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1826U - 微通道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微通道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1826U
CN215951826U CN202121488781.5U CN202121488781U CN215951826U CN 215951826 U CN215951826 U CN 215951826U CN 202121488781 U CN202121488781 U CN 202121488781U CN 215951826 U CN215951826 U CN 215951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late
fin
fin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87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兆军
易作为
周枢
秦斐
杨林康
刘俸含
安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hanghai R & D Cent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hanghai R & D Cent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hanghai R & D Cent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hanghai R & D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87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1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1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1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电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微通道蒸发器,包括冷媒流通板组件、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冷媒流通板组件包括并列排布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均包括多个冷媒扁管,冷媒扁管内部贯穿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第一集液管设置于冷媒连通板组件的一端,第二集液管设置于冷媒连通板组件的另一端,其中,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隔流板,一个或多个隔流板将冷媒流通板组件划分为多个流道。本申请提供的微通道蒸发器,包括双层冷媒流通板组,每一层冷媒流通板组包括多个冷媒微通道,冷媒流通板组件内具有多个流道,从而使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更高,体积更紧凑。

Description

微通道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制造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微通道蒸发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大多采用管翅式的蒸发器,传统管翅式蒸发器由于V字结构设计导致体积大,且管翅式蒸发器翅片的稳定性低、散热效率低。
为了提高蒸发器的单位体积换热量,部分空调器采用微通道蒸发器,微通道蒸发器包括多个冷媒扁管和散热翅片,冷媒扁管内有多条相互平行的微通道,微通道的孔径小于或等于3mm,相比于传统管翅式蒸发器,体积小的蒸发器使其占用更小的空间。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微通道蒸发器虽然单位体积换热量有所提高,但对微通道蒸发器的冷媒扁管的排布和内部微通道冷媒流路并没有做针对性的优化,结构不紧凑,影响了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通道蒸发器,以解决空调器内机能效低、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通道蒸发器包括冷媒流通板组件、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冷媒流通板组件包括并列排布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均包括多个冷媒扁管,冷媒扁管内部贯穿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第一集液管设置于冷媒连通板组件的一端,第二集液管设置于冷媒连通板组件的另一端,其中,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隔流板,一个或多个隔流板将冷媒流通板组件划分为多个流道。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集液管的隔流板将第一集液管分为进液腔,出液腔和第一回流腔;或者,第二集液管的隔流板将第二集液管分为第二回流腔和第三回流腔,其中,进液腔和第一回流腔均与第二回流腔相通,出液腔与第三回流腔相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集液管内的隔流板包括第一隔流板,第一隔流板为T字型;第二集液管内的隔流板包括第二隔流板,第二隔流板为一字型;其中,第一隔流板和第二隔流板使得冷媒流通板组件内的冷媒流路均分为四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冷媒流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第三冷媒流路和第四冷媒流路。其中,第一冷媒流路的冷媒经进液腔、第一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二回流腔;第二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二回流腔、第一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一回流腔;第三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一回流腔、第二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三回流腔;第四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三回流腔、第二冷媒流通板组,流到出液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冷媒进液管和冷媒出液管。