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5340U -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5340U
CN213755340U CN202023279556.9U CN202023279556U CN213755340U CN 213755340 U CN213755340 U CN 213755340U CN 202023279556 U CN202023279556 U CN 202023279556U CN 213755340 U CN213755340 U CN 213755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ssembly
display device
fold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95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95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5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5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5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壳体组件包括:中框及背板,中框包括外侧板、延伸板及第一回折板,延伸板的一端连接外侧板,延伸板的延伸方向与外侧板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回折板的一端连接延伸板的另一端,第一回折板朝向外侧板所在侧延伸,第一回折板的另一端与外侧板之间形成间隙;背板包括底部板及连接于底部板的侧部板,底部板与第一回折板相对设置,侧部板连接外侧板朝向延伸板的一侧,侧部板远离底部板的一端设于间隙内,第一回折板、侧部板及底部板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显示设备的装配件的安装便捷性及可有效地防止显示设备的装配件受损的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设备的轻薄化,显示设备的壳体结构在厚度上形成的收容空间越来越薄,如此,导致其他装配件在安装至显示设备的壳体结构时难以装配至该薄的收容空间,或者,在安装过程中易导致装配件被损伤,基于上述的问题,如何提出一种提高显示设备的装配件的安装便捷性及可有效地防止显示设备的装配件受损的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显示设备的装配件的安装便捷性及可有效地防止显示设备的装配件受损的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包括外侧板、延伸板及第一回折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外侧板,所述延伸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侧板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回折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回折板朝向所述外侧板所在侧延伸,所述第一回折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侧板之间形成间隙;及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部板及连接于所述底部板的侧部板,所述底部板与所述第一回折板相对设置,所述侧部板连接所述外侧板朝向所述延伸板的一侧,所述侧部板远离所述底部板的一端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第一回折板、所述侧部板及所述底部板形成第一收容空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背光组件、显示组件及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底部板上,所述背光组件的边缘部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背光组件背离所述底部板的一侧,所述显示组件的边缘部设于所述延伸板上。
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通过对中框和背板进行结构设计,以使中框和背板包围形成半开放式的第一收容空间,以收容装配件,由于第一收容空间是由中框和背板组装形成,所以在装配过程中,可将装配件设于背板之后再将背板与装配件一起安装至中框,如此实现对装配件的收容,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改进了第一收容空间的形成方式,以使装配件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且不会使装配件发生翘曲或摩擦损伤,即提高显示设备的装配件的安装便捷性及可有效地防止显示设备的装配件受损,提高显示设备的组装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沿X轴方向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中的显示组件的局部侧视图;
图4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中的背光组件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6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图7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中的中框的侧视图;
图8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中的中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9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中的背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10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中的中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图11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中的背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图12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在一视角的局部剖面图;
图13是图2提供的显示设备在另一视角的局部剖面图;
