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7419U - 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27419U
CN213227419U CN202022116017.7U CN202022116017U CN213227419U CN 213227419 U CN213227419 U CN 213227419U CN 202022116017 U CN202022116017 U CN 202022116017U CN 213227419 U CN213227419 U CN 213227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otary
double
core
cool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60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k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k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k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k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160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27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27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27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涉及双色注塑的技术领域。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包括能够与旋转模芯连接的旋转顶杆和用于供液的运水环;旋转顶杆内开设有为旋转模芯供水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运水环可转动的套设在旋转顶杆上,且运水环与旋转顶杆滑动密封;运水环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运水环与旋转顶杆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设置有将密闭腔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进水通道和进水口均与上腔体连通,出水通道和出水口均与下腔体连通。双色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模具本体与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连接。达到了使用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色注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源节约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各种设备越来越朝向节省运行成本、使用方便、节约能源等方向发展。模具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其在各领域的应用都十分广泛,模具技术的改进对各行各业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有着深远影响。
双色注塑产品随着各种应用场景的普及,模具匹配特殊的双射注塑机的主推杆带有旋转功能,在完成第一次注塑后双色模具中的旋转部件携带注塑完成的产品被推杆推出,并做180度旋转,将产品旋转到第二色的型腔,然后完成第二次注塑。此时第一色和第二色的型腔分别完成相应的注塑。开模后液压油缸驱动推板将完成了二次注塑的产品推出,再由注塑机的旋转推杆将模具旋转部件再次旋转180度,这样往复运行,从而完成双色产品的注塑。
但是,现有的双色注塑产品的水冷结构不合理,极易出现水冷管道缠绕主轴的现象,需要停机维护,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率,造成使用效果差。
因此,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包括能够与旋转模芯连接的旋转顶杆和用于供液的运水环;
所述旋转顶杆内开设有为旋转模芯供水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运水环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旋转顶杆上,且所述运水环与所述旋转顶杆滑动密封;
所述运水环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运水环与旋转顶杆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设置有将所述密闭腔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
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出水通道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下腔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运水环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旋转顶杆滑动密封。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隔板固定设定在所述旋转顶杆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运水环滑动密封。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所述运水环与所述旋转顶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管。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旋转顶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运水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运水环下方。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旋转顶杆远离旋转模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一堵丝。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旋转顶杆远离旋转模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出水通道的第二堵丝。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旋转顶杆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顶升件连接的顶杆接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所述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
