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5272U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5272U
CN211575272U CN202020235161.XU CN202020235161U CN211575272U CN 211575272 U CN211575272 U CN 211575272U CN 202020235161 U CN202020235161 U CN 202020235161U CN 211575272 U CN211575272 U CN 211575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wind
outle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51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铁生
陈良锐
覃强
谢鹏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51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5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5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5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多个出风口;多个风机,多个风机位于壳体内且与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散风组件,至少一个出风口对应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散风组件,将对应有散风组件的出风口称为第一出风口,散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第一导风部件位于第一出风口外侧的部分、第二导风部件位于第一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送风空间吹出的风扩散流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可提高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且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方式单一,冷风直吹用户,导致用户出现不适感。相关技术中,虽然可实现无风感出风,但是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大了能耗,因此,如何提高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从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可分别经过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流向室内空间,可提高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同时,可通过控制多个出风口的开闭以及控制与多个出风口对应的风机的转速来改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出风口;多个风机,所述多个风机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散风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对应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的散风组件,将对应有所述散风组件的出风口称为第一出风口,所述散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分别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在第一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外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所述送风空间吹出的风扩散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位于第一出风口外侧的部分、第二导风部件位于第一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将从送风空间内吹出的风扩散流动,由此,在第一出风口处,不但可实现无风感出风,而且从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可分别经过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流向室内空间,增大在无风感出风时的出风面积,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提高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同时,可通过控制多个出风口的开闭以及控制与多个出风口对应的风机的转速来改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空间的横截面大体形成为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与所述出风口不重叠,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遮挡所述出风口的一部分、且所述第一导风部件遮挡所述出风口的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在所述第一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且遮挡所述出风口的其余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远离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一侧,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收容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容置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在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壳体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上设有导槽,所述壳体上设有导轨,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轨配合以对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移动进行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槽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导轨为多个,多个所述导轨与多个所述导槽一一对应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轴,所述电机本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出风口间隔开设置的避让口,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一端设有枢转臂,所述枢转臂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避让口伸入所述壳体内以与所述输出轴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多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转动中心线共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且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为旋流组件或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为旋流组件或导风板,其中,所述旋流组件包括安装主体和转动件,所述安装主体具有气体通道,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气体通道内;所述导风板上设有多个在所述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导风板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为风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流组件还包括静叶,所述静叶设在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端处,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静叶可转动且与所述静叶可拆卸地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为两个,所述两个出风口在所述壳体的周向上间隔开排布,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对应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的散风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具有两个送风风道,两个所述送风风道与两个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送风风道内均设有所述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柜式空调内机,所述出风口竖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出风口处,不但可实现无风感出风,而且从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可分别经过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流向室内空间,增大在无风感出风时的出风面积,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提高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同时,可通过控制多个出风口的开闭以及控制与多个出风口对应的风机的转速来改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导风部件可移动地设在出风口处,第二散风部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处;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其中,空调室内机处于关机状态;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其中,空调室内机处于正常出风模式;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其中,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无风感模式;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面板、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一驱动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导风部件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面板、第二导风部件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面板、第二导风部件和第二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分别可移动地设在出风口处,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无风感模式;
