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0979U - 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0979U
CN212950979U CN202021359056.3U CN202021359056U CN212950979U CN 212950979 U CN212950979 U CN 212950979U CN 202021359056 U CN202021359056 U CN 202021359056U CN 212950979 U CN212950979 U CN 212950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circumferential
hole
ax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90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巍
张令
孙安琦
乔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90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0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0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0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车,该平衡车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车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内,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所述第一车体安装在所述第一轮轴上,所述第二车体安装在所述第二轮轴上,所述限位装置用以将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的相对转动角度限定在预定范围内,并限制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在轴向的相对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采用插接枢转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且连接关系可靠,提高了平衡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是一种日常的代步工具,有一类常见的平衡车是通过车体踏板相对扭动完成转向的平衡车,因此又被称为扭扭车。此类平衡车包括左车体(踏板)和右车体(踏板)、左车轮和右车轮,左车轮和右车轮均具有轮轴,相关技术中,平衡车的轮轴连接其他横轴,再通过其他横轴的对接,以此实现左右轮轴的枢转,但是,采用其他横轴连接左右轮轴以实现枢转的连接方式,由于零部件较多,左右轮轴的连接关系不稳定,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平衡车,该平衡车的两个轮轴连接关系简单,可靠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车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内,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所述第一车体安装在所述第一轮轴上,所述第二车体安装在所述第二轮轴上,所述限位装置用以将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的相对转动角度限定在预定范围内,并限制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在轴向的相对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第一轮轴插接在第二轮轴的第一端内,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直接插接枢转,并通过限位装置实现周向和轴向限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两个轮轴的连接方式直接简单,无需另外设置连接件,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并且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的连接关系可靠性强,提高了平衡车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周向限位长孔、限位孔和限位件,所述周向限位长孔设在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的壁上,且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延伸,所述限位孔设在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端,所述限位件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销钉,所述销钉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销钉的至少一端从所述限位孔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均为通孔,所述周向限位长孔为两个且在所述第二轮轴的径向上相对,所述销钉的第一端从所述限位孔的第一端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一个周向限位长孔内,所述销钉的第二端从所述限位孔的第二端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另一个周向限位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弹簧和顶珠,所述顶珠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止抵在所述限位孔的底壁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止抵所述顶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轮轴的内周壁面上的内孔段和从所述内孔段向外贯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壁的外孔段,所述顶珠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内孔段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为盲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配合在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内且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端包括第一缩径轴段和第二缩径轴段,所述第二缩径轴段与所述第一缩径轴段的第一端相接,所述第一轴套配合在所述第一缩径轴段上,所述第二轴套配合在所述第二缩径轴段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形成在所述第一缩径轴段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轮轴的外径,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止抵在所述凸缘的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的端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盘的端面上设有周向限位长槽,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槽内且沿所述第二连接盘的周向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的端面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周向限位长槽,所述第二连接盘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二周向限位长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长槽内且沿所述第二连接盘的周向可移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长槽内且沿所述第一连接盘的周向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车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轮轴通过第一压板压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轮轴通过第二压板压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所述第二车轮包括第二轮毂电机,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构成所述第一轮轴,所述第二电机轴构成所述第二轮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图;