冷媒进液管与进液腔连通;冷媒出液管与出液腔相通;其中,冷媒进液管和冷媒出液管位于第一集液管的同侧,且冷媒进液管和冷媒出液管均与第一集液管垂直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冷媒进液管的管径小于冷媒出液管的管径。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多层翅片组件,每层翅片组件均包括多个翅片,多层翅片组件分布在相邻两个冷媒扁管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翅片组件的翅片包括倾斜部,倾斜部与水平面设有倾斜角。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翅片组件包括第一翅片组、第二翅片组、第三翅片组和/或第四翅片组。第一翅片组包括第一翅片,第一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左腰板、上底板、和右腰板,第一翅片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上底边和两腰边;第二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二左翅片和多个第二右翅片,左翅片与左腰板平行,右翅片与右腰板平行;第三翅片组包括第三左翅片和第三右翅片,第三左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第一底面板和右侧板,右侧板与左腰板平行,第三右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左侧板和第二底面板,左侧板与右腰板平行;第四翅片组包括第四翅片,第四翅片包括相连接的第四左翅片和第四右翅片,第四翅片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边;其中,每一层翅片组件包括第一翅片组、第二翅片组、第三翅片组和第四翅片组中的一组或多组翅片的组合。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翅片的相邻两个端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翅片组件的翅片沿冷媒扁管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每层翅片组件的多个翅片的竖直高度相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的同一端面;第二端板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的另一端面;其中,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流管将第一冷媒流通板和第二冷媒流通板围合在中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蒸发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微通道蒸发器包括冷媒流通板组件、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冷媒流通板组件包括并列排布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均包括多个冷媒扁管,冷媒扁管内部贯穿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第一集液管设置于冷媒连通板组件的一端,第二集液管设置于冷媒连通板组件的另一端,其中,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隔流板,一个或多个隔流板将冷媒流通板组件划分为多个流道。本申请提供的微通道蒸发器,包括双层冷媒流通板组,每一层冷媒流通板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冷媒流通板组件内具有多个流道,从而避免了微通道蒸发器能效低、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蒸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蒸发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蒸发器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组件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冷媒流通板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集液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集液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冷媒流通板组件;11: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2: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11:冷媒扁管;1111:冷媒微通道;2:第一集液管;21:进液腔;22:出液腔;23:第一回流腔;24:第一隔流板;3:第二集液管;31:第二回流腔;32:第三回流腔;33:第二隔流板;4:冷媒进液管;5:冷媒出液管;6:翅片组件;61:第一翅片组;62:第二翅片组;63:第三翅片组;7:第一端板;8:第二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通道蒸发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蒸发器包括冷媒流通板组件1、第一集液管2和第二集液管3。冷媒流通板组件1包括并列排布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均包括多个冷媒扁管111,冷媒扁管111内部贯穿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1111,第一集液管2设置于冷媒连通板组件的一端,第二集液管3设置于冷媒连通板组件的另一端,其中,第一集液管2和第二集液管3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隔流板,一个或多个隔流板将冷媒流通板组件1划分为多个流道。
微通道蒸发器包括双层冷媒流通板组,每一层冷媒流通板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1111,第一集液管2和第二集液管3均与冷媒流通板组件1内的冷媒扁管111连通,通过第一集液管2和第二集液管3内的多个隔流板使冷媒流通板组件1划分为多个流道,这样,冷媒可以在多个流道依次流动,以提高换热效率,节约体积。