图13是图1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其中,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无风感模式;
图15是图1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壳体1;前面板11;出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11;导轨112;避让口113;后箱体12;进风口121;底座13;第一容置腔14;
散风组件2;送风空间2a;
第一导风部件21;导槽211;
第二导风部件22;枢转臂221;
第一驱动装置3;第一驱动电机31;齿轮32;齿条33;
第二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电机41;电机本体411;输出轴412;
旋流组件5;安装主体51;入风孔511;通风孔512;气体通道51a;转动件52;静叶53;
导风板6;通孔61;
换热器组件7;
风道组件8;横摆叶81;风机82;送风风道8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100,可以包括壳体1、多个风机82和散风组件2,例如,空调室内机100可以为柜机。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具有多个出风口111,多个风机82位于壳体1内且与多个出风口111一一对应设置。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前面板11、后箱体12和底座13,前面板11上设有多个出风口111,后箱体12上设有进风口121,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风道组件8、换热器组件7和接水盘,风道组件8和换热器组件7位于壳体1内且位于前面板11和后箱体12之间,接水盘位于换热器组件7的底部以用于盛接冷凝水,风道组件8包括多个风机82,多个风机82与多个出风口111一一对应设置,在每个风机82的作用下,室内气流通过相应的进风口121流入壳体1内,接着与换热器组件7进行换热,然后通过出风口111排向室内空间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参照图3和图4所示,至少一个出风口111对应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11的散风组件2,将对应有散风组件2的出风口111称为第一出风口1111,散风组件2包括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分别可运动地设在壳体1上,参照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的外侧,第二导风部件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的外侧,第一导风部件21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外侧的部分、第二导风部件22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外侧的部分和第一出风口1111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2a,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送风空间2a吹出的风扩散流动。
其中,“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送风空间2a吹出的风扩散流动”可以理解为,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中的一个适于使从送风空间2a吹出的风扩散流动,或者,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均适于使从送风空间2a吹出的风扩散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送风空间2a内的气流可分别经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打散后流入室内空间,由此,在第一出风口1111处,不但可实现无风感出风,而且从第一出风口1111吹出的气流可分别经过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流向室内空间,增大在无风感出风时的出风面积,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提高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同时,可通过控制多个出风口111的开闭以及控制与多个出风口111对应的风机82的转速来改变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相关技术中,在出风口处设置微孔板,让风从微孔里溢出以实现无风感出风,然而当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由于出风口的面积的限制,造成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积小,导致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小,降低空调室内机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大了能耗。
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100,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21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外侧的部分、第二导风部件22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外侧的部分和第一出风口1111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2a,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可将从送风空间2a内吹出的风打散以实现无风感出风,由此,在第一出风口1111处,不但可实现无风感出风,而且从第一出风口1111吹出的气流可分别经过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流向室内空间,增大在无风感出风时的出风面积,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提高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同时,可通过控制多个出风口111的开闭以及控制与多个出风口111对应的风机82的转速来改变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送风空间2a的横截面大体形成为三角形。由此,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均可做成平板状,有利于简化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参照图1和图2所示,出风口111在上下方向延伸,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21遮挡出风口111的左侧部分,第二导风部件22遮挡出风口111的右侧部分,第一导风部件21位于出风口111外侧的部分、第二导风部件22位于出风口111外侧的部分和出风口111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横截面为大体形成为三角形的送风空间2a,该送风空间2a的上端和的下端敞开,从出风口111流出的气流分别经过第一导风部件21、第二导风部件22、送风空间2a上下两端的敞开口流向室内空间,可以理解的是,从送风空间2a上下两端的敞开口吹出的气流用户不会直吹用户,同时可进一步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的送风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沿壳体1的周向排布,第一导风部件21沿壳体1的周向可移动地设在壳体1上,第二导风部件22与壳体1可转动地相连。由此,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的运动形式简单,有利于降低对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的控制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风部件2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一导风部件21与出风口111不重叠,在第二位置,第一导风部件21遮挡出风口111的一部分、且第一导风部件21遮挡出风口111的部分位于出风口111的外侧,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21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导风部件22位于出风口111的外侧且遮挡出风口111的其余部分。由此,便于控制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的位置,操作方便,同时有利于减小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的空间占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示,壳体1内具有第一容置腔14,第一容置腔14位于出风口111的远离第二导风部件22的一侧,在第一位置、第一导风部件21收容在第一容置腔14内;在第二位置,第一导风部件22的至少部分伸出第一容置腔14。由此,通过使得在第一位置,第一导风部件21收容在第一容置腔14内,可减少外部物体对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的干扰,有利于提高第一导风部件21工作的可靠性。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风部件21为下述的旋流组件5,第二导风部件22为下述的导风板6,具体而言,参照图3所示,在关机状态,第一导风部件21打开第一出风口1111、第二导风部件22关闭第一出风口1111,空调室内机100不工作;
