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190U -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 Google Patents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190U
CN212447190U CN202020785081.1U CN202020785081U CN212447190U CN 212447190 U CN212447190 U CN 212447190U CN 202020785081 U CN202020785081 U CN 202020785081U CN 212447190 U CN212447190 U CN 212447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harging
mobil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50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50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充电桩包括:充电装置、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识别装置、以及控制器,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端与充电装置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端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通信连接,识别装置与控制器的输入端通信,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充电装置的控制端、以及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且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为短程通信连接装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由移动终端将充电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并由移动终端将服务器的数据下发到充电桩。本公开的实施例保证充电桩即使处于离线的状态下仍然可以使用。

Description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极大的推动了相关充电产业的发展。
现有为新能源汽车充电,需要经过几个步骤:
1.用户将充电枪***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口,即完成插枪操作;
2.用户在用户终端打开运营商平台提供的应用(app),点击开始充电;
3.充电结束,用户在app上点击结束充电;
4.用户拔枪;
5.app显示账单,用户支付账单。
其中,运营商平台指的是提供充电桩运营的平台,其提供充电入口,结算等服务。充电桩通过加入运营商平台,对用户提供服务。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现有的充电操作流程繁琐,时间成本很高;其次,由于充电桩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的属性,导致网络情况得不到保障。而在步骤2和步骤3中,用户需要通过app通知运营商平台,由运营商平台发送充电开始和充电结束信息,因此,在步骤2和步骤3中,运营商平台下发指令到充电桩延迟很大,而且在网络故障时,运营商平台向充电桩下发的指令失败的概率很大。另外,由于充电桩信号传递问题,充电桩上传的充电数据可能不准确,导致充电账单计费数据不准确。
基于此,针对操作流程繁琐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即插即充的实现方式。车主首先在运营商平台绑定自己的车辆信息,需要充电时,将充电枪***车辆充电口后,充电桩自动识别车辆标识符(Vin码),将此次的充电情况关联到用户的账号。结束充电后,自动将本次的充电账单进行推送。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的充电方式,需要保证充电桩网络情况良好,在充电桩网络情况异常时,现有的充电方式无法实现。
其次,现有的方法限制了汽车必须将指定的识别信息,例如Vin码上报给充电桩,由于某种原因,部分车企可能未实现该功能,而且,Vin码的上传可能由于某些通信问题出现异常。一旦充电桩未识别出Vin码,那么这种即插即用就无法发挥既定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在充电桩离线的情况下,无法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充电方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装置、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识别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装置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通信连接,所述识别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通信,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装置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且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为短程通信连接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为近场通信连接装置、或蓝牙通信连接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装置为接近识别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装置为识别按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的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以及数据切换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数据切换装置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以及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为远程通信连接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枪、以及控制所述充电枪解锁或上锁的充电枪解锁装置,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枪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枪解锁装置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枪,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枪电连接,所述识别装置为检测所述充电枪的***状态的插枪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枪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为加密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通信***,包括:如前所述的充电桩、移动终端、以及服务器,所述充电桩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通过第一通信链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短程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为远程通信链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近场通信链路或蓝牙通信链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通过第三通信链路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通信链路为远程通信链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由移动终端将数据传输装置从充电装置所获取的充电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并由移动终端将服务器的数据下发到充电桩。本公开的实施例保证充电桩即使处于离线的状态下仍然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充电桩的***原理图;
图2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一种充电桩的***原理图;
图3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一种充电桩的***原理图;
图4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一种充电桩通信***的***原理图;
图5为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一种充电桩通信***的***原理图。
标记说明:
1-充电桩;11-充电装置;12-数据传输装置;13-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4-识别装置;15-控制器;16-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7-数据切换装置;18-充电枪;19-充电枪解锁装置;2-移动终端;3-服务器;4-第一通信链路;5-第二通信链路;6-第三通信链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公开的各种可行实施例及其技术优势将在下文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充电桩1的***原理图,包括:充电装置11、数据传输装置12、用于与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识别装置14、以及控制器15,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通信连接,所述识别装置14与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通信,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且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短程通信连接装置。
