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0892U -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0892U
CN214710892U CN202120506986.5U CN202120506986U CN214710892U CN 214710892 U CN214710892 U CN 214710892U CN 202120506986 U CN202120506986 U CN 202120506986U CN 214710892 U CN214710892 U CN 214710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self
zipper
elastic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69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069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0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0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0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该自锁拉头包括拉件、弹性马勾,以及与拉链适配以控制拉链开闭的拉头本体,拉头本体设置有固定部和***口,其中:弹性马勾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卡接端,连接端与固定部连接,卡接端与***口位置对应以令卡接端能够通过***口伸入拉头内腔中与拉链卡接,拉件的枢轴位于弹性马勾和拉头本体之间,枢轴的宽度大于枢轴的厚度。该自锁拉头通过弹性马勾能够实现与拉链自锁,提升拉链的保险能力,而且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进一步地,该弹性马勾还通过双角钩结构,令自锁拉头具有高强度保险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其主要构件为链牙和拉头,以及上下止位件或锁紧件。拉链常用作服饰辅料的组成部分,此外,在背包、帐篷、箱包、鞋类、布衣柜等生活用品或其它产品包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拉链用拉头,容易出现无保险的现象,出现拉头在拉链上自动下滑或保险不达标等问题,保险功能较差;另外,也会缩短拉链的使用寿命。
可见,拉链整个行业的拉链拉头存在容易出现下滑和保险能力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该自锁拉头通过弹性马勾能够实现与拉链自锁,提升拉链的保险能力,而且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拉头,包括拉件、弹性马勾,以及与拉链适配以控制拉链开闭的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设置有固定部和***口,其中:
所述弹性马勾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卡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卡接端与所述***口位置对应以令所述卡接端能够通过所述***口伸入拉头内腔中与拉链卡接;
所述拉件的枢轴位于所述弹性马勾和所述拉头本体之间,所述枢轴的宽度大于所述枢轴的厚度。
可选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所述弹性马勾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拉头本体的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马勾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可选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所述弹性马勾包括弹性件和马勾本体,其中:
所述弹性马勾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拉头本体的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以通过所述弹性件控制所述弹性马勾的所述卡接端自动伸入所述***口与链牙卡接。
可选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所述拉头本体设置有防偏导向部,所述防偏导向部位于所述弹性马勾的左右两侧。
可选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所述枢轴的两侧前后分别设置有所述防偏导向部。
可选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所述弹性马勾的所述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角钩和第二角钩,所述第一角钩和所述第二角钩用于伸入拉链内与链牙卡接。
可选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所述第一角钩用于与所述拉链中的左侧链牙卡接;所述第二角钩用于与所述拉链中的右侧链牙卡接;
所述第一角钩到马勾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角钩到马勾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为整数倍的链牙宽度。
可选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所述枢轴包括枢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枢轴本体顶面的加厚垫块,所述加厚垫块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枢轴本体的宽度。
可选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所述弹性马勾设置有用于在上述拉件竖起时与所述枢轴横向抵接的定位凸起。
一种拉链组件,包括拉链,以及如上文中所述的自锁拉头。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通过弹性马勾能够实现自锁功能,保证弹性马勾和拉链之间受力稳定,不仅能够减少拉链下滑几率,提升拉链的保险能力,从而有效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而且该自锁拉头的结构简单,方便组装和制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头本体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马勾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在拉合状态的拉链上的装配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在打开状态的拉链上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该自锁拉头通过弹性马勾能够实现与拉链自锁,提升拉链的保险能力,而且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包括拉件1、弹性马勾2,以及与拉链适配以控制拉链开闭的拉头本体3,拉头本体3设置有固定部31和***口33,其中:弹性马勾2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23和卡接端,该连接端23与固定部31连接,该卡接端与***口33位置对应以是的该卡接端能够通过***口33伸入拉头内腔中与拉链卡接,拉件1的枢轴12位于弹性马勾2和拉头本体3之间,枢轴12的宽度大于枢轴12的厚度。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1和图4,拉件1的一端设置有穿过孔11,穿过孔11的侧边与拉件1的侧边之间形成用于调节控制弹性马勾2动作的枢轴12,枢轴12用于控制卡接端是否***拉链内。枢轴12的宽度是指穿过孔11的侧边与拉件1的侧边之间的距离L1,在弹性马勾2的转动平面内(也可以说是,在弹性马勾的卡接端绕连接端23转动时的转动平面内),枢轴12的厚度L2与枢轴12的宽度L1垂直。