参照图4所示,在正常出风模式,第一导风部件21移动至与第一出风口1111不相对的位置处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111,第二导风部件22转动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111,气流直接从第一出风口1111吹向室内环境,从而实现常规大风量出风;
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21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外侧的部分、第二导风部件22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外侧的部分和第一出风口1111所在的平面之间围成一送风空间2a,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适于使从送风空间2a吹出的风扩散流动,大大增大了无风感模式下的出风面积,使得无风感送风量增加;
参照图3所示,在第二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21打开第一出风口1111、第二导风部件22关闭第一出风口1111,空调室内机100运行,气流经第二导风部件22扩散流向室内空间,可以理解的时,空调室内机100在第二无风感模式下的出风量比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的出风量小,由此,使得空调室内机100可实现常规大风量送风、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二无风感模式等多种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第一驱动装置3与第一导风部件21相连以用于驱动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3和空调室内机100的控制装置有信号的传递,从而可智能化控制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示,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齿轮32和齿条33,齿条33设在第一导风部件21上,第一驱动电机31设在壳体1上以用于驱动齿轮32转动,齿轮32与齿条33啮合配合。可以理解,齿条33可沿壳体1地周向方向延伸,驱动电机带动齿轮32转动,齿轮32与齿条33啮合配合以带动第一导风部件21移动。由此,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示,第一驱动装置3为多个,多个第一驱动装置3沿第一导风部件2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由此,可保证第一导风部件21在其长度方向上受到均衡的动力,有利于避免第一导风部件21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或者由于第一导风部件21具有倾斜的趋势而增大滑动阻力,从而使得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更加平稳顺畅。
可选地,参照图7和图8所示,第一导风部件21上设有导槽211,壳体1上设有导轨112,导槽211与导轨112配合以对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有利于可使得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平稳顺畅,保证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所示,导槽211为多个,多个导槽211沿第一导风部件2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导轨112为多个,多个导轨112与多个导槽211一一对应配合。例如,导槽211为两个,两个导槽211沿分别位于第一导风部件21的顶面和底面上,导轨112为两个,两个导轨112与两个导槽211一一对应配合。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使得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平稳顺畅,保证第一导风部件21的移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0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4与第二导风部件22相连以用于驱动第二导风部件22的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装置4和空调室内机100的控制装置有信号的传递,从而可智能化控制第二导风部件22的转动,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1,第二驱动电机41包括电机本体411和输出轴412,电机本体411安装在壳体1上,输出轴412与第二导风部件22相连以用于驱动第二导风部件22的转动。由此,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第一导风部件21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驱动电机41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壳体1上设有与出风口111间隔开设置的避让口113,第二导风部件22的远离第一导风部件21的一端设有枢转臂221,枢转臂221的自由端穿过避让口113伸入壳体1内以与输出轴412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二驱动电机41设在壳体1内,有利于保证第二驱动电机41工作的可靠性,同时使得空调室内机100的外观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驱动装置4为多个,多个第二驱动装置4沿第一导风部件21的长度方向间隔,多个第二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412的转动中心线共线。例如,第二驱动装置4为两个,两个第二驱动装置4沿上下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412的转动中心线共线。由此,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一导风部件21转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沿壳体1的周向排布,第一导风部件21沿壳体1的周向可移动,第一导风部件2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一导风部件21与第一出风口1111不重叠,在第二位置,第一导风部件21遮挡第一出风口1111的一部分、且第一导风部件21遮挡第一出风口1111的部分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的外侧;
第二导风部件22沿壳体1的周向可移动,第二导风部件22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第三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二导风部件22与第一出风口1111不重叠,在第四位置,第二导风部件22遮挡第一出风口1111的其余部分、且第二导风部件22遮挡第一出风口1111的部分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的外侧。如图2和图13所示,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21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导风部件22处于第四位置。由此,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的运动形式简单,有利于降低对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的控制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导风部件21为旋流组件5或导风板6,第二导风部件22为旋流组件5或导风板6,其中,旋流组件5包括安装主体51和转动件52,安装主体51具有气体通道51a,转动件52可转动地设在气体通道51a内,可以理解的是,当从出风口111吹出的风经过转动件52时,转动件52在气体通道51a内转动从而对风进行扩散流动,例如,安装主体51可形成为板状或盒状,气体通道51在安装主体5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安装主体51、以在安装主体51形成相对设置的入风孔511和通风孔512,转动件52为风轮,转动件52包括多个在周向上间隔开设置的转动叶片;
导风板6上设有多个在导风板6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导风板6的通孔61,可以理解的是,从出风口111吹出的风经过导风板6时,导风板6上的通孔61可打散气流,从而达到弱化气流的作用。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风部件21为旋流组件5,第二导风部件22为导风板6;再如,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导风部件21为导风板6,第二导风部件22为旋流组件5;又如,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均为导风板6;又如,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均为旋流组件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旋流组件5还包括静叶53,静叶53设在气体通道51a的进气端处,转动件52相对静叶53可转动且与静叶53可拆卸地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静叶53和转动件52在风的流动方向上间隔设置,以从第一出风口1111流向旋流组件5的风,可经静叶53片进行一次扩散,经转动的转动件52进行一次扩散,以使第一出风口1111流向旋流组件5的风的风能经过多次扩散,从而更好地将从第一出风口1111中吹出的风进行弱化,以提高空调器出风的舒适性,同时,通过使得转动件52与静叶53之间可拆,便于用户对转动件52进行清洗维护。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转动件52为多个,每个转动件52分别与相应的静叶53可拆卸地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出风口111为两个,两个出风口111在壳体1的周向上间隔开排布,每个出风口111处均对应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11的散风组件2。由此,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的送风量,提高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壳体1内具有两个送风风道8a,两个送风风道8a与两个出风口11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送风风道8a内均设有风机8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两个送风风道8a,且每个送风风道8a内均设有风机82,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的送风量,提高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同时,可通过控制多个出风口111的开闭以及控制与多个出风口111对应的风机82的转速来改变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100为柜式空调内机,出风口111竖直延伸。