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1941U -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1941U
CN210101941U CN201920945881.2U CN201920945881U CN210101941U CN 210101941 U CN210101941 U CN 210101941U CN 201920945881 U CN201920945881 U CN 201920945881U CN 210101941 U CN210101941 U CN 210101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ing belt
paddle
hydraulic cylinder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58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培铨
王海泉
蔡沛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9458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1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1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19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Collection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包括船体,桨叶滚轮装置、输送装置;所述的船体的前端设有桨叶滚轮、双向输送带,双向输送带倾斜度设置可调节,桨叶滚轮转动过程中,桨叶可以把桨叶滚轮前部及其两侧附近的垃圾捞起输送给双向输送带,双向输送带靠近船体一端与滚筒可调节压缩装置进料端衔接,经滚筒可调节压缩装置压缩后的垃圾,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掉进可升降收集箱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全自动多方位打捞水上垃圾,不仅实现对水面漂浮垃圾的打捞,而且通过吸盘吸收悬浮在水中的垃圾,解决了人工打捞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效率低、打捞不充分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打捞效率,实现了垃圾的全自动多方位打捞。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用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背景技术
我们所消耗的每一片塑料,都有可能流入大海。光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经达到350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的话,海洋将无法负荷,而人类也终将无法生存。***环境署一份新报告称:从废弃渔网到塑料袋,香烟过滤嘴,危害全球海洋和海岸海洋垃圾问题正在愈演愈烈。
随着河道以及海岸带工业的发展,内地城市以及海岸城市消费的增长,以及各种河道以及海上活动的加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水上垃圾,使水资源受污染,大量的水中生物濒临灭绝。目前,国内外对内地河道以及近海水上垃圾的清理一般采用人工打捞方式,即采用半舱式或甲板机动驳船,由环卫工人手持网兜等工具站在甲板边上直接把垃圾捞上来,这种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效率也十分低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工作于内地城市以及近海水域打捞水面漂浮垃圾的专业工作船,来加快内地河道以及海洋各种垃圾的清理,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该装置可应用于河道以及海洋各种垃圾的清理,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