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3774U - 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 Google Patents

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3774U
CN215013774U CN202120985872.3U CN202120985872U CN215013774U CN 215013774 U CN215013774 U CN 215013774U CN 202120985872 U CN202120985872 U CN 202120985872U CN 215013774 U CN215013774 U CN 215013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ee
soft
assembly
pad
knee bol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858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张圆
吴海明
陈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858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3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3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37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总成包括护膝软靠部、转接件及安装部件,护膝软靠部的一侧部设置有连接部件,转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连接部件相适配,第二连接部与安装部件相适配。其中第一连接部与连接部件活动连接、且第一连接部能够相对于连接部件沿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接部与安装部件活动连接、且第二连接部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沿安装部件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与安装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护膝软靠部能够对驾驶员右膝盖进行保护,并且护膝软靠部能够在上、下、左、右方向移动。因此该护膝软靠总成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三厢车(特别是一些轿跑车型)的中央通道内饰较矮,驾驶员右腿膝关节与中央通道主驾驶侧前端经常发生撞击、摩擦或者停靠。而中央通道外壳基本都是硬塑料,时间一长,驾驶员右侧膝盖附近区域就会疼痛红肿,影响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右腿负责油门和刹车,对于驾驶员右腿的防护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在中央通道外壳包覆一层软质材料。由于中央通道外壳零件通常尺寸很大,采用整体软质材料包覆会带来非常高的成本增加,并且在中央通道外壳包覆一层软质材料的设计,往往仅在售价高昂的豪华品牌汽车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右腿侧和中央通道右侧发生撞击、摩擦或者停靠时影响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设置软质材料对中央通道外壳进行包覆时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包括护膝软靠部、转接件以及安装部件,护膝软靠部的一侧部设置有连接部件,转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连接部件相适配,第二连接部与安装部件相适配。
其中第一连接部与连接部件活动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能够相对于连接部件沿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接部与安装部件活动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沿安装部件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与安装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种护膝软靠总成,能够通过护膝软靠部对驾驶员右膝盖进行保护,并且护膝软靠部通过设置连接部件和转接件能够在安装部件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护膝软靠总成还具有保护范围广和护膝软靠的位置可以调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连接部件设置为滑动导杆,第一连接部设置为与滑动导杆相适配并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第一连接孔和滑动导杆后结构简单,并且第一连接孔和滑动导杆配合滑动时摩擦系数小,活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安装部件设置为圆柱转轴,第二连接部设置为与圆柱转轴相适配并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部能够相对于圆柱转轴还能绕圆柱转轴的长度方向旋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连接部设置为与圆柱转轴不仅结构简单,并且还能使得第二连接部相对于圆柱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部相对于圆柱转轴既可以滑动又可以转动,增加了第二连接部的活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护膝软靠部的外形呈“L”形,护膝软靠部包括沿护膝软靠部的厚度方向叠设的接触层和转接层,连接部件形成于转接层,接触层由柔性材料制成,转接层由硬质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膝软靠部包括接触层和转接层,并且接触层由柔性材料制成,能够在驾驶员的右腿膝盖和接触层碰撞、摩擦或者依靠时,防止右腿膝盖疼痛红肿或者被擦伤,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并且转接层由硬质材料制成,能够满足连接部件和第一连接部的活动和配合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转接层上还设置有限位面,限位面形成于转接层上与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侧部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接层上设置限位面能够限制护膝软靠部的相对转动和位移的量,防止护膝软靠部发生较大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滑动导杆在其径向方向的截面为椭圆形,第一连接孔为与滑动导杆相适配的椭圆形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