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5402U - 储能变流器柜 - Google Patents

储能变流器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5402U
CN214045402U CN202022872380.1U CN202022872380U CN214045402U CN 214045402 U CN214045402 U CN 214045402U CN 202022872380 U CN202022872380 U CN 202022872380U CN 214045402 U CN214045402 U CN 214045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energy storage
cavity
grid
storage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723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毓烜
李勇琦
胡振恺
陈满
彭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ak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ak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ak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ak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723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5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5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5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柜,包括柜体、变压器、变流器及散热器。通过设置上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变压器和变流器工作时均会发热,且变压器的发热量大于变流器的发热量,由于安装口和出气口均与安装腔连通,因此变流器的散热可通过安装口进气,气体流经变流器并从出气口排出,而变压器的散热可以通过安装口和第一进气孔进气,气体流经变压器并从出气口排出,同时流经变压器的气体通过散热器引导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如此,发热量较大的变压器能够较好的散热,变流器也能够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强,内部元器件在使用时安全性高。此外,变压器位于下方,变压器的重量较大,位于下方以方便维修。

Description

储能变流器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变流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柜。
背景技术
储能***主要由储能装置、储能变流器和并网开关等组成。其中,储能变流器是储能***能量变换和传输的核心,实现了储能装置直流到电网交流电的转换,以及储能装置和电网之间的能量的双向传输。
储能变流器的机柜内布置有变压器、变流器等结构,而现有的储能变流器机柜散热能力较差,导致内部元器件使用时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储能变流器机柜散热能力较差,导致内部元器件使用时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储能变流器柜。
一种储能变流器柜,包括:
柜体,具有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第一进气孔及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孔位于所述柜体的底端,所述安装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柜体相对的两侧;
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变流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变压器的上方,所述变流器与所述变压器连接;及
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变流器和所述变压器之间,所述散热器用于引导所述安装口和所述第一进气孔进入的气体流经所述变压器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通过设置上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变压器和变流器工作时均会发热,且变压器的发热量大于变流器的发热量,由于安装口和出气口均与安装腔连通,因此变流器的散热可通过安装口进气,气体流经变流器并从出气口排出,而变压器的散热可以通过安装口和第一进气孔进气,气体流经变压器并从出气口排出,同时流经变压器的气体通过散热器引导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如此,发热量较大的变压器能够较好的散热,变流器也能够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强,内部元器件在使用时安全性高。此外,变压器位于下方,变压器的重量较大,位于下方以方便维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所述变流器位于所述上层腔体内,所述变压器位于所述下层腔体内,所述上层腔体同时与所述安装口及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下层腔体同时与所述安装口、所述第一进气孔及所述出气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柜门,所述柜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柜体,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安装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及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下层腔体对应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上层腔体对应连通,所述散热器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一进气孔进入的气体流经所述变压器并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并离网切换模块,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变流器之间,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与所述变压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柜体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
所述储能变流器柜包括多根导线以及排线件,所述排线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及竖直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纵长延伸,所述排线件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纵长延伸并贯穿所述排线件的排线通道以及多个与所述排线通道连通的进线口,多个所述进线口位于所述排线件的顶部;
多根所述导线的部分连接于所述变流器与所述变压器之间,多根所述导线的另一部分连接于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与所述变压器之间,每一所述导线穿过对应的一所述进线口伸入所述排线通道内,并从所述排线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输出铜排,所述输出铜排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输出铜排与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配电器及微型断路器,所述微型断路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微型断路器与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连接,所述配电器与微型断路器、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及所述变压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交流负载断路器,所述交流负载断路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交流负载断路器连接于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与所述输出铜排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均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变压器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变流器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变流器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储能变流器柜柜门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变流器柜100,包括柜体11、变压器12、变流器13及散热器14。