包括船体、桨叶滚轮装置及输送装置,所述的船体的前端设有桨叶滚轮装置;所述的桨叶滚轮装置设有电动机Ⅰ、滚轮连杆Ⅰ、液压缸Ⅰ、滚轮连杆Ⅱ、桨叶滚轮及液压缸Ⅵ;桨叶滚轮安装在滚轮连杆Ⅰ和滚轮连杆Ⅱ1的一端,滚轮连杆Ⅰ和滚轮连杆Ⅱ的另一端与输送装置铰接,液压缸Ⅰ和液压缸Ⅵ驱动滚轮连杆Ⅰ、滚轮连杆Ⅱ转动,使桨叶滚轮实现摆动动作;所述的输送装置设有双向输送带,双向输送带两端通过转轴安装在输送带支撑架Ⅰ和输送带支撑架Ⅱ上,双向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大齿轮Ⅰ、小齿轮Ⅰ,电机Ⅱ驱动双向输送带转动;所述的桨叶滚轮设置在双向输送带的一端,桨叶滚轮转动过程中,桨叶可以把桨叶滚轮前部及其两侧附近的垃圾捞起输送给双向输送带,双向输送带将垃圾输送到船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当在水上作业时,可以调节桨叶滚轮在水中的深度,提高垃圾的打捞效率;当靠岸卸垃圾时,可以调节桨叶滚轮与双向输送带的距离,让垃圾在输出的过程避免受到阻碍。用电机Ⅰ驱动桨叶滚轮,使其实现逆时针转动,可以在将桨叶滚轮前面的垃圾输送至双向输送带上的同时,还可以经桨叶滚轮的旋转,使得桨叶滚轮内测的水流速度快于外侧的水流速度,迫使桨叶滚轮两侧的垃圾集中在桨叶滚轮中,与桨叶滚轮前面的垃圾一起被打捞至双向输送带上。该装置可应用于河道以及海洋各种垃圾的清理,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桨叶滚轮的周面以桨叶滚轮轴向中点为分界面,分别设有沿轴向相对布置的桨叶各3-5排组合成桨叶滚轮。
所述的双向输送带通过输送带支撑架Ⅰ、输送带支撑架Ⅱ分别固定在平动小车Ⅰ和平动小车Ⅱ上;液压缸Ⅱ、液压缸Ⅴ分别驱动平动小车Ⅰ沿轨道Ⅰ、平动小车Ⅱ沿轨道Ⅱ移动,实现双向输送带的前后平动。
上述设置可以满足双向输送带在输送垃圾时,可以为双向输送带提供合适的停靠位置,方便垃圾的双向输送。
所述的双向输送带以输送带两侧的支撑架Ⅰ和输送带支撑架Ⅱ铰接支撑轴为转动支点,双向输送带的倾斜度由液压缸Ⅲ和液压缸Ⅳ为主动力进行调节,液压缸Ⅲ的伸出端连接在固定于双向输送带一侧边上的牵引耳Ⅰ上,另一端固定在输送带支撑架Ⅰ上;液压缸Ⅳ的伸出端连接在固定于双向输送带另一侧边上的牵引耳Ⅱ上,另一端固定在输送带支撑架Ⅱ上。
以满足双向输送带可以实现在水上作业时,其靠近桨叶滚轮一端低于靠近船体一端,使垃圾可以沿着双向输送带往船上输送;在靠岸卸垃圾时,其靠近桨叶滚轮一端高于靠近船体一端,使垃圾可以沿着双向输送带往岸上输送。输送带的不同方向的转动,可以通过电机Ⅱ的正反转来实现。
所述的双向输送带靠近船体一端处设有滚筒可调节压缩装置,滚筒可调节压缩装置设有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以及主从滚筒距离调节弹簧,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之间连接设置主从滚筒距离调节弹簧,主从滚筒距离调节弹簧限定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之间的工作间隔。
通过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之间连接设置主从滚筒距离调节弹簧,可以自动调节适应不同直径或尺寸的垃圾。
所述的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共同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Ⅰ和滚筒支撑架Ⅱ上,弹簧Ⅰ的一端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Ⅰ上,另一端安装在从动滚筒上,弹簧Ⅱ的一端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Ⅱ上,另一端安装在从动滚筒上,当垃圾的尺寸大于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的预留宽度且垃圾难以或者不能被压缩时,弹簧Ⅰ和弹簧Ⅱ同时被拉伸,使得从动滚筒在滚筒支撑架Ⅰ内开的上导轨Ⅰ、下导轨Ⅰ和滚筒支撑架Ⅱ内开的上导轨Ⅱ、下导轨Ⅱ上滑动,迫使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留宽度,使垃圾落入过渡板。
一些难以或者不能进行压缩的垃圾也可以通过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以避免出现垃圾在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上滞留或者出现卡死的现象。
