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7474U -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7474U
CN220567474U CN202321939709.9U CN202321939709U CN220567474U CN 220567474 U CN220567474 U CN 220567474U CN 202321939709 U CN202321939709 U CN 202321939709U CN 220567474 U CN220567474 U CN 220567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dispersing
flow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97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紫生
刘志强
刘丰收
胡瑾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97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7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7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7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导风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散流部,散流部包括多个沿散流部的周向排布的散流区,每个散流区形成有散流结构,散流结构包括多个散流孔,多个散流区包括第一散流区、第二散流区、第三散流区以及第四散流区,第一散流区位于散流部的上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上流动,第二散流区位于散流部的下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下流动,第三散流区位于散流部的左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左流动,第四散流区位于散流部的右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右流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可以扩大出风口处气流的扩散角度,增加导风板的散流效果,增加送风范围,提高整机的温度调节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空调器的导风板上设置微孔结构以实现无风感模式,在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器的导风板关闭出风口,气流通过导风板上的微孔出风,虽然可以让空调吹出的气流,疏散成众多细微的气丝,把强风分成无风感,避免直吹人体,但是也导致了出风气流的扩散角度小及气流送风范围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室内温度调节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导风板,通过在导风板形成有多个散流区,且多个散流区的出风方向不同,在无风感模式下,导风板关闭出风口,可以使流经导风板的气流向不同的出风方向出风,使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四周扩散,从而可以扩大出风口处气流的扩散角度,可以增加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散流效果,使得气流的扩散面积较大,增加送风范围,有效提高无风感模式下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导风板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散流部,所述散流部包括多个沿所述散流部的周向排布的散流区,每个所述散流区形成有散流结构,所述散流结构包括多个供气流穿过的散流孔;其中,多个所述散流区包括第一散流区、第二散流区、第三散流区以及第四散流区,所述第一散流区位于所述散流部的上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上流动,所述第二散流区位于所述散流部的下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下流动,所述第三散流区位于所述散流部的左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左流动,所述第四散流区位于所述散流部的右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右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板,通过在导风板形成有多个散流区,且多个散流区的出风方向不同,在无风感模式下,导风板关闭出风口,可以使流经导风板的气流向不同的出风方向出风,使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四周扩散,从而可以扩大出风口处气流的扩散角度,可以增加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散流效果,使得气流的扩散面积较大,增加送风范围,有效提高无风感模式下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流孔的内壁面的至少部分构成散流面;其中,位于所述第一散流区的散流孔为第一散流孔,所述第一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位于所述第二散流区的散流孔为第二散流孔,所述第二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下倾斜延伸;位于所述第三散流区的散流孔为第三散流孔,所述第三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左倾斜延伸;位于所述第四散流区的散流孔为第四散流孔,所述第四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右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流孔的出风侧所在的面为出风面;其中,所述第一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与所述出风面之间的夹角为α1,α1的取值范围为5°~85°;所述第二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与所述出风面之间的夹角为α2,α2的取值范围为5°~85°;所述第三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与所述出风面之间的夹角为α3,α3的取值范围为5°~85°;所述第四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与所述出风面之间的夹角为α4,α4的取值范围为5°~8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α1的取值范围为30°~60°,α2的取值范围为30°~60°,α3的取值范围为30°~60°,α4的取值范围为30°~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散流区中最邻近所述散流部的中心的所述散流孔为中心散流孔,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中心散流孔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流部呈矩形,所述散流部的两条对角线将所述散流部分隔为所述第一散流区、第二散流区、第三散流区以及第四散流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散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形成有进风口以及位于前侧的第一出风口;第一导风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且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风板;换热器部件和风机部件,设于所述机壳内;风道部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部件的风轮设于所述风道部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导风板,通过在导风板形成有多个散流区,且多个散流区的出风方向不同,在无风感模式下,导风板关闭第一出风口,可以使流经导风板的气流向不同的出风方向出风,使第一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四周扩散,从而可以扩大第一出风口处气流的扩散角度,可以增加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散流效果,使得气流的扩散面积较大,可以扩大送风范围,有效提高无风感模式下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为上下设置的两个,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均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导风板独立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分别独立成型的蜗壳和出风框,所述出风框连接在所述蜗壳的前侧,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蜗壳;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驱动机构为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位于上方的所述导风板转动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出风框的顶部,用于驱动位于下方的所述导风板转动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出风框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出风框且位于所述出风框外,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导风板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为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轴的扁位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盖,所述第二限位盖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机轴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主体的一端,以对所述第二齿轮轴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