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8552U - 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8552U
CN214778552U CN202120134660.4U CN202120134660U CN214778552U CN 214778552 U CN214778552 U CN 214778552U CN 202120134660 U CN202120134660 U CN 202120134660U CN 214778552 U CN214778552 U CN 214778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onveyor belt
material blocking
plane
fix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46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诗玮
杨攀
龙新星
张镝
李翰良
赵紫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346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8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8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8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提升机构,安装于固定框架,提升机构包括循环前移的提升传送带和安装于提升传送带上的提升单元,提升传送带用于带动提升单元自下而上提升物料;以及顶出机构,安装于固定框架,且位于提升机构的顶端,顶出机构突出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其中,顶出机构突出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一侧具有顶出面,沿物料的提升方向,顶出面相对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向外倾斜设置。上述提升装置,移动至提升传送带的顶端的物料在顶出面的推动下向远离提升传送带的方向移动直至从提升单元上掉落至下一个工位,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平稳输送与快速转运,有效提高了设有该提升装置的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现有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工人重复枯燥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纺织行业作为主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之一,具有较高的人工成本,特别是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环节的络筒工序,一台络筒机需要配备3-5名插纱工人才能完成日常生产,插纱工人每天重复拿取管纱、抽取线头、放入纱库的机械动作。而且,络筒车间普遍存在噪音污染大、空气中漂浮有大量的短小纤维的问题,从而威胁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络筒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用工压力成为了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投料设备中,对物料进行初步整理的上料工序是保证物料平稳、顺畅的输送的第一步,因此,如何设计用于上料工序的装置以现平稳、顺畅地输送物料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升装置,该上料装置可以达到平稳、顺畅地输送物料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
固定框架;
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循环前移的提升传送带和安装于所述提升传送带上的提升单元,所述提升传送带用于带动所述提升单元自下而上提升物料;以及
顶出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且位于所述提升机构的顶端,所述顶出机构突出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
其中,所述顶出机构突出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一侧具有顶出面,沿物料的提升方向,所述顶出面相对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向外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物料的提升方向,所述顶出面相对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主动轮单元和从动轮单元,所述主动轮单元和所述从动轮单元设于所述固定框架沿物料的提升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提升传送带借助所述主动轮单元和所述从动轮单元循环前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物料的提升方向位于所述主动轮单元和所述从动轮单元之间,所述提升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抵持于所述固定板以借助所述固定板支撑导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单元设有避让槽,所述顶出机构能够沿所述提升传送带的纵长方向从所述避让槽中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多组提升单元,所述多组提升单元沿所述提升传送带的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提升单元包括多个提升齿,所述多个提升齿沿所述提升传送带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提升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提升部与第二提升部,所述第一提升部与物料的提升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二提升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提升部,所述第二提升部的另一端朝与物料的提升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安装于所述提升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件;
其中,所述挡料件能够在突出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挡料状态和缩入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内的非挡料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件安装座,所述挡料件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提升机构,所述挡料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挡料件安装座,且所述挡料件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物料的提升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料机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挡料件和所述挡料件安装座,所述复位件用于提供驱动所述挡料件由所述非挡料状态切换至所述挡料状态的弹力。
上述提升装置,移动至传送带顶端的物料在顶出面的推动下向远离传送带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从提升单元上掉落至下一个工位,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平稳输送与快速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提升装置未安装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提升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挡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提升装置;10、固定框架;20、提升机构;21、固定板;22、驱动组件;221、驱动电机;225、驱动传送带;23、主动轮单元;232、第一转动轴;234、主动轮;236、惰轮;24、从动轮单元;241、第二转动轴;243、从动轮; 25、提升传送带;26、提升单元;261、提升安装座;263、提升齿;2632、第一提升部;2634、第二提升部;30、挡料机构;32、挡料件安装座;34、挡料件;40、顶出机构;41、安装横杆;43、顶出件;432、顶出面;50、导向板; 61、第一护板;63、第二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提升装置未安装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提升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装置100,用于将从上游装置获得的物料依次输送至下游装置。具体在下列实施例中,该上料装置应用于纺织行业中的络筒工序中,提升装置100的底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堆积的物料进行初步整理的上料装置。
