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8032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98032U
CN214098032U CN202120342712.7U CN202120342712U CN214098032U CN 214098032 U CN214098032 U CN 214098032U CN 202120342712 U CN202120342712 U CN 202120342712U CN 214098032 U CN214098032 U CN 214098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circuit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mp
lamp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27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楠楠
李富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27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98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98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98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至少两个灯板,灯板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于灯板的一个侧边上,与灯板的线路层位于基板的同一侧,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灯板的背面焊接的端子,减少了设置的线路层数,从而降低灯板的制作成本,并且,两个相邻的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这样设置保证了两个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不会发生结构干涉问题,并且不需要设计过长的线材,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作为背光在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中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采用巨量mini LED晶粒作为背光源应用到模组的背光领域,不仅可以实现背光的薄形化,还实现更为精细化的动态控制,提升液晶显示的动态对比度。
目前在制作显示装置时为了驱动mini LED灯板,通常在mini LED灯板的背面焊接端子,用来电连接驱动mini LED灯板的驱动线路板,而为了实现端子与mini LED灯板之间的电连接,通常会在mini LED灯板与端子之间设置线路层,增加了背光模组中的线路层数,从而增加了灯板的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至少两个灯板,灯板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于灯板的一个侧边上,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灯板的背面焊接的端子,减少了设置的线路层数,降低灯板的制作成本,并且,两个相邻的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这样设置保证了两个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不会发生结构干涉问题,并且不需要设计过长的线材,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灯板结构相同,并且灯板仅包括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时,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于灯板的一个侧边的中心点的一侧,此时将两个相邻的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分别位于中心点的两侧,且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到各自中心点的距离相等,保证了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灯板结构不相同,并且灯板仅包括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时,两个相邻的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时,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分别位于中心点的两侧,两个相对设置的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到各自中线点的距离不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位置设置更加灵活,保证了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当灯板上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数量过多,或者灯板上的控制分区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控制分区数量设置多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可以为多个分区传输驱动信号。当灯板包括至少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时,相邻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以保证两个灯板相对设置时,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板包括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分别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其中,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的结构相同,当两个灯板相对设置时,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沿着所在侧边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保证了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发生结构干涉。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有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并且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1-a2≥b;
其中,a1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2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此时将第一灯板放置在背板上,再将第二灯板与第一灯板相对放置,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板包括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分别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其中,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的结构不同,当两个灯板相对设置时,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位于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以保证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各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灯板包括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两个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关于所在侧边的中心点对称分布;第二灯板包括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两个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关于所在侧边的中心点对称分布;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其中,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3-a4≥b;
其中,a3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4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相对放置在背板上,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板包括三个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分别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其中,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的结构相同,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沿着所在侧边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以保证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有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三柔性印刷电路板,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a5,第二柔性印刷电路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a6,第三柔性印刷电路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a7,并且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三柔性印刷电路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5-a7≥b;
a7-a6≥b;
其中,a5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6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7表示第三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第一灯板放置在背板上,再将第二灯板与第一灯板相对放置,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驱动板,位于背板背离灯板的一侧,并且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的拼接处的正下方,背板包括开孔,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开孔与驱动板电连接,减少了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的使用,驱动板为灯板提供驱动信号,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板的驱动信号,驱动灯板上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发光。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板还包括基板、线路层和微型发光二极管,线路层与柔性印刷电路板位于基板的同一侧,且线路层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传输驱动信号,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小于500μ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一;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二;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俯视图之一;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三;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俯视图之二;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俯视图之三;
