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2875U - 翻转式插座 - Google Patents

翻转式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2875U
CN212342875U CN202021539031.1U CN202021539031U CN212342875U CN 212342875 U CN212342875 U CN 212342875U CN 202021539031 U CN202021539031 U CN 202021539031U CN 212342875 U CN212342875 U CN 212342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socket
arc
plug bush
mo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90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万松
闫登超
吴俊�
吴礼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90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2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2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2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式插座,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其内设置有一凹腔,且在凹腔腔壁上安装有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运动模块,位于凹腔内,且在运动模块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转接部,其中一转接部的两端分别与L极接线端子和L极插套相连,另一转接部的两端分别与N极接线端子和N极插套相连。通过运动模块的旋转功能,实现不同插头的使用,提高插座的通用性,并根据转接部与插套的固定电连,和与接线端子的旋转卡接,使得转接部不仅成为运动模块旋转时的运动部件,而且还成为插套与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电部件,避免单独设置转接结构和导线,从而大大节约了整个运动模块所需的空间,进而使得整个插座的体积变得更为紧凑。

Description

翻转式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是一种翻转式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插座在使用时,插接在插座上的插头处于裸露状态,其防尘、防水效果较差。
中国专利(CN205385148U)公开了一种防水防尘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接电插孔,插座本体上端的一侧铰接有密封盖,密封盖扣合在插座本体上后与插座本体密封配合并形成有一个以上可供电源线伸出插座本体外且与电源线密封配合的过线孔,优点是:插座本体上设置环形的防水槽,防水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盖与插座本体扣合后密封盖上的环形凸起插接在防水槽内,将插座本体内的接电插孔与外界隔绝,而且用电器的电源线插在插座本体上后,电源线通过过线孔伸出并与插座本体、密封盖上的密封垫形成密封,这种结构的插座当密封盖扣合后密封性能良好,防水防尘性能良好,使用时安全性高。
在上述所述的插座中,虽然解决了现有插座的防尘、防水问题,但是,如果使用的插头中,其插脚的延伸方向与导线延伸方向一致时,插座上的密封盖可无法实现有效的闭合,使得这类插头在使用时,插座仍然处于开放式状态,导致上述插座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不同插头类型使用,具有较高通用性的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翻转式插座,包括:
支撑架,其内设置一凹腔,且在凹腔腔壁上安装有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
运动模块,位于凹腔内,且在运动模块的两侧各设置一转接部,分别为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其中,运动模块内安装一 L极插套和一N极插套,且第一转接部的一端与L极接线端子旋转卡接,另一端与L极插套固连,第二转接部的一端与N极接线端子旋转卡接,另一端与N极插套固连;
盖板,旋转连接于支撑架上。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分别在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上各设置有一弧形凹部,分别为第一弧形凹部和第二弧形凹部,其中,第一弧形凹部和第二弧形凹部分别与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卡接配合,且在第一弧形凹部和第二弧形凹部的开口端折弯设置。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第一转接部、第二转接部分别与L 极插套、N极插套呈一体化设置。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凹腔呈U型结构设置,其中,U型凹腔封闭端的纵截面为圆弧线,且该圆弧线所在圆的圆心与运动模块旋转所形成的圆的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在U型凹腔开口端的一侧设置两支架,且每一支架的一端设置一卡接凹部,其中一支架的卡接凹部与L极接线端子相卡接,另一支架的卡接凹部与N极接线端子相卡接。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在L极接线端子与N极接线端子之间设置一E极接线端子,其中,运动模块内还安装一E极插套,且E极插套与E极接线端子之间为接触式卡接配合。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在U型凹腔的封闭端设置有一条弧形凹槽,其中,该弧形凹槽与E极插套滑移配合。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翻转式插座还包括一大压板,且该大压板与支撑架之间为卡接配合,其中,在大压板的两侧各设置一抵靠凹部,且每一抵靠凹部分别与对应接线端子之间为抵靠配合。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运动模块包括一壳体,且在壳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凸台,并沿每一凸台的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其中,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分别嵌套于对应的通孔内。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在壳体内嵌装一小压板,其中,每一转接部的一端嵌套在通孔内,每一转接部的另一端与小压板的侧壁相抵靠。