拉件1相对拉头本体3竖起时,弹性马勾2的卡接端被抬起,并脱离拉链,此时,拉头可沿拉链移动,以控制拉链合并或打开;拉件1与拉头本体3贴合时,在马勾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弹性马勾2的卡接端落入拉链的链牙缝隙中与其卡接,此时,拉头被锁死在拉链上,防止拉链自动打开。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通过弹性马勾能够实现自锁功能,保证弹性马勾和拉链之间受力稳定,不仅能够减少拉链下滑几率,提升拉链的保险能力,从而有效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而且该自锁拉头的结构简单,方便组装和制造。
示例性地,在上述自锁拉头中,弹性马勾2的连接端23与拉头本体3的固定部31固定连接,弹性马勾2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该弹性材料是指具有一定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外力消失则恢复原有形状的材料。例如铜片、铁片、硬质塑料片。此时的弹性马勾相当于是一个弹簧片。
或者,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令弹性马勾2的弹性通过安装弹性件来说实现。例如:弹性马勾2包括弹性件和马勾本体,其中,弹性马勾2的连接端23与拉头本体3的固定部31之间通过弹性件(例如扭簧)连接,以通过弹性件控制弹性马勾2的卡接端自动伸入***口33与链牙卡接。这种情况下,马勾本体的材质可以为弹性材料,也可以为弹性非常小甚至没有弹性的硬质材料。
具体地,请参见图2,拉头本体3的顶面设置有四个防偏导向部32,该防偏导向部32分布在弹性马勾2的左右两侧,能够引导弹性马勾2的卡接端抬起和下落,防止其偏离***口33所在的位置。而且,该防偏导向部32分布在枢轴12的前后两侧,从而,该防偏导向部32对枢轴12也能够起到前后定位的作用,而且,在拉动拉头在拉链上滑动时,位于枢轴12前后两侧的防偏导向部32也能够传递拉件1和拉头本体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避免弹性拉勾2因受力过大而损坏。
请参见图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在上述自锁拉头中,弹性马勾2的连接端23设置有第一角钩21和第二角钩22,第一角钩21和第二角钩22用于伸入拉链内与链牙卡接。具体地,第一角钩21用于与拉链中的左侧链牙卡接;第二角钩22用于与拉链中的右侧链牙卡接。而且,第一角钩21到马勾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角钩22到马勾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第二距离,该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为整数倍的链牙宽度(该链牙宽度是指单个链牙在拉链拉合方向上的宽度),从而通过一左一右、错开排布的两个角钩,能够更好地使马勾卡住拉链,令自锁拉头具有高强度保险能力。
优选地,如图3中所示,两个角钩一前一后,错开一个链牙的距离。从而,当两个角钩与拉链卡接时,两个角钩正好分别与左右相邻并彼此咬合的两个链牙卡接固定,实现拉头在拉链上的自锁,具体可参见图8。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9所示,当拉链处于打开状态,拉头仅位于单侧拉链上时,按压拉件1使其与拉头本体3贴合,也能够实现拉头在拉链上的自锁。此时,一个角钩位于单侧拉链上相邻的两个链牙之间,并与其卡接固定。
具体地,请参见图4,上述拉件1的枢轴12包括枢轴本体和设置在枢轴本体顶面的加厚垫块121,加厚垫块121的宽度L3大于或等于枢轴本体的宽度L2。通过加厚垫块121能够避免拉件厚度太薄导致转动性太差或易变性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加厚垫块121和枢轴本体的厚度之和为枢轴12的整体厚度,该厚度小于第一角钩21和第二角钩22的长度L4(参见图3),以保证,拉件1贴合拉头本体3的顶面时,第一角钩21和第二角钩22顺利***拉链内。
具体地,请参见图3和图6,弹性马勾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在拉件1竖起时与枢轴12横向抵接的定位凸起24。
当拉件1竖起时,位于枢轴本体前侧的加厚垫块121与马勾内壁的定位凸起24相抵,枢轴本体的后侧面与防偏导向部32相抵,从而,在弹性马勾2的弹性回复力和后侧防偏导向部32的定位作用下,竖起的拉件2能够保持竖直状态,手动按压拉件1才会使其与拉头本体3贴合。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把拉件1搬到90°角及以上,则马勾卡接端即可脱离相邻链牙之间的齿槽,拉件1也能固定在前后两侧的防偏导向部32之间,不发生晃动,拉链一端的插销***或者拔出时就不会碰到马勾,拉链也就能够顺利的拉开或合上。
具体地,上述自锁拉头中的拉头本体3包括用于夹持拉链的顶部夹持件和底部夹持件,顶部夹持件和底部夹持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链牙分离的连接柱,连接柱伸出顶部夹持件外的端部设置有固定部31。优选地,该固定部31为与连接端23适配的安装槽,弹性马勾2的连接端23与该安装槽固定连接或通过弹性件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3,上述弹性马勾2通过一个弹性片弯曲制作而成,若把上述弹性马勾2从连接端到卡接端的弯曲走线看成一根曲线,则该曲线所在平面位于拉头本体3的中心平面内。该结构能够弹性马勾2在拉头本体3中的组装结构更为稳定,在生产拉链时,穿拉头更方便,适合现有拉链设备自动化生产,有利于减小自动化生产难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拉链组件,该拉链组件包括拉链,以及上文中所说的自锁拉头。该拉链可以是开尾拉链,也可以是避位拉链(或称为闭口拉链)。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能够运用在所有型号的尼龙拉链上。
综上,请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应用在闭口拉链上,当拉头装在拉链上时,抬起拉件1到90°角及以上,因为四个防偏导向部32把拉件1固定住,弹性马勾2的一端也固定在拉头本体3的安装槽里面,所以拉件1把弹性马勾2顶起来的同时弹性马勾2也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回复力,从而把拉件1固定住,此时,拉头能够在拉链上自由拉动,当把拉件1放下来时,一左一右两个角钩同时钩紧在一左一右、彼此错开咬合的链牙上。