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四;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俯视图之四;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五。
其中,100-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11-背板、12-灯板、13-驱动板、14-扩散板、15-扩散板支架、16-光学膜片、121-基板、122-线路层、123-微型发光二极管、124-反光层、125-封装层、126-柔性印刷电路板、12-1、12-3、12-5-第一灯板、12-2、12-4、12-6-第二灯板、1261、1263、1265-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2、1264、1266-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7-第三柔性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构成。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依靠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实现亮度显示。
液晶显示器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的电场效应,以控制背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从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
显示面板200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显示面板的形状与尺寸通常与背光模组相匹配,通常情况下显示面板200可以设置为矩形,包括天侧、地侧、左侧和右侧,其中天侧和地侧相对,左侧和右侧相对,天侧分别与左侧的一端和右侧的一侧相连,地侧分别与左侧的另一端和右侧的另一端相连。
显示面板200为透射型显示面板,能够对光的透射率进行调制,但本身并不发光。显示面板200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都可以独立的控制背光模组100入射到该像素单元的光线透过率和色彩,以使全部像素单元透过的光线构成显示的图像。
背光模组100通常位于显示装置的底部,其形状与尺寸与显示装置的形状与尺寸相适应。当应用于电视或移动终端等领域时,背光模组通常采用矩形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采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用于在整个出光面内均匀的发出光线,为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线,以使显示面板可以正常显示影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1、灯板12、驱动板13、扩散板14、扩散板支架15和光学膜片16。
背板11位于背光模组的底部,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背板11通常情况下为一矩形结构,当应用于异形显示装置时,其形状适应于显示装置的形状。背板11包括天侧、地侧、左侧和右侧。其中天侧和地侧相对,左侧和右侧相对,天侧分别与左侧的一端和右侧的一侧相连,地侧分别与左侧的另一端和右侧的另一端相连。
背板11的材质采用铝、铁、铝合金或铁合金等。背板11用于固定灯板12、扩散板14和光学膜片16等部件的边缘位置,背板11还对灯板12起到散热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板11包括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采用灯板12作为背光源。灯板12位于背板11之上。
通常情况下,灯板12整体可呈方形或矩形。灯板12包括众多微型发光二极管芯片,由于固晶机量程的限制,并且电路板尺寸过大也会出现板材涨缩严重、焊盘精度不高等诸多问题,灯板12的尺寸不宜过大。当应用于大尺寸的显示装置时,通常采用多个灯板12相互拼接的方式,提供背光。
根据显示装置的尺寸可以设置多个灯板12,例如,75英寸的电视可以采用2*8个灯板12之间通过拼接方式共同提供背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包括至少两个灯板12。
驱动板13位于背板11背离灯板12的一侧,并且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12的拼接处的正下方,通常情况下驱动板13可以设置为矩形或方形。
驱动板13的作用是为灯板12提供驱动信号,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板13的驱动信号,驱动灯板12上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发光。
扩散板14位于灯板12的出光侧,与灯板12存在一定的距离,扩散板14的形状与灯板12整体的形状相同。通常情况下扩散板14可以设置为矩形或方形。
扩散板14的作用是对入射光线进行散射,使经过扩散板14的光线更加均匀。扩散板14中设置有散射粒子材料,光线入射到散射粒子材料会不断发生折射与反射,从而达到将光线打散的效果,实现匀光的作用。
扩散板14具有较高的雾度,均匀效果更加,通常可以采用挤出工艺加工,扩散板14所用材质一般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系材料PS、聚丙烯PP中的至少一种。
扩散板14中还可以设置量子点材料,形成量子点扩散板,量子点材料中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红色量子点材料在蓝色光的激发下出射红色光,绿色量子点材料在蓝色光的激发下出射绿色光,受激发射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透射的蓝色光混合成白光出射。
量子点扩散板,在制作背光模组的后续过程中,不再设置量子点膜,既降低了成本,又使显示装置更轻薄。
扩散板14需要覆盖所有灯板12所在的区域,其尺寸相对较大,容易发生塌陷翘曲变形,使背光模组的光学特性变差,甚至损坏微型发光二极管,因此通常会在灯板12与扩散板14之间设置扩散板支架15,用于支撑扩散板14。
扩散板支架15所用材质一般为聚碳酸酯PC。
在具体实施时,扩散板支架15的形状可以为形态简单的三角形、梯形和锥形等,在此不做限定。
光学膜片16位于扩散板14背离灯板12的一侧,光学膜片16整层设置,其形状与扩散板14的整体形状相同,通常情况下可以设置为矩形或方形。
光学膜片16的设置可以使背光模组适应多种多样的实际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板12中的光源可以采用蓝光微型发光二极管,光学膜片16包括量子点层或荧光层。
量子点层中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红色量子点材料在蓝色光的激发下出射红色光,绿色量子点材料在蓝色光的激发下出射绿色光,受激发射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透射的蓝色光混合成白光出射。
荧光层中包括受激发射红色光和受激发射绿色光的荧光材料,受激发射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透射的蓝色光混合成白光出射。
除此之外,光学膜片16还可以包括棱镜片,棱镜片可以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改变显示装置的可观看角度。
光学膜片16还可以包括反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作为一种增亮片,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同时使出射光线具有偏振的性质,省略液晶显示面板下偏光片的使用。
灯板12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灯板也可以是发管二极管灯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12为微型发管二极管灯板时,具体地,参照图2,灯板12具体包括:基板121、线路层122、微型发光二极管123、反光层124、封装层125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
基板121位于背板11之上,基板121的形状与灯板12的整体形状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基板121为板状,整体呈长方形或正方形。
基板12可以采用FR4、铝基或玻璃等材料进行制作。或者,也可以采用柔性材料来制作以形成柔性显示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基板121采用的材料也可以为热导系数较高的玻璃,采用热导系数较高的玻璃制作基板121,可以使显示装置在显示时发出的热量很快地散发出去,避免了温度过高引起的降低发光效率的问题,另外,玻璃基板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后期的加工制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路层122经导电材料电镀沉积在基板121上,根据需要刻蚀线路形成,导电材料可以采用铜,在此不做限定。在制作过程中,导电材料会刻蚀出断口,断口的两侧分别连接微型发光二极管123的正极和负极。
微型发光二极管123位于线路层122之上。线路层122制作完成后会在其表面形成用于焊接微型发光二极管123的焊盘,微型发光二极管123焊接于该焊盘上,通过线路层122传输的驱动板13发出的驱动信号驱动微型发光二极管123发光。
微型发光二极管123不同于普通的发光二极管,其具体指的是微型发光二极管芯片。由于微型发光二极管123的尺寸很小,因此有利于将背光模组的动态发光控制到更小的分区,可以实现更为精细化的动态控制,提升显示装置的动态对比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型发光二极管123的尺寸在500μm以下。
灯板12可以只包括一种颜色的微型发光二极管123,也可以包括多种颜色的微型发光二极管123,在此不做限定。
反光层124位于线路层122靠近微型发光二极管123一侧的表面,为绝缘保护层,具有保护电路板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光层124采用具有反光性质的材料涂覆于线路层122的表面,再通过刻蚀等工艺将用于焊接微型发光二极管123的焊盘所在的位置暴露出来,以形成用于暴露微型发光二极管123的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光层124采用的材料为具有对光进行反射的性质白色油墨,白色油墨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85%,在此不做限定。