所述的主动滚筒设有大齿轮,大齿轮Ⅱ安装在主动滚筒的一端,小齿轮Ⅱ安装在电机Ⅲ的转轴上;主动滚筒靠电机Ⅲ经过大齿轮Ⅱ和小齿轮Ⅱ组合成一级减速,从而使主动滚筒获得大转矩,提高垃圾的压缩力度。
所述的船体内设有箱体底板可摆动垃圾主收集箱,箱体底板、箱体底板支撑轴,箱体底板支撑轴安装在箱体底板支撑架Ⅰ和箱体底板支撑架Ⅱ上,箱体底板支撑架Ⅰ和箱体底板支撑架Ⅱ固定在底座上,箱体底板靠近过渡板的一端安装在箱体底板支撑轴中,并以此为转动支点;多级液压缸Ⅰ和多级液压缸Ⅱ的伸出端安装在箱体底板远离过渡板的一端,并以此为驱动力矩,使箱体底板实现上下的摆动。
当收集垃圾时,让多级液压缸Ⅰ和多级液压缸Ⅱ的伸出端运行至下限位,使箱体底板靠近过渡板的一端高于远离过渡板的一端,形成高度差,利用经过过渡板的垃圾自身的重力,滑入箱体底板进行垃圾的收集;当将收集起来的垃圾输送至岸边上的待收垃圾车上时,让多级液压缸Ⅰ和多级液压缸Ⅱ的伸出端运行至上限位,使箱体底板靠近过渡板的一端低于远离过渡板的一端,形成高度差,利用垃圾自身的重力,通过安装在箱体底板靠近过渡板一端的限位板来控制垃圾输出时的流量,避免垃圾输送到双向输送带上时,出现垃圾扎推输送至双向输送带上,以增加双向输送带的负荷。
所述的船体上设置悬浮微小垃圾收集装置,悬浮微小垃圾收集装置设有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正面相对并与船体侧面平行方向安装在船体底部靠船体两侧,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分别由小功率电机Ⅱ和小功率电机Ⅰ驱动,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的旋转使得船体内测的水流速度快于外侧,迫使船体两侧的悬浮垃圾集中在船体底部,吸盘Ⅰ、吸盘Ⅱ及吸盘Ⅲ安装在船体底部靠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的后端,吸盘Ⅰ、吸盘Ⅱ及吸盘Ⅲ通过水管与抽水机相连,抽水机将参杂微小悬浮垃圾的水抽入悬浮垃圾收集箱中,悬浮垃圾收集箱的一端开有设置过滤器的出水口,从出水口流出的水又重新回到河里或者海里。
所述的船体的左上部设有控制室,船体底部后端设由大功率电机和驱动螺旋桨驱动船体的运动,船体的上方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通过支架安装固定在船体上。
太阳能板形状为矩形,大小足够覆盖整个船体,可以为船的行驶和垃圾收集设备的工作提供部分的动力,为避免在水上遇到阴雨天气以及电力耗尽,采用备用的柴油机提供动力,完成对垃圾的收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船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的桨叶滚轮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驱动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压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压缩驱动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距离调节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收集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收集箱驱动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垃圾收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成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动机Ⅰ;2-滚轮连杆Ⅰ;3-液压缸Ⅰ;4-液压缸Ⅱ;5-输送带支撑架Ⅰ;6-液压缸Ⅲ;7-导轨Ⅰ;8-电机Ⅱ;9-大齿轮Ⅰ;10-大齿轮Ⅱ;11-电机Ⅲ;12-滚筒支撑架Ⅰ;13-底座;14-过渡板;15-从动滚筒;16-主动滚筒;17-双向输送带;18-滚轮连杆Ⅱ;19-桨叶滚轮;20-平动小车Ⅰ;21-牵引耳Ⅰ;22-小齿轮Ⅰ;23-小齿轮Ⅱ;24-弹簧Ⅰ;25-上导轨Ⅰ;26-下导轨Ⅰ;27-滚筒支撑架Ⅱ;28-导轨Ⅱ;29-液压缸Ⅳ;30-输送带支撑架Ⅱ;31-液压缸Ⅴ;32-液压缸Ⅵ;