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2814U - 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2814U
CN215222814U CN202120830147.9U CN202120830147U CN215222814U CN 215222814 U CN215222814 U CN 215222814U CN 202120830147 U CN202120830147 U CN 202120830147U CN 215222814 U CN215222814 U CN 215222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upport
heat
end surface
electron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01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文冀
江宝迪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01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2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2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2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转换器,包括壳体、电路板、支撑件、散热块、导热件以及电子元件,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具有开口端,所述电路板封盖所述开口端,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底部,所述散热块固定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收容腔的底部一端,所述导热件贴设于所述散热块远离所述支撑件一端,所述电子元件的一面与所述导热件抵接,所述电子元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通过在所述壳体中开设所述支撑件,同时在所述支撑件上贴设所述导热块以及所述散热件,以协助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提高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车载转换器中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多,对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效的进行散热是业内重点关注的问题,车载转换器中的电子元器件通常固定在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的散热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转换器及汽车,用于解决所述电子元器件在所述车载转换器中的散热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转换器,包括壳体、电路板、支撑件、散热块、导热件以及电子元件,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具有开口端,所述电路板封盖所述开口端,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底部,所述散热块固定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收容腔的底部一端,所述导热件贴设于所述散热块远离所述支撑件一端,所述电子元件的一面与所述导热件抵接,所述电子元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连接筋,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连接筋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沿所述散热块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具有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柱具有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面靠近所述收容腔底部。
其中,所述连接筋具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散热块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一支撑面平齐,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散热块的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与第二支撑面平齐。
其中,所述连接筋还具有弯折端面,所述弯折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
其中,所述散热块包括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和弯折部,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弯折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热部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散热部贴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弯折部贴合所述弯折端面。
其中,所述车载转换器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柱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散热块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部上,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部上,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孔。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周侧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外径沿着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导热件抵接的一面部分贴合。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载转换器。
本申请中,通过在所述壳体中开设所述支撑件,同时在所述支撑件上贴设所述导热块以及所述散热件,以协助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提高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载转换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载转换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转换器100,包括壳体10、电路板70、支撑件20、散热块30、导热件50以及电子元件,所述壳体10具有收容腔10a,所述收容腔10a具有开口端,所述电路板70封盖所述开口端,所述支撑件20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底部11,所述散热块30固定于所述支撑件20远离收容腔10a的底部一端,所述导热件50贴设于所述散热块30远离所述支撑件20一端,所述电子元件60的一面与所述导热件50抵接,所述电子元件60的另一面与电路板70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件20凸设于所述收容腔底部11,所述支撑件20与所述壳体10一体成型,使得所述支撑件20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所述散热块30为钣金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同时具备较好的稳固性,所述散热块30贴合于所述支撑件20,所述散热块30朝向所述底部的一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支撑件20朝向所述电路板70的一面的面积,且完全覆盖所述支撑件20朝向所述电路板70的一面,所述导热件50为导热硅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所述导热件50为可型变结构,所述导热件50完全贴设于所述散热块30朝向所述电路板70的一面上,所述电子元件60为电容,所述电子元件60朝向所述底部的一面贴合于所述导热件50上,可以理解的,所述导热件50设置于所述散热块30与所述电子元件60之间,以防止所述电子元件60与所述散热块30直接抵接造成磨损,同时所述导热件50还可以增大所述电子元件60的散热效果,所述电子元件60背向所述底部的一面与所述电路板70贴合,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所述电子元件60固定于所述电路板70上,所述电路板70盖设于所述开口端上,使得所述电子元件60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0a中。