封装层125为覆盖微型发光二极管123背离线路层122一侧表面的保护胶。封装层125用于封装保护微型发光二极管123,阻隔异物进入到微型发光二极管123内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封装层125可以采用透明胶体材料,如透过性较佳的硅胶、改性硅胶或环氧树脂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封装层125可以采用整层涂覆、条形涂覆和点涂的方式制作,其中封装层125采用整层涂覆方式制作工艺简单,由于封装层125为透明保护胶,整层涂覆时光线仍然可以透过封装层125到达反光层124,反光层124对光进行反射。封装层125也可以采用条形涂覆和点涂的方式制作,其中采用点涂的方式制作可以节省封装胶材料,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衬底实施例提供的灯板12为发管二极管灯板时,灯板12采用发管二极管灯板作为背光源,且在灯板12背离背板11的一侧可以设置反射片,反射片包括多个用于暴露发光二极管的开口。将反射片设置在发管二极管灯板之上,可以将各发光二极管暴露出来,保证发光二极管可以顺利地出射光线。反射片具有对光进行反射的性质,因此发光二极管向背板一侧出射的光线,或者被背光模组中的元件反射回背板一侧的光线,可以被反射片重新向出光一侧反射,由此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在制作显示装置时为了驱动灯板12,通常在灯板12的背面焊接端子,用来电连接驱动板13,而为了实现端子与灯板12之间的电连接,通常会在灯板12与端子之间设置线路层,这样设置增加了背光模组中的线路层数,从而增加了灯板12的制作成本。
有鉴于此,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灯板12还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126,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与灯板12上的线路层122位于同一侧,连接于灯板12的一个侧边上的线路层122上,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另一端通过背板11上的开孔与驱动板13电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灯板12的背面焊接的端子,从而减少灯板12设置的线路层数,降低灯板材料成本。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一。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二。
参照图3a和图3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相邻的灯板12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相对设置,并且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互不交叠,这样设置保证了两个灯板12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不会发生结构干涉问题,且驱动板13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12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正下方,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在连接驱动板13时,不需要设计过长的线材,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地,如图3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灯板12结构相同,并且灯板12仅包括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时,如图3a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26连接于灯板12的一个侧边的中心点A的一侧,此时将两个相邻的灯板12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相对设置,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分别位于各自中心点A(A’)的两侧,且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到各自中心点A(A’)的距离相等,保证了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两个灯板12结构不相同,并且灯板12仅包括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时,如图3b所示,两个相邻的灯板12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相对设置时,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分别位于各自中心点A(A’)的两侧,两个相对设置的灯板12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到各自中线点A(A’)的距离可以不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位置设置更加灵活,保证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之间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灯板12上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数量123过多,或者灯板12上的控制分区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控制分区数量设置多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可以为一个分区传输驱动信号。当灯板12包括至少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时,相邻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宽度,以保证两个灯板12相对设置时,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发生结构干涉。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俯视图之一。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三。
参照图4a和图4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板12包括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12分别为第一灯板12-1和第二灯板12-2,其中,第一灯板12-1和第二灯板12-2的结构相同,当两个灯板12相对设置时,第一灯板12-1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和1262)和第二灯板12-2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和1262)沿着所在侧边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保证了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和1262)互不交叠,避免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发生结构干涉。
具体地,第一灯板12-1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有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2,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并且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2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1-a2≥b;
其中,a1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a2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2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宽度。
此时将第一灯板12-1放置在背板11上,再将第二灯板12-2与第一灯板12-1相对放置(此时第一灯板12-1沿垂直于背板11的方向旋转180度即可得到第二灯板12-2,因此第一灯板12-1与第二灯板12-2结构相同),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2可以采用图4a所示的结构,即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位于所在侧边中心点A上侧,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2位于中心点A的下同。或者,图4a所示的灯板也可以镜像设置,此时,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1位于中心点A的下侧,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2位于中心点A的上侧,以上两种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俯视图之二。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俯视图之三。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四。
参照图5a、图5b和图5c,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板12包括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12分别为第一灯板12-3和第二灯板12-4,其中,第一灯板12-3和第二灯板12-4的结构不同,当两个灯板相对设置时,第一灯板12-3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位于第二灯板12-4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两侧,以保证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互不交叠,避免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发生结构干涉。
具体地,如图5a所示,第一灯板12-3包括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3,两个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3关于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对称分布;如图5b所示,第二灯板12-4包括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4,两个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4关于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对称分布;对比图5a和图5b,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3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4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其中,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3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4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3-a4≥b;
其中,a3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3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a4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4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宽度。