可选地,冷媒扁管111的冷媒微通道111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冷媒微通道1111设置为长方体提升了冷媒扁管111内单位时间的冷媒流量,提高了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性能。
可选地,第一集液管2的隔流板将第一集液管2分为进液腔21,出液腔22和第一回流腔23;或者,第二集液管3的隔流板将第二集液管3分为第二回流腔31和第三回流腔32,其中,进液腔21和第一回流腔23均与第二回流腔31相通,出液腔22与第三回流腔32相通。
具体的,微通道蒸发器内的冷媒依次流经进液腔21、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第二回流腔31、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第一回流腔23、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第三回流腔32、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最后经出液腔22流出。或者,微通道蒸发器内的冷媒依次流经进液腔21、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第二回流腔31、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第一回流腔23、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第三回流腔32、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最后经出液腔22流出。冷媒在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的流通方向相反,以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集液管2内的隔流板包括第一隔流板24,第一隔流板24为T字型;第二集液管3内的隔流板包括第二隔流板33,第二隔流板33为一字型;其中,第一隔流板24和第二隔流板33使得冷媒流通板组件1内的冷媒流路均分为四路。第一隔流板24和第二隔流板33将冷媒流通板组件1内的冷媒流路分为四个冷媒流量相同的流路,从而使微通道蒸发器内的冷媒扁管111内的流速均衡,降低冷媒流通噪音。
可选地,冷媒流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第三冷媒流路和第四冷媒流路。其中,第一冷媒流路的冷媒经进液腔21、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流到第二回流腔31;第二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二回流腔31、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流到第一回流腔23;第三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一回流腔23、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流到第三回流腔32;第四冷媒流路的冷媒经第三回流腔32、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流到出液腔22。其中,第一冷媒流路和第四冷媒流路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的同一侧,第三冷媒流路和第四冷媒流路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的另一同侧。通过在微通道蒸发器的多个冷媒扁管111内设置冷媒微通道1111,无需额外占用空间设置冷媒通道,使微通道蒸发器的结构更加紧凑。
可选地,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冷媒进液管4和冷媒出液管5。冷媒进液管4与进液腔21连通;冷媒出液管5与出液腔22相通;其中,冷媒进液管4和冷媒出液管5位于第一集液管2的同侧,且冷媒进液管4和冷媒出液管5均与第一集液管2垂直设置。冷媒出液管5和进液管位于第一集液管2的同侧,且与第一冷媒板组或第二冷媒板组同侧。当将微通道蒸发器安装在空调室内机时,能够节省空间,使空调室内机的布置更加紧密。
可选地,冷媒进液管4的管径小于冷媒出液管5的管径。微通道蒸发器内冷媒微通道1111孔径较小,为了提高冷媒在微通道蒸发器内的换热效率以及避免流量不均产生冷媒噪音的问题,通过减小冷媒进液管4的管径,增大冷媒出液管5的管径,使冷媒在微通道蒸发器内更顺畅的流动,以提高换热性能。
作为一种示例,微通道蒸发器的高度范围为800mm-1000mm,宽度范围为24mm-28mm,宽度范围为160-180mm,冷媒流路优选贯穿前后冷媒流通板组的流路,让冷媒能够在同一排前后流动。在额定制冷工况下,冷媒侧输入性能参数包括温度、干度、压力、冷媒总流量以及冷媒侧总换热量。其中,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温度分别为12℃和14℃;干度分别为0.15和1;压力分别为1.17Mpa和1.16Mpa。饱和液和饱和气的温度为12℃;压力为1.17Mpa。冷媒总流量为102m3/h,冷媒侧总换热量为7200W。额定制冷工况下,空气侧输入性能参数包括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压力、总输入风量、空气侧总换热量。其中,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干球温度分别为27℃和15℃;湿球温度为19℃和14.02℃;压力均为0.1013Mpa,总输入风量均为1482m3/h;空气侧总换热量为7200W。通过以上性能参数,确定冷媒侧结构参数。微通道蒸发器的冷媒微通道的通道高度范围为1.2-1.4mm;冷媒微通道的通道宽度范围为1.4-1.5mm;冷媒微通道的通道长度范围为580-620mm。冷媒扁管111的扁管高度范围为1.8-2.2mm;扁管宽度范围为12.5-13mm。每个扁管贯穿有5-7个冷媒微通道,微通道蒸发器的扁管排数为双排设置。
可选地,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多层翅片组件6,每层翅片组件6均包括多个翅片,多层翅片组件6分布在相邻两个冷媒扁管111间。微通道蒸发器的多层翅片组件6与相邻两个冷媒扁管111之间的空隙形成多个格栅形空气通道。当微通道蒸发器位于空调室内机内时,可以依靠轴流风机的抽风,实现风顺着多个格栅形空气通道从多层翅片组件6的侧方顺着翅片阵列流过,从而实现强制对流散热。
可选地,翅片组件6的翅片包括倾斜部,倾斜部与水平面设有倾斜角。翅片组件6的翅片包括倾斜部,翅片倾斜设置在冷媒扁管111之间,倾斜部倾斜向下设置,从而使翅片上的冷凝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从空气通道内倾斜流出。
