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4066U - 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4066U
CN214084066U CN202023194473.XU CN202023194473U CN214084066U CN 214084066 U CN214084066 U CN 214084066U CN 202023194473 U CN202023194473 U CN 202023194473U CN 214084066 U CN214084066 U CN 214084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guide
guide surface
water conservancy
conservancy diversion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44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国富
陆黔林
刘建伟
刘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44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4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4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4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行李架横梁及汽车。行李架横梁包括行李架横梁头,具有闭合形式的外周导流面结构,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包括用于供上部气流流经的上导流面、用于供下部气流流经的下导流面以及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的第一过渡导流面,所述上导流面与所述下导流面相连,所述上导流面的导流面积大于或小于所述下导流面的导流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通过设置连接上导流面和下导流面的第一过渡导流面,使外周导流面结构呈上下不对称设置,继而使流经外周导流面结构上部和下部的气流走向不对称,减少或避免交替性脱落涡产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行李架引起的风噪。

Description

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自驾游、探险游成为人们钟爱的娱乐休闲方式,市场对越野车、MPV、房车等车型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行李架作为一种搭载货物的顶棚承载工具也受到追捧,同时,人们为了增加行李架的功能性,在行李架纵梁之间会加装两根横梁或多根横梁,最大程度提升行李的使用价值。但是,加装行李架横梁后,汽车在无行李放置的高速行驶时,车内风噪声明显增加,影响驾乘体验,因此,行李架横梁风噪大成为了用户痛点。
行李架主要由纵梁、横梁底座和横梁三部分组成。申请人发现,行李架横梁风噪大,主要因为车顶行李架暴露在高速气流中,当气流流经过行李架横梁时,会在其尾部产生交替性的漩涡,导致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阻力和升力发生剧烈的变化,交替的漩涡脱落会产生脉动压力,从而产生气动噪声,也就是用户感觉到的风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架横梁,旨在解决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行李架在无行李放置时存在风噪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行李架横梁,具有闭合形式的外周导流面结构,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包括用于供上部气流流经的上导流面、用于供下部气流流经的下导流面以及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的第一过渡导流面,所述上导流面与所述下导流面相连,所述上导流面的导流面积大于或小于所述下导流面的导流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导流面位于所述行李架横梁的后侧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导流面包括朝向前上侧凹陷的第一凹弧面部,所述第一凹弧面部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的第二过渡导流面,所述第二过渡导流面位于所述行李架横梁的前侧处。
进一步地,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的第二过渡导流面,所述第二过渡导流面位于所述行李架横梁的前侧处。
进一步地,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为前后对称设置的对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流面的导流面积大于所述下导流面的导流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流面的导流面积大于所述下导流面的导流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均为同一椭球柱面上的部分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的行李架横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连接上导流面和下导流面的第一过渡导流面,使外周导流面结构呈上下不对称设置,继而使流经外周导流面结构上部和下部的气流走向不对称,减少或避免交替性脱落涡产生的可能性,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行李架引起的风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应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00、行李架横梁;110、上导流面;120、下导流面;130、第一过渡导流面;140、第二过渡导流面;200、横梁底座;300、行李架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见图1至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的行李架横梁100,应用在汽车中,且与车顶具有一定间隙,具有闭合形式的外周导流面结构,当然这里应该理解的是,这里的闭合形式是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在外周方向上(即外周导流面结构)是闭合设置、没有豁口的(如果设有豁口,则可能在高速行驶中产生鸣音或哨音),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长度方向(即延伸方向)的两端可能仍是开口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本身可以是空心结构,也可以是实体结构。
