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7708U - 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7708U
CN216507708U CN202123110435.6U CN202123110435U CN216507708U CN 216507708 U CN216507708 U CN 216507708U CN 202123110435 U CN202123110435 U CN 202123110435U CN 216507708 U CN216507708 U CN 216507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oller
bearing
pin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04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陈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04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7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7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7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转动轮包括连接件、滚轮、轴承以及固定件,连接件上突出设置有销轴;滚轮套设于销轴上,滚轮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出部;轴承套设于销轴上,轴承抵接于凸出部背离连接件的一侧,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以及设置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珠;固定件抵接于轴承的内圈和外圈背离凸出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动轮通过固定件同时抵接于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可以将轴承紧固于轮腔中,从而提高连接件和滚轮转动连接的可靠性和连接强度。并且由于滚轮与轴承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降低轴承对滚轮的摩擦作用力进而提升滚轮的转动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向轮的轮盘和各滚轮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各个滚轮排布于轮盘的外周,轮盘通过连接件和滚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如此当全向轮承受重载时,连接件和滚轮的连接处往往会因承受来自滚轮另一端的力矩过大而发生弯折并失效,而加强滚轮和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又常会导致滚轮的转动灵活性下降。
因此,有必要对转动轮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该转动轮不仅能够使得滚轮具有较佳地转动灵活性,而且能够提高滚轮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动轮,包括连接件、滚轮、轴承和固定件。连接件上突出设置有销轴,滚轮套设于销轴上,滚轮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出部,轴承的内圈套设于销轴上,轴承的外圈抵接于凸出部背离连接件的一侧,以及固定件抵接于轴承的内圈和外圈背离凸出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轮,其包括连接件、滚轮、轴承和固定件。其中,滚轮可以通过轴承来实现相对于连接件的转动。而通过使得固定件同时抵接于轴承的内圈和外圈,这样则能够避免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处产生晃动,如此,通过固定件同时抵接于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可以将轴承紧固于轮腔中,从而提高连接件和滚轮转动连接的可靠性和连接强度。并且由于滚轮与轴承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降低轴承对滚轮的摩擦作用力进而提升滚轮的转动灵活性。
可选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连接于销轴,并抵接于轴承的内圈背离凸出部的一侧,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滚轮,并抵接于轴承的外圈背离凸出部的一侧。
可选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呈圆环状设置,固定件还包括第一销钉和多个第二销钉,第一销钉与销轴同轴设置并连接于销轴,第一销钉的螺帽抵接于第一固定件背离轴承的内圈的一侧,多个第二销钉沿第二固定件的周向设置,第二销钉连接于滚轮,并抵接于第二固定件背离轴承的外圈的一侧。
可选地,连接件上设有加强件,加强件与销轴设置于连接件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可选地,滚轮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防滑筋条,多个防滑筋条沿滚轮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
可选地,滚轮为锥形轮,滚轮靠近连接件一侧的直径大于滚轮背离连接件一侧的直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全向轮,其包括轮盘以及上述的转动轮,转动轮的数量有多个,多个转动轮连接于轮盘,并环绕于轮盘的周向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向轮,由于包括有上述的转动轮,而上述的转动轮具有较佳地转动灵活性和结构可靠性,如此也提高了全向轮的转动灵活性和结构可靠性。
可选地,轮盘上设有多个间隔的夹槽,转动轮的连接件背离销轴的端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被限位于夹槽内。
可选地,全向轮包括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于轮盘的中心轴。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割草机,其包括机体和上述的全向轮,全向轮连接于机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割草机,由于包括有上述的全向轮,而上述的全向轮具有较佳地转动灵活性和结构可靠性,如此也提高了割草机的行驶灵活性和结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转动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转动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虚线圆框线内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全向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全向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如图4所示的全向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全向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轮盘与电机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转动轮11-连接件112-销轴
