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7631U -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7631U
CN215867631U CN202121417992.XU CN202121417992U CN215867631U CN 215867631 U CN215867631 U CN 215867631U CN 202121417992 U CN202121417992 U CN 202121417992U CN 215867631 U CN215867631 U CN 215867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isplay module
cover plate
adhesi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79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再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179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7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7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7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包括显示模组和盖板组件,显示模组设于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盖板组件设于显示模组上,将盖板组件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设置,使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到边框外边缘的距离变窄,实现极窄边框的外观以提升屏占比。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以及在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填充粘接胶,实现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之间的可靠连接,可获得边框和盖板组件之间无缝的精致外观。该显示结构中,粘接胶除了粘接在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粘接胶还粘接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可加长防护路径以提升防水、防腐蚀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业界出现了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许多移动终端。通常这些移动终端具有边框,但是,边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业界追求超窄边框的设计,以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然而,移动终端采用窄边框时会降低边框和盖板粘接的可靠性,还带来移动终端容易进液的问题,有些移动终端的边框和盖板之间存在缝隙影响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移动终端采用窄边框时会降低边框和盖板粘接的可靠性,还带来移动终端容易进液,以及边框和盖板之间存在缝隙影响外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结构,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有由支撑板和连接于支撑板的边缘的边框围成的容纳空间。该显示结构包括:显示模组和盖板组件。其中,显示模组至少部分容置于容纳空间。盖板组件设于显示模组上,盖板组件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边框的内侧面和显示模组的外边缘之间具有第一填充区,边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和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之间具有第二填充区,第一填充区和第二填充区相连通,第一填充区和第二填充区用于填充粘接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结构中,显示模组设于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盖板组件设于显示模组上,将盖板组件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设置,使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到边框外边缘的距离变窄,实现极窄边框的外观以提升屏占比。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以及在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填充粘接胶,实现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之间的可靠连接,可获得边框和盖板组件之间无缝的精致外观。相比于常规显示结构采用胶体只粘接于盖板背面边缘和壳体边框(或装饰框)之间的方式,本申请的显示结构的粘接胶除了粘接在盖板组件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粘接胶还粘接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可加长防护路径以提升防水、防腐蚀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第一填充区的粘接胶固化后的硬度小于或等于位于第二填充区的粘接胶固化后的硬度。固化后的外层胶水为硬胶,利于实现盖板组件和边框的一侧的可靠粘接,并获得良好的外观。固化后的内层胶水为软胶,利于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充分填充胶水,并且对显示模组没有损伤,提升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粘接胶为无影胶或丙烯酸胶粘剂,位于第一填充区的粘接胶通过湿气固化,位于第二填充区的粘接胶通过紫外光固化。