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8446U -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8446U
CN212098446U CN202020444011.XU CN202020444011U CN212098446U CN 212098446 U CN212098446 U CN 212098446U CN 202020444011 U CN202020444011 U CN 202020444011U CN 212098446 U CN212098446 U CN 212098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all portion
width direction
electrical devic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40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木未来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8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8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07Measures or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attenuating colli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在车辆被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能够缓和施加到车辆电气设备的冲击,能够保护车辆用电气设备。车辆的前部结构具有:第1电气设备,其设置在副车架的上部;以及第2电气设备,其通过支架设置在第1电气设备的上部,与第1电气设备在上下方向排列。支架具有:底壁部;周壁部,其从底壁部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在上表面形成有开口部(41);下侧装配部(37A、37B、37C、37D),其设置在周壁部的下部,装配第1电气设备;以及上侧装配部(37E、37F、37G、37H),其设置在周壁部的上部,装配第2电气设备,周壁部具有从周壁部的上端朝向下方切而形成的切口(38a、39a、40a)。

Description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电动机和对电动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的车辆,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
该车辆在容纳电动机和变速器的驱动桥的上部设置有逆变器。逆变器具有容纳电抗器(reactor)或层叠冷却单元的第1箱体、以及包括冷却器的第2箱体,由第1箱体和第2箱体构成逆变器壳体。
在第1箱体和第2箱体连接有制冷剂流路构件,通过制冷剂流路构件将对第1箱体进行了冷却的制冷剂供应到第1箱体,对第1箱体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5-972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驱动桥不具有能够在从逆变器壳体的上方对车辆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吸收施加到逆变器壳体的冲击的构成。因此,无法保护逆变器免受冲击。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在车辆被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能够缓和施加到车辆电气设备的冲击,能够保护车辆用电气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搭载于车辆,上述车辆具备:机罩,其从上方覆盖位于车辆前部的电动机室;车架构件,其设置于上述机罩下方的上述电动机室,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动力传动系,其具有电动机和连结到上述电动机的驱动装置,支撑于上述车架构件,上述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车辆用电气设备具备:第1电气设备,其设置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部;以及第2电气设备,其通过支架设置在上述第1电气设备的上部,与上述第1电气设备在上下方向排列,上述支架具有:底壁部;周壁部,其从上述底壁部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且上表面是开口的;下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周壁部的下部,装配上述第1电气设备;以及上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周壁部的上部,装配上述第2电气设备,上述周壁部具有从上述周壁部的上端朝向下方切而形成的切口。
也可以是,上述周壁部具有:前壁部,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后壁部,其位于上述前壁部的后方,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一对侧壁部,其连结上述前壁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后壁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上述切口形成在上述一对侧壁部。
也可以是,上述切口形成在上述后壁部。
也可以是,上述一对侧壁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一对侧壁部各自具有位于前侧的前侧侧壁部和位于后侧的后侧侧壁部,上述切口位于该前侧侧壁部和该后侧侧壁部之间,上述前侧侧壁部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上述后侧侧壁部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
也可以是,上述上侧装配部具备:第1上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前壁部的上部;以及第2上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后壁部的上部,上述第1上侧装配部和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具有脆弱部,上述脆弱部包括槽形状,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的上述脆弱部形成在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的上述后壁部侧的根部,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也可以是,上述第1上侧装配部和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通过紧固件紧固于上述第2电气设备,上述第1上侧装配部具有装配上述紧固件的第1贯通孔,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具有装配上述紧固件的第2贯通孔,从上述后壁部的壁面到上述第2贯通孔的距离形成为比从上述前壁部的壁面到上述第1贯通孔的距离长。