柜体11具有安装腔111及与安装腔111连通的安装口112、第一进气孔113及出气口,第一进气孔113位于柜体11的底端,安装口112和出气口位于柜体11相对的两侧。
变压器12设置于安装腔111内,变流器13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变压器12的上方,变流器13与变压器12连接。
散热器14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变流器13和变压器12之间,散热器14用于引导安装口112和第一进气孔113进入的气体流经变压器12并从出气口排出。
通过设置上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变压器12和变流器13工作时均会发热,且变压器12的发热量大于变流器13的发热量,由于安装口112和出气口均与安装腔111连通,因此变流器13的散热可通过安装口112进气,气体流经变流器13并从出气口排出,而变压器12的散热可以通过安装口112和第一进气孔113进气,气体流经变压器12并从出气口排出,同时流经变压器12的气体通过散热器14引导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如此,发热量较大的变压器12能够较好的散热,变流器13也能够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强,内部元器件在使用时安全性高。此外,变压器12位于下方,变压器12的重量较大,位于下方以方便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口112和出气口位于柜体11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安装口112和出气口为一个大型的开口。其中,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X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14将安装腔111分隔成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变流器13位于上层腔体内,变压器12位于下层腔体内,上层腔体同时与安装口112及出气口连通,下层腔体同时与安装口112、第一进气孔113及出气口连通。
如此,散热器14可引导安装口112和第一进气孔113进入的气体流经下层腔体内的变压器12,然后从出气口排出,而位于上层腔体内的变流器13,可直接通过安装口112进入上层腔体内流动,并在上层腔体内流动最后从出气口排出的气体进行散热,可以确保散热效果。
此外,散热器14将安装腔111分隔成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散热器14引导气体从出气口排出,也就是说流经变压器12的气体不会流入上层腔体,而变压器12的发热量大于变流器13的发热量,流经变压器12的气体温度会升高,而温度升高的气体不会流入上层腔体,从而避免变压器12的散热和变流器13的散热相互影响,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果。
请同时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柜门15,柜门15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11,用于关闭或打开安装口112,从而可一定程度上隔离安装腔111与外界,保护安装腔111内的元器件。
进一步地,柜门15开设有第二进气孔151和第三进气孔152,第二进气孔151与下层腔体对应连通,第三进气孔152与上层腔体对应连通,散热器14用于引导第二进气孔151和第一进气孔113进入的气体流经变压器12并从出气口排出,而上层腔体内的气体流动则是第三进气孔152进入,出气口排出。
如此,在柜门15关闭的时候,既可以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保护,也能够实现确保散热效果。实际应用中,第一进气孔113、第二进气孔151及第三进气孔152的数量均为多个,以确保进气量,从而确保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连接端子16,连接端子16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下方,连接端子16与变压器12连接,用于接入市电,从而实现交流电的输入。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的下方,实际上就是位于下层腔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并离网切换模块17,并离网切换模块17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与变流器13之间,并离网切换模块17与变压器12连接,且并离网切换模块17与连接端子16连接。
如此。交流电通过连接端子16输入,然后流经并离网切换模块17输出到变压器12,经过变压器12后输出到变流器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交流断路器18,交流断路器18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的下方,交流断路器18与并离网切换模块17连接,且位于连接端子16与并离网切换模块17之间,即连接端子16输入的交流电流经交流断路器18后,再进入并离网切换模块17,以对后续的元器件进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配电器及微型断路器19,微型断路器19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的下方,微型断路器19同时与交流断路器18及并离网切换模块17连接,配电器与微型断路器19、并离网切换模块17及变压器12连接,微型断路器19用于防雷,避免配电器损坏。
需要解释的是,微型断路器19同时与交流断路器18及并离网切换模块17连接,是指交流断路器18与微型断路器19连接,并离网切换模块17与微型断路器19连接,同时交流断路器18与并离网切换模块17是直接连接,而不是通过微型断路器19连接。
也就是说,交流电从交流断路器18输送过来,沿着两条线路输送,一条是输送至并离网切换模块17,另一条是输送至微型断路器19,经由微型断路器19输送至配电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输出铜排20,输出铜排20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的下方,输出铜排20与并离网切换模块17连接,用于向交流电负载输出交流电。
需要说明的是,并离网切换模块17接收交流电后,可将交流电输送至变压器12或输出铜排20,输送至变压器12的交流电会经过变流器13的变流,从而形成直流电,而输送至输出铜排20的交流电则直接输出交流电。并离网切换模块17的切换通过配电器控制。
进一步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交流负载断路器21,交流负载断路器21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的下方,交流负载断路器21连接于并离网切换模块17与输出铜排20之间,用于对后续的交流电负载进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交流旁路断路器22,交流旁路断路器22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的下方,交流旁路断路器22连接于连接端子16与输出铜排20之间,即连接端子16输入的交流电,可以通过交流旁路断路器22直接输送至输出铜排20。
如此,当储能变流器柜出现问题时,可通过连通交流盘路断路器,判断连接端子16和输出铜排20是否出现问题,方便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直流断路器23,直流断路器23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位于散热器14的下方,直流断路器23与变流器13连接,用于向直流电负载输出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柜包括排线件24,排线件24设置于安装腔111内,且沿与第一方向及竖直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纵长延伸,排线件24具有沿第二方向纵长延伸并贯穿排线件24的排线通道以及多个与排线通道连通的进线口,多个进线口位于排线件24的顶部,其中,第二方向为图1所示的Y方向。
进一步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多根导线,多根导线的部分连接于变流器13与变压器12之间,多根导线的另一部分连接于并离网切换模块17与变压器12之间,每一导线穿过对应的一进线口伸入排线通道内,并从排线通道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伸出。
将排线件24设置于上层腔体,且位于并离网切换模块17的下方,连接于并离网切换模块17与变压器12之间的接线先穿过进线口进入排线通道,然后从排线通道的端部穿出,穿出之后导线并伸到了安装腔11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内壁处,然后导线可贴着内壁向下伸入下层腔体,并与下层腔体内的变压器12连接。如此,方便内部走线,而且走线更加规整,也方便后期的维修。