33-平动小车Ⅱ;34-牵引耳Ⅱ;35-弹簧Ⅱ;36-上导轨Ⅱ;37-下导轨Ⅱ;38-固定工字钢Ⅰ;39-箱体侧板Ⅰ;40-固定工字钢Ⅱ;41-固定工字钢Ⅲ;42-固定工字钢Ⅳ;43-箱体侧板Ⅱ;44-固定工字钢Ⅴ;45-固定工字钢Ⅵ;46-箱体侧板Ⅲ;47-固定工字钢Ⅶ;48-箱体底板;49-限位板;50-固定工字钢Ⅷ;51-箱体底板支撑架Ⅰ;52-箱体底板支撑轴;53-多级液压缸Ⅰ;54-多级液压缸Ⅱ;55-箱体底板支撑架Ⅱ;56-托架;57-控制室;58-水管;59-抽水机;60-电机Ⅵ;61-悬浮垃圾收集箱;62-护栏Ⅰ;63-船体;64-过滤器;65-护栏Ⅱ;66-护栏Ⅲ;67-低速螺旋桨Ⅰ;68-低速螺旋桨Ⅱ;69-吸盘Ⅰ;70-吸盘Ⅱ;71-吸盘Ⅲ;72-驱动螺旋桨;73-太阳能板;74-小功率电机Ⅰ;75-小功率电机Ⅱ;76-大功率电机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由组成,
参考图1可知,船体部分由控制室57、船体63、护栏Ⅰ62、护栏Ⅱ65、护栏Ⅲ66、驱动螺旋桨72、太阳能板73、小功率电机Ⅰ74、小功率电机Ⅱ75及大功率电机76组成。
参考图2可知,桨叶滚轮装置部分由电动机Ⅰ1、滚轮连杆Ⅰ2、液压缸Ⅰ3、滚轮连杆Ⅱ18、桨叶滚轮19及液压缸Ⅵ32组成。
参考图3、图4可知,输送装置部分由液压缸Ⅱ4、输送带支撑架Ⅰ5、液压缸Ⅲ6、电机Ⅱ8、大齿轮Ⅰ9、双向输送带17、平动小车Ⅰ20、牵引耳Ⅰ21、小齿轮Ⅰ22、牵引耳Ⅱ34、液压缸Ⅳ29、输送带支撑架Ⅱ30、液压缸Ⅴ31及平动小车Ⅱ33组成。
参考图5、图6、图7可知,滚筒距离可调节压缩装置部分由大齿轮Ⅱ10、电机Ⅲ11、滚筒支撑架Ⅰ12、过渡板14、从动滚筒15、主动滚筒16、小齿轮Ⅱ23、弹簧Ⅰ24、上导轨Ⅰ25、下导轨Ⅰ26、滚筒支撑架Ⅱ27、弹簧Ⅱ35、上导轨Ⅱ36及下导轨Ⅱ37组成。
参考图8、图9、图10可知,箱体底板可摆动垃圾主收集箱装置部分由导轨Ⅰ7、底座13、导轨Ⅱ28、固定工字钢Ⅰ38、箱体侧板Ⅰ39、固定工字钢Ⅱ40、固定工字钢Ⅲ41、固定工字钢Ⅳ42、箱体侧板Ⅱ43、固定工字钢Ⅴ44、固定工字钢Ⅵ45、箱体侧板Ⅲ46、固定工字钢Ⅶ47、箱体底板48、限位板49、固定工字钢Ⅷ50、箱体底板支撑架Ⅰ51、箱体底板支撑轴52、多级液压缸Ⅰ53、多级液压缸Ⅱ54、箱体底板支撑架Ⅱ55及托架56组成;
参考图11、图13可知,悬浮微小垃圾收集装置部分由水管58、抽水机59、电机Ⅵ60、悬浮垃圾收集箱61、低速螺旋桨Ⅰ67、低速螺旋桨Ⅱ68、吸盘Ⅰ69、吸盘Ⅱ70、吸盘Ⅲ71、小功率电机Ⅰ74及小功率电机Ⅱ75组成。
参见图1-图13可知,所述的双向输送带17的前端设有电动机Ⅰ1、滚轮连杆Ⅰ2、液压缸Ⅰ3、滚轮连杆Ⅱ18、桨叶滚轮19及液压缸Ⅵ32,桨叶滚轮19安装在滚轮连杆Ⅰ2和滚轮连杆Ⅱ18的一端,滚轮连杆Ⅰ2和滚轮连杆Ⅱ18的另一端安装至双向输送带17上,以安装于双向输送带17的一端为支点,液压缸Ⅰ和液压缸Ⅵ32为主动力,液压缸Ⅰ3和液压缸Ⅵ32驱动滚轮连杆Ⅰ2、滚轮连杆Ⅱ18转动,使桨叶滚轮19实现摆动动作。当在水上作业时,可以调节桨叶滚轮19在水中的深度,提高垃圾的打捞效率;当靠岸卸垃圾时,可以调节桨叶滚轮19与双向输送带17的距离,让垃圾在输出的过程避免受到阻碍。用电机Ⅰ1驱动桨叶滚轮19,使其实现逆时针转动,可以在将桨叶滚轮19前面的垃圾输送至双向输送带17上的同时,还可以经桨叶滚轮19的旋转,使得桨叶滚轮19内测的水流速度快于外侧的水流速度,迫使桨叶滚轮19两侧的垃圾集中在桨叶滚轮19中,与桨叶滚轮19前面的垃圾一起被打捞至双向输送带17上。
双向输送带17由安装在双向输送带17远离桨叶滚轮19一端的大齿轮Ⅰ9与安装在电机Ⅱ8转轴上的小齿轮Ⅰ22组成一级减速,由电机Ⅱ8驱动双向输送带17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并将双向输送带17安装在输送带支撑架Ⅰ5和输送带支撑架Ⅱ30上,双向输送带在底座13上的前后平动,依靠固定于输送带支撑架Ⅰ5和输送带支撑架Ⅱ30上的平动小车Ⅰ20和平动小车Ⅱ33在液压缸Ⅱ4和液压缸Ⅴ31进出液压油的作用下,使平动小车Ⅰ20和平动小车Ⅱ33分别沿着固定在底座13上的轨道Ⅰ7和轨道Ⅱ28内移动,实现双向输送带17的前后平动,以满足双向输送带17在输送垃圾时,可以为双向输送带17提供合适的停靠位置,方便垃圾的双向输送,以输送带支撑架Ⅰ5 和输送带支撑架Ⅱ30为转动支点,双向输送带17的倾斜度由液压缸Ⅲ6和液压缸Ⅳ29为主动力进行调节,液压缸Ⅲ6的伸出端连接在固定于双向输送带17一侧边上的牵引耳Ⅰ21上,另一端固定在输送带支撑架Ⅰ5上;液压缸Ⅳ29的伸出端连接在固定于双向输送带17另一侧边上的牵引耳Ⅱ34上,另一端固定在输送带支撑架Ⅱ30上。以满足双向输送带17可以实现在水上作业时,其靠近桨叶滚轮19一端低于靠近船体63一端,使垃圾可以沿着双向输送带17往船上输送;在靠岸卸垃圾时,其靠近桨叶滚轮19一端高于靠近船体一端,使垃圾可以沿着双向输送带17往岸上输送。