也可以是,在上述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设置有通过电缆将上述电动机与上述第2电气设备连接的端子,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部设置有第3电气设备,上述第3电气设备在上述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上述侧面侧与上述第1电气设备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邻,在上述第3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设置有保持上述电缆的保持部,上述保持部与上述端子相比设置在后侧。
实用新型效果
这样,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被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能够缓和施加到车辆电气设备的冲击,能够保护车辆用电气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2是从左侧方观看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电动机室的图。
图3是从右侧方观看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电动机室的图,示出了车辆前方碰撞时的散热器的行为。
图4是从上方观看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电动机室的图。
图5是从前方观看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电动机室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与支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支架的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支架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支架的左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支架的右视图。
图12是示出碰撞体碰撞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机罩时的机罩的变形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1A...电动机室,6...机罩,7...动力传动系,8...电动机,9...驱动装置,11...副车架(车架构件),12...前侧梁(车架构件),13...后侧梁(车架构件),14...辅助梁(车架构件),22...第1电气设备,23...第2电气设备,23A...端子,23a...左侧面(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侧面),24...支架,25...第3电气设备,25a...左侧面(第3电气设备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侧面),31...电缆,33...保持部,34B...螺栓(紧固件),35...底壁部,36...周壁部,37...前壁部,37E、37F...上侧装配部(第1上侧装配部),37G、37H...上侧装配部(第2上侧装配部),37e、37f...贯通孔(第1贯通孔),37g、37h...贯通孔(第2贯通孔),37s、37t、37u...脆弱部,37w...壁面(前壁部的壁面),38...后壁部,38a、39a、40a...切口,38w...壁面(后壁部的壁面),39...左侧壁部(侧壁部),39A、40A...前侧侧壁部,39B、40B...后侧侧壁部,40...右侧壁部(侧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搭载于车辆,车辆具备:机罩,其从上方覆盖位于车辆前部的电动机室;车架构件,其设置于上述机罩下方的上述电动机室,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动力传动系,其具有电动机和连结到上述电动机的驱动装置,支撑于上述车架构件,在上述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中,上述车辆用电气设备具备:第1电气设备,其设置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部;以及第2电气设备,其通过支架设置在上述第1电气设备的上部,与上述第1电气设备在上下方向排列,上述支架具有:底壁部;周壁部,其从上述底壁部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且上表面是开口的;下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周壁部的下部,装配上述第1电气设备;以及上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周壁部的上部,装配上述第2电气设备,上述周壁部具有从上述周壁部的上端朝向下方切而形成的切口。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在车辆被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能够缓和施加到车辆电气设备的冲击,能够保护车辆用电气设备。
【实施例】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图1至图1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的图。在图1至图12中,关于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在将搭载有车辆用电气设备的车辆的行进方向设为前,将后退方向设为后的情况下,车辆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首先,对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1中,车辆1具备:左侧纵梁2L、右侧纵梁2R、上梁2F、前保险杠3、前围板4、左侧侧板5L、右侧侧板5R以及机罩(hood)6(参照图2、图3)。