可选地,翅片组件6包括第一翅片组61、第二翅片组62、第三翅片组63和/或第四翅片组。第一翅片组61包括第一翅片,第一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左腰板、上底板、和右腰板,第一翅片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上底边和两腰边;第二翅片组62包括多个第二左翅片和多个第二右翅片,左翅片与左腰板平行,右翅片与右腰板平行;第三翅片组63包括第三左翅片和第三右翅片,第三左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第一底面板和右侧板,右侧板与左腰板平行,第三右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左侧板和第二底面板,左侧板与右腰板平行;第四翅片组包括第四翅片,第四翅片包括相连接的第四左翅片和第四右翅片,第四翅片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边;其中,每一层翅片组件包括第一翅片组、第二翅片组、第三翅片组和第四翅片组中的一组或多组翅片的组合。相邻两个翅片的相邻两个端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作为一种示例,翅片组件6的第一翅片位于冷媒扁管111的中间位置,第二翅片组62的多个第二翅片对称设置在第一翅片的两侧,第三翅片组63的两个翅片对称设置在冷媒扁管111的两端。其中,第一翅片的上底板、第二翅片组62的多个翅片的顶端、第三左翅片的右侧板的顶端以及第三右翅片的左侧板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翅片的左腰板和右腰板的底端、第二翅片组62的多个翅片的底端、第三左翅片的第一底板以及第三右翅片的第二底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翅片组件6的相邻两个翅片中的一个翅片的底端与另一翅片的顶端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当微通道蒸发器上产生冷凝水时,第一翅片上的冷凝水经左腰板和右腰板流到下层翅片组件6的第二翅片组62中靠近第一翅片的第二翅片上;第二翅片组62的多个第二翅片的冷凝水流到下层翅片组件6的第二翅片组62上,其中,靠近第三左翅片的第二翅片上的冷凝水流到下层的第三左翅片上,靠近第三右翅片的第二翅片上的冷凝水流到下层的第三右翅片上;第三翅片右翅片和第三左翅片上的冷凝水包括上层翅片组件6的第一翅片组61和第二翅片组62的冷凝水,集聚的冷凝水最后通过第三翅片组63从冷媒扁管111的两端排出。多层翅片组件6增加了与空气侧的接触面积,与空气发生扰动,增强换热能力,翅片组件6上的冷凝水最终汇集到第三翅片组63,通过第三翅片组63的根部流下,形成了两条冷凝水流道。
作为另一种示例,翅片组件6的第四翅片组的多个翅片阵列排布在两个冷媒扁管111之间,每层翅片组件6的多个第四翅片高度相同,且相邻两个翅片的底端之间开有缝隙。
当微通道蒸发器上产生冷凝水时,冷凝水从第四翅片的两个腰板倾斜流下,相邻两个第四翅片的相邻两腰板共用同一缝隙,阵列排布的多层翅片组件中的多个翅片共用同一缝隙流道,最终汇集到微通道蒸发器的下端流出。
可选地,翅片组件6的翅片沿冷媒扁管11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翅片中的一个翅片的底端与另一翅片的顶端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翅片组件6的多个翅片包括倾斜部,多个翅片关于冷媒扁管111中心轴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示例,翅片组件6包括多个第二翅片。中心轴左侧的多个第二翅片向左下倾斜;中心轴右侧的多个第二翅片向右下倾斜设置;其中,靠近中心轴的两个第二翅片相连接。从而使翅片组件6上的冷凝水层层集聚后通过翅片组件6两端的翅片排出。
可选地,每层翅片组件6的多个翅片的竖直高度相同。多个竖直高度相同的翅片组件6使微通道蒸发器具有多个格栅形空气通道。当微通道蒸发器位于空调室内机内时,可以依靠轴流风机的抽风,实现风顺着多个格栅形空气通道从多层翅片组件6的侧方顺着翅片阵列流过,且不占用翅片组件6的空间,导热更好,使微通道蒸发器在换热过程中实现冷媒、气流和冷凝水三相分离,同等换热效率下,面积减少30%。
可选地,微通道蒸发器,还包括第一端板7和第二端板8。第一端板7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的同一端面;第二端板8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的另一端面;其中,第一端板7,第二端板8,第一集液管2和第二集流管将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围合在中间。微通道蒸发器的第一端板7、第二端板8、第一冷媒流通板组11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12的设置,使微通道蒸发器平整紧凑,易于生产。采用钎焊工艺,一体性好,导热效率高。通过第一集液管2和第二集液管3进行分流,内部为蛇形流道,相比铜管体积更紧凑,且高密度双层结构,使同等体积下换热更加高效。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媒流通板组件,包括并列排布的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所述第一冷媒流通板组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组均包括多个冷媒扁管,所述冷媒扁管内部贯穿多个相互平行的冷媒微通道;
第一集液管,设置于所述冷媒连通板组件的一端;和,
第二集液管,设置于所述冷媒连通板组件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隔流板,所述一个或多个隔流板将所述冷媒流通板组件划分为多个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液管的隔流板将第一集液管分为进液腔,出液腔和第一回流腔;或者,
所述第二集液管的隔流板将第二集液管分为第二回流腔和第三回流腔,
其中,所述进液腔和第一回流腔均与所述第二回流腔相通,所述出液腔与所述第三回流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液管内的隔流板包括第一隔流板,所述第一隔流板为T字型;
所述第二集液管内的隔流板包括第二隔流板,所述第二隔流板为一字型;
其中,所述第一隔流板和第二隔流板使得所述冷媒流通板组件内的冷媒流路均分为四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路包括依次连通的:
第一冷媒流路,冷媒经进液腔,第一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二回流腔;
第二冷媒流路,冷媒经第二回流腔,第一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一回流腔;
第三冷媒流路,冷媒经第一回流腔,第二冷媒流通板组,流到第三回流腔;和,
第四冷媒流路,冷媒经第三回流腔,第二冷媒流通板组,流到出液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媒进液管,与所述进液腔连通;和,
冷媒出液管,与所述出液腔相通;
