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6017U -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6017U
CN216966017U CN202123307902.4U CN202123307902U CN216966017U CN 216966017 U CN216966017 U CN 216966017U CN 202123307902 U CN202123307902 U CN 202123307902U CN 216966017 U CN216966017 U CN 216966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die
hub
fixing plat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79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Yueshe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Yues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Yuesh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Yues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79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6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6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6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架,所述上模板安装有上固板,所述上固板内安装有压料块,所述上固板安装有凹模,所述凹模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凹台部、第二凹台部,所述下模架安装有下固板,所述下固板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凸模,所述凸模上部设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放置有待加工的毂类零件。通过第一凹台部、凸模和凸台部的相互配合对毂类零件进行固定,避免毂类零件在加工时发生过晃动影响加工;通过压料块向下挤压放置在凸台部上的毂类零件,使毂类零件发生挤压形变,实现对毂类零件的侧壁增厚,进而免去了毂类零件后续的铣切等操作,简化了毂类零件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毂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对毂类零件进行加工时,有时需要对其侧壁的一段进行磨削等加工,进而导致其加工处的侧壁厚度变薄,不能到达毂类零件的尺寸加工要求,因此,企业在选择原材料时只能选择原材料厚度要大于毂类零件侧壁厚度的标准进行购买。
但购买较厚尺寸的原材料,不但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还需要通过人工对毂类零件进行铣切等操作,以削减其余部分的侧壁厚度,使得毂类零件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效率低,增加了人力成本。
例如,需要制得侧壁厚度为4MM的毂类零件时,则企业需要购买5MM厚度的原材料,才能使加工处的侧壁在加工后能到达4MM的厚度要求,且之后还需要通过铣切等操作,将其余部分侧壁的厚度削减1MM,使得毂类零件的整体侧壁厚度能统一为4MM,以满足毂类零件的尺寸加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架,所述上模板可上下移动靠近或远离下模架,所述上模板下端面安装有上固板,所述上固板内安装有压料块,所述压料块可沿上固板的内侧壁上下滑动,所述上固板下端面安装有凹模,所述凹模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凹台部、第二凹台部,所述下模架上端面安装有下固板,所述下固板上端面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凸模,所述凸模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台部,所述凸台部放置有待加工的毂类零件,所述毂类零件包括设置在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外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侧壁,所述凸台部的外侧壁贴合第一侧壁下部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下端的外周向外水平延伸形成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贴合在凸台部外周的凸模上端面,所述过渡部的外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侧壁,所述凸模上部的外侧壁贴合在第二侧壁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凹台部可随着凹模的向下移动贴合第二侧壁的外侧壁,所述压料块可向下抵接顶盖上端面,所述第二凹台部内侧壁与凸台部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壁的侧壁厚度,通过所述压料块向下挤压顶盖将顶盖向下挤压至抵接凸台部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侧壁向外延伸至填满第二凹台部内侧壁与凸台部外侧壁之间的空间。
所述上固板周向开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凹模周向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沉头孔,所述凹模通过螺栓先后穿过第一沉头孔、第一通孔并安装在上模板。
所述第一通孔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螺栓的外周,所述弹簧一端抵接在上模板下端面,所述弹簧另一端抵接在凹模上端面,所述上固板下端面与凹模上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所述压料块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所述上固板的内径与环形凸缘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凹模的内径小于环形凸缘的直径。