图14是图1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适当的相互结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机、显示器、手机、车载导航仪等等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为窄边框的显示器。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以显示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以显示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显示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作为Z轴方向。其中,显示设备100的长度大于显示设备100的宽度。箭头的指向为正向方向。
请参照图1及图2,显示设备100包括壳体组件10,该壳体组件10用于封装及承载显示设备100内的背光组件20及显示组件30。
可选的,显示设备100还包括显示组件30,显示组件30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组件30设于壳体组件10所包围的空间内并安装于壳体组件10。
具体的,请参照图3,显示组件30包括但不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1、彩膜基板32及液晶层33。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1与彩膜基板32相对设置,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1的外周边与彩膜基板32的外周边通过胶框34进行封装并形成空腔,液晶层33封装于空腔内。
可选的,显示设备100还包括背光组件20,背光组件20设于壳体组件10内,并与显示组件30在显示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背光组件20用于产生光线,该光线经显示组件30的调控后射出,并在显示组件30上呈现彩色图像,以实现显示设备100的显示功能。
请参照图4,背光组件20至少包括光源21、反射片22、导光板23、光学膜片24等。光源21发射的光线射向导光板23,并经反射片22反射至光学膜片24,在光学膜片24中进行扩散、匀光、增亮后射向显示组件10。
光学膜片24包括但不限于扩散膜、匀光膜、增亮膜等。其中,背光组件20包括但不限于为侧入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等。
以下结合附图对于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本实施例以显示设备100为液晶显示器为例说明。以显示设备100的Z轴正方向指向的面为显示设备100的正面,Z轴反方向指向的面为显示设备100的背面,以显示设备100的Y轴正方向、Y轴反方向、X轴正方向、X轴反方向所指向的面为显示设备100的侧面。举例而言,显示设备100大致呈矩形,显示设备100的侧面包括四个子侧面。
请参照图5及图6,壳体组件10包括中框1及背板2。中框1围接于显示设备100的侧面。背板2盖合于显示设备100的背面。中框1与背板2连接,以形成壳体组件10。从拆卸角度来说,中框1与背板2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从连接结构的角度来说,中框1与背板2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接、焊接、胶粘、卡扣连接。
中框1及背板2围接形成壳体组件10的内腔。中框1围接形成第一子内腔。背板2围接形成第二子内腔。第一子内腔与第二子内腔可至少部分重合或不重合。第一子内腔和第二子内腔组成形成壳体组件10的内腔。背光组件20设于背板2围接形成的第二子内腔中。显示组件30设于背光组件20朝向正面的一侧。显示组件30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一子内腔中。中框1围接于显示组件30的周侧。
中框1背离第一子内腔的表面形成壳体组件10的侧面的外观面。背板2背离第二子内腔的表面形成壳体组件10的背面的外观面。显示组件30背离背光组件20的面形成显示设备100正面的外观面。
本实施例中,背板2大致呈矩形结构,中框1大致呈矩形封闭环结构。本申请以背板2一侧的结构与中框1一侧的结构的连接关系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例如,背板2一侧的延伸方向为X轴正方向。
可选的,请参照图7及图8,所述中框1包括外侧板11、延伸板12及第一回折板13。
具体的,外侧板11为沿X轴正方向延伸的矩形板。外侧板11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外侧板11的宽度方向为Z轴方向,外侧板11的厚度方向为Y轴方向。外侧板11的外表面形成壳体组件10侧面的外观面。
所述延伸板12的一端连接所述外侧板11靠近内腔的一侧。所述延伸板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侧板11的延伸方向相交。可选的,延伸板12自外侧板11沿Y轴正方向朝向中框1的第一子内腔延伸。延伸板12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延伸板12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本申请对于延伸板12连接外侧板11的具***置不做限定,换言之,延伸板12可设于外侧板11的中间位置、中间偏正面的位置、中间偏背面的位置、靠近正面的端部位置、靠近背面的端部位置等。本申请对于延伸板12沿Y轴延伸的长度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的,外侧板11的形状呈矩形封闭环。延伸板12可设于显示设备100的四个子侧面中的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子侧面。如此,显示组件30的四个边缘可设于延伸板12上,以使中框1对显示组件30提供稳定的支撑。
第一回折板13为相对于延伸板12回折的板件。所述第一回折板13的一端连接所述延伸板12远离所述外侧板11的一端。所述第一回折板13朝向所述外侧板11所在侧延伸。即第一回折板13沿Y轴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回折板13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侧板11之间形成间隙3。换言之,第一回折板13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侧板11朝向第一子内腔的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第一回折板13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第一回折板13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
请参照图9,所述背板2包括底部板201及连接于所述底部板201的侧部板202。
底部板201背离第二子内腔的表面形成壳体组件10背面的外观面。底部板201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底部板201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底部板201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
请参阅图6、图7及图9,所述底部板201与所述第一回折板13相对设置。第一回折板13在Z轴反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底部板201所在的区域内。
所述侧部板202与所述外侧板11朝向所述延伸板12的一侧相对,且侧部板202连接外侧板11,以使中框1与背板2相固定。所述侧部板202远离所述底部板201的一端设于所述间隙3内。所述第一回折板13、所述侧部板202及所述底部板201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0b。第一收容空间10b为第二子内腔。