图2是图1所示平衡车的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平衡车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平衡车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平衡车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平衡车的***图;
图10是图9所示平衡车的第一车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平衡车的第二车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平衡车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第一车体1,第一连接盘11,第一限位凸起111,第一周向限位长槽112,第二车体2,第二连接盘21,第二限位凸起211,第二周向限位长槽212,第一车轮3,第一轮轴31,限位孔311,第一缩径轴段312,第二缩径轴段313,第一轴套32,第二轴套33,第一压板34,第二车轮4,第二轮轴41,周向限位长孔411,第二压板42,限位件5,销钉51,弹簧52,顶珠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轮3、第二车轮4、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和限位装置。
如图3所示,第一车轮3具有第一轮轴31,第二车轮4具有第二轮轴41,第一车轮3、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和第二车轮4由左至右依次排布,第一车体1安装在第一轮轴31上,第二车体2安装在第二轮轴41上。换言之,第一车体1与第一轮轴31连接,第二车体2与第二轮轴41连接,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相对转动一定角度时,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相对转动相同的角度。
限位装置用以将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的相对转动角度限定在预定范围内,并限制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在轴向的相对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第一轮轴插接在第二轮轴的第一端内,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直接插接枢转,并通过限位装置实现周向和轴向限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两个轮轴的连接方式直接简单,无需另外设置连接件,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并且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的连接关系可靠性强,提高了平衡车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装置包括周向限位长孔411、限位孔311和限位件5,周向限位长孔411设在第二轮轴41的第一端的壁上,且沿第二轮轴41的周向延伸,限位孔311设在第一轮轴31的第一端。
限位件5配合在限位孔311和周向限位长孔411内,限位件5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沿第二轮轴41的周向可移动,以将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的相对转动角度限定在预定范围内。如图3所示,限位件5配合在限位孔311内且限位件5的一部分从第一轮轴31内伸出,限位件5的伸出部分可移动地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第一轮轴31相对第二轮轴41转动时,限位件5的伸出部分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沿第二轮轴41的周向可移动。限位件5的伸出部分通过与周向限位长孔411的端部抵接,以阻止第一轮轴31相对第二轮轴41继续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通过限位件5与第一轮轴31上的限位孔311配合,实现了限位件5与第一轮轴31在轴向和周向的相对固定。通过限位件5可移动地配合在第二轮轴41的周向限位长孔411内,使得限位件5只能相对第二轮轴41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第一轮轴31与第二轮轴41的相对转动角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可以为扭扭车,但不限于扭扭车,可以是通过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发生相对转动以完成转向操作的任何代步工具。
为了便于描述,图3中的箭头A所示为平衡车的左右方向,图3中的箭头B所示为平衡车的上下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5为销钉51,销钉51配合在限位孔311内,销钉51的至少一端从限位孔311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
在第一轮轴31的右端配合在第二轮轴41的左端内后,销钉51穿过周向限位长孔411并与限位孔311过盈配合。销钉51的至少一端从限位孔311内伸出并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孔311和周向限位长孔411均为通孔,周向限位长孔411为两个且在第二轮轴41的径向上相对,销钉51的第一端从限位孔311的第一端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一个周向限位长孔411内,销钉51的第二端从限位孔311的第二端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另一个周向限位孔311内。
如图3所示,销钉51与限位孔311过盈配合,销钉5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从限位孔311的两端伸出。两个周向限位长孔411在第二轮轴41的径向上相对。销钉5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配合在两个周向限位长孔411内,有效保证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在轴向上相对固定。由此,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结构稳定性更强。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5包括弹簧52和顶珠53,顶珠53可移动地设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弹簧52的第一端止抵在限位孔311的底壁上,弹簧52的第二端止抵顶珠53。
具体地,顶珠53的一部分位于限位孔311内,弹簧52压迫顶珠53以使顶珠53的一部分伸出限位孔311以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此时,顶珠53保证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在轴向上相对固定,也可保证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在周向上的可靠限位。
如图5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周向限位长孔411包括形成在第二轮轴41的内周壁面上的内孔段和从内孔段向外贯穿第二轮轴41的周壁的外孔段,顶珠53可移动地设在内孔段内。