本申请中,通过在所述壳体10的收容腔底部11增设所述支撑件20,增加所述电子元件60的稳定性,同时在所述支撑件20上贴设有所述散热块30和所述导热件50,所述电子元件60抵接于所述导热件50上,以提高所述电子元件60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所述支撑件20包括第一支撑柱21、第二支撑柱2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2之间连接筋23,所述第一支撑柱21、所述连接筋23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柱21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2设置朝所述散热块30的方向延伸。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柱21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为错位设置,所述连接筋23呈L字型,所述连接筋2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周侧面,所述连接筋2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周侧面上,所述连接筋23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使得所述支撑件20的结构紧固一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0还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安装在所述收容腔10a的底部,同理,所述连接筋23也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将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第一支撑柱21具有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第一支撑面21a,第二支撑柱22具有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第二支撑面22a,所述第一支撑面21a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面22a靠近所述收容腔底部11。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面21a至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支撑面22a至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高度,所述电子元件60还包括第一电子元件61和第二电子元件62,由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6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62的厚度,因此将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高度设置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高度,以满足所述第一电子元件61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62可以稳固地抵接于所述支撑件2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电子元件实际的厚度对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高度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高度对应调整,可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高度设置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高度,还可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设置为等高结构,本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所述连接筋23具有第一连接部231与第二连接部232,所述第一连接部231与所述第一支撑柱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32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31具有朝向所述散热块30的第一端面231a,第一端面231a与第一支撑面21a平齐,所述第二连接部232具有朝向所述散热块30的第二端面232a,第二端面232a与第二支撑面22a平齐。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31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周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31呈一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232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周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232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端面231a与所述第一支撑面21a水平连接,所述第二端面232a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a水平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端面231a朝向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面232a朝向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距离。所述第一端面231a与所述第一支撑面21a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区域S1,所述第一电子元件61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S1,所述第二端面232a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a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区域S2,所述第二电子元件62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S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231的高度设置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2的高度,即所述第一端面231a至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面232a至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距离。还可以将所述第一端面231a设置与所述第二端面232a平齐,本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所述连接筋23还具有弯折端面233a,所述弯折端面233a连接所述第一端面231a和所述第二端面232a。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端面231a至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面232a至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距离,因此所述弯折端面233a将所述第一端面231a与所述第二端面232a过渡连接,使得所述连接筋23背向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一面具有平整的平面,所述弯折端面233a与垂直于所述第一端面231a或第二端面232a的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所述散热块30包括第一散热部31、第二散热部32和弯折部33,所述第一散热部31、所述第二散热部32和所述弯折部33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热部31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面21a和第一端面231a,所述第二散热部32贴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面22a和第二端面232a,所述弯折部33贴合所述弯折端面233a。
具体的,所述散热块30为散热钣金,所述散热块30可以弯折型变,所述第一散热部31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散热部31平行于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端面231a与所述第一支撑面21a的面积,可以增大所述第一散热部31的散热效率,所述第二散热部32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二散热部32平行于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面232a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a的面积,可以增大所述第二散热部32的散热效率,此外在所述第一散热部31和所述第二散热部32直接增设所述弯折部33,以增大所述散热块30与所述支撑件20的接触面,提高所述散热块30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所述车载转换器1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41和第一紧固件42,所述第一支撑柱21设有第一定位孔211,所述第二支撑柱22设有第二定位孔221,所述散热块30开设有第一通孔31a和第二通孔32a,所述第一通孔31a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部31上,所述第二通孔32a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部32上,所述第一紧固件4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a***所述第一定位孔211,所述第一紧固件4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2a***所述第二定位孔221。
