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9190U - 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 Google Patents

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9190U
CN211519190U CN202020028398.0U CN202020028398U CN211519190U CN 211519190 U CN211519190 U CN 211519190U CN 202020028398 U CN202020028398 U CN 202020028398U CN 211519190 U CN211519190 U CN 211519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outlet
blowing
ho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83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晁长青
杨云
钟学伟
杨家政
冉亚楠
张骞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83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9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9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9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汇流腔,所述壳体具有形成所述汇流腔的壁,在所述壁上形成有吹面通道入口、吹脚通道入口、冷通道出口和热通道出口,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吹面通道入口位于所述汇流腔的一端、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位于所述汇流腔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吹面通道入口、所述冷通道出口、热通道出口和吹脚通道入口依次排列。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汽车空调的吹面出风口的出风温度与吹脚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多近似,使乘客乘车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Description

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对车室内乘员舱空间的要求,紧凑型的汽车空调结构成为研究的趋势。同时还需要考虑在保证空调箱空间布置的前提下,实现要求的功能,特别是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性。现有的汽车空调的吹面出风口的出风温度与吹脚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多近似,使乘客乘车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汽车空调的吹面出风口的出风温度与吹脚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多近似,使乘客乘车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用空调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汇流腔,所述壳体具有形成所述汇流腔的壁,在所述壁上形成有吹面通道入口、吹脚通道入口、冷通道出口和热通道出口,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吹面通道入口位于所述汇流腔的一端、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位于所述汇流腔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吹面通道入口、所述冷通道出口、热通道出口和吹脚通道入口依次排列,以使从所述冷通道出口进入所述吹面通道入口的冷气的量多于从所述冷通道出口进入所述吹脚通道入口的冷气量,且使从所述热通道出口进入所述吹脚通道入口的热气量不少于从所述热通道出口进入所述吹面通道入口热气的量。
可选地,所述冷通道出口与所述吹面通道入口相对设置。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从冷通道出口流出的冷气能够较直接的进入吹面通道入口,保证从冷通道进入吹面通道内的冷气较多。
可选地,包括冷通道风门,所述冷通道风门安装于所述冷通道出口处,以通过该冷通道风门开关所述冷通道出口以及调节该冷通道出口的气流流量大小。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该冷通道风门的操作,可以实现在打开该冷通道风门时实现全冷模式,以及在关闭该冷通道风门时实现全热模式,并通过控制该冷通道风门调整通过冷通道的冷气的流量,进而改变吹面通道出风温度与吹脚通道出风温度之差,以满足乘客要求。
可选地,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接于所述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所述风门为安装于所述冷通道出口的蝶形风门。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蝶形风门转动较小角度即可控制冷通道的开关和流量调节,方便控制。
可选地,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接于所述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和连接于热通道出口的热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汇流腔的除霜通道,所述除霜通道、所述冷通道与所述热通道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传统的车用空调中,在第一方向上除霜通道与热通道之间的空间未被利用,造成空间浪费,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除霜通道与热通道之间增加冷通道,使原被浪费的空间得以利用,并且相对于在其他位置增设冷通道可能使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在除霜通道与热通道之间增加冷通道,使车用空调更加紧凑。