在上述的翻转式插座中,壳体上设置一两极插孔和一三极插孔,且两极插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两极插套,三极插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三极插套,其中,两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三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以及第一转接部集成设置,两极插套中的N 极插套、三极插套中的N极插套以及第二转接部集成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插座中,通过运动模块的旋转功能,实现不同插头的使用,提高插座的通用性,并根据转接部与插套的固定电连,和与接线端子的旋转卡接,使得转接部不仅成为运动模块旋转时的运动部件,而且还成为插套与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电部件,避免单独设置转接结构和导线,从而大大节约了整个运动模块所需的空间,进而使得整个插座的体积变得更为紧凑、小巧,另外,通过盖板,遮蔽运动模块,以及插接在运动模块上的插头,从而起到防尘、防水的效果。
(2)、将凹腔设置呈U型结构,且U型凹腔封闭端的纵截面所在圆的圆心与运动模块旋转所形成的圆的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从而进一步缩小支撑架的体积,使得整个插座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
(3)、通过设置两支架,且每一支架分别与对应的接线端子相卡接,从而提高对应接线端子与对应转接部之间的夹紧力,避免转接部滑出对应接线端子,从而提高接线端子与转接部之间的电连可靠性。
(4)、通过U型凹腔封闭端上的弧形凹槽,一方面作为E极插套在旋转时的导向,进而作为运动模块在旋转时的导向,另一方面限位运动模块沿其旋转轴线方向水平移动的自由度,保证运动模块在旋转过程中,E极插套与E极接线端子之间能够实现精准卡接,和可靠分离。
(5)、通过通孔作为转接部在壳体上的导向,通过小压板作为转接部在壳体上的抵靠,从而避免转接部的自动回缩而脱离通孔,进而保证插套、转接部以及接线端子之间的可靠电连。
(6)、通过大压板上的抵靠凹部与接线端子的卡接端相配合,对转接部形成一个“封闭式结构”,从而避免转接部滑出接线端子的卡接端,提高运动模块在旋转过程中的可靠性,另外,插头上的插脚与运动模块中的插套之间采用紧配连接,因此插头在插拔过程中,会连带运动模块往插头拔出的方向运动,而通过大压板,能够阻挡插头在拔出时运动模块跟随移动的趋势,避免运动模块发生弹跳,从而提高运动模块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插座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插座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插座在翻转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插座与普通两极插头相连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所示插座在闭合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插座与普通三极插头相连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图6所示插座在闭合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插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式插座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运动模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运动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运动模块的***图。
图中,100、支撑架;110、凹腔;111、弧形凹槽;112、定位凹槽;120、L极接线端子;121、第一弧形凹部;130、N极接线端子;131、第二弧形凹部;140、支架;141、卡接凹部;150、E极接线端子;200、运动模块;210、壳体;211、两极插孔;212、三极插孔;213、凸台;214、通孔;220、第一转接部;230、第二转接部;240、L极插套;250、N极插套;260、E极插套;270、小压板;300、盖板;400、大压板;410、抵靠凹部;420、定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插座,包括:支撑架100,其内设置有一凹腔110,其中,在凹腔110的腔壁上安装有L极接线端子120和N极接线端子130;运动模块200,位于凹腔110内,且该运动模块200包括壳体210,并在壳体210 的两侧各安装有一转接部,分别为第一转接部220和第二转接部 230;L极插套240,安装于壳体210内,其中,第一转接部220 的一端与L极插套240固定电连,第一转接部220的另一端与L 极接线端子120旋转卡接;N极插套250,安装于壳体210内,其中,第二转接部230的一端与N极插套250固定电连,第二转接部230的另一端与N极接线端子130旋转卡接;盖板300,旋转连接于支撑架10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插座中,通过运动模块200的旋转功能,实现不同插头的使用,提高插座的通用性,并根据转接部与插套的固定电连,和与接线端子的旋转卡接,使得转接部不仅成为运动模块200旋转时的运动部件,而且还成为插套与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电部件,避免单独设置转接结构和导线,从而大大节约了整个运动模块200所需的空间,进而使得整个插座的体积变得更为紧凑、小巧,另外,通过盖板300,遮蔽运动模块200,以及插接在运动模块200上的插头,从而起到防尘、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运动模块200的最大旋转角度为80°。
进一步优选地,与第一转接部220和第二转接部230分别卡接的L极接线端子120和N极接线端子130上各设一弧形凹部,分别为第一弧形凹部121和第二弧形凹部131,其中,每一弧形凹部开口端的两侧分别折弯。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凹部作为接线端子与转接部的连接位置,并且通过弧形凹部开口端两侧的折弯结构,使得弧形凹部具有一定的弹性结构,当转接部卡入弧形凹部后,通过折弯结构卡紧转接部,从而实现接线端子与转接部之间的旋转卡接。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转接部220、第二转接部230分别与L 极插套240、N极插套250呈一体化设置。从而进一步保证插套与转接部之间的导电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13所示,凹腔110呈U型结构设置,其中,U型凹腔110封闭端的纵截面为圆弧线,且该圆弧线所在圆的圆心与运动模块200旋转所形成的圆的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将凹腔110设置呈U型结构,且U型凹腔110 封闭端的纵截面所在圆的圆心与运动模块200旋转所形成的圆的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从而进一步缩小支撑架100的体积,使得整个插座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