外周导流面结构包括上导流面110、下导流面120以及分别与上导流面110 和下导流面120相连的第一过渡导流面130。汽车行驶过程中,气流经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时,气流必然会分成上部气流和下部气流来分别经过外周导流面结构的上部和下部,最后上部气流和下部气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的后侧再汇合。其中,上部气流流经上导流面110,下部气流流经下导流面120,也就是说,上导流面110对上部气流起导向作用,下导流面120对下部气流起导向作用。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从车身前后方向来说,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可以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的前侧或后侧;从车身上下方向来说,第一过渡导流面130还可以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 的上侧(或者说中上侧)或下侧(或者说中下侧)。
如果第一过渡导流面130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 的上侧和前侧,那么上导流面110和下导流面120则在后侧直接或间接相连(以保证外周导流面结构的闭合形式),第一过渡导流面130用于将上部气流导向至上导流面110处;如果第一过渡导流面130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的上侧和后侧,那么上导流面110和下导流面120则在前侧直接或间接相连(以保证外周导流面结构的闭合形式),第一过渡导流面130用于对上导流面110导流而来的气流进行继续导向;如果第一过渡导流面130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的下侧和前侧,那么上导流面110 和下导流面120则在后侧直接或间接相连(以保证外周导流面结构的闭合形式),第一过渡导流面130用于将下部气流导向至下导流面120处;如果第一过渡导流面130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的下侧和后侧,那么上导流面110和下导流面120则在前侧直接或间接相连(以保证外周导流面结构的闭合形式),第一过渡导流面130用于对下导流面120导流而来的气流进行继续导向。
上导流面110、下导流面120以及第一过渡导流面130的结构不限,可以是平面或弧面结构,第一过渡导流面130的设置,使上导流面110的导流面积 (即在汽车行驶时,气流流经上导流面110外表的面积)大于或小于下导流面 120的导流面积(即在汽车行驶时,气流流经下导流面120外表的面积)。即,外周导流面结构呈上下不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外周导流面结构并不具有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对称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一般设置为通长的横梁结构,其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结构(该横截面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 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从另一个几何意义上来讲,上导流面110的导流面积大于下导流面120的导流面积也就是指,上导流面110映射在横截面上的长度大于或小于下导流面120映射在横截面上的长度,即外周导流面结构在横截面上映射的图形呈上下不对称设置,外周导流面结构在横截面上映射的图形并不具有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对称轴。
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之所以在横梁的尾部形成交替性的漩涡,是因为现有的横梁一般呈上下对称设置,这样流经外周导流面结构上部和外周导流面结构下部的对称气流就容易形成有规律的交替性脱落涡,导致风噪变大。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设置的第一过渡导流面130,使上导流面110的导流面积大于或小于下导流面120的导流面积,使外周导流面结构(或者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呈上下不对称设置,改变流经外周导流面结构上部和/或外周导流面结构下部的气流走向,使流经外周导流面结构上部和下部的气流走向不对称,这样就破坏了形成交替性脱落涡的条件,减少或避免交替性脱落涡产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连接上导流面和下导流面的第一过渡导流面,使外周导流面结构呈上下不对称设置,继而使流经外周导流面结构上部和下部的气流走向不对称,减少或避免交替性脱落涡产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行李架引起的风噪。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过渡导流面130位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后侧处。通过模拟或试验可知,第一过渡导流面130位于后侧(更临近脱落涡形成的部位),对减少脱落涡的形成更有效果。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包括朝向斜向上方向(即朝向前上侧,也就是朝向车身X向并朝向车身Z向)凹陷的第一凹弧面部,具体地,第一凹弧面部分别与上导流面110和下导流面120相连。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周导流面结构还包括分别与上导流面110和下导流面120相连的第二过渡导流面140,第二过渡导流面140位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或者说外周导流面结构)的前侧处。第二过渡导流面140可以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上侧或下侧,也就是说,从车身的上下方向上来看,第二过渡导流面140和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可以同侧设置,也可以异侧设置,第二过渡导流面140的设置进一步加剧上下气流走向的不对称性,进一步降低风噪。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周导流面结构为前后对称设置的对称结构,也就是说外周导流面结构必然具有一个平行于竖直方向的对称面。从车身的上下方向上来看,第二过渡导流面140 和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同侧设置,并且是形状和位置对称设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如果只设置一个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即外周导流面结构前后不对称),可能会导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在放置行李时遇到受力不对称或不均匀的情况,这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强度,使外周导流面结构前后对称设置,可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导流面110的导流面积大于下导流面120的导流面积,也就是说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和/或第二过渡导流面140位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 的下侧(或者说中下侧)。