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7740U -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7740U
CN215637740U CN202121078696.1U CN202121078696U CN215637740U CN 215637740 U CN215637740 U CN 215637740U CN 202121078696 U CN202121078696 U CN 202121078696U CN 215637740 U CN215637740 U CN 215637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ying
heat exchange
air
modul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86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尧
赵战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86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7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7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7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模块和连接结构,加湿模块用于对经由换热设备的出风口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连接结构设于加湿模块,用于将加湿模块可拆卸安装至换热设备外。本实用新型中,加湿模块能够对换热设备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得加湿后的气流吹向周围环境时,能够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有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连接结构直接设置在加湿模块上,有助于简化加湿模块的安装结构;连接结构将加湿模块安装在换热设备外,提供足够的空间供用户操作,使得加湿模块的拆装操作更为便利。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暖风机等换热产品已逐步成为家庭取暖的主要方式,由于在空调、暖风机等产品的换热过程中,室内环境一般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这使得室内环境相对干燥,容易导致用户的喉咙干燥不适。现有部分换热产品在整机内部集成有加湿装置,但该加湿装置结构复杂且拆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的应用于换热设备的加湿装置拆装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湿装置,包括:
加湿模块,用于对经由换热设备的出风口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以及,
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加湿模块,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换热设备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换热设备的热风出口,以使得所述热风出口排出的热风流经所述气流通道;
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内用于储放水体,以使得所述水体在所述热风作用下形成蒸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的中部至少部分地向下弯曲延伸,以形成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用于储放所述水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连接所述弯曲段和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段;
所述出气段自所述弯曲段朝上延伸,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出气段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出风口,以使得所述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流经所述气流通道;以及,
加湿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加湿组件用以对经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加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在所述壳体上分散布设有多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加湿模块外的挂接件,所述挂接件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挂接设置在所述换热设备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接件自所述加湿模块的外表面突出后朝下弯折延伸,所述挂接件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挂接设置在所述换热设备的出风口的安装筋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加湿模块和所述挂接件。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包括:
主体,设有出风口;以及,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
加湿模块,用于对经由换热设备的出风口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以及,
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加湿模块,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换热设备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
所述进气口的过风面积不大于所述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加湿模块能够对换热设备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得加湿后的气流吹向周围环境时,能够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有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连接结构直接设置在加湿模块上,有助于简化加湿模块的安装结构;连接结构将加湿模块安装在换热设备外,提供足够的空间供用户操作,使得加湿模块的拆装操作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换热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换热设备纵剖后的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换热设备纵剖后的后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加湿装置的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加湿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加湿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换热设备 113 气流通道
11 出风口 113a 弯曲段
12 安装筋 113b 出气段
100 加湿模块 113c 进气段
110 壳体 200 连接结构
111 进气口 210 挂接件
