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9570U - 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9570U
CN211309570U CN201921876533.0U CN201921876533U CN211309570U CN 211309570 U CN211309570 U CN 211309570U CN 201921876533 U CN201921876533 U CN 201921876533U CN 211309570 U CN211309570 U CN 211309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height
shape
bottom side
height dim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65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国权
李升奇
赵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65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9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9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9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顶侧梁、底侧梁、角柱、侧开口与连接梁;顶侧梁位于集装箱的顶部;底侧梁位于集装箱的底部,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底侧梁的高度小于顶侧梁的高度;角柱位于集装箱的端部;侧开口位于集装箱的侧部;连接梁位于集装箱的侧部,连接梁的顶端连接顶侧梁,连接梁的底端连接底侧梁,连接梁位于侧开口的至少一个侧方,以限定连接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顶侧梁的尺寸大于底侧梁的尺寸在底侧梁的高度尺寸和标准集装箱的底侧梁的高度尺寸相同时,顶侧梁的高度尺寸大于标准集装箱的顶侧梁的高度尺寸,由此,可以增加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

Description

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顶侧梁10、底侧梁20、角柱30、连接梁40、侧门50、端门60、顶端梁70、底端梁80,以及地板90。集装箱的一个侧部设置有侧开口,以方便装卸货物。在集装箱的每个侧部。连接梁40的顶端连接顶侧梁10,连接梁40的底端连接底侧梁20以增加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
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增加底侧梁20的高度尺寸e,进而使底侧梁20的高度尺寸e大于顶侧梁10的高度尺寸d(标准集装箱的顶侧梁的高度尺寸),以增加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而集装箱为了方便装卸货物,底侧梁20的上表面、底端梁80的上表面,以及地板90的上表面大致平齐。这样,底侧梁20的高度尺寸e大于顶侧梁10的高度尺寸d,则相对于标准集装箱来说,则地板90的上表面的高度高,而顶板的高度尺寸和位置没有变化,此时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h小,运货量少,并且装卸机械(叉车)可能不能在集装箱内移动,以装卸货物;并且由于地板90的上表面的高度高,则底端梁80的上表面的高度高,而顶端梁70的位置和高度尺寸没有变化,则端开口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m小,装卸机械(叉车)可能不能从端开口进出集装箱,以装卸货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顶侧梁,顶侧梁位于集装箱的顶部;底侧梁,底侧梁位于集装箱的底部,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底侧梁的高度小于顶侧梁的高度;角柱,角柱位于集装箱的端部;连接梁,连接梁位于集装箱的侧部,连接梁的顶端连接顶侧梁,连接梁的底端连接底侧梁,连接梁位于侧开口的至少一个侧方,以限定连接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顶侧梁的尺寸大于底侧梁的尺寸在底侧梁的高度尺寸和标准集装箱(符合ISO668标准的集装箱)的底侧梁的高度尺寸相同时,顶侧梁的高度尺寸大于标准集装箱的顶侧梁的高度尺寸,由此,可以增加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端开口,位于端开口的底端的底端梁的顶面和集装箱的地板的顶面平齐,和/或
端开口的高度尺寸大于或等于ISO 668所规定的集装箱最小门框开口高度。
可选地,底侧梁的顶面和集装箱的地板的顶面平齐。
可选地,集装箱的内部空间的最小高度尺寸大于或等于ISO 668所规定的集装箱最小内部高度。
可选地,连接梁可拆卸地连接至顶侧梁和底侧梁。
可选地,侧部包括两个侧开口,连接梁位于两个侧开口之间
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连接墙板,连接墙板连接在两个连接梁之间。
可选地,连接梁由矩形管、工字型型材,以及C型型材中的任一种制成。
可选地,顶侧梁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工字型、C型,以及Z型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底侧梁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工字型、C型,以及Z型中的任一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集装箱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4的B-B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正视图;
图8为图7的C-C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9为图7的集装箱的正视图,其中侧门开启,连接组件被拆出集装箱。
附图标记说明:
10:顶侧梁 20:底侧梁
30:角柱 40:连接梁
50:侧门 60:端门
70:顶端梁 80:底端梁
90:地板 110:顶侧梁
120:底侧梁 130:角柱
140:连接组件 150:侧门
160:端门 170:顶端梁
180:底端梁 190:地板
210:顶侧梁 220:底侧梁
230:角柱 240:连接组件
241:连接梁 242:连接墙板
260:侧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为大致长方体结构。集装箱包括位于集装箱后端(图4的集装箱的左端)的端开口、设置在端开口处的端门160、位于集装箱前端(图4的集装箱的右端)的一个的端板、顶板、底架以及侧板。底架上设置有地板190。集装箱的侧板、端板、端门160、顶板与底架围成集装箱的用于放置货物的内部空间。端门160用于开启端开口。