L”形护膝软靠部的转折部位为光滑的圆弧状结构,并且“L”形护膝软靠部的棱边设置有圆弧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L”形护膝软靠部的转折部位设置为光滑的圆弧状结构,防止与驾驶员右腿撞击造成伤害,并且在“L”形护膝软靠部的棱边设置有圆弧状结构,既能防止驾驶员被棱边意外磕伤,还能提高驾驶员膝盖依靠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央通道,包括前述的护膝软靠总成,护膝软靠总成可转动地设置于汽车中央通道靠近主驾驶侧的位置,其中,当安装部件为设置于汽车中央通道的圆柱转轴时,护膝软靠部通过转接件与圆柱转轴可转动连接,并且转接件能够在圆柱转轴的长度方向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中央通道上设置护膝软靠总成,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并且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护膝软靠部的位置,采用这种设计,不需要在汽车中央通道靠近驾驶员侧的整个侧部设置软质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央通道,汽车中央通道的上部靠近圆柱转轴的位置设置有向汽车中央通道内部延伸的储物空间,储物空间的外部形状与护膝软靠部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中央通道上设置储物空间,并且储物空间的外部形状与护膝软靠部相适配,储物空间可以储存物品,并且护膝软靠部还可以对储物空间进行遮盖,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储物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央通道,汽车中央通道的侧部靠近圆柱转轴的位置设置有竖立导槽,竖立导槽的宽度大于护膝软靠部的宽度,当护膝软靠部竖立于汽车中央通道的侧部时,护膝软靠部的一侧边抵接于竖立导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中央通道的侧部靠近圆柱转轴的位置设置有竖立导槽,当护膝软靠部对驾驶员的膝盖进行保护时,护膝软靠部的一侧抵接于竖立导槽内,竖立导槽对护膝软靠部具有支撑作用。并且竖立导槽的宽度大于护膝软靠部的宽度,使得护膝软靠部能够在竖立导槽调整位置,满足驾驶员不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汽车中央通道上设置护膝软靠总成,护膝软靠总成包括护膝软靠部、转接件以及安装部件,护膝软靠部通过转接件以及安装部件设置于汽车中央通道上,护膝软靠部相对于汽车中央通道既可以转动同时也可以相对移动。采用这种设计,不需要在汽车中央通道靠近驾驶员侧的整个侧部设置软质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车型,驾驶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护膝软靠部的位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及汽车中央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及汽车中央通道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的护膝软靠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安装于汽车中央通道并关闭储物空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的运动状态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的运动状态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的护膝软靠部停靠于竖立导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的护膝软靠部位置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的转接件和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及汽车中央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护膝软靠部;
110、连接部件;120、接触层;130、转接层;140、限位面;
200、转接件;
210、第一连接部;220、第二连接部;
300、安装部件;
400、汽车中央通道;
410、储物空间;420、竖立导槽;
A、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B、安装部件的长度方向;C、护膝软靠部活动方向中的上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如图1-图4所示,该护膝软靠总成包括护膝软靠部100、转接件200以及安装部件300,护膝软靠部100的一侧部设置有连接部件110,转接件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第一连接部210与连接部件110相适配,第二连接部220与安装部件300相适配。
其中第一连接部210与连接部件110活动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210能够相对于连接部件110沿连接部件11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接部220与安装部件300活动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220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300沿安装部件30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连接部件110的长度方向与安装部件300的长度方向垂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护膝软靠部100一侧部的连接部件110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连接轴、连接杆或者支撑杆等常见的连接件,相应的第一连接部210为与连接部件110相适配的结构,例如当连接部件110设置为方形的连接轴时,第一连接部210为与方形的连接轴相适配的方形连接孔。当连接部件110设置为圆形的连接杆时,第一连接部210为与圆形的连接杆相适配的圆形卡接孔。相应的安装部件300也可以设置为常见的安装结构,例如支架、支撑杆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转接件20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或其他生产工艺制成,并且连接部件110、安装部件300、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的接触面都经过表面细皮纹处理,进而保证转接件200顺畅平动以及转动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操作力和手感。