位于第二填充区的粘接胶作为外层胶水,通过紫外线光照射以使得外层胶水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实现盖板组件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的一体化粘接,并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位于第一填充区的粘接胶作为内层胶水,通过湿气固化形成软胶,实现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软胶的充分填充,软胶对显示模组没有损伤,并实现防水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粘接胶为有机硅胶粘剂。液体有机硅胶粘剂可通过室温固化或者加热固化,实现盖板组件背面边缘、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之间的连接,获得良好的外观,并实现防水效果。固化后的有机硅胶粘剂具有一定弹性,对显示模组没有损伤。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粘接胶为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先将热熔胶设于壳体的边框上,对热熔胶进行加热直到融化,再将显示模组和盖板组件粘接于壳体边框上,使热熔胶连接在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以及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热熔胶通过空气中的湿气发生反应固化,完成组装。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组件包括透光盖板和设于透光盖板的边缘的保护框,保护框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当透光盖板采用玻璃板时,在玻璃板的周围设置保护框,可提升整体结构强度,保护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玻璃板碰撞而破裂的情况,提升显示结构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护框注塑成型于透光盖板的边缘。先制作出玻璃的透光盖板,再将透光盖板放置在注塑模具内,通过注塑在透光盖板的边缘成型出保护框,带有保护框的透光盖板容易实现量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护框通过强力胶粘接于透光盖板的边缘。先制作出玻璃的透光盖板和保护框,再通过强力胶将保护框固定在透光盖板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光盖板的边缘具有第一凹凸部,保护框的内侧具有第二凹凸部,第一凹凸部和第二凹凸部相适配。这样可提升透光盖板和保护框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实现保护框牢固连接在透光盖板的边缘。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组件包括透光盖板,透光盖板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当透光盖板采用满足强度要求的玻璃板或塑料板时,可以不设置保护框,直接将透光盖板悬浮设置在壳体中框上,结构更简单。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模组背对盖板组件的一侧和支撑板之间通过背胶粘接,实现显示模组和壳体之间的可靠连接,使得盖板组件悬浮在壳体边框的上面。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结构还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信号,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内部的处理器连接,以使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依据触摸信号实现相应的功能。触控面板可连接于盖板组件和显示模组之间,即盖板组件、触控面板和显示模组依次层叠设置。或者,触控面板嵌入于显示模组中,即触控面板集成在显示模组中。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组件为2D盖板组件、2.5D盖板组件或3D盖板组件。在采用2D盖板组件时,配置平面显示模组,使平面显示模组贴合在2D盖板组件的底面。在采用2.5D盖板组件时,配置平面显示模组,使平面显示模组贴合在2.5D盖板组件的底面。在采用3D盖板组件时,配置柔性显示模组,使柔性显示模组贴合在3D盖板组件的底面。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粘接胶和上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包括支撑板和连接于支撑板的边缘的边框,支撑板和边框围成容纳空间,粘接胶填充于第一填充区和第二填充区。由于本移动终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为常规技术的带有装饰框的2.5D屏移动终端的局部剖视图,图1中的(b)为图1中的(a)的A处放大图;
图2中的(a)为常规技术的没有装饰框的2.5D屏移动终端的局部剖视图,图2中的(b)为图2中的(a)的B处放大图;
图3中的(a)和(b)分别为常规技术的3D屏移动终端在不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移动终端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的移动终端在未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移动终端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移动终端在另一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移动终端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中的(a)和(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移动终端在不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结构,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庭终端、汽车用电子设备等等。
目前流行的移动终端显示结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带有装饰框的2.5D屏方式、没有装饰框的2.5D屏方式,以及3D屏方式。