可选地,所述热通道出口与所述吹脚通道入口相对设置。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从热通道出口流出的热气能够较直接的进入吹脚通道入口,保证从热通道进入吹脚通道内的热气较多。
可选地,在所述热通道出口与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之间安装有分流板,以将从所述热通道出口流出的气流分为流入所述吹面通道入口的部分和流入所述吹脚通道入口的部分。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保证了吹面通道和吹脚通道均会接收到从热通道出口流出的气体,保证吹面吹脚模式时吹面通道和吹脚通道均能够接收到热气。
可选地,所述冷通道出口与所述吹面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冷通道出口与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热通道出口与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热通道出口与所述吹面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气体进入汇流腔中后,会首先流入较近的入口,也就是说,从冷通道出口流出的气体会首先流入吹面通道入口,从热通道出口流出的气体会首先流入吹脚通道入口,进而使在吹面吹脚模式时,从吹面通道流出的气体的温度低于从吹脚通道流出的气体的温度。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蒸发器和上述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接于所述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和连接于热通道出口的热通道,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冷通道和所述热通道的上游,以使气体通过蒸发器后进入冷通道和热通道。
可选地,在所述热通道内有风加热PTC,以及可拆卸的加热用换热器。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加热用换热器为可拆卸地,方便车用空调的应用于热泵、混动或传统车以及纯电动汽车领域。加热用换热器可优选为室内冷凝器或暖风芯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车用空调壳体及车用空调,通过对吹面通道入口、吹脚通道入口、冷通道出口和热通道出口位置的相对布置,使更多冷气流入吹面通道,流入吹面通道和吹脚通道的热气相同,或流入吹面流道的热气相对较少,使从吹面通道流出的气体温度低于从吹脚通道流出的气体的温度,进而使吹面出风口的出风温度低于吹脚出风口的出风温度,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性。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通道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吹面出风口;3-除霜出风口;4-吹面通道;5-除霜通道;6-吹面风门;7-除霜风门;8-风加热PTC;9-加热用换热器;10-蒸发器;11-冷通道风门;12-风门止位筋;13-芯体固定结构;14-汇流腔;15-冷通道;16-热通道;17-吹脚通道;18-分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用空调的壳体1,在壳体1内形成有汇流腔14,壳体1具有形成汇流腔14的壁,在壁上形成有吹面通道入口、吹脚通道入口、冷通道出口和热通道出口,在第一方向上吹面通道入口位于汇流腔14的一端、吹脚通道入口位于汇流腔14的另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吹面通道入口、冷通道出口、热通道出口和吹脚通道入口依次排列,以使从冷通道出口进入吹面通道入口的冷气的量多于从冷通道出口进入吹脚通道入口的冷气量,且使从热通道出口进入吹脚通道入口的热气量不少于从热通道出口进入吹面通道入口热气的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用空调安装于车内时,第一方向通常指的是竖直方向;本申请所提供的车用空调壳体1以及车用空调,除可应用于车辆领域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室内环境,例如飞机机舱内,或者室内建筑中。
本申请所提供的车用空调壳体1,通过对吹面通道入口、吹脚通道入口、冷通道出口和热通道出口位置的相对布置,使更多冷气流入吹面通道4,流入吹面通道4和吹脚通道17的热气相同,或流入吹面流道的热气相对较少,使从吹面通道4流出的气体温度低于从吹脚通道17流出的气体的温度,进而使吹面出风口2的出风温度低于吹脚出风口的出风温度,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性。并且,仅通过各入口和出口的布置关系实现吹面出风口2的出风温度低于吹脚出风口的出风温度,而无需增加风门等结构,降低了由于增加风门导致空调体积增加的问题,使结构更加紧凑。
可选地,冷通道出口与吹面通道入口相对设置。这使得从冷通道出口流出的冷气能够较直接的进入吹面通道入口,保证从冷通道15进入吹面通道4内的冷气较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用空调的壳体1,包括冷通道风门11,冷通道风门11安装于冷通道出口处,以通过该冷通道风门11开关冷通道出口以及调节该冷通道出口的气流流量大小。通过对该冷通道风门11的操作,可以实现在打开该冷通道风门11时实现全冷模式,以及在关闭该冷通道风门11时实现全热模式,并通过控制该冷通道风门11调整通过冷通道15的冷气的流量,进而改变吹面通道4出风温度与吹脚通道17出风温度之差,以满足乘客要求。
可选地,在壳体1内形成有连接于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15,风门为安装于冷通道出口的蝶形风门。通过蝶形风门转动较小角度即可控制冷通道15的开关和流量调节,方便控制。
可选地,在壳体1内形成有连接于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15和连接于热通道出口的热通道16,以及连通于汇流腔14的除霜通道5,除霜通道5、冷通道15与热通道16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除霜通道5具有除霜出风口3,并设置有除霜风门7。传统的车用空调中,在第一方向上除霜通道5与热通道16之间的空间未被利用,造成空间浪费,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除霜通道5与热通道16之间增加冷通道15,使原被浪费的空间得以利用,并且相对于在其他位置增设冷通道15可能使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在除霜通道5与热通道16之间增加冷通道15,使车用空调更加紧凑。
可选地,热通道出口与吹脚通道入口相对设置。这使得从热通道出口流出的热气能够较直接的进入吹脚通道入口,保证从热通道16进入吹脚通道17内的热气较多。