更为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这种护膝软靠总成,能够通过护膝软靠对驾驶员右膝盖进行保护,并且护膝软靠通过设置连接部件110和转接件200能够在安装部件300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护膝软靠总成还具有保护范围广和护膝软靠的位置可以调节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如图3、图4以及图10所示,连接部件110设置为滑动导杆,第一连接部210设置为与滑动导杆相适配并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导杆可以是圆柱形导杆、也可以是方形导杆、还可以是椭圆形导杆或其他形状的导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当滑动导杆为圆柱形导杆时,第一连接部210为圆形连接孔;当滑动导杆为方形导杆时,第一连接部210为方形连接孔;当滑动导杆为椭圆形导杆时,第一连接部210为椭圆形连接孔。
优选地,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导杆设置为椭圆形导杆,第一连接部210设置为椭圆形连接孔,并且第一连接部210采用弹片式结构。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第一连接孔和滑动导杆后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210和连接部件110结构简单,并且第一连接孔和滑动导杆配合面经过细皮纹处理,配合滑动时摩擦系数小,活动更加方便,在保证顺畅平动以及转动的同时使得护膝软靠部100具备一定的操作力和手感。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安装部件300设置为圆柱转轴,第二连接部220设置为与圆柱转轴相适配并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部220能够相对于圆柱转轴还能绕圆柱转轴的长度方向旋转。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件300优选的设置为圆柱转轴,安装部件300设置为圆柱转轴不仅能使其结构较为简单,并且还能使得第二连接部220相对于圆柱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部220相对于圆柱转轴既可以滑动又可以转动,进而增加了第二连接部220的活动范围。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圆柱转轴的长度可以设置为60mm、80mm、110mm或其他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护膝软靠部100的外形呈“L”形,护膝软靠部100包括沿护膝软靠部100的厚度方向叠设的接触层120和转接层130,连接部件110形成于转接层130,接触层120由柔性材料制成,转接层130由硬质材料制成。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接触层120的材料可以是海绵、弹性体材料、柔性皮革、布料等常见的柔性材料,并且能够以填充的方式设置海绵、PET间隔垫层等。护膝软靠表面可以增加一些例如凸起小颗粒等的凸点图案,以提升按摩作用和触感。
转接层130可以是硬质塑料、合金、金属等硬质材料。例如当转接层130是硬质塑料时,其材料可以为酚醛塑料、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材料。当转接层130是合金时,其材料可以为铝合金、钢合金、锰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选用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护膝软靠部100的接触层120由柔性材料制成,能够在驾驶员的右腿膝盖和接触层120碰撞、摩擦或者依靠时,防止右腿膝盖被碰撞后导致的疼痛红肿或者被擦伤,进而提高护膝软靠部100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转接层130由硬质材料制成,以满足连接部件110和第一连接部210的活动和配合需求。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护膝软靠部100的大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和具体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转接层130上还设置有限位面140,限位面140形成于转接层130上与连接部件11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侧部的位置。
具体的,如图3所示,转接层130上与连接部件11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侧部设置有限位面140,限位面140能够限制护膝软靠部100的相对转动和位移量,防止护膝软靠部100发生较大的晃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如图10所示,滑动导杆在其径向方向的截面为椭圆形,第一连接孔为与滑动导杆相适配的椭圆形连接孔。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如图2和图3所示,“L”形护膝软靠部100的转折部位为光滑的圆弧状结构,并且“L”形护膝软靠部100的棱边设置有圆弧状结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将“L”形护膝软靠部100的转折部位设置为光滑的圆弧状结构,防止护膝软靠部100的转折部位与驾驶员右腿撞击后对驾驶员右腿造成伤害,并且,在“L”形护膝软靠部100的棱边设置有圆弧状结构,既能防止驾驶员被棱边意外磕伤,还能提高驾驶员膝盖依靠时的舒适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央通道400,如图1和图2所示,该汽车中央通道400包括前述的护膝软靠总成,护膝软靠总成可转动地设置于汽车中央通道400靠近主驾驶侧的位置。其中,当安装部件300为设置于汽车中央通道400的圆柱转轴时,护膝软靠部100通过转接件200与圆柱转轴可转动连接,并且转接件200能够在圆柱转轴的长度方向移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护膝软靠总成在汽车中央通道400靠近主驾驶侧的位置可以调节,并且护膝软靠部100也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员或者不同的需求调节位置,并且护膝软靠部100能够实现在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的调节。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汽车中央通道400上设置的护膝软靠总成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并且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护膝软靠部100的位置,采用这种设计,不需要在汽车中央通道400靠近驾驶员侧的整个侧部设置软质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更为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需求设定护膝软靠部100的尺寸,但是要保证护膝软靠部100在转动或者移动时,不会与汽车中央通道400发生碰撞或干涉。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央通道400,如图1-图2所示,汽车中央通道400的上部靠近圆柱转轴的位置设置有向汽车中央通道400内部延伸的储物空间410,储物空间410的外部形状与护膝软靠部100相适配。