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8615U -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 Google Patents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8615U
CN211218615U CN201921608640.5U CN201921608640U CN211218615U CN 211218615 U CN211218615 U CN 211218615U CN 201921608640 U CN201921608640 U CN 201921608640U CN 211218615 U CN211218615 U CN 211218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molten metal
injection device
feeding
feed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86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凤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j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j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j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j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86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8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8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8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压射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中设置有安装槽;进料管,具有贯穿前端面后端面的腔体,进料管的一端设置于安装槽中,另一端设置有下料孔,下料孔与腔体连通,下料孔中设置有下料斗,进料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液压站,包括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入腔体中并将腔体中的金属液压入模具型腔中;上料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并用于将金属液浇注在下料斗中;震动电机,设置在进料管上并用于使进料管震动,挤压过程中震动电机工作,从而使得进料管在振动,金属液中的空气将从排气孔中排出,解决了金属液与空气一并进入型腔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背景技术
模锻,即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胚料在模具内产生塑性变形并充满模具型腔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锻造方法。
压射装置是将金属液输送至模具内腔中,现有的压射装置先将入料管摆动至上料装置一端,上料装置将金属液直接浇注到入料管后,入料管摆动至模具下方,而后压射装置将入料管中的金属液快速压入模具型腔中,然而,现有的压射装置具有以下的缺点:
1.由于金属液是从浇口浇入压射装置的入料管中,有大量的空气没有排出,空气同液体快速压入型腔,造成空气***困难,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并且由于现有的模锻机的入料管都是摆动式的,入料管的长度必须大于金属液的容积才可以在倾斜浇入金属液的时候,金属液不会溢出,这样子就间接地增加了金属液进入模具型腔中的行程,行程越长,金属液产生冷料越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液浇入入料管后空气***困难和容易产生冷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射装置,包括工作台、进料管、液压站、上料机构和震动电机。
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设置有安装槽;
其中,所述进料管具有贯穿前端面后端面的腔体,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另一端设置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下料孔中设置有下料斗,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其中,所述液压站包括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腔体中并将腔体中的金属液压入模具型腔中。
其中,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并用于将金属液浇注在所述下料斗中。
可选地,所述进料管包括进料部和送料部,所述进料部上设置有水平的安装面,所述下料孔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下料孔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下料孔的侧壁与所述腔体的侧壁相切。
可选地,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送料部上。
可选地,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进料管水平面最宽的两端以上。
可选地,所述下料斗包括漏体和漏管,所述漏体由四面围成的锥形结构,其中相邻的两侧面背向所述固定架的倾斜。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机械手和溶液炉,所述机械手的自由端在所述下料斗和所述溶液炉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机械手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装金属液的加料杯。
可选地,所述液压站还包括有基座、液压罐、液压泵和支架;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液压罐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罐连通,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背向所述模具的一侧面上,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泵通过管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有导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向部并沿所述导向部移动。