参考图4至图6。集装箱包括位于集装箱的4个角部的4个角柱130、2个顶端梁170、2个底端梁180、2个顶侧梁110,以及2个底侧梁120。在集装箱的后端,2个角柱130、1个顶端梁170与1个底端梁180围成矩形的后端框。后端框围成上述的端开口。在集装箱的前端,2个角柱130、1个顶端梁170与1个底端梁180围成矩形的前端框。端板设置在前端框内。
顶侧梁11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工字型、C型,以及Z型的任一种。可以理解,顶侧梁110的截面形状为Z形时,顶侧梁11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正向Z形、方向和Z形相反的反向Z形,正向Z形和反向的Z形结合的双Z型。底侧梁12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工字型、C型、Z型、双Z型,以及反Z型中的任一种。可以理解,底侧梁120的截面形状为Z形时,底侧梁12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正向Z形、方向和Z形相反的反向Z形,正向Z形和反向的Z形结合的双Z型。由此,可以方便顶侧梁110和底侧梁120的选型。本实施方式中,顶侧梁11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底侧梁120的截面形状为双Z型。
两个顶侧梁110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集装箱的顶部。每个顶侧梁110位于集装箱的一个侧部的顶端。两个底侧梁120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集装箱的底部。每个底侧梁120位于集装箱的一个侧部的底端。换句话说,4个角柱130、2个顶端梁170、2个底端梁180、2个顶侧梁110,以及2个底侧梁120限制集装箱的长方体框架。
继续参考图4和图6,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顶侧梁110的高度尺寸D大于底侧梁120的高度尺寸E。在底侧梁120的高度尺寸E和标准集装箱(符合ISO668标准的集装箱)的底侧梁120的高度尺寸相同时,顶侧梁110的高度尺寸D大于标准集装箱的顶侧梁110的高度尺寸。由此,可以增加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
继续参考图4至图6。集装箱还包括连接组件140。连接组件140包括连接梁。集装箱的每个侧部均设置有连接梁。在集装箱的每个侧部,连接梁和角柱130之间有间隔。连接梁的顶端固定连接(例如焊接)顶侧梁110。连接梁的底端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底侧梁120。由此,连接组件140可以增加集装箱侧部的强度。
在集装箱的第一侧部,连接梁和角柱130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有侧板,该侧板连接第一侧部的连接梁和角柱130。
在集装箱的第二侧部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梁。两个连接梁可以有效增加第二侧部的强度。第二侧部的连接梁和角柱130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有侧板,该侧板连接第二侧部的连接梁和角柱130。第二侧部的两个连接梁和第二侧部的顶侧梁110和底侧梁120围城集装箱的侧开口。用户可以从该侧开口向集装箱的内部空间装卸货物。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梁可以传递作用在及集装箱的顶侧梁110或底侧梁120上的作用力,连接梁支撑底侧梁120和底侧梁120,连接梁可以加强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
优选地,连接梁由矩形管、工字型梁,以及C型梁中的任一种制成。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梁由矩形管制成。
本实施方式中,集装箱还包括设置在侧开口处的两个侧门150。每个侧门150枢转连接至一个连接梁。这样,两个侧门150构成对开式侧门150。两个侧门150用于开启或关闭集装箱的侧开口。
优选地,侧开口位于第二侧部的大致中间位置。可以理解,在未给出的实施方式中,集装箱的两个侧部均可以设置有侧开口。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上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组件。
请转至图6,集装箱的底侧梁120的上表面、底端梁180的上表面,以及地板190的上表面大致平齐。本实施方式的底侧梁120的高度和标准集装箱的高度大致相同。因此,相对于增加底侧梁120的高度以增加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的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中,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底侧梁120的高度尺寸D小,底侧梁120的上表面的高度低。进而地板190和底端梁180的上表面低。而顶端梁的尺寸和位置没有变化,这样上述端开口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M大。由此,方便装卸机械(叉车)从端开口进出集装箱,以装卸货物。
由于底侧梁120的高度尺寸E小,地板高度低,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H大。由此,方便装卸机械(叉车)在集装箱的内部空间移动,以装卸货物。并且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可以放置更多的货物。
而对于侧开口,由于顶侧梁110的高度尺寸D大,底侧梁120的高度尺寸E小,顶侧梁110的下表面和底侧梁120上表面相互补偿。因此,集装箱的端开口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N和现有的集装箱的端开口的高度尺寸n大致相同。
优选地,端开口的高度尺寸M大于或等于ISO668所规定的集装箱最小门框开口高度。由此,方便装卸机械(叉车)从端开口进出集装箱,以装卸货物。内部空间的高度尺寸H大于或等于ISO668所规定的集装箱最小内部高度。由此,方便装卸机械(叉车)在集装箱的内部空间移动,以装卸货物。并且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可以放置更多的货物。优选地,高度为8英尺的集装箱,其端开口的高度尺寸大于或等于2134mm,其集装箱内部空间的最小高度大于或等于2197mm。
本实施方式中,顶侧梁110的高度尺寸D大于底侧梁120的高度尺寸E,可以增减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同时底端梁180的上表面、底侧梁120的上表面与地板190的上表面大致平齐,以增加集装箱的端开口的高度尺寸M,以及增加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内的高度尺寸H,并且不减小侧开口的尺寸,方便装卸货物。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有以下的区别:
如图7至图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集装箱的第二侧部中设置有一个连接组件240。该连接组件240包括2个连接梁241和连接2个连接梁241的连接墙板242。每个连接梁241的顶端和集装箱的顶侧梁210连接。每个连接梁241的底端和集装箱的底侧梁220连接。这样整个连接组件240可以增加集装箱的第二侧部的强度。
在集装箱的长度方向上,连接组件240设置在集装箱的第二侧部的大致中间位置。这样,连接组件240可以更好的支撑底侧梁220和顶侧梁210,集装箱的侧部的强度大。
第二实施方式中,集装箱的第二侧部中,侧门260包括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连接组件240、顶侧梁210、底侧梁220与位于集装箱后端的角柱230围成第一侧开口。第一侧开口处设置有第一侧门。第一侧门枢转连接至位于集装箱后端(后端框处)的角柱230。第一侧门用于开启或关闭集装箱的第一侧开口。连接组件240、顶侧梁210、底侧梁220与位于集装箱前端的角柱230围成第二侧开口。第二侧开口处设置有第二侧门。第二侧门枢转连接至位于集装箱前端(前端框处)的角柱230。第二侧门用于开启或关闭集装箱的第二侧开口。
本实施方式中,2个连接梁241和连接墙板242构成的连接组件240的整体可拆卸地设置在集装箱的第二侧部。这样,打开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拆除连接组件240。这样即可完全开启整个第二侧部。由此进一步方便装卸货物。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
顶侧梁,所述顶侧梁位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
底侧梁,所述底侧梁位于所述集装箱的底部,在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底侧梁的高度小于所述顶侧梁的高度;
角柱,所述角柱位于所述集装箱的端部;
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位于所述集装箱的侧部;以及
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集装箱的侧部,所述连接梁的顶端连接所述顶侧梁,所述连接梁的底端连接所述底侧梁,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侧开口的至少一个侧方,以限定所述连接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端开口,位于所述端开口的底端的底端梁的顶面和所述集装箱的地板的顶面平齐,和/或
所述端开口的高度尺寸大于或等于ISO 668所规定的集装箱最小门框开口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的顶面和所述集装箱的地板的顶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的内部空间的最小高度尺寸大于或等于ISO 668所规定的集装箱最小内部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顶侧梁和所述底侧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侧开口,所述连接梁位于两个所述侧开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连接墙板,所述连接墙板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由矩形管、工字型型材,以及C型型材中的任一种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梁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工字型、C型,以及Z型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工字型、C型,以及Z型中的任一种。
CN201921876533.0U 2019-11-01 2019-11-01 集装箱 Active CN211309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6533.0U CN211309570U (zh) 2019-11-01 2019-11-01 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6533.0U CN211309570U (zh) 2019-11-01 2019-11-01 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9570U true CN211309570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3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6533.0U Active CN211309570U (zh) 2019-11-01 2019-11-01 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9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6291B (zh) 罐式集装箱
CN112805228A (zh) 散装物料集装箱
CN211309570U (zh) 集装箱
CN215206546U (zh) 集装箱
KR101221566B1 (ko) 컨테이너용 하중 분산 및 자중 감소형 하부베이스 및 그의 제작방법
CN112061609B (zh) 一种能够实现快速装卸货的敞顶集装箱
CN210654624U (zh) 开顶式集装箱
JPH11292189A (ja) ウイングコンテナの荷箱構造
CA2987897A1 (en) Lightweight metallic shipping container
CN109835625B (zh) 集装箱
CN112830112A (zh) 集装箱
CN217806547U (zh) 集装箱
CN217625282U (zh) 散货集装箱
US20180201440A1 (en) Base frame for a shipping container
CN207107509U (zh) 侧开门集装箱
CN217946301U (zh) 集装箱
CN207737192U (zh) 一种半挂车u型架
CN106144288B (zh) 集装箱顶角件及具有其的台架式集装箱
WO2014119139A1 (ja) Iso規格に準拠するコンテナ
CN213535907U (zh) 集装箱
CN215973206U (zh) 硬开顶集装箱
GB2368336A (en) A freight container
CN221215399U (zh) 一种集装箱底部结构和集装箱
CN218930517U (zh) 集装箱
CN213650685U (zh) 可快速装卸货的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