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2910U -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2910U
CN211222910U CN201922010287.7U CN201922010287U CN211222910U CN 211222910 U CN211222910 U CN 211222910U CN 201922010287 U CN201922010287 U CN 201922010287U CN 211222910 U CN211222910 U CN 211222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s
rib
cavity
tire
carc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02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卫祥
蒋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102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2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2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2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所述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内具有空腔;中间筋条,所述中间筋条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轴向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减震腔和第二减震腔;多个第一筋条,多个所述第一筋条设于所述第一减震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筋条相对于所述胎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筋条的倾斜方向相反;多个第二筋条,多个所述第二筋条设于所述第二减震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筋条相对于所述胎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筋条的倾斜方向相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既能够提高乘车舒适性,又能够保证侧向刚性和支撑性。

Description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小轮径车辆(例如,滑板车或平衡车),免充气轮胎采用实心结构,乘车舒适性低。针对此种情况,部分免充气轮胎采用轴向打孔(洞洞胎)或周向镂空(镂空胎)的方式,加以改进,但是如此导致免充气轮胎的侧向刚性较差,支撑性不足,急转弯时易发生侧滑,并且装胎后骑行时存在颠簸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免充气轮胎,该免充气轮胎既能够提高乘车舒适性,又能够保证侧向刚性和支撑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免充气轮胎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轮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免充气轮胎,所述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内具有空腔;中间筋条,所述中间筋条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轴向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减震腔和第二减震腔;多个第一筋条,多个所述第一筋条设于所述第一减震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筋条相对于所述胎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筋条的倾斜方向相反;多个第二筋条,多个所述第二筋条设于所述第二减震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筋条相对于所述胎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筋条的倾斜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既具有乘车舒适性,且能够保证侧行刚性和支撑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筋条设于所述中间筋条和所述胎体的一侧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中间筋条和所述胎体的一侧壁相连;每个所述第二筋条设于所述中间筋条和所述胎体的另一侧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中间筋条和所述胎体的另一侧壁相连。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筋条组成一对,每对中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内端彼此靠近且外端彼此远离,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内端彼此远离且外端彼此靠近;相邻两个第二筋条组成一对,每对中的两个第二筋条的内端彼此靠近且外端彼此远离,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的内端彼此远离且外端彼此靠近。
进一步地,多对第一筋条和多对第二筋条在所述胎体的周向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对中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内端彼此相连或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外端彼此相连或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对中的两个第二筋条的内端彼此相连或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的外端彼此相连或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空腔在所述胎体的内周面敞开,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第一横筋,所述第一横筋位于所述第一减震腔内,所述第一横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筋条的根部和所述胎体的一侧壁相连;第二横筋,所述第二横筋位于所述第二减震腔内,所述第二横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筋条的根部和所述胎体的另一侧壁相连。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横筋位于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之间;每个所述第二横筋位于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中间筋条在所述胎体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胎体的中心处,且所述中间筋条沿所述胎体的周向延伸整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轮,所述车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免充气轮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免充气轮胎,既能够提高乘车舒适性,又具有良好的过弯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轮,具有良好的乘车舒适性和过弯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免充气轮胎1、
胎体100、空腔110、第一减震腔111、第二减震腔112、第一横筋120、第二横筋130、
中间筋条200、
第一筋条300、
第二筋条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1。免充气轮胎1的材质可为橡胶、塑料或聚氨基甲酸酯(PU)。
如图1-图4,免充气轮胎1包括胎体100、中间筋条200、第一筋条300和第二筋条400。