内孔段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圆弧形的直径与顶珠53的直径适配。在需要解除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的配合时,可通过外孔段将顶珠53完全压入限位孔311内,以解除顶珠53与内孔段的配合,进而第一轮轴31能够从第二轮轴41脱出。由此,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之间拆卸安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孔311为盲孔,弹簧52容置于盲孔内。弹簧52的一端止抵在盲孔的底壁,另一端止抵在顶珠53上。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孔311也可以为阶梯孔,此时,弹簧52的一端止抵在限位孔311的台阶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配合在第二轮轴41的第一端内且彼此间隔开。第一轮轴31的第一端包括第一缩径轴段312和第二缩径轴段313,第二缩径轴段313与第一缩径轴段312的第一端相接,第一轴套32配合在第一缩径轴段312上,第二轴套33配合在第二缩径轴段313上。
如图5-图6和图8所示,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间隔设置,第二缩径轴段313的左端与第一缩径轴段312的右端相接,第一缩径轴段312和第二缩径轴段313同轴。第一缩径轴段312的直径大于第二缩径轴段313的直径,第一轴套32套在第一缩径轴段312上,第二轴套33套在第二缩径轴段313上,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配合在第二轮轴41的左端内。由此,第一轮轴31的右端通过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配合在第二轮轴41的左端内,第一轮轴31相对第二轮轴41的转动更加平稳,可靠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孔311形成在第一缩径轴段312上且位于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之间。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轴套32套在第一缩径轴段312的左端,第二轴套33套在第二缩径轴段313的左端并止抵在第一缩径轴段312和第二缩径轴段313的连接处形成的台阶面上。限位孔311位于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之间,进而保证限位件5能够配合在限位孔311的同时,也能够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套32的一端设有凸缘,凸缘的外径等于或小于第一轮轴31的外径,第二轮轴41的第一端止抵在凸缘的端面上。
如图8所示,凸缘的外周面与第一轮轴31的外周面平齐。第二轮轴41的左端面止抵在凸缘的右端面,由此,第一轮轴31的左端面和内壁面均不与第二轮轴41直接接触,第一轮轴31相对第二轮轴41的转动更加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体1包括第一连接盘11,第二车体2包括第二连接盘21,第一连接盘11的端面上设有限位凸起,第二连接盘21的端面上设有周向限位长槽,限位凸起配合在周向限位长槽内且沿第二连接盘21的周向可移动。
第一连接盘11位于第一车体1的右侧,第一连接盘11的右端面上设有限位凸起,第二连接盘21位于第二车体2的左侧,第二连接盘21的左端面上设有周向限位长槽。限位凸起可移动地配合在周向限位长槽内,在第一车体1相对第二车体2转动时,限位凸起可在周向限位长槽内沿第二连接盘21的周向移动。由此,可以通过限位凸起和周向限位长槽的配合以及限位件5和周向限位长孔411的配合共同将第一车体1与第二车体2的相对转动角度限定在预定范围内。该预定角度范围可以根据具体设计和需要确定。
如图9-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体1包括第一连接盘11,第二车体2包括第二连接盘21,第一连接盘11的端面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11和第一周向限位长槽112,第二连接盘21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11和第二周向限位长槽212。第一限位凸起111配合在第二周向限位长槽212内且沿第二连接盘21的周向可移动,第二限位凸起211配合在第一周向限位长槽112内且沿第一连接盘11的周向可移动。
如图12所示,第一限位凸起111和第二周向限位长槽212的配合以及第二限位凸起211和第一周向限位长槽112的配合能够同时将第一车体1与第二车体2的相对转动角度限定在预定范围内。由此,第一车体1相对第二车体2转动的角度能够被更准确的限定在预定角度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体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车体2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轮轴31通过第一压板34压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二轮轴41通过第二压板42压在第二安装槽内。
如图4和图9所示,第一压板34和第二压板42结构相同,中间位置均为“U”形,用于抵住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第一压板34和第二压板42两端均具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通孔,用于供螺栓通过,通过螺栓将第一压板34和第二压板42分别固定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的下表面,并将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41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轮3包括第一轮毂电机,第二车轮4包括第二轮毂电机,第一轮毂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第二轮毂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第一电机轴构成第一轮轴31,第二电机轴构成第二轮轴41。
第一轮毂电机和第二轮毂电机的机体分别设置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的外侧,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与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相对固定,第一轮毂电机和第二轮毂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移动。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的平衡车。
如图1-图3所示,平衡车包括第一车轮3、第二车轮4、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销钉51、第一轴套32、第二轴套33、第一压板34和第二压板42。
第一车轮3包括第一轮毂电机,第一轮毂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第一电机轴通过第一压板34固定在第一车体1下表面的第一安装槽内。第二车轮4包括第二轮毂电机,第二轮毂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第二电机轴通过第二压板42固定在第二车体2下表面的第二安装槽内。
第一电机轴的右端通过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二电机轴的左端内。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在左右方向间隔开,第一电机轴的右端在第一轴套32和第二轴套33之间设有限位孔311,第二电机轴的左端设有周向限位长孔411,销钉51配合在限位孔311,并可移动地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411内。
第一车体1的右侧设有第一连接盘11,第二车体2的左侧设有第二连接盘21,第一连接盘11的右端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11和第一周向限位长槽112,第二连接盘21的左端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11和第二周向限位长槽212。其中,第一限位凸起111可移动地配合在第二周向限位长槽212内,第二限位凸起211可移动地配合在第一周向限位长槽11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车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内,所述第一车体安装在所述第一轮轴上,所述第二车体安装在所述第二轮轴上,所述限位装置用以将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的相对转动角度限定在预定范围内,并限制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在轴向的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周向限位长孔,所述周向限位长孔设在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的壁上,且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延伸;