例如,风机82为贯流风机,空调室内机100为双贯流柜机,从而有利于使得空调室内机出风均匀,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此外,参照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口111出还设有横摆叶81和竖摆叶(图未示出),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横摆叶81和竖摆叶间隔开设置,通过控制横摆叶81和竖摆叶的摆动,可使得空调室内机100具有多种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在第一出风口1111处,不但可实现无风感出风,而且从第一出风口1111吹出的气流可分别经过第一导风部件21和第二导风部件22流向室内空间,增大在无风感出风时的出风面积,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提高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同时,可通过控制多个出风口111的开闭以及控制与多个出风口111对应的风机82的转速来改变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形式,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出风口;
多个风机,所述多个风机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
散风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对应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的散风组件,将对应有所述散风组件的出风口称为第一出风口,所述散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分别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在第一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外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所述送风空间吹出的风扩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空间的横截面大体形成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与所述出风口不重叠,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遮挡所述出风口的一部分、且所述第一导风部件遮挡所述出风口的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在所述第一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且遮挡所述出风口的其余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远离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一侧,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收容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容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在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壳体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上设有导槽,所述壳体上设有导轨,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轨配合以对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移动进行导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槽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导轨为多个,多个所述导轨与多个所述导槽一一对应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轴,所述电机本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出风口间隔开设置的避让口,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一端设有枢转臂,所述枢转臂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避让口伸入所述壳体内以与所述输出轴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装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多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转动中心线共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且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为旋流组件或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为旋流组件或导风板,其中,所述旋流组件包括安装主体和转动件,所述安装主体具有气体通道,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气体通道内;所述导风板上设有多个在所述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导风板的通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风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组件还包括静叶,所述静叶设在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端处,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静叶可转动且与所述静叶可拆卸地相连。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两个,所述两个出风口在所述壳体的周向上间隔开排布,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对应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的散风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两个送风风道,两个所述送风风道与两个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送风风道内均设有所述风机。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柜式空调内机,所述出风口竖直延伸。
2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020235161.XU 2020-02-28 2020-02-28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1575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5161.XU CN211575272U (zh) 2020-02-28 2020-02-28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5161.XU CN211575272U (zh) 2020-02-28 2020-02-28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5272U true CN211575272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5161.XU Active CN211575272U (zh) 2020-02-28 2020-02-28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52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385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散风装置及落地式空调器
WO2024098734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385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散风装置及落地式空调器
WO2024098734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327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113277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340916B (zh) 空调器
WO2020118954A1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762627A (zh) 空调器
CN211575289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189117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701682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11345544U (zh) 空调器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1345541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86138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06191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567364U (zh) 空调器
CN220567474U (zh)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CN110595027A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6620244U (zh) 空调器和厨房空调
CN220061912U (zh) 空调器
CN211476098U (zh) 空调器
CN219868155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