还形成有第二出风口以及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三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所述风道部件具有进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第二出风风道以及第三出风风道,所述风轮位于所述进风风道内,所述换热器部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之间,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适于连通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风道适于连通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风道适于连通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进风风道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以及所述第三出风风道中的一个或多个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部件具有连通风腔,所述连通风腔位于所述进风风道的出风侧且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所述连通风腔具有第一分流口和第二分流口,所述第一分流口适于连通所述连通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以及所述第二出风风道,所述第二分流口适于连通所述连通风腔与所述第三出风风道,所述第一分流口和所述第二分流口中的至少一个可开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包括:风道切换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风道部件内,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分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部件包括分别独立成型的蜗壳和出风框,所述出风框连接在所述蜗壳的前侧,所述进风风道形成于所述蜗壳,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以及所述第三出风风道均形成于所述出风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二导风部件,可运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第三导风部件,可运动地设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以及所述第三导风部件分别独立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均打开,风道切换门位于第二位置;
图2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图;
图6沿图5中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D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
图9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0是图9中的K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9中的L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出风口打开,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均关闭,风道切换门位于第二位置;
图13是沿图12中E-E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第三出风口打开,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关闭,风道切换门位于第一位置;
图15是沿图14中F-F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出风口打开,第一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均关闭,风道切换门位于第二位置;
图17是沿图16中G-G线的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均关闭,风道切换门位于第二位置;
图19是沿图18中H-H线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8中的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图;
图21是沿图20中I-I线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1中的J处的放大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上出风口关闭,下出风口打开,空调器处于上无风感模式;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下出风口关闭,上出风口打开,空调处于下无风感模式;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的M处的放大图;
图27是沿图25中N-N线的剖视图;
图28是沿图25中O-O线的剖视图;
图29是图28中的P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
10、机壳;11、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21、上出风口;122、下出风口;123、第一导风部件;124、加强横梁;125、第四导风部件;1251、导风百叶;13、第二出风口;131、第二导风部件;1311、第一导风板体;1312、第一导风面;1313、第一加强筋板;14、第三出风口;141、第三导风部件;1411、第二导风板体;1412、第二导风面;1413、第二加强筋板;15、密封盖;16、接水盘;17、底盘;18、导风板;181、散流部;182、散流区;1821、第一散流区;1822、第二散流区;1823、第三散流区;1824、第四散流区;183、散流结构;184、散流孔;1841、第一散流孔;1842、第二散流孔;1843、第三散流孔;1844、第四散流孔;1845、中心散流孔;1846、散流面;185、出风面;
20、风道部件;2、蜗壳;21、进风风道;3、出风框;31、第一出风风道;32、第二出风风道;33、第三出风风道;34、连通风腔;341、第一分流口;342、第二分流口;35、导轨;36、收纳腔;4、风道切换门;41、滚轮;42、安装槽;43、销轴;5、风道切换机构;51、第一电机;52、第一齿轮;53、齿条;54、避让孔;55、第一限位盖;6、第一驱动机构;61、第二电机;611、第二电机轴;62、第二齿轮;63、第三齿轮;64、第二限位盖;7、第二驱动机构;71、第三电机;72、第四齿轮;73、第五齿轮;74、第三限位盖;8、第三驱动机构;81、第四电机;82、第六齿轮;83、第七齿轮;84、第四限位盖;
30、换热器部件;
40、风机部件;91、风轮;92、风轮电机;93、电机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25-图2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板18。
如图2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板18,导风板18可转动地设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导风板18可以通过自身的转动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当导风板18打开出风口时,导风板18可以对出风口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使气流沿着导风板18引导的方向流出出风口。
导风板18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散流部181。例如,导风板18上可以形成有一个散流部181;或者导风板18上形成有多个散流部181。当导风板18关闭出风口时,机壳1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导风板18的散流部181流出出风口。散流部181可以对通过的气流起到散流作用。
散流部181包括多个沿散流部的周向排布的散流区182,每个散流区182形成有散流结构183,散流结构183包括多个供气流穿过的散流孔184。空调器处在无风感模式下,导风板18关闭出风口,气流可以沿着导风板18上散流结构183的散流孔184流出,散流孔184可以对流经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并且,在气流通过散流孔184时,散流孔184对气流具有一定阻力,从而可以降低流经气流的流速,实现对气流的减能降速效果,进而降低出风气流的吹风感,实现无风感送风。
其中,多个散流区182包括第一散流区1821、第二散流区1822、第三散流区1823以及第四散流区1824,第一散流区1821位于散流部181的上部且第一散流区1821用于引导气流向上流动,第二散流区1822位于散流部181的下部且第二散流区1822用于引导气流向下流动,第三散流区1823位于散流部181的左部且第三散流区1823用于引导气流向左流动,第四散流区1824位于散流部181的右部且第四散流区1824用于引导气流向右流动。这样设置,当导风板18关闭出风口时,通过散流部181的气流可以在不同散流区182的导向作用下,流向导风板18外侧的上方、下方、左方以及右方,从而可以使整机出风气流向四周扩散,扩大出风气流的扩散角度,增大出风气流的覆盖面积,提高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散流效果,增加整机的送风范围,进而有效提高无风感模式下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板18,通过在导风板18形成有多个散流区182,且多个散流区182的出风方向不同,在无风感模式下,导风板18关闭出风口,可以使流经导风板18的气流向不同的出风方向出风,使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四周扩散,从而可以扩大出风口处气流的扩散角度,可以增加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散流效果,使得气流的扩散面积较大,增加送风范围,有效提高无风感模式下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6,散流孔184的内壁面的至少部分构成散流面1846,例如,散流孔184的内壁面的部分构成散流面1846,或者散流孔184的内壁面的全部构成散流面1846,散流面1846用于引导流经对应的散流孔184的气流朝向设定方向出风,例如散流面1846可以为平面。
