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6468U -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6468U
CN215186468U CN202120465720.0U CN202120465720U CN215186468U CN 215186468 U CN215186468 U CN 215186468U CN 202120465720 U CN202120465720 U CN 202120465720U CN 215186468 U CN215186468 U CN 215186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resistor
current
unit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657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陈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657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6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6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6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双向储能变换器包括:逆变电路、LLC谐振电路、过流检测电路、控制器;LLC谐振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侧桥式单元、谐振网络单元、变压器、低压侧桥式单元,高压侧桥式单元的一端连接逆变电路,低压侧桥式单元的一端用于连接直流电源或直流负载,高压侧桥式单元和低压侧桥式单元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控制器;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串联接入于高压侧桥式单元和谐振网络单元之间,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在所述LLC谐振电路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生成过流信号,并根据过流信号触发LLC谐振电路进行软启动,进而可提高双向储能变换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背景技术
常规双向储能拓扑电路中采用三级架构,通常由逆变电路、Boost&Buck 电路、LLC谐振电路组成,通过LLC谐振电路实现电池隔离,虽然应用场景较丰富、电池输入范围和逆变输出电压范围较宽,但是整体效率偏低。为了提高整机的放电效率将整机改为两级架构后,放电时在重载条件下LLC 谐振电路工作在谐振频率、固定占空比,工作在最高转换效率点。但是这样存在的问题是:当输出投切负载时,LLC谐振电路到母线电容之间的能量是不受控制的,虽然可以通过电池侧的电流采样来进行过流保护,但是由于电池侧电流是经过大电容滤波的,保护相对滞后,仍然存在电压侧管子过流炸机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能够在提高放电效率的同时避免电压侧管子过流炸机的情况,提高双向储能变换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包括:逆变电路、LLC 谐振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控制器;
所述逆变电路的交流连接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或交流负载,直流连接端连接所述LLC谐振电路,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LLC谐振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侧桥式单元、谐振网络单元、变压器和低压侧桥式单元,所述逆变电路的直流连接端连接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所述低压侧桥式单元用于连接直流电源或直流负载,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和所述低压侧桥式单元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串联接入于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和所述谐振网络单元之间,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LLC谐振电路的电流,并在所述LLC 谐振电路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生成过流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过流信号触发所述LLC谐振电路进行软启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单元和比较单元;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谐振网络单元;
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与预设电源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用于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和所述低压侧桥式单元的信号控制端,并通过改变所述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来触发所述LLC谐振电路进行所述软启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过流信号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关闭所述逆变电路中的开关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串联形成第一桥臂,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四开关管串联形成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二桥臂并联后与所述逆变电路的直流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谐振网络单元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逆变电路包括逆变全桥单元和母线电容;
所述逆变全桥单元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
所述第五开关管与所述第六开关管串联形成第三桥臂,所述第七开关管与所述第八开关管串联形成第四桥臂,所述第三桥臂分别与所述第四桥臂和所述母线电容并联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六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四节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向储能变换器还包括滤波电感和储能电容;
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
所述储能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单元和比较单元;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LLC谐振电路中的高压侧桥式单元,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LLC谐振电路中的谐振网络单元;
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LLC谐振电路的电流,并在所述LLC 谐振电路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生成过流信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与预设电源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储能变换器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于现有的三级架构的双向储能拓扑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储能变换器包括逆变电路、LLC谐振电路两级架构以及过流检测电路、控制器,不仅提高了放电效率,并且可以检测LLC谐振电路的电流并在LLC 谐振电路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生成过流信号,并根据过流信号触发LLC 谐振电路进行软启动,从而限制了冲击电流,避免了在电池侧电流保护滞后情况下电压侧管子过流炸机的问题,提高了变换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储能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流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流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储能变换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10,包括:逆变电路 100、LLC谐振电路200、过流检测电路300、控制器4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逆变电路100的交流连接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或交流负载,直流连接端连接LLC谐振电路200,信号控制端连接控制器400。可选地,控制器400可以采用多种型号的MCU。
示范性地,LLC谐振电路200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侧桥式单元210、谐振网络单元220、变压器230和低压侧桥式单元240,逆变电路100的直流连接端连接高压侧桥式单元210,低压侧桥式单元240用于连接直流电源或直流负载,高压侧桥式单元210和低压侧桥式单元240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控制器400。