所述下固板上端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台面,所述台面的直径与凸模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凸模固定安装在台面内。
所述凸模的外周套设有压边圈,所述压边圈可沿凸模的侧壁上下滑动。
所述下模架安装有上下移动的推杆,所述下固板周向开设有与推杆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推杆向上贯穿第二通孔并连接压边圈。
所述增厚前的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增厚后的第一侧壁的高度。
所述增厚前的第一侧壁的厚度小于增厚后的第一侧壁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凹台部、凸模和凸台部的相互配合对毂类零件进行固定,避免毂类零件在加工时发生过晃动影响加工;通过压料块向下挤压放置在凸台部上的毂类零件,使毂类零件发生挤压形变,实现对毂类零件的侧壁增厚,进而免去了毂类零件后续的铣切等操作,简化了毂类零件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侧壁增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侧壁增厚前后的毂类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板1、上固板2、第一螺纹孔21、第一通孔22、第一通道23、弹簧24、凹模3、第一沉头孔31、第一凹台部32、第二凹台部33、压料块4、第二螺纹孔41、环形凸缘42、下模架5、下固板6、第二沉头孔61、第二通孔62、第三沉头63、台面64、凸模7、第二螺纹孔71、凸台部72、压边圈8、第三螺纹孔81、推杆9、毂类零件10、顶盖101、第一侧壁102、过渡部103、第二侧壁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架5,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架5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上模板1可上下移动靠近或远离下模架5,所述上模板1下端面安装有上固板2,所述上固板2为环形安装板,所述上固板2上端面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21,所述上模板1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21相对应的通孔(在图中并未画出),通过螺栓向下穿过通孔并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21将上模板1与上固板2相固定。
所述上固板2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道23,所述第一通道23内安装有压料块4,所述压料块4可沿上固板2的内侧壁上下滑动,即在第一通道23内上下滑动,所述上固板2下端面安装有凹模3。
具体为,所述压料块4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42,所述上固板2的内径与环形凸缘42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凹模3的内径小于环形凸缘42的直径,所述环形凸缘42对压料块4的向下滑动起到限位,即压料块4只能向下移动至环形凸缘42抵接凹模3上端面。
且所述压料块4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41,所述上模板1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孔41相对应的通孔,将安装压料块4放置在第一通道23后,可通过螺栓穿过上模板1上的对应通孔并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41,进而将压料块4暂时通过螺栓吊装在第一通道23内,避免压料块4下滑掉落。待凹模3安装在上固板2后,便可将吊装压料块4的螺栓取出,压料块4向下下滑至环形凸缘42抵接凹模3上端面,进而完成了上固板2、凹模3和压料块4的安装。
所述凹模3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凹台部32和第二凹台部33,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压料块4的下部可由上而下先后伸入第一凹台部32和第二凹台部33内,即所述第二凹台部33位于第一凹台部32上方。
所述下模架5上端面安装有下固板6,所述下固板6上端面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凸模7,所述凸模7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台部72,所述凸台部72位于凸模7的中间处,所述凸台部72放置有待加工的毂类零件10,所述凸台部72也对毂类零件10的加工起到定位作用。
具体为,所述毂类零件10包括设置在顶部的顶盖101,所述顶盖101的轮廓与凸台部72上端面的轮廓相似,当顶盖101向下抵接在凸台部72上端面时,所述顶盖101下端面能与台部72上端面更好的相互贴合,所述顶盖101的外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侧壁102,所述凸台部72的外侧壁贴合第一侧壁102下部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侧壁102下端的外周向外水平延伸形成过渡部103,所述过渡部103贴合在凸台部72外周的凸模7上端面,所述过渡部103的外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侧壁104。
当毂类零件10放置在凸台部72上时,所述凸模7上部的外侧壁贴合在第二侧壁104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凹台部32可随着凹模3的向下移动贴合在第二侧壁104的外侧壁,所述凸台部72的外侧壁贴合第一侧壁102下部的内侧壁,且所述顶盖101位于凸台部72上端面的上方,即顶盖101与凸台部72上端面上下相对,具有一定的高度距离。通过上述多个部件的贴合配合设置,对毂类零件10进行定位,避免毂类零件10在进行侧壁增厚时发生晃动影响加工。
所述凸台部72可随着凹模3的向下移动伸入第一凹台部32、第二凹台部33内,且所述第二凹台部33的内径略大于顶盖101的直径,即放置在凸台部72上的毂类零件10也可伸入第一凹台部32、第二凹台部33内,所述压料块4的下部可向下伸入第一凹台部32,进而所述压料块4可向下抵接顶盖101上端面,并通过压料块4继续向下移动挤压放置在凸台部72的毂类零件10。