进一步优选地,在U型凹腔110开口端的一侧设置有两支架 140,且每一支架14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卡接凹部141,其中一支架140的卡接凹部141与L极接线端子120相卡接,另一支架140 的卡接凹部141与N极接线端子130相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支架140,且每一支架140分别与对应的接线端子相卡接,从而提高对应接线端子与对应转接部之间的夹紧力,避免转接部滑出对应接线端子,从而提高接线端子与转接部之间的电连可靠性。
为了提高插座的通用性,因此,在壳体210上设置有一两极插孔211和一三极插孔212,且两极插孔211与三极插孔212呈上下分布,所以需要在L极接线端子120与N极接线端子130之间设置一E极接线端子150,其中,在L极插套240与N极插套 250之间设置有一E极插套260,且E极插套260与E极接线端子 150之间为接触式卡接配合。
当运动模块200处于初始位置时,即插孔所在的表面与地面之间相互垂直时,E极插套260与E极接线端子150之间为卡接配合,此时,两极插孔211与三极插孔212均处于通电状态,即两极插孔211与三极插孔212均能使用,当运动模块200旋转一个角度后,即插孔所在的表面与地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时,E极插套260与E极接线端子150相脱离,此时,两极插孔211处于通电状态,而三极插孔212处于断电状态,即两极插孔211能够使用,而三极插孔212不能使用。
在市场上售卖的插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插头上插脚的延伸方向与插头导线的延伸方向一致,即相互平行,这类插头为普通插头,一般为普通两极插头,另一种是插头上插脚的延伸方向与插头导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如弯头插头,或者三极插头。
当使用普通两极插头时,如果直接将插头***两极插孔211 中,由于插脚的延伸方向与导线的延伸方向一致(相互平行),导致盖板300受导线的影响无法关闭,使得无法实现插座防尘、防水的效果,此时需要将运动模块200旋转一个角度,由于两极插头使用的是两极插孔211,因此,运动模块200的旋转不会影响两极插孔211的通断,此时,随着运动模块200的旋转,插头跟随旋转,而且在插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避免运动模块200 自动反转,且插头上的导线能够从水平状态转动至垂直状态,从而使得盖板300能够合上,起到防尘、防水的效果。
当使用弯头两极插头或者三极插头时,由于插脚的延伸方向与导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此时,只需将插头正常***插孔即可,无需旋转运动模块200,就能使盖板300合上,起到防尘、防水的效果。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将运动模块200设置成旋转运动模式,从而适应市面上现有的两极插头和三极插头,今儿扩大插座使用的通用性,并且使得插座在使用时起到防尘、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在U型凹腔110的封闭端设置有一条弧形凹槽111,其中,该弧形凹槽111与E极插套260滑移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E极插套260的一端位于壳体210内,E极插套260的另一端伸出壳体210,并与E极接线端子150之间形成接触式卡接配合,通过U型凹腔110封闭端上的弧形凹槽111,一方面作为E极插套260在旋转时的导向,进而作为运动模块200 在旋转时的导向,另一方面限位运动模块200沿其旋转轴线方向水平移动的自由度,保证运动模块200在旋转过程中,E极插套 260与E极接线端子150之间能够实现精准卡接,和可靠分离。
优选地,如图1至图13所示,两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240、三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240以及第一转接部220集成设置,两极插套中的N极插套250、三极插套中的N极插套250以及第二转接部230集成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集成的方式,使得整个运动模块200的结构更为紧凑,且相互之间的电连更为可靠,另外,还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优选地,如图1至图13所示,在壳体2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凸台213,并沿每一凸台213的厚度方向设置有一通孔214,其中,第一转接部220和第二转接部230分别嵌套于对应的通孔214内。
进一步优选地,在壳体210内嵌装有一个小压板270,其中,每一转接部的一端嵌套在通孔214内,每一转接部的另一端与小压板270的侧壁相抵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通孔214作为转接部在壳体210上的导向,通过小压板270作为转接部在壳体210上的抵靠,从而避免转接部的自动回缩而脱离通孔214,进而保证插套、转接部以及接线端子之间的可靠电连。
优选地,如图1至图13所示,翻转式插座还包括一大压板 400,且该大压板400与支撑架100之间为卡接配合,其中,在大压板40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抵靠凹部410,且每一抵靠凹部410 分别与对应接线端子之间为抵靠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运动模块200上转接部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旋转卡接,使得接线端子的卡接端呈开放式结构,通过接线端子卡接端的弹性(接线端子由金属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来“卡住”转接部,而这样的连接方式存在转接部滑出接线端子卡接端的风险,而通过大压板400上的抵靠凹部410与接线端子的卡接端相配合,对转接部形成一个“封闭式结构”,从而避免转接部滑出接线端子的卡接端,提高运动模块200在旋转过程中的可靠性,另外,插头上的插脚与运动模块200中的插套之间采用紧配连接,因此插头在插拔过程中,会连带运动模块200 往插头拔出的方向运动,而通过大压板400,能够阻挡插头在拔出时运动模块200跟随移动的趋势,避免运动模块200发生弹跳,从而提高运动模块200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沿大压板400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凸块420,与凹腔110腔壁上的若干个定位凹槽112之间形成一一卡接配合,作为大压板400与支撑架100相连时的定位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00),其内设置一凹腔(110),且在凹腔(110)腔壁上安装一L极接线端子(120)和一N极接线端子(130);
