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4228U -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4228U
CN211854228U CN202020255111.8U CN202020255111U CN211854228U CN 211854228 U CN211854228 U CN 211854228U CN 202020255111 U CN202020255111 U CN 202020255111U CN 211854228 U CN211854228 U CN 211854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ying
side plate
air inlet
ai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51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展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551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4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4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4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其中,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支架、湿膜组件及加热组件,加湿支架包括进风部,进风部形成有加湿风道,加湿风道具有加湿进风口及加湿出风口,进风部包括用于围合形成加湿风道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分别位于加湿进风口至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的两侧;湿膜组件设于加湿进风口至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加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且在加湿进风口至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加热组件位于湿膜组件的下游,以形成吹向湿膜组件的热气流。上述加湿装置具有较高的加湿量,且具有较好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出现了带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从而使得空调器既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还具有加热的功能,极大的丰富了空调器的功能。但由于空调器结构的空间限制,空调器的加湿装置的体积通常较小,导致加湿量相应较小。此外,在冬天加湿时,冷湿气会让人感觉冷,舒适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湿装置,旨在提高加湿装置的加湿量以及改善加湿装置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湿装置,包括:
加湿支架,包括进风部,所述进风部形成有加湿风道,所述加湿风道具有加湿进风口及加湿出风口,所述进风部包括用于围合形成所述加湿风道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加湿进风口至所述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的两侧;
湿膜组件,设于所述加湿进风口至所述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以及
加热组件,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且在所述加湿进风口至所述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下游,以形成吹向所述湿膜组件的热气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加热组件穿过,以使得所述加热组件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从而使得所述加热组件的两端能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设有翻边,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二端设有定位插销;
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加热组件穿过,自所述安装孔穿过的所述定位插销插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外,并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安装孔外周的区域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本体、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外,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加热本体的另一端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设有定位插销;
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加热组件穿过,自所述安装孔穿过的所述定位插销插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外,并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安装孔外周的区域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材质均为耐热阻燃材质,所述加热本体包括PTC或电加热丝。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湿膜组件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外,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内,并邻近所述加湿出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湿膜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所述湿膜组件设于所述格栅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部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盖合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格栅板围合形成的开口,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格栅板倾斜,且所述顶板靠近所述格栅板的一侧相对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格栅板的一侧位于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中部向外凸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与所述格栅板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格栅板围合形成的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支架还包括储水部,所述储水部与所述进风部连接,所述储水部形成有水槽,所述湿膜组件设于所述水槽内;
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储水部上,所述水箱用于向所述水槽供水,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湿膜组件远离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水箱与所述湿膜组件间隔,并形成所述加湿装置的出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室内机本体;以及
上述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加湿风机,所述加湿风机设于所述进风部上,并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及所述湿膜组件下方,所述加湿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加湿进风口连通;
其中,所述室内机本体包括壳体、换热器及空调风机,所述壳体开设有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出风口,所述空调风机将外部气流引入所述壳体内,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从所述空调出风口吹出;
所述加湿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与所述加湿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辅助出风口与所述加湿出风口连通。
在上述加湿装置中,吹向湿膜组件的热气流可以加快蒸发湿膜组件上的水分,从而提高从湿膜组件流出的气流的水分的百分比,达到提高加湿装置的加湿量的效果。而且设置加热组件,可以提高从上述加湿装置吹出的湿气的温度,舒适度更佳。此外,加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设于位于气流路径上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以加热组件的两端作为连接点,相对于以加热组件的中部作为连接点,能更好的保护加热组件,避免加热组件的中部因作为连接点而受力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进风部与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进风部与加热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的进风部与加热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沿图6中的B-B线的剖面图;