在带有装饰框的2.5D屏方式中,参阅图1中的(a)和(b),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包括壳体1a、装饰框2a、显示模组3a和2.5D盖板4a,壳体1a具有边框11a,装饰框2a固定于壳体1a上且位于边框11a内,显示模组3a设于装饰框2a内,盖板4a设于显示模组3a上,盖板4a至少部分位于装饰框2a内,盖板4a的外边缘和装饰框2a的内侧面相面对且间隔设置。盖板4a的边缘和装饰框2a之间通过点胶实现粘接。胶体5a和盖板4a之间连接面宽度A1是胶体5a和盖板4a的有效粘接宽度,胶体5a和装饰框2a之间连接面宽度A2是胶体5a和装饰框2a的有效粘接宽度。当移动终端显示结构遇到水时,水会经过装饰框2a内侧面和盖板4a外边缘之间的间隙进入,水在胶体5a处有不同的进水路径,如图1中的(b)虚线箭头所示,沿盖板4a和胶体5a的连接面进水,沿胶体5a和装饰框2a的连接面进水,以及经过胶体5a内部进水,水进入到移动终端内部。而且,该移动终端的装饰框2a和盖板4a之间存在缝隙影响外观。
在没有装饰框的2.5D屏方式中,参阅图2中的(a)和(b),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包括壳体1b、显示模组3b和2.5D盖板4b,壳体1b具有边框11b,显示模组3b设于边框11b内,盖板4b设于显示模组3b上,盖板4b至少部分位于边框11b内,盖板4b的外边缘和边框11b的内侧面相面对且间隔设置。盖板4b的边缘和边框11b之间通过点胶实现粘接。胶体5b和盖板4b之间连接面宽度B1是胶体5b和盖板4b的有效粘接宽度,胶体5b和边框11b之间连接面宽度B2是胶体5b和边框11b的有效粘接宽度。当移动终端显示结构遇到水时,水会经过边框11b内侧面和盖板4b外边缘之间的间隙进入,水在胶体5b处有不同的进水路径,如图2中的(b)虚线箭头所示,沿盖板4b和胶体5b的连接面进水,沿胶体5b和边框11b的连接面进水,以及经过胶体5b内部进水,水进入到移动终端内部。而且,该移动终端的边框11b和盖板4b之间存在缝隙影响外观。
在3D屏方式中,参阅图3中的(a)和(b),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包括壳体1c、显示模组3c和3D盖板4c,壳体1c具有边框11c,显示模组3b的底面和壳体1c之间采用背胶连接,盖板4c设于显示模组3b上,盖板4c的边缘高出于壳体1c的边框11c设置。盖板4c的边缘采用点胶和灌胶粘接在壳体1c上,或者盖板4c的边缘和壳体1c的边框11c之间采用填缝胶去连接。当移动终端显示结构遇到水时,水在胶体5c处有不同的进水路径,沿盖板4c和胶体5c的连接面进水,沿胶体5c和边框11c的连接面进水,以及经过胶体5c内部进水,水进入到移动终端内部。
上述三种常规的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在盖板的外边缘和壳体边框的外边缘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盖板边缘和壳体边框粘接的可靠性以及防水需求,但是较宽的边框会影响到外观。而且,前两种移动终端显示结构的边框和盖板之间存在缝隙影响外观。常规的移动终端显示结构难以兼具粘接可靠性、极窄边框外观,以及边框和盖板之间无缝的精致外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结构,参阅图4、图5,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有由支撑板11和连接于支撑板11的边缘的边框12围成的容纳空间13。该显示结构包括:显示模组20和盖板组件30。其中,显示模组20至少部分容置于容纳空间13。盖板组件30设于显示模组20上,盖板组件30的外边缘31和边框12的外边缘121相平齐。边框12的内侧面122和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之间具有第一填充区12a,边框12远离支撑板11的一侧123和盖板组件30的背面边缘32之间具有第二填充区12b,第一填充区12a和第二填充区12b相连通,第一填充区12a和第二填充区12b用于填充粘接胶40。
其中,盖板组件30的背面是盖板组件30朝向显示模组20的一侧,盖板组件30的背面边缘32是指盖板组件30在背面上的边缘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结构中,显示模组20设于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盖板组件30设于显示模组20上,将盖板组件30的外边缘31和边框12的外边缘121相平齐设置,使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到边框12外边缘121的距离变窄,实现极窄边框12的外观以提升屏占比。在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的内侧面122之间,以及在盖板组件30的背面边缘32和边框12的一侧123之间填充粘接胶40,实现盖板组件30的背面边缘32、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之间的可靠连接,可获得边框12和盖板组件30之间无缝的精致外观。相比于常规显示结构采用胶体只粘接于盖板背面边缘和壳体边框(或装饰框)之间的方式,本申请的显示结构的粘接胶40除了粘接在盖板组件30背面边缘32和边框12的一侧123之间,粘接胶40还粘接在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的内侧面122之间,可加长防护路径以提升防水、防腐蚀效果。
在设置壳体10时,参阅图4,壳体10用于安装显示模组20、盖板组件30和其它结构件。壳体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组装结构。壳体10可选用金属或塑料制作。比如,壳体10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壳,或者,壳体10的支撑板11采用金属制作,而边框12采用注塑方式成型于支撑板11的边缘。其中,由支撑板11和边框12组成的结构可以理解为中框,中框背对显示模组20的一侧可安装电池(图未示)、电路板(图未示)等器件,中框背对盖板组件30的一侧可设置后壳(图未示)以保护位于中框内的部分器件。
在设置显示模组20时,参阅图4,显示模组20用于显示图像、文字等信息。显示模组20可选用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屏,等等。在选用LCD屏时,该显示结构还可以包括:用于给LCD屏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关于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显示结构还包括触控面板60,触控面板60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信号,触控面板60和移动终端内部的处理器连接,以使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图未示)依据触摸信号实现相应的功能。触控面板60可连接于盖板组件30和显示模组20之间,即盖板组件30、触控面板60和显示模组20依次层叠设置。或者,触控面板60嵌入于显示模组20中,即触控面板60集成在显示模组20中。
在设置盖板组件30时,盖板组件30要可透光,以使用户看到显示模组20展示的内容,盖板组件30要满足一定硬度要求,用于保护位于盖板组件30下面的触控面板60和显示模组20。盖板组件30可选用玻璃或其它能满足透光和硬度要求的材料制作。