所述模具本体与所述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包括能够与旋转模芯连接的旋转顶杆和用于供液的运水环;旋转顶杆内开设有为旋转模芯供水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运水环可转动的套设在旋转顶杆上,且运水环与旋转顶杆滑动密封;运水环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运水环与旋转顶杆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设置有将密闭腔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进水通道和进水口均与上腔体连通,出水通道和出水口均与下腔体连通。
在具体使用时,当旋转顶杆顶升时能够带动运水环同步顶升,当旋转顶杆转动时,旋转顶杆能够相对运水环转动,从而保证进水通道和进水口两个能够时刻与运水环内的上腔体连通,保证出水通道和出水口两者能够时刻与运水环内的下腔体连通,从而避免运水环外的水管缠绕,保证冷却正常循环,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模具本体与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连接。双色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的剖视图。
图标:
100-旋转模芯;110-镶件;
200-旋转顶杆;210-进水通道;220-出水通道;230-隔板;
300-运水环;
410-进水管;420-出水管;
500-顶杆接头;
60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包括能够与旋转模芯100连接的旋转顶杆200和用于供液的运水环300;旋转顶杆200内开设有为旋转模芯100供水的进水通道210和出水通道220,运水环300可转动的套设在旋转顶杆200 上,且运水环300与旋转顶杆200滑动密封;运水环300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运水环300与旋转顶杆200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设置有将密闭腔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 230;进水通道210和进水口均与上腔体连通,出水通道220和出水口均与下腔体连通。
在具体使用时,当旋转顶杆200顶升时能够带动运水环300同步顶升,当旋转顶杆200转动时,旋转顶杆200能够相对运水环300 转动,从而保证进水通道210和进水口两个能够时刻与运水环300 内的上腔体连通,保证出水通道220和出水口两者能够时刻与运水环300内的下腔体连通,从而避免运水环300外的水管缠绕,保证冷却正常循环,提高使用效果。
具体的,运水环300可转动的套设在旋转顶杆200上,并且运水环300与旋转顶杆200之间滑动密封,从而避免运水环300内的液体泄漏出去。旋转顶杆200上设置有缩颈,运水环300可以套设在缩颈处,并且选转顶杆的下方固定套设有顶杆接头500,从而使得运水环 300不会相对旋转顶杆200上下滑动。
其中,旋转顶杆200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顶升件连接的顶杆接头 500,旋转顶杆200通过顶杆接头500与双色模具内的顶升部件连接在一起,受顶升部件的驱动,旋转顶杆200能够实现顶升动作。
需要指出的是,运水环300和旋转顶杆200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在密闭腔体内设置有隔板230,隔板230将密闭腔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并且,进水通道210和进水口两者均与上腔体连通,出水通道220和出水口两者均与下腔体连通,因此当进行注塑工作时,从进水口进入到运水环300内的水能够进入到进水通道210内,然后顺着进水通道210进入到双色模具的旋转模芯100内进行冷却工作,并且经冷却工作后的水能够顺这出水通道220流回运水环300,并从吹水口排出运水环300。
其中,通过隔板230的设置,将进水通道210和出水通道220 分隔开,并且进水通道210位于出水通道220的上方,通过运水环300的设置,无论旋转顶杆200升降或者转动,始终能够保证进水通道210和进水口两者均与上腔体连通,出水通道220和出水口两者均与下腔体连通。
其中,旋转模芯100上设置有镶件110,通过镶件110进行注塑。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隔板230固定设置在运水环300上,且隔板230与旋转顶杆200滑动密封。
具体的,隔板230固定设置在运水环300上,并且隔板230成环状,隔板230的内圈与旋转顶杆200的外壁滑动密封。
其中,隔板230与运水环30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生产。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隔板230固定设定在旋转顶杆200上,且隔板230与运水环300滑动密封。
具体的,隔板230固定设置在旋转顶杆200上,并且隔板230 成环状,隔板230的外圈与运水环300的内壁滑动密封,从而在工作时,进水通道210与出水通道220不会相互连通。
其中,隔板230与旋转顶杆20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生产。
其中,隔板230的外圆面可以设置密封圈。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运水环300与旋转顶杆2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具体的,通过在运水环300与旋转顶杆200之间设置密封圈提高运水环300与旋转顶杆20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漏水的现象发生,同时避免进水通道210与出水通道220相互连通。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管410,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管420。
具体的,在运水环300的进水口处设置进水管410,在运水环300 的出水口处设置出水管420,并且进水管410与出水管420可以连接外界的冷却***,从而能够源源不断的对双色模具的旋转模芯100 进行冷却。
具体的,在运水环30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有进水管410和出水管420,从而实现运水环300与外界冷却***的连接。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旋转顶杆200 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运水环300的限位块600,限位块600位于运水环 300下方。
具体的,通过限位块600对运水环300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运水环300能够随旋转顶杆200升降移动。
其中,限位块60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限位块600与旋转顶杆200螺纹连接,从而使得限位块600的顶部与运水环300的底部抵接;或者,限位块600可以采取限位杆的形式,限位杆设置在旋转顶杆200的底部,或者限位杆设置在双色模具的顶升部件上,从而使得限位杆能够抵紧运水环300。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旋转顶杆200 远离旋转模芯1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堵进水通道210的第一堵丝。
具体的,通过第一堵丝的设置,能够将进水通道210的一端封堵,使得从进水口进入到进水通道210内的液体只能流向旋转模芯100 的冷却通道内,然后顺着出水通道220流出。