胎体100内具有空腔110,中间筋条200设于空腔110内且沿胎体100的轴向将空腔110分隔为第一减震腔111和第二减震腔112,即第一减震腔111和第二减震腔112沿胎体100的轴向分布。多个第一筋条300设于第一减震腔111内且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筋条300相对于胎体100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筋条300的倾斜方向相反,多个第二筋条400设于第二筋条400内且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二筋条400相对于胎体100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二筋条400的倾斜方向相反。
举例而言,相邻两个第一筋条300的倾斜方向相反,即从同一轴向看,其中一个第一筋条300从靠近中间筋条200的一端沿顺时针延伸,另一个第一筋条300从靠近中间筋条200的一端沿逆时针延伸。
相邻两个第二筋条400的倾斜方向相反,即从同一轴向看,其中一个第二筋条400从靠近中间筋条200的一端沿顺时针延伸,另一个第二筋条400从靠近中间筋条200的一端沿逆时针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1,通过中间筋条200的设置,能够降低骑行颠簸感,并且可以对轮胎形成有力的支撑又保证乘车舒适性。并且,胎体100内具有空腔110,中间筋条200设于空腔110内且沿胎体100的轴向将空腔110分隔为第一减震腔111和第二减震腔112,这样免充气轮胎1的舒适性可以达到真空胎(即洞洞胎和镂空胎)的90%左右,同时可以较实心胎节约40%左右的材料。此外,通过将每个第一筋条300相对于胎体100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筋条300的倾斜方向相反,每个第二筋条400相对于胎体100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二筋条400的倾斜方向相反,能够提高侧向刚性,进而增加过弯性能,防止急转弯时发生侧滑的情况。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1既能够提高乘车舒适性,又能够保证侧向刚性和支撑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每个第一筋条300设于中间筋条200和胎体100的一侧壁之间且分别与中间筋条200和胎体100的一侧壁相连。每个第二筋条400设于中间筋条200和胎体100的另一侧壁之间且分别与中间筋条200和胎体100的另一侧壁相连。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免充气轮胎1的侧向刚性,以进一步提高过弯能力。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相邻两个第一筋条300组成一对,每对中的两个第一筋条300的内端彼此靠近且外端彼此远离,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300的内端彼此远离且外端彼此靠近。
相邻两个第二筋条400组成一对,每对中的两个第二筋条400的内端彼此靠近且外端彼此远离,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00的内端彼此远离且外端彼此靠近。
其中,多对第一筋条310和多对第二筋条410在胎体100的周向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
举例而言,多个第一筋条310的长度相等,每对第一筋条310的内端彼此靠近且外端彼此远离,即每对第一筋条310之间的距离,从内端向外端逐渐增大。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310,即邻近的且非一对的两个第一筋条310,两者的内端彼此远离且外端彼此靠近,即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310之间的距离,从内端向外端逐渐减小。
多个第二筋条410的长度相等,每对第二筋条410的内端彼此靠近且外端彼此远离,即每对第二筋条410之间的距离,从内端向外端逐渐增大。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10,即邻近的且非一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10,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10的内端彼此远离且外端彼此靠近,即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10之间的距离,从内端向外端逐渐增大。
如此,多对第一筋条310大体形成沿胎体100的周向延伸且沿胎体100的轴向往复的连续W形状,多对第二筋条410大体形成沿胎体100的周向延伸且沿胎体100的轴向往复的连续W形状,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免充气轮胎1的侧向刚性,保证了过弯性能,且降低了骑行的颠簸感,增加了乘车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每对中的两个第一筋条310的内端彼此相连或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310的外端彼此相连或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对中的两个第二筋条410的内端彼此相连或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10的外端彼此相连或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
举例而言,每对中的两个第一筋条310的内端彼此相连,每对中的两个第二筋条400的内端也彼此相连;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310的外端彼此相连,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10的外端也彼此相连。如此,第一筋条310和第二筋条410在第一减震腔111和第二减震腔112内限定出多个小的减震腔,且这些小的减震腔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或者,每对中的两个第一筋条310的内端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对中的两个第二筋条410的内端也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310的外端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10的外端也沿胎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第一筋条310和第二筋条410在第一减震腔111和第二减震腔112内限定出多个小的减震腔,且这些小的减震腔的横截面为梯形。
如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采用第一筋条300和第二筋条410不同的布置方式,提高了免充气轮胎1的多样性和普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空腔110在胎体100的内周面敞开,空腔110的内壁设有第一横筋120和第二横筋130,第一横筋120和第二横筋130可以连接在胎体100的形成胎面的部分上,即整个胎体100的外周壁的内表面。第一横筋120位于第一减震腔111内(例如,第一减震腔111内底部),第一横筋120的两端分别与中间筋条200的根部和胎体100的一侧壁相连。第二横筋130位于第二减震腔112内(例如,第二减震腔111内底部),第二横筋130的两端分别与中间筋条200的根部和胎体100的另一侧壁相连。
其中,每个第一横筋120位于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300之间;每个第二横筋130位于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400之间。
具体而言,中间筋条200的根部,即中间筋条200与空腔110的内壁连接的部位。第一横筋120和第二横筋130垂直于中间筋条200,且第一横筋120和第二横筋130在胎体100的周向上位置一一对应。
如此,通过第一横筋120和第二横筋130的设置,加强了中间筋条200与胎体100的连接强度,且提高了侧向刚性,防止了侧滑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中间筋条200在胎体100的轴向上位于胎体100的中心处,且中间筋条200沿胎体100的周向延伸整周。如此,进一步地保证了免充气轮胎1的支撑性,且使免充气轮胎1的轴向两侧受力均匀。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1,既能够提高乘车舒适性,又具有良好的过弯性能。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可为滑板车或平衡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轮,具有良好的乘车舒适性和过弯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体,所述胎体内具有空腔;