可以理解的是,原本连接上层腔体内的元器件和下层腔体内的元器件的导线是直接沿竖直方向垂下,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而排线件24的作用就是对需要穿过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的导线整理,使得导线先往两边延伸至安装腔111的边缘,然后在贴着内壁向下延伸,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14为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变流器柜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散热器将安装腔分隔成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发热量小的变流器和并离网切换模块位于上层腔体,直接通过第三进气孔进入并从出气口排出的气流进行散热,而发热量大的变压器等模块设置于下层腔体,通过散热器引导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进入的气流从出气口排出,气流流量更大,散热效果更好,而且上层腔体内的散热与下层腔体的散热不会相互影响,有效地确保了散热效果,从而确保了元器件运行时的安全性;
2)重量较大的变压器等模块设置于下层腔体,方便维修,同时除了变流器和并离网切换模块,其他模块均设置于下层腔体,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3)走线更加规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具有安装腔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第一进气孔及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孔位于所述柜体的底端,所述安装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柜体相对的两侧;
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变流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变压器的上方,所述变流器与所述变压器连接;及
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变流器和所述变压器之间,所述散热器用于引导所述安装口和所述第一进气孔进入的气体流经所述变压器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上层腔体和下层腔体,所述变流器位于所述上层腔体内,所述变压器位于所述下层腔体内,所述上层腔体同时与所述安装口及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下层腔体同时与所述安装口、所述第一进气孔及所述出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柜门,所述柜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柜体,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安装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及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下层腔体对应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上层腔体对应连通,所述散热器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一进气孔进入的气体流经所述变压器并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并离网切换模块,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变流器之间,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与所述变压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柜体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
所述储能变流器柜包括多根导线以及排线件,所述排线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及竖直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纵长延伸,所述排线件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纵长延伸并贯穿所述排线件的排线通道以及多个与所述排线通道连通的进线口,多个所述进线口位于所述排线件的顶部;
多根所述导线的部分连接于所述变流器与所述变压器之间,多根所述导线的另一部分连接于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与所述变压器之间,每一所述导线穿过对应的一所述进线口伸入所述排线通道内,并从所述排线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输出铜排,所述输出铜排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输出铜排与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配电器及微型断路器,所述微型断路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微型断路器与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连接,所述配电器与微型断路器、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及所述变压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交流负载断路器,所述交流负载断路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交流负载断路器连接于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与所述输出铜排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柜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均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变压器连接。
CN202022872380.1U 2020-12-04 2020-12-04 储能变流器柜 Active CN214045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2380.1U CN214045402U (zh) 2020-12-04 2020-12-04 储能变流器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2380.1U CN214045402U (zh) 2020-12-04 2020-12-04 储能变流器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5402U true CN214045402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84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72380.1U Active CN214045402U (zh) 2020-12-04 2020-12-04 储能变流器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54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981A (zh) * 2022-01-14 2022-02-18 深圳市聚能优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981A (zh) * 2022-01-14 2022-02-18 深圳市聚能优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0880B2 (en) Photovoltaic inverter
CN102025261B (zh) 风冷变流器功率模块***
CN201750356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用安装柜
CN214045402U (zh) 储能变流器柜
CN201869082U (zh) 风冷变流器功率模块***
CN210274971U (zh) 一种变频器能够快速散热的水冷***
KR20170135491A (ko) 에너지저장시스템의 전력변환장치
CN216357975U (zh) 光伏逆变器
CN109494992B (zh) 一种变频器
CN112996327B (zh) 一种功率柜
CN214411990U (zh) 一种便于设备散热的配电柜
CN207354065U (zh) 逆变器机柜、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0608899U (zh) 变流器功率单元
CN210246619U (zh) 机柜散热结构及交流直流变换装置
CN203761249U (zh) 一种紧凑型电源柜
CN114389170B (zh) 一种风电变流器
CN219937737U (zh) 一种电气柜体单元、电气柜体组合及电气柜体工作组
CN215646621U (zh) 功率模块及变流器
CN220475246U (zh) 一种变流器电源柜和用电***
CN219287381U (zh) 逆变器柜体、逆变器和逆变升压一体机
CN218387246U (zh) 变流器功率模块
CN212604565U (zh) 一种充电柜及其柜体
CN220626619U (zh) 测试电源设备和检测装置
CN217159023U (zh) 变频柜及低压配电柜
CN219936892U (zh) 开关组件及电气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