当导风板18关闭出风口时,散流孔184的进风侧位于出风侧的后方,使气流由后至前的沿散流面1846流动。其中,位于第一散流区1821的散流孔184为第一散流孔1841,第一散流孔1841的散流面1846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可以使流经第一散流孔1841的气流沿第一散流孔1841的散流面1846向上流出。位于第二散流区1822的散流孔184为第二散流孔1842,第二散流孔1842的散流面1846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下倾斜延伸,可以使流经第二散流孔1842的气流沿第二散流孔1842的散流面1846向下流出。位于第三散流区1823的散流孔184为第三散流孔1843,第三散流孔1843的散流面1846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左倾斜延伸,可以使流经第三散流孔1843的气流沿第三散流孔1843的散流面1846向左流出。位于第四散流区1824的散流孔184为第四散流孔1844,第四散流孔1844的散流面1846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右倾斜延伸,可以使流经第四散流孔1844的气流沿第四散流孔1844的散流面1846向右流出。
由此,当导风板18关闭出风口时,出风口处的气流可以在不同散流孔184的散流面1846的导向作用下,流向导风板18外侧的上方、下方、左方以及右方,从而可以使整机出风气流向四周扩散,扩大出风气流的扩散角度,增大出风气流的覆盖面积,提高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散流效果,增加整机的送风范围,进而有效提高无风感模式下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6-图29,散流孔184的出风侧所在的面为出风面185。散风孔的散流面1846与对应的出风面185之间的夹角可以决定沿散流面1846流动的气流的出风角度,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散流面1846与对应的出风面185之间的夹角的取值来调节流经散流孔184的气流的出风方向,实现散流结构183的散流效果。
其中,第一散流孔1841的散流面1846与出风面185之间的夹角为α1,α1的取值范围为5°~85°。若α1小于5°,且导风板18的厚度一定时,会使气流在第一散流孔1841的散流面1846的流动路径过长,使第一散流孔1841对气流的阻力过大,导致空调器整体对气流量的损失过多,从而使整机的制冷量以及制热量较低。同时散流面1846对气流的阻力过大,也会使出风气流的流速过低,整机的送风距离过小,不利于整机的正常使用。另外,若α1小于5°,在导风板18生产时,不利于导风板18整体进行脱模处理,导致导风板18整体的生产效率较低。
若α1大于85°,会使得第一散流孔1841的散流面1846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上倾斜角度过小,导致从第一散流区1821流出的气流的出风方向与出风面185大致垂直,从而使得散流部181整体散风效果较差,气流的扩散面积较小,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较低。
由此,当α1的取值范围为5°~85°时,一方面可以保证流经第一散流孔1841的气流向上流出,较好地实现较好地散流部181的散流效果,使出风气流具有较大的扩散角度,提高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另一方面在导风板18厚度一定时,可以使气流在第一散流孔1841的散流面1846的流动路径较短,减小第一散流孔1841整体对气流的阻力,从而降低整体对气流量的损耗,保证整机的送风距离。另外,可以在导风板18生产时,便于导风板18整体进行脱模处理,保证导风板18整体的生产效率。
第二散流孔1842的散流面1846与出风面185之间的夹角为α2,α2的取值范围为5°~85°。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流经第二散流孔1842的气流向下流出,较好地实现较好地散流部181的散流效果,使出风气流具有较大的扩散角度,提高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另一方面在导风板18厚度一定时,可以使气流在第二散流孔1842的散流面1846的流动路径较短,减小第二散流孔1842整体对气流的阻力,从而降低整体对气流量的损耗,保证整机的送风距离。另外,可以在导风板18生产时,便于导风板18整体进行脱模处理,保证导风板18整体的生产效率。
第三散流孔1843的散流面1846与出风面185之间的夹角为α3,α3的取值范围为5°~85°。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流经第三散流孔1843的气流向左流出,较好地实现较好地散流部181的散流效果,使出风气流具有较大的扩散角度,提高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另一方面在导风板18厚度一定时,可以使气流在第三散流孔1843的散流面1846的流动路径较短,减小第三散流孔1843整体对气流的阻力,从而降低整体对气流量的损耗,保证整机的送风距离。另外,可以在导风板18生产时,便于导风板18整体进行脱模处理,保证导风板18整体的生产效率。
第四散流孔1844的散流面1846与出风面185之间的夹角为α4,α4的取值范围为5°~85°。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流经第四散流孔1844的气流向右流出,较好地实现较好地散流部181的散流效果,使出风气流具有较大的扩散角度,提高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另一方面在导风板18厚度一定时,可以使气流在第四散流孔1844的散流面1846的流动路径较短,减小第四散流孔1844整体对气流的阻力,从而降低整体对气流量的损耗,保证整机的送风距离。另外,可以在导风板18生产时,便于导风板18整体进行脱模处理,保证导风板18整体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6-图29,α1的取值范围为30°~60°,α2的取值范围为30°~60°,α3的取值范围为30°~60°,α4的取值范围为30°~60°。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散流部181的散流效果,使整机的出风气流具有较大的扩散角度,提高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另一方面在导风板18厚度一定时,可以减小散流部181整体对气流的阻力,从而降低整体对气流量的损耗,更好地保证整机的送风距离。另外,可以在导风板18生产时,有利于导风板18整体进行脱模处理,提高导风板18整体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6-图29,每个散流区182中最邻近散流部181的中心的散流孔184为中心散流孔1845,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中心散流孔1845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大。这样设置,可以使气流在沿中心散流孔1845流动的过程中,气流的速度不断降低,可以对气流起到减能降速的效果,实现无风感。同时中心散流孔1845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大,也可以提高中心散流孔1845对气流的散流效果,增大气流的扩散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5-图26,散流部181呈矩形,散流部181的两条对角线将散流部181分隔为第一散流区1821、第二散流区1822、第三散流区1823以及第四散流区1824。这样设置使第一散流区1821、第二散流区1822、第三散流区1823以及第四散流区1824分布位置更合理,从而可以使散流部181整体出风更均匀,保证散流部181对出风气流的散流效果。另外,多个散流区182通过两个对角线实现分隔,可以使散流部181的设计更简单,便于导风板18的加工以及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5和图28,导风板18上形成有多个沿导风板1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散流部181,例如多个散流部181可以沿导风板18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导风板18上形成多个散流部181且每个散流部181均形成散流区182,可以增加导风板18整体的散流面1846积,从而可以提高导风板18对整机出风气流的散流效果。并且多个散流部181沿导风板18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可以使导风板18整体出风更均匀,保证整机的温度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10、第一导风部件123、换热器部件30、风机部件40和风道部件20。可选地,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例如空调器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可以包括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室外机。其中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上述的机壳10、第一导风部件123、换热器部件30、风机部件40和风道部件20。
如图1-图24所示,机壳10形成有进风口11以及位于前侧的第一出风口12。空气可以从机壳10的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内,机壳10内的空气可以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流向机壳10的前侧并进入室内。其中,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气流的流动方向。例如机壳10的进风口11可以位于机壳10的后侧。
第一导风部件123设于第一出风口12且第一导风部件123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风板18。当第一导风部件123打开第一出风口12时,第一导风部件123可以对第一出风口12处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使气流沿第一导风部件123引导的方向流出。当第一导风部件123关闭第一出风口12时,气流可以通过散流部181流出第一出风口12,实现无风感,同时散流部181可以对通过的气流起到散流作用。
例如,第一出风口12还可以设有第四导风部件125,第四导风部件125可以位于第一导风部件123的上游侧,机壳10内的气流可以先流经第四导风部件125,接着在流经第一导风部件123后,流出第一出风口12。第四导风部件125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导风百叶1251,导风百叶1251可转动的设于第一出风口12,导风百叶1251的转动轴线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使得导风百叶1251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改变气流在上下方向上的出风角度。