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以下,将车辆1的宽度方向称为车辆宽度方向。上梁2F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其左端部和右端部连结到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
前保险杠3设置在车辆1的前端部。前围板4设置在前保险杠3的后方,将车辆1分隔为前侧的电动机室1A和电动机室1A的后方的车厢1B。
左侧侧板5L和右侧侧板5R设置在车辆1的左右两侧。由前保险杠3、前围板4、左侧侧板5L、右侧侧板5R以及机罩6包围的车辆1的前部的空间构成电动机室1A。机罩6从上方覆盖电动机室1A,并且能打开和关闭电动机室1A。
如图2、图3所示,在前保险杠3形成有开口部(前格栅)3a,在车辆1行驶时,行驶风通过开口部3a从车辆1的前方被取入电动机室1A。
在电动机室1A设置有动力传动系7。动力传动系7具备电动机8和连结到电动机8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端部的驱动装置9。
电动机8构成车辆1的行驶用的驱动源。驱动装置9例如包含:均未图示的输入轴、输出轴、从输入轴向输出轴传递动力的多个齿轮组、以及将传递到输出轴的动力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轴传递给未图示的驱动轮的差动装置。
如图1所示,在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通过左侧支撑构件10L和右侧支撑构件10R连结有副车架11。
副车架11具备:前侧梁12;后侧梁13,其设置在前侧梁12的后方;以及辅助梁14,其设置在后侧梁13的后方。
前侧梁12和后侧梁1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辅助梁14从后侧梁13向后方弯曲成大致コ字形。本实施例的副车架1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构件。
在前侧梁12和后侧梁1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端部的下表面连结有具有安装橡胶15a(参照图2)的左侧安装构件15L,左侧安装构件15L连结到驱动装置9。
在前侧梁12和后侧梁1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右端部的下表面连结有具有安装橡胶15b(参照图3)的右侧安装构件15R,右侧安装构件15R连结到电动机8。
在辅助梁14的下表面连结有具有安装橡胶15c(参照图2、图3)的后侧安装构件15B,后侧安装构件15B连结到驱动装置9的后部。
即,动力传动系7悬挂于副车架11,并且通过左侧安装构件15L、右侧安装构件15R以及后侧安装构件15B弹性地支撑于副车架11。
在图1、图4中,在电动机室1A设置有散热器16,在电动机室1A中,副车架11和动力传动系7设置在散热器16的后方。
在图2、图3中,散热器16具备:上罐16A、设置在上罐16A的下方的下罐16C、以及连结上罐16A与下罐16C的散热器芯16B。
上罐16A支撑于上梁2F,下罐16C支撑于设置在上梁2F的下方的未图示的下梁。即,散热器16以由上梁2F和下梁从上下夹着的方式被支撑。
在图2中,在上罐16A连结有电动机出口配管17的下游端,电动机出口配管17的上游端连结到电动机8。对电动机8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电动机出口配管17导入到上罐16A。在此,上游、下游是指相对于冷却水的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下游。
散热器芯16B是由扁平形状的未图示的水管交替层叠而构成的。散热器芯16B通过使从上罐16A流过水管的冷却水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导入到下罐16C。
在下罐16C连结有散热器出口配管18的上游端,散热器出口配管18的下游端连结到电动水泵19。由散热器芯16B冷却后的冷却水从下罐16C通过散热器出口配管18被吸入到电动水泵19。本实施例的散热器1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构件。
在散热器16的后部装配有风扇护罩(fan shroud)20。如图5所示,风扇护罩20具有:冷却风扇21、包围冷却风扇21的圆筒部20A、以及驱动冷却风扇21旋转的未图示的马达。
风扇护罩20通过使冷却风扇21旋转,从而将从车辆1的前方通过前保险杠3的开口部3a导入到电动机室1A的行驶风引入散热器16。
与流过散热器16的冷却水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由于冷却风扇21而流动到后方。
在图2、图3中,副车架11设置在风扇护罩20的后方,其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左侧支撑构件10L和右侧支撑构件10R分别连结到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参照图1)。
如图3所示,在前侧梁12和后侧梁13的上侧装配有第1电气设备22和第2电气设备23。本实施例的第1电气设备22和第2电气设备2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
第1电气设备22包括电池模块和DCDC转换器,设置在前侧梁12和后侧梁13的上表面。
第2电气设备23包括逆变器。第2电气设备23设置在第1电气设备22的上方,通过支架24连结到第1电气设备22。
即,第2电气设备23通过支架24设置在第1电气设备22的上部,第1电气设备22和第2电气设备23隔着支架24排列在上下方向。换言之,第1电气设备22和第2电气设备23隔着支架24在上下方向相对。
设置在第1电气设备22的上方的第2电气设备23与散热器16相比设置在上方。
在第2电气设备23连结有逆变器入口配管26(参照图2)的下游端,逆变器入口配管26的上游端连结到电动水泵19。
被散热器16冷却并从电动水泵19喷出的冷却水由逆变器入口配管26导入到第2电气设备23。从而,第2电气设备23被冷却水冷却。
第2电气设备23与第1电气设备22由未图示的第1中间配管连结,对第2电气设备23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由第1中间配管供应到第1电气设备22。从而,第1电气设备22被冷却水冷却。
第1电气设备22与电动机8由未图示的第2中间配管连结,对第1电气设备22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由第2中间配管供应到电动机8。从而,电动机8被冷却水冷却。
在图4中,在前侧梁12、后侧梁13以及辅助梁1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3电气设备25,第3电气设备25包括接线盒。本实施例的第3电气设备2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电气设备。
在图2中,在第2电气设备2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面23a设置有端子23A。如图4所示,第3电气设备25在第2电气设备23的左侧面23a侧与第1电气设备2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