其中,第一堵死与旋转顶杆200螺纹连接。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旋转顶杆200 远离旋转模芯1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堵出水通道220的第二堵丝。
具体的,通过第二堵丝的设置,能够将出水通道220的一端封堵,使得从旋转模芯100流出的水,只能顺着排出通道流入到出水口,然后流到外界。
其中,第二堵死与旋转顶杆200螺纹连接。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旋转顶杆200 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顶升件连接的顶杆接头500。
其中,旋转顶杆200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顶升件连接的顶杆接头 500通过顶杆接头500可以使得旋转顶杆200与双色模具内的顶升部件连接在一起,受顶升部件的驱动,旋转顶杆200能够实现顶升动作。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模具本体与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连接。双色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与旋转模芯(100)连接的旋转顶杆(200)和用于供液的运水环(300);
所述旋转顶杆(200)内开设有为旋转模芯(100)供水的进水通道(210)和出水通道(220),所述运水环(300)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旋转顶杆(200)上,且所述运水环(300)与所述旋转顶杆(200)滑动密封;
所述运水环(300)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运水环(300)与旋转顶杆(200)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设置有将所述密闭腔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230);
所述进水通道(210)和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出水通道(220)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下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30)固定设置在所述运水环(300)上,且所述隔板(230)与所述旋转顶杆(200)滑动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30)固定设定在所述旋转顶杆(200)上,且所述隔板(230)与所述运水环(300)滑动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水环(300)与所述旋转顶杆(2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管(410),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管(4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顶杆(20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运水环(300)的限位块(600),所述限位块(600)位于所述运水环(300)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顶杆(200)远离旋转模芯(1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水通道(210)的第一堵丝。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顶杆(200)远离旋转模芯(1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出水通道(220)的第二堵丝。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顶杆(200)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顶升件连接的顶杆接头(500)。
10.一种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
所述模具本体与所述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连接。
CN202022116017.7U 2020-09-23 2020-09-23 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Active CN213227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6017.7U CN213227419U (zh) 2020-09-23 2020-09-23 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6017.7U CN213227419U (zh) 2020-09-23 2020-09-23 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7419U true CN213227419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7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6017.7U Active CN213227419U (zh) 2020-09-23 2020-09-23 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27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9730U (zh) 水冷电机的机壳水道结构及机壳主体
CN102240785B (zh) 铅酸蓄电池电极板栅连铸机
CN107718504A (zh) 一种高流动性的聚乙烯管件成型挤出设备
CN213227419U (zh) 双色模具转芯的水冷结构及双色模具
CN112092279A (zh) 双色模具转芯及双色模具
CN206992861U (zh) 电机机壳和具有其的电机
CN212266472U (zh) 双色模具转芯及双色模具
CN204955220U (zh) 螺旋式夹套鼓式硫化机辊筒
CN207808456U (zh) 一种塑胶制品吹塑成型模具
CN209150873U (zh) 一种整体式双向流道液冷电机壳
CN100532943C (zh) 双套滚筒冷渣机
CN106994768A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浇口套
CN202018232U (zh) 一种螺旋折流板
CN201098978Y (zh) 塑料检查井流槽体压铸成型模具
CN203472105U (zh) 一种二板直压式注塑机的合模装置
CN210880676U (zh) 内螺纹注塑型芯镶件
CN201224165Y (zh) Pe薄壁管件注塑成型模具
CN204278484U (zh) 塑料异型材挤出成型模具模头的快换装置
CN220619617U (zh) 一种用于淋膜纸生产的冷却辊
CN211709845U (zh) 一种通过流体间能量传递的塑胶生产用降温设备
CN216267549U (zh) 一种防尘罩模具
CN218019992U (zh) 运输套及多工位成型机
CN109128045A (zh) 液压回转接头及其制备工艺
CN219748779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的无缝扁管成型模具
CN21944601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