换热器部件30和风机部件40设于机壳10内。换热器部件30可以与附近的空气发生热量交换,从而降低或升高流经换热器部件30的空气的温度,实现空调器对空气的制冷或制热效果。风机部件40可以用于驱动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流经机壳10的内部后,从机壳10的第一出风口12流出。例如,风机部件40可以包括风轮91、风轮电机92以及电机安装板93。
风道部件20设于机壳10内,风道部件20可以对机壳10内的空气起到导向作用,从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的空气,可以沿着风道部件20流动,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机壳10。风机部件40的风轮91设于风道部件20内。这样设置可以便于风轮91对空气的驱动,从而保证空气在机壳10内的流向。例如,风道部件20的上方可以设有密封盖15,以及风道部件20的下方可以设有接水盘16以及底盘17等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导风板18,通过在导风板18形成有多个散流区182,且多个散流区182的出风方向不同,在无风感模式下,导风板18关闭第一出风口12,可以使流经导风板18的气流向不同的出风方向出风,使第一出风口12流出的气流向四周扩散,从而可以扩大第一出风口12处气流的扩散角度,可以增加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散流效果,使得气流的扩散面积较大,可以扩大送风范围,有效提高无风感模式下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12、图14、图16、图18、图20和图23-图24,第一出风口12为上下设置的两个,每个第一出风口12处均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布的多个导风板18,例如每个第一出风口12均可以设有两个导风板18。由此,可以通过每个第一出风口12处的多个导风板18实现每个第一出风口12的关闭与打开,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两个第一出风口12中位于上方的第一出风口12为上出风口121,位于下方的第一出风口12为下出风口122。例如,两个第一出风口12在上下方向上通过加强横梁124分隔开,加强横梁124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加强横梁124可以增加风道部件20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可以保证导风板18与对应第一出风口12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导风板18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当多个导风板18共同打开第一出风口12时,当导风板18在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到一定的转动角度时,可以使第一出风口12的出风气流向整机前方的左侧、右侧以及正前方流动。
每个导风板18独立控制。这样设置使每个导风板18均可以通过绕自身转动轴线的转动单独实现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出风口12的位置转换,可以整体对导风板18的控制更为灵活,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模式更加多样化,可以满足更多的出风需求。当某个导风板18处于关闭第一出风口12的位置时,气流在流经该导风板18后,再通过第一出风口12流出并进入室内。该导风板18的出风气流可以减小流经气流的流速,降低吹风感,实现该导风板18前侧位置的无风感。同时流经该导风板18的出风气流在散流部181的散流作用下,向多个方向扩散,增加该导风板18前侧的送风范围。
参照图23,当位于上出风口121的多个导风板18共同关闭上出风口121,且下出风口122打开时,可以实现上无风感模式。上出风口121内侧的全部气流均流经导风板18,经过导风板18的散流部181的减能降速后流出,并进入室内。下出风口122内侧的气流可以沿导风板18的表面直接流出下出风口122并进入室内。
由此,上出风口121内侧的全部气流均会经过散流部181的减能降速后流出,从而可以实现上出风口121前侧的无风感送风,并且可以扩大上出风口121处气流的扩散角度,增加空调器整体的送风范围,提高整体的散流效果。同时,下出风口122内侧的气流会沿导风板18的表面直接流出,会保持较大的流速,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下出风口122的送风距离,实现下出风口122区域的快速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参照图24,当位于下出风口122的多个导风板18共同关闭下出风口122,且上出风口121打开时,可以实现下无风感模式。下出风口122内侧的全部气流均流经导风板18,经过导风板18的散流部181的减能降速后流出,并进入室内。上出风口121内侧的气流可以沿导风板18的表面直接流出上出风口121并进入室内。
由此,下出风口122内侧的全部气流均会经过散流部181的减能降速后流出,从而可以实现下出风口122前侧的无风感送风,并且可以扩大下出风口122处气流的扩散角度,增加空调器整体的送风范围,提高整体的散流效果。同时,上出风口121内侧的气流会沿导风板18的表面直接流出,会保持较大的流速,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上出风口121的送风距离,实现上出风口121区域的快速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参照图18,当上出风口121以及下出风口122在多个导风板18共同作用下均关闭时,可以实现全无风感模式。机壳10内部的全部气流均流经导风板18,经过导风板18的散流部181的减能降速后流出,并进入室内。
由此,机壳10内部的全部气流均会经过散流部181的减能降速后流出,从而可以实现两个第一出风口12前侧的无风感送风。同时,两个第一出风口12处的全部气流会向多个方向出风,从而可以使两个第一出风口12处气流向四周分散,扩大空调器整体的送风范围。
这样设置可以使空调器的无风感模式中包括上无风感模式、下无风感模式以及全无风感模式,使得出风模式更加多样化,更好地满足用户更多的出风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图11,风道组件包括分别独立成型的蜗壳2和出风框3,出风框3连接在蜗壳2的前侧,风轮91设于蜗壳2。出风框3与蜗壳2分别独立成型,可以便于风道部件20整体的安装与拆卸,降低风道部件20整体的装配难度,保证装配效率。例如,出风框3可以与蜗壳2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以及卡接连接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风道部件20整体的安装与拆卸。
用于驱动导风板18转动的驱动机构为第一驱动机构6,第一驱动结构可以驱动导风板18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便于整体通过导风板18改变第一出风口12处气流的出风方向,以及便于控制导风板18打开和关闭第一出风口12。
用于驱动位于上方的导风板18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设于出风框3的顶部,用于驱动位于下方的导风板18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设于出风框3的底部。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一驱动机构6与对应驱动的导风板18之间的距离较短,便于第一驱动机构6驱动对应的导风板18,同时使整体结构更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0-图11,用于驱动导风板18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齿轮62和第三齿轮63,第二电机61设于出风框3且第二电机61位于出风框3外,第二齿轮62设于第二电机61的电机轴,第三齿轮63设于导风板18且第三齿轮63与第二齿轮62啮合。当第二电机61工作时,第二电机61的电机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与导风板18的第三齿轮63啮合,使得第二齿轮62带动第三齿轮63转动,从而使第三齿轮63带动导风板18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实现第一出风口12的打开和关闭,以及改变第一出风口12处气流的出风方向。
例如,第二电机61可以与风道部件20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以及卡接连接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第二电机61的安装与拆卸,以及第二电机61的更换与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0-图11,第二电机61的电机轴为第二电机61轴,第二齿轮62与第二电机61轴的扁位配合,可以使第二齿轮62与第二电机61轴相固定,便于通过第二电机61轴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实现第二电机61与第二齿轮62之间的动力传递。
第一驱动机构6还包括第二限位盖64,第二限位盖64套设于第二电机61轴的远离第二电机61的主体的一端,以对第二齿轮62轴向限位。当第二齿轮62安装与第二电机61上时,第二电机61的主体可以与第二限位盖64相配合,实现第二齿轮62在第二电机61轴轴向方向的限位,保证第二齿轮62与第二电机61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图12-图19和图23-图24,机壳10还形成有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分别位于机壳10的左右两侧。空气可以从机壳10的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内,机壳10内的空气可以从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其中,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二出风口13可以位于机壳10的左侧,第三出风口14可以位于机壳10的右侧。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的气流可以流向整机的前侧,从第二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可以流向整机的左侧,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的气流可以流向整机的右侧。例如机壳10的进风口11可以位于机壳10的后侧。
并且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整机的出风面185积,提升整体的出风量,从而提高整体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另一方面,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分别位于机壳10的前侧、左侧以及右侧,可以增大整体的送风范围,实现超广角送风,提高整体出风的舒适性。