如图2所示,在第2电气设备23的端子23A连接有电缆31的一端部,电缆31的另一端部连接到电动机8。电缆31包括U相电缆、V相电缆以及W相电缆。本实施例的第2电气设备2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面23a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
在第2电气设备23的左侧面23a设置有端子23B,在端子23B连接有电缆32的一端部。在第3电气设备25的左侧面25a设置有端子25A,在端子25A连接有电缆32的另一端部。
在第3电气设备25的左侧面25a装配有筒状的保持部33。电缆32插通在保持部33的内部而被保持部33支撑。本实施例的第3电气设备25的左侧面25a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3电气设备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侧面。
在图2所示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视图中,保持部33与端子23A相比设置在后侧。具体来说,保持部33的前端33f相对于端子23A的前端23f位于后侧,并且,保持部33的后端33r相对于端子23A的后端23r位于后方。此外,也可以是,保持部33的前端33f与端子23A的后端23r相比位于后方。
第1电气设备22的电池模块和DCDC转换器分别通过未图示的电缆连结到第3电气设备25。
第1电气设备22的DCDC转换器对第1电气设备22的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变压,将变压后的电压从第3电气设备25输出到第2电气设备23。
第2电气设备23将从第1电气设备22输出的电流从直流转换为交流并将其供应到电动机8,从而驱动电动机8进行旋转。
在图6中,支架24具有底壁部35和周壁部36。周壁部36具有:前壁部37、后壁部38、左侧壁部39以及右侧壁部40。
如图5所示,底壁部35在上下方向与第1电气设备22相对,在内侧具有开口部35a(参照图8)。第1电气设备22的上表面通过开口部35a暴露在行驶风中。
如图6所示,在底壁部35装配有支架45。支架45从上方覆盖第1电气设备22,防止第2电气设备23的热传递到第1电气设备22。
在图7中,前壁部37、后壁部38、左侧壁部39以及右侧壁部40从底壁部35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在前壁部37、后壁部38、左侧壁部39以及右侧壁部40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口部41。
第2电气设备23的下表面通过开口部41暴露在行驶风中。如图5所示,前壁部37在前后方向上与散热器16相对,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如图7、图8所示,后壁部38位于前壁部37的后方并与前壁部37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左侧壁部39将前壁部37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端部与后壁部3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端部连结,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右侧壁部40将前壁部37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右端部与后壁部3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右端部连结,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本实施例的左侧壁部39和右侧壁部4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侧壁部。
在前壁部37的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下侧装配部37A、37B,下侧装配部37A、37B从前壁部37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在下侧装配部37A、37B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7a、37b。
在后壁部38的下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下侧装配部37C、37D,下侧装配部37C、37D从后壁部38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在下侧装配部37C、37D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7c、37d。
如图6所示,在第1电气设备的22的上部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上侧装配部22B,上侧装配部22B从第1电气设备22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在上侧装配部22B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2b。
在向支架24装配第1电气设备22的情况下,使螺栓34A穿过支架24的下侧装配部37A、37B、37C、37D的贯通孔37a、37b、37c、37d而装配到第1电气设备22的上侧装配部22B的贯通孔22b中。
此外,螺栓34A可以紧固到未图示的螺母,也可以在贯通孔22b的内周面形成螺纹槽,将螺栓34A紧固到螺纹槽。
在第1电气设备22的下部设置有4个下侧装配部22C(在图6中图示出2个)。第1电气设备22的下侧装配部22C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紧固到前侧梁12和后侧梁13,从而第1电气设备22被装配于前侧梁12和后侧梁13。
如图7、图8所示,在前壁部37的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上侧装配部37E、37F,上侧装配部37E、37F从前壁部37向前侧突出。在上侧装配部37E、37F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7e、37f。
在后壁部38的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上侧装配部37G、37H,上侧装配部37G、37H从后壁部38向后侧突出。在上侧装配部37G、37H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7g、37h。
如图8所示,从后壁部38的壁面38w到贯通孔37g、37h的距离L1形成为比从前壁部37的壁面37w到贯通孔37e、37f的距离L2长。
