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4225U - 机箱 - Google Patents

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4225U
CN213024225U CN202022038797.8U CN202022038797U CN213024225U CN 213024225 U CN213024225 U CN 213024225U CN 202022038797 U CN202022038797 U CN 202022038797U CN 213024225 U CN213024225 U CN 213024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ain board
box body
cover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87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凤
张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nxiang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387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4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4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4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包括:箱体、箱盖、主板、处理器和第一导热件;所述主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主板的上方,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夹持在所述处理器和箱盖之间;所述第一导热件用于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导向所述箱盖。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施的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款高电磁性能且无风扇的机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施中,特别是应用于计算机中。
但是,现有的机箱为保证不采用风扇进行散热,通常是采用鳍片式散热器进行散热,虽然鳍片式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明显,但是鳍片式散热器的成本较高,从而提高了机箱整体的***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通过第一导热件对处理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明显,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包括:箱体、箱盖、主板、处理器和第一导热件;
所述主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主板的上方,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夹持在所述处理器和箱盖之间;
所述第一导热件用于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导向所述箱盖。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箱盖之间夹持有第一散热垫。
可选地,所述主板和所述箱体的底壁之间夹持有第二散热垫。
可选地,所述主板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内存条,所述内存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件;
所述第二导热件与所述内存条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箱盖接触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吸热部、导热部和连接部;
所述吸热部的一端与所述导热部连接,所述吸热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吸热部的一侧面与所述内存条的一侧面相接触,所述导热部与所述箱盖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箱还包括:第一USB接口模块、EMI弹片和接口支架;
所述接口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EMI弹片与接口支架卡接,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块与所述EMI弹片相抵触,且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块的接口端露出所述箱体。
可选地,所述机箱还包括:硬盘、减震垫、固定件和承载架;
所述承载架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所述硬盘,所述承载架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卡口,且两端的卡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减震垫通过所述卡口与所述承载架卡接,且所述减震垫的底端朝下伸出所述承载架;
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承载架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减震垫。
可选地,所述机箱还包括:保护罩、第一麦拉片和至少一个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麦拉片固定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源模块的下方,所述保护罩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源模块的***,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保护罩开设有散热通孔。
可选地,所述机箱还包括:监控模块;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主体和触发件;
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控制主体信号连接,所述控制主体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
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分离时,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一工位,且所述触发件控制所述控制主体中的电路导通,用于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盖合时,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工位,且所述触发件控制所述控制主体中的电路断开,用于停止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可选地,所述机箱还包括:故障卡;
所述故障卡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故障卡用于在所述机箱出现故障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所述故障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麦拉片,所述第二麦拉片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通过在处理器的上方设置第一导热件,能够有效的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导向所述箱盖,利用箱盖散热面积大的特点加快机箱的散热效率;同时,对于第一导热件,只需其至少具有导热的功能,因此第一导热件的选取要求低,选取范围广,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机箱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机箱去除盖体后的结构图;
图2和图3均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机箱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主板与第二散热垫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箱体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二导热件的结构图;