在设置第一填充区12a和第二填充区12b时,参阅图4,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的内侧面122之间的间距C1(即位于第一填充区12a的粘接胶40的厚度)可设置为0.2至0.5mm。壳体10的边框12背对支撑板11的一侧123的壁厚C2可设置为0.2至0.6mm。第一填充区12a和第二填充区12b内的粘接胶40参照上述尺寸范围设置,可实现盖板组件30的背面边缘32和边框12的一侧123之间,以及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的内侧面122之间的可靠连接。粘接胶40在壳体10上的投影占移动终端的正面面积很小比例,实现超窄边框12以提升屏占比。示例性的,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的内侧面122之间的间距C1为0.25mm。边框12背对支撑板11的一侧123的壁厚C2为0.35mm。具体尺寸按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位于第一填充区12a的粘接胶40固化后的硬度小于或等于位于第二填充区12b的粘接胶40固化后的硬度。位于第一填充区12a的粘接胶40为内层胶水,位于第二填充区12b的粘接胶40为外层胶水,内层胶水和外层胶水相连接。固化后的外层胶水为硬胶,利于实现盖板组件30和边框12的一侧123的可靠粘接,并获得良好的外观。固化后的内层胶水为软胶,利于在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的内侧面122之间充分填充胶水,并且对显示模组20没有损伤,提升显示模组20的稳定性。
在设置粘接胶40时有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一种粘接胶的实现方式是:粘接胶40为无影胶,又称紫外光固化胶(UV胶,Ultraviolet Rays胶)。位于第一填充区12a的无影胶通过湿气固化,位于第二填充区12b的无影胶通过紫外光固化。所谓紫外光固化即指:通过紫外线光照射以使得粘接胶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在组装时,参阅图5,先将液体无影胶设于壳体10边框12相应区域,结合图6,再将显示模组20和盖板组件30安装于壳体10,并擦除溢出的无影胶(如图4所示)。位于第二填充区12b的无影胶作为外层胶水,通过紫外线光照射以使得外层胶水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实现盖板组件30背面边缘32和边框12的一侧123的一体化粘接,并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位于第一填充区12a的无影胶作为内层胶水,通过湿气固化形成软胶,实现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的内侧面122之间软胶的充分填充,软胶对显示模组20没有损伤,并实现防水效果。
第二种粘接胶的实现方式是:粘接胶40为丙烯酸胶粘剂,位于第一填充区12a的丙烯酸胶粘剂通过湿气固化形成内层软胶,位于第二填充区12b的丙烯酸胶粘剂通过紫外光固化形成外层硬胶。采用丙烯酸胶粘剂粘接盖板组件30、显示模组20和边框12的过程,类似于采用紫外光固化胶的装配情况,不再赘述。第三种粘接胶的实现方式是:粘接胶40为有机硅胶粘剂。在组装时,先将液体有机硅胶粘剂设于壳体10的边框12,再将显示模组20和盖板组件30安装于壳体10,并擦除溢出的有机硅胶粘剂。液体有机硅胶粘剂可通过室温固化或者加热固化,实现盖板组件30背面边缘32、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之间的连接,获得良好的外观,并实现防水效果。固化后的有机硅胶粘剂具有一定弹性,对显示模组20没有损伤。
第四种粘接胶的实现方式是:粘接胶40为反应型聚氨酯(PolyurethaneReactive,PUR)热熔胶,该热熔胶要加热融化后再固化,实现盖板组件30背面边缘32、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之间的连接。在组装时,先将PUR胶设于壳体10的边框12上,对PUR胶进行加热直到融化,再将显示模组20和盖板组件30粘接于壳体10边框12上,使PUR胶连接在盖板组件30的背面边缘32和边框12的一侧123之间,以及显示模组20的外边缘21和边框12的内侧面122之间,PUR胶通过空气中的湿气发生反应固化,完成组装。
可以理解的,还可以选用其它可通过湿气固化和紫外光固化的粘接胶,使位于第一填充区的粘接胶通过湿气固化,位于第二填充区的粘接胶通过紫外光固化,从而形成内层软胶和外层硬胶的结构,实现显示模组、盖板组件和边框之间的可靠连接,有效防水,并对显示模组有效保护。
在采用以上不同的粘接胶40进行组装时,参阅图5,先将粘接胶40设于壳体10的边框12上,结合图6,再将显示模组20和盖板组件30安装在壳体10上,可通过常规的擦胶机(图未示)将溢出第二填充区12b外的粘接胶40擦除(如图4所示),以获得良好外观。最后通过保压装置(图未示)实现壳体10、显示模组20和盖板组件30的固定,等待粘接胶40固化。示例性的,保压装置包括上压模和下压模,将组装好的移动终端放置在上压模和下压模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其它方式锁紧上压模和下压模,上压模和下压模对移动终端施加压力,以等待粘接胶40固化,实现壳体10、显示模组20和盖板组件30的紧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图5,盖板组件30包括透光盖板33和设于透光盖板33的边缘的保护框34,保护框34的外边缘和边框12的外边缘121相平齐。保护框34的外边缘就是盖板组件30的外边缘31。当透光盖板33采用玻璃板时,在玻璃板的周围设置保护框34,可提升整体结构强度,保护框34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玻璃板碰撞而破裂的情况,提升显示结构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框34注塑成型于透光盖板33的边缘。在制作时,先制作出玻璃的透光盖板33,再将透光盖板33放置在注塑模具(图未示)内,通过注塑在透光盖板33的边缘成型出保护框34,该带有保护框34的透光盖板33容易实现量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透光盖板33的边缘具有第一凹凸部331,保护框34的内侧具有第二凹凸部341,第一凹凸部331和第二凹凸部341相适配。先在透光盖板33的边缘设置第一凹凸部331,然后在注塑成型保护框34时成型出和第一凹凸部331配合的第二凹凸部341,这样可增加透光盖板33和保护框34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两者的连接可靠性,实现保护框34牢固连接在透光盖板33的边缘。