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孔21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21均为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41和所述第一紧固件42均为螺钉,所述第一通孔31a和所述第二通孔32a为锥形通孔,所述第一通孔31a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1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32a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21同轴设置,将所述第一紧固件4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a***所述第一定位孔211,将所述第二紧固件4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2a***所述第二定位孔221,以实现所述散热块30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块30还可以通过卡接或粘胶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本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周侧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外径沿着逐渐靠近所述电路板70的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均呈圆台状,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支撑面21a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外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支撑面22a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11的外径逐渐减小,由于圆台结构相较于圆柱结构具有更优地稳定性,以提高所述支撑件20设于所述壳体10中的稳固性,提高所述支撑件20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还可以为圆柱结构,本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件50呈L字型,所述导热件50贴设于所述散热块30朝向所述电路板70的一面,所述导热件50为散热硅胶,所述导热件50的面积大于所述散热块30朝向所述电路板70的一面的面积,以防止所述电子元件60与所述散热块30直接接触造成磨损,同时,所述导热件50还可以协助所述电子元件60进行散热。
进一步,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电子元件60与所述导热件50抵接的一面部分贴合。
具体的,所述电子元件60包括第一电子元件61和第二电子元件62,所述第一电子元件61抵接于所述第一散热部31上,所述第一电子元件61与所述第一散热部31朝向所述电路板70一面部分贴合,所述第二电子元件62抵接于所述第二散热部32,所述第二电子元件62与所述第二散热部32朝向所述电路板70的一面部分贴合,使得所述电子元件60在满足支撑和散热的前提下,减少所述支撑件20加工材料,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中,首先在所述壳体10中开设所述支撑件20,同时在所述支撑件20上安装有所述散热块30,在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上分别开设第一定位孔21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21,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41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2将所述散热块30安装在所述支撑件20上,然后在所述散热块30朝向所述电路板70的一面贴设所述导热件50,所述电子元件60焊接于所述电路板70上,最后将所述电路板70倒封盖所述开口端,以实现所述电子元件60抵接于所述散热块30上。通过在所述壳体10中开设所述支撑件20,同时在所述支撑件20上贴设所述导热件50以及所述散热块30,以协助所述电子元件60散热,提供所述电子元件60散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载转换器100,所述汽车可以是新能源汽车、小汽车、大货车等等。其中,所述车载转换器100提供所述汽车的电能,以实现所述汽车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支撑件、散热块、导热件以及电子元件,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具有开口端,所述电路板封盖所述开口端,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底部,所述散热块固定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收容腔的底部一端,所述导热件贴设于所述散热块远离所述支撑件一端,所述电子元件的一面与所述导热件抵接,所述电子元件的另一面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筋,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连接筋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沿所述散热块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具有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柱具有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面靠近所述收容腔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具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散热块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平齐,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散热块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还具有弯折端面,所述弯折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包括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和弯折部,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弯折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热部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散热部贴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弯折部贴合所述弯折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转换器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柱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散热块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部上,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部上,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周侧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外径沿着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导热件抵接的一面部分贴合。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转换器。
CN202120830147.9U 2021-04-21 2021-04-21 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Active CN215222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0147.9U CN215222814U (zh) 2021-04-21 2021-04-21 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0147.9U CN215222814U (zh) 2021-04-21 2021-04-21 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2814U true CN215222814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5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0147.9U Active CN215222814U (zh) 2021-04-21 2021-04-21 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2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6204B2 (en) Electric circuit module
WO2018193827A1 (ja) 金属部材付き基板、回路構成体及び電気接続箱
US20100038758A1 (en) Semiconductor module with two cooling surfaces and method
US20130083486A1 (en) Springy clip type apparatus for fastening power semiconductor
JP2001077391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続用端子ボックス装置
WO2008026516A1 (fr) Unité de composant électrique
CN218385443U (zh) 电池
CN215222814U (zh) 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CN211210224U (zh) 一种在输出端背面散热的全密封金属外壳
CN211315336U (zh) 一种管夹及车辆
CN210489668U (zh) 电芯组合及采用该电芯组合的电池组件
CN208753148U (zh) 一种贴片式防振电容器
KR100801502B1 (ko) 자동차 발전기용 전압조정기의 회로기판과 리드프레임의접속구조
CN214899251U (zh) 集成信号连接器的逆变器罩盖及电机逆变器
CN220292395U (zh) 一种电源管理***壳体结构及电池***
CN213936555U (zh) 铜排结构、变压装置及车辆
CN216721854U (zh) 高功率发热芯片散热结构及车载导航主机
JP6854874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09897362U (zh) 车载充电器及其电路板
CN218586315U (zh) 车载智能天线及车辆
CN217770229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
CN218587504U (zh) 电助力自行车控制器
CN214901895U (zh) 一种u型散热机构
CN221445318U (zh) 卡接式温度检测装置
CN217507577U (zh) 导电连接件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