提升装置100包括固定框架10及提升机构20,提升机构20安装于固定框架,提升机构20用于承接物料并将物料自下而上输送至下游装置。
定义图1中的固定框架10的下方的一端为固定框架10的下端,图1中的固定框架10的上方的一端的固定框架10的下端,图1中固定框架10的左侧为固定框架的左侧,图1中固定框架10的右侧为固定框架的右侧。
具体地,固定框架10包括两根固定竖杆,两根固定竖杆在平行于水平方向的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而位于固定框架10的左右两侧,每根固定竖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如此,固定框架10整体沿竖直方向纵长延伸,从而为提升机构20提供沿竖直方向的支撑。
提升机构20安装于固定框架10,该提升机构20包括固定板21、驱动组件 22、主动轮单元23、从动轮单元24、提升传送带25以及多组提升单元26。固定板21固接于固定框架10,驱动组件22、主动轮单元23、从动轮单元24以及提升传送带25传动连接,驱动组件22借助主动轮单元23与从动轮单元24带动提升传送带25绕固定板21循环前移以自下而上提升物料。
具体地,驱动组件22位于固定框架10的第一方向上的左侧并靠近固定框架10的底部,驱动组件22包括驱动电机221、驱动轮(图未示)以及驱动传送带225。驱动电机221位于固定框架10在第一方向上的左侧,驱动电机221具有用于输出扭矩的输出轴,驱动轮套设于驱动电机221的输出轴并可跟随输出轴同步转动,驱动传送带225绕设于驱动轮和主动轮单元23以使驱动轮和主动轮单元23传动连接。如此,驱动电机221依次借助驱动轮、驱动传送带225驱动主动轮单元23工作。可以理解,驱动组件22的构造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主动轮单元23设于固定框架10的底部,主动轮单元23包括第一转动轴232、两个主动轮234以及一个惰轮236。第一转动轴232的中心轴线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转动轴23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两根固定竖杆。两个主动轮 234分别套设于第一转动轴232的两端,惰轮236套设于第一转动轴232靠近驱动组件22的一端,驱动传送带225绕设于惰轮236。
从动轮单元24设于固定框架10的顶部,从动轮单元24包括第二转动轴241 及两个从动轮243。第二转动轴241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转动轴 24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两根固定竖杆,两个从动轮243分别套设于第二转动轴241的两端并与两个主动轮234在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
固定板21安装于固定框架10,固定板21沿物料的提升方向位于主动轮单元23和从动轮单元24之间,固定板21的宽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固定板21 的厚度方向为垂直于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
提升传送带25有两条,两条提升传送带25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一条提升传送带25绕设于一个主动轮234和一个从动轮243,另一条提升传送带25绕设于另一个主动轮234和另一个从动轮243,且两条提升传送带25均绕设于固定板21外,提升传送带25的宽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提升传送带25 的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方向。如此,提升传送带25借助主动轮单元23和从动轮单元24循环前移。
多组提升单元26沿提升传送带25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提升单元26 沿第一方向纵长延伸,提升单元26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两条提升传送带25,且提升单元26的中部在第二方向上抵持于固定板21,固定板21用于对提升单元26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如此,物料可支撑于提升单元26上,且支撑于提升单元26上的物料的中心轴线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提升单元26可在提升传送带25的驱动下沿固定板2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提升物料。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升单元26包括提升安装座261及多个提升齿 263,提升安装座261沿第一方向纵长延伸,提升安装座26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提升传送带25,提升安装座261的中部抵持于固定板21。多个提升齿263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提升齿26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提升部2632与第二提升部2634。第一提升部2632的一端连接于提升安装座261,第一提升部2632 的另一端朝远离提升传送带25的方向延伸,优选地,第一提升部2632与物料传送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提升部263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提升部2632远离提升安装座261的一端,第二提升部2634的一端朝与物料的提升方向相反的方朝下弯折延伸。
如此,物料可由上游工位滚落至第一提升部2632上,而由于第一提升部2632 的一端设有朝向弯折延伸的第二提升部2634,因此可避免中空的物料在滚落至第一提升部2632上的过程中插设于第一提升部2632。
进一步地,第一提升部2632在垂直于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与物料的径向尺寸匹配,因此一组提升单元26一次仅可以输送一个物料,从而保证物料的有序输送。
而为了防止物料在竖直方向上叠放,本申请的提升装置100还包括挡料机构30,挡料机构30安装于提升机构20,叠放于上方的物料可在挡料机构30的阻挡下掉落,从而实现物料的逐个输送。
结合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提升装置的挡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挡料机构30包括挡料件安装座32、挡料件34以及复位件(图未示)。挡料件安装座32安装于固定板21,挡料件34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挡料件安装座32,且挡料件34的转动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复位件连接挡料件 34的另一端和挡料件安装座32,复位件用于提供驱动挡料件34由非挡料状态切换至挡料状态。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复位件为可发生可恢复的形变的扭簧。
如此,当在竖直方向上叠放有两个物料的提升单元26移动至挡料机构30 下方时,位于上方的物料接触突伸出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的挡料件34,从而在挡料件34的抵持下掉落。剩余一个物料的提升单元26继续向上运动,提升单元26推动挡料件34向内转动而缩入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内,因此挡料件 34上剩余的物料顺利向上移动。当提升单元26离开挡料件34后,挡料件34在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重新伸出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以预备阻挡下一个叠放物料,从而保证物料逐个输送。
为了将提升至提升传送带25顶端的物料推出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使其掉落至下一工位,提升装置100还包括顶出机构40。顶出机构40安装于固定框架的顶端,顶出机构40突伸出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顶出机构40远离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的一侧具有顶出面432,顶出面432相对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向外倾斜设置,在物料的提升方向上,顶出面432相对提升传送带25所在平面的距离逐渐增大。