114-限位块12-滚轮121-凸出部
122-轮腔123-沉槽13-轴承
132-内圈134-外圈136-滚珠
14-固定件141-第一固定件142-第二固定件
143-第一销钉144-螺栓145-螺母
146-装配孔15-加强件16-防滑筋条
100-全向轮20-轮盘21-中心孔
22-轴孔23-夹槽30-电机
40-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全向轮的轮盘和各滚轮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各个滚轮排布于轮盘的外周,轮盘通过连接件和滚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如此当全向轮承受重载时,连接件和滚轮的连接处往往会因承受来自滚轮另一端的力矩过大而发生弯折并失效,而加强滚轮和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又常会导致滚轮的转动灵活性下降。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轮,该转动轮不仅能够使得滚轮具有较佳地转动灵活性,而且滚轮和连接件的连接可靠性较好。
具体地,本申请的转动轮可以连接于全向轮上,以实现全方向的转动,并可以将全向轮连接在割草机等装置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转动轮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转动轮1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转动轮10包括连接件11、滚轮12、轴承13以及固定件14。
连接件11上突出设置有销轴112,滚轮12套设于销轴112上,滚轮12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出部121,轴承13套设于销轴112上,轴承13抵接于凸出部121背离连接件11的一侧,轴承13的内圈132套设于销轴112上,轴承13的外圈134抵接于凸出部121背离连接件11的一侧,固定件14抵接于轴承13的内圈132和外圈134背离凸出部121的一侧。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轴承13可以为滚动轴承,具体来说,轴承13可以采用目前常用的轴承13,结构上大致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内圈132和外圈134以及夹设在内圈132和外圈134之间的滚珠136,如此,可以降低内圈132与外圈134转动的摩擦力。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件11可以呈平板状设置,连接件11的其中一侧主表面上突出设置有销轴112,连接件11的主表面是指连接件11上面积较大的表面,销轴112呈圆形设置,且销轴112的轴线与连接件11的主表面垂直,如此,可以避免设置于销轴112上的滚轮12与连接件11产生干涉。
其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滚轮12设置为空心滚轮,空心滚轮的内部中空设置,一方面可以将轴承13以及固定件14收容于空心滚轮的内部,使得滚轮12与连接件11的连接更加紧凑,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滚轮12的重量。
具体来说,滚轮12的内部设置有轮腔122,在轮腔122的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凸出部121,凸出部121可以呈连续的环形设置,也可以包括多个间隔的凸出部121,多个凸出部121环绕轮腔12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中,凸出部121的延伸方向与滚轮12的轴线方向垂直。销轴112插置于凸出部121环绕形成的区域内。
轴承13设置于轮腔122中,并位于凸出部121背离连接件11的一侧,用于将凸出部121定位和限位在轴承13与连接件11之间的空间内,避免滚轮12沿销轴112的轴线方向晃动。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凸出部121背离连接件11的一侧设有沉槽123,轴承13下沉设置于沉槽123内,以降低轴承13相对于凸出部121突出的高度,便于利用固定件14将轴承13进行固定。
具体来说,沉槽123的深度可以稍大于或者等于轴承13沿径向上的长度,当轴承13下沉设置于沉槽123内时,轴承13的表面与凸出部121的表面齐平,或者轴承13的表面低于凸出部121的表面,如此,轴承13可以完全容置于沉槽123内,以降低轴承13所占用的空间,并可以便于利用固定件14对轴承13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14设置在轴承13背离凸出部121的一侧,用于将轴承13定位和限位于销轴112上,防止轴承13沿销轴112的轴线方向晃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固定件14不仅抵接轴承13的内圈132,避免内圈132晃动,并且还同时抵接于轴承13的外圈134,进而防止外圈134发生晃动,如此,通过固定件14同时抵接于轴承13的内圈132和外圈134,可以将轴承13紧固于轮腔122中,从而提高连接件11和滚轮12转动连接的可靠性和连接强度。并且由于滚轮12与轴承13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降低轴承13对滚轮12的摩擦作用力进而提升滚轮12的转动灵活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14包括第一固定件141和第二固定件142,第一固定件141连接于销轴112,并抵接于内圈132背离凸出部121的一侧,第二固定件142连接于滚轮12,并抵接于外圈134背离凸出部121的一侧。
具体来说,第一固定件141在轴承13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轴承13内圈132重叠,如此,在第一固定件141与销轴112连接时,第一固定件141的至少部分会抵压于轴承13的内圈132上,以用于对轴承13的内圈132进行限位。
可以理解地,第二固定件142在轴承13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轴承13外圈134重叠,如此,在第二固定件142与滚轮12连接时,第二固定件142的至少部分会抵压于轴承13的外圈134上,以用于对轴承13的外圈134进行限位。