在图6中,在第2电气设备的23的下部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下侧装配部23C(图示出3个),下侧装配部23C从第2电气设备23向外侧突出。在下侧装配部23C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3c。
在向支架24装配第2电气设备23的情况下,使螺栓34B穿过第2电气设备23的下侧装配部23C的贯通孔23c而装配到支架24的上侧装配部37E、37F、37G、37H的贯通孔37e、37f、37g、37h中。
此外,螺栓34B可以紧固到未图示的螺母,也可以在贯通孔37e、37f、37g、37h的内周面形成螺纹槽,将螺栓34B紧固到螺纹槽。
本实施例的螺栓34B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
这样一来,在第1电气设备22通过支架24装配有第2电气设备23,第1电气设备22和第2电气设备23在散热器16的后方在上下方向排列设置。
本实施例的下侧装配部37A、37B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1下侧装配部,上侧装配部37E、37F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1上侧装配部,上侧装配部37G、37H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2上侧装配部。贯通孔37e、37f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1贯通孔,贯通孔37g、37h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2贯通孔。
如图6所示,前壁部37、后壁部38、左侧壁部39以及右侧壁部40是沿着第1电气设备22的上部外周缘22a和第2电气设备23的下部外周缘23b形成的,在第1电气设备22、第2电气设备23以及周壁部36之间形成有空间。
在图7至图9中,在前壁部37的左端部设置有突出部37I。突出部37I从前壁部37向前方突出(参照图3),与下侧装配部37A、37B和上侧装配部37E、37F相比向前方即向散热器16侧突出。
如图7、图9所示,前壁部37的位于左侧的上侧装配部37E具有鼓出部37J,鼓出部37J从前壁部37的壁面37w向前方鼓出并在上下方向延伸。在鼓出部37J的上表面设置有座面37m,第2电气设备23的设置在左下部的下侧装配部23C与座面37m接触。即,座面37m构成第2电气设备23的装配用的座面。
鼓出部37J的延伸的方向的下部连结到突出部37I,突出部37I与座面37m在上下方向排列设置。在鼓出部37J一体地设置有肋37L,肋37L从鼓出部37J向前方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延伸。
前壁部37的位于右侧的上侧装配部37F具有鼓出部37K,鼓出部37K从前壁部37的壁面37w向前方鼓出并在上下方向延伸。在鼓出部37K的上表面设置有座面37n,第2电气设备23的设置在右下部的下侧装配部23C与座面37n接触。即,座面37n构成第2电气设备23的装配用的座面。
在图4中,突出部37I设置在第3电气设备25侧的前壁部37的左端部,突出部37I和第3电气设备25在前后方向上与散热器16相对。
如图2所示,第3电气设备25具有:后侧的高位部25B;以及低位部25C,其与高位部25B相比位于前侧,且高度比高位部25B低。
如图4、图5所示,低位部25C的前端25f、即第3电气设备25的前端25f与突出部37I的前端37i相比设置在后方并且设置在突出部37I的下方。
在图3中,副车架11的前端、即前侧梁12的前端12f与突出部37I、第1电气设备22、第2电气设备23以及第3电气设备25相比位于前侧。
在车辆1的高度方向上,前侧梁12与散热器16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O相比设置在上方,并且与上罐16A相比设置在下方。
在图7、图10中,在左侧壁部39形成有梯形形状的切口39a,切口39a是从左侧壁部39的上端朝向下方切而形成的。
在图10中,左侧壁部39具有隔着切口39a而位于前侧的前侧侧壁部39A和位于后侧的后侧侧壁部39B,前侧侧壁部39A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3形成为比后侧侧壁部39B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4短。
在图7、图11中,在右侧壁部40形成有梯形形状的切口40a,切口40a是从右侧壁部40的上端朝向下方切而形成的。
在图11中,右侧壁部40具有隔着切口40a而位于前侧的前侧侧壁部40A和位于后侧的后侧侧壁部40B,前侧侧壁部40A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5形成为比后侧侧壁部40B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6短。
在图7中,在后壁部38形成有梯形形状的切口38a,切口38a是从后壁部38的上端朝向下方切而形成的。
在图8中,在上侧装配部37F的下表面形成有脆弱部37s,脆弱部37s形成为槽形状。
在上侧装配部37G形成有脆弱部37t。脆弱部37t形成于上侧装配部37G的后壁部38侧的根部,即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贯通孔37g与后壁部38之间,并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
在上侧装配部37H形成有脆弱部37u。脆弱部37u形成于上侧装配部37H的后壁部38侧的根部,即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贯通孔37h与后壁部38之间,并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
接下来,说明作用。
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具有:机罩6,其从上方覆盖位于车辆1前部的电动机室1A;副车架11,其设置于机罩6下方的电动机室1A,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动力传动系7,其具有电动机8和连结到电动机8的驱动装置9,支撑于副车架11。
在副车架11的上部设置有第1电气设备22,在第1电气设备22的上部,通过支架24设置有与第1电气设备22在上下方向排列的第2电气设备23。
构成第2电气设备23的逆变器是始终运行以与电动机8交换电力的高电压部件,其温度比第1电气设备22高。因此,需要积极地对第2电气设备23进行冷却。
在车辆1行驶时,行驶风W从车辆1的前方通过开口部3a被取入电动机室1A(参照图3)。取入到电动机室1A的行驶风W的一部分如行驶风W1所示的那样被冷却风扇21吸引而通过散热器芯16B,从而,在与流过散热器芯16B的冷却水进行了热交换后,向散热器16的后方排出。
本实施例的第2电气设备23与第1电气设备22相比设置在上方,并且与冷却风扇21或散热器16相比设置在上方。从而,取入到电动机室1A的行驶风W中的从与散热器16进行了热交换后的行驶风W1的上方通过、并且比与散热器16进行了热交换后的行驶风W1温度低的行驶风W2被供应到第2电气设备23。
