜头813及广角主镜头814)配置的自动对焦功能及光学防手震组件86的发挥,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有助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80具备多种模式的拍摄功能,如优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录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触控屏幕直接目视到相机的拍摄画面,并在触控屏幕上手动操作取景范围,以达成所见即所得的自动对焦功能。
此外,电子装置80可还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Display)、控制单元(ControlUnit)、储存单元(Storage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或其组合。
另外,第八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9A至图9C,其中图9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九实施例中电子装置90的示意图,图9B绘示依照图9A第九实施例中电子装置90的使用情境示意图,图9C绘示依照图9A第九实施例中电子装置90的使用示意图。由图9A至图9C可知,电子装置90是一头戴装置,其中头戴装置可为扩增实境(AR)装置。
电子装置90包含一光学透镜模块91与一显示面板模块92,其中光学透镜模块91设置于显示面板模块92的像侧端,且光学透镜模块91用以传递并投射影像沿一方向D2至使用者的眼前。详细来说,透过电子装置90可将实际场景与虚拟讯息合并后传递至使用者眼前。由图9B可知,虚拟讯息可为讯息通知、时间显示、电量状态显示、信号状态显示及时速显示,但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而言,光学透镜模块91可为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的光学透镜模块,且显示面板模块92可为数字光处理(DLP)、液晶显示器(LCD)等,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再者,光学透镜模块91可用以拍摄照片或感测周遭的环境与物体。
另外,第九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反射元件,包含:
一反射面,一光线入射该反射面并通过该反射面转折;
一反射元件保持件,包含:
一安装表面,该安装表面与该反射元件对应设置;以及
一结构件,该结构件为金属材质且呈三维结构,该结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该反射元件保持件中,且该结构件包含:
一第一支撑壁;
一第二支撑壁,该第一支撑壁与该第二支撑壁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第一折线并呈现一角度;及
至少一延伸壁,该至少一延伸壁与该第二支撑壁二者之间弯折后形成一延伸折线,且该延伸折线为非封闭线;
其中,该第一支撑壁与该第二支撑壁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S;沿一方向观察时,该反射元件与该结构件的投影重叠,且该方向上该反射元件与该结构件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DR,其满足下列条件:
90度≤θS≤164度;以及
0.05mm<DR<1.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件与该反射元件保持件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元件保持件包含二通光孔,该光线通过该二通光孔,且该二通光孔的几何中心轴彼此不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延伸壁与该第二支撑壁弯折后二者呈现的角度为θE,其满足以下条件:
90度≤θE≤152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折线的长度小于该第一折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折线为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延伸壁的数量为至少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元件还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二连接面,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使该光线入射及出射该反射元件,该二连接面连接该入光面、该出光面及该反射面,该至少二延伸壁分别包含一平面,且各该平面与各该连接面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二延伸壁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件包含多个通孔,且该些通孔贯穿该第一支撑壁、该第二支撑壁及该至少一延伸壁中至少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元件保持件还包含一注料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件还包含一外露部分,该外露部分外露于该反射元件保持件,且该注料口与该外露部分相邻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件埋入该反射元件保持件的体积比例占该结构件的整体体积的90%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件不突出于该反射元件保持件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元件为玻璃反射元件。
16.一种光学透镜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其中该反射元件保持件还包含一透镜保持部;以及
一透镜组,包含多个透镜,一光轴通过该些透镜,且该透镜保持部用以组装固定该透镜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透镜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透镜包含至少一玻璃透镜。
1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反射组件。
CN202221158552.1U 2021-09-24 2022-05-13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173329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47818P 2021-09-24 2021-09-24
US63/247,818 2021-09-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2911U true CN217332911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2553.8A Pending CN115857076A (zh) 2021-09-24 2022-05-13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2221158552.1U Active CN217332911U (zh) 2021-09-24 2022-05-13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2553.8A Pending CN115857076A (zh) 2021-09-24 2022-05-13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8359A1 (zh)
EP (2) EP4155798B1 (zh)
CN (2) CN115857076A (zh)
BR (1) BR102022018986A2 (zh)
TW (1) TWI81952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8399B2 (ja) * 2011-03-30 2014-07-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撮像装置
US9338357B2 (en) * 2014-01-30 2016-05-10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JP5978237B2 (ja) * 2014-03-25 2016-08-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KR102391155B1 (ko) * 2018-01-26 2022-04-29 애플 인크. 광학기기를 이동시키기 위한 액추에이터를 갖는 접이식 카메라
TWI704374B (zh) * 2019-07-19 2020-09-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鏡頭裝置(五)
US20200096745A1 (en) * 2018-09-20 2020-03-26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Apparatus
CN109274877B (zh) * 2018-11-06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TWI704404B (zh) * 2019-05-15 2020-09-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9526B (zh) 2023-10-21
BR102022018986A2 (pt) 2023-04-11
CN115857076A (zh) 2023-03-28
TW202314312A (zh) 2023-04-01
EP4155798B1 (en) 2024-07-17
EP4407359A2 (en) 2024-07-31
EP4155798A1 (en) 2023-03-29
US20230098359A1 (en)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81979B1 (en)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600594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0879454A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JP5985353B2 (ja) 撮像ユニット
CN211426891U (zh) 摄像头模组
CN111308643A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3780512U (zh)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5375919U (zh) 成像装置、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WO2020010886A1 (zh) 摄像头模组、组件、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及拍摄方法
US20230333353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1149032U (zh) 摄像头模组
US20220373715A1 (en) Plastic light-folding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7332911U (zh)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WO2020019838A1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5986700U (zh) 塑胶光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4586080U (zh)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09805924U (zh)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TWI683138B (zh) 鐳射投射模組、深度相機和電子裝置
TWI784676B (zh) 塑膠光學轉折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8728306U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20671792U (zh) 光路转折元件、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15818291U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保护壳
WO2024041352A1 (zh) 一种摄像头、电子设备
CN117528218A (zh) 防抖组件、摄像头模组及其防抖方法、电子设备
JP2000089122A (ja) ドア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