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5336U - 一种管夹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夹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5336U
CN211315336U CN201921792097.9U CN201921792097U CN211315336U CN 211315336 U CN211315336 U CN 211315336U CN 201921792097 U CN201921792097 U CN 201921792097U CN 211315336 U CN211315336 U CN 211315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bonding terminal
hole
screw bolt
cla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20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亮
王兆清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20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5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5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5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夹,所述管夹包括管夹本体(1),所述管夹本体(1)的第一侧设有夹持结构,第二侧设有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安装有导电连接套(5),所述导电连接套(5)设置为适于与套设有搭铁端子(3)的螺柱(2)紧固连接,且适于与所述搭铁端子(3)相抵接。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本实用新型使得同一个螺柱既能连接搭铁端子又能固定管路,从而减少螺柱数量,精简了车身结构,减少了车辆加工维修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管夹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夹。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智能化的普及,在车辆生产中电器零件的应用越来越多,许多电器零件都有搭铁要求,即将车身电路制成单线制,蓄电池负极与车架或发动机相连,而每个电器的一根线都与车架相连。如图2和图3所示,通常车辆都通过在车身上焊接螺柱以与连接有电线的搭铁端子连接来实现搭铁;或者,如图1所示,通过焊接螺柱与管夹连接来固定制动管路、燃油管路等。但是管夹完全占用了螺柱的空间,无法再利用螺柱连接搭铁端子,电器零件搭铁就需要与其它的螺柱连接,同样,螺柱安装搭铁端子后,固定管路的管夹就不能使用该螺柱,管夹的固定就需要另外增加螺柱,从而增加了车身螺柱的焊接数量,使得车身结构复杂,增加了加工维修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夹,能够与搭铁端子共用一个螺柱连接,使得同一个螺柱既能连接搭铁端子又能固定管路,从而减少螺柱数量,精简了车身结构,减少了加工维修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通过设置的管夹能够与搭铁端子共用一个螺柱连接,使得同一个螺柱既能连接搭铁端子又能固定管路,从而减少螺柱数量,精简了车身结构,减少了车辆加工维修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夹,包括管夹本体,所述管夹本体的第一侧设有夹持结构,第二侧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安装有导电连接套,所述导电连接套设置为适于与套设有搭铁端子的螺柱紧固连接,且适于与所述搭铁端子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套套设在所述螺柱上,并通过螺母与所述螺柱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套的下表面凸出于所述管夹本体的下表面,以与所述搭铁端子的上表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管夹本体第一侧的下表面设有凸点,所述凸点适于与所述搭铁端子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套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管夹本体上的卡扣。
优选地,所述卡扣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扣分别设在所述管夹本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夹持结构为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的底部设有圆弧,所述U形卡槽的顶部向下倾斜延伸有一挡片。
优选地,所述安装通孔为沉头通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电连接套,能够使得管夹本体与套设有搭铁端子的螺柱紧固连接,从而通过与螺柱的连接对管路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导电连接套与所述搭铁端子抵接,从而使得搭铁端子能够通过导电连接套、螺柱与车身形成电流通路,保证电器零件正常工作,从而满足车身搭铁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管夹能够与搭铁端子共用一个螺柱连接,从而减少螺柱数量,精简了车身结构,减少了加工维修难度。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管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管夹与螺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搭铁端子与螺柱的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3是现有搭铁端子与螺柱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管夹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导电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导电连接套的纵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管夹与螺柱、搭铁端子的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管夹与螺柱、搭铁端子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夹本体 11安装通孔
12卡扣 13挡片
14U形卡槽 15凸点
2螺柱 3搭铁端子
4螺母 5导电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以安装通孔11为例,“上”和“下”是指与安装通孔11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且“上”是指远离安装通孔11的方向,“下”是指靠近安装通孔11的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夹,包括管夹本体1,所述管夹本体1的第一侧设有夹持结构,第二侧设有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安装有导电连接套5,所述导电连接套5设置为适于与套设有搭铁端子3的螺柱2紧固连接,且适于与所述搭铁端子3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电连接套5,能够使得管夹本体1与套设有搭铁端子3的螺柱2紧固连接,从而通过与螺柱2的连接对管路进行固定,并通过导电连接套5与所述搭铁端子3相抵接,从而使得搭铁端子3能够通过导电连接套5、螺柱2与车身形成电流通路,保证电器零件正常工作,从而满足车身搭铁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管夹能够与搭铁端子3共用一个螺柱2连接,使得同一个螺柱2既能连接搭铁端子3又能固定管路,从而减少螺柱2数量,精简了车身结构,减少了加工维修难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套5套设在所述螺柱2上,并通过螺母4与所述螺柱2紧固连接。
由此,使得管夹本体1能够固定连接在螺柱2上,从而便于对管路的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套5的下表面凸出于所述管夹本体1的下表面,以与所述搭铁端子3的上表面相抵接。
通过将导电连接套5的下表面凸出于所述管夹本体1的下表面,能够使得导电连接套5与搭铁端子3更好的接触,保证搭铁电流处于导通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夹本体1第一侧的下表面设有凸点15,所述凸点15适于与所述搭铁端子3相抵接。