因此,能够利用低温的行驶风W2积极地对第2电气设备23进行冷却,能够提高第2电气设备23的冷却性能。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当碰撞体51从车辆1的前方上方碰撞到机罩6,对机罩6施加了冲击载荷F时,机罩6会如假想线所示的那样朝向电动机室1A向内侧凹陷。
在电动机室1A中,在机罩6的下方设置有第1电气设备22和第2电气设备23,因此,位于最上位的第2电气设备23被施加冲击载荷F。
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支架24具有:底壁部35;周壁部36,其从底壁部35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在上表面形成有开口部41;下侧装配部37A、37B、37C、37D,其设置在周壁部36的下部,装配第1电气设备22;以及上侧装配部37E、37F、37G、37H,其设置在周壁部36的上部,装配第2电气设备23。
而且,周壁部36具有从周壁部36的上端朝向下方切而形成的切口38a、39a、40a。
从而,在第2电气设备23被施加了冲击载荷F时,周壁部36会以切口38a、39a、40a张开的方式发生变形而作为缓冲件发挥功能,缓和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冲击载荷F。
而且,由于周壁部36发生变形,从而能够缓和从第2电气设备23施加到第1电气设备22的冲击。其结果是,能够保护第1电气设备22和第2电气设备23免受碰撞体51的碰撞。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切口39a形成在左侧壁部39,并且,切口40a形成在右侧壁部40。
从而,在从车辆1的前方上方对第2电气设备23施加了冲击载荷F时,能够以切口39a、40a在前后方向上张开的方式使左侧壁部39和右侧壁部40向后方移动,使左侧壁部39和右侧壁部40容易地向后方倒伏。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从车辆1的前方上方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冲击载荷F。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在后壁部38形成有切口38a。
从而,在碰撞体51的冲击载荷F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后部侧的情况下,能够使后壁部38以向后方倒伏的方式容易地发生变形,能够有效地吸收从车辆1的前方上方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冲击载荷F。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左侧壁部39和右侧壁部40具有隔着切口39a、40a而位于前侧的前侧侧壁部39A、40A和位于后侧的后侧侧壁部39B、40B,前侧侧壁部39A、40A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3、L5形成为比后侧侧壁部39B、40B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4、L6短。
从而,在碰撞体51从车辆1的前方上方碰撞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前侧而对第2电气设备23的前侧施加了冲击载荷F的情况下,能够使前侧侧壁部39A、40A以向后方倒伏的方式容易地发生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从车辆1的前方上方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冲击载荷F。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在上侧装配部37F、37G、37H的下表面形成有包括槽形状的脆弱部37s、37t、37u。而且,脆弱部37t、37u形成在上侧装配部37G、37H的后壁部38侧的根部,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从而,能够调整上侧装配部37F、37G、37H的刚性。并且,通过使形成在上侧装配部37G、37H的后壁部38侧的根部的脆弱部37t、37u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从而,在碰撞体51的冲击载荷F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后部侧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使后壁部38以向后方倒伏的方式容易地发生变形,还能够使支撑第2电气设备23的上侧装配部37G、37H容易地发生变形。
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吸收从车辆1的前方上方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冲击载荷F。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上侧装配部37E、37F、37G、37H与第2电气设备23由螺栓34B紧固。
上侧装配部37E、37F具备装配螺栓34B的贯通孔37e、37f,上侧装配部37G、37H具备装配螺栓34B的贯通孔37g、37h。
而且,从后壁部38的壁面38w到贯通孔37g、37h的距离L1形成为比从前壁部37的壁面37w到贯通孔37e、37f的距离L2长。
从而,能够使上侧装配部37G、37H对第2电气设备23的支撑刚性比上侧装配部37E、37F对第2电气设备23的支撑刚性小。
因此,在碰撞体51的冲击载荷F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后部侧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使后壁部38以向后方倒伏的方式容易地发生变形,还能够使支撑第2电气设备23的上侧装配部37G、37H容易地发生变形。
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吸收从车辆1的前方上方施加到第2电气设备23的冲击载荷F。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在第2电气设备23的左侧面23a设置有通过电缆31将电动机8与第2电气设备23连接的端子23A。
在副车架11的上部设置有第3电气设备25,第3电气设备25在第2电气设备23的左侧面23a侧与第1电气设备2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而且,在第3电气设备25的左侧面25a设置有保持电缆31的保持部33,保持部33与端子23A相比设置在后侧。
在此,若保持部33与端子23A相比位于前侧,则在第2电气设备23由于冲击载荷F而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电缆31容易从端子23A脱开。
相对于此,本实施例的保持部33与端子23A相比设置在后侧,因此,在第2电气设备23由于冲击载荷F而向后方移动时,与保持部33相比于端子23A位于前侧的情况比较,能够增大在电缆31连接到端子23A的状态下的电缆31的移动量。因此,能够使电缆31不易从端子23A脱开,能够保护电缆31或端子23A。