示例性的,透光盖板33的一部分边缘设置为凸台部,在注塑成型保护框34时,保护框34就会形成和台阶状适配的凹槽,凸台部作为第一凹凸部331,凹槽作为第二凹凸部341,凸台部插设于凹槽,凸台部的表面和凹槽的表面紧紧地连接。此外,第一凹凸部331和第二凹凸部341还可以设置为其它适配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框34通过强力胶粘接于透光盖板33的边缘。在制作时,先制作出玻璃的透光盖板33和保护框34,再通过强力胶将保护框34固定在透光盖板33上。保护框34可以设置为多个部分,便于将各个部分装配到透光盖板33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透光盖板33的边缘具有第一凹凸部331,保护框34的内侧具有第二凹凸部341,第一凹凸部331和第二凹凸部341相适配。增加透光盖板33和保护框34之间设置强力胶的面积,从而提升两者的连接可靠性,实现保护框34牢固连接在透光盖板33的边缘。类似于保护框34注塑成型于透光盖板33的情况,在采用强力胶粘接时,第一凹凸部331和第二凹凸部341可以设置为相适配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盖板组件30包括透光盖板33,透光盖板33的外边缘和边框12的外边缘121相平齐。此时,透光盖板33的外边缘就是盖板组件30的外边缘31。当透光盖板33采用满足强度要求的玻璃板或塑料板时,可以不设置保护框,直接将透光盖板33悬浮设置在壳体10中框上,结构更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显示模组20背对盖板组件30的一侧和支撑板11之间通过背胶50粘接,实现显示模组20和壳体10之间的可靠连接,使得盖板组件30悬浮在壳体10边框12的上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30为2D盖板组件、2.5D盖板组件或3D盖板组件。2D盖板组件是纯平面的结构,没有任何弧形设计。2.5D盖板组件是中间为平面而边缘为弧形设计的结构。3D盖板组件是在中间和边缘都采用弧形设计的结构。这些盖板组件可以单独采用一个透光盖板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透光盖板和保护框结合的方式。在采用2D盖板组件时,配置平面显示模组,使平面显示模组贴合在2D盖板组件的底面。在采用2.5D盖板组件时,参阅图4,配置平面显示模组20,使平面显示模组20贴合在2.5D盖板组件30的底面。在采用3D盖板组件时,参阅图9中的(a)和(b),配置柔性显示模组20,使柔性显示模组20贴合在3D盖板组件30的底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粘接胶40和上述的移动终端,壳体10包括支撑板11和连接于支撑板11的边缘的边框12,支撑板11和边框12围成容纳空间13,粘接胶40填充于第一填充区12a和第二填充区12b。
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庭终端、汽车用电子设备等等。由于本移动终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由支撑板和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边框围成的容纳空间,所述显示结构包括:显示模组和盖板组件;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盖板组件设于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盖板组件的外边缘和所述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
所述边框的内侧面和所述显示模组的外边缘之间具有第一填充区,所述边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和所述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之间具有第二填充区,所述第一填充区和所述第二填充区相连通,所述第一填充区和所述第二填充区用于填充粘接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填充区的所述粘接胶固化后的硬度小于或等于位于所述第二填充区的所述粘接胶固化后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为无影胶或丙烯酸胶粘剂,位于所述第一填充区的所述粘接胶通过湿气固化,位于所述第二填充区的所述粘接胶通过紫外光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为有机硅胶粘剂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透光盖板和设于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的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外边缘和所述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注塑成型于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或,所述保护框通过强力胶粘接于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具有第一凹凸部,所述保护框的内侧具有第二凹凸部,所述第一凹凸部和所述第二凹凸部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的外边缘和所述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对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和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背胶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连接于所述盖板组件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或者,所述触控面板嵌入于所述显示模组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为2D盖板组件、2.5D盖板组件或3D盖板组件。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粘接胶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板和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边框,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边框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粘接胶填充于所述第一填充区和所述第二填充区。