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储物空间410的大小可以在设计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储物空间410内可以放置一些个人物品,如手机、香烟、充电器等。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汽车中央通道400上设置储物空间410,并且储物空间410的外部形状与护膝软靠部100相适配,储物空间410可以储存物品,并且护膝软靠部100还可以对储物空间410进行遮盖,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储物空间410。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央通道400,如图1-图2所示,汽车中央通道400的侧部靠近圆柱转轴的位置设置有竖立导槽420,竖立导槽420的宽度大于护膝软靠部100的宽度,当护膝软靠部100竖立于汽车中央通道400的侧部时,护膝软靠部100的一侧边抵接于竖立导槽420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竖立导槽420向内凹陷形成收纳部,收纳部能够收纳护膝软靠部100的一侧边。使用时将护膝软靠部100的一侧边放置于竖立导槽420内即可,因此,竖立导槽420具有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时也较为方便的优点。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汽车中央通道400的侧部靠近圆柱转轴的位置设置有竖立导槽420,当护膝软靠部100对驾驶员的膝盖进行保护时,护膝软靠部100的一侧抵接于竖立导槽420内,竖立导槽420对护膝软靠部100具有支撑作用。并且竖立导槽420的宽度大于护膝软靠部100的宽度,使得护膝软靠部100能够在竖立导槽420调整位置,满足驾驶员不同的需求。
更为具体的,根据图1-图11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护膝软靠总成在汽车中央通道400上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进行概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护膝软靠总成设置于汽车中央通道400前端靠近驾驶员右侧膝盖的位置,并且在汽车中央通道400上设置有储物空间410。图1中左边的结构图为护膝软靠总成的未使用状态,此时护膝软靠部100作为储物空间410的盖板。使用时如图1中右边结构图所示,护膝软靠部100停靠在竖立导槽420上。图2为护膝软靠总成和汽车中央通道400的***图,图3为护膝软靠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接件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的左侧图为护膝软靠总成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右侧图为护膝软靠总成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的截面图。需要使用护膝软靠总成时,护膝软靠部100可以移动,如图6所示,此时转接件200的第一连接部210在护膝软靠部100的滑动导杆上滑动,进而使得护膝软靠部100移动。
图7为护膝软靠部100向竖立导槽420内停靠的示意图,此时转接件200的第二连接部220相对于安装部件300转动,并且转动的最大角度为90度,转动角度为90度时,护膝软靠部100的一侧停靠于竖立导槽420内,此时储物空间410打开,其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驾驶员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护膝软靠部100的位置时,如图9所示,竖立导槽420的宽度大于护膝软靠部100的宽度,因此护膝软靠部100可以在竖立导槽420内左右移动以调节不同的位置。并且在驾驶员使用护膝软靠部100的过程中,由于驾驶员右腿膝盖受到水平方向压力,而护膝软靠部100采用软质弹性体材料,摩擦系数很大,因此在护膝软靠部100上下方向的摩擦力非常大,足以抵消掉软靠自身的重力,在最上位置也无需设置额外的限位结构。
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护膝软靠总成在安装于汽车中央通道400上时,可以在转接件200上增设阻尼结构,如阻尼弹簧、限位弹簧等,并且在储物空间410的盖板处设置弹锁结构,以使护膝软靠总成使用更加方便。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转接件200和连接部件110以及安装部件300的匹配方式可以是在转接件200上设置弹爪结构的连接体。并且储物空间410内还可以设置按钮、收集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或者其他功能性结构。并且护膝软靠总成及其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防护驾驶员或者乘客的位置,如高铁或火车靠近窗户的座椅旁、轮船乘客舱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汽车中央通道400上设置护膝软靠总成,护膝软靠总成包括护膝软靠部100、转接件200以及安装部件300,护膝软靠部100通过转接件200以及安装部件300设置于汽车中央通道400上,护膝软靠部100相对于汽车中央通道400既可以转动,也可以相对移动。采用这种设计,不需要在汽车中央通道400靠近驾驶员侧的整个侧部设置软质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该护膝软靠总成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车型,驾驶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护膝软靠部100的位置。因此,该护膝软靠总成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护膝软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膝软靠部、转接件以及安装部件,所述护膝软靠部的一侧部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转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件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件相适配,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件活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沿所述安装部件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膝软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为滑动导杆,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滑动导杆相适配并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膝软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设置为圆柱转轴,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圆柱转轴相适配并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圆柱转轴还能绕所述圆柱转轴的长度方向旋转。