如图5c所示,将第一灯板12-3和第二灯板12-4相对放置在背板11上,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的俯视图之四。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俯视图之五。
参照图6a和图6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板12包括三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12分别为第一灯板12-5和第二灯板12-6,其中,第一灯板12-5和第二灯板12-6的结构相同,第一灯板12-5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和第二灯板12-6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沿着所在侧边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以保证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发生结构干涉。
具体地,如图6a所示,第一灯板12-5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有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5、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6和第三柔性印刷电路板1267,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5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为a5,第二柔性印刷电路1266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为a6,第三柔性印刷电路1267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为a7,并且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5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6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三柔性印刷电路1267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5-a7≥b;
a7-a6≥b;
其中,a5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265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a6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1266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a7表示第三柔性印刷电路板1267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A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宽度。
如图6b所示,将第一灯板12-5放置在背板11上,再将第二灯板12-6与第一灯板12-5相对放置(此时第一灯板12-5沿垂直于背板11的方向旋转180度即可得到第二灯板12-6,因此第一灯板12-5与第二灯板12-6结构相同),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12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26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具体实施时,灯板上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3可以采用图6a所示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将图6a关于中心线镜像设置,以使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3的位置镜像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柔性印刷电路板具体设置于中心点的哪一侧进行具体限制,仅为了说明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灯板12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电路设计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一个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数量进行具体限定,两个相对设置的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相对设置的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互不交叠,即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第一实用新型构思,灯板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于灯板的一个侧边上,与灯板上的线路层位于同一侧,连接于灯板的一个侧边上的线路层上,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背板上的开孔与驱动板电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灯板的背面焊接的端子,从而减少设置的线路层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第二实用新型构思,两个相邻的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并且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这样设置保证了两个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不会发生结构干涉问题,且驱动板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正下方,柔性印刷电路板在连接驱动板时,不需要设计过长的线材,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第三实用新型构思,两个灯板结构相同,并且灯板仅包括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时,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于灯板的一个侧边的中心点的一侧,此时将两个相邻的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分别位于中心点的两侧,且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到各自中心点的距离相等,保证了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第四实用新型构思,两个灯板结构不相同,并且灯板仅包括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时,两个相邻的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时,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分别位于中心点的两侧,两个相对设置的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到各自中线点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位置设置更加灵活,保证了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第五实用新型构思,当灯板上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数量过多,或者灯板上的控制分区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控制分区数量设置多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可以为一个分区传输驱动信号。当灯板包括至少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时,相邻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以保证两个灯板相对设置时,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
根据第六实用新型构思,灯板包括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分别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其中,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的结构相同,当两个灯板相对设置时,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沿着所在侧边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保证了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发生结构干涉。
根据第七实用新型构思,第一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有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并且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1-a2≥b;
其中,a1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2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此时将第一灯板放置在背板上,再将第二灯板与第一灯板相对放置,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第八实用新型构思,灯板包括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分别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其中,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的结构不同,当两个灯板相对设置时,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位于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两侧,以保证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各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
根据第九实用新型构思,第一灯板包括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两个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关于所在侧边的中心点对称分布;第二灯板包括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两个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关于所在侧边的中心点对称分布;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其中,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3-a4≥b;