通过在管夹本体1第一侧的下表面设置凸点15,且所述凸点15与所述搭铁端子3相抵接,使得管夹本体1第一侧能够通过凸点15支撑在搭铁端子3上,保证管夹本体1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保证管夹本体1对管路的固定牢靠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套5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11内。
具体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管夹本体1上的卡扣12。
通过将所述卡扣12卡在所述导电连接套5的上端面上,可以将导电连接套5压紧固定在安装通孔11内,避免导电连接套5从安装通孔11内脱出。
优选地,所述卡扣12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扣12分别设在所述管夹本体1的两侧。
通过设置两个卡扣12可以对所述导电连接套5的上端面的两个位置处进行卡紧,从而对导电连接套5进行有效固定,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卡扣12对导电连接套5的上端面的多个位置处进行卡紧,进一步保证导电连接套5的固定牢靠性。
上述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所述卡扣1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卡扣12包括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部和折弯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管夹本体1上,所述折弯部用于卡接在所述导电连接套5的上端面边缘上,从而利用卡扣12的弹性变形将导电连接套5压紧固定在安装通孔11内。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套5优选为金属套。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对管路进行夹持固定,具体地,所述夹持结构为U形卡槽14,所述U形卡槽14的底部设有圆弧,所述U形卡槽14的顶部向下倾斜延伸有一挡片13。
夹持管路时,将管路卡持在U形卡槽14的底部圆弧内,并通过U形卡槽14的顶部向下倾斜延伸的挡片13对管路进行进一步地限位,从而避免管路从圆弧内脱出。其中,优选地,所述圆弧为3/4圆弧,使得能够更好的对管路卡持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安装通孔11为沉头通孔。
对应地,所述导电连接套5为设有凸台的圆筒状结构,具体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由此,便于导电连接套5在安装通孔11内的安装定位。
图9和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夹与螺柱2、搭铁端子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具体装配过程为:
首先,将搭铁端子3套设在车身相应位置的螺柱2上,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夹通过导电连接套5套设在所述螺柱2上,并置于搭铁端子3上表面上,最后,通过螺母4将导电连接套5、搭铁端子3与螺柱2紧固连接在一起,并使得导电连接套5紧紧抵接在搭铁端子3上,使得蓄电池负极依次通过搭铁端子3、导电连接套5、螺母4、螺柱2与车身形成电流通路,保证电器零件的正常工作。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管夹。
通过设置所述管夹,从而使得同一个螺柱2既能连接搭铁端子3又能固定管路,从而减少螺柱2数量,精简了车身结构,减少了车辆加工维修难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夹本体(1),所述管夹本体(1)的第一侧设有夹持结构,第二侧设有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安装有导电连接套(5),所述导电连接套(5)设置为适于与套设有搭铁端子(3)的螺柱(2)紧固连接,且适于与所述搭铁端子(3)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套(5)套设在所述螺柱(2)上,并通过螺母(4)与所述螺柱(2)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套(5)的下表面凸出于所述管夹本体(1)的下表面,以与所述搭铁端子(3)的上表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本体(1)第一侧的下表面设有凸点(15),所述凸点(15)适于与所述搭铁端子(3)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套(5)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管夹本体(1)上的卡扣(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2)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扣(12)分别设在所述管夹本体(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为U形卡槽(14),所述U形卡槽(14)的底部设有圆弧,所述U形卡槽(14)的顶部向下倾斜延伸有一挡片(1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11)为沉头通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夹。
CN201921792097.9U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管夹及车辆 Active CN211315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2097.9U CN211315336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管夹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2097.9U CN211315336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管夹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5336U true CN211315336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2097.9U Active CN211315336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管夹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53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6086A (zh) * 2020-10-13 2020-12-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夹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6086A (zh) * 2020-10-13 2020-12-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管夹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24561B2 (ja) バッテリー・ターミナル
CN211315336U (zh) 一种管夹及车辆
US8167262B2 (en) Power converter mounting assemblies
CN216671617U (zh) 一种免铜板焊接的接线盒用二极管模块及应用其的接线盒
CN209200160U (zh) 一种蓄电池接线端子
CN210779074U (zh) 端子组件、导线组件及连接器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KR100823337B1 (ko) 버스바 장착구조
CN219696664U (zh) 一种蓄电池负极线束、电池***以及车辆
CN218827916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搭铁端子、搭铁组件及车辆
CN219554103U (zh) 一种弯式出线插座
KR102610773B1 (ko) 단자용 회전방지형 체결개선장치
CN111129893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用过大电流的连接装置
CN217227466U (zh) 一种多线缆连接器的安装支架
CN219739477U (zh) 一种侧出线充电插座
JPH1127825A (ja)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CN218770174U (zh) 一种大电流输出铜排的防摆动组件
CN220138608U (zh) 电池包
CN218805408U (zh) 一种扶手设备以及交通工具
CN210015988U (zh) 一种汽车线束端子结构
JP2002362260A (ja) 車両のアース回路兼用バッテリー固定構造
CN212991397U (zh) 电连接件及电连接组件
CN211182343U (zh) 电池保护器及电池组件
CN210430157U (zh) 一种防转搭铁端子
CN217983586U (zh) 汇流排引出端固定结构及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