图8为沿图6中的C-C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加湿装置 100 加湿支架
200 湿膜组件 300 加热组件
400 水箱 500 加湿风机
110 进风部 102 加湿风道
102a 加湿进风口 102b 加湿出风口
100a 气流路径 112 第一侧板
114 第二侧板 112a 安装孔
310 加热本体 320 第一连接件
330 第二连接件 322 翻边
332 插销 116 格栅板
118 顶板 120 储水部
122 水槽 10a 出风通道
502 进风端 504 出风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该加湿装置10包括加湿支架100、湿膜组件200及加热组件300。
如图3-图5所示,加湿支架100包括进风部110。进风部110形成有加湿风道102,加湿风道102具有加湿进风口102a及加湿出风口102b,气流沿气流路径100a从加湿进风口102a进入加湿风道102,然后从加湿出风口102b流至加湿风道102外。进风部110包括用于围合形成加湿风道102的第一侧板112及第二侧板114,第一侧板112及第二侧板114分别位于气流路径100a的两侧。
湿膜组件200设于加湿进风口102a至加湿出风口102b的气流路径100a上。
加热组件300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4上。且在加湿进风口102a至加湿出风口102b的气流路径100a上,加热组件300位于湿膜组件200的下游,以形成吹向湿膜组件200的热气流。
在上述加湿装置10中,吹向湿膜组件200的热气流可以加快蒸发湿膜组件200上的水分,从而提高从湿膜组件200流出的气流的水分的百分比,达到提高加湿装置10的加湿量的效果。而且设置加热组件300,可以提高从上述加湿装置10吹出的湿气的温度,舒适度更佳。
此外,加热组件300的两端分别设于位于气流路径100a上的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4上,以加热组件300的两端作为连接点,相对于以加热组件300的中部作为连接点,能更好的保护加热组件300,避免加热组件300的中部因作为连接点而受力损坏。
例如,进风部110形成有位于气流路径100a上的卡槽,将加热组件300卡于卡槽内,此时,加热组件300位于气流路径100a上的的两表面分与卡槽的两内壁抵触,加热组件300的中部因挤压受力而容易变形,导致加热组件300损坏,影响产品品质。而且当卡槽与加热组件300的尺寸误差较大时,会导致加热组件300难以挤压塞入卡槽内,影响组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4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安装孔112a。安装孔112a用于供加热组件300穿过,以使得加热组件300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4,从而使得加热组件300的两端能分别与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4连接。如此,更便于组装加热组件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2上开设有安装孔112a,第二侧板114上不开设安装孔112a。相对于在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4上均开设安装孔112a的方式,仅在一个侧板上开设安装孔112a的方式更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8所示,加热组件300的一端设有翻边322,加热组件300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插销332。自安装孔112a穿过的定位插销332插接于第二侧板114上,翻边322位于加湿风道102外,并与第一侧板112位于安装孔112a外周的区域抵接。如此,不仅可以牢固固定加热组件300,而且还便于定位组装加热组件30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翻边322与第一侧板112打螺钉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翻边322与第一侧板112也可以通过卡扣扣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0包括加热本体310、第一连接件320及第二连接件330,第一连接件320及第二连接件330分别设于加热本体310的两端,且第一连接件320及第二连接件330分别与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4连接。如此,可以避免加热本体310作为组装连接点,能更好的保护加热本体31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20包括翻边322,第二连接件330包括插销3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20远离第一侧板112的一端套设于加热本体310的一端外,第二连接件330远离第二侧板114的一端套设于加热本体310的另一端外。如此,第一连接件320及第二连接件330能更好的保护加热本体3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20及第二连接件330的材质均为耐热阻燃材质。如此,可以避免第一连接件320及第二连接件330受热形变、甚至燃烧的情况出现。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本体310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或电加热丝。
在本实施例中,湿膜组件200位于加湿风道102外。加热组件300位于加湿风道102内,并邻近加湿出风口102b。如此,湿膜组件200的设置不受限于加湿风道102,而加热组件300邻近加湿出风口102b,更利于加快蒸发湿膜组件200上的水分,提高加湿装置10的加湿量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部110还包括位于湿膜组件200与加热组件300之间的格栅板116,格栅板116连接第一侧板112及第二侧板114。如此,不仅便于气流流动,还能隔离湿膜组件200与加热组件300。
在本实施例中,湿膜组件200设于格栅板116上。如此,不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00牢固固定,还利于湿膜组件200靠近加热组件300,利于加快蒸发湿膜组件200上的水分,提高加湿装置10的加湿量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进风部110还包括顶板118,顶板118盖合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4及格栅板116围合形成的开口。顶板118相对于格栅板116倾斜,且顶板118靠近格栅板116的一侧位于上方,顶板118远离格栅板116的一侧位于下方。如此,顶板118具有导向作用,顶板118可以将从加湿进风口102a进入的气流导向加湿出风口102b。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18的中部向外凸出,也即顶板118为凸弧板。如此,利于收容被加热的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18与格栅板116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4及格栅板116围合形成的开口。如此,便于检修加热组件300。
在本实施例中,加湿支架100还包括储水部120。储水部120与进风部110连接。储水部120形成有水槽122,湿膜组件200设于水槽122内。
加湿装置10还包括水箱400,水箱400设于储水部120上。水箱400用于向水槽122供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400与水槽122连通,从而水槽122可以直接向水槽122供水,然后湿膜组件200通过自身的吸水特性,使得水槽122的内水从湿膜组件200靠近水槽122的底部扩散至湿膜组件200的顶部,从而使得湿膜组件200处于湿润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400通过水泵组件向水槽122直接供水,此时,湿膜组件200通过自身的吸水特性使得湿膜组件200处于湿润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400通过水泵组件向湿膜组件200的顶部直接供水,水从湿膜组件200的顶部流向底部,至少部分水聚集在水槽122内,从而水箱400通过水泵组件向水槽122间接供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400与水槽122连通,且水箱400可以通过水泵组件向湿膜组件200的顶部直接供水。
在本实施例中,水箱400位于湿膜组件200远离加热组件300的一侧,且水箱400与湿膜组件200间隔,并形成加湿装置10的出风通道10a。如此,在满足给湿膜组件200供水的前提下,还能使得加湿装置1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加湿装置10还包括加湿风机500,加湿风机500的进风端502用于将外部的气流引入至加湿装置10内部。加湿风机500设于进风部110上,并位于加湿风道102及湿膜组件200下方,加湿风机500的出风端504与加湿进风口102a连通。将加湿风机500设于加湿风道102及湿膜组件200下方,利于加湿后的气流向上流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加湿风机500为离心风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和加湿装置10。
室内机本体包括壳体、换热器及空调风机。壳体开设有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出风口,空调风机将外部气流引入壳体内,经换热器换热后,从空调出风口吹出。
加湿装置10设于壳体内。壳体还开设有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辅助进风口与加湿装置10的加湿风机500的进风端连通,辅助出风口与加湿装置10的出风通道10a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进风口至辅助出风口的气流路径和空调进风口至空调出风口的气流路径相互独立。如此,可以避免加湿装置10影响室内机本体的调温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的壳体,换热器及空调风机位于壳体的上方区域,加湿装置10位于壳体的下方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湿支架,包括进风部,所述进风部形成有加湿风道,所述加湿风道具有加湿进风口及加湿出风口,所述进风部包括用于围合形成所述加湿风道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加湿进风口至所述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的两侧;