主动滚筒16和从动滚筒15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Ⅰ12和滚筒支撑架Ⅱ27上,大齿轮Ⅱ10安装在主动滚筒16的一端,小齿轮Ⅱ23安装在电机Ⅲ11的转轴上。主动滚筒16靠电机Ⅲ11经过大齿轮Ⅱ10和小齿轮Ⅱ23组合成一级减速,从而使主动滚筒16获得大转矩,提高垃圾的压缩力度。弹簧Ⅰ24的一端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Ⅰ12上,另一端安装在从动滚筒15上,弹簧Ⅱ35的一端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Ⅱ27上,另一端安装在从动滚筒15上,当垃圾的尺寸大于主动滚筒16与从动滚筒15之间的预留宽度且垃圾难以或者不能被压缩时,弹簧Ⅰ24和弹簧Ⅱ35同时被拉伸,使得从动滚筒15在滚筒支撑架Ⅰ12内开的上导轨Ⅰ25、下导轨Ⅰ26和滚筒支撑架Ⅱ27内开的上导轨Ⅱ36、下导轨Ⅱ37上滑动,迫使主动滚筒16和从动滚筒15之间的距离大于预留宽度,使垃圾落入过渡板14。让某一些难以或者不能进行压缩的垃圾也可以通过主动滚筒16与从动滚筒15,以避免出现垃圾在主动滚筒16与从动滚筒15上滞留或者出现卡死的现象。
箱体底板支撑轴52安装在箱体底板支撑架Ⅰ51和箱体底板支撑架Ⅱ55上,箱体底板支撑架Ⅰ51和箱体底板支撑架Ⅱ55固定在底座13上,箱体底板48靠近过渡板14的一端安装在箱体底板支撑轴52中,并以此为转动支点。多级液压缸Ⅰ53和多级液压缸Ⅱ54的伸出端安装在箱体底板48远离过渡板14的一端,并以此为驱动力矩,使箱体底板48实现上下的摆动。当收集垃圾时,让多级液压缸Ⅰ53和多级液压缸Ⅱ54的伸出端运行至下限位,使箱体底板48靠近过渡板14的一端高于远离过渡板14的一端,形成高度差,利用经过过渡板14的垃圾自身的重力,滑入箱体底板48进行垃圾的收集。当将收集起来的垃圾输送至岸边上的待收垃圾车上时,让多级液压缸Ⅰ53和多级液压缸Ⅱ54的伸出端运行至上限位,使箱体底板48靠近过渡板14的一端低于远离过渡板14的一端,形成高度差,利用垃圾自身的重力,通过安装在箱体底板48靠近过渡板14一端的限位板49来控制垃圾输出时的流量,避免垃圾输送到双向输送带17上时,出现垃圾扎推输送至双向输送带17上,以增加双向输送带17的负荷。离开箱体底板48的垃圾落入停靠在托架56上的双向输送带17远离桨叶滚轮19的一端,此时双向输送带17已经通过液压缸Ⅱ4与液压缸Ⅴ31完成对前后位置的移动和通过液压缸Ⅲ6和液压缸Ⅳ29完成对双向输送带17倾斜角的调整,让远离桨叶滚轮19的一端低于靠近桨叶滚轮19,对落入双向输送带17远离桨叶滚轮19一端的垃圾,双向输送带17将其输送至岸边上待收垃圾车上。
低速螺旋桨Ⅰ67和低速螺旋桨Ⅱ68正面相对并与船体63侧面平行方向安装在船体63底部靠船体63两侧,低速螺旋桨Ⅰ67和低速螺旋桨Ⅱ68分别由小功率电机Ⅱ75和小功率电机Ⅰ74驱动,低速螺旋桨Ⅰ67和低速螺旋桨Ⅱ68的旋转使得船体63内测的水流速度快于外侧,迫使船体63两侧的悬浮垃圾集中在船体63底部。吸盘Ⅰ69、吸盘Ⅱ70及吸盘Ⅲ71安装在船体63底部靠低速螺旋桨Ⅰ67和低速螺旋桨Ⅱ68的后端,吸盘Ⅰ69、吸盘Ⅱ70及吸盘Ⅲ71通过水管58与抽水机59相连,抽水机59将参杂微小悬浮垃圾的水抽入悬浮垃圾收集箱61中,悬浮垃圾收集箱61的一端开有设置过滤器64的出水口,从出水口流出的水又重新回到河里或者海里。
船体63的左上部设有控制室57,船体63底部后端设由大功率电机76和驱动螺旋桨72,驱动船体63的运动,船体63的上方设有太阳能板73,太阳能板73通过支架安装固定在船体63上。太阳能板73形状为矩形,大小足够覆盖整个船体63,可以为船的行驶和垃圾收集设备的工作提供部分的动力,为避免在水上遇到阴雨天气以及电力耗尽,采用备用的柴油机提供动力,完成对垃圾的收集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包括船体、桨叶滚轮装置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的前端设有桨叶滚轮装置;
所述的桨叶滚轮装置设有电动机Ⅰ、滚轮连杆Ⅰ、液压缸Ⅰ、滚轮连杆Ⅱ、桨叶滚轮及液压缸Ⅵ;桨叶滚轮安装在滚轮连杆Ⅰ和滚轮连杆Ⅱ1的一端,滚轮连杆Ⅰ和滚轮连杆Ⅱ的另一端与输送装置铰接,液压缸Ⅰ和液压缸Ⅵ驱动滚轮连杆Ⅰ、滚轮连杆Ⅱ转动,使桨叶滚轮实现摆动动作;