具体来说,识别装置14用于识别用户的充电请求,识别装置14包括但不限于识别按键、接近识别装置、插枪识别装置等。
例如,用户点击识别按键,或者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接近识别装置、或者用户将充电枪***新能源汽车,则识别装置14输出相应信号到控制器15。
控制器15可以为单片机及其周边电路,或者是控制逻辑电路。控制器15在接收到识别装置14发送的信号后,控制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并在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后,控制充电装置11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如图4所示,充电装置11在充电的同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12将充电过程的充电信息通过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发送至移动终端2,并由移动终端2上传至服务器3。服务器3下发的数据,例如控制类的指令数据,通过移动终端2,经过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下发到充电桩1。
其中,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例如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通过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协议或者蓝牙协议建立连接,形成通信链路。
由于充电装置11的充电信息是经过移动终端2上传至服务器3,因此,即使充电桩1处于离线状态,其充电信息仍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2上传至运营商平台的服务器3,从而保证充电信息能够及时上传,保证运营商平台能够获取准确的充电信息。其次,由于通过移动终端2上传充电信息,因此,可以在上传的信息中,加入移动终端2的移动终端信息或用户信息,从而通过移动终端信息或者用户信息替代了现有技术的车辆标识符,使得在充电过程中无需上传车辆标识符。
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由移动终端将数据传输装置从充电装置所获取的充电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并由移动终端将服务器的数据下发到充电桩。本公开的实施例保证充电桩即使处于离线的状态下仍然可以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公开的第二施例一种充电桩1的***原理图,包括:充电装置11、数据传输装置12、用于与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识别装置14、控制器15、用于与服务器3通信连接的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数据切换装置17、充电枪18、以及控制所述充电枪18解锁或上锁的充电枪解锁装置19,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数据切换装置17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以及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通信连接,所述识别装置14与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通信,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控制端、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的控制端、以及所述数据切换装置17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且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短程通信连接装置,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为远程通信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识别装置14为接近识别装置,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加密近场通信连接装置、或加密蓝牙通信连接装置。
具体来说,识别装置14为接近识别装置,当用户的移动终端靠近识别装置14时,触发识别装置14输出识别信号。接近识别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接近识别技术实现,例如红外距离检测、NFC距离检测、蓝牙距离检测等近距离检测技术实现。然后控制器15接收到识别装置14发送的信号后,控制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并在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后,控制充电装置11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短程通信连接装置,短程通信连接装置是指采用短程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2建立通信连接的装置。短程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近场通信(NFC)、蓝牙、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USB(Wireless USB,WUSB)、和/或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或其他功率无线电,或者脉冲超宽带(Impulse Ultra Wideband,I-UWB)或其他数据无线电的其他相对短程通信无线电或协议。具体来说,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可以为近场通信(NFC)连接装置或者蓝牙连接装置。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的通信连接为加密通信连接,因此,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可以为加密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或者,更优选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加密近场通信连接装置、或加密蓝牙通信连接装置。
同时,在充电数据的上传过程中,如果发现移动终端2的信号较弱,控制器15可以通过控制数据切换装置17,将数据传输装置12获取的充电信号转移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由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直接发送充电信息到服务器3。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为远程通信连接装置,通过远程通信协议与服务器3通信连接,远程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一代(1G)、二代(2G)、2.5G、三代(3G)、3.5G、四代(4G)移动通信协议、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技术、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和/或类似技术中的任何一项或多项的通信协议。
在充电过程中,服务器3下发的数据,例如控制类的指令数据,优先通过移动终端2,经过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下发到充电桩1。如果移动终端2由于断网、断电无法转发数据,控制器15可以通过控制数据切换装置17,将服务器3下发的数据,通过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直接下发到充电桩1。
当用户需要结束充电时,可以选择在移动终端2的APP结束充电,或者再次将移动终端2靠近充电枪或者充电桩,识别装置14检测到移动终端2接近后,向控制器15发送信号,控制器15控制充电枪解锁装置19解锁充电枪。充电枪18完成解锁,运营商平台生成账单待用户支付;用户拔枪后离开场站。充电枪解锁装置19可以采用现有的充电枪解锁装置,在接收到控制器15的解锁信号后,解锁充电枪。
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短程通信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由移动终端上传充电信息到服务器,以及由移动终端转发服务器下发的数据,通信信息加密以保证通信安全。同时,当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较弱时,降级到使用充电桩的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直接上传充电信息到服务器及接收服务器下发数据。一方面在移动终端信号良好时,通过移动终端上传充电信息及接收数据,以获得良好的通信效果。另一方面,在移动终端信号差时,通过切换至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上传充电信息到服务器及接收数据,以保障充电信息上传的可靠。另外,通过接近识别装置检测移动终端的接近,以方便用户使用。最后,通过检测移动终端的接近以解锁充电枪,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本公开的一个例子,一种充电流程,包括:
用户将充电枪***汽车充电口;
用户将手机靠近充电枪(或者充电桩),识别装置14检测到手机接近,向控制器15发出信号,控制器15通知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手机建立通信连接,用户通过手机上的运营商充电APP通过NFC或者蓝牙与充电桩1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完成自动连接,控制器15通知充电装置11自动启动充电;
电过程中,充电桩1的充电装置11通过数据传输装置12,基于前述与移动终端2建立的连接,自动上传数据到运营商平台的服务器3,可以保证充电过程的数据是实时可靠上传的;