可选的,侧部板202可连接底部板201的一侧、两侧、三侧或四侧等。
所述背光组件20设于所述底部板201上。所述背光组件20的边缘部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b。具体的,背光组件20夹设于延伸板12与底部板201之间,以使背光组件20在Z轴方向上相对于壳体组件10固定。
所述显示组件30设于所述背光组件20背离所述底部板201的一侧。所述显示组件30的边缘部设于所述延伸板12上。
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及显示设备100,通过对中框1和背板2进行结构设计,以使中框1和背板2包围形成半开放式的第一收容空间10b,以收容装配件,由于第一收容空间10b是由中框1和背板2组装形成,所以在装配过程中,可将装配件设于背板2之后再将背板2与装配件一起安装至中框1,如此实现对装配件的收容,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的结构改进了第一收容空间10b的形成方式,以使装配件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且不会使装配件发生翘曲或摩擦损伤,即提高显示设备100的装配件的安装便捷性及可有效地防止显示设备100的装配件受损,提高显示设备100的组装良率。
在一般技术的显示设备100中,显示设备100的背板2顶端朝向背板2的内腔弯折延伸,形成收容且能够对背光组件20在Z轴方向进行限位的限位腔体。中框1与背板2由胶带粘贴。
然而,该一般技术中的显示设备间隙的背板形成限位腔体的内侧需要贴设用于防止背光组件中的导光板与光学膜片在组装时被损伤的缓冲压合件,从缓冲压合件贴附面与反射片承载面距离较小,导致缓冲压合件贴附作业不易,而影响显示设备间隙的生产效率;由于背板在Z轴方向上形成限位腔体,光学膜片、导光板与反射片需要抽屉式组装,导光板允许弯弓翘曲,不超过1.5mm,光学膜片允许不超过1.5mm的不超过个波浪的翘曲,而在背板薄化设计的过程中,光学膜片与背板的底部之间的间隙一般0.5~0.8mm。假如导光板与光学膜片自身形变超过与背板间间隙,在组装导光板与光学膜片时,易出现缓冲压合件因侧边受力导致的扭曲或位移现象,从而出现背光模组内因泡棉刮蹭而产生的异物,因泡棉变形或位移导致的背光模组亮边不良等问题。此外,由于一般技术中的背板与中框为胶带粘贴固定,该胶带粘贴位置隐蔽,导致背板与中框拆卸困难,不具有重工性。而不具有中框的单背板或不具有背板的单中框外观不良时,易造成壳体组件报废。
基于上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10,能够应用于窄边框的显示设备100,中框1和背板2包围形成半开放式的第一收容空间10b,有效地解决了缓冲压合件贴附作业不易、抽屉组装导致的导光板23与光学膜片24不良的问题。通过背板2的侧部板202与中框1的外侧板11连接,最大程度降低因背板2与中框1粘贴组件不良造成的零件报废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
本申请中,所述外侧板11、所述延伸板12及第一回折板13由板件一体弯折成型。具体的,本申请对于中框1的材质不做具体的说明,例如,中框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金属、陶瓷等。本实施例中,中框1的材质为金属,例如铝、合金、钣金、不锈钢等。中框1可采用辊轧方式一体弯折成型。通过设置所述外侧板11、所述延伸板12及第一回折板13由一个板件一体弯折成型,以使中框1上的断面较少,以减少在组装过程中,背光组件20、显示组件30、背板2与中框1摩擦产生的异物,进而影响到显示设备100的显示效果。
其中,第一回折板13与延伸板12为板件反向弯折后形成,如此,辊轧制程过程中,板件的切断面进行R处理(即反向弯折),如此,第一回折板13与延伸板12的连接处为弧形端部,有效避免组装过程因切断面与背板2摩擦导致金属异物,及防止划伤显示组件30、背光组件20等。
第一回折板13与延伸板12呈R型设计,具有一定导向利于中框1与背板2的卡合,有效防止组装卡合过程产生异物。
请参阅图6、图7及图9,所述外侧板11的一端伸出所述延伸板12背离所述第一回折板13的一侧。换言之,延伸板12在外侧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外侧板11上。所述外侧板11的部分及所述延伸板12半包围形成第二收容空间10c。第二收容空间10c用于收容至少部分的显示组件30。
具体的,延伸板12将壳体组件10的内腔划分为第一收容空间10b和第二收容空间10c。其中,第一收容空间10b用于收容背光组件20,第二收容空间10c用于收容显示组件30,以实现背光组件20、显示组件30的安装分区进行。同时,由于延伸板12即压合背光组件20,还支撑显示组件30,所以可在延伸板12Z轴方向的两侧设置胶层和/或泡棉层,以粘接显示组件30和背光组件20。
相较于在一般技术的背板2的顶部的弯折延伸板12朝向底部的一侧设置胶层和/或泡棉层,本申请中在延伸板12的两侧设置胶层和/或泡棉层的作业难度极大地降低,故而能够极大地减小显示设备100的装配难度,提高显示设备100的装配便捷性;背板2不会形成对背光组件20的Z轴方向上的限位腔体,如此,可以减少背光组件20的导光板23及光学膜片24在组装时受损、产生异物等问题,提高显示设备100的装配良率。
请参阅图6、图7及图9,所述中框1还包括第二回折板14。所述第二回折板14位于所述延伸板12背离所述第一回折板13的一端。所述第二回折板14的一端连接所述外侧板11远离所述。所述第二回折板14与所述外侧板11的第一部分贴合或相对。其中,第二回折板14与外侧板11为板件反向弯折后形成,如此,辊轧制程过程中,板件的切断面进行R处理,如此,第二回折板14与外侧板11的连接处为弧形端部,有效避免组装过程因切断面与背板2摩擦导致金属异物,及防止划伤显示组件30、背光组件20等。
第二回折板14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回折板14的宽度方向为Z轴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二回折板14与外侧板11相贴合。
所述第二回折板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延伸板12的一端。所述第二回折板14与所述延伸板12包围形成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0c。
本实施例中,沿Z轴正方向延伸的板件进行一次反向弯折,以形成外侧板11及第二回折板14,再沿Y轴正向弯折,以形成延伸板12,再对板件沿Y轴反向弯折,以形成第一回折板13。
请参阅图6、图7及图9,所述中框1还包括第三回折板15。所述第三回折板15的一端连接所述外侧板11远离第二回折板14的一端。所述第三回折板15贴合或相对于所述外侧板11。所述第三回折板15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间隙3。
其中,第三回折板15与外侧板11为板件反向对折压合之后形成,如此,辊轧制程过程中,板件的切断面进行R处理,如此,第三回折板15与外侧板11的连接处为弧形端部,有效避免组装过程因切断面与背板2摩擦导致金属异物,及防止划伤显示组件30、背光组件20等。第三回折板15、第二回折板14还能够对于外侧板11的强度进行补强,以增加显示设备100边框的强度。
第三回折板15与第二回折板14相间隔设置。第三回折板15未连接外侧板11的一端设于所述间隙3,所述第三回折板15未连接外侧板11的一端与第一回折板13未连接延伸板12的一端相间隔。侧部板202伸入所述第三回折板15未连接外侧板11的一端与第一回折板13未连接延伸板12的一端之间。