其中,所述冷媒进液管和冷媒出液管位于第一集液管的同侧,且所述冷媒进液管和冷媒出液管均与所述第一集液管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媒进液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冷媒出液管的管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层翅片组件,每层翅片组件均包括多个翅片,所述多层翅片组件分布在相邻两个冷媒扁管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组件的翅片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水平面设有倾斜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组件包括:
第一翅片组,包括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左腰板、上底板、和右腰板,所述第一翅片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上底边和两腰边;
第二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二左翅片和多个第二右翅片,所述左翅片与所述左腰板平行,所述右翅片与所述右腰板平行;
第三翅片组,包括第三左翅片和第三右翅片,所述第三左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第一底面板和右侧板,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左腰板平行,所述第三右翅片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左侧板和第二底面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腰板平行;和/或,
第四翅片组,包括第四翅片,所述第四翅片包括相连接的第四左翅片和第四右翅片,所述第四翅片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边;
其中,每一层所述翅片组件包括所述第一翅片组、第二翅片组、第三翅片组和第四翅片组中的一组或多组翅片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翅片的相邻两个端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组件的翅片沿冷媒扁管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层翅片组件的多个翅片的竖直高度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端板,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的同一端面,和,
第二端板,位于第一冷媒流通板和第二冷媒流通板的另一端面;
其中,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流管将所述第一冷媒流通板和第二冷媒流通板围合在中间。
CN202121488781.5U 2021-06-30 2021-06-30 微通道蒸发器 Active CN215951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8781.5U CN215951826U (zh) 2021-06-30 2021-06-30 微通道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8781.5U CN215951826U (zh) 2021-06-30 2021-06-30 微通道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1826U true CN215951826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5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8781.5U Active CN215951826U (zh) 2021-06-30 2021-06-30 微通道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1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345B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
CN205209304U (zh) 换热器***
EP2913618B1 (en) Heat exchanger
CN103604255A (zh) 冷凝器及包括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JP6120978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02748903B (zh) 换热器及其扁平换热管
CN215951826U (zh) 微通道蒸发器
CN2159828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458020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1598287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463271U (zh) 一种环形c形口微通道平行流热交换器
CN102748977A (zh) 换热器的扁平换热管及其换热器
CN206160567U (zh) 一种冷凝器
CN21117711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2041106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CN209820204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11925909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21083226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857727U (zh) 集流管、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JP2907864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ルームエアコン室内ユニットの熱交換器
CN113624042A (zh) 相变式冷却换热器
CN206131539U (zh) 高效螺旋式微通道换热器
WO2019219076A1 (zh) 换热器
CN221403981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982842U (zh) 风道构件和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