虽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很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地加以变更。旨在将所有这种修改和等价物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搭载于车辆,上述车辆具备:
机罩,其从上方覆盖位于车辆前部的电动机室;
车架构件,其设置于上述机罩下方的上述电动机室,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
动力传动系,其具有电动机和连结到上述电动机的驱动装置,支撑于上述车架构件,
上述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车辆用电气设备具备:第1电气设备,其设置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部;以及第2电气设备,其通过支架设置在上述第1电气设备的上部,与上述第1电气设备在上下方向排列,
上述支架具有:底壁部;周壁部,其从上述底壁部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且上表面是开口的;下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周壁部的下部,装配上述第1电气设备;以及上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周壁部的上部,装配上述第2电气设备,
上述周壁部具有从上述周壁部的上端朝向下方切而形成的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周壁部具有:前壁部,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后壁部,其位于上述前壁部的后方,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一对侧壁部,其连结上述前壁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后壁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上述切口形成在上述一对侧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口形成在上述后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侧壁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一对侧壁部各自具有位于前侧的前侧侧壁部和位于后侧的后侧侧壁部,上述切口位于该前侧侧壁部和该后侧侧壁部之间,
上述前侧侧壁部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上述后侧侧壁部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侧壁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述一对侧壁部各自具有位于前侧的前侧侧壁部和位于后侧的后侧侧壁部,上述切口位于该前侧侧壁部和该后侧侧壁部之间,
上述前侧侧壁部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上述后侧侧壁部的下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侧装配部具备:第1上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前壁部的上部;以及第2上侧装配部,其设置在上述后壁部的上部,
上述第1上侧装配部和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具有脆弱部,上述脆弱部包括槽形状,
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的上述脆弱部形成在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的上述后壁部侧的根部,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上侧装配部和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通过紧固件紧固于上述第2电气设备,
上述第1上侧装配部具有装配上述紧固件的第1贯通孔,
上述第2上侧装配部具有装配上述紧固件的第2贯通孔,
从上述后壁部的壁面到上述第2贯通孔的距离形成为比从上述前壁部的壁面到上述第1贯通孔的距离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设置有通过电缆将上述电动机与上述第2电气设备连接的端子,
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部设置有第3电气设备,
上述第3电气设备在上述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上述侧面侧与上述第1电气设备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邻,
在上述第3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设置有保持上述电缆的保持部,
上述保持部与上述端子相比设置在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设置有通过电缆将上述电动机与上述第2电气设备连接的端子,
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部设置有第3电气设备,
上述第3电气设备在上述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上述侧面侧与上述第1电气设备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邻,
在上述第3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设置有保持上述电缆的保持部,
上述保持部与上述端子相比设置在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设置有通过电缆将上述电动机与上述第2电气设备连接的端子,
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部设置有第3电气设备,
上述第3电气设备在上述第2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上述侧面侧与上述第1电气设备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邻,
在上述第3电气设备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设置有保持上述电缆的保持部,
上述保持部与上述端子相比设置在后侧。