所述的输送装置设有双向输送带,双向输送带两端通过转轴安装在输送带支撑架Ⅰ和输送带支撑架Ⅱ上,双向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大齿轮Ⅰ、小齿轮Ⅰ,电机Ⅱ驱动双向输送带转动;
所述的桨叶滚轮设置在双向输送带的一端,桨叶滚轮转动过程中,桨叶可以把桨叶滚轮前部及其两侧附近的垃圾捞起输送给双向输送带,双向输送带将垃圾输送到船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叶滚轮的周面以桨叶滚轮轴向中点为分界面,分别设有沿轴向相对布置的桨叶各3-5排组合成桨叶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输送带通过输送带支撑架Ⅰ、输送带支撑架Ⅱ分别固定在平动小车Ⅰ和平动小车Ⅱ上;液压缸Ⅱ、液压缸Ⅴ分别驱动平动小车Ⅰ沿轨道Ⅰ、平动小车Ⅱ沿轨道Ⅱ移动,实现双向输送带的前后平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输送带以输送带两侧的支撑架Ⅰ和输送带支撑架Ⅱ铰接支撑轴为转动支点,双向输送带的倾斜度由液压缸Ⅲ和液压缸Ⅳ为主动力进行调节,液压缸Ⅲ的伸出端连接在固定于双向输送带一侧边上的牵引耳Ⅰ上,另一端固定在输送带支撑架Ⅰ上;液压缸Ⅳ的伸出端连接在固定于双向输送带另一侧边上的牵引耳Ⅱ上,另一端固定在输送带支撑架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输送带靠近船体一端处设有滚筒可调节压缩装置,滚筒可调节压缩装置设有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以及主从滚筒距离调节弹簧,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之间连接设置主从滚筒距离调节弹簧,主从滚筒距离调节弹簧限定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之间的工作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共同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Ⅰ和滚筒支撑架Ⅱ上,弹簧Ⅰ的一端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Ⅰ上,另一端安装在从动滚筒上,弹簧Ⅱ的一端安装在滚筒支撑架Ⅱ上,另一端安装在从动滚筒上,当垃圾的尺寸大于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的预留宽度且垃圾难以或者不能被压缩时,弹簧Ⅰ和弹簧Ⅱ同时被拉伸,使得从动滚筒在滚筒支撑架Ⅰ内开的上导轨Ⅰ、下导轨Ⅰ和滚筒支撑架Ⅱ内开的上导轨Ⅱ、下导轨Ⅱ上滑动,迫使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留宽度,使垃圾落入过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滚筒设有大齿轮,大齿轮Ⅱ安装在主动滚筒的一端,小齿轮Ⅱ安装在电机Ⅲ的转轴上;主动滚筒靠电机Ⅲ经过大齿轮Ⅱ和小齿轮Ⅱ组合成一级减速,从而使主动滚筒获得大转矩,提高垃圾的压缩力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内设有箱体底板可摆动垃圾主收集箱,箱体底板、箱体底板支撑轴,箱体底板支撑轴安装在箱体底板支撑架Ⅰ和箱体底板支撑架Ⅱ上,箱体底板支撑架Ⅰ和箱体底板支撑架Ⅱ固定在底座上,箱体底板靠近过渡板的一端安装在箱体底板支撑轴中,并以此为转动支点;多级液压缸Ⅰ和多级液压缸Ⅱ的伸出端安装在箱体底板远离过渡板的一端,并以此为驱动力矩,使箱体底板实现上下的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上设置悬浮微小垃圾收集装置,悬浮微小垃圾收集装置设有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正面相对并与船体侧面平行方向安装在船体底部靠船体两侧,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分别由小功率电机Ⅱ和小功率电机Ⅰ驱动,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的旋转使得船体内测的水流速度快于外侧,迫使船体两侧的悬浮垃圾集中在船体底部,吸盘Ⅰ、吸盘Ⅱ及吸盘Ⅲ安装在船体底部靠低速螺旋桨Ⅰ和低速螺旋桨Ⅱ的后端,吸盘Ⅰ、吸盘Ⅱ及吸盘Ⅲ通过水管与抽水机相连,抽水机将参杂微小悬浮垃圾的水抽入悬浮垃圾收集箱中,悬浮垃圾收集箱的一端开有设置过滤器的出水口,从出水口流出的水又重新回到河里或者海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的左上部设有控制室,船体底部后端设由大功率电机和驱动螺旋桨驱动船体的运动,船体的上方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通过支架安装固定在船体上。