请参阅图10及图11,第三回折板15设于外侧板11与背板2的侧部板202之间,所述第三回折板15朝向侧部板20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接部151。所述侧部板202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扣接部221。所述第二扣接部221与所述第一扣接部151扣接。
具体的,请参阅图12及图13,第一扣接部151为凹槽,第二扣接部221为凸包。所述第二扣接部221设于第一扣接部151内,且第二扣接部221的底部与第一扣接部151的凹槽的底部相抵接,如此,实现中框1与背板2在Z轴反方向上的定位。将第一扣接部151设于第三回折板15上,可有效地避免在外侧板11上设置凹槽,以破坏外侧板11的外观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扣接部151为凸包,第二扣接部221为凹槽。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扣接部151可设于外侧板11朝向背板2的侧部板202的一侧,无需设置第三回折板15,以减小边框宽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侧部板202未连接底部板201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缓冲件41,该缓冲件41具有一定的弹性压缩形变量。在装配过程中,侧部板202伸入间隙3内并与延伸板12一起压缩缓冲件41,缓冲件41被压缩,再将侧部板202上的第二扣接部221的底部与第一扣接部151的凹槽的底部相抵接,缓冲件41恢复部分形变,缓冲件41在Z轴方向上抵接延伸板12与侧部板202的端部,以及第二扣接部221的底部与第一扣接部151的凹槽的底部相抵接,以实现背板2与中框1在Z轴方向上的稳固装配。
缓冲件41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弹片、弹性硅胶、泡棉等。
第三回折板15上的第一扣接部151的数量为多个,侧部板202上的第二扣接部221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扣接部151与第二扣接部221一一对应卡接。如此,增加中框1与背板2的连接稳定性。
当设于沿Y轴方向相对的两侧的侧部板202上皆设有第二扣接部221,设于沿Y轴方向相对的两侧的第三回折板15设有第一扣接部151时,实现了中框1与背板2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固定。相类似地,中框1与背板2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通过背板2的侧部板202与中框1的外侧板11卡扣连接,相对于一般技术中背板2与中框1的粘接,最大程度降低因背板2与中框1粘贴组件不良造成的零件报废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
请参阅图7及图11,所述第一回折板13的另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回折板13倾斜的倾斜板16。所述倾斜板16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b。所述倾斜板16沿远离所述延伸板12且靠近所述侧部板202的方向延伸。该倾斜板16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该倾斜板16与侧部板202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3,例如0.1~0.5mm,该倾斜板16用于防止中框1外翻,例如,中框1即将发生外翻时,倾斜板16靠近并抵接侧部板202,以有效地防止中框1发生外翻。
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述显示设备100还包括缓冲压合件42。所述缓冲压合件42粘贴于所述第一回折板13背离所述延伸板12的表面。所述背光组件20的边缘部夹设于所述缓冲压合件42与所述底部板201之间。缓冲压合件42在Z轴方向可压缩。在中框1与背板2装配在一起时,缓冲压合件42与底部板201压合背光组件20,以使背光组件20固定于壳体组件10内。
具体的,缓冲压合件42包括但不限于为泡棉条等,以减小对于背光组件20的磨损,及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
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述显示设备100还包括粘接件43。所述粘接件43的一面粘贴于所述延伸板12背离所述第一回折板13的表面。所述粘接件43的另一端粘贴所述显示组件30的边缘部。
粘接件43包括但不限于粘胶层、泡棉胶带等,粘接件43用于将显示组件30粘接于中框1的延伸板12上,以使显示组件30固定于壳体组件10上。粘接件43还起到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的作用。
进一步地,显示组件30的边沿靠近第二回折板14,如此,在显示设备100的正面实现窄边框设计,提高显示设备100正面的屏占比,提升显示效果。
在装配过程中,先将背光组件20的反射片22、导光板23、光学膜片24放置于背板2内;在延伸板12上贴设粘接件43,在第一回折板13上贴设于缓冲压合件42,将背板2及设于背板2内的背光组件20安装于中框1,以使背板2的第二扣接部221与中框1上的第一扣接部151对接,缓冲压合件42压合于背光组件20,如此,实现了背光组件20固定于壳体组件10及中框1与背板2的装配,再将显示组件30的边缘粘贴于粘接件43上,以实现显示设备100的组装。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包括外侧板、延伸板及第一回折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外侧板,所述延伸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侧板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回折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回折板朝向所述外侧板所在侧延伸,所述第一回折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侧板之间形成间隙;及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部板及连接于所述底部板的侧部板,所述底部板与所述第一回折板相对设置,所述侧部板连接所述外侧板朝向所述延伸板的一侧,所述侧部板远离所述底部板的一端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第一回折板、所述侧部板及所述底部板形成第一收容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所述延伸板及第一回折板由板件一体弯折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的一端伸出所述延伸板背离所述第一回折板的一侧,所述外侧板的部分及所述延伸板半包围形成第二收容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第二回折板,所述第二回折板位于所述延伸板背离所述第一回折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回折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外侧板,所述第二回折板与所述外侧板的第一部分贴合或相对,所述第二回折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延伸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回折板与所述延伸板包围形成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第三回折板,所述第三回折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外侧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回折板贴合或相对于所述外侧板,所述第三回折板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回折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接部,所述侧部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二扣接部与所述第一扣接部扣接。