图7和图8均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为体现硬盘和承载架的位置关系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为体现保护罩与电源模块的位置关系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为体现第一麦拉片与电源模块的位置关系的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监控模块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箱体;11、底板;12、前面板;13、侧面板;14、后面板;2、箱盖; 31、主板;32、第一导热件;33、第二散热垫;41、内存条;42、第二导热件; 421、吸热部;422、导热部;423、连接部;4231、U型安装孔;51、第一USB 接口模块;52、接口支架;53、第二USB接口模块;61、硬盘、62、减震垫;63、承载架;631、卡口;71、电源背板;72、第一麦拉片;73、电源模块;74、保护罩;741、散热孔;8、监控模块;81、控制主体;811、引脚;82、触发件; 83、行程支架;831、定位孔;9、故障卡;91、故障接口;92、卡体;93、第二麦拉片;101、灯板;102、超级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箱,包括:箱体1、箱盖2、主板31、处理器和第一导热件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为1U标准的上架机箱;所述主板31采用低功耗的ARM平台;所述处理器为中央处理器。结合图2和图3,所述箱体1包括:底板11、前面板12、与所述前面板12相对的后面板14和两个相对的侧面板 13;所述前面板12、后面板14和两个侧面板13的底部均与底板11相应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前面板12主要设置有用于安装指示灯的灯板101和第一USB 接口模块51。其中,第一USB接口模块51直接与主板31固定连接并信号连接,通过设置灯板101能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机箱中的器件的运行状况;所述后面板14主要设置有板载IO接口、装置故障接口91和冗余电源接口,板载IO 接口包括console接口、B码对时接口和网口;机箱整体采用无风扇的方式进行散热,箱盖2在安装孔处通过螺钉与箱体1紧密的接触,箱盖2朝向所述后面板14的一端通过松不脱螺钉与箱体1连接,从而方便的抽拿起箱盖2;所述箱盖2采用导热性好的整块铝板折弯而成,能够提高机箱整体的散热效果,同时机箱体1和盖体均采用钣金工艺加工而成,使得机箱整体的制造成本较低。
结合图4,所述主板31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板31和所述箱体1的底壁,即所述底板11之间夹持有第二散热垫33。所述第二散热垫33能够将主板31与底板11隔离,同时还能够对主板 31起到支撑的作用,将主板31上的热量导向所述底板11,进一步提高了机箱的散热效果。
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主板31的上方,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主板31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32夹持在所述处理器和箱盖2之间,所述第一导热件32用于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导向所述箱盖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件32为铝块。所述第一导热件32和所述箱盖2之间夹持有第一散热垫。所述第一散热垫的设置不但能够使第一导热件32稳固的夹持在箱盖2和处理器之间,同时还能够将主板31的信号地和机箱地分离,提高了主板31的电磁兼容性。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5,所述主板31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内存条 41,所述内存条41与所述主板31电连接。所述内存条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件42。结合图6,所述第二导热件42包括:吸热部421、导热部422和连接部423。所述吸热部421的一端与所述导热部422连接,所述吸热部42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42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热部421、导热部422和连接部423均为片状结构,且所述吸热部421、导热部422和连接部423一体成型;所述导热部422和连接部423垂直于所述吸热部421,并位于所述吸热部421的同一侧;所述吸热部421的一侧面与所述内存条41的一侧面相接触,所述导热部422的上方设置有导热垫,所述导热部422通过所述导热垫与所述箱盖2连接;所述连接部423远离所述吸热部421的一端开设有U型安装孔 4231;所述连接部423通过所述U型安装孔4231和螺钉的配合与所述主板31 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U型安装孔4231的设置能够便于调节第二导热件42相对主板31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的调节第二导热件42相对内存条41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还包括:第二USB接口模块53、EMI弹片和接口支架52。所述接口支架52设置于所述机箱内,并与所述后面板14固定连接;所述EMI弹片与接口支架52卡接,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块51与所述EMI弹片相抵触,且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块51的接口端露出所述箱体1。通过设置 EMI弹片能够加强第一USB接口模块51的EMC(电磁兼容)的效果。第二 USB接口模块53与所述前面板1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USB接口模块53通过USB线材与所述主板31信号连接。
在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所述机箱还包括:硬盘61、减震垫62、固定件和承载架63。所述承载架63与所述箱体1连接,所述承载架63用于承载所述硬盘61,所述承载架63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两个卡口631;所述减震垫 62通过所述卡口631与所述承载架63卡接,且所述减震垫62的底端朝下伸出所述承载架63;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承载架63与所述箱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减震垫6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紧固螺钉,该紧固螺钉竖直贯穿对应的减震垫62,并与底板11螺纹连接;所述卡口631 的形状为葫芦形,如此方便减震垫62的安装;同时,承载架63两端的卡口631 的开口方向相反,如此能够有效的防止振动过程减震垫62的脱落。其中,减震垫62的设置不但能够有效的对硬盘61进行减震,还能够有效对硬盘61进行隔离,使硬盘61的信号地和箱体1地分离,从而提高了硬盘61的抗干扰能力。
结合图9和图10,所述机箱还包括:保护罩74、电源背板71、两个第一麦拉片72和两个电源模块73。其中,两个电源模块73通过与电源背板71直接对插,且两个电源模块73采用双路电源独立供电的方式向主板31供电,任一回路电源中断不会造成机箱内的器件故障或重启;每个第一麦拉片72均固定设置于对应的电源模块73的下方,如此能够对电源模块73下方的针脚与箱体 1进行绝缘;所述保护罩74在两个电源模块73侧面的***,且所述保护罩74 与所述箱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如此不但能够有效的防止打开箱盖2时误触电源模块73,同时也能够防止东西掉入,损坏电源模块73,从而能够提高机箱的安全可靠性,也能提高机箱的EMC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74开设有散热孔741,如此能够提高电源模块73的散热效果。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靠近电源模块73的开关处的开口处安装有弹片,如此能够在将电源模块73的开关安装至后面板14上时,提高保护罩74与后面板14连接的稳定性。
结合图11,所述机箱还包括:监控模块8。所述监控模块8包括:控制主体81和触发件8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块8为行程开关;所述控制主体81为行程开关的主体,所述触发件82为弹片,所述行程开关的主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触发件82与所述控制主体81信号连接,所述控制主体81 通过引脚811与所述主板31信号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块8还包括;行程支架83。所述行程支架83 开设有定位孔831,所述行程支架83通过所述定位孔831与螺钉的配合与箱体1的右侧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触发件82的一端向上伸出所述箱体1。在所述箱体1与所述箱盖2分离时,所述触发件82位于第一工位,且所述触发件82控制所述控制主体81中的控制电路导通,以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在所述箱体 1与所述箱盖2盖合时,所述触发件82的一端被挤压,以使所述触发件82位于第二工位,且所述触发件82控制所述控制主体81中的控制电路断开,以停止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机箱出现故障时通过外接报警装置进行报警的故障卡9。所述故障卡9包括;故障接口91和卡体92。所述卡体92与所述故障接口91固定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卡体92通过引线与所述主板31信号连接。