可选地,在热通道出口与吹脚通道入口之间安装有分流板18,以将从热通道出口流出的气流分为流入吹面通道入口的部分和流入吹脚通道入口的部分。这保证了吹面通道4和吹脚通道17均会接收到从热通道出口流出的气体,保证吹面吹脚模式时吹面通道4和吹脚通道17均能够接收到热气。该分流板可以为弧形板或直板,分流板的一端连接于热通道出口所面对的壁上、另一端向靠近热通道出口且向远离吹面通道入口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冷通道出口与吹面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冷通道出口与吹脚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且热通道出口与吹脚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热通道出口与吹面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气体进入汇流腔14中后,会首先流入较近的入口,也就是说,从冷通道出口流出的气体会首先流入吹面通道入口,从热通道出口流出的气体会首先流入吹脚通道入口,进而使在吹面吹脚模式时,从吹面通道4流出的气体的温度低于从吹脚通道17流出的气体的温度,吹面通道4处优选地设置有吹面风门6。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用空调,蒸发器10和上述的壳体1,在壳体1内形成有连接于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15和连接于热通道出口的热通道16,蒸发器10安装于冷通道15和热通道16的上游,以使气体通过蒸发器10后进入冷通道15和热通道16。
本申请所提供的车用空调,采用了本申请所提供的车用空调壳体1,通过对吹面通道入口、吹脚通道入口、冷通道出口和热通道出口位置的相对布置,使更多冷气流入吹面通道4,流入吹面通道4和吹脚通道17的热气相同,或流入吹面流道的热气相对较少,使从吹面通道4流出的气体温度低于从吹脚通道17流出的气体的温度,进而使吹面出风口2的出风温度低于吹脚出风口的出风温度,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性;而且,可以通过关闭热通道16内的加热装置,例如风加热PTC和/或加热用换热器,使通过热通道16的冷气不被加热,进而实现全冷模式。
可选地,在热通道16内有风加热PTC8,以及可拆卸的加热用换热器9。通过使加热用换热器9为可拆卸地,方便车用空调的应用于热泵、混动或传统车以及纯电动汽车领域。加热用换热器可优选为室内冷凝器或暖风芯体。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冷通道15的内流道最小过风宽度为a,其最小过风面积为s,热通道16的内流道最小过风宽度为b,其最小过风面积为S,为了避免全冷吹面时,总风量过剩或者不足,且吹面吹脚模式时,吹面出风口与吹脚出风口的温差在合理范围内,需要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357824410000091
本实施例中,冷通道15内布置了冷通道风门11,通过执行结构调整冷通道风门11的转角,从而调节进入冷通道15的冷空气比例,满足不同的吹面和吹脚出风温度差值的需求。如图3和图4所示,冷通道风门为蝶形风门,保证了较小的风门转角便可实现冷通道15的通断,从而方便运动机构的设计。正常工作状态下,若冷通道15完全关闭时,冷通道风门为起始位置,其转角为0°,同时,全冷模式冷通道完全打开时,冷通道风门11转动的角度为α,吹面吹脚模式时,冷通道风门转动的角度为β,则吹面吹脚模式下,为了保证吹面出风口和吹脚出风口的出风温差合理,且总风量能够满足要求,需要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35782441000009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空调箱壳体1内的芯体固定结构13靠近冷通道15一侧,布置有冷通道风门止位筋12,风门止位筋12与蒸发器10的芯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为了保证吹面吹脚模式时,经过冷通道15和热通道的风量比例满足要求,需要满足以下公式:
d=10-20mm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用空调在使用时,当设置为吹面吹脚模式时,冷通道15直接经过不需要加热的冷气体,热通道16内布置有加热用换热器9和风加热PTC8,进入热通道16内的气体通过加热后流出,从冷通道15流出的冷气和部分从热通道16流出热气混合后流向吹面流道和除霜流道,另一部分热气流入吹脚通道17;全热模式时,热通道16用于经过需要加热的冷气体,冷通道15关闭;而在全冷模式下,加热用换热器9内不通冷媒,同时风加热PTC8电路被切断,冷气体直接通过热通道16而不被加热。在冷通道入口处优选地设置有冷通道风门止位筋12。在冷通道15与热通道16之间优选地设置有芯体固定结构1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车用空调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汇流腔,所述壳体具有形成所述汇流腔的壁,在所述壁上形成有吹面通道入口、吹脚通道入口、冷通道出口和热通道出口,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吹面通道入口位于所述汇流腔的一端、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位于所述汇流腔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吹面通道入口、所述冷通道出口、热通道出口和吹脚通道入口依次排列,以使从所述冷通道出口进入所述吹面通道入口的冷气的量多于从所述冷通道出口进入所述吹脚通道入口的冷气量,且使从所述热通道出口进入所述吹脚通道入口的热气量不少于从所述热通道出口进入所述吹面通道入口热气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通道出口与所述吹面通道入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通道风门,所述冷通道风门安装于所述冷通道出口处,以通过该冷通道风门开关所述冷通道出口以及调节该冷通道出口的气流流量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空调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接于所述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所述风门为安装于所述冷通道出口的蝶形风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接于所述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