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在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端;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销钉,所述销钉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销钉的至少一端从所述限位孔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均为通孔,所述周向限位长孔为两个且在所述第二轮轴的径向上相对,所述销钉的第一端从所述限位孔的第一端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一个周向限位长孔内,所述销钉的第二端从所述限位孔的第二端伸出且可移动地配合在另一个周向限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弹簧和顶珠,所述顶珠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止抵在所述限位孔的底壁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止抵所述顶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轮轴的内周壁面上的内孔段和从所述内孔段向外贯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壁的外孔段,所述顶珠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内孔段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盲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配合在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内且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端包括第一缩径轴段和第二缩径轴段,所述第二缩径轴段与所述第一缩径轴段的第一端相接,所述第一轴套配合在所述第一缩径轴段上,所述第二轴套配合在所述第二缩径轴段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形成在所述第一缩径轴段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轮轴的外径,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一端止抵在所述凸缘的端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的端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盘的端面上设有周向限位长槽,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槽内且沿所述第二连接盘的周向可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的端面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周向限位长槽,所述第二连接盘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二周向限位长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长槽内且沿所述第二连接盘的周向可移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长槽内且沿所述第一连接盘的周向可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车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轮轴通过第一压板压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轮轴通过第二压板压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所述第二车轮包括第二轮毂电机,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构成所述第一轮轴,所述第二电机轴构成所述第二轮轴。
CN202021359056.3U 2020-07-10 2020-07-10 平衡车 Active CN212950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9056.3U CN212950979U (zh) 2020-07-10 2020-07-10 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9056.3U CN212950979U (zh) 2020-07-10 2020-07-10 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0979U true CN212950979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9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9056.3U Active CN212950979U (zh) 2020-07-10 2020-07-10 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09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5337A (zh) * 2023-07-10 2023-08-18 深圳车泰斗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5337A (zh) * 2023-07-10 2023-08-18 深圳车泰斗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90474C (en) Structure for fitting rotary displacement sensor
US20130109526A1 (en) Geared motor
AU2017219115A1 (en) Coupled compoun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for a wheel unit
CN212950979U (zh) 平衡车
US20190144034A1 (e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in particular a suspension for a directional wheel for vehicles
KR20050089128A (ko) 모듈형 액슬 조립체
US8657316B1 (en) Rear axle support assembly
KR102649875B1 (ko) 상용 차량의 스티어링 너클, 상용 차량의 차축 조립체 및 차량 차축
US8220356B2 (en) Anti-separation device for use with isolator
KR101637258B1 (ko) 차량의 드라이브 샤프트용 체결유닛
KR20200055525A (ko) 휠옵셋 가변형 휠 조립체
KR101503758B1 (ko) 다목적 차량과 같은 차량의 외부 후사경을 지지하기 위한 유지 힌지 부품 및 상기 유형의 유지 힌지 부품을 포함한 다목적 차량용 외부 후사경
CN209756703U (zh) 用于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及车辆
CN212921822U (zh) 平衡车
KR20090117128A (ko) 자동차용 인터미디에이트 샤프트
CN214538560U (zh) 转向模拟器
CN212950978U (zh) 平衡车
JP3389721B2 (ja) 弾性自在継手
CN215321759U (zh) 车轮和滑板车
CN219295508U (zh) 一种后轮主动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及其汽车转向***
JP4475849B2 (ja) 産業車両のドライブアクスル
CN110654446A (zh) 减速机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电动助力转向器及车辆
CN214928699U (zh) 一种轮毂装配结构
CN220662199U (zh) 悬架和转向节总成及汽车
JP337585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とクロックスプリングの結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