风道部件20具有进风风道21、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风道部件20可以对机壳10内的空气起到导向作用,从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的空气,可以沿着风道部件20流动,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
风轮91位于进风风道21内,换热器部件30位于进风口11与进风风道21之间,第一出风风道31适于连通进风风道21与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风道32适于连通进风风道21与第二出风口13,第三出风风道33适于连通进风风道21与第三出风口14。当空调器工作时,空气可以在风轮91的驱动作用下,从进风口11流入机壳10内,流入机壳10内的空气可以先流经换热器部件30,并与换热器部件3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可以流入进风风道21。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一出风风道31,通过第一出风风道31流向第一出风口12,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机壳10,并流向机壳10的前侧;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二出风风道32,通过第二出风风道32流向第二出风口13,最后从第二出风口13流出机壳10,并流向机壳10的左侧;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三出风风道33,通过第三出风风道33流向第三出风口14,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并流向机壳10的右侧。从而增加整体的出风量,提高整体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进风风道21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中的一个或多个连通。其中,“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也就是说,进风风道21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中的一个相连通,或者进风风道21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风道31和第二出风风道32连通,或者进风风道21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风道31和第三出风风道33连通,或者进风风道21可选择地与第二出风风道32和第三出风风道33连通,或者进风风道21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均连通。
当进风风道21与第一出风风道31相连通时,进风风道21内的全部空气通过第一出风风道31流向第一出风口12,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机壳10,使整机的出风气流流向机壳10的前侧;当进风风道21与第二出风风道32相连通时,进风风道21内的全部空气可以流入第二出风风道32,通过第二出风风道32流向第二出风口13,最后从第二出风口13流出机壳10,使整机的出风气流流向机壳10的左侧;当进风风道21与第三出风风道33相连通时,进风风道21内的全部空气可以流入第三出风风道33,通过第三出风风道33流向第三出风口14,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使整机的出风气流流向机壳10的右侧。
当进风风道21与第一出风风道31以及第二出风风道32连通时,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一出风风道31,通过第一出风风道31流向第一出风口12,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机壳10;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另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二出风风道32,通过第二出风风道32流向第二出风口13,最后从第二出风口13流出机壳10。从而使整机的出风气流流向机壳10的前侧以及左侧。
当进风风道21与第一出风风道31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连通时,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一出风风道31,通过第一出风风道31流向第一出风口12,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机壳10;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另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三出风风道33,通过第三出风风道33流向第三出风口14,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从而使整机的出风气流流向机壳10的前侧以及右侧。
当进风风道21与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连通时,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二出风风道32,通过第二出风风道32流向第二出风口13,最后从第二出风口13流出机壳10;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另一部分可以流入第三出风风道33,通过第三出风风道33流向第三出风口14,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从而使整机的出风气流流向机壳10的左侧以及右侧。
当进风风道21与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均连通时,使整机的出风气流流向机壳10的前侧、左侧以及右侧,可以整体的送风范围更大,实现超广角送风,提高整体出风的舒适性,同时可以使整体的出风量更大,从而提高整体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由此,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控制进风风道21与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的连通情况,实现整体不同位置的出风。另外,进风风道21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中的多个连通时,可以增加整体的出风面185积,提升整体的出风量,提高整体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并且在避免出风气流直吹人体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整机的制冷量或制热量,保证温度调节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13、图15、图17和图19,风道部件20具有连通风腔34,连通风腔34位于进风风道21的出风侧且与进风风道21连通,连通风腔34具有第一分流口341和第二分流口342,第一分流口341适于连通连通风腔34与第一出风风道31以及第二出风风道32,第二分流口342适于连通连通风腔34与第三出风风道33。进风风道21内的空气可以流入连通风腔34,连通风腔34内的空气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分流口341流入第一出风风道31以及第二出风风道32,通过第一出风风道31以及第二出风风道32分别流向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出风口13,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出风口13流出机壳10,流向机壳10的前侧以及左侧;连通风腔34内的空气另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二分流口342流入第三出风风道33,通过第三出风风道33流向第三出风口14,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流向机壳10的右侧。
第一分流口341和第二分流口342中的至少一个可开闭。例如第一分流口341可开闭,或者第二分流口342可开闭,或者第一分流口341与第二分流口342均可开闭。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对第一分流口341和第二分流口342的开闭控制,实现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与连通风腔34的连通与隔断,从而实现整体不同位置的出风,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可以在避免出风气流直吹人体的情况下,保证整机的制冷量或制热量,从而保证整机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当第一分流口341关闭,第二分流口342打开时,连通风腔34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分流口342流入第三出风风道33,通过第三出风风道33流向第三出风口14,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流向机壳10的右侧。当第一分流口341打开,第二分流口342关闭时,连通风腔34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分流口341流入第一出风风道31以及第二出风风道32,通过第一出风风道31以及第二出风风道32分别流向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出风口13,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出风口13流出机壳10,流向机壳10的前侧以及左侧。