和连接于热通道出口的热通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汇流腔的除霜通道,所述除霜通道、所述冷通道与所述热通道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通道出口与所述吹脚通道入口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空调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通道出口与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之间安装有分流板,以将从所述热通道出口流出的气流分为流入所述吹面通道入口的部分和流入所述吹脚通道入口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空调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通道出口与所述吹面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冷通道出口与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热通道出口与所述吹脚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热通道出口与所述吹面通道入口之间的距离。
9.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蒸发器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接于所述冷通道出口的冷通道和连接于热通道出口的热通道,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冷通道和所述热通道的上游,以使气体通过蒸发器后进入冷通道和热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用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通道内有风加热PTC,以及可拆卸的加热用换热器。
CN202020028398.0U 2020-01-07 2020-01-07 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Active CN211519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8398.0U CN211519190U (zh) 2020-01-07 2020-01-07 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8398.0U CN211519190U (zh) 2020-01-07 2020-01-07 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9190U true CN211519190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8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8398.0U Active CN211519190U (zh) 2020-01-07 2020-01-07 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9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3447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0443812C (zh) 回风调温轿车空调
KR20030047803A (ko) 차량공조장치
KR10194105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11519190U (zh) 车用空调的壳体及车用空调
JPH0557922B2 (zh)
JPH10250345A (ja) 自動車用空調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205836446U (zh) 一种用于调节车载空调线性度的均流结构
JPS61278416A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05835656A (zh) 车辆的空调***以及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112297765B (zh) 一种具有混风导流机构的汽车空调箱
CN219564705U (zh) 空调***及车辆
JPH10250344A (ja) 自動車用空調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4192317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S6144495Y2 (zh)
JP2897359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S6144017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2586546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GB2345337A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with generally horizontal heat exchanger and hot air guide
JPS637526Y2 (zh)
JPS6246563Y2 (zh)
JPS6140584Y2 (zh)
KR101511509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230021911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2317392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ousing of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Tiantai County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367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8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Tiantai County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367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