CN201920945881.2U 2019-06-23 2019-06-23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1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5881.2U CN210101941U (zh) 2019-06-23 2019-06-23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5881.2U CN210101941U (zh) 2019-06-23 2019-06-23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1941U true CN210101941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5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588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1941U (zh) 2019-06-23 2019-06-23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1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6300B (zh) 水面垃圾清理船
CN111877293B (zh) 一种海洋漂浮垃圾自动清理船
US11255071B2 (en) Robot and collecting method for collecting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deep-sea
CN204096050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
CN110984097B (zh) 一种漂浮物自动化打捞***
CN210126618U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船
CN206278235U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清污保障船
CN103993590B (zh) 一种水上垃圾清理装置
CN102677642B (zh) 水电站库区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13229068U (zh) 一种用于清理水上垃圾的智能打捞设备
CN208616164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机
CN114108586B (zh) 一种自动巡航式智能漂浮垃圾收集器及收集方法
CN110696980B (zh) 一种水路两用的水面垃圾清理船
CN211898257U (zh) 一种坝口垃圾清理装置
CN115387306A (zh) 智能漂浮垃圾收集与分拣机器人
CN204956867U (zh) 一种集装袋集运的水面垃圾清理船
CN205034304U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船
CN208151993U (zh) 一种自吸式海漂垃圾收集船
CN205116136U (zh) 一种太湖漂浮型绿藻清理装置
CN210101941U (zh)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CN109018220A (zh) 一种水面垃圾及油渍收集船
CN112726547A (zh) 一种节能型打捞驱动一体装置
CN112411497A (zh) 一种河道垃圾用定点清理浮岛
CN106592551A (zh) 水利水闸处水体漂浮物自动清理方法
CN203768885U (zh) 水上垃圾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