当第一分流口341以及第二分流口342均打开时,连通风腔34内的空气可以分别流入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通过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使整机的出风气流流向机壳10的前侧、左侧以及右侧,可以整体的送风范围更大,实现超广角送风,提高整体出风的舒适性。当第一分流口341以及第二分流口342均关闭时,整机不出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13、图15、图17和图19,空调器包括:风道切换门4,可运动地设于风道部件20内,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分流口341。风道切换门4可以通过在风道部件20内的运动,实现第一分流口341的打开和关闭,从而可以便于实现第一出风风道31和第二出风风道32与连通风腔34的连通与隔断,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风道切换门4可以为平板状或弧形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13、图15、图17和图19,风道切换门4可滑动地设于风道部件20内,以打开和关闭第一分流口341。风道切换门4通过滑动的方式相对风道部件20运动,可以提高风道切换门4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风道切换门4的正常运动,从而保证整体对第一分流口341的打开和关闭的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13、图15、图17和图19,风道部件20内形成有收纳腔36,收纳腔36可以对风道切换门4起到容纳和固定作用。风道切换门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其中,在第一位置,风道切换门4位于关闭第一分流口341的位置,使整体通过风道切换门4将连通风腔34与第一出风风道31和第二出风风道32隔断。连通风腔34内的气流可以在风道切换门4的作用下全部流向第二分流口342,通过第三出风风道33流向第三出风口14,并从第三出风口14流向机壳10的右侧。由此,在第一位置时,风道切换门4关闭第一分流口341,整体的出风气流可以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实现整机的右侧出风。
在第二位置,风道切换门4容纳于收纳腔36内,可以避免风道切换门4位于连通风腔34内,从而保证连通风腔34内的气流正常流动。连通风腔34内的空气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分流口341以及第二分流口342,流向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由此,在第二位置时,风道切换门4打开第一分流口341,整体的出风气流可以从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实现整机的前侧、左侧以及右侧出风,可以增加整体的出风面185积,提升整体的出风量,提高整体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同时扩大整机的送风范围,实现超广角送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图7和图20-图22,风道部件20的底部形成有导轨35,风道切换门4的底部与导轨35配合,用于驱动风道切换门4滑动的风道切换机构5设于风道切换门4的上方。导轨35可以对风道切换门4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风道切换门4沿导轨35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保证风道切换门4的运动轨迹。风道切换门4的底部沿导轨35滑动,可以提高风道切换门4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风道切换机构5可以驱动风道切换门4沿导轨35滑动,从而实现第一分流口341的打开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图7和图20-图22,导轨35为导向槽,风道切换门4的底面设有滚轮41,滚轮41可滚动地容纳于导向槽。风道切换门4通过底面滚轮41的滚动实现自身的运动,可以使风道切换门4在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小,从而可以便于风道切换门4的移动,同时滚轮41容纳于导向槽且沿导向槽滚动,可以保证滚轮41的运动轨迹,提高滚轮41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滚轮41可以通过销轴43安装与风道切换门4的底面,销轴43穿设于滚轮41的中心轴线的位置,滚轮41在滚动的过程中可以绕销轴43转动。风道切换门4的底面可以形成有安装槽42,滚轮41安装在风道切换门4上时,滚轮41的部分容纳于安装槽42内,安装槽42的延伸方向与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同。风道切换门4的底面设有多个滚轮41,多个滚轮41可以沿安装槽42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10,风道切换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1、第一齿轮52以及齿条53,第一电机51设于风道部件20的顶部,第一齿轮52设于第一电机51的电机轴,齿条53设于风道切换门4的顶部且齿条53与第一齿轮52啮合。当第一电机51工作时,第一电机51的电机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第一齿轮52与风道切换门4顶部的齿条53啮合,使得第一齿轮52带动齿条53沿自身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齿条53带动风道切换门4移动,实现第一分流口341的打开和关闭。
风道切换机构5通过第一齿轮52与齿条53啮合,将第一齿轮52的转动转化为齿条53的移动,从而实现风道切换门4的移动,结构简单,传动更可靠,使风道切换门4的运动更稳定。
例如,第一电机51可以与风道部件20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以及卡接连接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第一电机51的安装与拆卸,以及第一电机51的更换与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0,第一电机51的电机轴为第一电机51轴,第一齿轮52与第一电机51轴的扁位配合,可以使第一齿轮52与第一电机51轴相固定,便于通过第一电机51轴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实现第一电机51与第一齿轮52之间的动力传递。
第一驱动机构6还可以包括第一限位盖55,第一限位盖55套设于第一电机51轴的远离第一电机51的主体的一端,以对第一齿轮52轴向限位。当第一齿轮52安装与第一电机51上时,第一电机51的主体可以与第一限位盖55相配合,实现第一齿轮52在第一电机51轴轴向方向的限位,保证第一齿轮52与第一电机51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10,第一电机51设于风道部件20的上表面,风道部件20的顶部形成有用于避让第一齿轮52的避让孔54。风道切换门4设于风道部件20内,避让孔54用于避让第一齿轮52,可以便于第一齿轮52与齿条53啮合,从而可以保证风道切换机构5对风道切换门4的正常驱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13、图15、图17和图19,风道部件20包括分别独立成型的蜗壳2和出风框3,出风框3连接在蜗壳2的前侧,进风风道21形成于蜗壳2,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均形成于出风框3。出风框3与蜗壳2分别独立成型,可以便于风道部件20整体的安装与拆卸,降低风道部件20整体的装配难度,保证装配效率。出风框3连接在蜗壳2的前侧,使得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均位于进风风道21的前侧,使空气在风机部件40的驱动下,从沿进风风道21向前流动,并分别流入出风框3的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流向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最后通过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
例如,出风框3可以与蜗壳2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以及卡接连接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风道部件20整体的安装与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图12-图19和图23-图24,空调器包括:第二导风部件131和第三导风部件141。
第二导风部件131可运动地设于第二出风口13,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二出风口13,当第二导风部件131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整机的出风气流可以从第二出风口13流向机壳10的左侧。第三导风部件141可运动地设于第三出风口14,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三出风口14,当第三导风部件141打开第三出风口14时,整机的出风气流可以从第三出风口14流向机壳10的右侧。
其中,第一导风部件123、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分别独立控制。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空调器整体的出风模式更加多样化,满足更多的出风需求。
例如,进风风道21与第一出风风道31、第二出风风道32以及第三出风风道33均连通,当第一导风部件123、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分别打开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时,机壳1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从而实现整机的前侧、左侧以及右侧的出风,增加整体出风量,提高整体对室内的温度调节效率。
当第一导风部件123打开第一出风口12,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分别关闭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时,机壳10内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2流出机壳10,从而实现整机的前侧出风;当第二导风部件131打开第二出风口13,第一导风部件123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分别关闭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三出风口14时,机壳10内的气流通过第二出风口13流出机壳10,从而实现整机的左侧出风;当第三导风部件141打开第三出风口14,第一导风部件123以及第二导风部件131分别关闭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出风口13时,机壳10内的气流通过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从而实现整机的右侧出风。