其中,过流检测电路300的输入端串联接入于上述高压侧桥式单元210 和上述谐振网络单元220之间,输出端连接控制器400。
过流检测电路300用于检测LLC谐振电路200的电流,并在LLC谐振电路200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生成过流信号;控制器400用于根据上述过流信号触发LLC谐振电路200进行软启动。
可以理解,当双向储能变换器10处于放电模式时,低压侧桥式单元240 的一端用于连接直流电源,可选地,该直流电源可以是可充电的蓄电池;逆变电路100的一端即高压侧用于连接交流负载,可选地,上述交流负载可以设有负载投切开关。当双向储能变换器10处于充电模式时,低压侧桥式单元240的一端用于连接直流电源或直流负载,可选地,上述直流电源可以是可充电的蓄电池;逆变电路100的一端即高压侧用于连接交流电源。
如图2所示,示范性地,过流检测电路300包括电流互感器310、整流单元320、比较单元330。
其中,电流互感器310的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作为过流检测电路300 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连接高压侧桥式单元210,第二输入端连接谐振网络单元220。其中,整流单元320的输入端连接电流互感器 310的次级线圈,整流单元320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单元330的输入端。其中,如图1所示,比较单元330的输出端作为过流检测电路300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400。
如图3所示,比较单元33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 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比较器331、第二比较器332。
示范性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整流单元32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整流单元3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 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
其中,第一比较器331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第一比较器33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比较器331的输出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比较器332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一比较器331的输出端相连,第二比较器332 的反向输入端与预设电源V相连,第二比较器332的输出端作为过流检测电路30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400。
示范性地,当LLC谐振电路200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上述过流检测电路300可生成过流信号,该过流信号用于触发LLC谐振电路200的软启动。
通常地,当该双向储能变换器10处于放电模式时,LLC谐振电路200 是工作在谐振频率开环状态,这时候LLC谐振电路200的放电电流取决于高压侧的负载,如果高压侧发生短路,低压侧开关管电流会比较大(取决于低压侧直流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因而可能会造成低压侧开关管炸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LLC谐振电路200增设了过流检测电路300,在高压侧发生短路的情况下,过流检测电路300会生成检测信号,MCU在检测到过流信号后控制LLC谐振电路200进行软启动,这时候开关管的最大冲击电流会被控制到预设阈值,预设阈值也称作最大过流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器400用于输出驱动信号至高压侧桥式单元 210和低压侧桥式单元240的信号控制端,并通过改变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当驱动信号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同,软启动的控制方法也不同,例如,控制器400可以通过改变驱动信号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来控制上述软启动的触发。示范性地,上述驱动信号可以通过控制高压侧桥式单元210和低压侧桥式单元240中开关管导通或关断的状态来改变上述占空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可选地,控制器400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过流信号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关闭逆变电路100中的开关管。
若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过流信号的累计次数达到一定次数,例如,当一秒钟内检测到过流信号的累计次数大于10次时,可判断为高压侧短路,此时控制器400控制关闭逆变器;若检测到过流信号的累计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则控制器400控制LLC谐振电路200进行软启动。
此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该双向储能变换器10处于充电模式时,由于电池充电的电流正常工作下逐渐增大,此时不会触发过流保护;当出现异常情况例如低压侧发生短路时,若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过流信号的累计次数达到一定次数,例如,当一毫秒内检测到过流信号的累计次数大于2次时,可判断为低压侧短路,则控制器400控制关闭逆变器。
如图4所示,示范性地,高压侧桥式单元210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可选地,高压侧桥式单元 210中的开关管可以是MOSFET管。
其中,第一开关管Q1与第二开关管Q2串联形成第一桥臂,第三开关管Q3与第四开关管Q4串联形成第二桥臂,第一桥臂与第二桥臂并联后与逆变电路100的直流连接端连接。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与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与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一节点D1,第一节点D1与过流检测电路3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源极与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连接,第三开关管 Q3的源极与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二节点D2,第二节点D2与谐振网络单元220连接。
示范性地,谐振网络单元220包括谐振电感Ls、谐振电容Cs和励磁电感,如图4所示,谐振电感Ls分别连接第二节点D2和变压器230的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谐振电容Cs分别连接过流检测电路300的第二输入端和变压器230的初级线圈的第二端。其中,上述变压器230中配置有励磁电感,因而在图4中未示出谐振网络单元220中的励磁电感。
如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低压侧桥式单元240包括第九开关管Q9、第十开关管Q10、第十一开关管Q11、第十二开关管Q12。可选地,低压侧桥式单元240中的开关管可以是MOSFET管。
示范性地,第九开关管Q9与第十开关管Q10串联形成第五桥臂,第十一开关管Q11与第十二开关管Q12串联形成第六桥臂,第五桥臂与第六桥臂并联后与低压侧电容C3并联连接。可选地,根据工作模式的不同,低压侧电容C3可以并联在直流电源或直流负载两端。
其中,第九开关管Q9的源极与第十开关管Q10的漏极连接,第九开关管Q9的源极与第十开关管Q10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五节点D5,第五节点D5与变压器230的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一开关管Q11 的源极与第十二开关管Q12的漏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Q11的源极与第十二开关管Q12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六节点D6,第六节点D6与变压器230的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如图4所示,示范性地,逆变电路100包括逆变全桥单元、母线电容 C1。示范性地,逆变全桥单元包括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可选地,逆变电路100中的开关管可以为IGBT 管。
其中,第五开关管Q5与第六开关管Q6串联形成第三桥臂,第七开关管Q7与第八开关管Q8串联形成第四桥臂,第三桥臂分别与第四桥臂和母线电容C1并联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源极与第六开关管Q6的漏极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源极与第六开关管Q6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三节点D3;第七开关管Q7的源极与第八开关管Q8的漏极连接,第七开关管Q7的源极与第八开关管Q8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四节点D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双向储能变换器10还包括滤波电感 L、储能电容C2。其中,滤波电感L的第一端与储能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感L的第二端与第四节点D4连接;储能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三节点D3连接。
