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0854U -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0854U
CN211650854U CN202020185694.1U CN202020185694U CN211650854U CN 211650854 U CN211650854 U CN 211650854U CN 202020185694 U CN202020185694 U CN 202020185694U CN 211650854 U CN211650854 U CN 211650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water
inle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856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雄强
韦庆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Meng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Meng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Meng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Meng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856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0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0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0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包括外壳、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进风口、出风口、螺旋进料器、散热管、出料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壳呈中空圆筒状,外壳内部设有内筒且外壳与内筒之间设有一定距离,外壳的两侧设有进口盖和出口盖,所述螺旋进料器设置在外壳内中进口处,并与内筒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管分布在进风口与出口盖之间,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均分布在外壳与内筒之间,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外壳上出口盖处,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外壳中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出口盖上。本实用新型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冷却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热能可回收,操作简单,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热电、沥青、水泥等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石油、热电、沥青、水泥等行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中间物质常常需要进行冷却,所以在生产车间中常常需要配置冷凝。目前常用的冷却器主要有:不锈钢板翅式、油浸式、管壳式。但是不锈钢板翅式冷却器焊接费用高,制造工艺条件复杂,使生产成本较高;管壳式传热效率差,冷却介质单一,冷却面积小,密封差,易漏水。所以需要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冷却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用水量少,热能可回收,密闭操作,工序简单的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包括外壳、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进风口、出风口、螺旋进料器、散热管、出料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壳呈中空圆筒状,外壳内部设有内筒且外壳与内筒之间设有一定距离,外壳的两侧设有进口盖和出口盖,所述螺旋进料器设置在外壳内中进口处,并与内筒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外壳的中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出口盖处,所述第一散热管分布在进风口与进口盖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分布在进风口与出口盖之间,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均分布在外壳与内筒之间,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外壳上出口盖处,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外壳中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出口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分别并排分布在外壳和内筒之间,并排成多层圆环。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有两个,设置在外壳中部上下对应的位置,所述出风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与进风口同一直线上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进料器包括推料杆和推料塞,所述推料杆与推料塞固定连接,所述推料塞位于内筒的入口出,所述推料杆连接推料塞中间穿过进口盖向外部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推料塞的直径和内筒直径一致并恰好能在内筒内部滑动,所述推料杆和进口盖处呈螺旋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穿过出口盖与内筒内部连通,该出料口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分别通过制冷器连接,将出口风中的风或出水口中的水连通至制冷器中进行冷却后分别由进风口或进水口进入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下方设有基座,该基座通过在圆筒状外壳的两侧设置两个固定支点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采用空气、水冷复合冷却方式,既减少了水的用量,又大大增强了冷却效果,同时又能将冷空气与高温物料热交换后生成的高温热气,回收利用,用于工厂其他需要热能利用的工序;
2、通过在螺旋进料器推进作用下高温物料与空气、冷却水产生对流,使其充分接触,冷却时间短,冷却面积大,换热均匀。;
3、根据抽风机持续工作的特征,可持续的将空气抽进冷却***中,实现了空气与热物料连续换热的特点,提高了冷却效果;
综合以上,本实用新型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冷却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热能可回收,操作简单,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散热管分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1、第一散热管2、第二散热管3、进风口4、出风口5、螺旋进料器6、推料杆61、推料塞62、出料口8、进水口9、出水口10、内筒11、进口盖12、出口盖13、基座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包括外壳1、第一散热管2、第二散热管3、进风口4、出风口5、螺旋进料器6、出料口8、进水口9和出水口10,所述外壳1呈中空圆筒状,外壳1内部设有内筒11且外壳1与内筒11之间设有一定距离,留有空隙形成一个放置第一散热管2和第二散热管3的环状空间,外壳1的两侧设有进口盖12和出口盖13,所述螺旋进料器6设置在外壳1内中进口处,并与内筒11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进风口4设置在外壳1的中部,所述出风口5设置在外壳1的出口盖处,所述第一散热管2分布在进风口4与进口盖12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3分布在进风口4与出口盖13之间,所述第一散热管2和第二散热管3均分布在外壳1与内筒11之间,所述进水口9设置在外壳1上出口盖处,所述出水口9设置在外壳中部,所述出料口8设置在出口盖13上。