用户想要结束充电时,可以选择在APP结束充电,或者再次将手机靠近充电枪(或者充电桩),充电桩1的识别装置14检测到手机接近,通知控制器15,控制器15控制充电枪解锁装置19解锁充电枪18,充电枪18完成解锁,运营商平台服务器3生成账单待用户支付;
用户拔枪后离开场站。
上述充电步骤,完全不依赖充电桩自身的网络情况,极大的降低了由于网络延迟导致的时间成本,而且不再依赖汽车的vin码,用户操作的成功率更高。
同时,在充电数据的上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用户手机信号较弱,则自动降级到使用充电桩自身的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直接与服务器3通信。
由于充电桩1将数据通过移动终端2,例如用户手机上传到运营商平台,因此传输的数据通过加密的方式处理。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一种充电桩1的***原理图,包括:充电装置11、数据传输装置12、用于与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识别装置14、控制器15、充电枪18,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通信连接,所述识别装置14与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通信,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且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短程通信连接装置,所述充电装置11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枪18电连接,所述识别装置14为检测所述充电枪18的***状态的插枪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14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枪18连接。
具体来说,识别装置14可以为插枪识别装置,插枪识别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插枪识别装置,例如充电枪插枪检测电路,来确定充电枪18是否***新能源汽车中。当检测到充电枪插枪事件,则输出相应信号到控制器15。
本实施例中通过作为识别装置的插枪识别装置检测充电枪的插枪状态,从而在用户插枪时则触发控制器控制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进一步提高连接效率。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一种充电桩通信***的***原理图,包括:充电桩1、移动终端2、以及服务器3;
充电桩1包括:充电装置11、数据传输装置12、用于与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识别装置14、以及控制器15,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通信连接,所述识别装置14与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通信,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且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短程通信连接装置;
所述充电桩1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通过第一通信链路4与所述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2通过第二通信链路5与所述服务器3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链路4为短程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5为远程通信链路。
具体来说,识别装置14用于识别用户的充电请求,识别装置14包括但不限于识别按键、接近识别装置、插枪识别装置等。
例如,用户点击识别按键,或者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接近识别装置、或者用户将充电枪***新能源汽车,则识别装置14输出相应信号到控制器15。
控制器15可以为单片机及其周边电路,或者是控制逻辑电路。控制器15在接收到识别装置14发送的信号后,控制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并在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建立连接后,控制充电装置11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与移动终端2建立第一通信链路4,充电装置11在充电的同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12将充电过程的充电信息通过第一通信链路4发送到移动终端2,移动终端2通过第二通信链路5上传至服务器3。
其中,移动终端2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车载终端等能提供移动通信功能的移动设备。
第一通信链路4为短程通信链路,包括通过短程通信协议建立的通信链路。短程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近场通信(NFC)、蓝牙、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USB(Wireless USB,WUSB)、和/或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或其他功率无线电,或者脉冲超宽带(Impulse UltraWideband,I-UWB)或其他数据无线电的其他相对短程通信无线电或协议。
第二通信链路5为远程通信链路,包括通过远程通信协议建立的通信链路。远程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一代(1G)、二代(2G)、2.5G、三代(3G)、3.5G、四代(4G)移动通信协议、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和/或类似技术中的任何一项或多项的通信协议。
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由移动终端将数据传输装置从充电装置所获取的充电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并由移动终端将服务器的数据下发到充电桩。本公开的实施例保证充电桩即使处于离线的状态下仍然可以使用。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为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一种充电桩通信***的***原理图,包括:充电桩1、移动终端2、以及服务器3;
充电桩1包括:充电装置11、数据传输装置12、用于与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识别装置14、控制器15、用于与服务器3通信连接的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数据切换装置17、充电枪18、以及控制所述充电枪18解锁或上锁的充电枪解锁装置19,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数据切换装置17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以及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通信连接,所述识别装置14与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通信,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控制端、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的控制端、以及所述数据切换装置17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且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短程通信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识别装置14为接近识别装置,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加密近场通信连接装置、或加密蓝牙通信连接装置,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为远程通信连接装置;
所述充电桩1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通过第一通信链路4与所述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2通过第二通信链路5与所述服务器3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链路4为短程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5为远程通信链路,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链路4为近场通信链路或蓝牙通信链路,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通过第三通信链路6与所述服务器3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通信链路6为远程通信链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短程通信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由移动终端上传充电信息到服务器,以及由移动终端转发服务器的下发数据,通信信息加密以保证通信安全。同时,当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较弱时,降级到使用充电桩的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直接上传充电信息到服务器及接收服务器下发数据。一方面在移动终端信号良好时,通过移动终端上传充电信息,以获得良好的通信效果。另一方面,在移动终端信号差时,通过切换至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上传充电信息到服务器及接收数据,以保障充电信息上传的可靠。另外,通过接近识别装置检测移动终端的接近,以方便用户。