本实施例的双向储能变换器10在触发过流保护后,控制器400控制 LLC谐振电路200软启动,在此过程中逆变输出能量由母线短暂提供,LLC 谐振电路200在软启动过程中又迅速补充母线能量,因而对逆变输出影响小,并且在LLC谐振电路200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生成过流信号,并根据过流信号触发LLC谐振电路200进行软启动,限制了冲击电流,因而可以有效防止LLC低压侧跟高压侧在输出投切负载时的过流炸机问题,提高了双向储能变换器1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过流检测电路300,可用于检测与过流检测电路300连接的LLC谐振电路200的电流,并在LLC谐振电路 200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生成过流信号,根据该过流信号可以控制LLC 谐振电路200进行软启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电路、LLC谐振电路、过流检测电路和控制器;
所述逆变电路的交流连接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或交流负载,直流连接端连接所述LLC谐振电路,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LLC谐振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侧桥式单元、谐振网络单元、变压器和低压侧桥式单元,所述逆变电路的直流连接端连接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所述低压侧桥式单元用于连接直流电源或直流负载,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和所述低压侧桥式单元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串联接入于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和所述谐振网络单元之间,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LLC谐振电路的电流,并在所述LLC谐振电路的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生成过流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过流信号触发所述LLC谐振电路进行软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储能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单元和比较单元;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谐振网络单元;
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储能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与预设电源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储能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和所述低压侧桥式单元的信号控制端,并通过改变所述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来触发所述LLC谐振电路进行所述软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向储能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过流信号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关闭所述逆变电路中的开关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储能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桥式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串联形成第一桥臂,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四开关管串联形成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二桥臂并联后与所述逆变电路的直流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谐振网络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储能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包括逆变全桥单元和母线电容;
所述逆变全桥单元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
所述第五开关管与所述第六开关管串联形成第三桥臂,所述第七开关管与所述第八开关管串联形成第四桥臂,所述第三桥臂分别与所述第四桥臂和所述母线电容并联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六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三节点;
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第四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储能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储能变换器还包括滤波电感和储能电容;
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
所述储能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
CN202120465720.0U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Active CN215186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5720.0U CN215186468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5720.0U CN215186468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6468U true CN21518646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3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65720.0U Active CN215186468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64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5516A (zh) * 2023-01-09 2023-03-07 西安图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储能变换器和双向电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5516A (zh) * 2023-01-09 2023-03-07 西安图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储能变换器和双向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8771B2 (en) DSC-based all-digital SiC inversion type multi-function argon arc welding power supply
CN107276388B (zh) Pfc电路及变频空调器
CN108075562B (zh) 大功率便携式用电设备及其电源控制装置及方法
US11329571B1 (en) Magnetic balance circuit of bidirectional resonant converter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462396B (zh) 35kV振荡波***的可控高压直流电源
WO2022105263A1 (zh) 光伏***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空调***
CN215186468U (zh) 一种双向储能变换器
CN113829940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及其工作方法
CN211127262U (zh) 电流变换电路
CN216016437U (zh) 谐振变换器的短路保护电路、谐振变换器以及储能设备
CN113346731B (zh) 压缩机停机电路、方法及空调器
CN202276177U (zh) 一种高压直流充电机
CN107800185B (zh)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CN211606083U (zh) 一种ipm电路的短路保护电路、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2532034A (zh)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01918A (zh) 一种llc变换器宽范围输出的控制电路
CN218958556U (zh) 储能***及储能设备
CN110829818A (zh) 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215956277U (zh) 一种准谐振开关电源变频供电控制***
CN217693072U (zh) 二倍压整流半桥逆变的电压暂降保护器
CN21358525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快速充电控制电路
CN216851317U (zh) 一种多功能自检合闸电源装置
CN109193895A (zh) 一种ups蓄电池的充放电电路及方法
CN215186529U (zh) 一种变频驱动***
CN118264130A (zh) 一种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储能式逆变高压电源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A202, fangz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