112 出气口 220 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空调、暖风机等换热产品已逐步成为家庭取暖的主要方式,由于在空调、暖风机等产品的换热过程中,室内环境一般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这使得室内环境相对干燥,容易导致用户的喉咙干燥不适。现有部分换热产品在整机内部集成有加湿装置,但该加湿装置结构复杂且拆装不便。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应用在一换热设备上,集中对换热设备排放出的气流进行加湿;所述换热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暖风机、制热器、空调器等电器产品,其中,所述空调器具体可以是但不限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柜式空调室内机等;当然,也可以是室外机等。为了便于理解,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所述加湿装置应用在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空调器可以具体表现为空调室内机。
请参阅图1至图9,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加湿装置应用在换热设备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及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模块100以及连接结构200,其中,所述加湿模块100用于对经由换热设备1的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所述连接结构200设于所述加湿模块100,所述连接结构200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100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换热设备1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加湿模块100能够对换热设备1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得加湿后的气流吹向周围环境时,能够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有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连接结构200直接设置在加湿模块100上,有助于简化加湿模块100的安装结构;连接结构200将加湿模块100安装在换热设备1的外壁,提供足够的空间供用户操作,使得加湿模块100的拆装操作更为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换热设备1的出风口11可以是新风出口、净风出口、冷风出口或者热风出口等,也即,本设计对所述加湿装置所应用的换热设备1的换热类型不作限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加湿装置可以应用在任意存在加湿需求的出风口11处,但为了便于理解,且考虑到当换热设备1经由出风口11排出热风时,热风容易蒸发带走周围环境内的用户或者物表的水份,导致干燥,因此,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所述出风口11为热风出口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加湿装置中,所述加湿模块100为实现加湿功能的主体结构,其将用于实现加湿功能的所有构件集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加湿模块100具有结构紧凑、加湿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所述连接结构20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加湿模块100上,例如设置在所述加湿模块100的外表面,且可直接将所述加湿模块100安装至所述换热设备1上,有助于简化所述加湿模块100的安装结构和安装操作程序,从而便利于用户手动操作、有助于降低所述加湿模块100的经济成本;此外,所述连接结构200一般将所述加湿模块100安装至所述换热设备1的外表面,可以预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供用户进行安装操作,相较于将所述加湿模块100安装至所述换热设备1的内部的方案,本设计无需用户拆装换热设备1的主体结构,这大大降低了所述加湿模块100的安装难度,且有利于换热设备1的安全使用、长久使用。
实现所述加湿模块100对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的方案有多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块100可直接朝向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此时,所述加湿模块100包括加湿组件(附图未标示),所述加湿组件可以具体包括雾化组件或者喷淋组件等,所述雾化组件或者所述喷淋组件朝向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喷射水雾或者水滴,以使得吹向环境内的气流携带足够多的水份,达到加湿目的。基于此,所述加湿模块100可以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的一旁侧,或者,所述加湿模块100在所述出风口1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所述出风口11所在区域内。
当然,所述加湿模块100可以设置为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12,所述进气口111和所述出气口112间隔设置,所述壳体110的内部还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111和所述出气口112的气流通道113,所述进气口111用于连通所述换热设备1的出风口11,以供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经所述进气口111进入,流经所述气流通道113,并自所述出气口112排出至周围环境内;所述出风口11具体可以是热风出口。
所述壳体110的结构可设置为与所述气流通道113的结构大致适配或者不同,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所述壳体110的结构与所述气流通道113的结构大致相同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壳体110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作限制,例如,所述壳体110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异形等;所述壳体110的制成材质可以是ABS、耐热ABS、PP、PC、PS等材质。
所述进气口111、所述出气口112及所述气流通道113在所述壳体110上的布设不作限制,所述进气口111、所述出气口112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上的任意位置处,但为了尽可能地区分气流进路和气流出路,可选将所述进气口111、所述出气口1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0的不同侧,避免进出气流相互干扰。
所述气流通道113的延伸方式不作限制,可以设置为直接连接所述进气口111及所述出气口112的直行通道,也可设置为在所述进气口111与所述出气口112之间任意形式弯曲的弯曲通道;所述气流通道11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当所述气流通道1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气流通道113可以相互连通、或者分别独立设置。
基于上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块100还包括加湿组件,其中,所述加湿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气流通道113内,所述加湿组件用以对经过所述气流通道113的热风进行加湿。
可以理解,由于所述气流通道113将经由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进行集中,并直接经过所述加湿组件,相较于对自出风口11排放至环境中的气流进行加湿的方案,设置在气流通道113内的所述加湿组件能够在更小的加湿区域内,尽可能地对更多的气流进行加湿,且加湿效率提高,加湿效果优化。
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壳体110可拆卸安装,使得所述加湿组件的拆装替换更为便利;当所述气流通道113设有多个时,所述加湿组件可对应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加湿组件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气流通道113内;当然,所述加湿组件也可设置为一个,或者设置为多个,但多个所述加湿组件设于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113内。