第一散热管2和第二散热管3分别并排分布在外壳1和内筒11之间,并排成多层圆环;冷风由进风口4进入第一散热管2,螺旋进料器6将内筒11中的物料向前推进,实现对流散热,冷水由进水口9进入第二散热管,由出水口10流出,和物料的前进方向相反实现对流,进风口4有两个,设置在外壳1中部上下对应的位置,所述出风口5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与进风口4同一直线上的位置,所述出水口10设置在第一散热管2和第二散热管3之间的空隙,
螺旋进料器6包括推料杆61和推料塞62,所述推料杆61与推料塞62固定连接,所述推料塞62位于内筒11的入口出,所述推料杆61连接推料塞62中间穿过进口盖12向外部延伸;推料塞62的直径和内筒11直径一致并恰好能在内筒内部滑动,所述推料杆61和进口盖12处呈螺旋可转动连接。
出料口8穿过出口盖13与内筒11内部连通,该出料口8上设有阀门;出风口5和进风口4之间、出水口10和进水口9之间分别通过制冷器连接,将出口风5中的风或出水口10中的水连通至制冷器中进行冷却后分别由进风口或进水口进入循环使用,其中出风口中还连接有抽风机,将第一散热管中的风抽出快速更替冷风,出水口中还设有水泵,将第二散热管中的水抽出更换成冷水保持散热效果。
外壳1下方设有基座,该基座14通过在圆筒状外壳的两侧设置两个固定支点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空气、水冷复合节能型冷却器工作原理:当高温物料进入冷却器的内筒中,由螺旋进料器将高温物料在内筒向前推进,抽风机将冷空气从进风口抽入空气冷却管中,冷空气与高温物料形成对流的同时进行热交换,经过一级风冷却后,物料还未能达到冷却要求。但随后物料继续往前推进进入到二级水冷***,此时物料与冷却水管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集合空气,水冷,达到冷却目的,符合冷却要求,物料温度可控制在30℃以下。其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冷却效果好,物料冷却均匀,同时又能将冷空气与高温物料热交换后生成的高温热气,回收利用,用于工厂其他需要热能利用的工序。
本实用新型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采用空气、水冷复合冷却方式,既减少了水的用量,又大大增强了冷却效果,同时又能将冷空气与高温物料热交换后生成的高温热气,回收利用,用于工厂其他需要热能利用的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进风口、出风口、螺旋进料器、散热管、出料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壳呈中空圆筒状,外壳内部设有内筒且外壳与内筒之间设有一定距离,外壳的两侧设有进口盖和出口盖,所述螺旋进料器设置在外壳内中进口处,并与内筒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外壳的中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出口盖处,所述第一散热管分布在进风口与进口盖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分布在进风口与出口盖之间,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均分布在外壳与内筒之间,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外壳上出口盖处,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外壳中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出口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分别并排分布在外壳和内筒之间,并排成多层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有两个,设置在外壳中部上下对应的位置,所述出风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与进风口同一直线上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之间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料器包括推料杆和推料塞,所述推料杆与推料塞固定连接,所述推料塞位于内筒的入口出,所述推料杆连接推料塞中间穿过进口盖向外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塞的直径和内筒直径一致并恰好能在内筒内部滑动,所述推料杆和进口盖处呈螺旋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穿过出口盖与内筒内部连通,该出料口上设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分别通过制冷器连接,将出口风中的风或出水口中的水连通至制冷器中进行冷却后分别由进风口或进水口进入循环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下方设有基座,该基座通过在圆筒状外壳的两侧设置两个固定支点进行固定。
CN202020185694.1U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Active CN211650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5694.1U CN211650854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5694.1U CN211650854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0854U true CN211650854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85694.1U Active CN211650854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08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0373A (zh) * 2022-09-21 2022-12-30 广州特域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工业冷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0373A (zh) * 2022-09-21 2022-12-30 广州特域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工业冷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4507U (zh) 纺织印染厂定型机余热回收用换热装置
CN104807351A (zh) 一种纯逆流壳管式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95056B (zh) 一种自由活塞式斯特林机冷端热交换器
CN211650854U (zh) 一种空气、水冷复合型节能冷却器
CN206469748U (zh) 一种石油化工专用可加快冷却速度的冷却器
WO2016029571A1 (zh) 耐腐蚀热泵型卧式套管换热器
CN206008716U (zh) 一种二羧酸生产用换热装置
CN102278902B (zh) 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1384960U (zh) 一种减损节能的物料循环***
CN101975521A (zh) 直管间壁式换热器
CN214307160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冷渣机
CN217236543U (zh) 一种双冷源并联换热的热交换***
CN207162579U (zh) 一种节能装置及锅炉节能***
CN101865617A (zh) 组合逆旋换热器
CN205175139U (zh) 石油焦煅烧后焦的冷却套装置
CN205102647U (zh) 一种超导换热器
CN109370617A (zh) 一种半焦冷却装置
CN220450105U (zh) 一种煤气转化炉烧嘴冷却装置
CN212680530U (zh) 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线的尾气处理***及薄膜生产线
CN2869736Y (zh) 耐压四氟换热器
CN217654256U (zh) 一种双螺旋干燥机
CN219390628U (zh) 一种热能交换装置
CN212870718U (zh) 一种钟罩炉的快速冷却装置
CN221173052U (zh) 一种新型螺旋板换热器
CN203128212U (zh) 一种节能氢化炉内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ir and water cooling composite energy-saving cool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Qinzhou Branch

Pledgor: GUANGXI MENG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500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