其中,所述震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进料管上并用于使所述进料管震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射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压射装置中,使用时,上料机构将金属液浇注到下料斗,金属液沿下料斗进入到腔体中,液压站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移动,从而将腔体中的金属液往模具方向挤压,挤压过程中震动电机工作,从而使得进料管在振动,使得金属液中的空气排放到腔体中,最后空气可以从排气孔中排出,解决了金属液与空气一并进入型腔的问题,如此,将金属液浇入到进料管中后通过液压缸直接压射至模具型腔中,该进料管无需摆动,从而更加快速地实现将金属液挤压到模具型腔中,且对金属液的挤压距离缩短,降低在挤压过程中产生冷料的现象,提高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卧式液态模锻机,包括了上述的压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液态模锻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由于该卧式液态模锻机采用了上述的压射装置,在工作的时候,解决了金属液与空气一并进入型腔的缺点,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并且该实施例中将金属液浇入到进料管中后通过液压缸直接压射至模具型腔中,该进料管无需摆动,从而节省了进料管摆动的时间,从而更加快速地将金属液挤压到模具型腔中,这样子,金属液停留在进料管的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产生冷料的情况,并且横向设置的进料管比摇摆式的进料管长度短,挤压距离缩短,降低在挤压过程中产生冷料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射装置安装在卧式液态模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压射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提供的压射装置中的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压射装置的进料管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提供的压射装置的进料管的另一剖视图。
图6为图2提供的压射装置中的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液态模锻机中的动模和定模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7提供的卧式液态模锻机中的动模和定模的剖视图。
图9为图7提供的卧式液态模锻机中的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提供的卧式液态模锻机中的冷料挤压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液态模锻机中的连杆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式液态模锻机中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工作台 20—开合模装置 21—动模
211—型腔 212—冷料挤压芯 2121—第一圆柱体
2122—第二圆柱体 2123—第三圆柱体 2124—缺口
214—冷料室 215—分流槽 216—内浇口
22—定模 222—浇注口 23—固定架
24—移动架 25—尾座 26—第二液压缸
27—连杆扩力机构 271—曲摇臂 272—主摇臂
273—短摇臂 274—摆臂推动座 275—推动座导杆
276—主导柱 28—动模架 282—第一连接块
283—芯棒 29—定模架 291—第二容置腔
30—压射装置 31—进料管 311—腔体
312—排气孔 313—进料部 314—送料部
315—安装面 316—下料孔 317—安装部
318—环形凸台 32—下料斗 321—漏体
322—漏管 33—震动电机 34—第一液压缸
341—第二连接块 342—导杆 40—上料装置
41—机械手 411—固定座 412—支撑座
413—主臂 414—长臂 415—第一辅助臂
416—第二辅助臂 417—第三辅助臂 42—溶液炉
43—加料杯 50—液压站 51—基座
52—液压罐 53—液压泵 54—支架
541—导向部 3—送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2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提供一种压射装置30,包括工作台10、送料机构3、液压站50、上料机构40和震动电机33。
其中,所述工作台10上设置有固定架23,所述固定架23中设置有安装槽 (图中未显示);
其中,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进料管31和下料斗32。所述进料管31具有贯穿前端面后端面的腔体311,所述进料管3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另一端设置有下料孔316,所述下料孔316与所述腔体311连通,所述下料斗32设置于所述下料孔316上,所述进料管31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312;
其中,所述液压站50包括有第一液压缸34,所述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伸入所述腔体311中并将腔体311中的金属液压入模具型腔中;
其中,所述上料机构40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的一侧并用于将金属液浇注在所述下料斗32中;
其中,所述震动电机33设置在所述进料管31上,使得进料管31中的金属液震动,从而使得金属液和气体分离。
具体地,在使用时,上料机构40将金属液浇注到下料斗32,金属液沿下料斗32进入到腔体311中,液压站50驱动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移动,从而将腔体311中的金属液往模具方向挤压,挤压过程中震动电机33工作,从而使得进料管31在振动,由于金属液的密度大于空气,在震动电机33的震动下,使得金属液中的空气将从金属液中分离,并从排气孔312中排出,这样子,金属液中没有空气,金属液进入到模具型腔内成型后,不会出现气泡的情况,解决了金属液与空气一并进入型腔的缺点,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并且该实施例中将金属液浇入到进料管31中后通过第一液压缸34直接压射至模具型腔中,该进料管31无需摆动,从而节省了进料管31摆动的时间,从而更加快速地将金属液挤压到模具型腔中,这样子,金属液停留在进料管31的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产生冷料的情况,并且横向设置的进料管31比摇摆式的进料管31长度短,挤压距离缩短,降低在挤压过程中产生冷料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进料管31包括进料部313和送料部314,所述进料部313上设置有水平的安装面315,所述安装面 315上设置有下料孔316,所述下料孔316与所述腔体311连通,所述下料孔316 倾斜设置。具体地,将金属液倒进下料斗32,由于下料孔316倾斜设置,当将金属液倒进下料斗32的时候,金属液沿下料斗32的侧壁流下至下料孔316中,并沿下料孔316的侧壁流动至进料部313内腔的侧壁上,进料部313内腔中的空气沿进料部313另一侧壁至下料孔316方向排放到进料部313腔体311之外,可以防止在加注金属液的时候,将送料部314中的空气进入到模具中,该结构空气***简单,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部313背向所述送料部314的一端还设置有安装部317,所述安装部317上还设置有用于限位的环形凸台318,具体地,通过安装部317 与定模22连接,使得腔体311与浇注口222连通,环形凸台318用于限位进料管31,在液压缸的活塞杆在腔体311中挤压金属液的时候,进料管31不会与定模22分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31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一体成型的进料管 31方便制造和生产,降低加工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下料孔316的侧壁与所述腔体311的侧壁相切。