综合以上,在滚轮12转动时,第一固定件141始终与销轴112固定连接,如此,可以将轴承13的内圈132进行限位。而第二固定件142连接于滚轮12,会随着滚轮12同步进行转动,但是在滚轮12转动时,第二固定件142也能够防止轴承13的外圈134发生移动,进而,无论是滚轮12处于静止还是转动状态,均可以通过固定件14同时对轴承13的内圈132和外圈134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41和第二固定件142均呈圆环状设置,固定件14还包括第一销钉143和多个第二销钉,第一销钉143与销轴112同轴设置并连接于销轴112,第一销钉143的螺帽抵接于第一固定件141背离内圈132的一侧,通过设置与销轴112连接的第一销钉143,可以直接利用销钉的螺帽抵接第一固定件141,进而简化第一固定件141与销轴112的连接结构。
第二固定件142与第一固定件141同轴设置,且第二固定件142与第一固定件141间隔嵌套设置,多个第二销钉沿第二固定件142的周向设置,第二销钉连接于滚轮12,第二销钉的螺帽抵接于第二固定件142背离外圈134的一侧。如此,可以将第二固定件142连接于滚轮12上,在滚轮12相对于销轴112进行转动时,第二固定件142也可以对轴承13进行限位。
可选地,第二固定件142还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第二固定件142环绕销轴11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每一第二固定件142通过一个第二销钉连接于滚轮12上,如此,可以在保证第二固定件142的限位作用的同时,可以缩小第二固定件142与轴承13的接触面积,提升滚轮12转动的灵活性。
或者,第二固定件142还可以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144和螺母145进行固定。具体来说,螺栓144自滚轮12的轮腔122所在一侧穿设伸出凸出部121靠近连接件11的一侧,并在凸出部121朝向连接件11的一侧设置装配孔146,螺母145设置于装配孔146内,并与螺栓144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螺栓144和螺母145,可以在保证第二固定件142与滚轮12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凸出部121沿滚轮12轴向上的厚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件11上设有加强件15,加强件15与销轴112设置于连接件11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具体来说,加强件15设置于连接件11的另一个主表面上,在滚轮12和连接件11的连接处承受来自滚轮12另一端的较大的力矩时,加强件15可以对滚轮12的头端实现有效支撑,同时也能够加强连接件11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连接件11发生断裂或者弯折。
其中,加强件15可以呈筋条状设置,并可以与连接件11一体成型。该筋条可以为矩形筋条,也可以为图2中示出的三角形筋条,还可以为梯形筋条,以进一步提升筋条的承重能力。
可选地,加强件15可以设置于连接件11的中部,以加强连接件11中部的强度,避免连接件11中部的强度较弱而在端部受到较大作用力时发生断裂。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滚轮1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防滑筋条16,多个防滑筋条16沿滚轮12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
具体来说,多个防滑筋条16呈连续的环形设置,并且突出设置于滚轮12的外侧壁上,通过设置防滑筋条16,可以提升滚轮12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多个防滑筋条16平行间隔设置,且防滑筋条16所在的平面与滚轮12的轴向垂直,以形成类似于矩形的防滑筋条16。
或者,多个防滑筋条16也可以平行间隔设置,但是可以将防滑筋条16所在的平面与滚轮12的轴向倾斜设置,如此,可以大致形成螺旋状的防滑筋条16。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滚轮12为锥形轮,滚轮12靠近连接件11一侧的直径大于滚轮12背离连接件11一侧的直径。如此,可以降低滚轮12背离连接件11的一端的受力,并且可以提升滚轮12与销轴112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全向轮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转动轮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全向轮100,全向轮100包括轮盘20以及转动轮10,转动轮10的数量有多个,多个转动轮10连接于轮盘20,并环绕轮盘20的周向间隔设置。
具体来说,轮盘20呈圆盘状设置,多个转动轮10的连接件11连接于轮盘20的外周,多个转动轮10的滚轮12位于连接件11的同一侧,即,轮盘20通过连接件11和各个滚轮12的同侧转动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多个转动轮10呈单排式环设于轮盘20的外周,以降低全向轮100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性设置滚轮12的直径与轮盘20的直径的比例,以提高全向轮100的通过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图5是图4中的全向轮1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轮盘20上设有多个间隔的夹槽23,转动轮10的连接件11背离销轴112的端部设有限位块114,限位块114被限位于夹槽23内。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轮盘20的周向上设有10个夹槽23,连接件11背离滚轮12端部的限位块114被限位于夹槽23内,以将连接件11与轮盘20固定连接,通过采用嵌设的方式将连接件11与轮盘20进行连接,可以降低连接件11与轮盘20连接的复杂度,并可以提升连接件11与轮盘20的装配效率。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轮盘20可以包括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在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相互靠近的表面上分别设置限位槽。其中,如5中所示的限位槽的形状为沉台型,连接件11端部的限位块114容置于截面尺寸较大的第一限位槽内,而连接件11连接于限位块114的部分容置于截面尺寸较小的第二限位槽内,进而,可以通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交界处形成的台阶将限位块114限位于夹槽23内,实现连接件11与轮盘20的固定。
如图4和图6所示,图6是轮盘20与电机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全向轮100包括电机30,所述电机30连接于所述轮盘20,用于驱动所述轮盘20转动。
具体来说,在轮盘20的中心设有中心孔21,全向轮100包括电机30,电机30可以为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设置在中心孔21内,以使得轮毂电机和轮盘20呈一体结构设置,便于全向轮100的安装。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轮盘20的中心可以设有轴孔22,在轴孔22内设有滚动轴承40,电机30可以为直驱电机,直驱电机的电机轴插置于滚动轴承40内,以构成基于全向轮100的直驱结构。