CN202020444011.XU 2019-06-25 2020-03-31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Active CN2120984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7455A JP7238627B2 (ja) 2019-06-25 2019-06-25 車両用電気機器の保護構造
JP2019-117455 2019-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8446U true CN212098446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4011.XU Active CN212098446U (zh) 2019-06-25 2020-03-31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38627B2 (zh)
CN (1) CN212098446U (zh)
DE (1) DE10202020754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6127B2 (ja) 2021-03-05 2024-04-30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梁支持構造及び梁支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1124B1 (fr) 2009-10-09 2012-03-02 Renault Sa Dispositif de carenage d'une partie inferieure d'une batterie electriqu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0004713A1 (de) 2010-01-11 2011-07-1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70435 Hybridantrieb eines Hybridfahrzeuges
JP2013103585A (ja) * 2011-11-14 2013-05-30 Honda Motor Co Ltd 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の保護構造
JP5712956B2 (ja) * 2012-03-22 2015-05-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5757283B2 (ja) 2012-12-10 2015-07-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車載構造
JP5880491B2 (ja) 2013-07-01 2016-03-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ケース
JP6222178B2 (ja) * 2015-07-16 2017-11-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US9776586B2 (en) * 2015-12-09 2017-10-0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eformable attachment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JP6583377B2 (ja) * 2017-09-19 2019-10-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気駆動車両構造
JP7151114B2 (ja) 2018-03-22 2022-10-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前部ユニット搭載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03934A (ja) 2021-01-14
DE102020207544B4 (de) 2022-08-11
JP7238627B2 (ja) 2023-03-14
DE102020207544A1 (de) 2020-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9102B2 (ja) 車両用電源ユニットの冷却構造
JP6850312B2 (ja) 車両
EP1447254B1 (en) Auxiliary machine mounting structure of fuel cell vehicle
CN110588801A (zh) 车身结构体
US8479867B2 (en) Vehicle drive unit
JP7294418B2 (ja) 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の車両への搭載構造
JP2016141354A (ja)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及びバッテリフレーム
JP2011020625A (ja) 電気自動車の搭載構造
JP6830979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の冷却構造
JP2010012963A (ja) 燃料電池車両の下部構造
US11040612B2 (en) Undermount drive system and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212098446U (zh)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JP5640828B2 (ja) 車両の電力変換装置冷却構造
JP2019166915A (ja) 電動車両の前部ユニット搭載構造
US11479087B2 (en) Cool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battery unit
JPWO2013073390A1 (ja) 電気自動車
JP2019147423A (ja) 電気駆動車両構造
CN212098398U (zh)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US11407285B2 (en) Vehicle cooling mechanism
CN212073937U (zh)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设置结构
JP2019166917A (ja) 電動車両の前部ユニット搭載構造
JP2018122691A (ja) 車両用熱交換器の配置構造
JP2019147425A (ja) 電気駆動車両の冷却装置
JP7226133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212796519U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