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折板的另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回折板倾斜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倾斜板沿远离所述延伸板且靠近所述侧部板的方向延伸。
8.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组件、显示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底部板上,所述背光组件的边缘部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背光组件背离所述底部板的一侧,所述显示组件的边缘部设于所述延伸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缓冲压合件,所述缓冲压合件粘贴于所述第一回折板背离所述延伸板的表面,所述背光组件的边缘部夹设于所述缓冲压合件与所述底部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的一面粘贴于所述延伸板背离所述第一回折板的表面,所述粘接件的另一端粘贴所述显示组件的边缘部。
CN202023279556.9U 2020-12-29 2020-12-29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3755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9556.9U CN213755340U (zh) 2020-12-29 2020-12-29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9556.9U CN213755340U (zh) 2020-12-29 2020-12-29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5340U true CN213755340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7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9556.9U Active CN213755340U (zh) 2020-12-29 2020-12-29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53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3244A (zh) * 2021-11-18 2022-02-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3244A (zh) * 2021-11-18 2022-02-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1740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之防塵方法及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JP389184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711323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920222B2 (en) LCD and backlight module, front frame, and back bezel thereof
US20160170258A1 (en) Display Device
TWI652526B (zh) 顯示器組裝機構及其相關顯示器設備
JP517364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8319074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US20130148381A1 (en) Display device
TW201335677A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WO2018201311A1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CN108303825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US201200506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3755340U (zh)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TWI569073B (zh)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
TWI300869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JP4439656B2 (ja) 照明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照明ユニット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783843U (zh)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CN111142285A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CN214225612U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商用显示终端
CN212781605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1905923U (zh) 显示装置
CN215867455U (zh) 背光板、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2022035007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3244183U (zh) 液晶电视及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