所述加湿组件同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雾化组件或者喷淋组件,所述雾化组件或者所述喷淋组件将水体细化成雾状或者水滴状,更易于均匀混合到经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中,同时在所述出风口11为热风出口时,细化后的水体更易于被热风作用而形成蒸汽,有助于气流湿度的均衡一致。
当然,所述加湿组件还可以设置为喷淋组件与多孔旋转体的形式多孔旋转体例如为筛筒,通过筛筒绕自身轴线选装,将喷淋组件喷淋至所述筛筒的水体离心甩出,分散在所述气流通道113的其他空间内;或者,所述加湿组件可以设置为储水结构与击打部件,所述储水结构用于储放液态水,所述击打部件击打储水结构内的液态水,以实现液态水的分散溅射。
而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至图9,所述进气口111用于连通所述换热设备1的热风出口,以使得所述热风出口排出的热风经由所述进气口111进入所述气流通道113内,流经所述气流通道113后,自所述出气口112排出至周围环境中;其中,所述气流通道113内用于储放水体,以使得所述水体在所述热风作用下形成蒸汽。
可以理解,所述气流通道113直接储放液态水,当经由热风出口排出的热风流经所述气流通道113,并通过所述水体时,能够对所述水体的至少部分进行加热,使其汽化成蒸汽状,蒸汽与热风共同自所述出风口11排出,达到加湿目的。如此设置,使得所述加湿模块100的结构尽可能简化,无需通过额外设置的例如加热器等能量产生装置,即能实现将液态水汽化。在实际应用时,如此设置的加湿装置不消耗用户过多的能源和物料,只需及时添加自来水等液态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所述气流通道113可以通过额外设置的储水结构储放液态水,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结构设置为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气流通道113内、或者直接开设在所述气流通道113内的敞口结构,所述敞口结构可以是储水槽、储水箱、储水腔等;或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海绵等吸水结构,所述吸水结构裸露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113内,所述吸水海绵用于吸取足够量的液态水。
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113的中部至少部分地向下弯曲延伸,以形成弯曲段113a,所述弯曲段113a用于储放所述水体。可以理解,所述气流通道113包括与所述进气口111连接的进气段113c、与所述出气口112连接的出气段113b,所述进气段113c与所述出气段113b之间的任意部位向下弯曲,形成所述弯曲段113a。所述弯曲段113a位于所述进气段113c、所述出气段113b的下方,以能够直接储放液态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下向并不限定为竖直方向,还可以是与竖直方向呈一定夹角的其他方向;所述弯曲段113a可以以任意适宜的角度进行弯曲,例如大致以90°的转角弯曲延伸;所述弯曲段113a可以呈弧形设置,此时,所述气流通道113大致呈U形延伸,当然,所述弯曲段113a也可以呈直行设置。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段113b自所述弯曲段113a朝上延伸。所述出气段113b的向上延伸,有助于将所述弯曲段113a作用生成的气态水向上引导至充分间隔开,并确保出气口112与弯曲段113a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供所述弯曲段113a储放更多的液态水。
所述出气口112设于所述出气段113b远离所述进气口111的一侧,可以将所述加湿模块100的进气流路与出气流路充分间隔开,避免经出气口112排出的加湿气流方向回流至进气口111处,影响干燥气流的加湿效率及加湿效果。
当然,所述进气段113c可设置为沿水平方向延伸后与所述弯曲段113a连接,如此,使得所述进气段113c的延伸方向与经由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的流向大致相同,能够将更多的气流引导至所述气流通道113内。其中,所述水平方向不限定为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方向。
所述气流通道113的方向大致与经由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的方向一致,避免经由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拍打在所述壳体110上,导致所述加湿装置安装不稳、或者产生噪音。
接着,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112在所述壳体110上分散布设有多个。具体而言,多个所述出气口112可以直接开设在所述壳体110的壳壁上,也可以设置为,所述壳体110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加湿模块100还包括多孔扰流板,所述多孔扰流板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多孔扰流板上的多孔结构构成多个所述出气口112。
多个所述出气口112的设置,能够分散经由所述气流通道113排出的加湿气流,有助于加湿气流充分扩散至周围环境中。可以理解,多个所述出气口112中,每一所述出气口112的形状、尺寸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至少部分不同;多个所述出气口112的排布方式不作限制,可以设置为呈阵列布设、呈辐射状布设、呈格栅状布设、呈涡环状布设、或者直接随机分散布设等。
此外,请参阅图3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200包括凸设于所述加湿模块100的外壁的挂接件210,所述挂接件210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100挂接设置在所述换热设备1上。所述挂接件210本身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成型的特点,将所述加湿模块100设置为通过所述挂接件210挂接在所述换热设备1上,便于操作实现,且确保具有足够的安装稳定性。
可以理解,当所述加湿模块100设有所述挂接件210,还可在所述换热设备1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例如为与所述挂接件210挂接适配的挂环、挂孔或者挂槽等。
或者,可将所述挂接件210设置为适配所述换热设备1的固有结构,例如,当所述换热设备1靠近其出风口11处设置有凸台或者连接耳板时,所述挂接件210可以直接挂接在所述凸台或者所述连接耳板上。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接件210自所述加湿模块100的外壁突出后朝下弯折延伸,所述挂接件210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100挂接设置在所述换热设备1的出风口11的安装筋12上。所述安装筋12可以是所述出风口11处的任意固有结构,例如为装饰板上的结构筋、出风口11的出风格栅等。如此设置,所述挂接件210能够与安装筋12挂接,且充分支撑在所述安装筋12上,有助于所述加湿模块100的稳固安装;此外,可使得所述加湿模块100充分靠近所述出风口11设置,以能够直接采集经由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
基于上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200还包括加强筋220,所述加强筋220连接所述加湿模块100和所述挂接件210。所述加强筋220可以设置在所述挂接件210上主要受力区域,例如,当所述挂接件210如上所述自所述加湿模块100的外壁突出后朝下弯折延伸时,突出的部位为主要受力区域,需承载所述加湿装置的主要重力,此时,可在所述突出的部位与所述壳体110之间所述加强筋220,以增加所述挂接件210的承载强度。