如果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和/或第二过渡导流面140 位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的上侧(或者说中上侧),那么上导流面110可能会面积减小,这会减小行李与行李架上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承载能力,而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和/或第二过渡导流面140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100的下侧(或者说中下侧)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过渡导流面130分别与上导流面110和下导流面120采用弧形过渡面来实现平滑过渡设计或随形设计,以避免第一过渡导流面130与上导流面110或下导流面120的连接处为不平滑结构。同理,第二过渡导流面140分别与上导流面 110和下导流面120采用弧形过渡面来实现平滑过渡设计或随形设计,以避免第二过渡导流面140与上导流面110或下导流面120的连接处为不平滑结构。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架横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导流面110为一椭球柱面的部分结构,而下导流面120同样为这个椭球柱面的部分结构。这样外周导流面结构可以设置为前后方向长、上下方向短的结构,以尽可能增大外周导流面结构与行李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行李架横梁100。当然,行李架横梁100一般还需要通过行李架纵梁300和横梁底座200来组成行李架(实现行李架横梁100的固定),横梁底座200和行李架纵梁300的结构和连接关系都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连接上导流面和下导流面的第一过渡导流面,使外周导流面结构呈上下不对称设置,继而使流经外周导流面结构上部和下部的气流走向不对称,减少或避免交替性脱落涡产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行李架引起的风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行李架横梁,具有闭合形式的外周导流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包括用于供上部气流流经的上导流面、用于供下部气流流经的下导流面以及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的第一过渡导流面,所述上导流面与所述下导流面相连,所述上导流面的导流面积大于或小于所述下导流面的导流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导流面位于所述行李架横梁的后侧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导流面包括朝向前上侧凹陷的第一凹弧面部,所述第一凹弧面部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的第二过渡导流面,所述第二过渡导流面位于所述行李架横梁的前侧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相连的第二过渡导流面,所述第二过渡导流面位于所述行李架横梁的前侧处。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行李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导流面结构为前后对称设置的对称结构。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行李架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面和所述下导流面均为同一椭球柱面上的部分面结构。
8.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架横梁。
CN202023194473.XU 2020-12-25 2020-12-25 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Active CN214084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4473.XU CN214084066U (zh) 2020-12-25 2020-12-25 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4473.XU CN214084066U (zh) 2020-12-25 2020-12-25 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4066U true CN214084066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3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4473.XU Active CN214084066U (zh) 2020-12-25 2020-12-25 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4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97082A (ja) 自動2輪車用フエアリング
JP2012126178A (ja) リアスポイラー
CN110329409A (zh) 跨骑型车辆
CN214084066U (zh) 行李架横梁及汽车
JP2007223359A (ja) 車両のサイドスカート
CN105922998B (zh) 轨道车辆导流罩及轨道车辆
US20230091761A1 (en) Vehicle with embossed surface of directionality pattern on lower surface of vehicle body, and under cover member for vehicle
CN203047086U (zh) 一种汽车车顶横杆
JP2019177848A (ja) 整流フィン
CN111017040B (zh) 汽车大包围的扰流结构
CN219524056U (zh) 一种车辆底护板和车辆
CN212709709U (zh) 一种新型汽车导流板
CN214451393U (zh) 一种降低气动阻力的汽车尾翼
CN206367522U (zh) 车箱减阻装置
CN114551013B (zh) 减阻降噪型绝缘子及具有其的高速列车受电弓
CN113815667B (zh) 一种高速列车用低阻力流线型转向架
RU2201368C1 (ru)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транспортный модуль транспортной системы юницкого
JP4641897B2 (ja) アーム式パンタグラフの頂点カバー
CN217672860U (zh) 汽车前机盖及汽车
CN218536666U (zh) 一种高速列车用的导流装置及高速列车
CN118270131A (zh) 一种车尾气流分离结构、车尾和车辆
JP3210360U (ja) リアスポイラ
CN113859296B (zh) 一种带有被动扰流结构的排障器及其应用
RU2203194C1 (ru)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транспортный модуль транспортной системы юницкого
CN220465499U (zh) 一种排障器及列车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