湿膜组件,设于所述加湿进风口至所述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以及
加热组件,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且在所述加湿进风口至所述加湿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下游,以形成吹向所述湿膜组件的热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加热组件穿过,以使得所述加热组件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从而使得所述加热组件的两端能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设有翻边,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二端设有定位插销;
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加热组件穿过,自所述安装孔穿过的所述定位插销插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外,并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安装孔外周的区域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本体、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外,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加热本体的另一端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加热本体的一端设有定位插销;
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所述加热组件穿过,自所述安装孔穿过的所述定位插销插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外,并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安装孔外周的区域抵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材质均为耐热阻燃材质,所述加热本体包括PTC或电加热丝。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组件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外,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内,并邻近所述加湿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湿膜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所述湿膜组件设于所述格栅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盖合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格栅板围合形成的开口,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格栅板倾斜,且所述顶板靠近所述格栅板的一侧相对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格栅板的一侧位于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中部向外凸出。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格栅板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格栅板围合形成的开口。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支架还包括储水部,所述储水部与所述进风部连接,所述储水部形成有水槽,所述湿膜组件设于所述水槽内;
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储水部上,所述水箱用于向所述水槽供水,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湿膜组件远离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水箱与所述湿膜组件间隔,并形成所述加湿装置的出风通道。
13.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本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加湿风机,所述加湿风机设于所述进风部上,并位于所述加湿风道及所述湿膜组件下方,所述加湿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加湿进风口连通;
其中,所述室内机本体包括壳体、换热器及空调风机,所述壳体开设有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出风口,所述空调风机将外部气流引入所述壳体内,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从所述空调出风口吹出;
所述加湿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与所述加湿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辅助出风口与所述加湿出风口连通。
CN202020255111.8U 2020-03-04 2020-03-04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1854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5111.8U CN211854228U (zh) 2020-03-04 2020-03-04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5111.8U CN211854228U (zh) 2020-03-04 2020-03-04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4228U true CN21185422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7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5111.8U Active CN211854228U (zh) 2020-03-04 2020-03-04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42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3731A (zh) * 2020-11-25 2021-03-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设备的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3731A (zh) * 2020-11-25 2021-03-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设备的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
CN112503731B (zh) * 2020-11-25 2022-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设备的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54228U (zh)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14791125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85U (zh) 加湿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9445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75499U (zh) 空调器
CN213577849U (zh) 空调器
CN210688494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817867U (zh) 暖风***及取暖器
CN21327287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85420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269667U (zh) 一种加湿暖风机
CN215637740U (zh)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CN211650514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284189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4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5757939B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柜机
CN21592982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08326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1197522U (zh) 取暖器
CN220911589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0801413U (zh) 移动空调
CN214501427U (zh) 空调器
CN220061925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导流杆
CN2121327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328473U (zh) 家用电器的送风***和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