CN202121417992.X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15867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7992.XU CN21586763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7992.XU CN21586763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7631U true CN215867631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7992.XU Active CN21586763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763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3297A (zh) * 2022-05-19 2022-07-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82796A (zh) * 2022-05-30 2022-08-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331584A (zh) * 2022-08-31 2022-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装配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WO2024045746A1 (zh) * 2022-08-29 2024-03-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WO2024114136A1 (zh) * 2022-11-28 2024-06-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组件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3297A (zh) * 2022-05-19 2022-07-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783297B (zh) * 2022-05-19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82796A (zh) * 2022-05-30 2022-08-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231146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4045746A1 (zh) * 2022-08-29 2024-03-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5331584A (zh) * 2022-08-31 2022-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装配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5331584B (zh) * 2022-08-31 2023-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装配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WO2024114136A1 (zh) * 2022-11-28 2024-06-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组件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67631U (zh) 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2736278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5120022B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19141025A1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JP6807391B2 (ja) ベゼルとガラスが緊密に嵌合したミラーアセンブリ
CN108259651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476251B (zh) 壳体组件、移动终端及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CN112602308A (zh) 显示装置、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3590266U (zh) 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
CN105263281B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5120023B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KR102084060B1 (ko) 보호용 윈도우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한 표시 장치
CN114863808B (zh) 屏幕组件、电子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04010458A (zh) 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8733146B (zh) 移动终端
CN107690246A (zh) 电子设备、后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6624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57741A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07920432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壳体
CN113963621A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455531B (zh) 显示装置
CN21916255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028876U (zh)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2969729U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5019634A (zh) 显示屏组件、其制备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