当第一导风部件123以及第二导风部件131分别打开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出风口13,第三导风部件141关闭第三出风口14时,机壳10内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出风口13流出机壳10,从而实现整机的前侧以及左侧出风;当第一导风部件123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分别打开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三出风口14,第二导风部件131关闭第二出风口13时,机壳10内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从而实现整机的前侧以及右侧出风;当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分别打开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第一导风部件123关闭第一出风口12时,机壳10内的气流通过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流出机壳10,从而实现整机的左侧以及右侧出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8-图9,用于驱动第二导风部件131转动的驱动机构为第二驱动机构7,第二驱动机构7设于风道部件20的顶部。第二驱动结构可以驱动第二导风部件131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从而有利于第二出风口13的打开和关闭,便于整体对第二导风部件131的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8-图9,用于驱动第三导风部件141转动的驱动机构为第三驱动机构8,第三驱动机构8设于风道部件20的顶部。第三驱动结构可以驱动第三导风部件141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从而有利于第三出风口14的打开和关闭,便于整体对第三导风部件141的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用于驱动第二导风部件131转动的驱动机构为第二驱动机构7,第二驱动机构7包括:第三电机71、第四齿轮72和第五齿轮73,第三电机71设于风道部件20,第四齿轮72设于第三电机71的电机轴,第五齿轮73设于第二导风部件131且第五齿轮73与第四齿轮72啮合。当第三电机71工作时,第三电机71的电机轴转动,带动第四齿轮72转动,第四齿轮72与第二导风部件131的第五齿轮73啮合,使得第四齿轮72带动第五齿轮73转动,从而使第四齿轮72带动第二导风部件131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实现第二出风口13的打开和关闭。
例如,第三电机71可以与风道部件20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以及卡接连接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第三电机71的安装与拆卸,以及第三电机71的更换与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第三电机71的电机轴为第三电机71轴,第四齿轮72与第三电机71轴的扁位配合,可以使第四齿轮72与第三电机71轴相固定,便于通过第三电机71轴带动第四齿轮72转动,实现第三电机71与第四齿轮72之间的动力传递。
第二驱动机构7还可以包括第三限位盖74,第三限位盖74套设于第三电机71轴的远离第三电机71的主体的一端,以对第四齿轮72轴向限位。当第四齿轮72安装与第三电机71上时,第三电机71的主体可以与第三限位盖74相配合,实现第四齿轮72在第三电机71轴轴向方向的限位,保证第四齿轮72与第三电机71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用于驱动第三导风部件141转动的驱动机构为第三驱动机构8,第三驱动机构8包括:第四电机81、第六齿轮82和第七齿轮83,第四电机81设于风道部件20,第六齿轮82设于第四电机81的电机轴,第七齿轮83设于第三导风部件141且第七齿轮83与第六齿轮82啮合。当第四电机81工作时,第四电机81的电机轴转动,带动第六齿轮82转动,第六齿轮82与第三导风部件141的第七齿轮83啮合,使得第六齿轮82带动第七齿轮83转动,从而使第六齿轮82带动第三导风部件141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实现第三出风口14的打开和关闭。
例如,第四电机81可以与风道部件20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以及卡接连接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第四电机81的安装与拆卸,以及第四电机81的更换与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第四电机81的电机轴为第四电机81轴,第六齿轮82与第四电机81轴的扁位配合,可以使第六齿轮82与第四电机81轴相固定,便于通过第四电机81轴带动第六齿轮82转动,实现第四电机81与第六齿轮82之间的动力传递。
第三驱动机构8还可以包括第四限位盖84,第四限位盖84套设于第四电机81轴的远离第四电机81的主体的一端,以对第六齿轮82轴向限位。当第六齿轮82安装与第四电机81上时,第四电机81的主体可以与第四限位盖84相配合,实现第六齿轮82在第四电机81轴轴向方向的限位,保证第六齿轮82与第四电机81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12、图14、图16、图18、图20和图23-图24,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均可转动,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通过绕自身转动轴线的转动,可以实现对第二出风口13以及第三出风口14的打开或关闭。第二导风部件131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二导风部件131的后端,第三导风部件141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三导风部件141的后端,使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在转动的过程中,气流可以在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的作用下向整机的前方流动,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第二导风部件131包括第一导风板体1311,在第二导风部件131关闭第二出风口13时,第一导风板体1311覆盖于第二出风口13处,在第二导风部件131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第一导风板体1311的用于引导气流的表面为第一导风面1312。由此,在第二导风部件131关闭第二出风口13时,第一导风板体1311可以防止第二出风风道32内的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3流出,从而保证第二出风口13的关闭效果。在第二导风部件131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第一导风板体1311的第一导风面1312可以对第二出风口13处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气流可以沿着第一导风面1312流出第二出风口13。
例如,在第二导风部件131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可以调节第二导风部件131的转动角度,改变第二出风口13处气流的出风角度。
第三导风部件141包括第二导风板体1411,在第三导风部件141关闭第三出风口14时,第二导风板体1411覆盖于第三出风口14处,在第三导风部件141打开第三出风口14时,第二导风板体1411的用于引导气流的表面为第二导风面1412。由此,在第三导风部件141关闭第三出风口14时,第二导风板体1411可以防止第三出风风道33内的气流从第三出风口14流出,从而保证第三出风口14的关闭效果。在第三导风部件141打开第三出风口14时,第二导风板体1411的第二导风面1412可以对第三出风口14处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气流可以沿着第二导风面1412流出第三出风口14。
例如,在第二导风部件131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可以调节第二导风部件131的转动角度,改变第二出风口13处气流的出风角度。
其中,如图3所示,在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均转动至最大打开角度时,第一导风面1312与第二导风面141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0°~180°。第一导风面1312与第二导风面141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α5,在第二导风部件131以及第三导风部件141均转动至最大打开角度时,α5的取值范围为150°~180°,这样设置,可以增大整机的送风范围,提升出风气流的覆盖率,实现超广角送风,提高整体出风的舒适性。
例如,第二导风部件13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板1313,多个第一加强筋板1313可以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排布在第一导风板体1311上,第一加强筋板1313可以提高第二导风部件131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及刚度,避免第二导风部件131发生变形。第三导风部件141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加强筋板1413,多个第二加强筋板1413可以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排布在第二导风板体1411上,第二加强筋板1413可以提高第三导风部件141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及刚度,避免第三导风部件141发生变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空调器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散流部,所述散流部包括多个沿所述散流部的周向排布的散流区,每个所述散流区形成有散流结构,所述散流结构包括多个供气流穿过的散流孔;
其中,多个所述散流区包括第一散流区、第二散流区、第三散流区以及第四散流区,所述第一散流区位于所述散流部的上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上流动,所述第二散流区位于所述散流部的下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下流动,所述第三散流区位于所述散流部的左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左流动,所述第四散流区位于所述散流部的右部且用于引导气流向右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孔的内壁面的至少部分构成散流面;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散流区的散流孔为第一散流孔,所述第一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位于所述第二散流区的散流孔为第二散流孔,所述第二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下倾斜延伸;位于所述第三散流区的散流孔为第三散流孔,所述第三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左倾斜延伸;位于所述第四散流区的散流孔为第四散流孔,所述第四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朝向右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孔的出风侧所在的面为出风面;