运动模块(200),位于凹腔(110)内,且在运动模块(200)的两侧各设置一转接部,分别为第一转接部(220)和第二转接部(230),其中,运动模块(200)内安装一L极插套(240)和一N极插套(250),且第一转接部(220)的一端与L极接线端子(120)旋转卡接,另一端与L极插套(240)固连,第二转接部(230)的一端与N极接线端子(130)旋转卡接,另一端与N极插套(250)固连;
盖板(300),旋转连接于支撑架(1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分别在第一转接部(220)和第二转接部(230)上各设置有一弧形凹部,分别为第一弧形凹部(121)和第二弧形凹部(131),其中,第一弧形凹部(121)和第二弧形凹部(131)分别与L极接线端子(120)和N极接线端子(130)卡接配合,且在第一弧形凹部(121)和第二弧形凹部(131)的开口端折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凹腔(110)呈U型结构设置,其中,U型凹腔(110)封闭端的纵截面为圆弧线,且该圆弧线所在圆的圆心与运动模块(200)旋转所形成的圆的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在U型凹腔(110)开口端的一侧设置两支架(140),且每一支架(140)的一端设置一卡接凹部(141),其中一支架(140)的卡接凹部(141)与L极接线端子(120)相卡接,另一支架(140)的卡接凹部(141)与N极接线端子(130)相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在L极接线端子(120)与N极接线端子(130)之间设置一E极接线端子(150),其中,运动模块(200)内还安装一E极插套(260),且E极插套(260)与E极接线端子(150)之间为接触式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在U型凹腔(110)的封闭端设置有一条弧形凹槽(111),其中,该弧形凹槽(111)与E极插套(260)滑移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翻转式插座还包括一大压板(400),且该大压板(400)与支撑架(100)之间为卡接配合,其中,在大压板(400)的两侧各设置一抵靠凹部(410),且每一抵靠凹部(410)分别与对应接线端子抵靠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运动模块(200)包括一壳体(210),且在壳体(210)的两侧各设置一凸台(213),并沿每一凸台(213)的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214),其中,第一转接部(220)和第二转接部(230)分别嵌套于对应的通孔(2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10)内嵌装一小压板(270),其中,每一转接部的一端嵌套在通孔(214)内,每一转接部的另一端与小压板(270)的侧壁相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壳体(210)上设置一两极插孔(211)和一三极插孔(212),且两极插孔(21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两极插套,三极插孔(21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三极插套,其中,两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240)、三极插套中的L极插套(240)以及第一转接部(220)集成设置,两极插套中的N极插套(250)、三极插套中的N极插套(250)以及第二转接部(230)集成设置。
CN202021539031.1U 2020-07-29 2020-07-29 翻转式插座 Active CN212342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031.1U CN2123428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翻转式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031.1U CN2123428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翻转式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2875U true CN212342875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9031.1U Active CN2123428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翻转式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2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1896B (zh) 一种锂电池及充电宝
CN207853108U (zh) 一种轨道式可移动电源插座装置
CN212342875U (zh) 翻转式插座
US20210218205A1 (en) Multifunctional plug and power adapter
CN219627074U (zh) 充电转换适配器
CN220253564U (zh) 一种电源插座
CN211150926U (zh) 一种工业插座
CN209929565U (zh) 一种防水防灰的电动车充电口
CN210326250U (zh) 电动摩托车电池放电插头连接结构
CN217720046U (zh) 一种组合式双触点弹性端子通讯连接器
CN207705814U (zh)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KR20040015839A (ko) 휴대폰 충전기
CN220895996U (zh) 一种连接稳定性高的线对板连接器
CN221113728U (zh) 车载充电支架
CN219659052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电子连接器
CN220042528U (zh) 旋转插座
CN213124840U (zh) 便捷拆装插排
CN220934483U (zh) 便于多个并排安装的防水插座
CN211530296U (zh) 一种三键式智能家居开关
CN220108172U (zh) 一种无线蓝牙耳机充电仓
CN211743494U (zh) 一种接线盒
CN220915591U (zh)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
CN219247092U (zh) 轨道插座
CN210016032U (zh) 一种具有旋转出线的插座及具有旋转出线、卡线的插座
CN220172542U (zh) 多标准转换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