所述第二凹台部33内侧壁与凸台部72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壁102的侧壁厚度,通过所述压料块4向下挤压顶盖101将顶盖101向下挤压至抵接凸台部72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侧壁102向外延伸至填满第二凹台部33内侧壁与凸台部72外侧壁之间的空间。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第二凹台部33内侧壁至凸台部72外侧壁的距离为增厚后的第一侧壁102处的侧壁厚度,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凹模3,即可实现毂类零件10的侧壁增厚的厚度可调,以满足不同尺寸的毂类零件10的加工需求。
具体的侧壁增厚步骤为:
先通过冲压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冲压,制得整体高度较高的毂类零件10(如图11左侧的毂类零件10),即冲压制得的毂类零件10的第一侧壁102的高度要大于实际需要的毂类零件10(如图11右侧的毂类零件10)的第一侧壁102的高度。
即所述增厚前的第一侧壁102的高度高于增厚后的第一侧壁102的高度,所述增厚前的第一侧壁102的厚度小于增厚后的第一侧壁102的厚度。
通过上模板1向下移动带动上固板2、凹模3和压料块4的同步向下移动,直至压料块4下端面抵接放置在凸台部72上的毂类零件10的顶盖101上端面。
且随着上模板1继续向下移动带动上固板2、凹模3向下移动,所述压料块4在顶盖101的抵接下开始沿着上固板2的内侧壁向上滑动,直至抵接上模板1的下端面,同时,所述第一凹台部32随着凹模3的向下移动贴合第二侧壁104的外侧壁,并与凸模7、凸台部72相配合对毂类零件10进行固定。
随着上模板1的进一步向下移动,所述上模板1开始推动压料块4向下挤压顶盖101的上端面,进而通过顶盖101向下挤压第一侧壁102,使得第一侧壁102受到向下的挤压导致其高度不断降低,直至所述顶盖101向下抵接在凸台部72上端面,同时,所述第一侧壁102侧壁不断向外扩张延伸发生形变。即通过向下挤压第一侧壁102降低其高度,使得第一侧壁102在整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产生向外扩张的形变,实现了第一侧壁102处的侧壁增厚。
通过上述的侧壁增厚设计,既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免去了毂类零件10后续的铣切等操作,简化了毂类零件10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所述上固板2周向开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22,所述凹模3周向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2相对应的第一沉头孔31,所述凹模3通过螺栓先后穿过第一沉头孔31、第一通孔22并安装在上模板1。
所述第一通孔22内放置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套设在螺栓的外周,所述弹簧24一端抵接在上模板1下端面,所述弹簧24另一端抵接在凹模3上端面,所述上固板2下端面与凹模3上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即所述凹模3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所述凹模3上下移动的距离为上固板2下端面与凹模3上端面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凹模3在向下移动并向下套设在毂类零件10外侧壁时,能够具有一定缓冲,避免凹模3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直接抵接在毂类零件10,对毂类零件10造成损伤。
所述下固板6上端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台面64,所述台面64的直径与凸模7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凸模7固定安装在台面64内,具体为,所述台面64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二沉头孔61,所述凸模7下端面开设有与第二沉头孔61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71,通过外部螺栓穿过第二沉头孔61并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71,对凸模7实现安装固定。
所述下固板6的外周开设有若干第三沉头63,所述第三沉头63位于台面64的外侧,避免对凸模7的安装造成干涉,通过螺栓穿过第三沉头63并向下连接在下模架5的上端面,实现对下固板6的安装固定。
所述凸模7的外周套设有压边圈8,所述压边圈可沿凸模7的侧壁上下滑动,待所述毂类零件10加工完成后,所述压边圈8可向上滑动抵接在毂类零件10的下端面,并继续向上滑动,进而推动毂类零件10向上脱离凸模7,实现毂类零件10的脱模。
具体为,所述下模架5安装有上下移动的推杆9,所述下固板6周向开设有与推杆9相匹配的第二通孔62,所述推杆9向上贯穿第二通孔62并连接压边圈8,且所述推杆9上端开设有螺纹,所述压边圈8下端面开设有与推杆9上下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81,所述推杆9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孔81,实现推杆9的上下移动控制压边圈8的上下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下模架(5),所述上模板(1)可上下移动靠近或远离下模架(5),所述上模板(1)下端面安装有上固板(2),所述上固板(2)内安装有压料块(4),所述压料块(4)可沿上固板(2)的内侧壁上下滑动,所述上固板(2)下端面安装有凹模(3),所述凹模(3)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凹台部(32)、第二凹台部(33),所述下模架(5)上端面安装有下固板(6),所述下固板(6)上端面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凸模(7),所述凸模(7)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台部(72),所述凸台部(72)放置有待加工的毂类零件(10),所述毂类零件(10)包括设置在顶部的顶盖(101),所述顶盖(101)的外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侧壁(102),所述凸台部(72)的外侧壁贴合第一侧壁(102)下部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侧壁(102)下端的外周向外水平延伸形成过渡部(103),所述过渡部(103)贴合在凸台部(72)外周的凸模(7)上端面,所述过渡部(103)的外