其中,所述第一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与所述出风面之间的夹角为α1,α1的取值范围为5°~85°;
所述第二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与所述出风面之间的夹角为α2,α2的取值范围为5°~85°;
所述第三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与所述出风面之间的夹角为α3,α3的取值范围为5°~85°;
所述第四散流孔的所述散流面与所述出风面之间的夹角为α4,α4的取值范围为5°~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α1的取值范围为30°~60°,α2的取值范围为30°~60°,α3的取值范围为30°~60°,α4的取值范围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流区中最邻近所述散流部的中心的所述散流孔为中心散流孔,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中心散流孔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部呈矩形,所述散流部的两条对角线将所述散流部分隔为所述第一散流区、第二散流区、第三散流区以及第四散流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散流部。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形成有进风口以及位于前侧的第一出风口;
第一导风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且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
换热器部件和风机部件,设于所述机壳内;
风道部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部件的风轮设于所述风道部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为上下设置的两个,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均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导风板独立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分别独立成型的蜗壳和出风框,所述出风框连接在所述蜗壳的前侧,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蜗壳;
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驱动机构为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位于上方的所述导风板转动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出风框的顶部,用于驱动位于下方的所述导风板转动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出风框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出风框且位于所述出风框外,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导风板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为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轴的扁位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盖,所述第二限位盖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机轴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主体的一端,以对所述第二齿轮轴向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形成有第二出风口以及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三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所述风道部件具有进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第二出风风道以及第三出风风道,所述风轮位于所述进风风道内,所述换热器部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之间,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适于连通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风道适于连通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风道适于连通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进风风道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以及所述第三出风风道中的一个或多个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具有连通风腔,所述连通风腔位于所述进风风道的出风侧且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所述连通风腔具有第一分流口和第二分流口,所述第一分流口适于连通所述连通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以及所述第二出风风道,所述第二分流口适于连通所述连通风腔与所述第三出风风道,所述第一分流口和所述第二分流口中的至少一个可开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切换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风道部件内,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分流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包括分别独立成型的蜗壳和出风框,所述出风框连接在所述蜗壳的前侧,所述进风风道形成于所述蜗壳,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以及所述第三出风风道均形成于所述出风框。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导风部件,可运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第三导风部件,可运动地设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以及所述第三导风部件分别独立控制。
CN202321939709.9U 2023-07-21 2023-07-21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Active CN220567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9709.9U CN220567474U (zh) 2023-07-21 2023-07-21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9709.9U CN220567474U (zh) 2023-07-21 2023-07-21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7474U true CN220567474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5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9709.9U Active CN220567474U (zh) 2023-07-21 2023-07-21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7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21588U (zh) 一种新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CN111140922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372699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57529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6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567474U (zh) 空调器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701682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031378U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189117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023295A (zh) 一种新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172358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319904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567364U (zh) 空调器
CN211345541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801395U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1345544U (zh) 空调器
CN209763306U (zh) 空调器
CN220038616U (zh) 空调器
CN114076351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40921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913406U (zh) 空调器的导风板、导风部件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