当然,所述连接结构200还可以是其他方案,例如,所述连接结构200可以设置为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换热设备1上的固有铁质结构相吸附;所述连接结构200可以设置为吸附件,所述吸附件例如吸盘件,所述吸盘件直接吸附固定在所述换热设备1的前面板上,且靠近出风口11;所述连接结构200也可以设置为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为卡凸或者卡槽,分别与所述换热设备1上的固有结构扣持配合等。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设备1,所述换热设备1包括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主体设有出风口1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换热设备1内的加湿装置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加湿装置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设备1中使用了上述加湿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换热设备1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加湿装置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换热设备1的出风口11可以是新风出口、净风出口、冷风出口或者热风出口等,也即,本设计对所述加湿装置所应用的换热设备1的换热类型不作限制。所述主体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可以是立柜式、壁挂时、固定式或者移动式等;所述主体可以是空调器或者空调器中的空调室内机、取暖机、暖风机等。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当如上所述,所述加湿模块100包括壳体110,且所述壳体110设有进气口111时,所述进气口111的过风面积不大于所述出风口11的过风面积。其中,所述进气口111的过风面积可设置为小于所述出风口11的过风面积,也即,所述出风口11排出的气流至少部分地经过所述壳体110的气流通道113,满足所述换热设备1所需的出风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湿模块,用于对经由换热设备的出风口排出的气流进行加湿;以及,
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加湿模块,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换热设备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换热设备的热风出口,以使得所述热风出口排出的热风流经所述气流通道;
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内用于储放水体,以使得所述水体在所述热风作用下形成蒸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中部至少部分地向下弯曲延伸,以形成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用于储放所述水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连接所述弯曲段和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段;
所述出气段自所述弯曲段朝上延伸,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出气段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气流通道,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出风口,以使得所述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流经所述气流通道;以及,
加湿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加湿组件用以对经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进行加湿。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在所述壳体上分散布设有多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加湿模块外的挂接件,所述挂接件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挂接设置在所述换热设备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自所述加湿模块的外表面突出后朝下弯折延伸,所述挂接件用于将所述加湿模块挂接设置在所述换热设备的出风口的安装筋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加湿模块和所述挂接件。
10.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包括:
主体,设有出风口;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
所述进气口的过风面积不大于所述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CN202121078696.1U 2021-05-19 2021-05-19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Active CN215637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8696.1U CN215637740U (zh) 2021-05-19 2021-05-19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8696.1U CN215637740U (zh) 2021-05-19 2021-05-19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7740U true CN21563774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8696.1U Active CN215637740U (zh) 2021-05-19 2021-05-19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7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7517B (zh) 空调器
CN209819705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570956U (zh) 一种便携式加湿取暖器
CN209857215U (zh)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和空气处理***
CN106225063A (zh) 送风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双贯流空调室内机
CN110848162A (zh) 一种风扇
CN215637740U (zh) 加湿装置及换热设备
CN2101231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642372B (zh) 用于桌面空调的壳体组件及桌面空调
CN205860239U (zh)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以及双贯流空调
CN207094794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06288012B (zh) 用于桌面空调的壳体组件及桌面空调
CN110006099A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1854228U (zh) 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6288014A (zh) 桌面空调的壳体组件及桌面空调
CN209819702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495229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加热功能的太空人加湿器
CN220911589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9819703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52206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35558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6160353U (zh) 空调器
CN21671641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1327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550684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