所述故障卡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麦拉片93。所述第二麦拉片93的大小与卡体92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麦拉片93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如此能够增加故障卡9的静电隔离强度。
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超级电容102,所述超级电容102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电源模块7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将主板31、故障卡9、电源模块73、超级电容102和硬盘61平铺在底板11上,且将灯板101和USB线材直接装在前面板12上,行程开关装在箱体1侧壁上,能够使线材连接方便,也便于机箱内的器件的安装与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主板、处理器和第一导热件;
所述主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主板的上方,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夹持在所述处理器和箱盖之间;
所述第一导热件用于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导向所述箱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箱盖之间夹持有第一散热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和所述箱体的底壁之间夹持有第二散热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内存条,所述内存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件;
所述第二导热件与所述内存条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箱盖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吸热部、导热部和连接部;
所述吸热部的一端与所述导热部连接,所述吸热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吸热部的一侧面与所述内存条的一侧面相接触,所述导热部与所述箱盖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第一USB接口模块、EMI弹片和接口支架;
所述接口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EMI弹片与接口支架卡接,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块与所述EMI弹片相抵触,且所述第一USB接口模块的接口端露出所述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硬盘、减震垫、固定件和承载架;
所述承载架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所述硬盘,所述承载架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卡口,且两端的卡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减震垫通过所述卡口与所述承载架卡接,且所述减震垫的底端朝下伸出所述承载架;
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承载架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减震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保护罩、第一麦拉片和至少一个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麦拉片固定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源模块的下方,所述保护罩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源模块的***,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保护罩开设有散热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监控模块;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主体和触发件;
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控制主体信号连接,所述控制主体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
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分离时,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一工位,且所述触发件控制所述控制主体中的电路导通,用于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盖合时,所述触发件位于第二工位,且所述触发件控制所述控制主体中的电路断开,用于停止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故障卡;
所述故障卡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故障卡用于在所述机箱出现故障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所述故障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麦拉片,所述第二麦拉片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CN202022038797.8U 2020-09-16 2020-09-16 机箱 Active CN213024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8797.8U CN213024225U (zh) 2020-09-16 2020-09-16 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8797.8U CN213024225U (zh) 2020-09-16 2020-09-16 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4225U true CN213024225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8797.8U Active CN213024225U (zh) 2020-09-16 2020-09-16 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4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287309A (ja) 情報処理装置
KR200485269Y1 (ko) 탈착 가능한 모듈의 방열전도 조립구조
CN210466291U (zh) 一种防尘防震效果好的计算机主板
CN213024225U (zh) 机箱
CN211349289U (zh) 一种安装于计算机主机内部的处理器散热装置
CN210573601U (zh) 一种无风扇工控主机
CN210328388U (zh) 功率器件散热组件
CN210093835U (zh) 一种用于车机的散热装置及车机
CN209749010U (zh) 主板及其散热装置
CN212229594U (zh) 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的散热器
CN221043563U (zh) 一种数据分析平台装置用散热器
CN218514712U (zh) 电子设备
CN218004052U (zh) 基于Intel平台的散热型机箱
CN218497446U (zh) 一种主板固定装置
CN215183086U (zh) 一种ssd硬盘结构
CN221049694U (zh) 一种双信道机模式的外置式列车防护报警单元主机
CN215072450U (zh) 板卡组件及网关机
CN215264668U (zh) 一种可靠性高的电源防护主板
CN215582076U (zh) 一种防水防尘式电源管理芯片
CN212906155U (zh) 一种计算电源装置及其控制电路
CN218336824U (zh) 一种多层电路板
CN220731180U (zh) 硬盘盒及移动硬盘
CN210742835U (zh) 集成控制中心服务器主板
CN212905990U (zh) 一种新型工业用集成控制装置
CN218217959U (zh) 一种虚拟桌面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Address after: 518057 1701, Yan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31 Gaoxin middle Fourth Road, Mali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anxiang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Yanxiang Zhigu chuangxiangdi, No.11, Gaoxin Road,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07

Patentee before: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