具体地,所述下料孔316与所述进料部313的腔体 311的横截面呈“6”字结构,由于下料孔316的左侧壁与所述进料部313的内腔的侧壁为相切结构,这样子,使得金属液能够从漏斗中沿下料孔316的左侧壁至进料部313的内腔的左侧壁流动,当金属液进入进料部313的时候,能够进一步地将进料部313的内腔的气体排放到进料部313的内腔之外,以减少进料部313内腔的金属液中的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排气孔312设置在所述送料部314上。具体地,金属液从下料斗32进入到进料部313中,在液压缸的挤压下,往送料部314方向挤压,由于腔体311的体积变小,因此空气将从送料部314的排气孔312中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312的孔径为1~2mm。本实施例中排气孔312的孔径优选为1mm,这样子,在金属液经过送料部314的时候,也不会从排气孔312 溢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排气孔312设置在所述进料管31水平面最宽的两端以上。具体地,由于气体的密度小于金属液,在震动电机33震动后,气体始终在金属液的上方,将排气孔312设置在所述送来部最宽的两端以上可以充分将送来部的内腔中的空气排放至送料部314之外,以降低排放空气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下料斗32包括漏体321和漏管322,所述漏体321由四面围成的锥形结构,其中相邻的两侧面背向所述送料部314的倾斜。具体地,由于两侧面背向所述固定架23的倾斜,使得该两侧面的长度大于另外两侧面,因此,金属液沿长度较长的两侧面流进腔体311中,金属液的流速较慢,这样子,确保缓慢流动的金属液能够沿进料部313的内腔的侧壁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2所示,所述上料机构40 包括机械手41和溶液炉42,所述机械手41的自由端在所述下料斗32和所述溶液炉42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机械手41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装金属液的加料杯43。具体地,机械手41伸入溶液炉42中装金属液,而后机械手41转动至下料斗32的上方,驱动加料杯43转动,将加料杯43中的金属液倒入漏体321较长的两侧面,不断地重复上述动作上料,这样子,无需人工上料,降低了人工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41包括固定座411、支撑座412、主臂413、长臂 414、第一辅助臂415、第二辅助臂416和第三辅助臂417,所述支撑座41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11中,所述主臂4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臂415 的一端通过同一枢接轴与所述支撑座412枢接,所述主臂413的另一端与所述长臂414枢接,所述长臂414的自由端连接有加料杯43,所述第二辅助臂416 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和所述长臂414枢接,所述第三辅助臂417的一端通过枢接轴与所述支撑座412枢接,所述第三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臂416枢接。具体地,工作时,长臂414伸入溶液炉42中,第一辅助臂415、第二辅助臂416和第三辅助臂417均提高主臂413和长臂414移动的稳定性,该机械手41臂的结构简单,投入的成本比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有液压站50,所述液压站50还包括有基座51、液压罐52、液压泵53和支架54;所述基座51 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的一侧,所述液压泵53和所述液压罐52均设置在所述基座51上,且所述液压泵53与所述液压罐52连通,所述支架54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3背向所述模具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液压缸34设置在所述支架54上,所述第一液压缸34与所述液压泵53通过管道连通。具体地,工作时,液压泵 53将液压罐52中的液体泵至第一液压缸34中,从而推动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移动,泄压的时候,液压泵53将第一液压缸34的液体泵至液压罐52中,从而驱动第一液压缸34的自由端复位,采用第一液压缸34具有反应速度块、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压缸34的活塞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341,所述第二连接块341连接有导杆342,所述支架54上设置有导向部541,所述导杆342穿过所述导向部541并沿所述导向部541移动,具体地,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移动的时候,导杆342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做同步运动,在液压缸的活塞杆运动的时候,该导杆342起到导向作用,以提高液压缸的活塞杆直线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卧式液态模锻机,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0、开合模装置20、上料装置40和上述的压射装置30;
其中,所述开合模装置横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端面,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中设置有型腔,所述定模设置有与型腔相适配的型芯,所述定模设置有浇注口;
其中,所述进料管31的背向所述下料斗32一端与所述浇注口连接。
具体地,由于该卧式液态模锻机采用了上述的压射装置30,在工作的时候,解决了金属液与空气一并进入型腔的缺点,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并且该实施例中将金属液浇入到进料管31中后通过第一液压缸34直接压射至模具型腔中,该进料管31无需摆动,从而节省了进料管31摆动的时间,从而更加快速地将金属液挤压到模具型腔中,这样子,金属液停留在进料管31的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产生冷料的情况,并且横向设置的进料管31比摇摆式的进料管31长度短,挤压距离缩短,降低在挤压过程中产生冷料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开合模装置20还包括移动架24和尾座25;所述尾座25和所述固定架23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 10上,所述尾座25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26,所述移动架24设置于所述固定架 23和所述尾座25之间,所述第二液压缸26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架24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架24朝向或者背向所述固定架23移动,所述动模21设置于所述移动架24背向所述尾座25的一侧面上,所述定模2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3 朝向移动架24的侧面上。