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侧壁(104),所述凸模(7)上部的外侧壁贴合在第二侧壁(104)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凹台部(32)可随着凹模(3)的向下移动贴合第二侧壁(104)的外侧壁,所述压料块(4)可向下抵接顶盖(101)上端面,所述第二凹台部(33)内侧壁与凸台部(72)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壁(102)的侧壁厚度,通过所述压料块(4)向下挤压顶盖(101)将顶盖(101)向下挤压至抵接凸台部(72)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侧壁(102)向外延伸至填满第二凹台部(33)内侧壁与凸台部(72)外侧壁之间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板(2)周向开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22),所述凹模(3)周向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2)相对应的第一沉头孔(31),所述凹模(3)通过螺栓先后穿过第一沉头孔(31)、第一通孔(22)并安装在上模板(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2)内放置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套设在螺栓的外周,所述弹簧(24)一端抵接在上模板(1)下端面,所述弹簧(24)另一端抵接在凹模(3)上端面,所述上固板(2)下端面与凹模(3)上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块(4)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42),所述上固板(2)的内径与环形凸缘(42)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凹模(3)的内径小于环形凸缘(42)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板(6)上端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台面(64),所述台面(64)的直径与凸模(7)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凸模(7)固定安装在台面(64)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7)的外周套设有压边圈(8),所述压边圈可沿凸模(7)的侧壁上下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架(5)安装有上下移动的推杆(9),所述下固板(6)周向开设有与推杆(9)相匹配的第二通孔(62),所述推杆(9)向上贯穿第二通孔(62)并连接压边圈(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前的第一侧壁(102)的高度高于增厚后的第一侧壁(102)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前的第一侧壁(102)的厚度小于增厚后的第一侧壁(102)的厚度。
CN202123307902.4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Active CN216966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7902.4U CN216966017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7902.4U CN216966017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6017U true CN216966017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7902.4U Active CN216966017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6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90828U (zh) 一种齿轮轴一次成形模具
CN203170840U (zh) 腔体滤波器盖板拉深挤压翻边模具
CN106862386B (zh) 一种汽车前摇臂下支架冲压***
CN110842128A (zh) 一种轮毂的直锻模具及其锻造工艺
CN110976733A (zh) 一种轮毂的直锻模具及其锻造工艺
CN205147022U (zh) 一种后桥锁止垫圈两步冲二十四孔模具
CN202240386U (zh) 减震器贮油缸底盖压装工装
CN105251867A (zh) 一种后桥锁止垫圈两步冲二十四孔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CN211413523U (zh) 一种轮毂的直锻模具
CN202028688U (zh) 一种馈线窗铝筒冲切模具
CN201304445Y (zh) 用卷材制造电容器铝壳坯料的模具
CN211413524U (zh) 一种轮毂的直锻模具
CN109013902B (zh) 一种汽车驱动后桥挡油盘无搭边落料-成形复合模具及复合工艺
CN205147106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挡油盘的冲孔-切边模具
CN216966017U (zh) 一种毂类侧壁增厚墩型模具
CN204234579U (zh) 一种制造智能穿带设备结构件的连续冲压模具
CN103878240A (zh) 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的成形整形模具
CN21238439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冲压件的模具结构
CN110394400B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成型方法
CN208527841U (zh) 一种制作压缩机消音器的连续模具
CN202263832U (zh) 一体冲压模具
CN110355274A (zh) 一种平板压圆弧工艺及半通用性模具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32570U (zh) 一种制造汽车雨刮共接座卡件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2419489U (zh) 从动锥齿轮的制坯***
CN218744265U (zh) 冲压打字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