其中,a3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4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相对放置在背板上,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第十实用新型构思,灯板包括三个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灯板分别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其中,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的结构相同,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沿着所在侧边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以保证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
根据第十一实用新型构思,第一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有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三柔性印刷电路板,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a5,第二柔性印刷电路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a6,第三柔性印刷电路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a7,并且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三柔性印刷电路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5-a7≥b;
a7-a6≥b;
其中,a5表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6表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7表示第三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b表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第一灯板放置在背板上,再将第二灯板与第一灯板相对放置,在满足上述距离的条件下,两个灯板之间的各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避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发生结构干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线材过长的问题,结构简约,降低了生产成本。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用于图像显示;
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用于提供背光;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具有支撑和承载作用;
至少两个灯板,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
所述灯板包括:
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灯板的一个侧边上;
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灯板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灯板之间的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互不交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还包括:
基板,位于所述背板上;
线路层,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传输驱动信号;所述线路层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
微型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线路层上;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小于5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仅包括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灯板的一个侧边的中心点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至少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相邻两个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灯板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沿着所在侧边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1-a2≥b;
其中,a1表示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2表示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b表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灯板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的结构不相同;
所述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两个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关于所在侧边的中心点对称分布;所述第二灯板包括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为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两个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关于所在侧边的中心点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a3-a4≥b;
其中,a3表示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a4表示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到所在侧边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b表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至少三个柔性印刷电路板;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灯板为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
所述第一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沿着所在侧边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驱动板,位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灯板的一侧,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灯板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对应位置,用于提供驱动信号;
所述背板包括开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
CN202120342712.7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098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2712.7U CN214098032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2712.7U CN214098032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98032U true CN214098032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2712.7U Active CN214098032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980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645A1 (zh) * 2022-01-20 2023-07-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4020957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645A1 (zh) * 2022-01-20 2023-07-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4020957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937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339914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4757477B2 (ja) 光源ユニット、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1312636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409803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77782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178649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568220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5416207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409803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EP2530375B1 (en) Light guide design for edge-illumination in a backlight unit
CN107438905B (zh) 发光器件阵列及包含该发光器件阵列的照明***
CN21475123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428421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82088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06334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738715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527600B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面板
CN214474343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72138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080029351A (ko) 엘이디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06334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00057710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니트
CN21511708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758782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