中间筋条,所述中间筋条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轴向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减震腔和第二减震腔;
多个第一筋条,多个所述第一筋条设于所述第一减震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筋条相对于所述胎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筋条的倾斜方向相反;
多个第二筋条,多个所述第二筋条设于所述第二减震腔内且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筋条相对于所述胎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筋条的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筋条设于所述中间筋条和所述胎体的一侧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中间筋条和所述胎体的一侧壁相连;
每个所述第二筋条设于所述中间筋条和所述胎体的另一侧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中间筋条和所述胎体的另一侧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筋条组成一对,每对中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内端彼此靠近且外端彼此远离,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内端彼此远离且外端彼此靠近;
相邻两个第二筋条组成一对,每对中的两个第二筋条的内端彼此靠近且外端彼此远离,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的内端彼此远离且外端彼此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多对第一筋条和多对第二筋条在所述胎体的周向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每对中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内端彼此相连或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外端彼此相连或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每对中的两个第二筋条的内端彼此相连或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的外端彼此相连或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在所述胎体的内周面敞开,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
第一横筋,所述第一横筋位于所述第一减震腔内,所述第一横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筋条的根部和所述胎体的一侧壁相连;
第二横筋,所述第二横筋位于所述第二减震腔内,所述第二横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筋条的根部和所述胎体的另一侧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横筋位于相邻对的两个第一筋条之间;
每个所述第二横筋位于相邻对的两个第二筋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筋条在所述胎体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胎体的中心处,且所述中间筋条沿所述胎体的周向延伸整周。
9.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免充气轮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
CN201922010287.7U 2019-11-20 2019-11-20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Active CN211222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0287.7U CN211222910U (zh) 2019-11-20 2019-11-20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0287.7U CN211222910U (zh) 2019-11-20 2019-11-20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2910U true CN211222910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0287.7U Active CN211222910U (zh) 2019-11-20 2019-11-20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2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978A (zh) * 2019-10-11 2019-12-13 安徽世界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久免充气减震防颠轮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978A (zh) * 2019-10-11 2019-12-13 安徽世界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久免充气减震防颠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1110B1 (ko) 에어리스 타이어
JP5041588B2 (ja) 空気入り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6097265B2 (ja) エアレスタイヤ
US9393839B2 (en) Tire
CN102105315B (zh) 轮胎
JP2016124539A (ja) エアレスタイヤ
JP4040893B2 (ja) スクーター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およびスクーター
CN211222910U (zh)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JPH112890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565058B1 (en) Self-supporting pneumatic tire
EP2881267B1 (en) A tire comprising a tread with asymmetric groove profiles
US20130248069A1 (en) Tire with inner core
JP5714832B2 (ja) タイヤ
JP2008155855A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463488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4660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10416073U (zh) 一种新型结构非充气车轮
JP5145646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201110510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97286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組立体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サポートリング
CN212267156U (zh) 轮胎、车轮及车辆
CN216331185U (zh) 一种轮辐板及无气轮胎
CN216969222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轮胎
CN211222911U (zh)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车辆
CN220281049U (zh) 一种便于矿山使用的防爆轮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