如此,移动至提升传送带25顶端的物料在顶出面432的推动下向远离提升传送带25的方向移动直至从提升单元26上掉落至下一个工位,从而实现了物料的逐个输送,有效提高了设有该提升装置100的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顶出机构40包括安装横杆41及两个顶出件43。安装横杆4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提升传送带25的前方,安装横杆41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两个固定竖杆12。两个顶出件4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顶出件 43固接于安装横杆41朝向提升传送带25的一侧,且每个顶出件43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截面大致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形成倾斜延伸的顶出面432。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提升单元26的移动与顶出机构40存在干涉,每组提升单元26设有两个避让槽,两个避让槽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避让槽沿物料的提升方向延伸。如此,顶出件43可沿提升传送带25的纵长方向从避让槽中穿过,从而在实现物料掉落的同时避免干扰提升单元26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升装置100还包括安装于固定框架的导向板50,两组导向板50分别安装于两根固定竖杆12上以位于两条提升传送带25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组导向板50沿竖直方向延伸。如此,可通过导向板50的在第一方向上限位物料以避免物料在第一方向上错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升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护板61与第二护板63,第一护板61与第二护板63设于固定框架10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用于对提升机构20进行保护。优选地,第一护板61与第二护板63由透明材料形成,从而便于操作者看到第一护板61与第二护板63内的情况。
上述提升装置100,可将物料由下至上逐个提升,并通过挡料机构30避免物料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到达顶端的物料可通过顶出机构40自动掉落,从而使物料迅速、顺畅地转移至下一工位,实现了物料平稳、顺畅地逐个提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
固定框架;
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循环前移的提升传送带和安装于所述提升传送带上的提升单元,所述提升传送带用于带动所述提升单元自下而上提升物料;以及
顶出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且位于所述提升机构的顶端,所述顶出机构突出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
其中,所述顶出机构突出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一侧具有顶出面,沿物料的提升方向,所述顶出面相对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向外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物料的提升方向,所述顶出面相对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距离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主动轮单元和从动轮单元,所述主动轮单元和所述从动轮单元设于所述固定框架沿物料的提升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提升传送带借助所述主动轮单元和所述从动轮单元循环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物料的提升方向位于所述主动轮单元和所述从动轮单元之间,所述提升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抵持于所述固定板以借助所述固定板支撑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单元设有避让槽,所述顶出机构能够沿所述提升传送带的纵长方向从所述避让槽中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多组提升单元,所述多组提升单元沿所述提升传送带的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提升单元包括多个提升齿,所述多个提升齿沿所述提升传送带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提升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提升部与第二提升部,所述第一提升部与物料的提升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二提升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提升部,所述第二提升部的另一端朝与物料的提升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安装于所述提升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件;
其中,所述挡料件能够在突出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的挡料状态和缩入所述提升传送带所在平面内的非挡料状态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件安装座,所述挡料件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提升机构,所述挡料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挡料件安装座,且所述挡料件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物料的提升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挡料件和所述挡料件安装座,所述复位件用于提供驱动所述挡料件由所述非挡料状态切换至所述挡料状态的弹力。
CN202120134660.4U 2021-01-18 2021-01-18 提升装置 Active CN214778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4660.4U CN214778552U (zh) 2021-01-18 2021-01-18 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4660.4U CN214778552U (zh) 2021-01-18 2021-01-18 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8552U true CN214778552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7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4660.4U Active CN214778552U (zh) 2021-01-18 2021-01-18 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8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08348A1 (en) Storage unit for tubular winding cores
CN210029510U (zh) 钢丝绳输送装置的直线夹紧机构
JP5129951B2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CN214778552U (zh) 提升装置
CN210259872U (zh) 一种间歇式传送装置
CN220033322U (zh) 一种料盘堆叠上下料装置
CN111268464A (zh) 极片驱动装置及裁切***
CN205771470U (zh) 墨盒输送机构
CN110342191A (zh) 传送带卡盘
CN210735295U (zh) 一种原纸输送装置
CN211496118U (zh) 一种集装箱整体式装车用自适应上料机构
CN210236156U (zh) 一种圆带侧托式光纤盘输送机构
CN217101629U (zh) 提升装置及提升设备
CN109552928B (zh) 一种瓦楞纸板堆码机
CN218490767U (zh) 一种传送装置及辐射表检定***
CN214455834U (zh) 整料装置
CN109230256A (zh) 圆带侧托式光纤盘输送机构及光线盘输送方法
CN217866629U (zh) 一种传输装置和加工设备
US20180105364A1 (en) Conveyor structure of conveyor driven fabric dyeing machine
CN214454643U (zh) 上料装置
CN211686855U (zh) 板材辊道
CN221395461U (zh) 一种轴承内圈加热自动上料装置
CN212685994U (zh) 一种纱筒自动打包***用输送装置
CN220033187U (zh) 物料输送设备及其防撞装置
CN109051517A (zh) 稳定输送型转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