具体地,第二液压缸26的活塞杆驱动移动架24朝向固定架23移动,使得动模21和定模22之间合模,金属液浇注到型腔211中成型后,第二液压缸26驱动移动架24背向固定架23移动,使得动模21与定模22之间开模,取出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1所示,所述开合模装置20 还包括有连杆扩力机构27,所述连杆扩力机构27包括曲摇臂271、主摇臂272、两短摇臂273和摆臂推动座274;所述摆臂推动座274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 26活塞杆上,两所述短摇臂273分别连接于所述摆臂推动座274的上端和下端,各所述短摇臂273的一端均连接有曲摇臂271,各所述曲摇臂271的一端与所述尾座2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摇臂272连接,各所述主摇臂272与所述移动架 24连接。具体地,摆臂推动座274固定在与第二液压缸26活塞杆上,与第二液压缸26活塞杆做同步运动,摆臂推动座274带动短摇臂273摆动,从而驱动曲摇臂271和主摇臂272展开,在定模22和动模21闭模的时候,施加移动的力到移动架24上,提高定模22和动模21的闭模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架24和所述尾座 25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条推动座导杆275,所述摆臂推动座274均与各所述推动座导杆275滑动连接。具体地,摆臂推动座274移动的时候,均沿各推动座导杆275滑动,从而提高了摆臂推动座274位置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座导杆275设置的数量优选为两个,这样子,技能满足稳定导向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推动座导杆275数量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1所示,所述开合模装置20 还包括有若干主导柱276,各所述主导柱276依序穿过所述尾座25、所述移动架24和所述固定座411。具体地,第二液压气缸驱动移动架24移动的时候,移动架24沿各主导柱276滑动,提高了移动架24位置移动的精确性,以保证闭模和开模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主导柱276设置的数量优选为四根,分别穿设所述尾座25、所述移动架24和所述固定座411的四个端角上。具体地,穿设在尾座25、移动架24和固定座411的四个端角上,可以保证移动架24移动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推动座导杆275数量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如图7~9所示,所述动模21中还设置有冷料挤压芯212,所述冷料挤压芯 212包括第一圆柱体2121和第二圆柱体2122,所述第一圆柱体212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圆柱体21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的孔径,所述动模21中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镶嵌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的背面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螺纹孔,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与各所述螺丝孔一一对应的定位孔,固定螺丝依序穿过定位孔和螺纹孔螺纹连接以使第二圆柱体2122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圆柱体2121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的前端面上并伸出于所述动模21之外,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的轴线与所述浇注口222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圆柱体2121 和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上设置有缺口2124,所述缺口2124与所述型腔211连通,闭模时,所述第一圆柱体2121、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的前端面和所述浇注口222的内壁形成冷料室214。具体地,工作时,移动架24和固定架23使得动模21与定模22闭模,压射装置30将金属液从浇注口222进入到型腔211中,在金属液经过浇注口222的时候,先与冷料挤压芯212接触,温度降低形成冷料,冷料填充满冷料室214后,后面温度较高的金属液从第一圆柱体2121的缺口2124和第二圆柱体2122的缺口2124进入到型腔211中成型,设备开模后取出成型的坯料,完成一次的模锻成型;由于设置的第一圆柱体2121、第二圆柱体2122的前端面和浇注口222的内壁形成冷料室214,使得先与冷料室214接触的金属液停留在冷料室214,填充满冷料室214后,温度较高的金属液再从缺口2124中流动至型腔211中,从而避免了冷料直接进入到型腔211中,避免了冷料进入型腔211产生冷隔,龟裂等缺陷,提高产品的良品率,提高公司的财经收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示,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的前端面与所述动模21的分型面齐平。具体地,第二圆柱体2122的直径与浇注口 222的孔径相同,动模21和定模22闭模的时候,第一圆柱体2121伸入浇注口 222中,定模22的分型面不会与第二圆柱体2122出现碰触导致第二圆柱体2122 和定模22损坏的情况,以延长冷料挤压芯212和定模22的使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圆柱体2122的后端面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第三圆柱体2123。具体地,安装槽中设置有与第三圆柱体2123相匹配的定位槽,第三圆柱体2123伸入定位槽中,以方便对第二圆柱体2122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9所示,所述缺口2124与所述型腔211之间还设置有分流槽215,所述分流槽215连通所述缺口2124与所述型腔211。所述分流槽215与型腔211连通的一端为内浇口216,分流槽215的槽宽大于内浇口216的宽度,这样子能够避免内浇口216太小空气难排除的缺点。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21中还设置有排气槽(图中未显示),具体地,金属液从分流槽215进入到型腔211中并填充满型腔211时,将型腔211中的空气通过排气槽排出型腔211之外,以防止空气造成金属液填充不满等不良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有动模架28,所述动模架28中设置有第一容置腔281,所述动模21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281中。具体地,第一容置腔281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动模21上设置有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固定螺栓依序穿过定位孔与螺纹孔连接以将动模21固定于第一容置腔281中,安装动模21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有定模架29,所述定模架29中设置有第二容置腔(图中未显示),所述定模22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具体地,第二容置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定模22上设置有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固定螺栓依序穿过定位孔与螺纹孔连接以将定模22固定于第二容置腔中,安装动模21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动模架28的四个端角和所述定模架29的四个端角设置有一一对应的导向孔,各所述导向孔中均设置有导柱。