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护膝软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软靠部的外形呈“L”形,所述护膝软靠部包括沿所述护膝软靠部的厚度方向叠设的接触层和转接层,所述连接部件形成于所述转接层,所述接触层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转接层由硬质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膝软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层上还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形成于所述转接层上与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侧部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膝软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杆在其径向方向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第一连接孔为与所述滑动导杆相适配的椭圆形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膝软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护膝软靠部的转折部位为光滑的圆弧状结构,并且所述“L”形护膝软靠部的棱边设置有圆弧状结构。
8.一种汽车中央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护膝软靠总成,所述护膝软靠总成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汽车中央通道靠近主驾驶侧的位置,其中,当所述安装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汽车中央通道的圆柱转轴时,所述护膝软靠部通过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圆柱转轴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转接件能够在所述圆柱转轴的长度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中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中央通道的上部靠近所述圆柱转轴的位置设置有向所述汽车中央通道内部延伸的储物空间,所述储物空间的外部形状与所述护膝软靠部相适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中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中央通道的侧部靠近所述圆柱转轴的位置设置有竖立导槽,所述竖立导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护膝软靠部的宽度,当所述护膝软靠部竖立于所述汽车中央通道的侧部时,所述护膝软靠部的一侧边抵接于所述竖立导槽内。
CN202120985872.3U 2021-05-10 2021-05-10 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3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5872.3U CN215013774U (zh) 2021-05-10 2021-05-10 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5872.3U CN215013774U (zh) 2021-05-10 2021-05-10 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3774U true CN21501377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9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8587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3774U (zh) 2021-05-10 2021-05-10 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3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94017B1 (ko) 차량용 접이식 테이블 어셈블리
JP3133088B2 (ja) 車両におけ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支持装置
CN1930020B (zh) 可折叠头枕
CN102656035A (zh) 用于防止车门在翻车过程中打开的装置
US9308843B2 (en)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a swingable comfort el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KR20010030376A (ko) 차량용 시트장치
JPH05112183A (ja) 走行車内のパソコン操作場所
GB2144323A (en) Safety seat assembly
CN215013774U (zh) 护膝软靠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中央通道
JPH0525692B2 (zh)
WO1998017501A1 (en) Support bracket
KR101096739B1 (ko) 자동차용 테이블
JP6355616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CN208915009U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KR20230162398A (ko) 완충장치가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
CN112874275B (zh) 一种侧滑门导轨结构及车辆
KR100461106B1 (ko) 완충장치가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백 구조
JP3169273B2 (ja) 自動車の乗員保護装置
KR101929551B1 (ko) 자동차의 수납박스
CN211493758U (zh) 前排座椅扶手以及车辆
CN215436420U (zh) 一种高铁用安全性能高的行李架
CN110962752B (zh) 一种笔架装置及汽车
KR20120126867A (ko) 차량용 시트백프레임 마운팅 브라켓 및 시트프레임 유닛
CN210391056U (zh) 安全带高调器及汽车
CN216467469U (zh) 一种汽车用中央扶手及具有其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