请参见图7和图9,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拉头运用在开口拉链上,同样的,当拉头装在拉链上时,抬起拉件1到90°角及以上,因为四个防偏导向部32把拉件1固定住,弹性马勾2的一端也固定在拉头本体3的安装槽里面,所以拉件1把弹性马勾2顶起来的同时弹性马勾2也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力,从而把拉件1固定住,这样拉头就能够在拉链上自由拉动,并且,开口拉链上装设有下止,所述下止包括方块和固定在方块侧边的插销,弹性马勾2在拉头本体3上的位置是拉头的中心,拉件1抬起来时,插销能够顺利的从方块中***或者拔出,所以该自锁拉头能够运用在开口拉链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件(1)、弹性马勾(2),以及与拉链适配以控制拉链开闭的拉头本体(3),所述拉头本体(3)设置有固定部(31)和***口(33),其中:
所述弹性马勾(2)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23)和卡接端,所述连接端(23)与所述固定部(31)连接,所述卡接端与所述***口(33)位置对应以令所述卡接端能够通过所述***口(33)伸入拉头内腔中与拉链卡接,
所述拉件(1)的枢轴(12)位于所述弹性马勾(2)和所述拉头本体(3)之间,所述枢轴(12)的宽度大于所述枢轴(12)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马勾(2)的所述连接端(23)与所述拉头本体(3)的所述固定部(3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马勾(2)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马勾(2)包括弹性件和马勾本体,其中:
所述弹性马勾(2)的所述连接端(23)与所述拉头本体(3)的所述固定部(31)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以通过所述弹性件控制所述弹性马勾(2)的所述卡接端自动伸入所述***口(33)与链牙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本体(3)设置有防偏导向部(32),所述防偏导向部(32)位于所述弹性马勾(2)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12)的两侧前后分别设置有所述防偏导向部(3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马勾(2)的所述连接端(23)设置有第一角钩(21)和第二角钩(22),所述第一角钩(21)和所述第二角钩(22)用于伸入拉链内与链牙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钩(21)用于与所述拉链中的左侧链牙卡接;所述第二角钩(22)用于与所述拉链中的右侧链牙卡接;
所述第一角钩(21)到马勾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角钩(22)到马勾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为整数倍的链牙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12)包括枢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枢轴本体顶面的加厚垫块(121),所述加厚垫块(12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枢轴本体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马勾(2)设置有用于在上述拉件(1)竖起时与所述枢轴(12)横向抵接的定位凸起(24)。
10.一种拉链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链,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拉头。
CN202120506986.5U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Active CN214710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6986.5U CN214710892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6986.5U CN214710892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0892U true CN21471089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93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6986.5U Active CN214710892U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08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3233B2 (en) Slide fastener
US5440792A (en) Buckle having resilient locking arm with coacting retaining lug
US8522409B2 (en) Side release buckle
JP4906637B2 (ja) 開離嵌挿具付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US8453302B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US6088888A (en) Separable bottom stop assembly of slide fastener
US20150335107A1 (en) Slider Provided with Handle at Rear for Slide Fastener
JP4726820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WO2012032657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US7533451B2 (en) Slide fastener
EP0203471B1 (en) Automatic locking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s
CN211065274U (zh) 一种拉链及其按压解锁式拉头
JPH02213302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ー
CN214710892U (zh) 一种拉链组件及其自锁拉头
EP1300094A1 (en) A slide fastener
WO2020230333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210329594U (zh) 一种拉链及其拉头防错位快速咬合结构
JPH0130883Y2 (zh)
CN210672313U (zh) 开合拉链头以及一种拉链
CN211608389U (zh) 一种自锁拉头
EP1300093B1 (en) A slide fastener
CN209677545U (zh) 一种拉链、拉头及其拉拔组件
EP3556241B1 (en) Semi-circular zipper and sliders used cooperatively
CN214127298U (zh) 一种拉链
US2629912A (en) Automatic lock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