具体地,设备驱动动模架28朝向或者背向定模架29移动时,动模架 28沿导柱移动,以提高动模架28的位置准确性,从而提高动模21和定模22之间闭模的准确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模架28背向所述定模架29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动模架28的第一连接块282。具体地,通过第一连接块282可以更加方便将动模架28安装在移动架24上,以降低安装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9所示,所述动模架28中设置有芯棒283,所述芯棒283的一端伸入所述型腔211中,所述芯棒283的端面与所述动模21的分型面齐平,所述定模22上设置有与所述芯棒283想对应的定位槽。具体地,通过芯棒283的设计,满足产品的一次成型,无须对坯料进行二次加工,降低工作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设置有安装槽;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进料管和下料斗,所述进料管包括进料部和送料部,所述进料管具有贯穿所述进料部和所述送料部的腔体,所述进料部上设置有呈水平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与所述送料部连通,所述下料孔由上至下形成倾斜设置并与所述腔体的内壁形成相切,所述下料斗安装于所述下料孔上;
液压站,包括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腔体中并用于将所述腔体中的金属液压入模具型腔中;
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并用于将金属液浇注在所述下料斗中;
震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进料管上并用于使所述进料管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排与所述腔体连通且用于排气的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排所述排气孔均位于所述送料部的水平面最宽的两端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孔径为1.5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进料管的安装部,所述进料管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还设置有环形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机械手和溶液炉,所述机械手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装金属液的加料杯,且所述机械手的自由端在所述下料斗和所述溶液炉之间做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加料杯将所述溶液炉中的金属液盛装并倒放至所述下料斗中。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还包括有基座、液压罐、液压泵和支架;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液压罐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罐连通,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背向所述模具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液压泵通过管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有导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向部并沿所述导向部移动。
10.一种卧式液态模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射装置。
CN201921608640.5U 2019-09-25 2019-09-25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Active CN211218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8640.5U CN211218615U (zh) 2019-09-25 2019-09-25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8640.5U CN211218615U (zh) 2019-09-25 2019-09-25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8615U true CN211218615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8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8640.5U Active CN211218615U (zh) 2019-09-25 2019-09-25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8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6896A (zh) 卧式液态模锻机
CN112091170A (zh) 一种汽车制动鼓砂型铸造模具
CN210996447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铸造的循环冷却设备
CN110421141B (zh) 一种薄壁件压铸模具
CN106623856B (zh) 一种提高挤压铸造活塞铸件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40109B (zh) 卧式液态模锻生产方法
CN212704302U (zh) 一种带有气缸脱膜结构的浇筑模具
CN211218615U (zh) 压射装置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CN219561321U (zh) 一种基于阀门铸造的坯件浇筑模具
CN211218609U (zh) 卧式液态模锻机
CN211218610U (zh) 锻造模具及卧式液态模锻机
CN215966154U (zh) 立式铸件生产用浇铸模具
CN215467885U (zh) 一种精密铸造用压蜡装置
CN211218614U (zh) 液态卧式模锻机的压射装置及其送料机构
CN214349491U (zh) 一种立射压铸机
CN210497715U (zh) 一种钢材挤压成型模具
CN114247866A (zh) 一种利于成型物料与成型模分离的铝合金压铸机用压铸机构
CN221064335U (zh) 一种用于铸造法兰叉头模型的模具
CN219817967U (zh) 一种上压射立式合模压铸机
CN213675313U (zh) 一种防拉损专用汽车薄壳注塑模具
CN219211536U (zh) 一种定位准确的金属铸件模具
CN217290364U (zh) 一种钢铸件模具
JPS5855859B2 (ja) 横型締,竪鋳込型ダイカスト法および装置
CN218168624U (zh) 一种方便整体补缩的金属铸件铸造用模具
CN214661197U (zh) 模具芯轴抽真空用液压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