或者,电机30也可以为常规的能够驱动转动的电机30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全向轮10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割草机,割草机包括机体和全向轮100,全向轮100连接于机体上。通过在机体上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向轮100,可以降低滚轮12和地面打滑的风险,提高全向轮100的抓地力。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固定件14不仅抵接轴承13的内圈132,避免内圈132晃动,并且还同时抵接于轴承13的外圈134,进而防止外圈134发生晃动,如此,通过固定件14同时抵接于轴承13的内圈132和外圈134,可以将轴承13紧固于轮腔122中,从而提高连接件11和滚轮12转动连接的可靠性和连接强度。并且由于滚轮12与轴承13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降低轴承13对滚轮12的摩擦作用力进而提升滚轮12的转动灵活性。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突出设置有销轴;
滚轮,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销轴上,所述滚轮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出部;
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销轴上,所述轴承的外圈抵接于所述凸出部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以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抵接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和外圈背离所述凸出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销轴,并抵接于所述轴承的内圈背离所述凸出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滚轮,并抵接于所述轴承的外圈背离所述凸出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一销钉和多个第二销钉,所述第一销钉与所述销轴同轴设置并连接于所述销轴,所述第一销钉的螺帽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背离所述轴承的内圈的一侧,多个第二销钉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销钉连接于所述滚轮,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背离所述轴承的外圈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销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防滑筋条,多个所述防滑筋条沿所述滚轮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锥形轮,所述滚轮靠近所述连接件一侧的直径大于所述滚轮背离所述连接件一侧的直径。
7.一种全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盘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转动轮连接于所述轮盘,并环绕所述轮盘的周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上设有多个间隔的夹槽,所述转动轮的连接件背离所述销轴的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限位于所述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轮盘,用于驱动所述轮盘转动。
10.一种割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全向轮,所述全向轮连接于所述机体上。
CN202123110435.6U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Active CN216507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435.6U CN216507708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435.6U CN216507708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7708U true CN216507708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0435.6U Active CN216507708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7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15699C (en) Omni-directional wheel
CN209755188U (zh) 一种轮脚模组及机器人
CN202623788U (zh) 一种多排式全向轮
US9446744B2 (en) Low profile rotary platform
CN216507708U (zh) 一种转动轮、全向轮及割草机
US5046785A (en) Traction wheel for center pivots and the like
US6857786B2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integrated to wheel bearing and to axially adjustable hub
CN113665290A (zh) 全向轮
KR20080080369A (ko) 휠 볼트를 위한 구멍 사이의 축방향 홈을 구비한 휠 허브
CN106218701B (zh) 一种用于收割机的转向对中机构
CN201784632U (zh) 带有爬梯助力装置的行李车
JP6007655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11247056B (zh) 一种组装件、履带和移动平台
US20020114552A1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integrated to wheel bearing and to axially adjustable hub
CN113120810B (zh) 一种连接组件和使用该连接组件的叉车
CN210851871U (zh) 一种装配式单排全向轮
CN215321759U (zh) 车轮和滑板车
CN211509842U (zh) 一种便于转向操作的割草机
CN112455152A (zh) 车轮及应用该车轮的割草机
CN211286958U (zh) 一种围栏车架车轮组件
CN206297345U (zh) 一种车轮的轮辐结构
CN219467452U (zh) 一种轮毂盖和汽车
CN201099140Y (zh) 保护车胎型车轮
CN218706260U (zh) 一种输送机传动滚筒
CN217671966U (zh) 一种稳固性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