最后,通过检测移动终端的接近以解锁充电枪,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装置(11)、数据传输装置(12)、用于与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识别装置(14)、以及控制器(15),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通信连接,所述识别装置(14)与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通信,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装置(1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的控制端通信连接,且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短程通信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近场通信连接装置、或蓝牙通信连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14)为接近识别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14)为识别按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服务器(3)通信连接的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以及数据切换装置(17),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数据切换装置(17)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以及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切换装置(17)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为远程通信连接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枪(18)、以及控制所述充电枪(18)解锁或上锁的充电枪解锁装置(19),所述充电装置(11)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枪(1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枪解锁装置(19)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枪(18),所述充电装置(11)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枪(18)电连接,所述识别装置(14)为检测所述充电枪(18)的***状态的插枪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14)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枪(1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为加密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
10.一种充电桩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1)、移动终端(2)、以及服务器(3),所述充电桩(1)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装置(13)通过第一通信链路(4)与所述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2)通过第二通信链路(5)与所述服务器(3)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链路(4)为短程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5)为远程通信链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桩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4)为近场通信链路或蓝牙通信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桩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还包括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的第二端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装置(16)通过第三通信链路(6)与所述服务器(3)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通信链路(6)为远程通信链路。
CN202020785081.1U 2020-05-12 2020-05-12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Active CN212447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5081.1U CN212447190U (zh) 2020-05-12 2020-05-12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5081.1U CN212447190U (zh) 2020-05-12 2020-05-12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190U true CN212447190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5081.1U Active CN212447190U (zh) 2020-05-12 2020-05-12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1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2924A (zh) * 2021-06-03 2021-09-07 郑州宜家安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连接的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715655A (zh) * 2021-09-03 2021-11-3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充电桩及充电管理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2924A (zh) * 2021-06-03 2021-09-07 郑州宜家安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连接的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715655A (zh) * 2021-09-03 2021-11-3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充电桩及充电管理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673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及***
JP6426574B2 (ja) カーシェアリ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貸出返却方法
US8460028B2 (en) Self powere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onnector locking system
US20140289082A1 (en) Electric charging manag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4883355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充电桩地锁管理***及管理方法
CN212447190U (zh)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
EP2455924B1 (en) Wireless provision of electricity metering data from an electricity charging event
US20200079236A1 (en) Recharging system, recharging controller, battery charger, user terminal, recharg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574476A (zh) 用于在电动汽车与对电动汽车的至少一个蓄能器充电的充电站之间通信的方法
CN110281803B (zh) 基于蓝牙数据获取的无通讯状态下的电动汽车充电***
CN102804517A (zh) 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电缆插头
CN104868527A (zh) 对电动车辆的充电进行远程控制的方法和***
CN107134063A (zh) 充电设施共享方法
CN106340131A (zh)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管理***及其管理方法
CN113022362A (zh) 基于蓝牙通信实现车桩识别的交流充电方法及***
CN108501754A (zh)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充电桩的控制***及方法
CN113173096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
CN110996320A (zh) 电动车辆的充电端口授权
CN111526516B (zh) 一种充电桩与充电车辆的身份验证方法及***
CN114040355A (zh) 一种基于充电桩无线鉴权的充电管理方法
CN107993321A (zh) 一种智能车锁及智能车锁主动式解锁的方法
CN113498056B (zh) 激活机动车充电过程的方法和***以及服务器装置
CN107341874A (zh) 锁的控制方法与***
CN112509240A (zh) 一种自动校验共享单车位置的***及方法
CN110728797B (zh) 电动车辆的还车方法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